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物理性质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裂隙率
指岩石中裂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Φ
c
V =
V
c
100 %
测定裂隙率的方法有几何公式法,曲率法,面积法等各种 方法,其中面积法应用比较广,既可以适用于室内显微镜 下的薄片鉴定统计,也可以适用于野外地质测量和井下岩 心描述。面积法是根据裂缝的长度、宽度应用数理统计的 n 方法计算裂隙率。 bi L i
渗透率的测定方法
直接测定法:利用储层的岩样在实验室中用各种渗透 率测定仪直接进行测定。一般先将岩样抽提、洗净、烘 干、预制成一定几何的形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 应用空气、氮气或水渗透岩样来直接测定。 间接测定法:主要是利用岩石渗透率与其它参数之间 的关系,应用一些经验公式,间接地计算出渗透率值。 如常用地球物理测井资料、水动力学试井资料计算储层 的渗透率值。
k
QL F P1 P2 t
K:岩样的绝对渗透率,μm2 Q:流体在t秒内通过岩样的体积,cm3 P1、P2:岩样前、后端压力,atm F:岩样截面积,cm2 L:岩样长度,cm μ:流体粘度,cP t:流体通过岩样的时间,s
有效渗透率: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某一流体的渗透率。 与多相流体的性质、岩石本身的微观孔隙结构特性相关。
k=
A P1 P
2
2P 2 q μ L
2 2
渗透性: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本身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 控制产能大小→受控于形成条件和工艺改造措施:压裂、酸 化等 绝对渗透率:当单相流体充满岩石孔隙,流体不与岩石发生 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流体的流动符合达西定律时,所测得 的岩石渗透能力。绝对渗透率与流体性质无关
据孔隙或裂缝大小及其对流体流动的影响, 将孔隙划分为三种类型:
a、超毛细管孔隙
孔隙直径>0.5mm,或裂缝宽度>0.25mm 特点:在这种孔隙中,流体在重力作用下可以自由流动,服从静水力学的一般规律。 发育:大裂缝、溶洞、未胶结或胶结疏松的砂岩孔隙
b、毛细管孔隙
孔隙直径介于0.5~0.0002mm,裂缝宽度介于0.25~0.0001mm之间 特点:在这种孔隙中,由于受毛细管力的作用,流体已不能在其中自由流动,只有在外 力大于毛细管阻力的情况下,流体才能在其中流动。 发育:微裂缝和一般砂岩中的孔隙
Ф :总孔隙度,% Vp:总孔隙空间体积,cm3 Vr:岩样总体积,cm3
有效孔隙度: 岩样中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差下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的 孔隙总体积(即有效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Φ e=
V
Ve
100 %
Фe:有效孔隙度,% Ve:总有效孔隙空间体积,cm3 Фe≤Фt,生产中常用:Фe
c、微毛细管孔隙
孔隙直径<0.0002mm,裂缝宽度<0.0001mm 特点:在这种孔隙中,由于流体与周围介质之间存在巨大引力,在通常的温度和压力条 件下,流体在其中不能流动;增加温度和压力,只能引起流体呈分子状态扩散。 发育:粘土岩中的孔隙
孔隙度研究方法
直接法即利用地层中的岩石样品在实验室中直接测定而得, 通常在实验中测定的岩石孔隙度是在地表条件下进行的,其 测量结果往往大于地层中原始状态下的岩石孔隙度。 间接法即利用各种地球物理参数,通过相应的公式计算地 层中原始状态下的岩石孔隙度。可分为测井法与地震法两类。 实验测定法:精度最高 测井解释法:精度居中 地震和试井解释法:精度最差 不同精度的孔隙度应用于不同的研究范畴。在实际应用中, 应将直接法和间接法相互验证,补充、取长补短。
残余油饱和度
当油藏能量枯竭,不能够继续产出工业油流的时候,仍留在 油层中的石油体积占油层孔隙体积的百分数,则称之为残余 油饱和度,又称之为在目前工艺技术条件下,油层中不可降 低的含油饱和度。
剩余油饱和度和残余油饱和度很难严格区分。因为残余油饱 和度除与地质条件有关外,还与工艺技术条件密切相关,现 今残留在油层中不能采出的石油,在将来的先进工艺技术条 件下,仍有一部分可采出,也就是说,今天的残余油饱和度 可能是未来的剩余油饱和度。
无效孔隙:微毛管孔隙、死孔隙
(D=< 0.2m)
死孔隙:孤立、彼此不连通的孔隙。 在死孔隙中流体不能渗流。 成因可能有二种:压实→孔隙喉道堵 塞,胶结→孔隙喉道堵塞
衡量孔隙性大小→孔隙度:反映岩石中孔隙的发育程度 总孔隙度: 岩样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之和与该岩样总体积之比:
Φ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V =
V
p
100 %
110-3m2 = 1.013md
绝对渗透率测定:岩心(实验分析)? 测井(孔--渗关系)? 试井(大范围平均值) 地震(?)
