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
运动员比赛前身体机能的生化评定方法-运动生理学论文-体育论文

运动员比赛前身体机能的生化评定方法-运动生理学论文-体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赛前运动员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是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
从运动生化的角度探讨赛前运动员身体机能生化评定的指标选择,重点阐释血睾酮、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和尿蛋白指标在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中的应用方法,认为其对提高运动成绩、挖掘运动潜力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运动员; 赛前; 身体机能; 生化评定;运动成绩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现,除了与技术、战术等有关外,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有密切关系。
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是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
通过对身体机能进行生化评定,可以科学诊断运动员承受运动训练负荷的能力及身体机能状况,以及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进而合理安排和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减少运动损伤,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成绩,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1]。
因此,在运动水平愈来愈高、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竞技体育大潮下,运用生化指标检测与评定运动员的赛前身体机能状况,对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 、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生化评定样本及指标选择1.1、测试样本的选择利用生化指标测试与评定身体机能状态时,测试样本包括肌肉、血液、尿液、汗液、唾液等。
通过赛前测定运动员各种运动场合下血液、尿液、汗液、唾液的某些生化成分,可间接地揭示运动员赛前集训时的能量代谢特点和规律,反映肌肉的能量平衡、内环境酸化、水盐平衡、神经体液调节、组织损伤、免疫机能、营养等状况,全面了解运动员各项身体机能情况。
目前已被训练实践广泛接受和采纳的血糖、血乳酸、血尿素、血红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简便可行的尿蛋白、尿胆原、尿肌酐等尿液生化指标,可为运动员赛前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运动机能、训练负荷、营养状况、疲劳与恢复等提供反馈信息。
由于血液、尿液、汗液、唾液取样方便,无损伤或损伤少,易被运动员接受,且测定简易、快速,便于运动中反复测定。
12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化评定

训练后血清酶活性上升的幅度以及恢复的快慢与运动负 荷量及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有关;大负荷训练2-3天后 ,血清CK>200IU/L时;负荷量过大或运动员身体机能 状态差
物 质 能 量 代 谢 及 代 谢 能 力
血乳酸 血糖 血尿素 血氨 尿蛋白 尿潜血 尿胆原
VO2max VO2max平台持续时间 无氧阈 无氧功
正常值小于2毫摩尔/升 乳酸阈值为4毫摩尔/升 无氧代谢区乳酸值大于12毫摩尔/升 运动后血乳酸值升高幅度大,表示运动强 度大 无氧训练适应后,伴随运动成绩的提高
最大乳酸值升高
尿潜血:
大负荷训练后,出现尿潜血, 表明机体对负荷不适应或机能 状况下降 。 但应注意在高原训 练时由于高原缺氧的影响,运 动员易出现尿潜血现象,此时 应注意与平原的区别。
