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生物化学18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生物学(生物技术)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生物学(生物技术)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分子医学研究所生物学(生物技术)招生目录系所名称分子医学研究所招生总数17人。

系所说明我所只招收推荐免试生,不招收应试考生。

均为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予硕士学位。

招生专业及人数071003生理学 3071009细胞生物学 4071010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5071011生物物理学 3071021生物学(生物技术) 2分子医学研究所生物学(生物技术)考试科目系所名称分子医学研究所招生总数17人。

系所说明我所只招收推荐免试生,不招收应试考生。

均为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予硕士学位。

招生专业:生物学(生物技术) (071021) 人数:2研究方向01.RNA干扰与microRNA02.功能RNA(非编码RNA、Riboswitch、Aptamer等)的研究03.小核酸干扰技术研究04.核酸技术在后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研究05.核酸制药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考试科目本专业只招收推荐免试生,不招收应试考生。

分子医学研究所生物学(生物技术)专业简介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IMM-PKU) 是向国内外开放、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机构。

本所的宗旨是在中国建立一个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并符合我国国情,能够为我国人民健康及医学科学服务的, 以人类重大疾病为中心的研究体系。

本所将利用中国所特有的人群、广大的基因谱和病源,集基础、临床研究和技术转化为一体,体现“ 从单分子到人体” 一条龙的研究战略,使我国在分子医学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培养国际一流的学术梯队。

长期目标是阐明某些重大疾病的分子机制,并将成果转化为预防、诊断、分类和治疗的策略,解决事关国计民生的重大生物医学课题。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与生命的重大疾病,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均位于各病之首。

作为只有200 多年历史的“ 现代文明病” ,人类对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机制、预防、治疗等的认识还极为初步。

因此,分子医学研究所建所初期将以心血管分子医学为主攻方向。

北京大学组织结构

北京大学组织结构

北京大学组织构造一、历任校长1、孙家鼐〔1898年7月~1900年春〕2、许景澄〔1900年春~1900年8月〕3、张百熙〔1902年1月~1904年1月〕4、张亨嘉〔1904年1月~1906年2月〕5、李家驹〔1906年3月~1907年8月〕6、朱益藩〔1907年8月~1908年1月〕7、刘廷琛〔1908年1月—1911年12月〕8、柯劭愍〔1910年12月~1911年12月〕9、劳乃宣〔1911年12月~1912年2月〕10、严复〔1912年2月~1912年10月〕11、章士钊〔1912年10月~1912年12月〕12、何燮侯〔1912年12月~1913年11月〕13、胡仁源〔1913年11月~1916年12月〕14、蔡元培〔1916年12月~1927年7月〕15、刘哲〔1927年8月~1928年6月〕16、李煜嬴〔1928年6月~1929年1月〕17、陈大齐〔1929年1月~1929年8月〕18、蔡元培〔1929年9月~1930年12月〕19、蒋梦麟〔1930年12月~1945年10月〕20、胡适〔1945年10月~1948年12月〕21、汤用彤〔1949年5月~1951年9月〕22、马寅初〔1951年9月~1960年3月〕23、陆平〔1957年10月~1966年5月〕24、周培源〔1978年7月~1981年3月〕25、张龙翔〔1981年6月~1984年3月〕26、丁石孙〔1984年3月~1989年8月〕27、吴树青〔1989年8月~1996年8月〕28、陈佳洱〔1996年7月~1999年12月〕29、许智宏〔1999年12月~2008年11月〕30、周其凤〔2008年11月~〕二、院系设置北京大学已经成为一所拥有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新型工程科学以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教育科学、医药科学和语言科学等多种学科的新型综合性大学,充分发挥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效劳的功能。

目前北京大学的教学单位分为理学部、信息与工程科学部、人文学部、社会科学部、医学部和跨学科类六大类。

2018年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生物 医学化学 环境 食品类

2018年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生物 医学化学 环境 食品类
1中华妇产科杂志
2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3实用妇产科杂志
4现代妇产科进展
5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6生殖与避孕
R72.儿科学
1中华儿科杂志
2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3临床儿科杂志
4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改名为: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5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6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R73.肿瘤学
1中华肿瘤杂志
2肿瘤
3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4中华肝脏病杂志
5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6中华高血压杂志
7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8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9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10中华肾脏病杂志
11中国糖尿病杂志
12中华血液学杂志
13中国内镜杂志
14中国老年学杂志
15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16中华消化杂志
17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18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19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1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2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3重庆医学
24医学研究生学报
25实用医学杂志
26广东医学
27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9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30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1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32上海医学
33军事医学
34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35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36山东医药
11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R9药学
1药学学报
2中国药学杂志
3中国药理学通报
4中国新药杂志
5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6药物分析杂志
7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8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9毒理学杂志
10中国抗生素杂志

各生物专业考研信息

各生物专业考研信息

各⽣物专业考研信息⽬录1.⽣物专业研究⽣招收专业⽬录及专业介绍2.各专业研究⽣排名靠前的学校对该专业研究⽣的招收情况及考试科⽬1)发酵⼯程2-5 2)微⽣物学6-9 3)⽣物化⼯9-10 4)⽣物化学10-14 5)⽣物物理学14-16 6)⽣物医学⼯程18-22 7)⽣态学23-24 8)⽣物信息25 9)⽣物制药26-29 3.部分学校考研进⼊复试的要求30-31321.⽣物专业研究⽣招收专业⽬录及专业介绍1)发酵⼯程①全国发酵⼯程排名:②部分学校发酵⼯程招⽣情况及考试科⽬1.江南⼤学:招收的发酵⼯程研究⽅向:01发酵⼯学02微⽣物代谢⼯程03酿酒科学与⼯程04⼯业微⽣物学与酶⼯程初试考试科⽬: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302数学⼆④801⽣物化学(含实验)或803微⽣物学综合复试科⽬:发酵⼯程综合知识复试采⽤笔试和⾯试两种⽅式进⾏,实⾏差额复试。

笔试满分100分,60分及格。

⾯试(⼝试)按100分计分,60分及格。

2.复试笔试科⽬:微⽣物学专业、⽣物物理学专业:微⽣物学;遗传学专业:遗传学;⽣物化学与分⼦⽣物学专业:分⼦⽣物学;发酵⼯程专业:化⼯原理。

3.复试⾯试内容:⾯试⽅式为⼝试,主要对考⽣的知识、实验技能知识、外语⼝语、分析问题的能⼒和反应灵敏性等进⾏综合考查。

4.拟录取排名⽅法: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复试成绩=(笔试成绩+⾯试成绩)÷2×95%+外语听⼒成绩5.复试笔试科⽬参考书⽬:微⽣物学:《微⽣物学》(第⼆版),沈萍主编,⾼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微⽣物学教程》,周德庆编,⾼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遗传学:《遗传学》(第⼆版),戴灼华等编,⾼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分⼦⽣物学:《分⼦遗传学》,路铁钢等编,⾼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现代分⼦⽣物学》,朱⽟贤等编,⾼等教育出版社;《分⼦⽣物学——现代⽣物学精要速览中⽂版》,特纳、麦克伦南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或较新的版本;《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Gene》,James Watson,Tania Baker,Stephen Bell等编著,冷泉港(cold spring harbor)实验出版社2007年版;化⼯原理:《化⼯原理》(上、下册),蒋维钧主编,清华⼤学出版社1992年版;《化⼯原理》(上、下册)(第⼀版),夏清、陈常贵主编,天津⼤学出版社2005年版;6.加试科⽬参考书⽬:⽣物技术:《⽣物技术概论》(第⼆版),宋思扬、楼⼠林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物综合:《⽣命科学导论》,张维杰编,⾼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命科学导论》,北京⼤学⽣命科学学院编写组,⾼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基础⽣命科学》,吴庆余编,科技图书出版社2003年版;《普通⽣物学》,陈阅增编,⾼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药物分析:药物分子生物转运的 专业学位 分子影像分析方法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8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考生编号 姓名 拟录取学院 拟录取专业 拟录取研究方向 基于小分子-大分子调控作用的 分子探针、生物标志物和创新药 物发现 基于糖的化学和化学生物学研究 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培养类型 初试总 分 365 复试成绩 总成绩 备注
100018008910010 宋佶 100018008910013 徐睿 100018008910014 柴一杰 100018008910020 董志刚 100018008910035 刘倩 100018008910038 黄杰 100018008910040 段梦慧 100018008910041 党国徽 100018008910042 李婉晴 100018008910044 张娜 100018008910045 张薪泞 100018008910052 王璐 100018008910053 郜凤英 100018008910068 邱丙全 100018008910070 冯学谦 100018008910072 卢晓晴
100018008920171 高涛
892药学院
化学生物学
学术型
86.1
79.55
100018008920173 李田 100018008920187 刘乾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化学生物学 药学硕士
学术型 专业学位
Hale Waihona Puke 370 36084.45 74.5
79.23 73.25
100018008920198 张贺
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 表观遗传、DNA损伤修复和蛋白 生物学 质翻译后修饰与肿瘤的关系 病原生物学 人体生理学 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和致病性研 究 代谢综合征及其血管病变的炎症 免疫发病机制

