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历年水资源总量

合集下载

分析北京市用水总量趋势,谈首都节水成效

分析北京市用水总量趋势,谈首都节水成效

分析北京市用水总量趋势,谈首都节水成效焦慧琴【摘要】自2002年北京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以来,通过对全市12年的用水总量分析,认为北京市虽经历十几年的快速扩容发展,但城市用水总量以年均不足0.5%的幅度增长,首都节水成效明显,主要原因是采取了多项节水政策和措施,实行了计划用水管理。

【期刊名称】《城镇供水》【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56-58)【关键词】水资源;用水总量;节水【作者】焦慧琴【作者单位】北京市节约用水管理中心,北京100142【正文语种】中文2002~2013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2002年的3708.0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19500.6亿元,年均增速为14.70%;人口由2002年的1423.2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2114.8万人,年均增速为3.67%;但全市用水总量由2002年的34.6亿立方米增长到2013年36.4亿立方米,年均增速0.46%[1]。

对比增速,突显节水成效。

(一)水资源现状北京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37.4亿立方米,2002~2013年年均水资源量仅为24.6亿立方米,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45立方米,为全国人均的1/16,世界人均的1/40,远低于国际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属资源型极度缺水城市。

(二)“南水”进京,仍需节水2002~2013年年均供水缺口达10.6亿立方米,依靠应急水源地调水、超采地下水以及河北应急调水,来弥补缺口。

城市应急水源地已接近开采极限,城六区水资源硬缺口逐年加大[2]。

2014年“南水”进京后,水资源紧缺的矛盾依然存在。

按照规划,2015年外调水10亿立方米,其中替换应急水源地水量2.9亿立方米、关停压采城区自备井2.5亿立方米、河北应急调水2.3亿立方米,剩余2.2亿立方米[3],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快就消耗殆尽。

因此,节约用水依然是应对北京水资源短缺的战略性长效举措。

北京水资源状况及用水结构分析

北京水资源状况及用水结构分析
一 、北京的水资源状况 及变化趋势
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的大陆性气候 , 多 年平均降水量为 600 毫米 。北京大部分地区 降水年相对变率大于 20 %, 降水多集中在 7 、 8 两个月 , 有着 连旱连涝和春季十年九旱的 特点 。
北京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
分 , 地表水又分为自产水和入境水 , 各有不同 的特点 。
图 1 1955 —1997 年官厅 、密云水库来水量
— 40 —
河 、大清河四大水系 , 多年平均 17.72 亿立方 米 , 其中大清河为过境水 , 实际可利用的入境 水 90 %来自潮白河和永定河 , 取自密云 、官 厅两大水库 。 由于官厅水库上游经济发展 , 用水量增多 , 入库水量已从 50 年代的 19 亿 立方米锐减至 90 年代的 4 亿立方米 。 密云 水库的入库水量也从 70 年代的 12 亿立方米 下降到 90 年代的 8 亿立方米(如图 1)。 随 着两水库 上游的经济发 展和自然环 境的恶
二 、北京的水资源供需 现状与用水结构分析
1.需求总量 1979 至 1997 年北京水资源利用情况如
表 3 所示 。从表上可以看出 :近 20 年间北京 每年总用水量在 40 至 46 亿立方米之间 , 近 5 年在逐渐减少 , 近两年锐减至 41 亿立方米 以下 。
表 3 1979~ 1997 年 北京用水情况 单位 :亿立方米
10.23
1997
40.26
18.12 11.00
11.14
资料来源 :历年《水资源公报》
北京水资源状况及用水结构分 析
工业用水逐年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城市产业
据资料分析 , 北京地区平水年的当地可 结构调整 , 减少了一些高耗能耗水的工业项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1、水资源现状北京市多年平均降水585mm,年均降水总量98.28亿m3,形成地表径流17.72亿m3,地下水资源25.59亿m3,当地自产一次水资源总量37.39亿m3。

