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形吸虫病(肝蛭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片形吸虫病(肝蛭病)

片形吸虫病是由片形科(Fasciolidae),片形属(Fasciola)的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和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寄生于牛、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所引起,猪、马属动物及一些野生动物亦可寄生但较为少见,人亦有感染的报道。本虫能引起肝炎和胆管炎,并伴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幼畜和绵羊,可引起大批死亡。在其慢性病程中,使动物瘦弱,发育障碍,耕牛使役能力下降,乳牛产奶量减少,毛、肉产量减少和质量下降,病肝成为废弃物,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

病原形态

片形吸虫病的病原体主要有两种: (1)肝片形吸虫虫体背腹扁平如榆树叶状(图1),新鲜虫体呈棕红色,其大小随发育程度不同差别很大,一般成熟的虫体长约20~30mm,宽10~13mm,体表前端有小棘(图2),后部光滑。虫体前部较后部宽,前端作短锥形,锥底突然变宽,呈双肩样突出(图3)。口吸盘位于虫体的前端,直径约 1.0mm,腹吸盘在双肩样突出的中部,直径约1.8mm,与口吸盘相距很近。具有咽和短的食道,下接两条具有盲端的肠干,每条肠干又分出很多侧枝。雄性生殖器官以两组位于体中部前后纵列的分支状睾丸为特征。输精管通入雄茎囊,其末端即雄茎,开口于腹吸盘前方的生殖孔,肉眼可见。雌性生殖器官以位于腹吸盘下方右侧呈鹿角状的卵巢为特征。卵模显著,位于睾丸前方虫体中线上。卵模与腹吸盘之间为盘曲的子宫,内含虫卵。无受精囊。卵黄腺由许多点状小滤泡组成,布满于虫体的两侧,卵黄管左右横向汇合于卵模之下方,形成卵黄总管,即卵黄囊,然后再通向卵模。[形态模式]

虫卵椭圆形,金黄色。卵壳较薄透明。长107~158μm,宽70~100μm,前端较窄,有一个不明显的卵盖,(观察时在标本上滴加少许苛性钾液,即能清楚地看到卵盖)后端较钝,卵内充满卵黄细胞(中部常较稠密)和一个常偏于后端的卵胚细胞(图4)。

图1肝片形吸虫

图2体表小棘

图3肠道

图4虫卵

(2)大片形吸虫大片形吸虫体形较大,长25~75mm,宽12mm。虫体两侧缘较平行,肩部不明显。后端钝圆。虫卵较前种大,长144~208μm,宽70~109μm(图5)。

图5大片形吸虫

返回页首

生活史

(图6)

片形吸虫的发育需要淡水螺作为它的中间宿主。肝片形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为小土窝螺(Galba pervia),还有斯氏萝卜螺(Radix swinhoei)(图7)。大片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为耳萝卜螺(R.auricularia),不少地区证实小土窝螺也可作为其中间宿主(图8)。可见,在我国片形吸虫的主要中间宿主是分布极其广泛的小土窝螺。

成虫寄生于动物肝脏胆管内,产出的虫卵随胆汁入肠腔,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在适宜的温度(25~26℃),氧气和水分及光线条件下,经11~12天孵出毛蚴(图9)。(视频虫卵发育)中间宿主毛蚴游动于水中,遇到适宜的中间宿主如淡水螺,即钻入其体内。毛蚴在外界环境中,通常只能生存6~36h,如遇不到适宜的中间宿主则渐次死亡。毛蚴在螺体内,经无性繁殖发育为胞蚴、雷蚴和尾蚴几个发育阶段。其发育期的长短与外界温度、湿度、营养条件有关,如温度适宜,在22~28℃时需经35~38天从螺体逸出尾蚴;但条件不适宜,则发育为

两代雷蚴,在螺体发育的时间更长。侵入螺体体内的一个毛蚴,经无性繁殖,最后可产生百个到数百个尾蚴。尾蚴游动于水中,约经3~5 min便脱掉尾部,以其成囊细胞分泌的分泌物将体部覆盖,粘附于水生植物的茎叶上或浮游于水中而成囊蚴。牛、羊吞食了含囊蚴的水或草而遭受感染。囊蚴于动物的十二指肠胆囊而出,童虫穿过肠壁进入腹腔,后经肝包膜钻入肝脏。在肝实质中的童虫,经移行后到达胆管,发育为成虫。也有人认为童虫也可经肠系膜或经总胆管而进入肝脏。潜隐期约需2~3个月。成虫以红细胞为营养,在动物体内可存活3~5年。