(二)有氧代谢能力评定
有氧代谢供能负责低、中或亚极量强度运 动,且超过2~3分钟以上的运动项目,要求运 动员有较高水平有氧代谢能力。 测定和评定有 氧代谢能力的研究起步早,取得的成果较多, 有关有氧代谢的生理基础、评定标准、限制因 素以及评定方法等已取得较为一致的经验。与 无氧代谢的研究相比,相对成熟些。
耐力型运动员的选材指标
生化指标在运动员选材中的应用
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常用生理生化指标
骨 骼 肌 系 统 及 组 织 损 伤
血清CK
血清LDH 血清肌红蛋白 MDA 谷胱甘肽 尿3-甲基组氨酸(3-MH)
男:10--100IU/L 女:10—60IU/L 125—290IU/L 0.35—4.97nmol/L
糖酵解能商=TWP/ Δ45秒血乳酸值
糖酵解能商值越大,说明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 越好。
场
地
测
试
人体机能评定及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

6.为探讨创新性训练方法提供帮助
生理生化的训练监控不仅能为提高一般或专项能力的创新 性训练方法提供评价手段,并且其基础理论与应用研究也是训 练方法创新和改进的主要理论依据。 总之,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的主要意义在于:以运动 时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规律来为训练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选择合 理的训练手段和运动负荷并进行合理的组合与调配,使训练能 够达到专项要求,最终真正实现科学化训练。
三、其他机能评定
在机能评定中还常通过专门仪器测试运动医学和运动生物化学 方面的指标,如血乳酸值、尿蛋白值、血红蛋白、血尿素及睾 酮等相关激素水平及与代谢有关的酶类活性。
此外,尚有心理方面的指标,如注意分配实验等,与生理学指 标共同对被试者作出较全面的机能评定。
Page 5
第二节: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含义和内容
来源
心脏功能
血乳酸
糖酵解的终产物
血氨
一次/组动作的运动强度
大强度运动AMP的降解 大强度运动造成骨骼肌 细胞或心肌细胞受损、 凋亡,由肌细胞中渗透 到血液
血清CK
一堂训练课或一个训练日的训练负荷强度 及肌肉的恢复情况
血红蛋白
一堂训练课或一个训练日的训练负荷强度 或量
造血机能
血清睾酮
一个训练周期训练负荷
Page 9
4.评定身体机能状态
主要是利用多项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状态 、机体的疲劳程度及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定和诊断,特别是在大 负荷训练期间,及时了解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及体能恢复情况,为 教练员提供训练安排的依据和建议,以防止过度疲劳及运动损伤 的发生。
5.评估恢复过程、恢复方法和手段的效果 在科学的训练安排中,恢复应贯穿于整个训练过程,没有恢 复的训练是无效的训练。优秀运动员的恢复手段和方法,主要包 括合理的训练安排(充分的准备活动、合理的训练交叉和间歇、 合理的恢复性训练)、合理的膳食及营养补充、运动营养品的合 理使用、有效的物理性恢复手段和中医药恢复方法、适宜的心理 恢复措施等。这些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可以通过运动员身体中 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来反映,并据此对这些方法和手段进行 改进。
运动员机能评定

2.1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能力的评定
磷酸原供能能力的生化评定主要是测定全身肌肉 中ATP和CP的含量以及ATP酶、CK等的活性。直 接测定肌肉中的ATP、CP的方法虽多,如肌肉活 检法、核磁共振法等。但由于或是方法复杂、或 是经费昂贵、或是运动员难接受,故较少用。目 前,评定磷酸原供能系统的常见方法是尿肌酐系 数测定、定量负荷法、30m冲刺法等间接方法。
1.6血清睾酮
睾酮为雄性激素中的一种。由于它具有增强合成代 谢的功能,故与运动能力的关系十分密切。
睾酮在耐力性运动项目评价运动员的训练量。对于 负荷量的反应非常敏感和准确。