境内五大水系除北运河发源于本市外,其他四条水系均发源于境外的河北、山西和内蒙古。

多年平均入境水量16.06亿m3,出境水量14.52亿m3。

北京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属111个特贫水城市之一,是水库存水量全国下降最快的三个城市之一。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1/30、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8,远远低于国际人均1000m3的缺水下限。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第一瓶颈。

2003年北京市总用水量35亿m3,地表水、地下水、其它水源用量分别为8.33、25.42、1.25亿m3,分别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4%、73%、3%。

工业、生活、农业、河湖环境用水分别为7.96、12.43、13.66、0.95亿m3,分别占全市总用水量的23%、35%、39%、3%。

地下水长期超采,使用率由2000年的67%上升到2003年的76%,致使水位年均下降1.29米,水环境和水生态平衡受到威胁;全市每年仍有4亿方污水直接排放,再生水利用率也不足40%;大量宝贵的水资源还未有效利用,不仅污染城乡环境,也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局面。

2、用水特点城市生活用水水平呈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194L/人·d,增加到2003年的316L/人·d,年增长率2.2%。

工业用水呈现负增长趋势。

万元产值用水量由1980年的279m3/万元下降到2003年的21m3/万元,万元产值用水量的下降率11%。

农业用水由1980年的31.8亿m3降到2003年的13.66亿m3,降低了57%。

2003年用水总量35亿m3,比1980年降低了27%。

用水构成发生较大变化,农业用水比例由1980年的65%下降到2003年的39%;生活用水的比例由8%增加到35%;工业用水量比例有所减少。

《北京市的水资源》课件

《北京市的水资源》课件

工业用水
工业用水量
北京市的工业用水量也较大,主要用于冷 却、洗涤和锅炉等用途。
节水技术
工业企业采用各种节水技术,如循环冷却 、中水回用等,以降低用水量和排放量。
水资源管理
加强水资源管理,确保工业用水的合理使 用和排放。
城市用水
城市用水量
北京市的城市用水量逐年增加,主要用于 居民生活、公共设施和商业用途等。
《北京市的水资源》ppt课件
CONTENTS
• 北京市水资源概况 • 水资源利用现状 • 水资源管理政策 • 水资源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

01
北京市水资源概况
水资源总量
01
北京市水资源总量约为26.8亿立 方米,其中地表水约16.8亿立方 米,地下水约10亿立方米。
北京市水质状况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水体存在差异,部分水体 存在富营养化问题,而饮用水源地的水质基本达标。
02
水资源利用现状
农业用水
农业用水量
北京市的农业用水量较大 ,主要用于灌溉和养殖业

节水农业
为了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 效率和降低浪费,北京市 正在推广节水农业,如滴
灌、喷灌等。
水资源保护
加强水资源保护,确保农 业用水的质量和安全。
谢谢善水资源保护法律法规
01
制定更加严格的水资源保护法规,明确水资源保护责任和义务

加强执法力度
02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强化执法监督,确保法律法规的
有效执行。
推进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
03
加强水资源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
推广节水技术
鼓励企业和居民采用节水器具和 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现状和特点综述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现状和特点综述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来源: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日期:2006-09-08目录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二章“十一五”时期供水及需水预测第三章指导思想和目标第四章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第五节安全迎汛,雨洪利用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章水资源配置规划第八章规划实施效果及2020年展望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一节水资源状况及特点一、水资源量北京境内多年平均降水585毫米(1956—2000年系列),年均降水总量98亿立方米,形成地表水资源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38亿立方米。

二、水资源特点北京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其特点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丰枯交替。

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三个月,占全年的75%。

年际间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2—3年,最长连丰年6年,连枯年达12年。

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北部郊区和境外,水质水量受上游地区影响,加大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难度。

●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以2005年人口为基数,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48,立方米,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同时也存在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

第二节“十五”期间供水及用水情况一、供水情况1999年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持续干旱,1999—2005年7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仅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7%。

北京市主要地表水源密云、官厅水库平均来水分别为2.58和0.9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分别由2001年初的15.4和4.2亿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末的10.36和 1.63亿立方米。