图7中间宿主

图8中间宿主

图9卵内的毛蚴

视频

虫卵发育

毛蚴:形似舌状,前端较宽,向后渐变窄,前端有一吻突,体表有左右对称的表皮细胞5对,由此长出纤毛,借纤毛之摆动,于水中迅速游动(图10)。

图10毛蚴

胞蚴:毛蚴感染螺体后,脱掉纤毛,3~5天发育成胞蚴,呈圆形或椭圆形,体内有大小不等的胚球,灰白色,半透明,有6个焰细胞(图11)。

图11胞蚴

雷蚴:感染螺体后10~30天可见有雷蚴,一个胞蚴体内含有5~15个雷蚴。雷蚴长1~2mm,具有口、咽和盲肠。肠内含有褐色或淡黄色的食物颗粒。咽的后方有一领状物突出体表,后端1/3处有1对左右对称的足突。在咽的附近有产孔,外界条件不适宜时,则发育为子雷蚴。体内含有胚球和不倒翁状的尾蚴雏型。感染后30天,于螺肝脏中的雷蚴体内已有成熟的尾蚴(图12,13)。

图12雷蚴

图13子雷蚴

尾蚴:自雷蚴产孔逸出,形似蝌蚪,灰白色,半透明,由体部和尾部组成。体部前有口吸盘,口下为咽和食道,再接两条盲肠,肠管两侧有许多屈光性的小颗粒,体侧有暗褐色的成囊细胞。体长0.268mm×0.261mm,尾部平均长为0.802mm。尾部做左右旋转摆动,游动极为活泼,由成囊细胞分泌粘液将虫体包被起来,尾部脱落,形成囊蚴(图14)。

图14尾蚴

囊蚴:对终宿主具有感染性,新鲜时为白色,后来变为灰褐色,近似圆形,直径为0.25mm,不透明。蚴体有口、腹吸盘、咽、食道及两条盲肠并有趋光性小颗粒(图15,16,17)。

图15囊蚴

图16囊蚴

图17囊蚴

返回页首

流行病学

肝片形吸虫系世界性分布,是我国分布最广泛、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之一。遍及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但多呈地区性流行。大片形吸虫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多见于南方各省、区。

肝片形吸虫的宿主范围较广,主要寄生于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猪、马、驴、兔及一些野生动物亦可感染,但较少见,人也有感染的报道。实验动物以大鼠最易感染。患畜和带虫者不断地向外界排出大量虫卵,污染环境,成为本病的感染源。动物长时间地停留在狭小而潮湿的牧地放牧时最易遭受严重的感染。舍饲的动物也可因食用从低洼、潮湿的牧地割来的牧草而受感染。温度、水和淡水螺是片形吸虫病流行的重要因素。虫卵的发育,毛蚴和尾蚴的游动以及淡水螺的存活与繁殖都与温度和水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肝片形吸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及其季节动态是与各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的。试验证明,虫卵在12℃时停止发育,13℃时即可发育,但需经59天才能孵出毛蚴。虫卵发育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经8~12天即可孵出毛蚴。虫卵对高温和干燥则敏感,40~50℃时几分钟内死亡,在完全干燥的环境中迅速死亡。虫卵对低温的抵抗力较强,在冰箱中(2~4℃)放置水里17个月仍有60%以上的孵化率,但结冰后很快死亡。虫卵在结冰的冬季是不能越冬的。含毛蚴的虫卵在新鲜水和光线的刺激下可大量孵出毛蚴。

尾蚴在温度9℃时不能逸出螺体,27~29℃尾蚴大量逸出,33℃又停止逸出。囊蚴对外界因素的抵抗力较强,在潮湿的环境中可存活数月。但对干燥和阳光的直射最敏感,如在干燥的环境中,25~32℃下放置72h,或在阳光直射下,2~3h即失去感染力。

因此,在气候适宜和中间宿主存在(低洼地水稻田、缓流水渠、沼泽草地和湖滩地,均适于螺的生长繁殖)的情况下,在夏秋季节,牛羊放牧中极易感染片形吸虫病(图18)。

图18

虽然在患肝片形吸虫病的绵羊血清中极易检出循环抗体,但在自然条件下,绵羊对肝片吸虫的再感染并不表现出明显的免疫反应,如当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暴发时,通常也包括那些过去曾感染过肝片形吸虫的成年羊;与此相反,在犊牛虽也发生,但却能逐渐发展获得性免疫力,使初次感染的虫体寿命缩短,对再感染者使其移行速度减慢,最终可减少寄生的数目。因此,在流行区里,成年牛因有获得性免疫力,症状并不明显,而绵羊包括成年羊却大批死亡。

返回页首

致病作用

在终末宿主小肠内逸出的后尾蚴,自钻入肠壁起至进入胆管寄生的过程中,随着寄生部位的变更和虫体的发育,对宿主可产生一系列的致病作用,而引起机体的种种病理性改变。

早期童虫在穿过肠壁各层进入腹腔的过程中,不断破坏组织和摄取组织为食。在虫道中留有出血灶,并为细胞残片所填充。

童虫在肝脏实质中移行时以肝细胞为食。破坏肝组织,同时破坏微血管,引起出血,因而发生创伤性出血性肝炎及肝实质梗塞。当感染强度甚高,达数千个虫体时,往往在此时期发生急性死亡(图19)。

图19病理切片

机械刺激虫体多数寄生时能阻塞胆管,使胆汁淤滞引起黄疽。由于虫体体表的小棘及其排泄物具有毒素,刺激胆管壁,引起管壁及周围组织发炎,管壁增生,肥厚,乃至扩张(图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