北京大学2019年生命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

北京大学2019年生命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

北京大学2019年生命科学学院拟录取推荐免试博士研究生公示名单拟录取专业姓名复试成绩推荐学校本科专业备注植物学刘璞94西南大学农学黄润洲93北京大学生物科学左大庆92北京大学生物科学胡雪莹92北京大学生物科学韦佩君92中国农业大学园艺王宏蕊9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康美玲90南京农业大学园艺陶奕含90华中农业大学园艺徐宁励90厦门大学生物科学林龙90北京大学生物科学李璐寒87河南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动物学陈晓宇93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初漠嫣92中山大学生态学滕德群92北京大学生物科学刘珂90郑州大学生物信息学张一帆90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生理学张译尹96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李竹青95兰州大学生物科学张翔94厦门大学生物科学蔡儒仪90陕西师范大学生物学基地班张赐臣89同济大学生物技术郑强88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基地班王艺潘85山东大学生物科学类胡雪霏81湖南大学生物技术黄瑜81南京大学生物科学类王鹏浩80北京大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张柔萱96南开大学生物科学类王渝鸿95电子科技大学生物技术赵曜东92中国农业大学理科试验班类田婧怡90南开大学生物学基地班王洁90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毕雪童90山东大学生物学基地班郑文娟90华中农业大学农学章智慧90南京大学生物科学卢健森90武汉大学生物科学侯楚怡88苏州大学生物技术张沥元88西南大学生物科学类王维88南京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周晨倩87浙江工业大学生物技术张雨86湖北大学生物技术程怡茹86苏州大学生物科学刘杨世嘉86吉林大学制药工程细胞生物学岳秋宇86四川大学生物技术(基地班)郑浩楠85暨南大学生物科学唐玉娈85中山大学生物科学张婉茹83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何焕景83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刘毓敏82山东大学生物技术赵淦75云南大学生物学基地班周硕7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陈静霞96厦门大学生物科学郭琛月95南开大学生物伯苓班徐艺源95中国农业大学农学赵天宁9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张煜婕92北京大学生物科学沈皓92武汉大学生物科学卫敏92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杨锦民91兰州大学生物科学王洁90湖南大学生物技术孟德兰9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柏亦陈9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物技术张莹90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学基地班孟瑞双8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张威彦88南开大学生物技术苏晓宇88四川大学生物科学杨玉琪88天津大学药学卢祖儿88中山大学生物技术白雪87北京化工大学制药工程刘番86中南大学制药工程郝芳池86中国农业大学生物科学(理科试验班)彭天博83上海交通大学生物信息学邓喆方75中国农业大学葡萄与葡萄酒工程生物物理学罗鼎仪98湖南大学生物技术文诗丹94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科学夏启旻91厦门大学生物科学蔡斌88北京大学生物科学刘翌88南京大学生物科学王治86四川大学生物科学王笑涵86南京农业大学生物学基地班张剑坤74华中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学(生物信息学)魏琳95北京师范大学理科试验班类苏逸凡90北京大学生物科学陈宇卿86中国海洋大学生物学基地班应若晨82浙江大学生物科学王雅琦75华中农业大学生物信息学彭婷73华中科技大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学(生物技术)杨健钊95北京大学生物科学类汪源93山东农业大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姜兆雄92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生物学(生物技术)李文昊92山东大学生物科学类庄宇萌90南京农业大学植物生产类刘静9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张瑞锴90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学基地班。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院校排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院校排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排名
学校名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北京大学
A+
12
华中农业大学
A
23
湖南师范大学
A
2
武汉大学
A+
13
兰州大学
A
24
华东理工大学
A
3
清华大学
A+
14
同济大学
A
25
大连理工大学
A
4
浙江大学
A+
15
南京大学
A
26
暨南大学
A
5
复旦大学
A+
16
山东大学
A
27
大连医科大学
A
6
B等47个:福建师范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辽宁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郑州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安徽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大学、河北大学、宁波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大连大学、辽宁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贵州大学、福州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华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新疆医科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佳木斯大学、宁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广西师范大学、昆明医学院、广西民族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A+
17
四川大学
A
2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A

2015北京大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北京大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

2015北京大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参考书、历年真题、报录比、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复试分数线一、专业介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属于生物学下设的一个二级学科,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机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分子生物学是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及其相互关系为中心,以数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基础,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过程的活动规律。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是生命科学的前沿和最活跃的学科。

(1)随着生命科学与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高技术的生物学相关专业人才短缺。

生物科学成为科学发展的前沿,媒体宣传的热点,商业投资的方向,公共关心的话题。

重视生物学,发展生物学,依托生物学,已经成为政府决策部门以及科学领域中的关注的焦点。

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理论与技术,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研究为核心,围绕国家与地区发展目标开展生物工程与技术的科学研究及产业化。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不断为生命科学各领域广泛运用,使其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各领域研究的基础,在促进科技与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相关的专业性人才短缺,会有更好的就业前景。

(2)学科的重要性决定了此学科未来的就业前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的科学。

它是一门新兴学科,是其它医学基础学科发展的基石。

由于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向医学基础各学科的渗透,从而不断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

因此,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主流,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它将是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领域内的核心科学之一。

特别是基因组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后,正深入到后基因组学时代,通过功能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对基因、细胞、遗传、发育、进化和脑功能的探索正在形成一条主线,随之而来的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系统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也将在生命科学中成为重要角色,而实现这一系列研究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人才,因此为此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生物化学作业带习题

生物化学作业带习题

生物化学作业以《生物化学考研精解》为书糖类P6 三11.对映体(diastereomer)13.异头物(anomer)14.异头碳(anomeric carbon)15.半缩醛(hemiacetal)16.变旋(mutarotation)18.糖苷键(glycosidic bond)P7 五2.构型与构象有何区别?4.下列符号所代表的糖类化学名称分别是什么。

A. GlcB. FucC. GalD. NAME. NAGF. GalNAcG. Glc-6-P 7.已知葡萄糖在溶液中以环式结构存在,为什么仍然具有还原性?8.指出下列寡糖和多糖的单糖残基和糖苷键类型,哪些是还原糖?麦芽糖、乳糖、蔗糖、海藻糖、纤维二糖、棉子糖、淀粉、纤维素、糖原、几丁质请画出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半乳糖的直链、环状结构。

脂类P12 三1.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4.碘值(iodine value)6.酸值(acid value)P12 五2.写出下列简写符号的脂酸结构式:(1)16:0(2)14:3(7,10,13)5.脂类物质在生物体内主要起那些作用?6.简述脂蛋白的种类。

(2003年中山大学医学院考研题)P13 六2.测得某甘油三酯的皂化价为200,碘价为60。

求(1)甘油三酯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2)甘油三酯分子中平均有多少个双键?(K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6,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蛋白质化学(一)P18 三2.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 EAA)3. 等电点(isoelectric point, pI)4. 肽键(peptide bond)5. 二面角(dihedral angle)6. 肽平面/单位(peptide plane/unit)P20 五3. 下列试剂常用于蛋白质化学研究:CNBr、丹磺酰氯、脲、二硝基氟苯(CNFB)、6 mol/L HCl、-巯基乙醇、水合茚三酮、胰蛋白酶、异硫氰酸苯酯、胰凝乳蛋白酶、SDS;指出分别完成下列任务,需用上述何种试剂?(2002年西南大学考研题)①测定小肽的氨基酸顺序②鉴定肽的氨基末端残基(所得肽的量不足10–7g)③不含二硫键的蛋白质的可逆变性,若有二硫键存在时还需加入何种试剂④在芳香族氨基酸残基的羧基一侧裂解肽键⑤在甲硫氨酸的羧基一侧裂解肽键4.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类型、特点及其在分子整体空间结构的作用。

2017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第一批)

2017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第一批)