密云、官厅水库近年来水变化情况见图2—1。

图2—1 1999年—2005年密云、官厅水库来水过程为保障北京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十五”期间北京市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和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供水178.4亿立方米(年均供水35.7亿立方米)。

北京水资源公报(2009年)

北京水资源公报(2009年)
大中型水库除官厅水库水质为Ⅳ类外,其它均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
监测湖泊面积719.6hm2。符合Ⅱ~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559.6hm2;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98.0hm2;劣于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62.0hm2。达标面积642.6hm2。
浅层地下水水质符合Ⅲ类积为3030km2。
出入境水量
2009年全市入境水量为3.03亿m3(未包括南水北调河北应急段调水2.6亿m3),比2008年5.35亿m3少43%;全市出境水量为8.23亿m3(其中包含污水和再生水6.2亿m3),比2008年10.08亿m3少18%。各河系出、入境水量详见图5。
图5 2009年各河系出、入境水量示意图(单位:亿m3)
从行政分区看,平谷区降水量最大,为562mm;延庆县最小,为351mm。详见图2。
图22009年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行政分区降水量比较图
从流域分区看,蓟运河水系降水量最大,为554mm;永定河水系最小,为373mm。详见图3。
图32009年与2008年及多年平均流域分区降水量比较图
(二)地表水资源
深层地下水水质明显好于浅层地下水,符合Ⅲ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2872km2,符合Ⅳ~Ⅴ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563km2。
基岩水均符合Ⅲ类水质标准。
二、水资源
(一)降水量
2009年全市平均降水量448mm,比2008年同期降水量638mm少30%,比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85mm少23%。
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2009年6~9月累计降水量354mm,占全年降水量的79%,比2008年同期降水量500mm少29%,比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488mm少27%;非汛期降水量94mm,比2008年同期降水量138mm少32%,比多年平均同期降水量97mm少3%。2009年降水总量少于常年,且较近十年平均值略偏少;时空分布很不均匀,局地暴雨时有发生,主汛期降水日数较多。详见图1。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二)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有计算表明,目前北京水资源储量为18.27亿立方米,外地入境水资源19.15亿立方米,合计北京水资源总量为年37.42亿立方米,人均拥有366.8立方米/年,仅占全国平均值的13.8%,在世界120个国家的首都中居百位之后。由于北京地下近似闭合流域,其地下出入境水量为零。北京地表水出境水量经多年观测约占年降水总量的14.28%,即为14.38亿立方,各种损耗为3.32亿立方米,因此北京水资源为实际可用水量仅为19.72亿立方米。所以北京是一座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
3.开发新水源,实行水资源联合调度
重点要抓好污水处理回用和深度开发雨洪。本市目前污水集中处理率仅22%,要多方筹措资金,尽早完成规划中的30多座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同时要搞好配水专用管线和改造使用回水的配套设施。在调度上,丰水年优先安排利用地表水,后安排使用地下水;优先利用调节能力小的水库水源,后使用调节能力大的水库水源。在供水方面,首先保证生活用水、菜田用水,其次安排工业用水和城市环境用水,最后安排农业用水和地下水回灌。
要从根本上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政府的管理职能。水务局对防洪、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生态环境,包括防洪、蓄水、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及其处理回用等诸多方面,实行城乡统一管理和监督。水务局要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不直接进行水的经营和水企业的管理,而是通过政策法规的制定实施对水企业监督管理。
2.地下水严重超采
北京市地下水平均补给量为37.80亿m3/年,地下水可开采量约为24.5亿m3年。由于种种原因,补给水并不能全部作为可利用水量。当开采量大于可开采量时,会引起一系列的水文地质环境问题。北京市地下水严重超采引起的主要问题是:①地面沉降。主要分布在城区的东部和东北部,八里庄--大郊亭一带,沉降幅度最大。②水井供水衰减或报废。③水质发生变化,由于地下水资源超采。加上近年来污水、垃圾处理不能同步于增加量,致使地下水污染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分析及建议一、北京市水资源(一)北京市水资源概况1.北京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北京市地处海河流域,是一座人口密集,水资源短缺的特大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85立方米,只有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七分之一;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三十分之一。

