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美术万花筒课件。说课材料
三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 《第2课 万花筒》 人教 版
![三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 《第2课 万花筒》 人教 版](https://img.taocdn.com/s3/m/753b3773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1.png)
三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第2课万花筒》人教版一、教材解析1.1 教材出处本课为三年级美术上册《第2课万花筒》,是人教版的教材。
1.2 教材内容本课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色彩、形状等方面的变化,激发学生对想象世界的探索和创造力。
主要内容为让学生发现万花筒中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图案,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图案的创作。
1.3 教材目标本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的颜色和形状的组合,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图形、颜色和纹样创作独特的艺术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任务•学生能够发现和理解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图案;•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使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和纹样,创作出独特的艺术品;•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评论艺术作品,对艺术创作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2 课堂活动设计活动一导入环节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者图片来展示一些有趣的万花筒图案,并且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和发言,发现这些图案是由哪些颜色和形状相互组合而成的。
活动二操作环节接下来,老师会发给学生一个万花筒图案的模板,然后通过讲解,让学生学习如何使用不同的颜色、形状和纹样,创作出自己的独特万花筒作品。
活动三创建环节学生在完成模板绘画之后,可以自由发挥,创作出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作品,鼓励他们使用各种颜色、图形和纹样等元素,进行创意设计。
活动四展示环节学生完成作品,老师可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和展示,让大家相互观赏、发表意见和交流心得,促进学生间艺术的交流和互动。
2.3 课堂教学策略•鼓励学生思考和创造,提高他们的艺术创造力;•通过导入和展示,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倡导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心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观点和表达自己的创意。
三、教学反思本课涵盖的内容比较简单,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难点和挑战。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第2课万花筒说课稿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第2课万花筒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6833c1b551810a6f424867b.png)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美术第2课万花筒说课稿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你们好!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说课题目是《万花筒》,在说课的过程中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和指导:一、说教材:本课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2课的内容,学好本课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的重点是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万花筒中看到的情境,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说学生:本课的内容生动有趣,并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应当是比较感兴趣的。
故而老师在讲解本课的时候,要注意顺势引导,把同学们的这种兴趣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以便更好的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我确定本课的目标为:知识目标:能简单说出万花筒的原理;技能目标: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万花筒中看到的情境;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四、说重难点: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情况我确定本课的重难点为:教学重点:能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万花筒中看到的情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五、说教法学法:基于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实际情况我打算采取:问题驱动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更好的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同时积极引导学生采用分组讨论法、探究法、尝试法等学习方法积极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六、说教学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万花筒若干、画画纸、铅笔、彩笔、油画棒等;七、说教学的过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特点、本课的实际情况、教学策略的分析等内容,为更好的实现此次的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万花筒吗?它的原理是什么?师:下面就让我们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万花筒》;二、说一说:师:课件出示万花筒的几幅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说一说,万花筒的原理是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观察的十分认真;师:请同学们拿起你手中的万花筒,认真观看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生:认真观看后,积极举手回答;师:大家刚才回答的很踊跃,说明你们刚才观察的很仔细!三、作品鉴赏:师;课件出示课本第3页的几幅学生作品;师: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这些作品是有什么特点?创作步骤有哪些?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师:巡视指导;生:积极举手回答;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说明你们都是十分具有观察能力的小朋友!四、进行实践: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学习的知识,把你们看到的情境画下来;师:并在制作完成后,积极举手上台进行展示;生:认真进行制作;师:巡视指导,指出同学们作品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最新三年级美术课件万花筒课件幻灯片
![最新三年级美术课件万花筒课件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e377c12433687e21af45a99e.png)
画 基 本 形
画 细 节
涂 色 完 成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 方法表现类似万花筒的 图案
中医八纲辨证概说
主讲人:XXX
二○一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中医辨 证说
对四诊取得的病史、症状、 体征,用中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 析,辨清疾病原因、部位、性质 以及邪正盛衰之间的关系,从而 概括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称 为辨证。
(二)实证
实证是感受外邪,或阴阳气血失调,或病理 产物蓄积,所形成的各种临床证候的 概 括。
[临床表现]:实证表现较多,一般是新起暴 病多实证,病情急剧者多实证,体质着实 者多实证。
[机理]:一是外感六淫、疫气虫毒等邪气, 正气奋起抗邪,下邪剧争,二是脏腑机能 失调,气化障碍,形成痰饮瘀血等病理产 物,停积体内。
万花筒有什么特点?
