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核心素养提升四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教师用书
![新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第2部分核心素养提升四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教师用书](https://img.taocdn.com/s3/m/2c538b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95.png)
四、核心素养之社会责任概念内涵“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相识,参加个人与社会事务的探讨,作出理性说明和推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和实力。
学生应能够以造福人类的看法和价值观,主动运用生物学的学问和方法,关注社会议题,参加探讨并作出理性说明,辨别迷信和伪科学;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参加环境爱护实践;主动向他人宣扬关爱生命的观念和学问,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为健康中国的促进者和实践者。
练习提升1.乳糖酶是人体小肠中的一种消化酶。
人体缺乏乳糖酶会引起乳糖消化汲取障碍,部分患者出现腹痛、胀气和腹泻等消化不良的临床症状,称为乳糖不耐受。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A.组成乳糖酶和乳糖的化学元素均为C、H、O、NB.乳糖属于二糖,水解形成单糖后利于被汲取利用C.乳糖酶在体内和体外均可以发挥催化的作用D.饮用经乳糖酶处理的牛奶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解析】乳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C、H、O、N,乳糖属于糖类,组成元素是C、H、O,A错误;乳糖属于二糖,水解形成葡萄糖和半乳糖后利于被汲取利用,B正确;酶在相宜条件下在体内和体外都能够起到催化作用,故乳糖酶在体内和体外均可以发挥催化的作用,C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乳糖酶能够分解乳糖,故饮用经乳糖酶处理的牛奶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D正确。
2.《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对糖、脂的摄入提出“控量”的建议,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B )A.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B.人体很难消化纤维素所以要避开摄入C.脂质类激素能调整人体生理活动D.适量摄入糖、脂,同时合理运动,有利于健康【解析】糖类是人体的主要能源物质,A正确;人体消化道很难消化纤维素,但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故应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B错误;性激素属于脂质,性激素具有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的作用,故脂质类激素能调整人体生理活动,C正确;适量摄入糖、脂,同时合理运动能够消耗过多的糖类和脂肪,有利于健康,D正确。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 第2部分 专项2 长句应答 规范表述 Word版含解析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 第2部分 专项2 长句应答 规范表述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1e05e2bed5b9f3f90f1ce2.png)
姓名,年级:时间:专项二长句应答规范表述(对应学生用书第114页)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2.动物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是糖原,植物细胞的重要储能物质是淀粉。
3.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胆固醇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4.无机盐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维持血浆正常渗透压、酸碱平衡具有重要作用.5.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6.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
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7.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和核糖体,且遗传物质均为DNA.8.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有磷脂、糖类和蛋白质,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9.细胞膜的三大功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生物膜的三大功能: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决定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酶的支架;使细胞内部区域化。
10.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11.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外来病菌或病毒,被溶酶体分解后的产物,对细胞有用的,细胞再利用,废物则被排出细胞。
12.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与能量转换有关,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13.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器膜、细胞膜和核膜等结构。
1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15.原生质层是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16.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大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其中需要载体的是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消耗能量的是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细胞代谢1.细胞代谢是指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
2020版高中生物全国Ⅲ二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二篇第二部分 构建热点主题微网 提升科学思维能力
![2020版高中生物全国Ⅲ二轮复习配套课件第二篇第二部分 构建热点主题微网 提升科学思维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d6035a8ee87101f69e3195d5.png)
