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
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相关问题研究通过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发现,吲哚类化合物可以作为有用的有机合成前体,因此,研究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和合成过程,以及这些合成方法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特点等内容。
一、吲哚类化合物:吲哚类化合物是指含有吲哚基团(CHN)的有机化合物。
在这些化合物中,吲哚基团类似于一个单元,包括一个氮原子、一个环状氮芳香环和一个由苯环和环有机构成的吲哚环,并且这三个结构单元由共价键相互连接而成。
二、合成方法:由于吲哚类化合物具有复杂的结构和活性,因此合成它们的方法也非常复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1)四氢化合物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四氢吲哚的高活性进行反应,在反应过程中,这种四氢吲哚被氯仿或碱开环,从而产生一个两个碳原子的芳香键,从而得到倍半环的吲哚类化合物。
(2)芳基醛氧羰基化法:这种方法首先将芳基醛与金属氧羰基反应,形成烯酮(芳基羰基醛),然后烯酮经过硝基化反应、水解反应和烷基化反应,对其中的碳-碳二键进行扩展,从而形成完整的吲哚环。
(3)酰亚胺氧羰基化法:这种方法是先将酰胺与氧羰基反应,然后经过乙酰基化反应和水解反应,将碳二键扩展形成完整的吲哚环。
三、应用:吲哚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是吲哚类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合成前体,可以利用它们的活性及其瞬变性来调节和改变有机分子的结构,同时还可以用来合成新的有机分子;二是吲哚类化合物的活性和稳定性也使它们具有重要的药物活性,例如在抗癌药物和抗氧化剂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
四、结论:吲哚类化合物作为有机合成前体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同时还具有一定的药物活性,本文分别介绍了几种合成方法,以及吲哚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及其特点。
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合成及应用方面任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希望能够通过针对性的研究,更加全面地掌握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相关问题,为有机合成和药物抗性提供有效的帮助。
larock吲哚合成机理
larock吲哚合成机理LaRock吲哚合成机理LaRock吲哚合成反应是一种经典的环化反应,用于合成吲哚类化合物。
此反应以其温和的反应条件、宽泛的底物适用性和高区域选择性而闻名。
机理LaRock吲哚合成反应的机理涉及以下几个步骤:1. 酰亚胺的形成:反应起始于一种芳基或杂芳基伯胺与酰氯或酸酐的缩合反应,生成酰亚胺。
酰亚胺是反应的中心中间体。
2. 亲核芳香取代:酰亚胺的氮原子作为亲核试剂,攻击带有离去基团的亲电芳香环(通常是卤代芳烃)。
此步骤导致取代产物的形成,其中酰亚胺基团与芳香环相连。
3. 环化:取代产物中的酰亚胺基团发生内部分子环化,形成六元环的吲哚骨架。
此环化是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发生的,其中酰亚胺中的碳原子进攻芳香环上的氮原子。
4. 脱去环化后的中间体发生脱去反应,除去质子或其他离去基团,生成最终的吲哚产物。
催化剂LaRock吲哚合成反应通常使用强路易斯酸催化剂,例如三氟甲磺酸(TfOH)。
催化剂通过活化亲电芳香环,促进亲核芳香取代步骤。
底物范围LaRock吲哚合成反应对底物具有高度的耐受性,可用于合成各种取代的吲哚类化合物。
芳香伯胺和杂芳伯胺均可作为反应的氨基组分,而亲电芳香环则可以是一个广泛的芳基或杂芳基卤代物。
区域选择性LaRock吲哚合成反应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优先在亲电芳香环的邻位发生取代。
此区域选择性归因于催化剂配位对芳香环的激活。
应用LaRock吲哚合成反应已广泛用于各种有机合成中,包括:天然产物的合成药物化学材料科学分子探针的设计该反应的温和条件和高选择性使其成为合成吲哚类化合物的宝贵工具。
新型吲哚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科技与创新┃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56·2020年第16期文章编号:2095-6835(2020)16-0056-02新型吲哚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史哲毅,刘雨馨,陈冬梅(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0)摘要:吲哚衍生物在药理学和生物学上均表现出相应的活性,包含吲哚核的合成化合物是具有重要治疗特性的物质,例如抗菌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抗疟药、抗HIV 、抗癌药和抗氧化剂等,甚至在环境治理方面也有一定的功效,这些特性鼓励着合成具有抗菌和细胞毒性的新型吲哚衍生物。