雄激素是含有19个碳原子的类固醇激素的总称,人 体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有三种分泌型雌激素:睾酮、 雄烯睾酮和去氢二雄酮,睾酮活性最高。男子由睾 丸间质细胞分泌,女子由肾上腺皮质网状带、卵巢 的基质细胞分泌。
• 尿蛋白测定时间选择:
1、一次激烈运动后,尿蛋白排泄量在训练课后15min 后达到最高。应在运动后15min取尿测试。
2、训练后4h或次日晨可以再测一次蛋白尿。评价恢复 情况。
3、测试时应结合尿液比重进行分析。
4、寒冷天气、精神集中、情绪激动都会影响结果。
1.4血红蛋白
• 血红蛋白也称血色素,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红 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载体,又有 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故能直接影响体 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从而影响人体的身 体机能及运动能力。血红蛋白与运动负荷关 系密切,大运动负荷,血红蛋白下降。因此, 血红蛋白也可作为评定运动负荷的一个生化 指标。
• 应用血尿素评定运动量,除看运动前后血尿素变化值 外,还应结合血尿素的疲劳阈值。金特曼研究报道, 清晨空腹安静时血尿素达50mg% (8.83mmol/L)时为过 度训练,林文弢等研究发现,当运动员安静血尿素值 为7.5-8mmol/L已达过度疲劳。所以,当运动后血尿 素达到或超过8mmol/L时,又比运动前升高约 2mmol/L左右,则可认为运动量大。
运动员机能评定

1.2血清肌酸激酶(CK)
CK只存在于骨骼肌、心机和脑中,骨骼肌占96%。
运动中缺氧 供能不足 酸性产物堆积 肌细胞反复牵拉损伤
血液CK水平升高
• 应用肌酸激酶做机能评定时,一般认为可2-3天取 血测定一次,一般在负荷后经常处于100-200国际单 位/升,如果超过300国际单位/升就是运动强度过大, 身体尚未恢复,这时就要调整运动强度。
• 尿蛋白测定时间选择:
1、一次激烈运动后,尿蛋白排泄量在训练课后15min 后达到最高。应在运动后15min取尿测试。
2、训练后4h或次日晨可以再测一次蛋白尿。评价恢复 情况。
3、测试时应结合尿液比重进行分析。
4、寒冷天气、精神集中、情绪激动都会影响结果。
1.4血红蛋白
• 血红蛋白也称血色素,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红 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的载体,又有 维持体液酸碱平衡的作用,故能直接影响体 内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从而影响人体的身 体机能及运动能力。血红蛋白与运动负荷关 系密切,大运动负荷,血红蛋白下降。因此, 血红蛋白也可作为评定运动负荷的一个生化 指标。
③评价无氧供能能力 • 个体耐乳酸能力是评价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 • 最大血乳酸浓度与运动成绩相关
④评价有氧供能能力 • 采用乳酸阈评价有氧运动能力
• (引自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
• 个体乳酸阈用于评价运动员有氧供能能力,采用递增 负荷运动方法
A点为最后一级负荷后即刻血乳酸浓度,与恢复期曲线 交于B点,由B点向负荷曲线做切线,交于C点,即为个 体乳酸阈
血红蛋白的百分含量变化范围较大,除受年 龄、性别的影响外,运动员的身体机能、训 练季节、所处的环境以及膳食中蛋白质的含 量均影响血红蛋白的含量。
运动人体机能的生化评定

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的评定(P209-211) 原理:短时间(30-90s)全力运动后,血乳酸峰值越高,说明糖酵解供能能力越强。具体方法:乳酸能商(LQ)评定法、实验室负荷法、400m全力跑评定法等。
2-3
有氧系统供能能力的评定(P211-214) 原理:在递增强度的运动中,若乳酸阈(即血乳酸浓度突增点所对应运动强度)越大,说明有氧能力越强。血乳酸浓度的突增点一般定为4mmol/L。具体方法:跑台测试。
1-2
第08章 运动人体机能的生化评定 第一节 运动人体机能评定的生化原则与意义 第二节 评定运动人体机能的生化指标分析 第三节 运动训练效果的生化评定 第四节 运动人体机能的生化综合评定
“第08章”内容至此结束,谢谢!
