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经典摘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传》经典摘录

曾国藩是位杰出的理论家,他一生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重要的一点,与他的理论水平是分不开的。

我们在读他留下来的文字时,发觉了很有意思的一点,那就是他使用一些数字表述,将深奥的理论寓于浅显的告白中,富含哲理,提炼归纳非常经典,即使时至今日仍不失其参考借鉴价值。随便举一例,他说:“君子有三乐: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一乐也;宏奖人材,诱人日进,二乐也;勤劳而后憩息,三乐也。”我们评析一下,这段话粗看文采飞扬,再看哲味悠然,细思让人莞尔。不是吗?人生的乐事或许我们从来没弄清过,他老夫子弄清了,乃此三乐也。曾国藩使用数字将这样的箴言表达出来,容非常之多。他在咸丰九年十一月初二日的日记中说道:日来,每思吾身,能于十“三”字者用功,尚不失晚年进境。十“三”字者,谓三经、三史、三子、三集、三实、三忌、三薄、三知、三乐、三寡也。他于同治四年正月初二日的日记后留了一个附记也写了一段这样的话:

三忌三薄三知三乐三不三经三史

三子三集三实八本八常八德八败

八国八源八理八文八考八书

以上这些“三”和“八”条目其实就是他自己对这些格言警句的归总,他时时以这些文字来反省和约束自己,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完善自我教育和人格修养,这些,不但,让他成就了不朽

的事业,也给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研究曾国藩,不能脱离“古为今用”的思想,要吸收他优秀的东西,有选择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让每个人去把洋洋数千万字的《曾国藩全集》读完,可能不大可能,但要记住他这些极具经典性的数字箴言,却是很容易的。读着这些箴言,弄懂了他的涵,我们对曾氏也就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更重要的一点,他这些数字箴言,一直到现在,我们尚可资利用。他涉及的容非常广泛,现在,我们就从修身、治家、为政治事、相人、艺文、求学、养生等方面来分析学习一下他的数字箴言。

修身

曾国藩的修身类箴言是很多的,人们称他为“理学大师”,被公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后一位集大成者,他的修身哲学具有中国儒家的典型特点,从下面这些修身的数字箴言中就可以看出来,读透他。

四课:慎独、主敬、求仁、习劳

曾国藩所列的以上四课可以说是他一生的核心思想,也可以说是中国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他一生念念不忘此四课,直到他临死前,犹将此四课剖析,不厌其烦的向两个儿子讲解: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

“慎独”就是指一个人独处,也就是在没有人管束的情况尚能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儒家修身的最高境界。曾国藩说:“故能慎独,则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断无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之

时。人无一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他还为此题专门写过一篇著名的文章《君子慎独论》,大家不妨找来一读,可以说,他是在进行着灵魂深处的革命。

“主敬”一条讲的是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的问题,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是好还是坏,直接决定了他事业的成败与否。所以他十分看重这个问题,为此,他作了专题阐述:“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他最后还说:“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他明白地告诉世人,“主敬”不但能使身体强健,而且能使天下太平,或许,这一条,就是“以身作则”最恰当的解释。

“求仁”一词在儒家极为重要,曾国藩说:“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者自立不惧,如富人百物有余,人假外求;达者四达不悖,如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四应。人孰不欲己立己达,若能推以立人达人,则与物同春矣。”实际上,求仁就是要对人有爱心,你去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别人也会关心你,帮助你,这就是曾国藩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一语的意思。你打算关心自己,那么,先去关心别人吧,你打算使自己有一番成就,建一番事业,那么,先让别人也有一番成就,建一番事业吧。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种很崇高

的思想。

“习劳”一语与上面提到过的勤劳而后憩息有着同样的涵,都是说人应该以劳动来换取社会的认同,抨击不劳而获,他说:“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羞,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我们小时候就读过宋时俞那首绝句:昨夜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诗人用血泪控诉了不平等的社会。曾国藩的这段话和这首诗有着相同的意义,他的“习劳”思想不仅仅是抨击那些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和社会渣滓,而且将劳动作为一个必修的课程永遗子,告诫他们不管处在什么位置,不管富裕到何种程度,都必需身体力行的去参加劳动,更不得鄙视劳动,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种思想值得我们永远弘扬。

天道三恶:天道恶巧,天道恶盈,天道恶贰。

曾国藩认为,天道有以上三恶。其实这三恶,讲的是为人处世的三个道理,借老天爷之名公布出来。巧,是指投机取巧,一个人应该塌塌实实地去做好每一件事,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去奢望有任何投机的行为;盈,是满的意思,曾国藩多次提及“花未全开月未圆”,人不能自满,也不能追求完美,到那种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即行,因为,完美这一点很难达到,再说,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让人为一个没有的标准而去拼命,毫无意义,所以曾国藩主“求阙”,他的书房名亦命名为“求阙斋”,仔细

想来,世间并无纯粹的完美,存心求阙,当然自我感觉就会好了;贰,是猜忌,不忠诚,无恒心的意思。我们和人相处,如果不能心心相印,而去猜忌,背叛别人,肯定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做一件事,如果不能尽心尽力,坚持到底,结果自然会半途而废,不能成功。

为人之道四知:知命、知礼、知言、知仁。

曾国藩这个为人之道四知,前面三个是出自于《论语》最后一章,然后他加了一条:知仁。这一点,在他的日记里也阐明了。

知命,就是懂得命运,这是告诉人要识时务,面对现实,要了解与顺应客观事物发展规律而不应与之违背,明确人生的道义与职责;知礼,就是懂得礼法,维护社会秩序,然后才能立足于社会;知言,就是如果不懂得分析辨别别人的言论,就无法认识了解他人;知仁,曾国藩自己解释了:仁者,恕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道也。立者足以自立也,达者四达不悖,远近信之,人心归之。孔子所云“己所不欲,勿施诸人”,孟子所云“取人为善,与人为善”皆恕也、仁也。知此,则识大量大;不知此,则识小量小。故吾于三知之外,更加“知仁”。他这种仁爱思想表现在立人达人,前面已经阐述过了。

凉德三端:

闻人有恶德败行,听之娓娓不倦,妒功而忌名,幸灾而乐祸,此凉德之一端也;人受命于天,臣受命于君,子受命于父,而或不能受命,居卑思尊,日夜自谋置其身于高明之地,譬诸金跃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