分析了近几年新型吲哚衍生物研究的进展,对其实际应用和合成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
关键词:新型吲哚衍生物;防污性能;环境保护;食品卫生中图分类号:O626文献标识码:ADOI :10.15913/ki.kjycx.2020.16.023吲哚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由于其独特的化学结构与生物活性,其合成一直受到化学家的关注,众多的吲哚化合物通过从自然界中提取或者被合成,推动了吲哚化学的发展。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食品卫生、化学化工、人体健康、环境保护等这些方面越来越扩大了对吲哚衍生物的需求,开发降低全球微生物感染死亡率、副作用小的药物,研制出具有防污性能的环境保护材料等成为了一大热门趋势,因此,了解和探索兼具简单、绿色、高效的新型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1新型吲哚衍生物合成概述1.12,3-二取代吲哚衍生物2019年,吴玉芹等[1]将1当量的底物、1.1倍当量溴苯衍生物,将3%当量Pd (OAc )2及6%当量PPh 3联合作为催化剂,加入2倍当量的添加剂正三丁胺,用DMF 为反应溶剂,在120℃条件下反应10h ,产率可达89%。
其产物2,3-二取代吲哚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和化工产品中间体,由于它性质独特,使得在医药、农药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很多药物都以2,3-二取代吲哚为基础,比如吲哚美辛(又称消炎痛),为一非甾体抗炎药,用于临床己有50多年。
Fischer吲哚合成法机理探究及其应用进展
Fischer吲哚合成法机理探究及其应用进展朱官花;于良民;张琦;张智嘉;李霞【摘要】吲哚及其衍生物因其特殊的生物活性而广受关注,其合成方法很多,Fischer法是合成该类化合物最经典和便捷的方法。
综述了该法的合成机理,并详述了其在医药、发光材料、染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
%Indole and its derivatives were widely concerned because of their special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ough many synthesis methods were used, Fischer reaction was the most classic and convenient. The mechanism of this method was reviewed. Its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s of pharmaceuticals, luminescence materials, dye and pesticides were related.【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2(040)017【总页数】3页(P6-8)【关键词】Fischer吲哚合成法;机理;应用【作者】朱官花;于良民;张琦;张智嘉;李霞【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6吲哚及其衍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类杂环化合物,也是重要的有机原料和化工产品,在药剂学[1]、农业化学[2]、材料科学[3]等研究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bartoli吲哚合成反应机理
Bartoli吲哚合成反应机理1. 引言Bartoli吲哚合成反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方法,用于合成吲哚类化合物。
吲哚是一种重要的杂环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药理活性。
因此,开发高效、可控的吲哚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Bartoli吲哚合成反应以芳香醛和N-甲酰亚胺为起始原料,通过经典的催化反应步骤,生成目标产物——吲哚。
该反应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和广泛适用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Bartoli吲哚合成反应的机理,并对其相关步骤进行深入探讨。
2. 反应机理Bartoli吲哚合成反应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芳香醛与N-甲酰亚胺的底物生成、催化剂生成、催化剂与底物的配位、氧化加氢等。
下面将对这些步骤进行详细介绍。
