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繁殖技术
草莓繁殖方法 草莓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
![草莓繁殖方法 草莓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e87178f8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2.png)
草莓繁殖方法草莓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
草莓的常规繁殖方式可以用匍匐茎、根状茎和种子作为育苗材料。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草莓繁殖方法,看看有草莓的繁殖方式有哪几种。
一、草莓匍匐茎繁殖方法
是生产中最常用的繁殖方法。
其优点是:
匍匐茎属于营养器官,能保持原品种的优良特性,进入结果期早,秋季定植第二年就能结果并可获得丰产;秧苗生长健壮,根系发育好,能培育出符合生产需要的壮苗。
用匍匐茎繁殖草莓容易,繁殖系数高,每亩草莓一年就能生产15000-20000株甚至更多的秧苗,繁殖速度快。
二、草莓根状茎分株繁殖方法
一般选择3-4年生的作母株,将母株挖再后,剪除黑色的不定根
和哀老的根状茎及根状茎下部的枯干部分,选用带有新根的新茎或带有米黄色不定根的一年生根状茎,掰开后栽植。
在分株繁殖时,对只有叶片、没有须根的新茎可保留1-2个叶片,先在沙中扦插,并注意遮荫、及时喷水,待生根后再行定植。
分株繁殖出苗率较低,每棵1年生的母株可以分出8-14株营养苗,但能保持原品种的特点。
三、草莓种子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的实生后代,能基本保持母株的特性,同时根系比较发达,适应性较强,繁殖的数量多、速度快,方法简便;
但实生苗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异,其中优劣均有、混杂严重,导致整个群体的生产性能较差。
此外,实生苗结果较晚,一般需10-16个月才可开始结果。
在生产中多先用种子繁殖,待其结果后从中选择优株,然后将优株进行营养繁殖、扩大栽培。
该如何进行草莓组织培养繁殖呢
![该如何进行草莓组织培养繁殖呢](https://img.taocdn.com/s3/m/f25e15d2f8c75fbfc77db27a.png)
该如何进行草莓组织培养繁殖呢草莓生产,培育壮苗是关键:壮苗标准是无病虫危害,具有5~6片正常叶,叶色不浓也不淡,呈鲜绿色,叶柄粗而不徒长,苗重30克以上,根茎粗1.0~1.5厘米,株型矮壮,侧芽少,根须多粗而白。
用传统方法繁殖培育小苗,速度慢,占地多,易遭受病毒侵害,引起退化,影响产量知果实品质。
用组织培养法繁殖培育壮苗,是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
一、组织培养繁殖草莓苗的优点1.繁殖速度快一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获得几千到几十万株苗,发展潜力大。
2.可迅速更新市场品种根据市场需要,2~3年内可以更新一次品种,常规生产则需要4~5年。
3.灵活只要建立起组织培养操作车间,即扩大培养实验室,就可全年生产,还可以使植株保存在冷库中直至秋天或第二年春天。
4.健康植株比例大,增产效果明显茎尖组织中的分生组织本身不带毒,且整个操作是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的。
培养的无病毒苗比一般未脱毒苗生长快,坐果率高,结果期延长,果重明显提高,平均可增产30%~50%。
二、组织培养繁殖草莓苗的技术要点1、配制培养基常用的是MS培养基,它既有草莓生长所需要的大量元素氮、磷、钾,也有微量元素锌、铜、铁、钼等,还含有对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和调节作用的有机物质与植物激素等。
在这些营养成分中加入琼脂使其凝固。
具体操作过程为:①煮琼脂,边煮过搅拌,使其全都溶解。
②从母液中取一定量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植物激素放于烧杯中。
③把①中的溶液和糖加入琼脂水中。
④调节pH值为5.8左右。
⑤把溶液分装到三角瓶中,用铝铂纸包好平口。
⑥标上记号,放入消毒锅内蒸气消毒。
2、材料和接种草莓生长点培养宜采用匍匐茎尖端的生长点。
生长点接种时期,考虑到既要匍匐茎生长充实,又有利于进行病毒鉴定及繁殖,故以6~7用力好。
采芽和接种应在无菌室内进行。
生长点的大小以带一个叶原基的生长点(0.3~0.5厘米)为宜,每个烧瓶宜接1~2个茎尖。
3、培养草莓接种后,将三角瓶排放在培养室内的培养架上,最适宜的生长条件一般为温度保持在22~25℃,光照时间为18小时,光照强度为3000勒克斯,经4~8周后,可直接分化成小植株。
草莓会自己繁殖吗
![草莓会自己繁殖吗](https://img.taocdn.com/s3/m/f6a961e8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43.png)
草莓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们通常不会通过自主繁殖来产生新的植株。
实际上,草莓通常通过其他方式进行繁殖,比如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
1. 分株繁殖: 在草莓植株成熟时,它们会产生新的侧根和侧芽。
这些侧芽可以被切下来,种植成独立的植株,从而实现繁殖。
这是一种常见的繁殖方法,因为它非常容易操作,而且能够保留母株的特性。
2. 种子繁殖: 草莓的种子可以用来繁殖新的植株,但相对来说这种方法并不常用。
种子繁殖的时间较长,需要耐心等待植物从种子发芽并生长到足够成熟的阶段。
此外,由于草莓是异交植株,种子的后代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特征。
3. 扦插繁殖: 这种方法是将草莓植株的茎、叶或芽剪下来,然后直接插入土壤中生根。
这样可以得到与母株相同的植株。
综上所述,草莓并不会通过自己繁殖来产生新的植株,而是通过人工方法如分株繁殖、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来繁殖新的草莓植株。
草莓的繁殖方法