结束
血红蛋白太多会使血液粘稠度上升,不利运动。
长期训练时,若血红蛋白先升后降,说明负荷适中;若持续下降,说明负荷过大,可能存在过度训练。
3
1
正常成人尿蛋白浓度在2mg%左右,一般不超过10mg%。
2
运动负荷越大,尿蛋白浓度升高幅度越大。
3
长期训练时,若尿蛋白在运动后迅速下降,说明负荷适中;若持续升高,说明负荷过大,可能存在过度训练。
1、血乳酸 2、血尿素 3、血红蛋白 4、尿蛋白 5、血睾酮 6、血清肌酸激酶 7、尿肌酐
第二节
C
B
D
A
E
1
血尿素(P201-202)
运动时血尿素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运动后血尿素增加值若不超过1mmol/L说明负荷小;若在2mmol/L左右说明负荷适中;若超过3mmol/L说明负荷大。
6
01
来源:CP→肌酐+Pi(测量尿肌酐可间接了解体内CP含量) 。
运动生物化学 第10机能评定

▪ 长期恢复不好会导致过度疲劳。目前公认, 评定运动训练过程血清睾酮/皮质醇比值是
一个很好的监察过度训练、疲劳恢复状况 的灵敏指标。
▪ 评定方法是:
▪ 测定运动次日晨或训练周期晨起血清睾酮/ 皮质醇比值,当比值变化与原比值相比下 降值大于30%时是过度训练的警戒值。注 意在测定前排除外源性睾酮,以免掩盖身 体内自身的实际变化。
红蛋白合成。 ▪ ④刺激抗体形成,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
感染能力。 ▪ ⑤增加肌糖原贮量
▪ 因此,大运动量训练期间,血睾酮保持高 水平,有助于运动后恢复过程加速,提高 机能水平。而当血睾酮下降,成年男性低 于100ng/dL,成年女性低于10ng/dL,则 运动员承受大强度负荷的能力降低,恢复 功能下降,易发生运动疲劳。
▪ 表13-1在不同血红蛋白水平时运动能力和运氧能力
指标
正常
血红蛋白(克/升) 极量运动时
摄氧量(升/分) 毫升/千克体重/分 心率(次/分)
有氧代谢运动(*LT4) 速度(千米/小时) 心率(次/分) VO2max%
摄氧量 毫升/千克体重/分
145±1.0
4.59±0.7 59.7±6.0 186±9
▪ 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评定 运动 负荷量安排
运动后恢复状态
训练效果
▪ 机能状态评定是通过对血液、尿液中某些生化 指标的定性及定量分析完成的。
▪ 目前常采用的指标有
▪ 血红蛋白、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 ▪ 血清ALT、AST、 睾酮/皮质醇
▪ 尿蛋白、尿胆原、尿肌酐系数等
(一)血红蛋白(Hb)
▪ 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代号Hb。 ▪ 是红细胞中重要的含铁蛋白。 ▪ 占成熟红细胞湿重的32%,干重的97%。
因此,上述大运动量训练期间Hb变化的 三种类型中,
运动生物化学评定资料文档

因此,上述大运动量训练期间Hb变化的 三种类型中,
①表示运动量安排适宜 ②运动量过大 ③运动量过小
(3)运动员营养的评定
血红蛋白由亚铁血红素和珠蛋白组成, 合成这两种物质的营养素均需膳食提 供。如膳食中摄入蛋白质或铁不足, 或因某些原因引起铁吸收障碍,会导 致血红蛋白含量下降,严重时会引起 贫血。
肺泡O2
血液Hb O2
脑O2
心肌O2
骨胳肌O2
肾O2
2、Hb的正常含量
对我国运动员和体育学院学生的大量测试结果 表明,运动员安静时Hb值与正常人数值范围基 本一致。因此,可依据我国正常人Hb正常范围 和贫血时Hb诊断数值为运动员评定标准,即:
男性成年:120-160g/L,<120g/L为贫血 女性成年:110-150g/L,<110g/L为贫血
成年女性血浆睾酮含量为20~100ng/dL, 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分泌,少量来自卵巢。
(2)睾酮的功能
①促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 ②全面促进合成代谢--—促蛋白质合成,
使肌肉发达,利于骨骼生长。 ③促EPO合成,刺激红细胞生成,加速血
红蛋白合成。 ④刺激抗体形成,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
评定方法是:
测定运动次日晨或训练周期晨起血清睾酮/ 皮质醇比值,当比值变化与原比值相比下 降值大于30%时是过度训练的警戒值。注 意在测定前排除外源性睾酮,以免掩盖身 体内自身的实际变化。
表13-1在不同血红蛋白水平时运动能力和运氧能力
指标
正常
血红蛋白(克/升) 极量运动时
摄氧量(升/分) 毫升/千克体重/分 心率(次/分)
有氧代谢运动(*LT4) 速度(千米/小时) 心率(次/分) VO2max%
机能评定的基本内容