2.1 芳香醛与N-甲酰亚胺底物生成首先,芳香醛与N-甲酰亚胺底物发生反应,生成中间体。
这一步骤通常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碱的存在有助于催化剂的生成和底物的活化。
2.2 催化剂生成接下来,催化剂生成是整个反应的关键步骤。
催化剂通常由金属盐和配体组成,常用的金属盐包括CuCl、CuBr等,而配体则可以选择吡啶、二甲基亚砜等。
催化剂生成过程中,金属盐与配体发生配位作用,形成活性催化剂。
这些活性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高度选择性,能够促进后续的反应步骤。
2.3 催化剂与底物的配位在此步骤中,活性催化剂与底物发生配位作用。
底物中的芳香醛与N-甲酰亚胺分子结合到活性催化剂上形成配合物。
2.4 氧化加氢最后一个关键步骤是氧化加氢。
在此步骤中,通过加入过量的氧气和氢源(如乙二醇),催化剂促进底物的氧化加氢反应。
这一步骤发生后,产生的中间体经过一系列的重排和消除反应,最终生成目标产物——吲哚。
3. 实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Bartoli吲哚合成反应机理,我们以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
以苯甲醛和N-甲酰亚胺为起始原料,通过碱性条件下的反应,生成苯甲醛和N-甲酰亚胺底物。
接着,在存在CuCl和吡啶的条件下,催化剂生成,并与底物进行配位。
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质
吲哚及其衍生物的合成和性质吲哚是一种含氮的芳香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五元环和一个侧链。
它是一种无色晶体,极易溶于有机溶剂,常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
吲哚及其衍生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炎、抗菌、抗寄生虫等,因此在药物研究和医学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一、吲哚的合成方法1. Strecker合成法:用亚磷酸氢钠和氰化铁作为氮源,沸腾的环丙酮经过氰化、如下:2. Skraup合成法:将苯、甲酸和浓硫酸混合反应,生成薄荷醛,之后与苯胺反应生成吲哚3. Fischer合成法:将苯并甲酸酐和甲磺酸反应,生成甲苯磺酸酐,将其加热后与苯胺反应生成吲哚。
上述三种方法是制备吲哚的常用方法。
相比之下,Skraup合成法和Fischer合成法的产率较高,但存在环境污染和反应条件苛刻的问题。
二、吲哚的性质1. 化学性质吲哚具有类似苯的化学性质,如下:(1)芳香性:吲哚中的五元环含有4个π电子,可以形成稳定的芳香环结构;(2)亲电取代反应:可以进行取代反应,如硝化、氢化、卤代等反应;(3)求核取代反应:可以进行求核取代反应,如酰化、磺化、醚化等反应。
2. 生物学性质吲哚及其衍生物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下:(1)抗肿瘤活性由于吲哚分子结构中含有特定的分子基团,如双键、芳香环和取代基团等,使其可用于治疗肿瘤。
例如,病毒胸腺嘧啶(IBT)是一种吲哚衍生物,具有抗癌活性,在人类肝癌和肺癌中显示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2)抗炎活性吲哚和其衍生物在体内具有抗炎活性,如抑制白细胞介素-1的表达和细胞因子产生,降低炎症反应的程度。
吲哚-3-醋酸和吲哚-3-甲酸是两种经常被用于抗炎治疗的吲哚衍生物。
(3)抗菌和抗寄生虫吲哚和其衍生物具有很好的抗菌和抗寄生虫活性,特别是在鱼类疾病治疗中具有广泛应用。
例如,吲哚-3-甲酸酯在低浓度下具有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作用;在高浓度下,可杀灭对贝类产生的一些寄生虫。
三、吲哚衍生物的合成1. N-烷基吲哚的合成N-烷基吲哚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药物合成中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不对称催化合成
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不对称催化合成孟飞飞;张培卫【摘要】作为生物活性分子的有效组成部分,3-取代手性吲哚衍生物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不对称合成方法的研究格外令人注目.近年来,由吲哚及其类似物一步合成3-取代手性吲哚衍生物的报道剧增.根据合成过程中所用手性催化剂的种类,综述了近几年来由吲哚及其类似物为原料一步构建3-取代手性吲哚衍生物的研究进展.【期刊名称】《广州化工》【年(卷),期】2013(041)007【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手性;3-取代吲哚;不对称反应【作者】孟飞飞;张培卫【作者单位】贵州大学,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手性是自然界的本质属性之一。