![草莓的繁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e87a4d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74.png)
草莓的繁殖方法草莓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水果,它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草莓的种植方法也非常简单,其中最常用的繁殖方法有三种:扦插、分株和种子繁殖。
以下是详细描述:一、扦插繁殖方法:草莓扦插繁殖是在产生了苗后提取苗作为新植株的方法。
断掌较好,因其较有露根性,且不翻根,再扦插时没必要深插,草莓插条一般不宜水培,在温暖的生长环境下,通常在10-15天内便能扎根。
定植时间以天气、土壤和苗情为主。
一般在早春或秋季时感觉良好进行。
二、分株繁殖方法:草莓分株繁殖专指以鲜根为主的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可以在种子繁殖期内进行,一般要在到达盛开时期后进行,而且是在春天和秋天进行。
草莓根部的器官非常发达,地下茎很容易分岔,这使得分株繁殖非常容易。
分株繁殖是在成熟期生长迅速的草莓随时都可以进行的。
分株繁殖需要把草莓根部的冠部清除掉,然后再进行根部的操作,通常的半小时之内,可以轻松地完成分株繁殖。
三、种子繁殖方法:草莓种子繁殖是通过种子种植的方式繁殖作物。
一般来说,草莓种子都是经过杂交培育得到的,种出来的草莓苗品质都非常好。
要想进行种子繁殖,首先需要在适当时间,把成熟的草莓果实采摘下来,然后一步步清理、晾干,最后分离出称为种仁。
因种子繁殖是使用种子进行繁殖,效率低于分株和扦插繁殖法,如果是大田种植可以采取散播和育苗的方式,草莓种子的保存是非常重要的,它们需要储存在干燥、冷爽的地方。
以上就是草莓繁殖的三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繁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种植方式。
当然,在具体操作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对土壤的要求、肥料的使用、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等等。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真正实现草莓的高产、高质量种植。
草莓快速繁殖新法介绍
![草莓快速繁殖新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75d0f2b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10.png)
草莓快速繁殖新法介绍contents •草莓快速繁殖技术概述•草莓快速繁殖新技术•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应用•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效益分析•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推广应用建议•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前景展望目录草莓快速繁殖技术概述CATALOGUE01草莓是一种经济价值高的水果,具有易栽培、生长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水果市场和庭院绿化。
草莓快速繁殖技术是一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实现草莓快速繁殖的现代农业技术。
技术背景技术意义030201技术发展现状技术成熟草莓快速繁殖技术不仅应用于草莓生产,还应用于其他果树的快速繁殖和脱毒苗木的生产。
应用广泛未来发展草莓快速繁殖新技术CATALOGUE02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定义组织培养过程草莓组织培养的优点基因工程改良草莓品种草莓基因工程改良方向基因工程草莓的优缺点基因工程定义03高效再生体系的优点草莓高效再生体系建立01高效再生体系定义02草莓高效再生体系流程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应用CATALOGUE03需求。
高草莓产量和品质。
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脱毒草莓苗的快速繁殖,可实现草莓种植的良种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草莓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草莓脱毒种苗的繁殖速度较快,可缩短草莓种植周期,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
通过茎尖培养和热处理等方法,去除草莓植株中的病毒,提高草莓的产量和品质。
草莓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保护草莓种质资源,可维护生物多样性,为草莓育种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通过基因工程等技术,对草莓种质资源进行改良和创新,培育出抗病、抗虫、抗逆等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草莓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可实现草莓种植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草莓生产的效益和品质。
草莓快速繁殖技术的效益分析CATALOGUE04缩短繁殖周期增加繁殖系数提高草莓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增加草莓产量和质量采用组织培养等快速繁殖技术,可实现草莓种苗的工厂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和人力投入。
降低风险通过快速繁殖技术,可实现草莓种苗的周年生产,缓解季节性供需矛盾,降低市场风险。
草莓苗的繁殖技术有哪些?