图案对称 只有一个图案是真实的,其他图案是
镜子反射出来的。
总体图像是一个花样的再复制。
万花筒中最亮的是什么形状 (六边形),它是由(六个 三角型)组成的,其中有一 个三角形的花纹是真实的, 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 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 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生活中的万花筒
[辨证类型] 1、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2、脏腑辨证:五脏、六腑、各类辨证基础。 3、六经辨证: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
厥阴 4、卫、气、营、血辨证:卫、气、营、血。 5、三焦辨证:上、中、下三焦。
《本节讨论八纲辩证》
[辨证要点] 1、辨证的基本方法是用望、闻、问、切四
[机理]:形成虚证的病机,虽可以先天禀赋不 足所致,但主要是由后天失调和疾病耗损所 产生。
[虚证分类]:
1、血虚证:指血液不足,不能濡养全身各 部,所表现出的证候。
鲁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 万花筒》说课稿2
![鲁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 万花筒》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2b9db6b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40.png)
鲁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万花筒》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2课万花筒》是鲁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万花筒的美丽图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通过简单的制作方法,让学生亲手制作一个万花筒,从而更好地体验和理解万花筒的原理和魅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是,对于万花筒的原理和制作过程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万花筒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制作万花筒,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万花筒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万花筒的原理,以及如何在制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学生示范等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制作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万花筒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万花筒的原理和制作方法,让学生了解万花筒的制作过程。
3.示范:教师示范制作万花筒的过程,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
4.练习:学生独立制作万花筒,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万花筒,互相评价。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万花筒的原理、制作方法等。
板书设计应结合多媒体课件,以便更好地展示和讲解。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制作万花筒的过程和结果。
2.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
3.学生对万花筒原理和制作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九. 说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万花筒》说课稿2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万花筒》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cdb6626e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a1.png)
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万花筒》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2课万花筒》是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万花筒的制作方法和原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和步骤图等形式,详细介绍了万花筒的制作过程。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动手制作,感受和体验万花筒的奇妙变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好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美术制作活动,对制作过程有一定的了解和经验。
但学生在制作万花筒时,可能对一些细节和技巧还不够熟悉,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万花筒的制作方法和原理,能够独立完成万花筒的制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制作,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制作万花筒,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审美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万花筒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教学难点:万花筒制作的细节和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图片、文字和步骤图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和示范制作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制作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万花筒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万花筒的制作方法和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制作过程。
3.示范制作:教师示范制作万花筒的步骤和技巧,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4.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讲解,独立进行万花筒的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困惑。
5.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6.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制作过程进行总结,强调注意事项和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万花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骤,以及一些重要的制作技巧。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 2《万花筒》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 2《万花筒》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da8b190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e7.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 - 2《万花筒》人教新课标一、教材分析本讲的教材为《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和特征,同时要求学生掌握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和把握色彩,了解旋转对称和平移对称,通过画出简单的图案来把握基本的情感表示和构图。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在绘画中学会感性认识和表达色彩。
二、教学目标1.知道色彩的基本知识和特征,掌握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和把握色彩。
2.了解旋转对称和平移对称,能画出简单的图案来表达基本的情感表示和构图。
3.能够感性认识和表达色彩,掌握基本的涂色技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能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和特征,以及色彩的感性认识和表达;2.学生能够通过画出简单的图案来表达旋转对称和平移对称;3.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涂色技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在导入这部分,我将教师引入画面,让主题与实验室关联起来。
由于这是一个关于万花筒的课程,我会展示一些令人惊叹和引起兴趣的万花筒图案,让学生在开头就被吸引。
2. 讲解在这部分,我将向学生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和特征,从感性或直觉的角度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基本属性。
3. 示范这一部分,我将介绍旋转对称和平移对称,并进行多个实例演示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4. 练习学生将在练习中进行画画,练习创造有趣的万花筒图案,探索色彩的表达方式。
5. 涂色这一部分,学生将尝试涂色,掌握基本的涂色技巧。
6. 总结在这个环节,我将向学生再次介绍色彩的基本特征,以及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这将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本次课程的内容。
五、教学方法1.探究法;2.示范法;3.讨论法;4.个别辅导;5.PBL(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六、教学评价1.学生在这次课堂上是否真正的学习并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色彩的基本知识和特征,旋转对称和平移对称,以及涂色技巧是否能够得到改善。
2.学生兴趣是否增强,是否愿意利用所学来创造更多的作品。
3.学生中区分同龄人的水平和优秀学生。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万花筒》PPT课件 (3)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第2课万花筒》PPT课件 (3)](https://img.taocdn.com/s3/m/643cef15960590c69ec376bc.png)
2.光学玩具——万花筒
第2课 万花筒
玩具简介
• 万花筒(Kaleidoscope)
第2课 万花筒
• 万花筒看起来很奇妙,实际上很简单,万 花筒的原理就是利用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 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彩色玻 璃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
• 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碎玻璃渣的流动 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所以顾 名思义叫做万花筒。
第2课 万花筒
发明原理
镜子奥秘:“芯” • 表面镜 • 塑料镜 • 金属镜 • 分色玻璃 • 三棱镜
表面镜
分色玻璃
第2课 万花筒
三镜结构
第2课 万花筒
二镜结构
第2课 万花筒
四镜结构
第2课 万花筒
第2课 万花万筒 花筒有什么特点?