对于手性药物,两个对映体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活性、毒性,反应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直接利用光学纯的手性药物不仅可以排除由于无效或不良对映体所引起的毒副作用,还能减少药剂量和生物体对无效对映体的代谢负担,对药物动力学及剂量有更好的控制,提高药物的专一性。
因而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价值。
在制备光学活性产物的诸多方法中,最理想的是催化不对称合成,它具有手性增殖、高对映选择性、经济,易于实现工业化的优点,其中的手性实体仅为催化量。
不对称催化反应在近三十年来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有机化学的研究热点。
Secheme 1吲哚在自然界中是分布最广的杂环化合物之一[1-5],由于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和独特的药理活性,3-取代手性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在研究领域一直是个热点[6]。
大量文献报道,3-取代手性吲哚及其衍生物具有许多生物特性[7-8]。
色氨酸是必要的氨基酸,也是各种色胺、吲哚和2,3-二氢吲哚(包含在二次代谢物中)的生物合成的前体;麦角酸二乙基酸胺(lysergids)是己知药力最强的迷幻剂;长春新碱是一种二聚的叫噪生物碱,在白血病的治疗中非常有用。
它们(Secheme 1)是合成许多生物活性化合物和天然产物的重要结构单元,因此在不对称合成3-取代吲哚及其衍生物方面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2020.22科学技术创新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刘雨馨史哲毅陈冬生*(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0)吲哚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
吲哚衍生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在医药中有广泛的应用,可以合成抗癌、抗氧化、镇痛、褪黑激素等药物。
吲哚母核的定向构筑及其官能化对于发展有机合成方法学和药物化学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吲哚的合成研究一直经久不衰,新的应用领域以及合成方法在不断地被开发出来。
从早期费舍尔法合成吲哚类化合物,到近来通过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脱氢偶联反应,通过C-H 官能团化构建吲哚,多组分反应构建吲哚类化合物,以及其他方法构建吲哚类化合物。
由于许多3-取代吲哚天然产物和相应具有生物活性化合物重要骨架的构筑,其合成方法的研究格外令人注目。
13-取代吲哚衍生物合成分析2018年,林伟[1]等设计了一个以取代苯甲酰甲醛水合物、取代苯胺和4-羟基香豆素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选取反应条件:EtOH/H 2O (V:V =1:1)为溶剂、0.2equiv.的三氟乙酸为催化剂、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0min ,进行三组分反应构建一系列官能团化的3-取代吲哚衍生物,此时产率最高,可达67%。
该反应原料易得、操作简单、原子经济性高,为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图12005年,闵真立[2]等在实验室通过以吲哚酮、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N,N-二甲基甲酰胺为原料,用585W 的微波辐射6min 的方法合成3-取代吲哚酮类衍生物,最终产率为90%,而以乙醇作溶剂、哌啶作催化剂的传统方法,反应需5h ,产率为78%,这说明了在微波辐射条件下,吲哚酮和芳香醛不需要任何催化剂即可顺利反应,且本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时间短和产率高等优点。
图22019年,Palak Jain [3]等在文献上报道了一种合成3-取代吲哚衍生物的有效方法,即通过NaH 和溶剂二甲基甲酰胺(DMF )的介导的来实现吲哚衍生物的N-1烷基化。
常见吲哚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介_孙微微
CH2CH2NH2 Cl Cat.
N
N
H
H
1.4 Fischer法[8](药物合成反应) 此法是以苯肼与醛或酮为原料,先生成苯腙中
间体,然后与催化剂(常用Lewis acid,如ZnCl2) 一起加热,失去一分子氨而得到吲哚,此即为 Fischer吲哚合成法,反应中要涉及到[3,3]-σ迁移重 排和双亚胺的结构互变。由于原料中可以是结构较
NH2
CH3 N H
2.2 Fischer法[8] 3-甲基吲哚工业上采用常采用Fischer法生产,
即用丙醛、苯肼为原料,先加热脱去一分子水后得 到丙醛苯腙,然后在氯化锌或稀硫酸催化作用下,
N NH2 + H
H O
加热脱去一分子氨,环合得到粗品3-甲基吲哚。结 合分子蒸馏、重结晶等技术,可制得高纯度的3-甲 基吲哚,其合成反应式如下:
由于原料中可以是结构较为丰富的各种醛或酮所以可以合成23位上连有同取代基的各种结构的吲哚衍生物此法是实验室合成吲哚及其衍生物的最普遍方法之一常用于各种结构复杂的吲哚类化合物的合成