![草莓苗的繁殖技术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633e7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9.png)
草莓苗的繁殖技术有哪些?草莓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繁殖过快,分株过多的现象,从而分取了草莓整株的营养,导致草莓植株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果农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呢,通常采用将草莓植株分化出来的小茎进行选择性的培育,保留长势较好,抵抗能力较强的草莓小茎,等它慢慢生根后再当作草莓种苗移栽。
今天,学农拟杆菌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草莓苗的繁殖技术,并告知大家较为有效的培育措施,以提高草莓苗的快速繁殖。
草莓苗的繁殖方法的哪些呢?通常情况下果农们采用草莓的繁殖方法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1.草莓根茎繁殖,根茎繁殖是一般植物最常用的繁殖方法,有时也被称作是母株分株繁殖,这种繁殖方法一般不需要过多的人工干预,是草莓植株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周围生长环境的适宜,以及土壤中所含的有机物质充足,草莓植株的茎叶生长过快,而同时向外延伸的草莓茎叶又遇到适宜的土壤,于是草莓的茎叶便在与土壤接触的地方慢慢生出新根,待新根完全长出,便可将新分化出来的茎叶与草莓母株分开来,这便是草莓苗,在适宜的条件下,便可以将草莓苗移栽种植。
2.草莓种子繁殖,大家知道自然界许多的植物都是通过种子来繁殖的,同样,草莓也是可以用种子事繁殖的,只不过用种子繁殖的方法过于繁琐,所以很少有人会采用这个繁殖方法,草莓果实上那一粒粒的小黑点就是草莓的种子,通常选择品质比较高的草莓果实来培育新的草莓苗,这样生长出来的草莓植株的抵抗能力非常强。
一般先将选出的草莓果实进行处理,便草莓种子分离出来,再用水将草莓种子冲洗干净,以避免草莓种子腐烂,洗干净的草莓种子一定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一段时间,等表面完全晾干扣,再储存起来,等到培育草莓苗的时期,再种植于适宜的环境中,定期洒水,等到草莓种子生根、发芽,待草莓长到一定时期,便可以进行移栽种植。
有关草莓苗的繁殖技术就为大家介绍这么多了,大家不论采取何种方法来繁殖草莓,都一定要选择草莓种苗中生长状态比较旺盛的草莓幼株去做草莓种苗,这样的草莓可以避免生病,长出来的草莓果实也更具有市场价值。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
![草莓组培快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c667930580216fc700afdf7.png)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056f1d82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e0.png)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包括分株繁殖、播种繁殖和离体培养等方法。
以下是具体的技术步骤:
1. 分株繁殖:选取生长良好且无病虫害的母株,将其分成多个株苗。
将分株后的株苗移植到新的种植床或盆栽中进行培育。
2. 播种繁殖:将草莓的种子栽培到育苗盘或育苗箱中。
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种子将会发芽并生长成苗。
育苗期通常需要
2-4周。
待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将其移植到新的种植床或盆栽
中培育。
3. 离体培养:将草莓的顶芽、茎尖或叶片等组织分离出来,置于含有合适激素和培养基的培养器中。
在适宜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组织将会产生新的芽或根,并最终生长成苗。
待苗长到一定程度后,将其移植到新的种植床或盆栽中培育。
无论采用哪种繁育方法,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健康的母株:选用健康无病虫害的母株进行繁殖,以确保后代苗的健康。
2. 适宜的环境条件:为种苗提供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湿度条件,有助于其良好生长和发育。
3. 合适的培养基和激素:根据具体的繁育方法和需求,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营养和激素,以促进种苗的生长和分化。