一、生物化学评定的实际意义人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是建立在运动生物化学原理基础上,运用生物化学技术从分子水平揭示运动对机体的影响,具有准确、灵敏、针对性强等优点,已经逐步成为制定训练方法、掌握适宜的训练负荷、评定训练效果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生物化学指标在运动训练中的应用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动员正确选材的科学依据运动员正确选材是运动训练科学化的首要环节。
遗传学的深人研究证实,人体机能水平、代谢能力的高低,既受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疾病以及运动训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也受先天遗传因素的制约。
譬如,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和无氧代谢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由遗传决定(如表12-1)。
因此,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择相应的生化指标进行运动员选材,把具有从事某项运动天赋的少年儿童选拔出来,通过专门的训练,使他们的先天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发展,进而达到较高的竞技水平。
(二)科学控制运动负荷的重要环节运动负荷是运动员在训练中所承受或完成的身体负荷量,它是运动训练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不同的运动负荷对运动员机体可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相同的运动负荷对不同的运动员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些不同的影响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化指标得以反映。
因此,运用生化指标来观察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反映,科学地控制和调整运动负荷,不仅能防止运动损伤和过度疲劳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训练效果,这是科学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近年来,我国游泳成绩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采用血乳酸作为客观评定指标来控制和指导训练实践。
@Y i ng Ji eSh e n g.CO M-(三)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客观指标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对科学安排训练负荷至关重要。
只有在运动负荷量和强度足够大、机体能够承受和处于最大应激状态,才能有效地提高运动能力。
由于机体在运动时其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均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从人体安静时、运动时和恢复期各脏器及血液、尿液、汗液、唾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可为机能评定提供客观依据。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

目前认为,最适宜血细胞压积为45%左 右,这时血红蛋白大致相当于16 g%,在运动 时,血细胞压积最适宜可高致50%~60%,在 正常高值上,由此可见,耐力运动员得血红 蛋白值 低于15~16 g %时,就认为处于低值 了。这时会降低运动员得耐力,所以有人建 议用“运动性贫血”这概念以区别于运动 员因其她原因而导致得“运动员贫血”。
3
第一节 运动后身体机能状态 评定指标
一、生物化学评定得实际意义
人体机能得生物化学评定,就是建立在 运动生物化学原理基础上,运用生物化学技 术从分子水平揭示运动对机体得影响,具有 准确、灵敏、针对性强等优点,已经逐步成 为制定训练方法、掌握适宜得训练负荷、 评定训练效果得重要手段,并取得了良好得 效益。
28
(三)血尿素就是评定训练后身体恢复
状况得良好指标