达西定律 单位时间内通过岩石截面积的液体流量与压力差和截面积的 大小成正比,液体通过岩石的长度以及液体的粘度成反比。
A Δ P q= k μ Δ L
通常以干燥空气或氮气为流体,测定岩石的绝对渗透率。
渗透率与孔隙度的关系
研究区不同类型砂岩孔渗交汇图
100 大量资料表明,岩石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 岩屑砂岩 岩屑石英砂岩 关系,常规储层相关性较好,致密储层相关性较差。但两 石英砂岩 Ⅰ类 者之间通常没有严格的函数关系。
渗透率(10-3μm2)
岩石的渗透性除受孔隙度影响外,还受孔道截面大小、形 Ⅱ类 状、连通性以及流体性能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有效孔隙度大,则绝对渗透率也高,在有效孔 隙度相同的条件下,孔隙直径小的岩石比直径大的岩石渗 Ⅲ类 透率低;孔隙形状复杂的岩石比孔隙形状简单的岩石渗透 0.1 率低。孔隙和喉道的不同配置关系,也可以使储层呈现不 0 3 6 9 12 15 18 同的性质。
kx F P1 P2 t Q xL
Kx:某一流体的有效渗透率,μm2 Qx:某一流体在t秒内通过岩样的体积,cm3 相对渗透率:多相流体共存时,某一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绝 对渗透率的比值。与流体性质、岩石本身的微观孔隙结构特 性相关。
Kxr=Kx/K
Kxr:某一流体的相对渗透率,小数 Kx:某一流体的有效渗透率,μm2 K:岩样的绝对渗透率,μm2
孔隙度(%)
1
10
1、储集层孔隙性 2、储集层渗透性 3、流体饱和度
流体饱和度
储集岩的孔隙空间中,通常为各种流体所占据,某种流、体 占孔隙空间体积的百分数称之为该流体的饱和度。
SO
Vo VP
Vo φ Vr
100 % S g
Vg VP
Vg φ Vr
100 % S ω
Vω VP
Vω φ Vr
100 %
油、气、水饱和度是油气田勘探和开发阶段一个很重要的 参数,但这一参数并非一个常数,特别是在开发阶段流体 饱和度变化是相当大的。在勘探阶段所测的流体饱和度称 之为原始含油、含气、含水饱和度,是储量计算最重要的 参数。在开发阶段所测定的流体饱和度,称之为目前油、 气、水饱和度,是开发方案调整的重要参数。
包括:各种孔隙(狭义)、溶孔、溶洞、裂缝、成岩缝
孔隙空间
指储集岩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是储集流体的场所, 也称为储集空间。
岩石中各种 孔隙、孔洞及裂 缝组成的储集空 间,其中可储存 流体。
所有具有孔隙的的岩石均可成为储集岩?
总孔隙: 有效孔隙:连通的毛管孔隙及超毛管孔隙
(D= 0.2~500m) (D>500m)
Φ
c
i 1
S
i 1
n
i
1、储集层孔隙性 2、储集层渗透性 3、流体饱和度
严格地讲,自然界的一切岩石在足够大的压力差下都 具有一定的渗透性。通常情况下所称的渗透性岩石与非渗透 性岩石是指在地层压力条件下流体能否通过岩石。渗透性岩 石与非渗透性岩石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是一相对概念。
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
有效含油饱和度
计算流体饱和度时,有意义的应当是储存于岩石有效孔隙 中的油、气饱和度。这一饱和度称之为有效含油饱和度。
S eo
VO φ eVb
100 %
剩余油饱和度
油田开发的过程中,随着原油的采出,注水开发的油田将 从低含水期进入到中含水期或高含水期,油层岩石的储集 空间中,油、气、水饱和度的分布亦将随之变化。此时测 得的含油饱和度称为目前含油饱和度,也可称之为某时刻 的剩余油饱和度,即剩余在油层中石油体积占油层孔隙体 积的百分数。
储层物理性质
1、储集层孔隙性 2、储集层渗透性 3、流体饱和度
储集层孔隙性
因储集层中具有大大小小的孔隙而使得储集层具备储存流 体的能力,称为储集层的孔隙性。 储集层孔隙性是储集层的基本属性===必要条件。 1)储集空间(广义孔隙): 指储集岩中未被固体物质所充填的空间部分。
储集空间→控制储能大小→受控于形成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