4. 注意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和处理可能出现的病虫害,以保证种苗的健康和生长。
草莓种苗繁育技术的选择将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来确定,种植者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繁育方法。
草莓的繁殖方式
![草莓的繁殖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4a1b4a75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5.png)
繁殖方式的选择因素
种植规模
不同规模的种植需要不同的繁殖方式。小面积种植者可能更倾向于分株繁殖,而大规模生 产者则可能选择匍匐茎繁殖或组织培养繁殖以满足数量需求。
品种特性
不同品种的草莓在繁殖方式选择上可能存在差异。某些品种可能更适合采用分株繁殖,而 其他品种可能通过组织培养繁殖更容易保持品种特性。
繁殖效率和苗木质量
2. 施肥管理
在子株生长过程中,适时施加有机肥 或复合肥,提供充足的营养供给。
3.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草莓植株的生长状况,一旦 发现病虫害迹象,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如喷洒生物农药等。
4. 除草与松土
定期除去杂草,减少养分竞争;同时 松土有助于提高土壤透气性,促进根 系生长。
03
匍匐茎繁殖
匍匐茎繁殖的原理
组织培养繁殖的应用前景
快速繁殖
品种改良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 大量草莓苗,满足生产和科研的需求。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将优良基因导入 草莓细胞,培育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脱毒苗生产
保存种质资源
通过组织培养繁殖,可以获得无病毒污染 的草莓苗,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
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保存草莓种质资源, 延长种质保存期限,保护濒危物种和优良 品种。
草莓繁殖的主要方法
种子繁殖
利用草莓种子进行繁殖,一般 通过播种、育苗、移栽等步骤 完成。此方式繁殖系数高,但
品种纯度难以保证。
分株繁殖
将成年草莓植株分株,分别栽种。 此方法能保持品种特性,但繁殖系 数较低。
组织培养
利用草莓组织或细胞进行无菌培养 ,再生植株。此方法繁殖速度快, 可用于大规模生产,但技术要求高 。
3. 继代培养
草莓的繁殖good
![草莓的繁殖good](https://img.taocdn.com/s3/m/c88e1d4a2e3f5727a5e962bb.png)
优点: 1 繁殖系数高 采用专用苗圃,每公顷可定植1 采用专用苗圃,每公顷可定植1.2万~1.5 万~1 万株,每株可繁殖匍匐茎苗50~100株,每公顷 万株,每株可繁殖匍匐茎苗50~100株,每公顷 可产优质秧苗60万~150万株。 可产优质秧苗60万~150万株。 2 秧苗质量高 匍匐茎苗生育周期短,生命力强,根系发达, 植株健壮,单株叶片多,株重可达30克左右。秧 植株健壮,单株叶片多,株重可达30克左右。秧 苗定植成活率高,缓苗后生长旺盛,并且容易保 证花芽充分分化,有利于产量的提高。
(2) 育苗圃的准备 应选择土质疏松,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 排灌方便、背风向阳的地块作为育苗圃。 前茬可以是冬闲田,或是麦茬或油菜茬。整 地时要求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75 000千克,并 地时要求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75 000千克,并 掺人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20~450千克,经深翻后 掺人氮磷钾三元复合肥320~450千克,经深翻后 作畦。育苗圃常采用平畦或高畦。平畦宽1 作畦。育苗圃常采用平畦或高畦。平畦宽1米,畦 埂高10~15厘米;高畦宽1米,畦间距20~30厘 埂高10~15厘米;高畦宽1米,畦间距20~30厘 米,畦面高10~15厘米。畦的长度根据地形情况 米,畦面高10~15厘米。畦的长度根据地形情况 而定,一般控制在30~50米之间,过长则不利于 而定,一般控制在30~50米之间,过长则不利于 浇水。
研究证实,第三代子苗在温室栽培中表现最 好,产量和质量均最高。第一和第二代子苗,由 于生长时间长,植株及根系易老化,其成花质量 较差,影响产量和质量,后期抽生的级次过高的 子苗,因营养面积不够,总体质量不高。