37
考情分析
微网构建
解析 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因此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通过 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激素的分泌,A正确;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切除动 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正确;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过程包括 转录和翻译,因此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正确; 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抑制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 素,D错误。 答案 D
11
考情分析
微网构建
解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哺乳动物成熟的 红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糖体,血红蛋白是成熟 之前合成的。 答案 D
12
考情分析
微网构建
微网4 生物膜系统与“囊泡运输”
13
考情分析
微网构建
【例4】 (2019·广东广州市综合测试)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菌、蓝藻等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但它们没有生物膜系统 B.细胞膜、液泡膜等生物膜所含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 C.线粒体内膜折叠形成的嵴和叶绿体的类囊体都为酶提供了更多的附着位点 D.核膜呈双层磷酸分子结构,能更好地保护核内DNA复制不受细胞质的影响
35
考情分析
微网构建
微网10 动物激素微网
36
考情分析
微网构建
【例10】 (2016·全国卷Ⅱ,3)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够间接调节血糖的浓度 ⑤下丘脑的某一区域通过神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学案) 第一篇 主题二 高考热点(二) 遗传前沿科技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学案) 第一篇 主题二 高考热点(二) 遗传前沿科技](https://img.taocdn.com/s3/m/f75c0c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2.png)
遗传前沿科技生物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日益显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影响到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在高考生物试题中也会出现以诺贝尔奖、最新科研成果等为信息载体,考查对相关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及获取信息能力,这也是对“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等生物学科核心素养考查的具体体现,本专题主要围绕如下遗传方面的前沿科技展开探讨。
1.乳糖操纵子乳糖操纵子是细菌中参与乳糖分解的一个基因群,由乳糖系统的阻遏物和操纵序列组成,使得一组与乳糖代谢相关的基因受到同步的调控,科学家提出了著名的操纵子学说。
乳糖操纵子是调节基因(lacI)、启动子(lacP)、操纵基因(lacO)和结构基因(lacZ、lacY、lacA)组成的,具体功能如图所示。
lacI会编码阻遏蛋白,lacZ、lacY、lacA分别编码β-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透性酶、β-半乳糖苷转乙酰基酶。
当培养基中没有乳糖时,阻遏蛋白结合到操纵子中的操纵基因上,因此RNA 聚合酶就不能与启动子结合,结构基因不表达。
当培养基中有乳糖时,乳糖分子与阻遏蛋白结合,引起阻遏蛋白构象发生改变,不能结合到操纵基因上,使RNA聚合酶能正常催化转录操纵子上的结构基因,即操纵子被诱导表达。
细胞质中有了β-半乳糖苷酶后,便催化分解乳糖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乳糖被分解后,又造成了阻遏蛋白与操纵基因结合,使结构基因关闭。
2.RNA干扰技术——沉默基因的钥匙近几年来RNA干扰(简称RNAi)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RNA干扰的机制是:双链RNA进入细胞内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1~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RNA的片段(简称siRNA)。
Dicer能特异性识别双链RNA,切割产生的siRNA片段解开变成单链,和某些蛋白质形成复合物(简称RISC)。
RISC能结合到细胞内与siRNA互补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使其被降解,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产生基因“沉默”现象(如图所示)。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7 变异、育种和进化 Word版含答案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7 变异、育种和进化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ea07a533687e21ae45a98d.png)
姓名,年级:时间:专题七变异、育种和进化构建知识体系·串联主干知识■核心要点清误····························································三种可遗传的变异1.基因突变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但不一定遗传给后代。
(×)提示: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隐性突变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中时一般不遗传给后代,发生在配子中时,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自然突变是不定向的,人工诱变是定向的。
(×)提示:基因突变都是不定向的。
3.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基因突变。
(×)提示:基因突变不改变基因的数目,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的丢失属于染色体变异。
4.DNA分子中发生一个碱基对的缺失会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提示:染色体结构变异是染色体片段的改变,DNA分子中发生一个碱基对的缺失一般属于基因突变.5.淀粉分支酶基因中插入一段外来DNA序列属于基因突变。
(√) 6.二倍体生物的单倍体都是高度不育的。
(×)提示:蜂王是二倍体,其卵细胞发育成的雄蜂是单倍体,可育.7.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使单倍体加倍为正常的纯合子。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强化学科素养__提升备考能力五:熟练掌握答案的多种