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 专业学位 (泌尿肿瘤) 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分子机 学术型 理研究 干细胞分化调控及心肌损 学术型 伤修复 糖脂代谢异常与2型糖尿病 学术型 临床医疗技能训练与研究 专业学位 (肿瘤分子病理学) 肿瘤精准治疗的影像学监 学术型 控 病毒与宿主相互关系的分 子生物学及抗病毒药物的 学术型 筛选 临床药理学 学术型 睡眠障碍及神经精神药理 学术型 学 临床药理学 学术型 干细胞定向分化及细胞重 学术型 编程 肥胖相关代谢性疾病的发 学术型 病机制 细胞衰老与肿瘤的分子机 学术型 理研究 肿瘤分子生物学 学术型 结构生物学/纳米生物学 学术型 基因转录调控的表观遗传 学术型 学 代谢神经调控 学术型 疼痛及视网膜黄斑变性 学术型 表观遗传学在单基因病发 学术型 病机制中的作用 妇科神经内分泌,神经科 学术型 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7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第一批)
考生编号 100017008920229 100017008920243 100017008920245 100017008920252 100017008920258 100017008920260 100017008920272 100017008920274 100017008920277 100017008920283 100017008920285 100017008920286 100017008920288 100017008920299 100017008920302 100017008920310 100017008920312 100017008920313 100017008920314 100017008920324 100017008920329 100017008920356 100017008920370 100017008920396 姓名 王彤 米秀芳 王钰 张婵娟 肖浩然 王琪 贾晓娜 李晓娜 崔晓雨 武娇娇 王智超 吴松涛 张爽 王俊达 高克祥 张浩 陈茜 高华 胡曼 宋转转 张舒 李嘉杰 王恩特 吕雪珲 拟录取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892药学院 拟录取专业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化学生物学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药物化学 药学硕士 化学生物学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药物化学 药理学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化学生物学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药学硕士 拟录取方向 药学(药物分析新方法和 新技术研究) 药学(临床药学) 药学(临床药学) 药学(创新药物发现) 基于小分子—大分子调控 作用的分子探针、生物标 志物和创新药物发现 药学(临床药学) 药学(临床药学) 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与优化 药学(创新药物发现) 基于小分子—大分子调控 作用的分子探针、生物标 志物和创新药物发现 药学(临床药学) 药学(临床药学) 药学(临床药学) 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与优化 心血管药理学 药学(创新药物发现) 药学(临床药学) 药学(天然药物代谢与生 物合成) 药学(中药复杂体系的药 效物质与质量评价研究) 基于小分子—大分子调控 作用的分子探针、生物标 志物和创新药物发现 药学(临床药学) 药学(药物先导结构的发 现与优化) 药学(临床药学) 药学(药物先导结构的发 现与优化) 培养类型 初试总分 复试成绩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学术型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学术型 专业学位 学术型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学术型 学术型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学术型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 389 339 337 344 380 363 372 383 368 397 378 334 357 365 372 396 340 332 356 389 379 400 358 381 72.9 86.1 85.9 77.6 84.2 83.1 88.2 75.5 76.8 83.0 82.4 86.2 83.8 80.6 86.5 77.9 85.3 90.0 85.0 80.5 86.1 65.9 86.1 69.6 总成绩 75.3 76.9 76.7 73.2 80.1 77.8 81.3 76.1 75.2 81.2 79.0 76.5 77.6 76.8 80.5 78.5 76.6 78.0 78.0 79.2 81.0 72.9 78.8 72.9 备注

2022年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北京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在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成分中,肽包括______和______ 两种,聚糖则包括______和______两种糖。

2、当宿主细胞内的大量子代噬菌体成熟后,由于水解细胞膜的______ 和水解细胞壁的______等的作用,促进了细胞的裂解。

3、在生物氧化中,以葡萄糖为代表的四条脱氢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4、摇床振荡培养通常用来培养______微生物,享格特的厌氧操作方法通常用来培养______菌。

5、真菌无性孢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有性孢子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

6、微生物在现代生物分类系统中分别属于______界、______界、______界和______界。

7、测微生物大小使用的主要工具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8、硝化作用需要在严格的______条件下进行,而反硝化作用则需要在______条件下进行。

9、采用紫外线杀菌时,以波长为______的紫外线照射最好。

10、主要的免疫活性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1、杆状的细菌一般都长有周生鞭毛。

()12、在分离化能无机自养细菌时,必须使用以硅胶作凝固剂的无机培养基平板。

()13、葡萄糖的生物氧化从本质上来看是与化学氧化(即燃烧)相同的。

()14、利用噬菌斑的形态和特点,可进行噬菌体的鉴定、分离和计数。

()15、菌物的概念相当于狭义的真菌。

()16、在同种微生物的不同菌株间,一些非分类鉴定特征如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数量等也总是比较接近的。

()17、应用大型发酵罐进行深层液体通气搅拌培养,是现代好氧菌发酵工业最典型的培养技术。

()18、嗜酸微生物之所以具有在酸性条件生长的能力是因为其胞内物质及酶是嗜酸的。

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

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

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前言很多同学希望了解在北京大学各院系的某个年级要学习哪些课程,但又不容易查到课程表。

本日志充当搬运工作用,将各院系开设课程列于下方,以备查询。

查询前必读注释:※在课程名称后标注含义如下:标注(必)表示此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是获得学士学位必须通过的课程;标注(限)表示此课程为专业任选课(原称专业限选课),各院系规定需在所有专业任选课中选修足够的学分(通常为30~40)以获取学士学位;标注(通)表示此课程为通选课,非本院系本科生可选修此类课程,并计入通选课所需总学分;通选课无年级限制;标注(公)表示此课程为全校任选课(原称公共任选课),此类课程不与学位挂钩,公选课无年级限制。

标注(体)表示此课程为体育课,每名学生必须且仅能选修学分体育课;男生必须选修“太极拳”,女生必须选修“健美操”。

※实际上,多数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也没有年级限制。

对应的年级是“培养方案”推荐的修该门课程的适当年级。

※不开设任何专业必修课的院系为研究生院或其他不招收本科生的部门,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武装部等。

