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患者使用约束具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约束器具管理制度

约束器具管理制度

约束器具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对约束器具的管理,确保约束器具的安全、有效使用,维护医疗秩序,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部门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使用的各类约束器具的管理。

三、管理责任1. 医疗机构负责人应当加强对约束器具管理的重视,确保本制度的贯彻执行。

2.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约束器具管理制度,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做好约束器具的管理工作。

3. 各科室负责人应当加强对本科室约束器具管理的监督和检查,保障约束器具的安全使用。

四、约束器具的管理1. 约束器具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束缚带、约束衣、安全护具等,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配备约束器具。

2. 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专门的仓库或者柜子,统一存放约束器具,并对存放位置和数量进行明确标识。

3. 医疗机构应当做好约束器具的清点和登记工作,管理人员应当进行定期的数量核对和清点,做好记录。

4. 约束器具的领用应当经过审核,由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保证领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五、约束器具的使用1. 约束器具的使用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部门的规定,不得滥用或者超范围使用。

2. 在使用约束器具时,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需要,合理选择约束器具,并进行正确和安全的使用。

3. 在使用约束器具时,医务人员应当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痛苦,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定期放松约束器具,保障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4. 在使用约束器具时,医务人员应当详细记录患者的情况,包括约束器具的使用时间、方式和效果等,做好相关的文书记录。

六、约束器具的检查和维护1. 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约束器具进行检查和维护,保障约束器具的功能完好。

2. 发现约束器具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损坏的,应当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及时更换或者修理。

3.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约束器具的维护档案,记录维护人员、时间和内容等,保留相关证据。

七、约束器具的报废处理1. 约束器具的报废应当由医疗机构相关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并经过审核确认。

身体保护性约束具使用管理制度

身体保护性约束具使用管理制度

身体保护性约束具使用管理制度身体保护性约束具是指用于限制或控制行动自由的设备,如手铐、脚镣、安全带、护手、保护头盔等。

身体保护性约束具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保护人的安全和生命,但过度使用可能会造成身心伤害和侵犯人权。

因此,身体保护性约束具的使用应该遵循一定的管理制度。

一、使用条件1.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任意使用,更不能用于非法目的。

2.使用条件必须符合法律、正当、必要原则。

即对于要使用保护性约束具的对象,必须是合法的、合理的、合理的,并且是必要的。

3.必须符合人权和基本自由保障的原则,不能侵犯受约束人的人权和基本自由。

4.必须确保使用的安全性,保证受约束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5.必须保护受约束人的隐私和尊严,确保受约束人得到适当的关爱和照顾。

二、身体保护性约束具的选用与使用1.按照使用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身体保护性约束具,确保符合受约束人的特殊情况。

2.选择合适的保护性约束具,应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或治安管理人员进行选择。

3.对于要使用保护性约束具的对象,必须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调查,并对其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确定受约束人的身体情况。

4.使用保护性约束具期间,必须做到定时检查和观察,确保受约束人身体安全。

5.使用时必须小心谨慎,防止错误使用和失误伤害人体。

三、身体保护性约束具使用的程序与要求1.身体保护性约束具的使用应有书面的安排,并应有理由说明使用原因、对象、方法及保护措施。

2.应由专业治安管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和程序实施。

3.应就使用保护性约束具向被约束人讲解使用原因和注意事项,保证其知情并且当其无能力时应有家属或代理人陪同。

4.当受约束人出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解除全身保护性约束具,予以及时治疗。

5.在使用身体保护性约束具之前应当记录和检查,使用过程中应当随时检查。

四、相关责任1.执行制度的治安管理机构应对使用保护性约束具的原因和过程,在规定时间内逐级上报有关领导。

2.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相关事故或损害,应由责任人承担相应责任。

医院患者使用约束具管理制度

医院患者使用约束具管理制度

医院患者使用约束具管理制度1.为预防患者因身体自由活动导致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对患者使用的约束具主要指约束患者身体和四肢的约束带。

2.护理院尊重每个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其中包括不受约束的自由,除非有明确的指征。

当患者自主选择的自由和医疗护理安全的需要发生冲突时,应充分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以选择最佳解决方案,维护患者的权利和安全。

3.对患者实施约束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并在其他帮助性措施无效的情况下方可使用。

帮助性措施包括:(1)止痛和安慰。

(2)改变环境布置,减少噪音,减少环境刺激。

(3)加强语言交流,分散患者注意力,减少负面情绪。

(4)加强各类导管 /引流管固定。

(5)帮助患者经常变换体位。

(6)拉起床档防止患者坠床。

(7)安排人员陪伴。

(8)为患者提供教育等。

4.使用约束的指征(1)保证必要的治疗通路的通畅。

(2)减少因意识改变造成的自我伤害,如坠床。

(3)在特殊操作期间的临时制动。

5.约束具的使用由责任医师、护士长或责任护士评估并确定患者使用约束具指征后,才能对患者使用约束具,并做好记录。

(1)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约束具使用情况:类型、部位、开始时间。

(2)约束期间定期评估老人身体约束处循环情况和皮肤颜色、完整性,并记录。

(3)当需要约束的指征消失后,及时取下患者身上的约束,记录终止约束的原因、时间。

6.使用约束具必须严格执行知情同意制度,签署知情同意书。

如果患者/家属拒绝使用约束具,须在住院记录中注明将会产生的后果,并由患者/家属签字。

7.给患者使用约束具时,必须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以利于患者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8.对使用约束具的患者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将使用约束具的患者作为重点交接对象。

患者身体约束制度

患者身体约束制度

患者身体约束制度1.目的:规范约束标准,保障患者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2.定义:使用相关用具或设备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限制其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自由活动和(或)触及自己身体的某部位。