![新教材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第二部分强化学科素养__提升备考能力五:熟练掌握答案的多种](https://img.taocdn.com/s3/m/9123a5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4f.png)
备考能力五:熟练掌握答案的多种表述形式技法指导:随着生物学科素养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实验数据、结果及问题答案的加工能力成为一个新热点。
绘图、制表等基本动手能力在备考中要有针对性训练,以应对此项高考能力要求。
1.[2023·广东卷,18]光合作用机理是作物高产的重要理论基础。
大田常规栽培时,水稻野生型(WT)的产量和黄绿叶突变体(ygl)的产量差异不明显,但在高密度栽培条件下ygl产量更高,其相关生理特征见下表和图。
(光饱和点:光合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增加时的光照强度;光补偿点: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与呼吸过程中释放的CO2等量时的光照强度。
)ygl分析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ygl叶色黄绿的原因包括叶绿素含量较低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片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____光。
(2)光照强度逐渐增加达到2000μmol·m-2·s-1时,ygl的净光合速率较WT更高,但两者净光合速率都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比较两者的光饱和点,可得ygl________WT(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ygl有较高的光补偿点,可能的原因是叶绿素含量较低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WT相比,ygl叶绿素含量低,高密度栽培条件下,更多的光可到达下层叶片,且ygl群体的净光合速率较高,表明该群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其高产的原因之一。
(4)试分析在0~50μmol·m-2·s-1范围的低光照强度下,WT和ygl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在给出的坐标系中绘制净光合速率趋势曲线。
在此基础上,分析图a和你绘制的曲线,比较高光照强度和低光照强度条件下WT和ygl的净光合速率,提出一个科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 第2部分 专项3 易错易混 要点重温 Word版含解析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 第2部分 专项3 易错易混 要点重温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367926bb4cf7ec4afed0ed.png)
姓名,年级:时间:专项三易错易混要点重温(对应学生用书第119页)1.关注元素“三多”(1)干重含量最多的元素-—C(它也是“最基本的元素”或“核心元素")。
(2)鲜重含量最多的元素——O。
(3)原子数目最多的元素——H。
2.几种重要化合物的特征性功能(1)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2)主要贮能物质-—脂肪。
(3)功能最复杂的物质(生命活动的主要体现者)-—蛋白质。
(4)遗传物质—-核酸。
3.高考常考的“膜蛋白”(1)特异性识别——糖蛋白.(2)与信号分子结合—-受体蛋白。
(3)跨膜运输——载体蛋白.(4)催化作用——酶。
4.细胞结构中的6个“未必”、3个“一定”与2个“唯一"5.高考常涉及的3类“红细胞”(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各种细胞器,适于提取细胞膜,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且产物为乳酸。
(2)蛙的红细胞——有“核”,且进行无丝分裂。
(3)鸡的红细胞——有“核",适于提取DNA。
6.高考常考的“化学反应”(1)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发生于核糖体中。
(2)有氧呼吸-—发生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C6H12O6+6H2O+6O2错误!6CO2+12H2O+能量(3)无氧呼吸反应式①C6H12O6错误!2C2H5OH+2CO2+能量(酵母菌、多数植物细胞及多数微生物)②C6H12O6错误!2C3H6O3+能量(动物细胞、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玉米胚及乳酸菌等)(4)光合作用反应式:CO2+H2O错误!(CH2O)+O2。
7.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ATP的“4个”产生场所(1)细胞质基质——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2)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3)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呼吸作用产生ATP最多处)。
(4)叶绿体类囊体膜——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此ATP专用于还原C3,不用于其他耗能过程.8.高频考点“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1)大分子错误!胞吞、胞吐(如分泌蛋白)。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微测二考前热点题型适应性集训4信息迁移课件
![2020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项微测二考前热点题型适应性集训4信息迁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7e21d1fcf84b9d529ea7a4b.png)
1.CAR-T 疗法就是利用基因工程对 T 细胞进行改造,获得嵌合抗原 受体修饰 T 细胞即 CAR-T 细胞的一种细胞免疫疗法。CAR-T 细胞可以特 异性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在体内可以自我扩增并增强效应 T 细胞的免疫 功能。TET2 基因会抑制血细胞的过度增殖,TET2 突变具有促进骨髓细胞 增殖,增强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复制能力的功能。研究发现 TET2 基因 突变或用 shRNA 抑制其表达时,CAR-T 细胞出现显著扩增。下列叙述错 误的是( )
答案 A
2.如表是探究两种植物根部竞争和茎叶竞争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结 果。表中单株干重的百分比表示在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每组单 株干重占单独种植时干重的百分比。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和乙组均为对照组 B.Z 和 W 要求选择同种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植株 C.植物受土壤资源限制的程度比受光资源限制的程度更高 D.植物根茎叶竞争时干重的总降低程度接近于根部和茎叶单独竞争 时干重下降程度的乘积