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首都及主要城市中北京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居百位之后。

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一千立方米的下限。

而且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水污染状况相当严峻。

2.北京的水资源北京市的水资源由入境地表水、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靠降雨补给。

北京市平均年降水量为64O毫米左右,一般干旱年景的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特别干旱的年份在30O毫米以下。

北京的湖泊都很小,水量有限;所以地表水主要来自河水和人工修建的水库。

北京境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分属永定河、北运河、潮白河、大清河和蓟运河五大河系,总长27O0公里,同属海河水系。

北京在平水年可利用的水资源为47.6亿立方。

随着改革开放和城市的发展,北京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用水量大幅度增加。

3.北京的地下水源北京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以往玉泉山泉水涌流,清河及莲花河一带也有不少自流井。

北京的地下水主要接受山区河谷潜流补给,同时还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入渗。

因此,北京一直以地下水为饮用水源。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增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的结果致使地下水位下降、水的硬度升高地面下沉,东郊已出现1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

近年来,北京开展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调度、雨洪利用,地下水回灌、调控利用等措施,使地下水位的下降趋势初步得到了控制,为改善水环境,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4.北京的城市生活水源北京市区的自来水供应量为245万立方米/日,其中有7座自来水厂利用地下水作为水源,有2座利用地表水作为水源,其供水能力约各占50%。

密云、怀柔水厍是供应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密云水库是一座特大型水库,上游流域面积为1.58万平方公里,库区总面积224平方公里,总库容43.75亿立方米,相应水面面积约188平方公里。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2012)一、北京市水资源基本情况北京境内由西向东共分布有5大水系,分别是大清河水系、永定河水系、北运河水系、潮白河水系和河蓟运河水系。

除北运河发源于北京外,其他水系均发源于境外的河北、山西和内蒙古等省区。

为了支撑不断扩大的用水需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北京就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务建设。

先后建设了88座水库,300余座大中型闸坝,30多座大中型自来水厂,30多座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经历了30多年长期、快速的发展时期。

跨入新世纪以来,更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时期,以成功举办奥运会和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标志,北京经济社会和城市建设跨上了新的台阶。

但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北京的水资源就处于长期入不敷出的状态:用水量超过了水资源承载能力,连续干旱更加剧了北京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为保障城乡用水需求,我们不得不大量动用水库蓄水和超采地下水,付出了巨大的水资源代价。

进入新世纪以来,水务部门积极应对持续干旱,努力挖掘水资源潜力,以年均21亿立方米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年均36亿立方米的用水需求。

由于自然禀赋不足、连年干旱和用水需求的刚性增长,北京的水资源短缺矛盾越来越突出。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瓶颈。

以下四方面来看北京的水资源状况:(一)天然降水和水资源形成情况首先,从天然降水和水资源形成情况分析。

北京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585毫米,时空分布极不均匀。

降水特点:年内6月-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8月上旬的几场暴雨,极易造成城市内涝、积水。

降水年际间丰枯交替,连丰、连枯时有发生。

最大年份降水量是最小年份的近4倍。

水资源:根据最新水资源评价成果(1956年-2000年),全市降水自产一次水资源总量为37.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17.7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5.6亿立方米(地表水和地下水重复计算量5.9亿立方米)。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情况介绍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情况介绍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情况介绍
2007年10月
一、水资源基本情况 二、供水、用水情况 三、节水型社会建设 四、污水处理和水环境 五、南水北调 六、“十一五”北京水务规划的思路、目标
一、水资源基本情况
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300立方米,属于严重缺水型
城市。
8000
7000
人 均 6000
水 5000
2006 目前 (年份)
官厅水库蓄水由5.39亿方减少到目前的1.04亿方。
1999年--目前官厅水库同期蓄水量