※由于在某些院系下有不同专业方向,标注为必修课的课程可能并不对于所有学生均为必修(如外国语学院的各个语种分支)。

相关信息请咨询相应院系教务。

※多数课程可以跨院系选修,但可能需缴纳额外学费。

※院系编号为学号中表示院系字段的数字,因院系调整原因,编号并不连续。

“系”可能为院级单位,具体以相应主页标示为准。

※课程名称后标注数字表示学分。

一般情况下,对于非实验课及非习题课,每学分表示平均每周有一节50分钟时长课程,16-18周。

※院系设置的课程不一定由本院系开设。

※医学部课程仅包含在本部的课程内容。

※本一览表不包括政治课、军事理论课、英语课、文科计算机基础、辅修及双学位课程。

※本一览表不提供上课地点及主讲教师信息,请与相应院系教务联系。

001 数学科学学院一年级秋季学期数学分析(I)(必)数学分析(I)习题(必)高等代数(I)(必)高等代数(I)习题(必)几何学(必)几何学习题(必)一年级春季学期数学分析(II)(必)数学分析(II)习题(必)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高等代数(II)(必)高等代数(II)习题(必)计算概论(必)分析讨论班(限)代数讨论班(限)几何讨论班(限)普通物理(I)(限)二年级秋季学期数学分析(III)(必)数学分析(III)习题(必)抽象代数(必)数据结构(必)分析讨论班II (限)代数讨论班II (限)几何讨论班II (限)基础物理(下)(限)二年级春季学期数学模型(必)概率论(必)复变函数(必)常微分方程(必)应用数学导论(限)大学生代数教程(限)研究型学习(限)三年级秋季学期拓扑学(限)数值代数(限)数理逻辑(限)微分几何(限)偏微分方程(限)实变函数(限)动力系统的计算及其在分子模拟中的应用(限)金融数学引论(限)应用随机过程(限)程序设计技术与方法(限)数理统计(限)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限)三年级春季学期信息科学基础(限)数值分析(限)最优化方法(限)期权期货与其他衍生证券(限)证券投资学(限)泛函分析(限)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测度论(限)抽样调查(限)应用多元统计分析(限)集合论与图论(限)计算机图像处理(限)寿险精算(限)四年级秋季学期毕业论文(证券)讨论班(必)毕业论文(精算)讨论班(必)毕业论文(衍生工具)讨论班(必)黎曼几何引论(限)同调论(限)模式识别(限)算法设计与分析(限)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限)泛函分析(二)(限)交换代数(限)几何分析(限)随机分析(限)生存分析与可靠性(限)最优化理论与算法(限)数值代数II (限)并行计算II (限)有限元方法II (限)遍历论(限)低维流形(限)高等概率论(限)高等统计学(限)抽象代数II (限)应用偏微分方程(限)数据中的数学(限)辛几何(限)软件形式化方法(限)随机模拟方法(限)符号计算(限)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限)临床试验SAS高级编程(限)计算机图形学(限)代数拓扑初步(限)数字信号处理(限)时间序列分析(限)李群及其表示(限)密码学(限)空间剖分及其在计算几何学中的应用(限)应用回归分析(限)理论计算机科学基础(限)非参数统计(限)风险理论(限)偏微分方程数值解(限)四年级春季学期毕业论文(1)(必)毕业论文(2)(必)毕业论文(证券)讨论班(必)毕业论文(资产定价)讨论班(必)微分拓扑(限)代数数论(限)动力系统(限)计算流体力学(限)复分析(限)人工智能(限)程序设计语言原理(限)近代偏微分方程(限)现代信息处理选讲(限)高等统计选讲I (限)数学物理中的反问题(限)同调代数(限)随机过程论(限)线性代数群(限)应用偏微分方程(限)低维流形II (限)偏微分方程选讲(限)差分方程(限)软件理论与方法选讲(限)近代数学物理方法(限)初等数论(限)微分流形(限)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限)流体力学引论(限)模型式(限)解析数论(限)几何研讨班(限)生物数学物理(限)代数几何初步(限)实分析(限)组合数学(限)其他秋季学期数值方法:原理,算法及应用(通)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通)其他春季学期普通统计学(通)数学的思维方式与创新(通)004 物理学院一年级秋季学期高等数学(B)(一)(必)高等数学(B)(一)习题课(必)线性代数(B)(必)线性代数(B)习题(必)力学(必)力学习题(必)计算概论(B)(必)计算概论(B)上机(必)现代物理前沿讲座I (限)一年级春季学期高等数学(B)(二)(必)高等数学(B)(二)习题课(必)热学(必)热学习题课(必)电磁学(必)电磁学习题课(必)数学物理方法(上)(必)数学物理方法习题(必)数据结构与算法(B)(必)数据结构与算法上机(必)大气科学导论(限)基础天文(限)二年级秋季学期现代电子电路基础及实验(一)(必)大气科学导论(必)光学(必)光学习题课(必)近代物理(必)普通物理实验(A)(一)(必)数学物理方法(上)(必)数学物理方法(下)(必)数学物理方法习题(必)理论力学(必)平衡态统计物理(必)二年级春季学期现代电子电路基础及实验(二)原子物理(必)普通物理实验(A)(二)(必)数学物理方法(下)(必)数学物理方法(必)数学物理方法习题(必)热力学与统计物理(B)(必)平衡态统计物理(必)电动力学(A)(必)电动力学习题(必)量子力学(A)(必)量子力学(B)(必)量子力学习题(必)理论力学(必)天体物理(必)数学物理方法专题(限)光学前沿(限)三年级秋季学期原子物理(必)原子物理习题(必)电动力学(A)(必)电动力学(B)(必)电动力学习题(必)量子力学(A)(必)量子力学习题(必)固体物理导论(必)天体物理专题(必)天文文献阅读(必)宇宙探测新技术引论(必)天文技术与方法I(光学与红外)(必)大气物理学基础(必)流体力学(必)大气探测原理(必)概率统计(B)(限)综合物理实验(一)(限)现代电子测量与实验(限)生物物理导论(限)弦理论基础导论(限)凝聚态物理理论讨论班(限)工程图学及其应用(限)核科学前沿讲座(限)卫星气象学(限)天气分析与预报(限)全球环境与气候变迁(限)三年级春季学期固体物理学(必)固体物理习题(必)近代物理实验(I)(必)恒星大气与天体光谱(必)天文技术与方法II(高能与射电)(必)天气学(必)大气动力学基础(必)计算方法(B)(限)量子场论专题讨论班(限)几何光学及光学仪器(限)凝聚态物理理论讨论班(限)现代物理前沿讲座(II)(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导论(限)加速器物理基础(限)微机原理及上机(限)材料物理(限)天文测距导论(限)天体物理前沿(限)大气物理实验(限)云物理学导论(限)遥感大气探测(限)近海海洋学(限)大气化学导论(限)四年级秋季学期近代物理实验(II)(必)群论(限)高等量子力学(限)量子统计物理(限)量子场论(限)表面物理(限)粒子物理(限)等离子体物理(限)激光实验(限)量子光学(限)现代光学与光电子学(限)原子、分子光谱(限)计算物理学(限)核物理与粒子物理专题实验(限)科研实用软件(限)激光物理学(限)气候模拟(限)半导体物理学(限)超导物理学(限)材料物理(限)纳米科技进展(限)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四年级春季学期近代物理实验(II)(必)强场光物理(限)多体系统的量子理论(限)量子材料前沿讲座(限)固体理论(限)非线性物理专题(限)光学理论(限)非线性光学(限)光电功能材料(限)量子规范场论(限)李群和李代数(限)激光实验(限)广义相对论(限)介观光学导论(限)辐射物理(限)其他秋季学期工程图学及其应用(公)大气概论(通)公共物理学(公)纳米科学前沿(通)其他春季学期Java编程(公)演示物理学(通)人类生存发展与核科学(通)现代天文学(通)工程图学及其应用(公)自然科学中的混沌和分形(通)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科学基础(公)理论物理导论(通)物理宇宙学基础(通)今日物理(通)008 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一年级秋季学期文科计算机基础(上)(必)一年级春季学期文科计算机基础(下)(必)二年级秋季学期——二年级春季学期——三年级秋季学期——三年级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四年级秋季学期——四年级春季学期——其他秋季学期——其他春季学期——010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一年级秋季学期高等数学(B)(一)(必)高等数学(B)(一)习题课(必)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必)今日化学(必)普通化学(必)普通化学习题课(必)普通化学实验(必)计算概论(B)(必)计算概论(B)上机(必)一年级春季学期高等数学(B)(二)(必)高等数学(B)(二)习题课(必)力学(必)定量分析(必)定量分析实验(必)有机化学(一)(必)有机化学实验(I)(必)数据结构与算法(B)(必)数据结构与算法上机(必)热学(限)热学习题课(限)中级分析化学实验(限)二年级秋季学期电磁学(必)普通物理实验(必)有机化学(二)(必)有机化学实验(I+II)(必)生命化学基础(必)线性代数(B)(限)线性代数(B)习题(限)光学(限)光学习题课(限)中级有机化学(限)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中级有机化学实验(限)化学信息检索(限)二年级春季学期无机化学实验(必)仪器分析(必)仪器分析实验(必)结构化学(必)高分子化学(必)遗传学实验(必)应用化学基础(限)三年级秋季学期物理化学(必)物理化学习题(必)物理化学实验(必)化工基础(必)细胞生物学实验(必)色谱分析(限)中级分析化学(限)环境化学(限)放射化学(限)波谱分析(限)三年级春季学期化工实验(必)化工制图(必)化学开发基础(必)发育生物学实验(必)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必)材料化学(必)高分子物理(限)中级物理化学(限)中级物理化学实验(限)生化分析(限)界面化学(限)理论与计算化学(限)生物物理化学(限)高等电化学(限)四年级秋季学期化学动力学选读(限)材料物理(限)高分子物理(限)催化化学(限)立体化学(限)辐射化学与工艺(限)胶体化学(限)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多晶X射线衍射(限)综合化学实验(二)(限)计算机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限)表面物理化学(限)生物化学实验(限)四年级春季学期——其他秋季学期今日新材料(通)功能化学(通)魅力化学(通)化学与社会(通)大学化学(通)其他春季学期大学化学(通)011 