若在训练或比赛次日晨测定血尿素 浓度,可以评定恢复状况,值低表示代谢平 衡恢复,即运动负荷适宜,身体机能良好。 运动次日晨或第三日晨仍超过正常值水 平,则表示机体对负荷不适应,身体机能较 差。
29
在实际应用时: (1)发现有氧代谢训练后恢复较慢; (2)血尿素升高较少,恢复也快得 属能承受大负荷量训练得运动员,而升 高多,不易恢复得难于承受大负荷量训 练。应根据实际要求采取相应得训练方 法和运动负荷。
白含量为12~15克,女性为11~14克。 运动员与正常人值相近,或位于正常 值得高限,有氧耐力运动员可高达每 100毫升血液中17~18克。
16
(三)运动性贫血和运动员贫血
1、运动员贫血
运动员贫血就是指运动员以血红蛋白 判断贫血时,采用临床上常用得标准,即男 低于12、0g%;女低于10、5g%,如果采用 WHO标准,男低于13g%,女低于12g%,运动 员贫血有各种不同因素,如营养不良,各种 慢性病等,都会引起血红蛋白下降至贫血标 准。因而,运动员贫血得诊断要分析发生原 因,针对性采取治疗措施。
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

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及问题
2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检测方法
2.1 直接测定法
直接测定法如核磁共振光谱法、组织活 检法等。
2.2 间接测定法
测定心率、血压(BP)及血、尿、汗、 唾液的某些生化成分,可以间接地揭示人 体运动时能量代谢特点和规律。
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及问题
3 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理生化 评定的指标与方法
运动训练学专题
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 方法及相关问题
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及问题
1、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检测与评定 的目的和意义
1.1 运动员选材的科学依据 1.2 客观评定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状态 1.3 科学监控运动负荷的重合理营养的手段
5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及问题
• 大赛中的克拉克现象 • 运动训练中的高原现象 • 法特莱克跑
本学期:小论文第17周上交。
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及问题
4 身体机能评定的注意事项 4.1 保证测试条件的相对统一 4.2 有针对性选择指标,并进行综合
评定 4.3 注意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和项目特
点,并要注重个体的纵向系统比较 4.4 注意与训练监控和恢复手段密切
结合 4.5 注意“星期一训练综合症”的影
响
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及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机能评定的意义
在运动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 天,为满足运动员不断提高运动成绩的 需要,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负荷量不断 加大,但是,运动量过大时易导致过度 训练或运动性伤病。因此,对运动员实 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身体机能评定, 可以帮助教练员了解运动员对训练或比 赛的适应情况,为教练员制定训练计划、 掌握运动量、确定休息间歇和解决运动 员的合理营养提供理论依据。
(2)同一受试者不同训练阶段的比较 ● 方法:阶段训练前、后各进行一次 10 秒 以内最大负荷跑,记录成绩、测定跑后3~5分 钟的血HL。 ● 评定:将阶段训练后的成绩、血 HL 与阶 段训练前比较 →血HL↓成绩↑——磷酸原系统能力↑ →血HL↑成绩↓——磷酸原系统能力↓ →血HL↑成绩↑——可能性小
(2)同一受试者不同训练阶段的比较 ● 方法:训练阶段前、后各全力跑一次 400 米, 记录成绩、测定跑后3~5分钟的血HL。 ● 评定:将阶段训练后的成绩、血 HL 与阶段训 练前比较。 → 血HL↑成绩↑——糖酵解能力↑ →血HL↓成绩↓——糖酵解能力↓ →血HL↓成绩↑——糖酵解能力↑(仍有潜力)
小结及注意事项