亿6 方
5.39
)5
4.48
4
3
2
1
4.17 3.05
2.55 2.11 2.28
1.63 1.04
0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目前 (年份)
治理后马草河
治理后转河
内城河湖采取活性炭过滤、曝气、推流、生物浮床等 综合措施,补充中水增加环境用水量和水体流动性,河湖 水质明显改善。
长河曝气
曝气推流器
◆公布我市水环境状况 与市环保局形成联动机
制,加强水质监测,每月向 社会公布河湖水质。
平原区地下水埋深由1999年初的11.8米,下降到目前 的23米,下降了11.2米。
(
单0


米 -5
1999年初--目前平原区地下水位
)
-10 -15 -20
-11.8
-13. 85 -15.07 -16.17 -17.15 -18.14 -18. 81 -20.05
-23.05
-25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年份)

北京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北京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北京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北京市多年平均可利用水资源总量41.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约15亿立方米,地下水26.33亿立方米。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约400立方米(如包含流动人口在内,不足300立方米),只有全国的1/8,世界的1/30。

北京地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95毫米,受季风气候及地形影响,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年际间变化悬殊。

地表水水量受降雨的影响,遇到干旱天气,水库蓄水量会大量减少。

自1999年以来北京市连续三年遇到严重干旱,年降雨量只有400多毫米,2000年密云水库的主要来水河道潮河出现断流,北京市连续三年两大水库入库总水量不足10亿立方米,出现入库水量低于出库水量的入不敷出局面。

北京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特大城市,随着北京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

水资源匮乏,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一、原则:城市用水以供定需实行总量控制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密切相关。

作为一个城市必须尽最大可能控制用水量,因为用水增加,不仅会使排水增加、污染增加,还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南水北调到来之前,北京市没有新的水资源可以开发,主要靠节约用水,即便是南水北调的水到了北京,仍然要节约用水。

我们必须遵照国务院确定的“做好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根据全市水资源形势和城市供需水要求,按照城市用水以供定需的总方针,坚持城市建设和管理要量水而行,量水发展。

为了实现城市用水总量控制,我们在《北京市城市节水2010年规划》目标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及有关法规、规定,研究制定了《北京市2000年~2002年城市供水、节水目标和对策(纲要)》。

确定了城市供水、节水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目标是:确保城市用水总量三年不变。

以1999年城市用水总量9.39亿立方米为基础三年不增。

北京水资源公报——2012年

北京水资源公报——2012年

北京水资源公报——2012年(2012)北京市水务局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一、概述《北京市水资源公报》编委会主办单位:北京市水务局编制单位:北京市水文总站审定:刘斌审核:戴育华审查:杨忠山技术负责:黄振芳赵学丽窦艳兵周东公报编制:范庆莲参加人员:戴岚刘文光焦忠志孙峰白国营1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二、水资源前言为便于社会各界了解我市水资源状况,现发布2012年度《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北京市水资源公报》是向社会发布水资源情势的综合性年报,是水资源统一规划管理、配置和节约保护的基础工作。

内容包括:概述、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供用水量、水质评价。

32012年,北京市水资源总量为39.50亿m,按照年末常住人口2069万人计3算,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91m,人多水少是北京的基本市情水情。

为使有限的水资源更好地支撑北京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应注重量水发展,继续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水,调整产业结构,严格限制高耗水行业发展,加强水资源保护,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2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二、水资源目录一、概述二、水资源三、水资源利用四、水质3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一、概述一、概述2012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708mm,比2011年降水量552mm多28%,比多年平均值585mm多21%,相当于频率为20%的丰水年。

33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17.95亿m,地下水资源量为21.55亿m,水资源总量33为39.50亿m,比多年平均37.39亿m多6%。

33全市入境水量为5.82亿m(未包括南水北调河北应急调水2.8亿m),比333多年平均21.08亿m,比多年平均19.54亿m少72%;出境水量为18.50亿m少5%。

3全市18座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为15.06亿m,可利用来水量为6.39 3亿m。