7月底,每个母株可以繁殖50株匍匐茎苗, 月底,每个母株可以繁殖50株匍匐茎苗, 多者可以达到100株以上。在育苗初期,对于抽生 多者可以达到100株以上。在育苗初期,对于抽生 匍匐茎差的品种,为促进匍匐茎的发生,可以在6 匍匐茎差的品种,为促进匍匐茎的发生,可以在6 月上、中、下旬和7月上旬各喷1 50毫克/升的 月上、中、下旬和7月上旬各喷1次50毫克/升的 赤霉素,每株喷5 赤霉素,每株喷5毫升。如果结合摘除花序,其效 果则更加明显。 匍匐茎旺盛生长期,7月底至8 匍匐茎旺盛生长期,7月底至8月上、中旬匍 匐茎苗爬满畦时,由于密度大出现拥挤而造成茎 苗徒长,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8 苗徒长,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8月上、中旬各 喷1次2 000毫克/升的矮壮素,以抑制匍匐茎的 000毫克/升的矮壮素,以抑制匍匐茎的 产生,也保证前期形成的匍匐茎苗生长健壮,减 少产生不必要 (1)品种 草莓不同品种抽生匍匐茎的能力有所不同, 四季草莓和光钝感品种 四季草莓和光钝感品种抽生匍匐茎能力弱,抽生 光钝感品种抽生匍匐茎能力弱,抽生 匍匐茎数少。 其他生产品种抽生匍匐茎的能力强,抽生匍 匐茎多,1 匐茎多,1株苗可产生数条匍匐茎,每条茎又可产 生2~5株苗。 抽生匍匐茎能力强的品种,每 棵母株可产生100~150株匍匐茎苗。不同品种产 棵母株可产生100~150株匍匐茎苗。不同品种产 生匍匐茎的时间也不同,早熟品种5 生匍匐茎的时间也不同,早熟品种5月上旬,中晚 熟品种5月底6 熟品种5月底6月初产生匍匐茎。
草莓的繁殖方法
![草莓的繁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ea855927d3240c8447efd9.png)
草莓的繁殖方法
草莓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结果早,见效快,栽培广泛,繁殖方式主要有匍匐茎繁殖、分株繁殖、组织培养繁殖和种子繁殖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草莓种子繁殖法
草莓种子繁殖的生产效率低,一般不采用,若家庭盆栽式生长可尝试。
草莓分株繁殖法
草莓分株繁殖又称老株繁殖。
这种繁殖方法适用于需要更新换地的草莓苗圃,或者不易发生匍匐茎的草莓品种。
其方法是利用母株上产生的新茎分枝进行繁殖。
草莓新茎在生长期里,除了抽生大量的匍匐茎外,还能发生数个新茎分枝,其基部能发生不定根,在果实采收后,当其长出3--5片复叶,并有较多须根时,把母株上的新茎分枝连同根系一起掰下,即可得到一株完整的子苗。
草莓匍匐茎繁殖法
匍匐茎繁殖是草莓生产上最常用的方法。
从匍匐茎上生出的秧苗与母株分离后称匍匐茎苗,属无性繁殖,其繁殖方法有四大优点。
1、繁殖系数高,一个母株可以产生150~290株匍匐茎苗,其中有根苗占50%~80%,每公顷草莓一年能生产优质匍匐茎苗225000~375000株。
2、容易保持品种特性和果实品质。
1。
草莓繁殖方法
![草莓繁殖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1aef7a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d1.png)
草莓繁殖方法草莓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
而要想拥有丰收的草莓,除了精心的栽培管理外,合理的繁殖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种常用的草莓繁殖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谈谈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是草莓繁殖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春季或秋季,选择生长健壮的母株,将其侧生的小株分离出来,然后移植到新的地块上进行生长。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且成活率较高,适合大面积的繁殖。
其次,是嫁接繁殖。
嫁接繁殖是一种较为高级的繁殖方法,适合对品种要求较高的人群。
选取具有优良特性的母株,将其茎秧或叶片嫁接到其他草莓株上,促使其生长并扎根,从而繁殖出与母株相同的品种。
这种方法虽然技术要求较高,但可以保留母株的良好特性,是品种改良的重要手段之一。
另外,还有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是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适合对品种要求不高的情况。