• 图案对称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有一个图案是真实的,其他图案
是镜子反射出来的。
• 1.先做出一个三角形花样。可以剪 ,可以画,
• 2.再制作其余五个镜子里的花样。 • 3组成要做的图案
• 总体图像是一个花样的再复制。
第2课万万花花筒 筒的视觉效果
第2课 万花筒
• 万花筒的图案效果:六角形图案。 • 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
称。
第2课 万花筒
六个面。 中心点在哪里
第2课 万花筒
第2课 万花筒
第2课 万花筒
第2课 万花筒
第2课 万花筒
如何做成一个万花筒的图案呢?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万花筒-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万花筒-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08d2398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1.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万花筒-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由来和基本结构。
2.掌握基本万花筒的制作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表达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创新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同学们观察并分析万花筒的构造和原理。
2.学习万花筒美术的基本技巧。
3.培养学生创新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制作万花筒的原理及产生的视觉效果。
2.搭建不同角度的万花筒,并设计新颖的图案。
四、教学方法1.问答法:让学生了解万花筒的由来和制作原理。
2.示范法:教师展示基本万花筒的制作方法。
3.讨论法: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互相交流想法。
4.合作式学习法:学生自行组队,进行万花筒制作,提高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5.1 教学内容1.了解万花筒2.制作基本万花筒3.设计图案4.制作新颖万花筒5.2 教学过程第一步:了解万花筒从万花筒的由来和使用开始切入,让学生了解到万花筒的起源和构造,讲解其中的物理原理,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的万花筒特点及其产生的视觉效果,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的能力,调动想象力。
第二步:制作基本万花筒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讲解和演示的方法,制作一种基本款万花筒。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制作过程中产生的视觉效果以及物理原理,并对学生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答。
第三步:设计图案让学生自由发挥创意,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再按照自己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装饰。
引导学生发挥创新和想象力,对图案进行分析和总结。
第四步:制作新颖万花筒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自行组队,按照自己所选定的材料进行新颖万花筒的制作。
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逐渐掌握基本万花筒的制作方法并加以运用,体验合作制作的乐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3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创作的万花筒作品,并对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所展示的观察、分析、表达、创新和想象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和欣赏作品,教师进行点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潜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2 万花筒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2 万花筒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8a7fac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2.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2 万花筒人教新课标一、教学设计背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第二单元的主题是“万花筒”。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色彩、形状、构图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涉及到对孩子们审美能力、创造力、表现力的培养。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围绕“万花筒”这一主题,让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彩、富有魅力的视觉艺术体验,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一些形状和色彩的基本概念•了解万花筒的制作原理和构造•学习用色彩和形状表现画面,创造出自己的美术作品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团队合作和分享的精神3.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到视觉艺术的魅力,营造积极乐观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他们学会欣赏和欣赏美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自尊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尊重他人的意见三、教学内容1. 形状和色彩的基本概念我们先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了解一些基本的形状和颜色概念。
例如: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让他们分别说出这些物品的形状和颜色。
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适当引导和纠正学生的回答,让他们对基本概念有一个更加准确的理解。
2. 万花筒的制作原理和构造了解万花筒的制作原理和构造对于本单元来说非常重要。
首先,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和体验一些真实的万花筒,让他们自己摸索制作的方法和构造的原理。
接着,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制作活动,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细节和技巧。