宁波化工 Ningbo Chemical Industry
2011 年第 1 期
常见吲哚类化合物合成方法简介
孙微微
(河北科技大学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石家庄 050018)
Key words: synthetic method; Indole and its derivative
~~~~~~~~~~~~~~~~~~~~~~~~~~~~~~~~~~~~~~~~~~~~~~~~~~~~~~~~~~~~~~~~~~~~~~~~~~~~~~~~~~~~~
新材料可解玻璃防水雾难题
据报道,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的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玻璃防水雾涂层材料,涂层不会对玻璃的光 学性质产生任何影响。他们认为该材料可以最终解决汽车玻璃、眼镜片以及光学镜头的防水雾难题。
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发明专利]
专利名称: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赵圣印,邵志宇,谢志雄
申请号:CN201210469811.7
申请日:20121119
公开号:CN102924437A
公开日:
2013021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3-哌嗪基-4-吲哚马来酰亚胺化合物,结构式如(I)所示;其中,R为甲基、2-羟乙基或4-取代的苯甲酰基;所述的4-取代的苯甲酰基取代基为氢、氯、溴、甲氧基或硝基。
其制备包括:(1)将3-溴-4-(1H-吲哚-3-基)-1H-吡咯-2,5-二酮和碱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中,搅拌溶解后加入取代哌嗪,于90~100℃搅拌反应1~48h,反应结束后加入HO,搅拌5~20min;(2)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采用乙酸乙酯萃取,再经饱和NaCl溶液洗涤、无水NaSO干燥、浓缩,最终通过柱层析分离即得。
本发明的化合物是一类新型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应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
申请人:东华大学
地址: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松江新城人民北路2999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二芳基马来酰亚胺类抗肿瘤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和构效关系研究
结果表明,对HL60的细胞周期没有作用。2.从吲哚吡咯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中选择代表性化合物,进行TopoⅠ7对TopoⅠ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化合物的其它作用机制在进一步研究中。
2.芳基吡咯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吲哚环用其它的芳环(各种取代苯环或萘环)或芳杂环(噻吩环等)替换,得到的芳基吡咯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下降,表明吲哚环是保持活性的一个重要结构片断。3.苯胺-(1-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苯环上的取代基对活性影响明显。
氯取代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好,3,4,5-三甲氧基取代及氨基取代时抑制作用较差。4-4-氯-3-芳基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对所测肿瘤细胞株均显示出较强的抑制作用。
尤其当芳基为5-溴吲哚(化合物30)时,活性最强(对HL60的IC<sub>50</sub>=1.5nM,对PC-3的IC<sub>50</sub>=27nM),而且对不同肿瘤细胞株显示良好的选择性;苯环上为3,4-二氧亚甲基和3,4-二甲氧基取代时,化合物显示出较强活性;1-萘取代的化合物的抑制活性高于2-萘取代的化合物,1-吲哚化合物的活性大于3-吲哚化合物,表明取代基的位置影响活性。对化合物的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1.从吲哚吡咯马来酰亚胺类和4-氯-3-芳基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中选择代表性化合物,对HL60做细胞周期阻滞实验,研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2096-0387 (2018) 03-0026-03第4卷第3期 生物化工Vol.4 No.32018 年 6 月Biological Chemical EngineeringJun. 20183-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王伦,赵圣印+(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201620)摘要:以吲哚(1 )和马来酰亚胺(2)为原料,先以0.2个当量的BF 3 _ 0Et 2为催化刺,C 1C H 2C H 2C 1为溶刺,在回流条件下 反应4 h ,生成3-吲哚琥珀酰亚胺;再以D M S 0为溶剂,1.0个当量的02〇8为氧化剂,80弋下反应4 h ,生成3-吲哚马来酰 亚胺(3a ~ 3d )的总收率为72% ~ 82%,共合成4个3-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 M R 、13C N M R 和M S 表征。
