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水准测量竞赛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等水准测量技能竞赛规程
举办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技术创新意识及能力,充分展示安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教产结合,推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好地为安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一、参赛对象
在籍的高职院校学生。

二、竞赛内容与要求
二等水准测量竞赛过程包括理论考核和实践技能考核两个环节。

竞赛以组为参赛单位,要求参赛选手在理论考核时独立完成竞赛规定的理论考核环节内容,在实践技能考核时以组为单位团结协作完成竞赛规定的实践技能考核环节内容。

(一)理论知识(占总分的20%)
考查学生对测量基本知识、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施工测量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理论知识考核,所有参赛选手随机抽签,根据抽签号码,确定选手座次,不得随意调整。

1、理论考核知识点具体如下:
(1)测量的基本知识(7分)
①测量工作的基准线、基准面;
②铅垂线、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水平面的定义;
③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建立、象限编号;
④我国的高程系统、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
⑤高程与高差的换算;
⑥地球曲率对水平距离、高程的影响;
⑦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测量工作的原则;
⑧测设和测定的区别。

(2)水准测量(15分)
①水准测量的原理;
②前、后尺读数与高差的关系;
③视线高及其立尺点高程和水准尺读数的关系;
④转点及其作用;
⑤高差总和与前视读数总和及后视读数总和的关系;
⑥水准管轴、视准轴、十字丝视差的概念、十字丝视差消除方法及水准仪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水准管轴与视准轴不平行的检验与校正;
⑦单一水准路线的布设形式;
⑧一测站普通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
⑨普通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和检核;
⑩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高程计算。

(3)角度测量(10分)
①水平角、竖直角的概念;水平角与竖直角的测角原理;
②全站仪或经纬仪的安置步骤;
③测回法测角的步骤、记录和计算;
④竖直角计算公式;
⑤竖直度盘注记形式的判断;
⑥竖直度盘指标差的概念、计算公式;
⑦竖直角的观测步骤、记录、计算方法;
⑧经纬仪轴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
⑨竖直度盘指标差的检验、改正。

(4)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15分)
①视线水平时的视距公式、视线倾斜时的视距公式;
②标准方向线、方位角、象限角;
③方位角、象限角、坐标增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④正、反坐标方位角的关系;
⑤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⑥坐标正算、坐标反算。

(5)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5分)
①测量误差的来源、测量误差的分类;
②偶然误差的特性;
③中误差、极限误差、相对误差的概念。

(6)小区域控制测量(16分)
①图根点、单一导线的布设形式;
②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
③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④导线方位角的推算;
⑤坐标增量的计算、闭合差计算与调整;
⑥导线点坐标计算;
⑦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
⑧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观测程序和限差要求;
⑨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的记录、计算;
⑩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的测站计算与检核。

(7)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0分)
①平面图、地形图的概念;
②比例尺及比例尺的精度;
③地物符号、等高线、等高距、等高线的种类;
④等高线的特性;
⑤典型地貌特征。

(8)地形图应用(5分)
①地形图的基本应用;
②绘制已知方向断面图。

(9)施工测量(17分)
①已知水平距离测设;
②已知水平角测设;
③已知高程测设;
④已知坡度测设;
⑤直角坐标法放样点位;
⑥极坐标法放样点位;
⑦前方交会法放样点位;
⑧圆曲线元素计算、圆曲线主点计算及测设。

2、理论考试题型及分值
理论考试题型分为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和填空题三类。

1、判断题(共20分)
例如:测量上所选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规定x轴正向指向东方向。

()
2、单项选择题(共45分)
例如:当光学经纬仪的望远镜上下转动时,竖直度盘()。

A.与望远镜一起转动B.与望远镜相对转动C.不动 D. 有时一起转动,有时相对转动
3、填空题(包括计算填空题)(共35分)
例如: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

例如:某圆曲线设计半径为300m,右转角为40°32′,则曲线长度为。

(二)“二等水准高程测量”实践技能(占总分的80%)
二等水准高程测量竞赛选手需完成二等水准的观测、记录、计算和成果整理工作。

技能操作考核分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两个阶段进行。

通过抽签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外业观测和内业数据处理,在测站上完成观测、记录、数据计算等项观测内容,然后根据在观测期间整理的记录表计算出各待求点的高程。