将成熟的草莓果实中的种子取出,经过处理后播种到培育盘或育苗盆中,等待幼苗长成后再移植到地块上。
这种方法适合于大面积的繁殖,但由于种子繁殖后的植株品质不稳定,所以不适合对品种要求较高的场合。
最后,我们来说说植株扦插繁殖。
植株扦插繁殖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适合家庭或小面积的繁殖。
选取生长健壮的草莓株,将其茎秧或叶片插入发育良好的培育土中,保持适当的湿度和光照,等待扦插生根并长成新苗后再移植到地块上。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活率高,适合初学者或家庭菜园的草莓繁殖。
总的来说,草莓繁殖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分株繁殖、嫁接繁殖、种子繁殖和植株扦插繁殖各有特点,适合不同的场合和需求。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繁殖方法,以获得更好的繁殖效果。
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草莓繁殖顺利,丰收满满!。
草莓育苗技术详解
![草莓育苗技术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837b93c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e.png)
草莓育苗技术详解通常来说,草莓种苗的繁殖方法有匍匐茎繁殖法、分株繁殖法、组织培养法和种子繁殖法等。
、种子繁殖法种子繁殖法是播种草莓的种子,通过一定的栽培管理获得草莓种苗的方法。
主要特点:成苗率低,生长速度慢,形状容易产生变异和分离,因此在生产上一般不采用,若家庭盆栽式生长可尝试。
二、组织培养法通过培养草莓匍匐茎顶端的分生组织即茎尖,诱导出幼芽,然后通过幼芽的快速繁殖繁殖出幼苗的方法。
主要特点:比常规育苗生长旺盛,成活率高,品质良好。
组培育苗繁殖快,一年内,一个分生组织可获得几万至几十万株幼苗,且不占用土地,不受环境的影响,但成本较高,适宜工厂化生产。
三、分株繁殖法分株繁殖法,又称根茎繁殖法,俗称分墩法。
用于某些不易发生匍匐茎的草莓品种,或更新换地的草莓园。
主要特点:不需要设立专门的育苗圃,不需要进行摘除多余的匍匐茎和在匍匐茎节上压土等工作。
分株繁殖的系数低,质量较差,多带有分离伤口,容易受土传病菌侵染而感病。
目前生产上除了急需用苗时,一般不采用此法繁殖苗木。
四、匍匐茎繁殖法匍匐茎是草莓的主要繁殖器官,利用匍匐茎繁殖种苗是草莓最重要的繁殖方法。
主要特点:方法简单,能保持品种的遗传特性,伤口较小,繁殖系数高,管理便捷,既可以利用生产田直接采苗,又可以建立专门的育苗圃,是目前草莓主要采用的育苗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生产田育苗虽然省力省钱,但是技术要求比较高,育出的苗木常生长细弱,花芽分化不良,定植后产量和果品均会受到影响,所以通常育苗与生产分开。
想详细了解生产田育苗的朋友可查看下面的视频。
草莓育苗技术要点天气逐渐回暖,进入草莓育苗的适期,需提早确定地块备耕,选择优质种苗,起垄栽植,做好田间管理,为培育出优质的草莓种苗做好准备。
1、母株选择选择品种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有4片叶以上、根系发达的草莓植株作为生产用母株。
止匕外,繁殖用母株应取自繁殖圃内当年繁殖的健壮匍匐茎苗或假植苗,最好是脱毒苗。
如果是脱毒苗最好用原种苗,或用1代苗。
草莓繁殖方式
![草莓繁殖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ec93ad5e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e.png)
草莓繁殖方式
草莓是一种十分美丽的植物,它的花十分美丽,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上,很惹人喜爱。
草莓不仅美,而且还十分“聪明”。
在它的果实里面有一粒小小的种子,这粒种子就是草莓的“种子”。
当果实成熟后,就会自然脱落,不会污染环境。
草莓繁殖的方式很多,有播种繁殖、分株繁殖、压条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等方法。
播种繁殖是草莓最常用的一种繁殖方式,一般在春末夏初进行。
先将母株掘起,去掉匍匐茎和残叶,选留健壮、无病虫的子株。
然后把母株的匍匐茎剪成几段或将其分成几段,每段有3-5个芽。
每段长约4-5厘米,先把子株放入水中泡3、4天后移栽到育苗盘上或直接放入苗床上,盖上薄膜或遮阳网等遮阴材料进行培育。
当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便可移栽到大田里。
分株繁殖是利用草莓匍匐茎的再生能力进行的一种繁殖方式。
方法是: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草莓匍匐茎(当年生的匍匐茎)进行切割,每段保留3-5个芽,将切下的植株直接栽到大田里。