老师应该在制作的过程中,适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制作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3. 美术作品的创作学生了解了形状、色彩、构造等相关知识后,便能够在此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美术作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创作出各自的万花筒作品。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适时给予学生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和提示,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在最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的展示和分享。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 万花筒|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 万花筒|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846a3e85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12.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万花筒一、教学内容1.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到万花筒的构造和原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自己的万花筒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2.教学重点1.掌握万花筒制作的基本构造;2.理解和运用万花筒的原理;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学难点1.掌握万花筒原理的运用;2.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教学方法1.讲授:教师讲解万花筒的构造和原理;2.演示:教师现场演示制作万花筒;3.实践: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万花筒。
5.教学时间本节课为两课时。
二、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介绍一些具有颜色的物体、图案或动物等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如蝴蝶、彩虹等等,引导学生讨论这些东西是如何产生的。
2.讲授(20分钟)1.万花筒的构造教师向学生介绍万花筒的构造:由镜片、卷筒、底板、胶带、颜色玻璃片等组成。
2.万花筒的原理教师讲解万花筒的原理:利用镜片反射光线,将不同颜色的光线聚集在一起,形成丰富多彩的图案。
3.演示(30分钟)教师现场制作一个万花筒,让学生观察和体验。
4.实践(5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现场演示的制作方法和步骤,自己动手制作万花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选择不同的颜色玻璃片和图案,制作自己的万花筒作品。
教师在旁边指导和帮助。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制作万花筒为主线,通过讲授、演示和实践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万花筒的构造和原理,并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制作自己的万花筒作品。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贴近学生生活,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 万花筒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 万花筒 ▏人教新课标](https://img.taocdn.com/s3/m/5097c886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8c.png)
三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2课万花筒教学目标1.了解万花筒的制作原理和原材料2.掌握花样的定型技巧3.发挥想象力,创意万花筒主题及图案教学重难点1.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画线技巧配合万花筒的制作,发挥创意,制作出有特色的万花筒。
2.学生能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如颜色、形状等方面获取灵感,营造出自己的创造性意识。
教学准备1.网上下载万花筒制作的教程。
2.事先准备好所需的制作材料,如透明塑料管、彩色纸片、金属箔纸、胶水等。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分钟]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主题,特效画-万花筒制作。
介绍了万花筒的由来及制作原理,并向学生展示了制作好的万花筒,引起学生的兴趣。
正文环节[30分钟]1.首先,向学生讲解每一个制作步骤,并提供相应的制作材料。
2.授课老师在黑板上以语言和图示的形式向学生详细解说万花筒是如何制作的,包括如何将透明塑料管剪成不同长度、如何剪切不同色彩及图案的纸片。
3.学生们随着老师的指示对不同的材料进行数码,预处理。
4.老师从方法、策略等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地讲解制作万花筒的技巧和要领。
5.学生在按顺序进行万花筒的制作时,老师查看、指导。
遇到制作中的问题时,老师及时给予指点。
复习与提高环节[10分钟]1.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好的万花筒,让大家一起欣赏、品鉴和展示,相互交流,共享成功的喜悦。
2.教师强调学习知识的注入比制作的成果更为重要。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学生的作业,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分发的素材来制作自己特色的万花筒。
知识点解析本次课程教授了万花筒的制作技术,其中涉及的核心技术有:1.制作透明塑料管(剪、合并),花样的选择。
2.制作彩色纸片,金属箔纸并切割为精美花样。
3.关心万花筒的构造和有关的物理原理4.了解如何使用万花筒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探索色彩的搭配及使用。
教学反馈本次课程让学生兴味盎然。
学生通过制作万花筒,不仅学会了有关万花筒制作的技巧,也实现了让自己的隐秘才华得到展示、享用、推广的过程,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光学装置。由几面镜片组成,能使人从其中窥见由彩色玻璃碎 片拼成的对称几何图形;转动装有玻璃碎片的部分即可显示出变幻 无穷的图案。由布鲁斯特于1816年前后发明,1817年取得专利权。 简单的万花筒包含两片楔形条状反射镜,成60度或45度相连,也可 用一片明亮的铝片折成。镜片装在筒内,筒的一端装有可转动的玻 璃盒,其中放置彩色玻璃碎片,金属箔或圆珠。有些万花筒不装玻 璃片盒,而用反射镜片反映远方的物体。如在窥孔上装一目镜则效 果更佳。
在万花稠中归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面,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 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 也是不一样的。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的形状,表 现它的缤纷。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1:同学们观看万花筒并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2:讨论万花筒的花有什么特点 3:万花筒图案的对称性
万花筒中最亮的是什么形状 (六边形),它是由(六个三 角型)组成的,其中有一个三 角形的花纹是真实的,其余五 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 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 点(对称)。
思考:用什么方法使图案对称
将纸折起来剪 用三角形图案拼贴 用印方法来画
用绘画,剪纸,拼贴等 方法表现类似万花筒的 图案
返回幻灯片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