生命科学学院一年级秋季学期高等数学(B)(一)(必)高等数学(B)(一)习题课(必)基础化学(必)基础化学实验(普化)(必)动物生物学(必)动物生物学实验(必)生物摄影及实践(限)生物学思想与概念(限)一年级春季学期高等数学(B)(二)(必)高等数学(B)(二)习题课(必)物理学(B)(1)(必)力学习题(必)基础化学实验(分析)(必)微生物学(必)微生物学实验(必)植物生物学(必)植物生物学实验(必)生物摄影及实践(限)事业与人生(限)二年级秋季学期物理学(B)(2)(必)量子力学习题(必)有机化学(B)(必)有机化学实验(B)(必)生物化学(必)生物化学实验(必)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计算概论(B)(必)科学研究基本技能(限)二年级春季学期普通物理实验(B)(一)(必)物理化学(B)(必)物理化学实验(B)(必)遗传学(必)遗传学实验(必)生理学(必)生理学实验(必)算法与数据结构及上机(必)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实验(限)免疫学(限)科学研究基本技能(限)三年级秋季学期基础分子生物学(必)细胞生物学(必)细胞生物学实验(必)蛋白质化学(限)生物统计学(限)普通生态学(限)神经生物学(限)生物信息学方法(限)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2)(限)植物特有生命现象导论(2)(限)植物特有生命现象导论实验(限)分子和细胞神经生物学(限)感染与人类疾病专题讨论(限)计算神经科学(1)(限)三年级春季学期发育生物学(必)发育生物学实验(必)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必)免疫学(限)系统生物学选讲(限)药理学基础(限)文献强化阅读与学术报告(1)(限)生物数学建模(限)细胞骨架、细胞运动及人类疾病(限)计算神经科学(2)(限)系统与计算神经科学(限)分子医学高级教程(限)四年级秋季学期生物技术制药基础(限)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现代生物技术导论(限)生物学综合实验(限)分子生物学专题(限)生物医药工程及管理(限)真核细胞DNA复制和Checkpoint控制(限)四年级春季学期——其他秋季学期普通生物学(B)(通)普通生物学实验(B)(通)生物进化论(通)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通)保护生物学(通)科学是什么(通)科学是什么:讨论课(通)其他春季学期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通)普通生物学(A)(通)普通生物学实验(A)(通)012 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一年级秋季学期高等数学(B)(一)(必)高等数学(B)(一)习题课(必)地球科学概论(一)(必)计算概论(B)(必)普通化学实验(必)力学(必)力学习题(必)一年级春季学期高等数学(B)(二)(必)高等数学(B)(二)习题课(必)数据结构与算法(B)(必)普通物理学(B)(一)(必)地球科学概论(二)(必)结晶学与矿物学(必)地球科学前沿(必)二年级秋季学期线性代数(B)(必)线性代数(B)习题(必)基础物理实验(必)普通物理实验(A)(一)普通物理学(B)(二)(必)古生物学(必)普通岩石学(上)(必)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光学(必)光学习题课(必)地图学(必)概率统计(B)(限)离散数学(限)程序设计语言(限)地貌与自然地理学基础(限)环境与生态科学(限)测量学概论(限)二年级春季学期普通岩石学(下)(必)构造地质学(必)地史学(必)固体力学基础(必)遥感概论(必)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必)普通物理实验(A)(二)(必)脊椎动物进化史(限)自然资源概论(限)数据库概论(限)导航与通讯导论(限)城市与区域科学(限)地球灾害(限)三年级秋季学期地球化学(必)遥感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必)大地构造学(限)地球物理学基础(限)古生态学与古环境分析(限)古生物学前沿(限)古植物学及孢粉学(限)沉积学概论(限)环境矿物学(限)地貌与第四纪地质(限)计算数学(限)计算机图形学基础(限)网络基础与WebGIS (限)色度学(限)智能交通系统概论(限)GIS实验(限)地球重力学(限)岩石力学(限)弹性力学B (限)三年级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GIS设计和应用(必)地震学(必)宇航技术基础(必)矿床学(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限)中国区域地质学(限)海洋地质学(限)遥感地质学(限)宝石学(限)古海洋学与全球变化(限)灾害地质学(限)构造地质学前缘(限)地层学原理与应用(限)矿物材料学(限)地球化学科学前沿(限)高温高压物质科学(限)地质样品化学分析(限)地震地质学(限)同位素地球化学基础(限)软件工程原理(限)地学数学模型(限)物联网技术导论(限)地球物理数值计算方法(限)地球物理在工程中的应用(限)地震学实验(限)太阳大气层与日球层物理学(限)中高层大气物理学(限)四年级秋季学期石油地质学(限)物理沉积学(限)岩石学前缘理论与方法(限)构造地质学研究方法(限)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学(限)岩浆作用理论概述(限)微量元素地球化学(限)操作系统原理(限)数字地形模型(限)数字地球导论(限)地理科学进展(限)遥感应用(限)遥感图像处理实验(限)电离层物理学与电波传播(限)空间天气学基础与应用(限)四年级春季学期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其他秋季学期地球历史概要(通)地震概论(通)自然资源与社会发展(通)其他春季学期太空探索(通)地震概论(通)地史中的生命(通)013 环境学院一年级秋季学期——一年级春季学期——二年级秋季学期——二年级春季学期——三年级秋季学期——三年级春季学期——四年级秋季学期——四年级春季学期——其他秋季学期世界文化地理(通)现当代建筑赏析(通)生态学导论(通)其他春季学期——016 心理学系一年级秋季学期心理统计(I)(必)普通心理学(必)一年级春季学期社会心理学(必)SPSS统计软件包(必)高级统计SPSS上机(必)二年级秋季学期实验心理学(必)实验心理学实验(必)认知神经科学(限)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二年级春季学期生理学(必)CNS解剖(必)发展心理学(必)心理学研究方法(必)数据结构与算法(B)(必)数据结构与算法上机(必)三年级秋季学期生理心理学(必)生理心理学实验(必)认知心理学(必)三年级春季学期变态心理学(必)生理心理实验(必)组织管理心理学(必)实验儿童心理学(限)人格心理学(限)教育心理学(限)职业心理学(限)婴儿心理学(限)感觉与知觉(限)四年级秋季学期心理学研究方法(必)四年级春季学期心理咨询与治疗引论(限)其他秋季学期异常儿童心理学(限)社会性与个性发展(限)社会心理学(通)社会认知心理学(通)社会冲突与管理(公)认知神经科学(限)爱的心理学(通)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公)心理学概论(通)计算概论(B)(必)计算概论(B)上机(必)其他春季学期社会心理学(通)社会冲突与管理(公)认知神经科学(公)组织管理心理学(通)大学生健康教育(公)生活中的心理学(公)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大学生心理素质拓展(公)心理学概论(通)朋辈心理辅导(公)018 新闻与传播学院一年级秋季学期信息检索与利用(必)汉语语言修养(必)新闻学概论(必)一年级春季学期传播学概论(必)英语新闻阅读(必)二年级秋季学期传播学概论(必)广播电视概论(必)广告学概论(必)编辑出版概论(必)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必)传媒法律法规(必)网络采编实务(限)传播学英语经典阅读(限)二年级春季学期传媒发展史(必)出版经营管理(必)世界广播电视事业(必)广告心理学(必)广告策划(必)广告视觉传达(必)市场营销原理(必)中国新闻传播史(必)基础采访写作(必)视频编辑(限)跨文化新闻传播案例分析(限)纪录片简史(限)名记者专题(限)三年级秋季学期电子出版技术(必)编辑使用语文写作(必)选题策划与书刊编辑实务(必)专题片及纪录片创作(必)播音与主持(必)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必)广播电视新闻分析(必)广告文案(必)品牌研究(必)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公共关系(必)电脑辅助设计(必)外国新闻传播史(必)高级采访写作(必)新闻与中国当代改革(必)网络传播(限)汉语修辞学(限)跨文化新闻传播案例分析(限)广播电视专题研究(限)英语新闻采写(限)三年级春季学期期刊编辑实务(必)出版案例研讨(必)视听语言(必)广播电视新闻(必)广告媒体研究(必)广告类型研究(必)市场调查(必)广告管理(必)媒体与社会(必)新闻摄影(必)新闻编辑(必)新闻评论(必)中国文化史(限)媒体与国际关系(限)媒介经济学(限)公关策划与危机管理(限)CI研究(限)四年级秋季学期毕业实习(必)四年级春季学期广播电视研究(必)广告综合研究(必)媒介经营管理(必)中国文化与社会(必)其他秋季学期中国古籍资源与整理(公)世界电影史(通)跨文化交流学(通)英语新闻阅读(通)新媒体与社会(公)其他春季学期中国图书出版史(通)汉语修辞学(通)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世界电影史(通)跨文化交流学(通)电视节目制作与策划(公)英语新闻阅读(通)影像与社会(通)021 历史学系一年级秋季学期中国古代史(上)(必)中国历史文选(上)(必)中国历史文化导论(必)世界史通论(必)外文原版教材阅读指导(必)一年级春季学期中国古代史(下)(必)中国历史文选(下)(必)外文历史文选阅读指导(必)二年级秋季学期中国近代史(必)中国史学史(必)古希腊罗马史(必)中世纪欧洲史(必)美洲史(必)非洲史(必)外文历史文献选读(必)古希腊语阅读(I)(公)二年级春季学期史学概论(必)中国现代史(必)古代东方文明(必)欧洲史(必)亚洲史(必)社会调查与史学研究(限)外文历史史料选读(上)(限)三年级秋季学期外国史学史(必)《四库全书总目》研读(限)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限)中国近代经济史(限)中国现代对外关系史(限)中国古代史专题(限)社会史研究导论(限)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限)蒙古古代史(限)明清地方行政与基层社会(限)北京大学各院系课程设置一览中世纪欧洲社会与政治:文献和研究(限)纳粹德国史(限)影像中的非洲历史与文化(限)外文历史名著选读(下)(限)英文历史学文献翻译(限)欧洲一体化研究(限)三年级春季学期社会史田野方法(限)唐宋元中国与中世纪欧洲(限)中华民国史专题(限)敦煌学导论(限)中国古代官阶制度(限)中国古代民族史(限)中国经学史(一)(限)先秦史专题(限)魏晋南北朝史专题(限)隋唐史专题(限)近现代中韩关系史(限)简牍学概论(限)世界现代化进程(限)英国史专题(限)印度史专题(限)东北亚史(限)中外史学比较(限)现代国际政治史(限)20世纪欧洲史(限)美国对外关系史(限)日本史专题(限)古希腊语阅读(2)(公)拉丁文基础(2)(公)中国古代政治与文化(通)中世纪西欧社会史(通)现代希腊语(2)(公)基础意大利语(1)(公)基础意大利语(2)(公)中国通史(古代部分)(通)基础拉丁语(2)(公)中国古代妇女史专题(通)中国近代政治与外交(通)中国近代思想史(通)欧洲文艺复兴(通)欧洲启蒙运动(通)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研究(通)伊斯兰教与现代世界(通)。

