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课件 崇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萨利(1842~1923)认为崇高感是由广博无 垠的表象或理想的启示所激发起来的一种特殊感 情。
A.C.布拉德雷(1851~1935)认为崇高的主要 特征是一种精神上或物质上的伟大,我们在想象 的同情中与这种伟大契合一致,任何以崇高来打 动我们的东西都产生出一种伟大的印象,这种伟 大也可以是些平凡的事物。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没有“崇高”这一 概念,“崇高”是西方美学研究达到较高水 准时才被纳入美学理论领域的。
(一)西方的崇高
1、在西方最早讨论到相当于“崇高”这一范 畴的人是毕达哥拉斯,他曾经把音乐分为两 种类型“一种是男子气的,尚武的,粗犷的 而又激动人心的;另一种则是甜蜜蜜、软绵 绵的。
2、在欧洲,最早提到崇高的是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 代朗吉诺斯的《论崇高》,作者认为崇高是“伟 大心灵的回声”,有五个方面:庄严伟大的思想、 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 严的结构,并以海洋、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 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节
崇高
一、崇高概念的历史回顾
崇高, 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 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 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 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 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同其他审美范畴相 比较, 崇高与悲剧性相近,都伴有巨大的情感跌宕。
3、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区别开 来的,是英国的E.博克(1729~1797)。他在《我 们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起源的哲学探讨》一文 中提出,崇高感情的根源是“自我保全的冲动”。 博克认为,当我们遇到痛苦和危险时,就自然产 生一种以保全自己为目的的反抗力量,由于痛苦 和危险的消除而产生的欢欣之情不同于积极的快 感,凡是能引起这种以痛苦为基础的欢欣之情的 东西,就是崇高的。
5、明确地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并把它和优美 对立起来,作为美学上的两个基本范畴的人是英 国的美学家柏克。 1757年,他出版的《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 起源之哲学的研究》他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 对“崇高”这一审美范畴的特点作了深入的研究 和分析。他认为崇高的外在特征是力量、巨大、 宏伟、模糊、晦暗等等。
像孔子歌颂尧的功业时所说的“巍巍”、“荡 荡”、“焕乎,其有文章”。这样的崇高概念与 西方传统美学中的概念相比,侧重点显然不同, 但如果把这种品格同有关的遭遇联系起来考察, 所涉及的对象世界中同样包含引起忧患困苦的因 素。孟子在论及理想人格的成长过程时曾说:“天 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增益其所不能”,造成这些遭遇的对象世界 的特征,与西方美学所讨论的崇高特征仍是相近 的。
在中国,相当于“崇高”这一概 念的是“大”、“阳刚之美”、“风 骨”、“雄浑”、“豪放”等类似的 说法。崇高或壮美常用“大”来表述。 它侧重在主体方面、社会价值方面, 而不是对象方面、自然状貌方面。 1、在老子那里,就有对“大”的解释。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 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 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4、清朝的姚鼐明确将诗文之美概括为“阴柔之美” 与“阳刚之美”两种。
5、乃至近代,王国维认为:“美学上之区别美也, 大率分为两种:曰优美,曰宏壮。自巴克(即伯 克)及汉德(即康德)之书出,学者殆视此为精 密之分类也。”同时他说:“美之为物有两种: 一曰优美,一曰壮美。”这里的“宏壮”、“状 美”就相当于“崇高”这一范畴。 6、蔡元培也在《以美育代宗教》中把崇高称为 “冲宏之美”,李大钊称其为“壮伟之美”。