采用血HL指标可对体内三个供能系统 进行评定,但在实际应用时应注意几点。 1、采血部位和时间应相对固定; 2、测安静血HL时,要充分休息; 3、重复测定无氧阈时,要采用同样 运 动方式、运动负荷和运动时间; 4、不能笼统讲血HL高低是好还是坏。
三、 机能评定常用生化指标介绍
(一)血红蛋白(Hb)
5、预测运动成绩的理论依据 ●最大摄氧量:预测中长跑运动成绩 ●血HL:预测400米跑成绩。 ● 尿肌酐:预测举重成绩。 6、指导运动员合理营养 (四)机能评定的基本内容 1、评定三个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 2、血、尿指标的应用
二 、代谢能力的评定
(一)磷酸原代谢能力的评定 1、磷酸原能商法(实验室测试法) 2、10秒最大负荷测试法(运动场测试法) (1)不同受试者之间的比较 ●方法: → 10秒以内最大负荷运动 → 测定安静时血HL值、运动后血HL峰值 → 求出运动中血HL增值 ● 评定:完成功率大,血 HL 增值低 —— 磷酸 原供能能力强
2、正常值 (1)国际卫生组织成人标准 男:>13克%;女:>12克%。 (2)我国成人正常值: 男:12~16克%;女:11~15克%。 (3)运动员正常值 运动员正常值与常人差别不大,由于运 动项目、年龄、训练水平、训练阶段、训练 状态的差别,不同作者测定结果不完全相同。 从总体看运动员贫血现象比较明显
(1)原因 ●肌肉牵拉引起机械性膜损伤。 ●运动引起缺血缺氧、代谢产物(HL等) 堆积、能量缺乏、自由基增多等——膜 通透性增加。 (2)含量: 可上升至几百 IU/L ,甚至几千 IU/L 。说 明激烈运动对组织细胞影响较大。
5、CK指标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1)作为反映运动量大小的指标 ● 低强度运动:血清CK变化不大。 ●中、大强度运动:血清CK可增至 100~200IU/L。 ● 极量强度运动:血清 CK 可达 500~1000IU/L (临床心肌炎标准;但来源不同)。如河南省 拳击队训练后可达800IU/L。实际训练中更有一 些项目的运动员训练后高达5000IU/L。 ● 对 CK 浓度的影响:负荷强度和负荷量对血 清 CK 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负荷强度 > 负荷 量。
血清睾酮
磷酸肌酸
力量项目
力量、速度项目
血乳酸最大浓度
血红蛋白 最大摄氧量
0.60~0.81
0.81~0.99 0.69~0.93
速度耐力项目
耐力项目 耐力项目
反映有氧代谢能 力
反映有氧代谢能 力
2、科学控制运动负荷 不同的运动负荷对运动员的机体可 产生不同的影响,而相同的运动负荷对 不同的运动员产生的影响也不同,这些 不同的影响可以通过一系列生化指标反 映出来。因此,运用生化指标来观察运 动员对运动负荷的反应,科学地控制和 调整运动负荷,不仅能防止运动损伤和 过度疲劳的发生,而且能有效地提高训 练效果,是科学训练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血HL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
所以,赛前测定Hb对于了解运动员身 体机能状态、合理安排运动量具有重要意 白质分解代谢的终产 物之一,在肝脏生成释放入血,经肾脏 随尿液排出体外。 2、安静时血尿素浓度 (1)正常人:1.8~8.9mM/L。 ( 2 )运动员:正常值上限。例如前苏 联查4500人,平均值为6.78mM/L。
3、评定运动员机能状态的客观指标 在运动训练中,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对科 学安排训练负荷至关重要。由于在运动时机 体的生理活动和代谢过程均会发生相应的变 化,因此,从人体安静时、运动时和恢复期 各脏器及血液、尿液、汗液、唾液中某些化 学成分的测定和比较,可为机能评定提供客 观依据。
4、判断运动性疲劳的有效途径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是运动训练中十 分引人注意的问题。“没有疲劳就没有 训练,而没有恢复就不能继续训练”。 通过多项生化指标的测定和综合分析, 可正确诊断运动性疲劳的程度和机体恢 复情况,对防治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有 积极的作用。
4、大运动量训练阶段Hb的变化规律—初期 下降,然后逐渐回升。 原因: (1)训练初期身体平衡被打破,红细胞 破坏加速,释放出的Hb被用于壮大 肌肉 的蛋白质合成和新生红细胞合成的原料。 (2)阶段训练后期Hb回升是机体适应运 动量、机能能力改善和提高的表现。
5、Hb与训练状态 (1)Hb下降10%,大多数比赛成绩不佳。 (2)Hb下降20%,运动成绩明显下降。
运动员身体机能的生物化学评定