2018年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生物 医学化学 环境 食品类

2018年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生物     医学化学 环境 食品类

1中文核心期刊目录北大核心目录(第七版)生物/医学/化学/环境/食品类来源:北京大学图书馆Q(除Q94/Q98).生物科学(除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1 生态学报2 生物多样性3 应用生态学报4 生态学杂志5 遗传6 微生物学报7 生物工程学报8 水生生物学报9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10 微生物学通报11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2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13 古生物学报14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15 生物技术通报16 古脊椎动物学报17 微体古生物学报19 生物物理学报20 生物技术21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Q94.植物学1 植物生态学报2 西北植物学报3 植物学报4 植物研究5 植物科学学报6 植物生理学报7 菌物学报8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9 广西植物10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11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Q95/Q98.动物学/人类学1 兽类学报2 昆虫学报3 动物学杂志4 应用昆虫学报5 人类学学报6 四川动物7 野生动物(改名为:野生动物学报)8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R.综合性医药卫生1 中华医学杂志2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4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5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6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7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8 解放军医学杂志9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10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1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2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13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14 医学争鸣15 复旦学报(医学版)16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17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18 中国全科医学19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1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2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3 重庆医学24 医学研究生学报25 实用医学杂志26 广东医学27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9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30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31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32 上海医学33 军事医学34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35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36 山东医药R1预防医学、卫生学1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 中国卫生经济3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4 中国公共卫生5 卫生研究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7 中国卫生统计8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9 中国医院管理10 营养学报11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12 环境与健康杂志13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14 环境与职业医学15 现代预防医学16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17 中国卫生资源18 卫生经济研究19 中国健康教育20 中国消毒学杂志21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2 中国学校卫生23 中国疫苗和免疫24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改名为: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5 中国艾滋病性病26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7 中国职业医学R2中国医学1 中草药2 中国中药杂志3 中药材4 针刺研究5 中成药6 中华中医药杂志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8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9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0 中国针灸11 中药药理与临床12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3 中华中医药学刊14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5 中医杂志16 辽宁中医杂志17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 时珍国医国药R3基础医学1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3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4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7 医用生物力学8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9 免疫学杂志10 生理学报11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2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3 解剖学报14 中国免疫学杂志15 病毒学报16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7 现代免疫学18 解剖学杂志19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 生物医学工程研究21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2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 神经解剖学杂志24 生理科学进展R4.临床医学1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3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改名为: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4 中华病理学杂志5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6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8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9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0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11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12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13 中华护理杂志14 中国急救医学15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6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17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8 中国输血杂志19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改名为:中国组织工程研究)R5.内科学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 中华内科杂志4 中华肝脏病杂志5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6 中华高血压杂志7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8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9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10 中华肾脏病杂志11 中国糖尿病杂志12 中华血液学杂志13 中国内镜杂志14 中国老年学杂志15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17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8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19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1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2 中华传染病杂志23 中国循环杂志24 肠外与肠内营养R6.外科学1 中华外科杂志2 中华骨科杂志3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5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6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7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8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9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0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1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12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13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14 中华创伤杂志16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17 中华男科学杂志18 中华麻醉学杂志19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1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2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3 临床麻醉学杂志24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5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6 中华烧伤杂志R71.妇产科学1 中华妇产科杂志2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3 实用妇产科杂志4 现代妇产科进展5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6 生殖与避孕R72.儿科学1 中华儿科杂志2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3 临床儿科杂志4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改名为: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5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6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R73.肿瘤学1 中华肿瘤杂志2 肿瘤3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4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5 中国肿瘤临床6 中国癌症杂志7 肿瘤防治研究8 中国肺癌杂志9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R74.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1 中华神经科杂志2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3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4 中华精神科杂志5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6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7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8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9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R75.皮肤病学与性病学1 中华皮肤科杂志2 临床皮肤科杂志3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R76.耳鼻咽喉科学1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3 中华耳科学杂志4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R77.眼科学1 中华眼科杂志2 中华眼底病杂志3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4 眼科新进展5 眼科R78.口腔科学1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3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4 口腔医学研究5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R8.特种医学1 中华放射学杂志2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3 介入放射学杂志4 临床放射学杂志5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6 实用放射学杂志7 中华核医学杂志(改名为: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8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9 放射学实践10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1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R9药学1 药学学报2 中国药学杂志3 中国药理学通报4 中国新药杂志5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6 药物分析杂志7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8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9 毒理学杂志10 中国抗生素杂志11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2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3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4 国际药学研究杂志15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6 中国药房S.综合性农业科学1 中国农业科学2 华北农学报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4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6 江苏农业学报7 西北农业学报8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9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10 西南农业学报11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2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4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5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16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7 南方农业学报18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19 新疆农业科学20 江苏农业科学21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2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3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4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5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6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7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9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30 河南农业科学31 浙江农业学报32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33 福建农业学报34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S1农业基础科学1 土壤学报2 水土保持学报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4 土壤通报5 土壤6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7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8 中国土壤与肥料9 中国农业气象10 水土保持研究S2农业工程1 农业工程学报2 农业机械学报3 灌溉排水学报4 中国沼气5 节水灌溉6 农机化研究7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8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S3,S5农学(农艺学),农作物1 作物学报2 中国水稻科学3 玉米科学4 麦类作物学报5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6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7 棉花学报8 分子植物育种9 大豆科学10 杂交水稻11 核农学报12 作物杂志13 种子14 花生学报15 中国稻米S4植物保护1 植物病理学报2 植物保护3 植物保护学报4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5 农药学学报6 农药7 环境昆虫学报8 中国植保导刊9 植物检疫S6园艺1 园艺学报2 果树学报3 北方园艺4 中国蔬菜5 中国南方果树6 食用菌学报7 热带作物学报8 中国瓜菜9 经济林研究S7林业1 林业科学2 林业科学研究3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4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5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6 福建林学院学报(改名为:森林与环境学报)7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8 世界林业研究9 西北林学院学报10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11 林业资源管理12 林业科技开发13 浙江林业科技14 竹子研究汇刊15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16 中国森林病虫S8(除S812)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除草地学、草原学)1 畜牧兽医学报2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3 中国兽医科学4 中国兽医学报5 动物营养学报6 动物医学进展7 中国畜牧兽医8 中国兽医杂志9 中国畜牧杂志10 畜牧与兽医11 蚕业科学12 中国家禽13 中国饲料14 黑龙江畜牧兽医15 家畜生态学报16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17 饲料工业18 中国兽药杂志S812.草地学、草原学1 草业学报2 草业科学3 草地学报4 中国草地学报S9水产、渔业1 水产学报2 中国水产科学3 渔业科学进展4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5 海洋渔业6 南方水产科学7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8 淡水渔业9 水产科学10 水生态学杂志11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2 渔业现代化TS2.食品工业1 食品科学2 食品与发酵工业3 食品工业科技4 食品科技5 中国粮油学报6 食品研究与开发7 中国食品学报8 中国油脂9 食品与机械10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11 中国食品添加剂12 现代食品科技13 茶叶科学14 粮食与油脂15 中国乳品工业16 保鲜与加工17 中国调味品18 食品工业19 肉类研究20 中国酿造21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TS4.烟草工业1 烟草科技2 中国烟草学报3 中国烟草科学X(除X9)环境科学1 环境科学2 环境科学学报3 中国环境科学4 环境科学研究5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6 环境工程学报7 生态环境学报8 环境科学与技术9 环境化学10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11 环境污染与防治12 生态毒理学报13 自然资源学报14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5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6 水处理技术17 资源科学18 自然灾害学报19 工业水处理20 环境工程21 化工环保22 中国环境监测R.综合性医药卫生37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与: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合并改名为:医学与哲学)。

生物学考研院校排名

生物学考研院校排名

生物学考研院校排名国内排名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大学吉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解放军军需大学首都师范大(一)2006各大学研究生院(生物类)学科排名——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1名A++/124;上海交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2名A++/124;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3名A++/124;华中科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4名A+/124;吉林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5名A+/124;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6名A/124;清华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7名A/124;中国科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8名A/124;复旦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9名A/124;中山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10名A/124;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第1名A++/69;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第2名A++/69;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细胞生物学△:第3名A++/69;中国科大细胞生物学△:第5名A+/69;清华大学细胞生物学△:第6名A/69;四川大学细胞生物学△:第7名A/69;浙江大学细胞生物学☆:第8名A/69;北师大细胞生物学△:第10名A/69;山东大学(二)2006各大学研究生院(生物类)学科排名——微生物学微生物学☆:第1名A++/78;武汉大学微生物学☆:第5名A+/60;中国农大微生物学△:第6名A+/78;清华大学微生物学△:第7名A/78;浙江大学微生物学△:第8名A/78;中山大学微生物学△:第10名A/78;中南大学微生物学△:第12名A/78;复旦大学(三)2006各大学研究生院(生物类)学科排名——水生生物学水生生物学△:第2名A++/53;清华大学水生生物学△:第3名A++/53;中山大学水生生物学△:第4名A+/53;南京大学水生生物学○:第8名A/53;北京大学水生生物学○:第9名A/53;中国科大水生生物学○:第10名A/53;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水生生物学○:第11名A/53;浙江大学水生生物学○:第12名A/53;山东大学水生生物学○:第13名A/53;复旦大学水生生物学○:第14名A/53;华中科技大学水生生物学○:第15名A/53;四川大学水生生物学○:第17名A/53;南开大学(四)2006各大学研究生院(生物类)学科排名——植物学说明:1.不完全排名2.只收录名校3.只收前20名的研究生院植物学☆:第1名A++/88;北京大学植物学☆:第2名A++/88;中国农大植物学△:第3名A++/88;清华大学植物学△:第4名A++/88;浙江大学植物学☆:第5名A++/88;南京大学植物学△:第15名A/88;武汉大学考研专业考研,并不是一个简单选择专业和院校的问题,它需要考研的学子动用所用的资源区综合统筹,回归“是否真的适合你”的问题。