4、英国经验主义班纳特在1681年出版的《大地上 的神圣理论》中,较早提出了相当于崇高审美效 果的概念,赞叹自然界的雄伟壮丽及其在人心里 激荡起的伟大情怀。他说:“我认为,自然界的 庞然巨物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除了天上的苍穹 以及浩渺无际的星空,没有比海和高山更让我感 到愉快的了。这些巨大的东西有一种庄严和雄伟 的气魄,在我们的心灵中激起伟大的思想和激情, 使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上帝和他的伟大。”这还 只是对崇高审美形态的经验描述。
6、康德认为,崇高感是一种只能间接产生的愉快, 它先经历一种生命力在一瞬间受到阻滞的感觉, 然后立刻又继之以生命力的更强烈的迸发,它在 想象力的运用上是很严肃的,包含着惊讶和崇敬;崇 高的对象固然可以引起恐惧,但崇高感毕竟不是 起于恐惧,我们之所以把威力强大的对象称为崇 高,并不是因为它可怕,而是因为它把我们的精 神力量提高到超出平常的尺度,使我们在内心里 发现另一种抵抗力,使我们有勇气去和自然界的 这种表面的万能威力进行较量。 康德强调人类本身的伟大,但没有把人类本 质力量理解为物质生产实践,而将它归结为心灵 的理性。他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崇高不存 于自然界的任何物内,而是内在于我们的心里”; “崇高只须在我们内部和思想的样式里去寻找根 据,这种思想样式把崇高性带进自然的表象里 去。”其实人类物质性的实践才是崇高感的真正 根源。
2、孔子也曾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 巍 乎,唯Baidu Nhomakorabea为大,唯尧则之。”
3、孟子把他所强调的人格美称为“浩然之气”。在 对个体人格的评价中,他提出善、信、美、大、 圣、神六个等级,提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 之谓大”。他所说的“大”,比一般的美在程度上更 鲜明强烈,在范围上更广阔宏伟,是一种辉煌壮观的美。 《孟子· 尽心下》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二)中国的崇高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没有“崇高”这 一概念。不过,瑰丽恢譎的庄子的文章、 华丽铺排的汉赋、奇崛险怪的韩愈的文章、 沉稳雄浑的颜真卿的字、豪放的苏轼和辛 弃疾的词等等,都有一种崇高的美学特质。 这些都说明中国审美世界里的崇高是大量 存在的。只是在“含蓄蕴藉”而又意境悠 远的中国古代审美世界里,崇高整体上还 是不占主导地位。
7、黑格尔从“理念的感性显现”出发,认为当理念 恰好与表现这一理念的形式完全符合的时候,对 象就是美;而当对象的形式过于庞大,远远超出 理念内容,那对象就是一种滑稽的审美品格,而 当对象的精神理念远远大于表现它的形式时,对 象就是一种崇高的品格。
8、英国的另一些美学家不承认恐惧和痛苦在崇高体 验 中的作用,认为崇高感是伟大引起的。 J.拉斯金认为,崇高是伟大在感情上所产生的 效果,它可以是物质的、空间的、力量的、品德 的或者美的。
A.C.布拉德雷(1851~1935)认为崇高的主要 特征是一种精神上或物质上的伟大,我们在想象 的同情中与这种伟大契合一致,任何以崇高来打 动我们的东西都产生出一种伟大的印象,这种伟 大也可以是些平凡的事物。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没有“崇高”这一 概念,“崇高”是西方美学研究达到较高水 准时才被纳入美学理论领域的。
(一)西方的崇高
1、在西方最早讨论到相当于“崇高”这一范 畴的人是毕达哥拉斯,他曾经把音乐分为两 种类型“一种是男子气的,尚武的,粗犷的 而又激动人心的;另一种则是甜蜜蜜、软绵 绵的。
2、在欧洲,最早提到崇高的是公元1世纪古罗马时 代朗吉诺斯的《论崇高》,作者认为崇高是“伟 大心灵的回声”,有五个方面:庄严伟大的思想、 慷慨激昂的感情、辞格的藻饰、高雅的措辞和尊 严的结构,并以海洋、尼罗河、多瑙河、莱茵河 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节
崇高
一、崇高概念的历史回顾
崇高, 就审美对象而言,崇高具有强大的威力, 表现在人格与道德行为中、自然界事物的状貌样态 中、艺术作品的形态与格调中;就审美经验而言, 它使主体受到震撼,带有庄严感或敬畏感,甚至伴 有某种程度的恐惧或痛苦。同其他审美范畴相 比较, 崇高与悲剧性相近,都伴有巨大的情感跌宕。
3、在西方美学史上第一个把崇高与美严格区别开 来的,是英国的E.博克(1729~1797)。他在《我 们关于崇高与美的观念的起源的哲学探讨》一文 中提出,崇高感情的根源是“自我保全的冲动”。 博克认为,当我们遇到痛苦和危险时,就自然产 生一种以保全自己为目的的反抗力量,由于痛苦 和危险的消除而产生的欢欣之情不同于积极的快 感,凡是能引起这种以痛苦为基础的欢欣之情的 东西,就是崇高的。