—— 1 —1 —。
草莓生长方式和过程
![草莓生长方式和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23f1fc8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4.png)
草莓生长方式和过程草莓是一种广受喜爱的水果,其独特的香甜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使其成为果农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了解草莓的生长方式和过程对于提高产量、优化品质和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草莓的生长方式和过程,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一、草莓生长方式草莓的生长方式主要包括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
然而,在生产实践中,种子繁殖由于其繁殖速度较慢和变异性较大,应用相对较少。
相较之下,分株繁殖则因其速度快、保持品种特性好而成为主要的繁殖方式。
1. 种子繁殖:通过草莓果实中的种子进行繁殖。
将种子播种在适宜的土壤中,经过一段时间的萌发和生长,形成新的草莓植株。
然而,由于种子繁殖变异性大,所得植株的果实品质、产量等方面可能存在较大差异。
2. 分株繁殖:利用草莓植株的匍匐茎进行繁殖。
匍匐茎是草莓植株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枝条,它可以在地面上横向生长,并在节部产生新的根系和叶片,进而形成新的植株。
分株繁殖能够保持母株的优良性状,因此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草莓生长过程草莓的生长过程可分为萌芽期、生长期、开花期和结果期四个阶段。
1. 萌芽期:草莓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开始萌发。
此时,草莓种子或分株的根系开始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为植株的生长提供基础。
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光照的增强,草莓植株逐渐长出新的叶片和根系,形成完整的植株。
2. 生长期:草莓植株在生长期内不断生长和扩展。
匍匐茎逐渐延伸并产生新的根系和叶片,使植株更加繁茂。
同时,草莓植株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为后续的开花和结果提供养分基础。
在这个阶段,草莓需要充足的水分、养分和光照来支持其快速生长。
3. 开花期:随着草莓植株的生长,逐渐进入开花期。
此时,草莓植株会在叶腋处形成花蕾,并逐渐开放。
草莓的花通常为白色或淡黄色,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开花期是草莓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果实产量和品质。
在这个阶段,草莓需要适宜的温度、光照和湿度条件来保证花朵的正常开放和授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莓繁苗技术
编号YA-12-2-001 2012年11月
前言
草莓根系为须根系。
根系细弱,分布浅,吸收能力弱。
忌过湿和干旱。
要求栽培于疏松透气,肥水充足,湿润的土壤环境中,以满足地上叶大叶多,花果繁茂,生长量大的需要。
草莓的茎为短缩茎。
在短缩茎上密生叶片,匍匐茎和花枝;短缩茎下端密生须根。
因此草莓苗的定植技术要求很高,原则为“深不埋芯,浅不露根”,埋芯导致发病或迅速死亡。
即便不埋芯,草莓苗的苗芯部叶柄密生重叠,施肥,灌水以及土壤沉积,成为病原菌生存、繁殖和积累的场所,一旦受到土壤病原菌的侵染后迅疾造成危害。
因此,在繁苗和栽培时要严选土地,忌低洼积水,土质粘酸。
同时,严禁低畦,平畦定植和漫灌等措施,提高防病治病的意识。
草莓的病原菌有真菌,细菌,病毒等。
一旦感染病毒,几乎无药可治。
草莓以匍匐茎进行繁殖,母株感染的病毒直接传染给匍匐茎子株,逐代积累,引起植株严重衰退,生产性能降低。
为了解决此问题,采用茎尖生长点培养育出原原株。
为了避免昆虫侵害,在隔离条件下,利用原原株进行繁殖,培育出原株作为母株供给于生产。
生长点培养脱掉病毒的同时,还可以去除病原菌。
与露地匍匐茎营养繁殖苗相比,具有更强的生长和生产潜能。
在草莓种植的主要国家,比如美国,西班牙,日本等国在30年前开始推广脱毒苗,早已成为常规技术。
但是,脱毒苗不是万能苗,本身不带病毒,并不意味着具有更强的抗病性,也就是说,脱毒苗的病虫抵抗力与原品种没有任何差异,并且,正因为是在隔离条件下培育出来的,一旦定植到露地,在繁苗栽培过程中更容易遭受外界病虫的侵染。