解析 细胞自然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而细胞坏死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分 析题干信息,一旦“死亡基因”出现异常,细胞不再自然死亡,推测“死亡基 因”表达会导致细胞凋亡而不是细胞坏死,A 项错误;由题干信息“死亡基因” 异常将导致细胞不再自然死亡,可推测该基因异常可能会增加癌变的风险,B 项正确;分析题干信息,AA 型的人比 GG 型的人每天平均早醒约一小时,AG 型的人几乎刚好介于前两者之间,可推断两基因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可通过 基因突变产生,C 项正确;“死亡基因”与人体的节律性有关,而下丘脑也与 人体的节律性有关,可推测 A 基因和 G 基因可能在下丘脑细胞中表达水平较高, D 项正确。
答案 B
第2部分-专项4-前沿备考-热点链接-ppt课件-最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专项4-前沿备考-热点链接-ppt课件-最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https://img.taocdn.com/s3/m/e0a9631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65.png)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课件 2021届新高考二轮复习生物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1热点题型分类解读教案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1热点题型分类解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3fe1dd804d2b160b4ec09f.png)
热点题型分类解读坐标图解类[答题模板][题型示例]某研究小组探究温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
曲线1表示不同温度条件下(日温与夜温相同)某植物茎的生长速率,曲线2表示日温26 ℃时,不同夜温该植物茎的生长速率(两组实验均为每天24小时适宜光照)。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光下叶绿体内ADP和Pi的转移方向为________。
(2)在5~25 ℃范围内,曲线2始终高于曲线1的原因是两条曲线的________(填“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或“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存在差异所致。
(3)曲线1所示实验组的自变量是________,曲线2从最高点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流程】(1)识标明变量:曲线1的自变量为日温与夜温,曲线2的自变量为夜温。
因变量为茎的生长速率。
(2)明点求突破:曲线2拐点的含义是夜温较高,呼吸速率增大,消耗的有机物增加。
(3)析线理关系:5~25 ℃范围内,曲线2始终高于曲线1,说明曲线2的净光合速率一直变大。
(4)先分后合巧辨析:曲线1表明在不存在昼夜温差时积累的有机物一直在增加,联系曲线2可知昼夜恒温时不一定比昼夜存在一定温差更有利于植物茎的生长。
【尝试解答】________答案:(1)从叶绿体基质到类囊体薄膜(2)光合作用(3)日温和夜温(或温度) 夜间温度高,呼吸作用强,消耗有机物多,一天中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少[对点专练]1.(2019·资阳市高三二模)将菠菜叶肉细胞浸润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B点时,细胞液的浓度与外界KNO3溶液浓度相等B.AB段细胞内的水分子只向外扩散,BC段水分子只向细胞内扩散C.BC段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BC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AB段细胞失水过多导致细胞死亡A[AB段细胞内的水分子向外扩散的多,BC段水分子向细胞内扩散的多,B错误;BC段细胞吸水,细胞液浓度下降,则吸水能力逐渐降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BC段形成的原因是由于AB段细胞吸收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使得细胞液浓度增加,D错误。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前沿备考热点链接课件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2部分专项4前沿备考热点链接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42a75b66529647d27285258.png)
(1)高盐饮食,会引起________感受器兴奋,经①②③过程引起 血压升高。此过程中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2)血压持续升高,导致血管、肾脏产生内源抗原,经⑤⑥形成 的细胞丙攻击血管细胞,引起血管炎症反应。细胞甲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丙是________细胞。炎症反应会 引起血管硬化,从而会使高血压症状加重,这种机制属于________ 反馈。
解析:(1)由题图可知,B 过程中自噬体的形成和自噬体与溶酶 体膜的融合过程都存在膜的变化,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 的流动性;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若线粒体被吞 噬,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会受影响。
(2)据图可知,C 过程中,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与变性的蛋白质 结合,然后与溶酶体膜上的膜蛋白结合,在其作用下转运入溶酶体 体腔;由于癌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导致癌 细胞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因此在研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 药物时要设法抑制热休克蛋白的活性(抑制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 降低热休克蛋白的含量)。
(3)正 常 人在 紧张 、气 愤、剧 烈 运动 时血 压会 升高 ,有 利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人体应急保护措施。但 医生建议高血压患者尽量不参加惊险、刺激和强度过大的运动,写 出两点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尝试解答】 ________
C [由题意可知,P-gp 转运蛋白化疗药物要消耗能量,不属 于协助扩散,A 错误;P-gp 转运蛋白主要影响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 B 错误;化疗药物会对癌细胞起到选择作用,P-gp 转运蛋白基因高 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抗药性强,生存下来的比例高,C 正确;提高癌 细胞 P-gp 转运蛋白的活性即提高了癌细胞的抗药性,不利于癌症 的治疗,D 错误。]