5、明确地把崇高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并把它和优美 对立起来,作为美学上的两个基本范畴的人是英 国的美学家柏克。 1757年,他出版的《论崇高与美两种观念的 起源之哲学的研究》他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 对“崇高”这一审美范畴的特点作了深入的研究 和分析。他认为崇高的外在特征是力量、巨大、 宏伟、模糊、晦暗等等。
像孔子歌颂尧的功业时所说的“巍巍”、“荡 荡”、“焕乎,其有文章”。这样的崇高概念与 西方传统美学中的概念相比,侧重点显然不同, 但如果把这种品格同有关的遭遇联系起来考察, 所涉及的对象世界中同样包含引起忧患困苦的因 素。孟子在论及理想人格的成长过程时曾说:“天 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 性,增益其所不能”,造成这些遭遇的对象世界 的特征,与西方美学所讨论的崇高特征仍是相近 的。
在中国,相当于“崇高”这一概 念的是“大”、“阳刚之美”、“风 骨”、“雄浑”、“豪放”等类似的 说法。崇高或壮美常用“大”来表述。 它侧重在主体方面、社会价值方面, 而不是对象方面、自然状貌方面。 1、在老子那里,就有对“大”的解释。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 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 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4、清朝的姚鼐明确将诗文之美概括为“阴柔之美” 与“阳刚之美”两种。
5、乃至近代,王国维认为:“美学上之区别美也, 大率分为两种:曰优美,曰宏壮。自巴克(即伯 克)及汉德(即康德)之书出,学者殆视此为精 密之分类也。”同时他说:“美之为物有两种: 一曰优美,一曰壮美。”这里的“宏壮”、“状 美”就相当于“崇高”这一范畴。 6、蔡元培也在《以美育代宗教》中把崇高称为 “冲宏之美”,李大钊称其为“壮伟之美”。
4、英国经验主义班纳特在1681年出版的《大地上 的神圣理论》中,较早提出了相当于崇高审美效 果的概念,赞叹自然界的雄伟壮丽及其在人心里 激荡起的伟大情怀。他说:“我认为,自然界的 庞然巨物是最令人赏心悦目的。除了天上的苍穹 以及浩渺无际的星空,没有比海和高山更让我感 到愉快的了。这些巨大的东西有一种庄严和雄伟 的气魄,在我们的心灵中激起伟大的思想和激情, 使我们自然而然地想起上帝和他的伟大。”这还 只是对崇高审美形态的经验描述。
6、康德认为,崇高感是一种只能间接产生的愉快, 它先经历一种生命力在一瞬间受到阻滞的感觉, 然后立刻又继之以生命力的更强烈的迸发,它在 想象力的运用上是很严肃的,包含着惊讶和崇敬;崇 高的对象固然可以引起恐惧,但崇高感毕竟不是 起于恐惧,我们之所以把威力强大的对象称为崇 高,并不是因为它可怕,而是因为它把我们的精 神力量提高到超出平常的尺度,使我们在内心里 发现另一种抵抗力,使我们有勇气去和自然界的 这种表面的万能威力进行较量。 康德强调人类本身的伟大,但没有把人类本 质力量理解为物质生产实践,而将它归结为心灵 的理性。他在《判断力批判》中说:“崇高不存 于自然界的任何物内,而是内在于我们的心里”; “崇高只须在我们内部和思想的样式里去寻找根 据,这种思想样式把崇高性带进自然的表象里 去。”其实人类物质性的实践才是崇高感的真正 根源。
2、孔子也曾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 巍 乎,唯Baidu Nhomakorabea为大,唯尧则之。”
3、孟子把他所强调的人格美称为“浩然之气”。在 对个体人格的评价中,他提出善、信、美、大、 圣、神六个等级,提到“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 之谓大”。他所说的“大”,比一般的美在程度上更 鲜明强烈,在范围上更广阔宏伟,是一种辉煌壮观的美。 《孟子· 尽心下》说:“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 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 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二)中国的崇高
在中国的传统美学中,没有“崇高”这 一概念。不过,瑰丽恢譎的庄子的文章、 华丽铺排的汉赋、奇崛险怪的韩愈的文章、 沉稳雄浑的颜真卿的字、豪放的苏轼和辛 弃疾的词等等,都有一种崇高的美学特质。 这些都说明中国审美世界里的崇高是大量 存在的。只是在“含蓄蕴藉”而又意境悠 远的中国古代审美世界里,崇高整体上还 是不占主导地位。
7、黑格尔从“理念的感性显现”出发,认为当理念 恰好与表现这一理念的形式完全符合的时候,对 象就是美;而当对象的形式过于庞大,远远超出 理念内容,那对象就是一种滑稽的审美品格,而 当对象的精神理念远远大于表现它的形式时,对 象就是一种崇高的品格。
8、英国的另一些美学家不承认恐惧和痛苦在崇高体 验 中的作用,认为崇高感是伟大引起的。 J.拉斯金认为,崇高是伟大在感情上所产生的 效果,它可以是物质的、空间的、力量的、品德 的或者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