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试卷生物化学试题

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试卷生物化学试题

北京大学医学部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基础试卷生物化学试题生物化学试题20XX年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分,共20分)1.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B.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D.亲水基团多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2.从小鼠的一种有荚膜的致病性肺炎球菌中提取出的DNA,可使另一种无荚膜、不具有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转变为有荚膜并具致病性的肺炎球菌,而蛋白质、RNA无此作用,由此可以证明:A.DNA与蛋白质均是遗传物质B.DNA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蛋白质是遗传物质C.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D.RNA是遗传物质,DNA和蛋白质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E.DNA和蛋白质是遗传物质,RNA是遗传信息的体现者3.有一个7肽,D-R-C-K-Y-L-G经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同时处理将产生:A.三个二肽和YB.两个二肽和一个三肽C.D,K,一个二肽和一个三肽D.一个二肽和一个五肽E.以上都不是4.血糖浓度低时脑仍可摄取葡萄糖而肝不能,其原因是:A.胰岛素的作用B.已糖激本科的Km低C.葡萄糖激酶的Km低D.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E.葡萄糖激本科的特异性5.卵磷脂生物合成所需的活性胆碱是:A.TDP-胆碱B.ADP-胆碱C.UDP-胆碱D.GDP-胆碱E.GDP-胆碱6.下列代谢物经过某一种酶催化后脱下的2H不能经过NADH呼吸链氧化的是:A.CH3-CH3-CH2-CO-SCOAB.异柠檬酸C.α酮戊二酸D.HOOC-CHOH-CH2-COOHE.CH3-CO-COOH7.肌肉中氨基酸脱氨基作用的主要方式是:A.嘌呤核苷酸循环B.谷氨酸氧化脱氨基作用C.转氨基作用D.鸟氨酸循环E.转氨基与谷氨酸氧化脱氨基的联合8.S-腺苷甲硫氨酸(SAM)最重要的生理功能是:A.补充甲硫氨酸B.合成四氢叶酸C.生成嘌呤核苷酸D.生成嘧啶核苷酸E.提供甲基9.磷酸二羟丙酮是哪两种物质代谢之间的直接交叉点?A.糖/氨基酸B.糖/脂肪酸C.糖/甘油D.糖/胆固醇E.糖/核酸10.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催化核苷酸聚合活性最强的DNA的聚合酶是:A.DNA聚合酶ⅠB.DNA聚合酶ⅡC.DNA聚合酶ⅢD.DNA聚合酶αE.DNA聚合酶δ11.能够抑制氨基酰-与原核细胞的核蛋白体结合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抗生素是:A.四环素B.氯霉素C.链霉素D.嘌呤霉素E.放线菌酮12.直接识别并结合真核基因TA TA盒的转录因子是:A.TFILA B.TFIIBC.TFIID D.TFIIFE.TFIIH13.一个操纵子通常含有:A.一个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B.一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C.启动序列和一个编码基因D.数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E.两个启动序列和数个编码基因14.催化聚合酶链反应的酶是:A.DNA连接酶B.反转录酶C.末端转移酶D.碱性磷酸酶E.Taq DNA聚合酶15.目前尚未证实作为第二信使的物质是:A.Ca2+ B.DAGC.IP3 D.AMPE.cGMP16.可降低细胞内cAMP含量的酶是:A.腺苷酸环化酶B.ATP酶C.酪氨酸蛋白激酶D.磷酸二酯酶E.蛋白激酶17.关于血红素的合成,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合成血红素的关键本科是ALA合成酶B.起始于线粒体,完成于胞浆C.基本原料是甘氨酸、琥珀酸CoA和Fe2+D.由8分子ALA逐步缩合为线状四吡咯而后环化为尿卟啉原ⅢE.原卟啉IX与Fe2+螯合为血红素18.在血浆内含有的下列物质中,不在肝脏合成的是:A.清蛋白B.免疫球蛋白C.凝血酶原D.高密度脂蛋白E.纤维蛋白原19.肝功能障碍时,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改变是:A.血浆胆固醇总量正常B.血浆胆固醇总量增加C.血中自由胆固醇量下降D.血中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升高E.血中胆固醇酯/胆固醇比值下降20.能编码具有酷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癌基因是:A.myc B.myb C.sis D.src E.ras二、问答题(每人答8题,生化专业第1、2题必答,其他专业任选8题,每题10分,共80分)1.简述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基本内容、进展以及蛋白质组学的概念。

北京大学2007年-2009年硕士生报名、录取统计

北京大学2007年-2009年硕士生报名、录取统计

105 84 26 39 727 3254 60 868 22 10 63 80 190 1961 2972 1319
82 81 40 49 572 3851 64 941 18
36 50 159 2583 2515
法学院
法学院 法学理论 法律史 宪法学与 行政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诉讼法学 经济法学 环境与资 源保护法 学 国际法学 ★法学 (知识产 权法) ★法学 (商法) ★法学 (国际经 济法) ★法学 (财税法 学) 法律硕士 信息管理 合计 系 图书馆学 情报学 ★图书馆 、情报与 档案管理 (编辑出 版) 社会学系 合计 社会学 人口学 人类学 ★社会学 (社会工 作与社会 政策) ★社会学 (女性 学) 34 2 5 14.71 7 2 10 9 12 5 8 6 3 10 8 11 6 9 89 16 128 206 231 70 221 3 8 2 3 7 5 2 2 8 72 32 28 124
5.71 12.71 21.21 5.38 31.82 4.76 7.14 20.00 29.41 369 28 178 28 19 13 25 16 10
109
63
57.80Βιβλιοθήκη 936974.19
98 889 649 76 573 625 29 275 70 4 66 39 4 30.93 10.79 5.26 11.52 6.24 13.79 967 607 74 533 642 33 389 77 2 75 33 4 40.23 12.69 2.70 14.07 5.14 12.12 962 538 73 465 642 38
1486 103 22 75
142 14 4 9
9.56 13.59 18.18 12.00

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考研经验 招生简章 考研大纲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药学院★化学生物学招生目录系所名称药学院招生总数76系所说明第三位代码是“5”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他为科学学位研究生。

招生专业及人数078001药物化学 2078002药剂学 6078003生药学9078004药物分析学 1078006药理学 20780Z1★化学生物学11105500药学45药学院★化学生物学考试科目系所名称药学院招生总数76系所说明第三位代码是“5”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他为科学学位研究生。

招生专业:★化学生物学 (0780Z1) 人数:11研究方向01.基于糖类药物先导结构发现02.预防药学03.糖化学04.骨质疏松症的药物预防05.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06.杂环抗肿瘤药物研究07.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08.抗艾滋病药物研究09.单碳单位转移酶抑制剂的研究10.神经保护多肽药物的研发考试科目本专业01~02方向为推荐免试,03方向含推荐免试生1名。

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761基础医学综合、763药学综合(一)4 95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958生理学、970有机化学药学院★化学生物学专业简介北京大学药学院是全国重点药学院(系)之一,也是国家最早建立的高等药学院校之一,其前身是北京大学中药研究所,始建于1941年。

在此基础上,1943年建立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1952年医学院独立建院,随之改名为北京医学院药学系;1985年随学校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2000年4月更名为北京大学药学院。

曾设本草、制药、药学、药检、药物化学、生药学、应用化学(医药)、药理学等专业,现设药学专业(六年制本硕连读)。

药学专业于2007、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级、北京市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于2008年被批准为“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简称理科基地)药学专业点。

北京大学药学院是一个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药学院。

《北京大学生物化学》PPT课件

《北京大学生物化学》PPT课件

细胞信息传递的方式
1、直接接触的细胞:细胞连接;细胞识别 2、未接触的细胞:化学通讯
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 物质称为信息物质
化学信号转导的一般步骤 特定的细胞释放信息物质 信息物质经扩散或血循环到达靶细胞 与靶细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受体对信号进行转换并启动细胞内信使系统
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
第一节 信息传递体系
(2)膜受体特点:单个跨膜α螺旋受体,与胞 浆中蛋白激酶(JAK)偶联
(3)效应蛋白:连接物蛋白(JAK)、信号转 导子和转录激动子(STAT)
➢JAK:具有SH2结构域(具TPK活性),激活 STAT,进而结合并激活一系列后续效应蛋白, 调节基因转录
(四) cGMP-蛋白激酶途径(G激酶通路)
激素
有些细胞间信息物质能对同种细胞或 分泌细胞自身起调节作用,称为自分泌信 号(autocrine signal)
R
GC
GC
NO
GTP
cGMP
胞膜
PKG
蛋白质磷酸化
* 生理效应:如心钠素、NO舒张血管平滑肌。
NO
可溶性受体
心钠素 膜受体
受体鸟苷酸环化 酶活化
cGMP
PKG
效应蛋白磷酸化
生物学效应
1、信息物质:心钠素,NO等
2、受体:膜受体GC、可溶性GC 膜受体结构:
➢胞外区:与心钠素结合 ➢跨膜区:含一条α螺旋 ➢胞内区:含鸟苷酸环化酶结构域
(六) TGF-β途径
(1)胞外信息:TGF-β、活化素、骨形态发 生蛋白等 (2)膜受体:TβRⅠ和Ⅱ
➢受体具有Ser/Thr蛋白激酶活性 (3)效应蛋白:SMAD (4)生物效应:细胞增值、分化、凋亡、迁移等
二、胞浆/核内受体及其信息传递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研 招生人数 参考书 报录比 复试分数线 考研真题 招生简章