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板块二 专项二 技巧4 构建“隐雌×显雄”模式确定基因的位置 Word版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板块二 专项二 技巧4 构建“隐雌×显雄”模式确定基因的位置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6e833d312b3169a551a41e.png)
[选用隐雌×显雄模式时,雄性个体有纯合子和杂合子之分。
(1)选用“隐雌×显雄(杂合)”时,若子代中雌雄个体都有显性和隐性性状出现,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中雌性为显性性状,雄性个体为隐性性状,则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
(2)选用“隐雌×显雄(纯合)”时,若子代雄性个体均为显性性状,则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Y的同源区段上;若子代雄性个体均为隐性性状,则这对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说明:若生物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解题方法与上述类似,只是选用“隐雄×显雌”模式。
[典例示方法]果蝇的性染色体X和Y有非同源区和同源区。
非同源区上的X和Y片段上无等位基因或无相同基因;控制果蝇眼型的基因不在非同源区段,棒眼(E)对圆眼(e)为显性。
现有足够的纯合雌、雄棒眼果蝇和纯合的雌、雄圆眼果蝇个体,请用杂交实验的方法推断这对基因是位于X和Y的同源区,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
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法、推断过程和相应的遗传图解。
【解析】可选用纯合的棒眼雄果蝇与纯合的圆眼雌果蝇杂交,得到足够多的F1个体。
再选择F1中棒眼雌雄果蝇交配,得到F2,对F2的表现型进行分析如下:实验思路:棒眼♂×♀圆眼―→F1―→F2假设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F2代圆眼中有雌雄个体,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如果F2代圆眼全为雌性个体,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答案】略。
(如上述解析过程)[对点练习]1.女娄菜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性别决定是XY型),其叶形有披针叶和狭披针叶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某校生物研究小组用两个披针叶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后代出现了一定数量的狭披针叶。
该研究小组打算利用杂交实验以验证女娄菜叶形的遗传属于伴X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那么他们应该选择何种表现型的杂交组合( )【:92624085】A.父本披针叶,母本披针叶B.父本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C.父本狭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D.父本狭披针叶,母本披针叶B[由题干分析可知狭披针叶是隐性性状,披针叶是显性性状,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可以选择显性性状的父本和隐性性状的母本进行杂交,即父本披针叶,母本狭披针叶。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学案) 第一篇 主题二 专题(七) 专题强化练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学案) 第一篇 主题二 专题(七) 专题强化练](https://img.taocdn.com/s3/m/6d4bda2f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fc.png)
专题强化练1.(2020·江苏,9)某膜蛋白基因在其编码区的5′端含有重复序列CTCTT CTCTT CTCTT,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TCTT重复次数改变不会引起基因突变B.CTCTT重复次数增加提高了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C.若CTCTT重复6次,则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D.CTCTT重复次数越多,该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答案 C解析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叫作基因突变,基因编码区的重复序列属于基因结构的组成部分,其重复次数改变会引起基因突变,A错误;由于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中嘌呤数=嘧啶数,所以该基因中嘧啶碱基的比例仍为1/2,B错误;碱基序列CTCTT重复6次,正好是30个碱基对,对应10个密码子,重复序列之后的碱基序列没有发生变化,对应的密码子数量也没有发生变化,并且重复6次的碱基序列中没有出现终止密码子,因此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不变,C正确;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仅取决于碱基对的数量,同时与终止密码子的位置有关,若CTCTT重复序列之后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改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则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不会越来越大,D错误。
2.吖啶类染料是一类重要的诱变剂。
若这类物质插在模板链上,新链合成时必须要有一个碱基与之配对;若在合成的DNA新链中诱变剂取代一个碱基,在下一轮复制前该诱变剂丢失,则复制形成的DNA分子中将会减少一个碱基对,该类诱变剂引起移码突变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中发生上述变化可能会使基因在表达时提前或延迟终止B.上述增加或缺失突变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C.上述增加或缺失突变一定会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D.上述增加或缺失突变可能会导致该细胞中基因的数目增加或减少答案 A解析基因中发生基因突变可能会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或延后出现,从而会使基因在表达时提前或延迟终止,A正确;图中碱基的增添或缺失若发生在基因中,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若上述增加或缺失突变发生在非编码区,一般不会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C错误;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不会导致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D错误。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学案) 第一篇 主题五 高考热点(五) PCR的应用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教师用书(学案) 第一篇 主题五 高考热点(五) PCR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e4beea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9.png)