本讲要点: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 概念、实用意义及评定运动员身体机 能常用的生化方法。
一、机能评定的概况
(一)机能评定的概念
机能:指运动员机体潜在的和实际 的工作能力。 ●评定:即判断或评价。运动员身体机 能的好坏可从多方面进行 评定。 ●机能评定:指对运动员机体潜在的和 实际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 本讲主要从生物化学的角度讨论运 动员的身体机能。
(五)尿蛋白
1、安静时尿蛋白含量 (1)正常人:2mg%;<150mg/日。 (2)运动员:与常人相同。但我国游泳 运动员安静时为3.9mg%。 2、运动性尿蛋白 (1)定义 由体育运动引起尿中蛋白质增多的现 象称运动性尿蛋白。与病理性尿蛋白不同, 运动性尿蛋白在运动后能自然消失。
(2)含量 激烈运动后70~80%的运动员尿蛋白排泄量增多。 运动后尿蛋白排泄量比安静时可增加100多倍。因 尿蛋白浓度受尿 量的影响较大,所以,目前都用每 分排泄量表示:30~100微克~5毫克/分。 ● 特点: 差异大、几乎无阈值。因受多种因 素的影响。 ● 原因: 运动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肾素分 泌 ↑ ,引起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缺 血、缺氧。最终导致肾小球膜通透性增加。
(三)有氧代谢能力的评定
1、乳酸阈评定法 对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训练 阶 段进行 无氧阈强 度测定 ,若血 HL 在 4mM/L 时的无氧阈强度提高,说明有氧 代谢能力提高。
2、12分钟跑评定法 ●方法 →12分钟全力跑,记录跑的距离; →测定安静、运动后 3 、5 、10 、15分钟血 HL值。 ●评定:用跑距和血HL值综合评定。 →跑距长、跑后血HL消除快——有氧代谢 能力好 → 跑距短、跑后血 HL 消除慢 —— 有氧代 谢能力差
(二)糖酵解代谢能力的评定 1、30秒最大负荷测试法(实验室测试法) 2、60秒最大负荷测试法(运动场测试法) (1)不同受试者之间的比较 ●方法:一次性全力跑400米或其它方式1分 钟最大强度运动,测定跑后3~5分钟的血HL。 ●评定 →血HL<10mM/L——糖酵解能力(差) →血HL10~14mM/L——糖酵解能力(一般) →血HL14~18mM/L——糖酵解能力(好)
3、运动对血尿素的影响 (1)短时间(30分钟内)运动:血尿素 浓度变化不大。 (2)长时间激烈运动:血尿素浓度可增 加10~100%。
4、血尿素与身体机能评定 (1)评定一次性大运动量训练课 ●方法:训练前、训练后、次日晨各 取末梢血测血尿素。 ●评定: → 训练后合适浓度: ★ 成人:8.4mM/L左右。 ★ 儿少:<7.5mM/L。 → 次日晨:恢复至安静水平或较运 动后低,说明机体对运动负荷比较适应。
(3)原因 ● 血液稀释:这是相对性的、暂时的。 如耐力运动后血容 量增加。 ● 血红蛋白合成减少:主要是缺铁。 →铁摄入减少,例如降体重时; →铁吸收下降; →铁需要量高于一般人 ; →铁排出↑:例如消化道出 血(50mg/gHb)、汗、 尿、月经。 →蛋白质消耗增多; →蛋白质补充不足。
RBC破坏增多 正常情况下,每天1/120的 RBC破坏, 运动时RBC破坏增加。其原因: → 运动时RBC膜脆性↑ →运动时血流速度加快,RBC与血管壁 的摩擦力↑,RBC破坏↑ → 脾脏释放溶血因子(溶血卵磷脂)↑, RBC破坏↑
(4) 症状 ● 呼吸、循环:运动时心慌气短。 ● 神经系统:头晕。 ● 内分泌:紊乱,如月经失调等。 ● 体征:心脏杂音、浮肿等。 ● 其它:头发枯黄;指甲:反甲、薄、 脆;皮肤、粘膜苍白。
(5)预防和治疗原则 ●膳食平衡。 ●合理安排运动量。 ●经常测定:一般1次/周。 ●治疗 →富铁食物(轻者)、补铁(重者)。 补铁时不要同时喝茶。 →调整运动强度
3、运动性贫血 (1)概念: 由运动引起单位体积血液中红细胞 ( RBC ) 数 、 血 红 蛋 白 浓 度 、 红 细 胞 压 积 (比积)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现象。 (2)标准 Hb: 男<12克%; 女<11克% RBC: 男<400万/mm3;女<350万/mm3 RBC比积正常值:男<40%;女<35% RBC比积兴奋剂标准:男>50%;女>48%
血红蛋白又称血色素,是红细胞中 的含铁蛋白质,约占红细胞干重的 97% 左右(湿重的32%)。 1、血红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 (1)运输O2 (2)运输CO2 (3)调节酸碱平衡:Hb+H+→H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