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平面弯曲介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4提高梁弯曲强度的措施
途径:减小最大弯矩,增大抗弯截面模量。 合理设置支座、合理布置载荷。简支梁变为外伸梁, 尽量不用悬臂梁,集中载荷变为分布载荷等。 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注意梁的放置方式。选择抗弯 截面模量大的截面,如工字形,圆环形等,同样的截 面形状,要注意使具有较大的惯性矩的轴成为中性轴。
4.3.3弯曲正应力强度条件
强度条件式(等截面):
max
M max [ ] Wz
许用弯曲应力与简单拉(压)的许用应力意 义相同;
考虑到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许用弯曲 应力的值可取较大的值,或说弯曲安全系数 可取较小的值; 强度条件式可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例4-2:图示简支梁AB, 试求: (1)最大弯曲正应力及 其所在位置; (2)在D、E两点的弯 曲正应力。 解:(1)作出剪力图 和弯矩图,求出最大弯矩 值;计算抗弯截面模量 (找出中性轴),计算最 大弯曲正应力。 (2)计算D、E两点 所在截面的弯矩值,按照D、 E两点各自离中性轴的距离, 计算出其弯曲正应力的值 , 并判断出其应力的性质 (拉应力或压应力)。
MD =28-12=16kN· m
QD=2 kN
QB 22kN
QB 12kN
MB=-24 kN· m
4.3平面弯曲的正应力计算
剪力、弯矩对应的应力分析:剪应力和正应 力 纯弯曲梁模型的建立:对于长梁 (l / n 5) , 影响强度的决定因素是弯矩。
4.3.l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③
不挤压假设:每一纵向纤维均 为单向拉伸或压缩,纤维层间 不存在相互的挤压。
d
任一纤维层的变形计算:
绝 对 变 形:
o1
o2
相对变形(应变):
( y)d d yd yd y d
物理关系——
应wk.baidu.com和应变间的关系
不挤压假设,每一纤维层处于简单 拉压变形,满足虎克定律:
例4-1:已知: P=24kN,F=12kN, q=6kN/m, MO=12kN· m。 作出剪力图和弯矩 图。 解:(1)求支座反力 (2)剪力图和弯 矩图大致形状分析 (3)计算剪力和 弯矩值
RB=34 kN,RA=26 kN
QC 26kN
QC 26 24 2kN
MC=26 kN· m MD =28kN· m
E E
y
o1
o2
应力分布规律: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 高度方向呈线性分布。
静力关系——
应 力和内力间的关系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
力系(平行力系)应为一 力偶系。 中性层在哪里?
dA 0
A
A
E
y
dA 0
A
ydA 0
中性轴通过横截面的形心
截面上的弯矩。 对中性轴的惯性矩表示截 E 面绕中性轴转动的难易程度, 2 M y dA 即表示了变形的刚度。 A 轴线的曲率表示了梁的变 形程度。 2 I z y dA A 梁弯曲变形的基本公式, 表示了引起梁变形的外力及 1 M 梁自身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 (抗弯刚度)对弯曲变形的 EI z 影响。 My 正应力计算公式: Iz
变形几何关系
①
②
平面假设:横截面变形后 仍保持平面,但绕自身的 中性轴偏转了一定角度, 保持与中性层垂直。
中性层的存在性:每一纵向 纤维层由直变弯,靠近上方 的纤维层受压,下方的纤维 层受拉,中间某处存在一层 既不受拉也不受压的纤维层, 这一层叫中性层,中性层与 横截面的交线叫中性轴。轴 线:中性层与纵向对称面的 交线。
工程上常用的梁,其横截面大多具有一个竖向的 对称轴,如:
所有横截面的竖向对称轴形成一个平面
——纵向对称面
梁的弯曲平面与载荷作用平面相重合的弯曲
——称平面弯曲
4.2 平面弯曲的内力分析
4.2.1 剪力和弯矩 产生原因:存在与轴线相垂直的横向载荷。 剪力和弯矩符号规定 :取左段剪力向下为 正,弯矩逆时针为正。 符号规定的目的:使内力素与变形相关联, 成为截面位置的函数,这种函数叫剪力方 程和弯矩方程,作出的图线叫做剪力图和 弯矩图。
第4章 平面弯曲
4.1平面弯曲的概念和实例
桥式吊车
受 风 载 荷 的 塔 设 备
管道托架
共同点是: 它们都可简化为直杆,在通过轴线的平面, 受到垂直于杆轴线的外力(横向力)或力偶 作用,使构件的轴线弯曲成一条曲线,这样 的变形称为弯曲 。
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构件在工程上称为梁。
梁的基本形式 简支梁:一端固定铰链,另一端活动铰链; 外伸梁:简支梁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以外; 悬臂梁:一端固定,另一端自由。
A
M ydA
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合力为
My 工程实用计算式: Iz
最大弯曲正应力: max
抗弯截面模量:
应力的性质可由 变形直观判断
Mymax M max Iz Wz
Iz Wz ymax
形状规则截面的惯性矩和抗弯截面模量由定义可 直接计算出来,对于型钢可查表。 惯性矩(截面模量)、静矩(一次矩)、面积等 是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只有和具体的变形结合起 来才有其物理意义。 上述应力计算公式可近似用于平面弯曲的长梁。
Q RA (0 x a) M RA x
作剪力图与弯矩图的规律: 1)若在梁某段内q=0,则Q为常量,剪力图为水 平直线,弯矩图为直线。 2)若在梁某段内作用有向下的均布载荷,则剪力 图为下降直线,弯矩图为上凸抛物线。 3)在集中力作用处,剪力图发生突变,弯矩图不 发生突变;集中力偶作用处,剪力图不受影响, 弯矩图会发生突变。 4)最大弯矩可能发生的位置:集中力作用处;集 中力偶作用处;剪力等于零(Q=0)处。 关注图线走向、突变处、极值点及最大值(绝对 值)。
4.2.2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剪力图和弯矩图
准确无误地求出约束反力。 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按符号规定的正方
向假设,不去判断其真实方向。 取左段还是取右段,以研究问题简单为准。 研究受集中力、均布力、集中力偶等的剪 力图和弯矩图。
剪力 弯矩 按正 Q RB 方向 ( a x l ) 假设 M RB (l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