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症状:发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织病等。
3、 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甲亢产热增多
脱水散热减少。
4、 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心衰→水
肿的隔热、周围循环差皮肤散热少
10
(二)非感染性发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一些致热因素直接损害体温中枢,使体温
调定点上移后发放调节,造成产热大于散 热,体温增高,称为中枢性发热。 见于:
(1)机械、物理、化学性损伤 大手术后组织损伤、内出血、大血肿 大面积烧伤 (2)组织坏死或细胞破坏 白血病、肿瘤、急性溶血 (3)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心肌、肺、脾等内脏梗死或肢体坏死
9
(二)非感染性发热
2、变态反应(抗原-抗体反应)
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
4.发热伴有贫血、皮肤粘膜出血、关节痛→ 血液系统、结缔组织疾病。
5. 伴昏迷 先发热后昏迷:乙脑,流脑,中暑 先昏迷后发热:脑出血,巴比妥中毒
见于败血症、风湿 热、重症肺结核 及化脓性炎症等。
22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 高峰持续数小时后,又 迅速降至正常,间歇期 持续1天~数天如此高热 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 现。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 肾炎等
23
4、波状热:体温逐 渐上升达39℃以上, 数天后又逐渐升高, 如此反复多次。
见于布鲁菌病。
18
热型及临床意义
热型:
按常规方法测量发热病人的 体温(4h/次),并标记在体温 单上所形成不同形状的体温曲线即 热型。
19
20
1、稽留热:持续高热, 体温在39-40℃以上, 24h波动〈1℃,数天 或数周。
见于大叶肺炎、斑疹 伤寒及伤寒
21
2、弛张热:体温 39℃以上,波动大, 24h波动 〉2℃
胸
27
伴随症状
1.发热伴有咳嗽、咳痰→呼吸系统疾病: ⑴寒战、胸痛、咳铁锈色痰
→大叶性肺炎; ⑵盗汗、消瘦、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结核病; ⑶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丝,吸烟、年龄40岁以上
→肺癌。 2.发热伴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消化系统疾病。
28
伴随症状
3.发热伴有尿急、尿频、尿痛 →泌尿系统疾病。
度代表体温。
5
正常体温的特点
正常体温36℃-37 ℃(腋测法), 可有波动
24h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
早晨略低,下午略高 运动和进餐后略高 老年人体温略低 妇女经期、孕期体温略高
6
病因与分类
感染性:临床常见,由病原体感染引起 占发热病因的 50%~60% 细菌:43% 病毒:6%
当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 起体温调节中枢障碍,致产热过和散 热失衡,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即 称为发热 。
4Leabharlann Baidu
体温的测量
口测法: 36.3℃ ~37.2℃ 腋测法: 36.0℃ ~37.0℃ 肛测法: 36.5℃ ~37.7℃ 临床上以口腔温度、直肠温度或腋窝温
24
5、回归热:体温急 骤上升至39℃以上 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 降至正常水平。高热 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 干天后,规律交替一 次,
见于回归热、霍奇金 病、周期热等。 25
6、不规则热:发 热的体温曲线无 规律。
见于结核病、风 湿热、支气管肺 炎、渗出性胸膜 炎等。
26
注意事项: ① 药物的影响:抗生素、解热药 ② 个 体 差 异: 老年人 ③ 热型可交互存在: 如肺炎合并脓
16
(二)发热的临床经过及特点
1. 体温上升期 产热>散热
(1)骤升型:数小时内达39~40℃或以 上
常伴寒战
(2)缓升型:数日内达高峰,多不伴寒战
17
2. 高热期 产热=散热 持续一段时间,长短因病因不同而异
3. 体温下降期 产热<散热 (1)骤降型 (crisis)出汗 (2)渐降型 (lysis)
温调节中枢
调定点↑ → 体温调节中枢发出冲动
1.交感神经→皮肤血管/竖毛肌收缩→排汗↓→散热↓
2. 垂体内分泌因素 → →代谢增加→产热↑
运动神经→骨骼肌阵缩(寒战) →产热↑
14
外源性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
多为大分子物质(如细菌内毒素),激活 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 巨噬细胞系统
① 物理因素(如中暑); ② 化学因素(如重度安眠中毒); ③ 机械因素(如脑震荡、颅骨骨折、脑 出血、颅内压升高等)。
11
(二)非感染性发热
6.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常为的功能性低热
(1)原发性低热: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热型规则,波动小,多在0.5℃以内
(2)感染后低热:原有感染已愈,体温调节
中枢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正常
(3) 夏季低热:仅发生于夏季
(4) 生理性低热:剧烈运动、紧张 、
月经前、妊娠初期
12
发热机制
各种原因或致热原 ↓ 产热 > 散热 → 发热
13
内源性致热原 (endogenouspyrogen) 〔白细胞致热原(leukocytic 分p子y量ro较g小en,)通〕过血脑屏障,可直接作用于体
常见症状
1
症状(symptom)
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或痛苦的异常
感觉或某些病态改变。
体征(sign)
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
症状和体征都是诊断疾病或鉴别诊断的 主要依据或线索,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
2
发热(fever)
3
发热的概念
正常人在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下 ,机 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的平衡
① 各种微生物病原体及其产物
② 炎性渗出物,无菌性坏死组织
③ 抗原抗体复合物
④ 某些类固醇物质
⑤ 多糖体成分,多核苷酸,淋巴细胞激活 因子
15
临床表现
(一)发热的分度 以口腔温度为标准
低 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 热:39.1~41℃ 超 高 热:> 41℃
非感染性: 除病原体以外的的物质引起的发热
均属于非感染性发热。
7
(一)感染性发热
病原体引起的发热 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
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侵入机体均可 引起发热称为感染性发热。 占发热病因的50~60%,其中细菌占
43%,病毒占6%。
8
(二)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物质吸收(吸收热 absorption f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