PCR的应用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曾经遥不可及的PCR技术逐步走进了高中实验室。
PCR技术应用广泛,如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重叠延伸PCR、大引物PCR、反向PCR、巢式PCR等,高考试题中有关PCR的问题越来越多,设问考查深度也明显提升。
各种PCR技术不是孤立的,它们均以常规PCR为基础,为实现特定目的而进行了一定改进,但也有各自的局限性,因此在必要时可同时使用几种扩增技术,如多重巢式PCR、反向实时荧光定量PCR 等。
在高考备考中,要关注不同扩增技术的本质差异,同时总结此类试题的解答步骤:一是寻找题图有效信息,确定所考PCR类型;二是迅速再忆所考PCR的独特性,猜测出题人可能的意图;三是根据设问对前述猜测进行验证,并领悟出题人挖掘的新考点,进而对知识框架进行完善。
1.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病毒核酸病毒感染的常规检测方法是通过实时荧光PCR鉴定。
实时荧光PCR扩增目的基因,需额外添加荧光标记探针(一小段单链DNA,可与目的基因中部序列特异性结合)。
当探针完整时,不产生荧光。
在PCR过程中,与目的基因结合的探针被耐高温的DNA聚合酶水解,R与Q 分离后,R发出的荧光可被检测到(如图甲),通过实时荧光PCR检测某冠状病毒感染时,检测到的荧光强度变化如图乙,荧光到达预先设定阈值的循环数(Ct值)越小,说明病毒核酸浓度越高。
2.PCR定点突变——重叠延伸PCR技术重叠延伸PCR技术其主要设计思路是用具有互补配对片段的引物(图中的引物2和3,突起处代表与模板链不能互补的突变位点),分别进行PCR,获得有重叠链的两种DNA片段,再在随后的扩增反应中通过重叠链的延伸获得想要的目的基因。
如某科研团队运用重叠延伸PCR 技术在水蛭素基因中的特定位点引入特定突变,使水蛭素第47位的天冬酰胺(密码子为AAC、AAU)替换为赖氨酸(密码子为AAA、AAG),从而提高水蛭素的抗凝血活性。
原理如图:3.PCR定点突变——大引物PCR技术大引物PCR需要用到三条引物进行两轮PCR,这三条引物分别是突变上游引物、常规上游引物和常规下游引物。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
![2020新课标高考生物二轮教师用书: 第2部分 专项4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https://img.taocdn.com/s3/m/37909043a6c30c2259019eca.png)
专项四前沿备考热点链接(对应学生用书第124页)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往往是高考的命题素材,尝试将这些情景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获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并迁移信息,在解题时就能较快地进入状态,找到科学合理的答案。
生命科学的突出成就当数每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研究的内容。
题目中展示的成果无需掌握,但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生物学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试题。
如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自噬机制,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等。
再如RNA干扰机制,与mRNA分子被剪切、分解,无法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等知识有关。
如2017年诺贝尔医学奖“他们的研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特效药,不再着眼于打击癌细胞,而是研究整个人体免疫系统检查点疗法”,可考查免疫及癌变的相关知识等。
如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应用体细胞对灵长类动物克隆出“中中”和“华华”,可考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等。
[典例引领]1.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James P.Allison和Tasuku Honjo,两人因在抑制消极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中发现了新癌症疗法而获奖。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了PD-1基因的功能,并提出了新的癌症疗法。
图示为活化的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与癌细胞表面PD-1的配体(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恶性肿瘤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PD1基因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PD1基因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的激活,T细胞或B细胞的过度激活会引起免疫缺陷病C.PD1蛋白与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使用抑制剂阻断PD-1蛋白和PD-L1的结合,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试题解读】本题涉及免疫调节机制、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基因的表达等,通过图解及相关文字获取关键信息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全面展现了科技创新题型的命题特点。
【2020】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教师用书:三轮基础回扣
![【2020】高考生物大二轮复习精品教师用书:三轮基础回扣](https://img.taocdn.com/s3/m/a78de18789eb172ded63b7e2.png)
拓展:①细菌细胞壁的成分是糖类与多肽结合而成的化合物.。
②常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植物细胞壁.。
4.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3)比较叶绿体、线粒体在成分、结构、功能、遗传物质等方面的区别.。
(14)线粒体内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在线粒体的内膜和基质中.。
③病毒的培养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因为病毒的繁殖必须在宿主的活细胞中进行.。
3.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8)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做实验材料能分离得到纯净的细胞膜.。把细胞放在清水里,水会进入细胞,把细胞涨破,细胞内的物质流出来,这样就可以得到纯净的细胞膜.。
(9)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还有少量的糖类.。
