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云府办[2007]109号
【发布部门】云浮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12.13
【实施日期】2007.12.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云浮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云府办〔2007〕109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府直属各单位:
《云浮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业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云浮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OO七年十二月十三日
云浮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时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十五”时期,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人大的监督指导和上级宣传、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市各级文化部门努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全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为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一五”时期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一)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

全面落实省人大山区文化建设议案,全市投入1.8亿元,先后建成市级文化设施4个,包括市艺术馆、云浮影剧院和2个文化广场;建成县级文化设施14个,其中文化馆4个、图书馆2个、博物馆2个、粤剧排练场1个、影剧院1个、文化广场4个;建成镇级文化设施95个,其中文化中心65个(含新建34个、扩建31个)、文化广场33个。

全市有66个镇分别配备了价值7万多元的文化器材、设备。

另外,还有75%以上的村初步建立和健全了“四位一体”文化室,村文化广场建设方兴未艾。

市、县两级有“三馆”、各镇有文化中心的目标基本得到了实现。

(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

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较为活跃,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逐步得到满足。

文艺创作成果喜人,先后有70多件文艺作品在国家级或省级的评奖活动中获奖,一批业余文艺作者和文艺骨干先后出版了个人专著或举办了个人演唱(奏)专场。

(三)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

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原则,实行“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不断强化对文化经营场所的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工作,让健康的文化艺术产品占领市场,保证了文化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同时,文博、公共图书、电影等各项事业也得到了新的发展。

“十五”期间,我市
文化事业获得多项殊荣:新兴县和罗定市先后被命名为全国、全省文化先进县(市);创建国家一级图书馆1个,国家级“民族民间艺术之乡”1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3个,广东省“十佳文化广场”2个;创建了省特级文化站7个,省一级文化站9个,居全省山区市首位;文化中心达标率达95%,在全省21个地级市中居第四位。

同时,我市在实施省人大“山区文化建设议案”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市人民政府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实施省人大山区文化建设议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并获通报表彰。

二、“十一五”时期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以弘扬民族精神、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重点,紧紧围绕建设和谐云浮和建设山区文化盛市的目标,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云浮建设山区经济强市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我市“三个文明”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二)发展目标。

充分调动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以政府办文化为主导,逐步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办文化,多渠道、多元化发展文化事业,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切实保障广大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和谐文化。

文化事业经费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逐年增加,且增加幅度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更加合理健全,文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1、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加强市、县、镇、村四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到2010年,农村乡镇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

2007年前实现20户以上已
通电的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2010年前实现农村收听2套以上广播、收看8套以上电视节目的目标,基本实现农村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基本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

2、抓好各项文化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群众文化活动更加活跃、广泛和繁荣,文艺创作有新的突破,文博、公共图书、广播电影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3、完善文化市场长效管理机制。

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新格局,文化市场各个利益群体和谐相处、均衡发展。

积极防范和抵御不良文化的渗透,维护文化安全,确保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4、完善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法规体系。

5、积极稳妥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自主经营的有机统一的文化管理体制。

实行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开,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体制环境。

实行分类指导,加快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改革,改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