关键词:吲嗓;马来酰亚胺;3-吲哚马来酰亚胺;B F 3_0Et 2; K 2S 208 中图分类号:TQ251文献标志码:AA Novel Method to Synthesize 3-indolylmaleimidesWang Lun , Zhao Sheng-yin(College of Chemistry ,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 Donghua University , Shanghai 201620)Abstract : 3-indolylmaleimides were prepared from maleimides and indoles . Firstly , 3-indolylsuccinimideswere obtained from indoles and maleimides in the presence of BF 3 • 0Et 2 as catalyst in C 1CH 2CH 2C 1. Then , 3-indolylsuccinimides were oxidized to 3-indolylmaleimides in the presence of K 2S 208 as oxidant in DMSO . Finally , four 3-indolylmaleimides were obtained with yields of 72% ~ 82%. Their structures were characterized w ith ^NMR , 13CNMR and MS analysis .Key words : Indoles ; maleimide ; 3-indolylmaIeimide ; BF 3 • OEt 2; K 2S 2083-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抗肿 瘤活性,同时,由于其具有较好的T 7-TT 共轭体系, 使其具有较好的荧光活性,已被广泛用于药物合成 与光电材料领域[w ]。
近年来,文献报道了 3-吲哚 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以AcOH 为催化剂, 在回流条件下反应10 h ,再以DDQ 为氧化剂,得到 3-吲哚马来酰亚胺的收率为45% ~ 60%。
该反应 收率较低,并且原料不易得,后处理困难[6_7]。
本课 题组安玉龙报道了以吲哚和马来酰亚胺为原料,在BF 3 . OEh 催化下,合成3-吲哚琥珀酰亚胺的产率为 75% ~ 92%[8],而后祝家楠报道了马来酰亚胺、胺和 炔酯的三组分反应[9],发现K 2S 208能较好地氧化琥珀 酰亚胺类化合物,以上反应都为3-吲哚马来酰亚胺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以吲哚(1)和马来酰亚胺(2)为原料, 首先以BF 3 • 0Et 2为催化剂,C 1CH 2CH 2C 1为溶剂,在 回流条件下反应4 h ,生成3-吲哚琥珀酰亚胺;再以DM S 0为溶剂、K 2S 208 S 氧化剂,80丈下反应4h ,合成了 4个3-吲哚马来酰亚胺(3a ~ 3d ),总收率为 72% ~ 82%,其结构经1HNMR、13CNM R 和 M S 表征。
1实验部分1.1仪器与试剂SGWX -4型数字显微熔点仪,Shimadzu -470型 红外光谱仪(以KBr 作为压片),Brnker AM -400型 核磁共振仪,Shimadzu QP -2010型质谱仪;所用试剂 均为分析纯。
作者简介:王伦(1992—),男,湖北黄冈人,硕士,研究方向:马来酰亚胺衍生物的合成。
通讯作者:赵圣印(1972-),男,天津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运用药物化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药理学等新技术与 新理论,发展全新的小分子酶抑制剂或受体拮抗剂。
第3期王伦等:3-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研究•11•1.2条件优化1.3合成(1)采用二氯乙烷为溶剂,TLC监控,待吲哚 和马来酰亚胺全部转化为3-吲哚琥珀酰亚胺之后,加入1.0个当量的K2S208,反应4 h,没有目标产物生 成3a生成。
(2 )在第一步反应完全后,蒸去二氯乙 烷,再分别换用四氢呋喃和甲苯两种溶剂,在80 T 下,加入1.0个当量的K2S208后发现,均没有目标产 物3a生成。
(3)换用了 DMSO作为氧化步骤的溶 剂,80 1氧化4h后,发现有目产物3a生成,分离产 率为82%。
当升高温度至100 1时,得到目标化合物 3a的产率为70%。
(4)尝试用DMSO作为反应溶剂,一步合成目标化合物3a。
但是TLC显示,吲哚与马 来酰亚胺在DMSO作为溶剂时,吲哚与马来酰亚胺不 发生反应。