(24)活细胞中的这些化合物,含量和比例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第二单元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施莱登和施旺.。
(2)细胞学说的要点是: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新细胞可从老细胞中产生.。
拓展:①核糖体的功能受到生长激素的调节.。
②游离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是胞内蛋白,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主要是胞外蛋白(分泌蛋白).。
(18)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和“发送站”.。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主要与分泌蛋白的加工、转运有关,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合成有关.。
(19)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细胞中,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20)液泡由液泡膜和膜内的细胞液构成,细胞液中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四 前沿备考 热点链接(对应学生用书第124页) 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往往是高考的命题素材,尝试将这些情景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获取有效信息、编码信息并迁移信息,在解题时就能较快地进入状态,找到科学合理的答案。
热点1 生物与科技、科研成果生命科学的突出成就当数每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研究的内容。
题目中展示的成果无需掌握,但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生物学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解答试题。
如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细胞自噬机制,自噬体与溶酶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等。
再如RNA干扰机制,与mRNA分子被剪切、分解,无法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等知识有关。
如2017年诺贝尔医学奖“他们的研究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特效药,不再着眼于打击癌细胞,而是研究整个人体免疫系统检查点疗法”,可考查免疫及癌变的相关知识等。
如2018年《细胞》期刊报道中国科学家率先应用体细胞对灵长类动物克隆出“中中”和“华华”,可考查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等。
[典例引领]1.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James P.Allison和Tasuku Honjo,两人因在抑制消极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中发现了新癌症疗法而获奖。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了PD1基因的功能,并提出了新的癌症疗法。
图示为活化的T 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与癌细胞表面PD1的配体(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恶性肿瘤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PD1基因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PD1基因的功能是抑制细胞的激活,T细胞或B细胞的过度激活会引起免疫缺陷病C.PD1蛋白与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使用抑制剂阻断PD1蛋白和PDL1的结合,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试题解读】 本题涉及免疫调节机制、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基因的表达等,通过图解及相关文字获取关键信息考查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全面展现了科技创新题型的命题特点。
本题的解题关键:(1)图示信息为活化的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说明PD1基因在T细胞中进行了选择性表达。
(2)由文字信息“活化的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与癌细胞表面PD1的配体(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恶性肿瘤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可知,使用相关抑制剂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
【尝试解答】 ________B [PD1基因主要在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中表达,而在其他细胞中不表达,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PD1基因表达形成的PD1蛋白能抑制T细胞的活性,T细胞或B细胞的过度激活会使机体的免疫功能过强,可引起自身免疫病,B错误;PD1蛋白与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这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根据“活化的T细胞表面含有PD1蛋白,与癌细胞表面PD1的配体(PDL1)结合,使得T细胞的活性受到抑制,恶性肿瘤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可知使用抑制剂阻断PD1蛋白与PDL1的结合,可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为治疗癌症提供了新思路,D正确。
] [对点专练]1.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发现了细胞自噬机制”的科学家,当自噬体形成时,它会包裹住某些细胞成分,比如那些被破坏的蛋白质和细胞器。
最终,它与溶酶体融合,这些细胞成分便会降解为更小成分。
这一过程为细胞的更新提供了养分和构建基础。
细胞自噬有着广泛的生理和病理意义,如饥饿和组织缺血时,细胞通过自噬提供营养,维持细胞存活。
细胞自噬存在图中A微自噬、B巨自噬和C分子伴侣介导的三种自噬方式。
(1)清除受损的线粒体是通过B过程来实现的,吞噬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的特点。
若线粒体被吞噬,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会受影响。
(2)细胞内变性的蛋白质的降解通过C过程完成,该过程中的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与变性的蛋白质结合,然后与溶酶体膜上的________结合,在其作用下转运入溶酶体体腔。