切实加强防病治病是推广脱毒苗成功的根本。
同时也要加强昆虫防治,特别是避免蚜虫的危害。
因为受到虫害后,很容易再次被病毒感染,失去脱毒苗的优势。
繁苗技术要点
本公司提供的种苗为经过生长点培养后在隔离条件下繁育的原株苗,称之为母株,用于定植苗的繁育。
由母株繁育出的匍匐茎苗,称之为子株。
母株定植
1.选地:选择地势平坦,土质疏松的砂质壤土,有机质丰富,排灌方便,光照充足,未种过草莓,并离其他草莓种植地1.7公里以上的土地。
离其他草莓种植地过近时,建议使用40目的防虫网做成拱棚以防止蚜虫侵染。
要强调的是草莓土壤的pH值最适宜范围为6.0-6.5,特别是低于5.5时,将大量发病,要测定每户或各产地代表性土地的土壤pH値。
选地时要回避过低pH值土地。
无可选择时要使用石灰等调整至6.0以上。
土质对草莓根系生长影响很大,以砂质或砂壤土,壤土为宜。
否则,要增施有机肥,彻底改良土壤。
水分过多或干旱都会对草莓带来损失。
要选择能灌能排的土地。
2.整地施底肥:整地时,每亩需要施入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
同时,草莓特别要求磷的供给充足,每亩施入过磷酸钙30公斤作底肥。
翻耕土地25公分深,耙平起垄,垄面宽100公分,沟宽20公分,垄高15-20公分。
要精心整治,细心观察,保证土面有倾斜。
垄沟垄面均需有一定倾斜便于雨季排水。
为了保证不受地下害虫危害,需使用杀虫剂二嗪磷或好年冬(丁硫克百威),与底肥一起撒施,并翻耕入土。
3.定植时期:春天,气温回升达10℃以上时可以定植。
秋天应在气温低于10°C之前完成定植。
4.定植密度:本母株与普通苗相比生长旺,匍匐茎发生力强。
以行距120公分(垄面宽100公分,定植于垄面正中),株距60-80公分,每亩700-925株为宜。
不允许间种其他作物。
保证子株最后间距不低于15公分,1亩不多于25000株。
否则将致使子株徒长。
5.定植方式:定植深浅要保证“深不埋芯,浅不露根”,苗颈部与地平面相齐。
定植时要将培养土团与苗圃的土壤紧密接触,压实,同时用细土将培养土团表面盖严实,以防水分蒸发致使土团干燥死苗。
如果发现培养土本身过多时,定植时将培养土团顶部表面的培养土去掉一些,直到露出叶柄基部再行定植。
6.灌水:定植后灌足定根水。
从次日开始,在保证母株不萎篶的原则下,根据天气情况,及时灌水。
一般来说,保证每2天灌一次,保持土壤湿润,直到成活。
定植后的管理
1.除草:前期裸露土面较宽,易生杂草,须及时除草。
2.松土:结合除草,松土保墒,便于子株扎根。
3.水分管理:草莓适合的土壤湿度为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
手感测定土壤水分适宜与否的方法为:手捏成团,撒手土团掉地自然散开为标准。
为促使更多发匍匐茎和促进扎根,应根据土壤水分和天气情况,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切记禁止漫灌。
因土壤中含有诸如炭疽病等各种病原菌,漫灌时灌溉水流经苗芯,病菌随之侵入,引发病害。
力求保证苗芯的干净程度,是防治病害的根本。
草莓根系特别不耐涝,须保证下雨时地面不积水,雨后检查有无积水,如有积水要及时排出。
积水侵入苗芯,也同样引发病害。
另外,雨水经土壤濽至苗芯也是引发病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施有机肥,保持土壤疏松,促使苗芯周围叶片铺满土面都是防止根际病害的有效措施。
4. 施肥:叶色偏黄时,结合灌水,每亩每次将0.5-2公斤尿素溶入水中一并施入或施用1.5公斤的复合肥(N:P:K=15:15:15)。
进入花芽分化期前,应停止施用单纯的氮肥,可追施复合肥以及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
5.植株管理:要及时摘除母株的花序,老叶和病叶。
达到规定的子株密度时,及时铲除母株。
子株过多时,要及时耐心间苗,间除小苗,弱苗,病苗等,保证苗间间距15 公分,防止子株间交叉和重叠,避免徒长。
特别是在无假植时,要彻底保证苗间15 公分的间距。
6.引苗:匍匐茎向四周牵引,让子株均匀分布,并用土压住节位,保持发根处与土壤的接触。
7.虫害防治:以防治蚜虫为主,兼防夜盗蛾,红蜘蛛等其他害虫。
以好年冬,吡虫啉,啶虫脒,氯氰菊酯,敌敌畏等交替使用。
8、病害防治:以防治炭疽病,疫病,萎黄病等根际病害为主,兼防轮斑病,蛇眼病等其他病害。
定植成活以后,加强预防。
根部病害在高温季节的雨后多发,要高度重视。
以阿米西达,金雷多米尔,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甲霜灵等交替使用。
打药后如遇下雨要及时补打。
且喷药时,叶面叶背要仔细周到外,还要注意喷到苗芯和叶柄密集的基部,因为这一部位是很容易密集病原菌。
病虫防治用药要严格遵照各厂家与日本青旗的相关规定。
定植苗育成后生产田的定植管理,要严格遵照各厂家与日本青旗的相关技术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