33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年末蓄水量为12.23亿m,可利用来水量为3.26亿m 3(包括密云水库收白河堡、遥桥峪水库补水0.63亿m)。

北京市_十二五_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

北京市_十二五_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

1水资源形势1.1水资源现状1.1.1水资源基本情况(1)多年平均水资源量。

北京市多年平均(1956—2000年)年降水量585mm,形成地表水资源量17.7亿m3,地下水资源量25.6亿m3(扣除地表地下水重复量后地下水资源量19.7亿m3),水资源总量37.4亿m3。

多年平均地表水入境水量21.1亿m3,出境水量19.5亿m3。

(2)近年水资源状况。

1999—2010年年均降水量475mm,形成地表水资源量7.3亿m3,地下水资源量17.2亿m3(扣除地表地下水重复量后地下水资源量13.9亿m3),水资源总量21.2亿m3。

地表水入境水量4.7亿m3,出境水量8.5亿m3。

1.1.2降水和来水严重不足与多年平均相比,近12a降水量减少19%,水资源总量减少43%,入境水量减少77%,两库来水减少79%,可用水资源急剧减少。

近12a,密云水库年均来水量2.7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72%;官厅水库年均来水量1.3亿m3,比多年平均减少86%。

1.1.3城市应急水源地已接近开采极限近12a,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埋深从11.9m下降到24.9m,年均下降1.1m。

自2003年以来,怀柔、平谷、昌平等应急水源地陆续建成,开采初期地下水埋深在10m左右,开采以来年均下降(3~5)m,目前埋深超过40m,已接近设计开采值。

第八水厂水源地取水能力从48万m3/d衰减到18万m3/d,衰减60%;第三水厂取水能力衰减50%。

城市应急水源地开采以来,周边农用机井50%以上出水不足,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用水,城乡供水矛盾十分突出。

1.1.4本地水资源保障首都供水安全难度增大人口增长、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用水刚性需求持续增长。

北京市2010年常住人口1961万人,按照近12a本地平均水资源量计算,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7m3。

与国内外大城市相比,北京市的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其他城市。

1.2“十二五”时期用水预测1.2.1预测原则“十二五”时期仍需继续采取非常规措施,按照用水总量控制、生活用水适当增长、工业用新水零增长、农业用新水负增长、生态环境扩大再生水使用的原则,确定用水量。

2001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01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01年是继1999年、2000年之后的第三个连续干旱年份。

2001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462毫米,比上年的438毫米多5.5%,比多年平均595毫米少22.3%,相当于概率为81%的枯水年。

2001年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7.7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5.70亿立方米,扣重复量后水资源总量为19.20亿立方米,比上年的16.86亿立方米多13.9%,比多年平均36.29亿立方米少47.1%。

全市入境水量为5.29亿立方米,出境水量为7.35亿立方米(其中包括污水及再生水约5.3亿立方米)。

全市各大、中型水库蓄水量普遍减少,截至年末,16座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为19.74亿立方米,比上年的21.29亿立方米减少了7.3%。

可利用来水量为6.48亿立方米,比上年的5.57亿立方米多16.3%。

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可利用来水量为4.63亿立方米(包括白河堡给官厅水库补水0.56亿立方米),比上年r的3.44亿立方米增加了1.19亿立方米。

2001年地下水位继续呈下降太势,与上年末比较,地下水位下降1.06米,地下水储量比上年末减少5.43亿立方米,比1980年初减少了47.00亿立方米,比1960年初减少了67.74亿立方米。

2001年全市总供水量38.93亿立方米,比上年的40.4亿立方米少1.47亿立方米。

2001年地表水水质监测总河长952.0公里。

其中Ⅱ-Ⅲ类水体河长648.4公里,占监测总河长的68.1%,大Ⅴ类水体河长为261.3公里,占总河长的27.4%。

与去年相比,大于Ⅴ类水体河长所占比例变化不大。

主要饮用水源地密云、怀柔两在水库和京密引水渠水质均符全地面水环境质量Ⅱ类标准,水质良好。

官厅水库水质为Ⅴ类,仍不符合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

从水系来看,污染较重的仍是北运河水系,主要污染物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等。

地下水体的污染状况与上年相比,变化不大。

(一)降水量2001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462毫米,折合降水总量为77.62亿立方米,比上年多5.5%,比多年平均少22.3%。