据研究,癌细胞能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的关键是其内部的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这给我们研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药物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图可知,B过程中自噬体的形成和自噬体与溶酶体膜的融合过程都存在膜的变化,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线粒体内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若线粒体被吞噬,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会受影响。
(2)据图可知,C过程中,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与变性的蛋白质结合,然后与溶酶体膜上的膜蛋白结合,在其作用下转运入溶酶体体腔;由于癌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比正常细胞内的含量多,导致癌细胞在体内“恶劣环境”下存活,因此在研发增强化疗和放疗效果药物时要设法抑制热休克蛋白的活性(抑制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降低热休克蛋白的含量)。
答案:(1)一定流动性 二、三 (2)膜蛋白 抑制热休克蛋白的活性(抑制热休克蛋白基因的表达、降低热休克蛋白的含量)热点2 生物与生命健康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它是最终为人类服务并解决人类的各类疾病尤其是人类遗传病的一门学科,教材中多个知识点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
(1)微量元素的作用不可或缺。
如I(甲状腺激素——甲亢或甲减)、Fe(血红蛋白——贫血)、Ca(抽搐或肌无力)等。
(2)细胞癌变——结合社会热点及癌症研究新进展考查癌变的机理、实质、特征及治疗方法等。
(3)关注细胞衰老的假说,如端粒酶学说。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
(4)内环境稳态失调病——组织水肿、AIDS、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糖尿病、发烧、言语中枢障碍症等。
如以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为背景考查自身免疫病及血糖平衡的调节等;再如以摄盐过多引发高血压为背景,对无机盐的生理作用、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进行综合考查。
[典例引领]2.研究表明某些肿瘤细胞中MDR基因高度表达后,会使这些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抗性增强。
MDR(多耐药基因1)的表达产物是P-糖蛋白(P-gp),该蛋白有ATP依赖性跨膜转运活性,可将药物转运至细胞外,使细胞获得耐药性。
而P-gp转运蛋白低水平表达的癌细胞内,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明显升高。
结合上述信息,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gp转运蛋白转运物质的方式属于协助扩散B.P—gp转运蛋白可将各种化疗药物转运出癌细胞C.化疗药物可提高P—gp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比例D.提高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为癌症治疗开辟了新途径【试题解读】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之一,结合社会热点及癌症研究新进展以文字叙述形式考查癌变的机理、实质、特征及治疗方案等在高考试题中较为常见。
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分析出P-gp转运蛋白与癌细胞之间的关系,即该蛋白活性越低,越利于癌症的治疗。
【尝试解答】 ________C [由题意可知,P-gp转运蛋白化疗药物要消耗能量,不属于协助扩散,A错误;P-gp转运蛋白主要影响某些化疗药物的浓度,B错误;化疗药物会对癌细胞起到选择作用,P-gp转运蛋白基因高度表达的癌细胞的抗药性强,生存下来的比例高,C正确;提高癌细胞P-gp转运蛋白的活性即提高了癌细胞的抗药性,不利于癌症的治疗,D错误。
][对点专练]2.下图是长期高盐饮食诱发严重高血压的免疫机制图解,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高盐饮食,会引起________感受器兴奋,经①②③过程引起血压升高。
此过程中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
(2)血压持续升高,导致血管、肾脏产生内源抗原,经⑤⑥形成的细胞丙攻击血管细胞,引起血管炎症反应。
细胞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丙是________细胞。
炎症反应会引起血管硬化,从而会使高血压症状加重,这种机制属于________反馈。
(3)正常人在紧张、气愤、剧烈运动时血压会升高,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人体应急保护措施。
但医生建议高血压患者尽量不参加惊险、刺激和强度过大的运动,写出两点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分析可知,高盐饮食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下丘脑中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经①②③过程引起血压升高。
此过程中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2)血压持续升高,导致血管、肾脏产生内源抗原,经图中⑤⑥形成的细胞丙攻击血管细胞,可推测内源抗原引起人体细胞免疫,细胞甲为吞噬细胞,具有吞噬、处理、呈递抗原的作用,细胞丙为效应T细胞。
通过自身调节后反而使高血压症状加重,这种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
(3)正常人在紧张、气愤、剧烈运动时血压会升高,血液循环加速,有利于相应组织、器官氧气和养料的供应,这体现了人体的一种应急保护措施。
医生建议高血压患者尽量不参加惊险、刺激和强度过大的运动,其原因是在强刺激下,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一方面可能导致血管破裂,诱发脑出血等;另一方面,引起免疫反应,加速血管硬化。
答案:(1)渗透压 下丘脑 (2)吞噬、处理、呈递抗原 效应T 正 (3)相应组织、器官氧气和养料的供应 在强刺激下,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一方面可能导致血管破裂,诱发脑出血等;另一方面,引起免疫反应,加速血管硬化热点3 生物与环境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不仅提到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还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打赢蓝天保卫战”,“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工程相联系的考查点包括改造已破坏的生态系统要因地制宜、符合相应的生态学原理;关注生物多样性及相应的三个方面的价值等。
再如生活垃圾如何处理问题,分解过程的特点和速率取决于垃圾资源的质量、分解者生物的种类和分解时的理化性质等。
再如利用收割理论描述捕食者使物种多样性增加的方式;再如2016年《自然通讯》发表的一篇论文,涉及“恐惧”影响食物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