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综合基础知识—德育笔记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德育概述
第一节德育的概念与意义
一、德育的概念
广义的德育泛指一切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地对社会成员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方面的影响的活动。
包括社会德育、家庭德育、学校德育。
狭义的德育指学校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德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质的活动。
即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想品德的活动。
西方“小德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中国“大德育”:培养受教育者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法制品质和心理品质。
1995年《中学德育大纲》中明确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初中品德课程学习四领域: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
中学德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法制教育。
二、德育的意义
1、德育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础与保障。
2、德育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公民奠定基础。
公民社会的成熟度取决于政治公民的素
质。
公民意识和公民能力是现代德育的重要内容。
3、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第二节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它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一、新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制定
1、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础。
2、初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立志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学习;初步树立公民的国家观念、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讲科学,不迷信;具有自尊自爱、诚实正直、积极进取、不怕困难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分辨是非、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
3、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
热爱祖国,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拥护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奋斗的理想志向和正确的人生观,具有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宪法、法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具有自尊自爱、自立自强、开拓进取、坚毅勇敢等心理品质和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自我教育能力。
二、新时期我国德育目标的特点
1、注重对学生基础性品质的培养。
包含基本品格、文明行为及心理品质。
2、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力。
包括道德选择力、辨别力和批判力等自主力的发展。
3、具有鲜明的层次性。
既有德育总目标,也要德育子目标。
小学—初中——高中。
第一层次是培养爱祖国、守法、明德的公民;
第二层次是培养具有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高思想觉悟的社会主义者;
第三层次是使少数优秀分子成为共产主义者。
4、注重社会要求和个人发展统一。
注重全面性,强调德育的公私兼顾。
5、注重继承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第三节德育内容
一、确定德育内容的依据
1、德育目标制约德育内容的性质。
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是德育的主旋律教育。
2、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德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当代的时代特征和学生思想实际决定了德育内容的针对性。
第二章德育过程
第一节德育过程的概念与结构
一、德育过程的概念
德育过程指品德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系统的教育影响,把一定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品德的过程。
二、德育过程的结构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影响过程,包括:
第二节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基础;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催化
剂;道德意志对道德行为起着维持作用;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
准,(品德结构中的关键)。
根据这一规律,德育应做的:
1、要注重全面性。
注重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从知、情、
意、行四方面来全面发展学生的品德。
2、要注重多开端性。
从知到行,也可从行到知,或者从情开始兼之以知和行等,从哪里
着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要有针对性。
根据知、情、意、行不同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如道德认识
的获得采取讲解、阅读、谈话与讨论的方法。
道德情感的激发需要通过角色扮演、
陶冶等体验式方式进行。
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则需要经过活动、训练和锻炼
的方法。
二、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接受多方面教育和影响的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发展的途径。
品德的发展也必然是个体积极参与活动和交往的结果。
根据这一规律,教育者要为学生提供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活动。
《品德与生活(社会)》和《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活动是德育的最基本途径。
i.e.思想品德课
三、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心理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德育过程中最基本的矛盾,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外在道德要求与其现有的品德状况之间的矛盾。
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是促进品德发展的直接动力。
根据这一规律,德育要注重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激起学生的心理内部矛盾运动。
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自觉地对外在道德要求做出能动的反映,从而产生心理内部矛盾。
如:角色扮演。
四、德育过程是学生品德长期和反复提高的过程
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无限发展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长期性指个体品德的发展是长期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
反复性指个体品德的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会经历一个迂回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过程。
根据这一规律,教育者要善于在德育中反复抓、抓反复、锲而不舍。
要善于诱导、善于等待时机。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对某些问题,或采取冷处理,或采取热处理。
教师要有耐心,通过反复说理的方式进行挽救,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过失,愿意接受积极的道德品质为止。
第三章德育原则、途径和方法
第一节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这是反映德育本质的一条原则,最直接体现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它要求教师实施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要求:
1)坚持德育的正确指导思想。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总任务的要求。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
3)用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教育受教育者。
(“中国梦”)
2、疏导性原则——正面教育原则,它要求德育善于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
1)要对学生晓之以理。
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对自己的缺点做出正确的认识。
2)要对学生因势利导。
“势”指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积极性。
3)要对学生正面赏识。
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予学生一定的荣誉感,对学生的进步
加以肯定、赞许、表扬和激励。
3、长善救失原则——称作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
贯彻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
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4、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辩证统一。
贯彻要求:
1)要把尊重信任学生和对学生行为中的错误进行批评结合起来。
2)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要求。
“合理”指道德要求应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
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处于学生道德的“最近发展区”之内。
3)教师要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人格上平等的主体。
“我和你”的新型师生关系。
5、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要求:
1)德育的要求、内容、形式和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2)教育时要考虑每一个学生的个人特点与现有的品德状况。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平行教育原则。
马卡连柯:“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
贯彻要求:
1)要培养和建设好集体。
必须善于计划、有步骤地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形成正确舆
论导向,与学生一起制定和颁布校规与班规。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整合,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以发挥整体影响的教育作用。
贯彻要求:
1)要建立教师德育共同体,使校内德育影响一致和连贯。
2)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教育一致和前后连贯。
3)努力做好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协调工作,使各方面德育度学生的影响尽可能地达
到最佳状态。
首先,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的有关机构建立和保持联系,形成一定的制定;
其次,要经常与社会、家长交流情况,制定相互配合的方案;
再次,要分工负责,共同努力控制和消除环境中度学生不良的自发影响;
最后,要引导学生在多种多样甚至相互冲突的影响环境中学会自主判断和选择,确立自己的价值观。
第二节德育途径
第三节德育方法
第四章师德规范与师德教育
第一节师德的内涵
师德,教师职业道德的简称,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第二节师德规范
1985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
1991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1997和2008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一、新时期师德规范条目解析
2008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六条目:
一、爱国守法。
——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
会主义。
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
职责权利。
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岗敬业。
——本质要求、师德根本——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
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
业,认真辅导学生。
不得敷衍塞责。
三、关爱学生。
——灵魂——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
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书育人。
——专业要求、天职、载体——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循循善
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为人师表。
——内在要求、师德支柱——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
身作则。
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
事,尊重家长。
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
便谋取私利。
六、终身学习。
——发展动力——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
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
教学水平。
二、新时期师德规范的特征
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规范》体现“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
为本,以教师为主体”。
2、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
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是继承性特点,增设终身学习。
3、倡导性要求与禁行性规定相结合。
规范以倡导性要求为主。
禁行性规定有“不XX”。
4、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第三节师德教育
一、加强师德教育的必要性
1、教育活动蕴含的道德特性要求从事该职业的教师具备良好的师德素养。
(根本之处)
2、教师劳动具有社会性、集体性和长期性特点要求教师加强师德修养。
1)社会性:执行社会教育目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2)集体性: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功是每一位教师的劳动成绩。
3)长期性:学生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
3、当代教育的网络化、全民化和终身化新理念的出现要求强化师德教育。
4、当前师德失范与沦丧现象的大量出现要求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物欲、权欲、名欲和情欲膨胀导致师德堕落。
第四节师德教育的途径
一、职前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1、通过师范院校新生入学教育课强化教师的专业理想。
2、在大学教师教育课程中增设必修性质的师德教育课程。
如“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伦理
学”等。
老三篇是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
3、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渗透师德教育。
4、在教育实习中增加师德教育内容。
二、职后教育中的师德教育
1、在工作职场中践行和内化师德规范。
2、通过拜师学习提升师德境界。
3、加强自我修养以完善师德境界。
反省:通过自我批评、自我解剖,以求达到自我否定、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
慎独:在一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仍然坚守道德信念,自觉按道德要求去行动,不做坏事。
教师要做到慎独,要正确对待“隐”与“微”。
“隐”:自己一人在独处的地方,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做出不合教师职业道德的事。
“微”: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积小德为大德,不以恶小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