北京市水资源分析报告

北京市水资源分析报告

【数模资料】北京市水资源状况分析摘要: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同时北京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水资源成为北京市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在分析具体数据的基础上,对北京市的水资源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北京市;水资源;缺水;节水。

Abstract:Beijing is the center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of our country,an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 at the same time ,while Beijing is also a city of severe water shortage, Water become an important obstacle of Beijing's development, I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s based on the numbers of Beijing.Key words: Beijing; water resource; water shortage ; water saving.前言:水资源危机是继石油危机以后,在二十一世纪最有可能出现的危机。

水资源问题不仅影响、制约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与人类的生存密切相关。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生产等原因, 对水的需求不断增加, 使水资源供需矛盾凸显,水资源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1 北京市水资源现状及分析2009年北京市全市平均降水量448mm[1],比2008年降水量638mm少30%[2],比2007年降水量499mm少51mm[3],比多年平均值585mm少23%,是一个典型的枯水年。

全市地表水资源量为6.76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15.08亿m3,水资源总量为21.84亿m3,比多年平均37.39亿m3少42%。

公务员省考之公务员申论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公务员省考之公务员申论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公务员省考之公务员申论能力测试试卷B卷附答案大题(共10题)一、1.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维系自然生态系统功能和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历来都是治国安邦的大事。

目前,我国年均缺水约400亿立方米,2/3的城市不同程度缺水。

2011年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

同时为严守“三条红线”,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把水资源管理纳人县级以上地方党政领导班子政绩考核体系;对取用水的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建设项目新增取水等。

历史上,北京是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万泉河、玉渊潭、莲花池等带水的地名,曾经都是名副其实的水域。

今天的北京,是水资源极度短缺的城市。

目前,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的1/8,世界的1/30。

近年,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巳降至100立方米左右,而国际公认极度缺水标准是人均水资源量500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300立方米被认为是危及人类生存生活底线的灾难性标准。

北京市1956年一2000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4亿立方米,但是从1999年以来,北京市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期,年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减少两成,地表水资源量衰减59%,地下水资源量衰减37%,人境水量衰减77%。

北京市水务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北京近年的实际供水缺口巳达11亿立方米。

2012年,城市的用水总量要控制在37亿立方米以内,而依靠自身力量全年满打满算也只能供水24亿立方米,供水缺口已达到13亿立方米。

对此,北京市仍是利用再生水、外流域调水以及继续适度开采地下水等措施来保障城市用水。

据专家估算,到2020年,平水年份北京将缺水23.76亿立方米,枯水年份将缺水30.9亿立方米。

上世纪60年代,北京的湿地面积约12万公顷。

1950年到2009年间,北京湿地缩减率达79.5%,其中水稻田和沼泽地缩减幅度最为明显。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现状和特点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现状和特点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来源: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日期:2006-09-08目录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二章“十一五”时期供水及需水预测第三章指导思想和目标第四章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第五节安全迎汛,雨洪利用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章水资源配置规划第八章规划实施效果及2020年展望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一节水资源状况及特点一、水资源量北京境内多年平均降水585毫米(1956—2000年系列),年均降水总量98亿立方米,形成地表水资源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38亿立方米。

二、水资源特点北京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其特点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丰枯交替。

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三个月,占全年的75%。

年际间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2—3年,最长连丰年6年,连枯年达12年。

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北部郊区和境外,水质水量受上游地区影响,加大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难度。

●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以2005年人口为基数,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48,立方米,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同时也存在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

第二节“十五”期间供水及用水情况一、供水情况1999年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持续干旱,1999—2005年7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仅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7%。

北京市主要地表水源密云、官厅水库平均来水分别为2.58和0.9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分别由2001年初的15.4和4.2亿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末的10.36和 1.63亿立方米。