1.执行规范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
2.参赛仪器
DS05或DS1气泡式水准仪;线条式因瓦合金标尺。

3.竞赛方式
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长度1公里左右的闭合水准路线。

3个待定点,4个测段。

4个参赛选手轮流观测、记录和扶尺,每一测段的往返观测由同一人完成相同的工作。

4.技术要求
执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中关于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观测方法
单路线往返观测。

连续进行所有测段的往测(或返测),随后再连续进行该区段的返测(或往测)。

5.观测程序及要求
①往测时,奇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a.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b.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c.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d.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②往测时,偶数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a.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b.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
c.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d.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
③返测时,奇、偶测站照准标尺的顺序分别与往测偶、奇测站相同。

往返测高差不符值、环闭合差和检测高差之差的限差应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观测过程中,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腿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而第三腿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的左侧或右侧;由往测转向反测时,两水准尺必须互换位置并应重新整置仪器。

(2)记录要求
a.一切外业原始观测值和记事项目的文字与数字,应力求清晰端正,不得潦草模糊;
b. 手簿中的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擦去和涂改。

对原始记录有错误的数字(只限于米、分米的读数)与文字,应仔细核对后以单线划去,在其上
方写出正确数字与文字,并在备考栏中注明原因。

同一测站内不得有两个相关原始数字的连环划改。

c. 对作废的观测记录,应以单线划去,并注明重测原因。

重测记录需加注“重测”二字。

6.参赛要求
①各组独立观测一条水准路线,路线的起始点及待定点由竞赛委员会事先确定,各组现场抽签确定点组。

②各组裁判计时,各评委现场观察测量过程。

③记录必须用竞赛委员会发的有盖章的记录手薄。

④水准测量各组设站数不限,但每测段测站数必须为偶数。

⑤数据计算表格由组委会提供。

⑥计时方法:裁判宣布开始,计时开始,到仪器装箱、上交内外业全部成果计时结束。

7.实操评分标准
①仪器观测总分为60分,各测评点、测评内容、分值设置及评分标
准如下表:
②观测数据中,视距长、前后视距差、视距累积差、视线高、基辅差、高差之差任何一项超限一次,观测成果作废。

③每位选手上交的侧段小结信息记录表中,“参赛单位”等测站信息应填写齐全,填写不全的,有一处扣1分。

④观测时间分值为30分。

根据最快完成选手和最后完成选手所用的观测时间差,采用内插的方法获得单位时间的分值。

根据其他参赛选手所用的观测时间,求的其观测时间得分。

⑤二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总分为10分。

按以下技术要求、精度指标进行考核、评判:
(1)计算取位应符合:
a.往(返)测距离总和/km,取位:0.01;
b.测段距离中数/km,取位:0.1;
c.各测段高差/mm,取位:0.01;
d.往返测高差不符值/mm,取位:0.01;
e.测段高差中数/mm,取位:0.1;
f.水准点高程/mm,取位:1。

以上各项取位不正确,每处扣2分。

(2)计算中每错一处扣1分,与错误数据相关联处每处扣1分。

(3)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水准测量计算手薄不得就字改字,不得用橡皮擦除。

以上现象每出现一处扣除3分;遇到书写错误的情况用横线划掉错误的记录,在错误记录上方重新书写正确记录。

每划改一处扣1分。

(4)按照测段小结信息记录表、水准测量计算手薄填写的规范程度,进行评分:
a.书写工整、清晰,不扣分
b.书写凌乱、潦草,扣1分
c.影响识读扣2分
(5)二等水准内业数据处理最多扣除10分。

四、竞赛用时
理论竞赛时间为60分钟,实践操作部分的时间为150分钟。

二等水准高程测量技能竞赛
记录计算手簿
20 年月日时间始______时______分末______时______ 分成像_____________ 温度____________云量______________ 风向风速_____________ 天气____________土质______________ 太阳方向______________
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表
水准点成果表
时间记录表:
裁判签名:参赛选手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