爱考机构考研-保研-考博高端辅导第一品牌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招生目录系所名称生命科学学院招生总数35人。

系所说明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比例约为85%。

本院只招收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硕士学位。

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及人数071001 植物学4071002 动物学1071003 生理学2071005 微生物学1071007 遗传学2071009 细胞生物学8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8071011 生物物理学1071012 生态学1071020 生物学(生物信息学)3071021 生物学(生物技术)4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考试科目系所名称生命科学学院招生总数35人。

系所说明其中拟接收推荐免试生比例约为85%。

本院只招收五年制硕博连读生,中间不授硕士学位。

不提供往年试题。

招生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71010) 人数:8研究方向01.核酸生物化学、基因工程02.蛋白质化学、蛋白质结构功能与蛋白质组学03.基因表达调控04.基因工程疫苗05.结构生物学06.代谢组学07.细胞与分子机理考试科目考试科目④中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任选一门。

本专业招生人数中含北大核磁中心2人。

1 101思想政治理论2 201英语一3 707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4 815有机化学、818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简介北京大学生物系已有80多年历史,1992年成为现在的生命科学学院。

老一辈科学家为本学科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创造了优良的学术氛围。

植物学、生物化学等二级学科是国务院学位办首批批准的博士点。

1999年,我院生物学学科成为全国首批一级学科。

我院生物学学科的二级学科方向齐全,历史悠久而又勇于探索和创新,师资队伍强,人才培养经验丰富,使本学科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

我院植物生理学等四个博士点在1988年被当时的国家教委评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

在2002年全国重点学科评审中,北大生命科学院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细胞生物学博士点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具有鸟苷酸环化酶 活性的受体
5、胞内受体
➢高度可变区(N端):与转录激活有关;抗体结合部位 ➢DNA结合区(中段,含锌指结构):与激素反应元件结合 ➢铰链区(中段):与转录因子作用;触发受体向核内移动 ➢配体结合区(C端,含亮氨酸拉链):与配体结合;与热激蛋白结合;介导二 聚化;激活转录
(三) 受体的作用特点
具有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 物质称为信息物质
化学信号转导的一般步骤 特定的细胞释放信息物质 信息物质经扩散或血循环到达靶细胞 与靶细胞的受体特异性结合 受体对信号进行转换并启动细胞内信使系统
靶细胞产生生物学效应
第一节 信息传递体系
一、信息物质
Signal Molecules
细胞内信息物质 细胞间信息物质
❖分类 (Classification)
➢ α、β和γ亚单位 组成的异三聚体
GDP G
➢ 小分子G蛋白 GDP
G
1、G蛋白组成:Gα、Gβ、Gγ ➢β、γ亚基结合紧密 ➢α亚基与βγ的结合松散 ➢差异主要表现在α亚基上
2、常见G蛋白的类型
G蛋白的类型 Gs Gi Gp Go* GT * *
亚基
四、效应体(effecter)
调节细胞内信息传递和生理效应的重要方式 主要方式: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 1、蛋白激酶:使细胞内蛋白质磷酸化
➢Ser/Thr蛋白激酶:催化Ser/Thr磷酸化 ➢Tyr蛋白激酶:催化Tyr磷酸化 2、蛋白磷酸酶:催化脱磷酸化反应 ➢酪氨酸磷酯酶 ➢Ser/Thr磷酯酶
3、单个跨膜α螺旋受体
➢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催化型受体 ):受体胞 内区具有激酶活性。如:EGF受体、IGF受体
➢与胞浆中蛋白激酶偶联的受体:受体自身没有 激酶活性,但与配体结合后 可偶联胞浆中的T激 酶。如:生长素受体、干扰素受体
催化型受体特点
➢胞外N端:配体结合区 ➢1个跨膜α螺旋:高度疏水 ➢胞内C端:T激酶活性,具有ATP和底物结合位点 ➢与配体结合后多数进行二聚化 ➢自身磷酸化:二聚化受体中的T激酶活性彼此磷 酸化对方的酪氨酸残基 ➢一般调节细胞的增值、分化
第二节 信息传递途径
Signal Pathway
一、膜受体介导的信息传递
– cAMP- 蛋白激酶途径 – Ca2+- 依赖性蛋白激酶途径 – cGMP- 蛋白激酶途径 – 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 – 核因子 途径 – TGF-β途径(含Ser/Thr蛋白激酶的受体途径)
三、转导体(transducer):G蛋白
跨膜信号转导
胞外信息分子与膜受体结 合,将信息传递至胞浆或核内,
调节靶细胞功能的过程。
G蛋白(G protein):位于细胞膜上胞浆侧, 可与GTP/GDP结合的一种外周蛋白,它是一种转 导体,可将外来的信号转化为传向细胞内的信 号,其活性与GTP/GDP密切相关,故而得名。
❖第三信使(third messenger)
负责细胞核内外信息传递的物质,是一 类可与靶基因特异序列结合的核蛋白,能调节 基因的转录,又称为DNA结合蛋白。
化学性质
无机离子:如 Ca2+ 脂类衍生物:如DAG、Cer 核苷酸:如cAMP、cGMP 糖类衍生物:如IP3 信号蛋白分子
二、受 体
Receptor
功能
s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i 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p 激活磷脂酰肌醇的特异子通道
T 激活视觉
*o表示另一种(other) **T:传导素 (transductin)
3、作用机理 两种G蛋白的活性型和非活性型的互变
4、G蛋白的活性调节剂 ➢百日咳毒素:抑制Gi,激活AC ➢霍乱毒素:激活Gs,激活AC
细胞膜上或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 并与之结合,进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特殊 蛋白质,或个别糖脂
(一)受体分类
1.与G蛋白偶联的受体:A激酶、C激酶通路
细胞膜表面受体 (多肽、儿茶酚胺)
2.含内在酶结构的受体:酪氨酸激酶、G激 酶通路
3.与胞浆中蛋白激酶偶联的受体
4.离子通道受体
胞浆/核内受体(类固醇激素、甲状腺素、前列腺素)
(二)受体结构
1、环化受体(配体依赖性离子通道)
2、G蛋白偶联受体 (蛇型受体/七个跨膜α螺旋受体)
➢胞外N端:结合配体,可被糖基化 ➢七个跨膜α螺旋和三个胞外环与三个胞内环 ➢胞内第三环与G蛋白偶联
➢胞内C端:保守Cys残基在肾上腺素受体和视紫 质受体中可被棕榈酰化,以稳定C端三级结构
➢保守Cys残基在稳定受体结构中起重要作用 ➢胞内第三环和C端有多个Thr残基,磷酸化后可 与抑制蛋白结合,使受体失活
外部环 境刺激
单细胞生物 直接反应
多细胞生物 多级调节
细胞信息传递(Signal Transduction):细胞接受外界的 信息(视觉、嗅觉、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 子、药物等),通过相应的受体,经细胞内信 息传递、放大而引起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细胞信息传递的方式
1、直接接触的细胞:细胞连接;细胞识别 2、未接触的细胞:化学通讯
(一)细胞间信息物质
(extracellular signal molecule)
➢细胞间信息物质:配体(ligand)或第一信使 ➢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1)特点:少量、短寿、高效、特异 (2)作用类型:自分泌、旁分泌、内分泌
(3)化学性质:蛋白质和肽类;氨基酸及其衍生 物;类固醇激素;脂酸衍生物;气体
(1)高度专一(特异) (2)高亲和(高效) (3)可饱和 (4)可逆性 (5)特定作用模式 (6)组织特异
(四)受体活性的调节
1、调节方式 (1)磷酸化/去磷酸化 (2)膜磷脂代谢影响 (3)酶促水解 (4)G蛋白的调节 2、调节结果:受体下调、上调 (1)受体下调:数量减少或/和活性降低 (2)受体上调:数量减少或/和活性增加
(4)溶解性质:水溶性;脂溶性;气体
二、细胞内信息物质
(intracellular signal molecule) 细胞受第一信使刺激后产生的在细
胞内起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分子
❖第二信使(secondary messenger) 在细胞内传递信息的小分子物质,如:
Ca2+、DAG、IP3、Cer、cAMP、cGMP、花 生四烯酸及其代谢产物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