密云、官厅水库近年来水变化情况见图2—1。

图2—1 1999年—2005年密云、官厅水库来水过程为保障北京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十五”期间北京市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和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供水178.4亿立方米(年均供水35.7亿立方米)。

水利志(修)

水利志(修)

水利志-北京志概述北京,自汉代以来,凿井灌溉已多有发展,莲花池水面曾是蓟城和辽代南京的城市水源。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基本路线,在“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思想指导下,进行了投资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加快了水利建设进程。

在水利工地上,涌现出许多像“九兄弟突击队”、“十姐妹”等先进集体和个人。

第一篇水资源与水文东周、西汉时期利用土井和陶井开采地下水,解决生活用水。

著名的督亢灌区、胡奴灌区,利用河水灌溉农田。

清末民初曾对取自温榆河的饮用水进行水质化验。

第一章水资源北京已成为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城市,年人均水量不足300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量的八分之一,世界人均水量的三十分之一。

为此,1981年8月国务院召开的京、津、冀、鲁、豫五省市关于水资源问题的会议上决定,为确保北京的城市生活和重要工业用水需要,密云水库从1982年起不再为下游省市供水,并要求北京市下大力节约用水,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

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积极贯彻五省市水资源会议精神,1981年8月25日发出紧急通知:为保证城市生活和重要工业用水,官厅、密云两大水库原则上不再为农业供水;农田灌溉主要依靠中小水库和当地的地下水。

1982年成立了市水资源管理委员会,焦若愚市长任主任。

1976年5月,水电部主持召开海河、滦河年径流分析成果讨论会,经充分论证,北京市多年平均(1956~1972)年径流量为25.72亿立方米,其中:山区16.65亿立方米,平原地区9.07亿立方米。

1983年7月,全是年径流量为26亿立方米。

北京市地表年径流量成果表(1956年-1984年)全市1956年~1989年多年平均年入境水量为15.01亿立方米,其中潮白河7.39亿立方米,永定河6.79亿立方米,蓟运河0.83亿立方米(按不同保证率计算50%时13.38亿立方米,75%时7.94亿立方米,95%时4.8亿立方米)。

1956~1995年40年平均入境水量为17.06亿立方米,其中潮白河7.34亿立方米,永定河8.84亿立方米,蓟运河0.89亿立方米。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现状和特点.

北京市水资源基本现状和特点.

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水资源保护及利用规划来源: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网站日期:2006-09-08目录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二章“十一五”时期供水及需水预测第三章指导思想和目标第四章水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第五节安全迎汛,雨洪利用第六章保障措施第七章水资源配置规划第八章规划实施效果及2020年展望前言第一章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第一节水资源状况及特点一、水资源量北京境内多年平均降水585毫米(1956—2000年系列),年均降水总量98亿立方米,形成地表水资源1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2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约38亿立方米。

二、水资源特点北京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天然降水,其特点是:●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丰枯交替。

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汛期三个月,占全年的75%。

年际间丰枯连续出现的时间一般为2—3年,最长连丰年6年,连枯年达12年。

水源地主要分布在北部郊区和境外,水质水量受上游地区影响,加大了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难度。

●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

以2005年人口为基数,全市人均水资源量248,立方米,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地区,同时也存在工程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

第二节“十五”期间供水及用水情况一、供水情况1999年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发生持续干旱,1999—2005年7年平均降水量450毫米,仅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77%。

北京市主要地表水源密云、官厅水库平均来水分别为2.58和0.9亿立方米,水库蓄水量分别由2001年初的15.4和4.2亿立方米下降到2005年末的10.36和 1.63亿立方米。

密云、官厅水库近年来水变化情况见图2—1。

图2—1 1999年—2005年密云、官厅水库来水过程为保障北京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十五”期间北京市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采取各种措施,解决和应对水资源紧缺问题。

“十五”期间,全市累计供水178.4亿立方米(年均供水35.7亿立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