最终确定了 3-吲哚马来酰亚胺最优的合 成方法:第一步以二氯乙烷为溶剂,以0.2个当量的 BF3_OEt2作为催化剂,801下,TLC确定第一步反 应完全后,蒸去二氯乙烷,加入溶剂DMSO和1.0个 当量的 K2S208,在 80 下反应 4 h(Table 1,entry4 )。
图13-吲哚马来酰亚胺的合成路线以吲哚和马来酰亚胺为原料合成3-吲哚马来酰亚胺的路线及得到3-吲哚马来酰亚胺的产率如图1所示。
R13a: R1=CH3,R2=CH3,R3=H, 82%;3b: R1=Ph, R2=CH3,R3=H, 78%;3c: R1=Ph, R2=H, R3=H, 72%;3d: R1=Ph, R2=H, R3=5-OCH3,75%;图2 3-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1.3.1实验步骤在100 m L圆底烧瓶中加入卩引噪4.5 mmol、马来醜亚胺4.5 m m ol和BF3 •Et20 0.9 mmol,再加入C1CH2CH2C1 12 mL,加热至80T反应(TLC监测),反 应4 h后,加入少量水淬灭该反应。
而后减压蒸干溶 剂,加入 K2S2084.5 mmol、DMSO 8 m L,80T下搅拌 (TLC监测),反应4 h,待反应完毕后,加入100 mL 乙酸乙酯溶解,再加入3 X50 m L饱和NaCl溶液洗涤 3次,分离出有机相,加人无水Na2S04干燥。
浓缩、拌样并柱层析,得到黄色固体3,收率为72%〜82% (得到3a〜3d的步骤类似,在此不做详述)。
表13-吲哚马来酰亚胺的合成条件优化序列号溶剂1温度1(摄氏度)溶剂2温度2(摄氏度)时间(小时)收率(百分比)1C1CH2CH2C180C1CH2CH2C180802c ic h2c h2ci80THF reflux803c ic h2c h2ci80Toluene80804c ic h2c h2ci80DMSO808825c ic h2c h2ci80DMSO1008706DMSO80DMSO8080C1.3.2产物表征NMR(400MHz,DMSO-d6), 8 :3.91(s,3H),7.05(s,1H),73a:洗脱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 : 8 ),得到黄.30(t,J=8.0 H z,lH),7.35(d,J=8.0 Hz,lH),7.41(d,J=8.0色固体886 1^,柱层析分离产率82%,111〜]\111(400 H z,3H),7.52(t,J= 8.0 H z,2H),7.60(d,J= 8.0 MHz,DMSO-d6), 8 :2.86(s,3H),3.84(s,3H),6.63(s,lH), H z,lH),8.07(d,J=8.0 H z,1H),8.45(s,1H);13C NMR(1017.18(t,J=8.3 H z,lH),7.30(t,J=8.2 H z,lH),7.66(d,J=8.2H z,lH),8.09(d,J=8.2 H z,1H),8.51(s,1H);13C NMR(101 M H z,CD C13) 8 38.28,50.90,58.68,125.62,126.67,127.65, 127.94,128.53,131.57,136.92,173.25,175.84; MS(EI):m/ z=240[M]+m.MHz,DMSO-d6) 8 33.66,104.87,111.54,114.39,121.12,1 22.38,123.66,126.50,127.35,127.93,129.27,132.53,135.5 1,137.79,138.96,170.68,171.16;MS(EI):m/z=302[M]+m.3c:洗脱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 :4 ),得到黄 色固体933 mg,柱层析分离产率72%,虫NMR(4003b:洗脱剂(乙酸乙醋:石油醚=1 :6),得到黄色固体1.06 g,柱层析分离产率78%,4MHz,DMSO-d6), 8 :7.08(s,lH),7.27(dt,J=8.0,15.0 Hz,2 H),7.39 〜7.43(m,3H),7.49 〜7.57(m,3H),8.07(d,J=8.0• 28 •生物化工2018 年Hz,lH),8.45(d,J=3_0 H z,1H),10_18(s,1H);13C NMR(101 MHz,DMSO-d6)8 106.32,112.18,113.25,119.26,122.68, 124.13,125.96,126.95,127.12,129.16,130.86,131.28,136. 25,135.17,169.18,n i-^-ELm/z C M+H]^^.3d:洗脱剂(乙酸乙酯:石油醚=1 :4),得到 黄色固体1.07 g,柱层析分离产率75%,咕NMR(400 MHz,DMSO-d6),8 :3.89(s,3H),6.92(d,J=8.6 Hz,1H),7.12 (s,lH),7.42 ~ 7.47(m,5H),7.52(t,J=7.3 Hz,2H),8.40(s,lH) ,12.02(s,1H).13C NMR(101 MHz,DMSO-d6)8 56.16,103. 06,105.82,113.42,113.92,114.10,126.74,127.42,127.92,1 29.25,131.99,132.13,132.57,139.38,155.88,170.88,171.3 5.MS(ESI):m/z[M]+=318r7].2结果与讨论由图1可知,该反应的收率为72% ~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