3.适用范围:适用于住院患者。

4.制度内容:4.1 基本要求4.1.1 应遵循最小化约束原则,当约束替代措施无效时实施约束。

4.1.2 应遵循患者有利原则,保护患者隐私及安全,对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4.1.3 约束过程中应动态评估,医护患三方应及时沟通,调整约束决策。

4.2 制度落实4.2.1 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任何场所,使用相关用具或设备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限制其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自由活动和(或)触及自己身体的某部位。

4.2.2 身体约束适用于:①谵妄、昏迷、躁动等意识不清的危重症患者;②特殊治疗期间的临时限制;③不配合治疗的患者;④精神障碍患者;⑤病情危重、使用有创通气、伴有各类插管、引流管等。

4.2.3 评估患者需约束者,告知患者或监护人或委托人约束的相关内容,共同决策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紧急情况下,可先实施约束,再行告知。

若家属不同意约束则需签署拒绝说明。

4.2.4 根据评估结果、医嘱及约束部位,选择约束方式和用具。

4.2.5 约束时应执行查对制度,并进行身份识别。

4.2.4 注意做好约束处皮肤的护理,保持约束肢体的功能位及一定活动度,约束用具松紧度以能容纳 1~2 横指为宜,约束部位应给予皮肤保护。

4.2.7 每 2 小时认真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在《住院患者身体约束评估表》上记录,每班在护理记录上记录(ICU 每两小时记录)。

4.2.8 在使用约束期间,应动态观察患者约束松紧度、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局部血运等情况。

一旦出现并发症,及时通知医师。

医院身体约束管理制度

医院身体约束管理制度

身体约束管理制度
1.目的
规范约束标准,保障患者安全,防止意外伤害的发生。

2.目标
约束执行正确,保证患者安全。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全院医护人员。

4.名词定义
身体约束指使用相关用具或设备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限制其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自由活动和(或)触及自己身体的某部位。

5.内容
5.1基本要求
5.1.1遵循最小化约束原则,当约束替代措施无效时实施约束。

5.1.2遵循患者有利原则,保护患者隐私及安全,对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5.1.3约束过程中应动态评估,医护患三方及时沟通,调整约束决策。

5.2约束评估
5.2.1约束实施前评估患者是否需要约束;
5.2.2告知患者或监护人或委托人约束的相关内容,共同决策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紧急情况下,可先实施约束,再行告知;
5.2.3根据评估结果和医嘱,选择约束方式和用具。

5.3约束实施
5.3.1约束时应执行查对制度,并进行身份识别。

5.3.2约束用具的使用应遵循产品使用说明。

5.3.3保持约束肢体的功能位及一定活动度,约束用具松紧度以能容纳1-2横指为宜,约束部位应给予皮肤保护。

5.3.4约束用具应固定在患者不可及处,不应固定于可移动物体上。

5.3.5约束中宜使用床档,病床制动并降至最低位。

5.3.6应动态观察患者约束松紧度、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局部血运等情况,每2-4小时在约束病人观察记录单记录。

一旦出现并发症,及时通知医师。

医院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管理制度

医院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管理制度

县人民医院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管理制度1.术语和定义1. 1 身体约束physical restraint .使用相关用具或设备附加在或临近于患者的身体,限制其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自由活动和(或)触及自己身体的某部位。

1. 2 最小化约束minimizing restraint最小范围或最短时间地限制患者身体或身体某部位的自由活动。

1. 3 约束替代restraint alternative可用于代替约束用具、减少身体约束的干预措施,如环境改变、巡视、倾听、陪伴等。

1.4 约束用具restraint device用于限制患者身体或身体某部位自由活动的工具,如各种类型的约束带、约束手套、约束衣裤等。

2.基本要求2.1应遵循最小化约束原则,当约束替代措施无效时实施约束。

2.2应遵循患者有利原则,保护患者隐私及安全,对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3.3约束过程中应动态评估, 医护患三方应及时沟通, 调整约束决策。

3.评估工具根据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T/CNAS 04-2019我院统一使用以下评估工具(详见附录A):3. 1 GCS: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IaSgOW Coma Scale)4. 2 RASS: Richmond 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5. 3 Lovett肌力评定分级法6.评估时机6.1首次评估:患者入院后首次实施身体约束前。

6.2再次评估:责任护士对实施身体约束的患者应至少每8小时评估1次;需调整约束等级、约束方式及约束用具前应再次进行评估。

7.评估前准备7.1应根据评估流程,评估约束的必要性及约束方式、约束用具(见附录B)。

7.22应告知患者或监护人或委托人身体约束的相关内容,共同决策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7.3医生开具临时医嘱“保护性约束”,24h内有效。

7.4紧急情况下,可执行口头医嘱,先实施约束,再行告知,Ih内补齐。

8.约束实施6. 1约束时应执行查对制度,并进行身份识别。

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

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1 Women and Children ’s Hospital1.目的规范不能自主控制行为需要保护性约束的患者管理,确保患者及其他人员的安全,充分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权利,尊重患者的人格和尊严。

2.范围医院科室/部门、员工、医学学员、患者、来防者。

3. 定义3.1 约束具:是指约束患者躯干及四肢的器具。

3.2 保护性约束患者:指因心理、生理等原因造成不能自主控制行为需要保护性约束的患者。

4. 内容4.1 应用指征:需要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其他帮助性措施(如镇静、止痛和安慰、家属陪伴等)无效的情况下使用。

4.2 使用原则: 文件名称 保护性约束管理制度版本号 2016-10-A 文件编号 QFE/JCI-M-2016-100总页数 共2页 制定部门 护理部 生效日期4.2.1医护人员应尊重每位患者自主选择治疗方案的权利,其中包括不收约束的自由,除非有明确的指征,当患者拒绝采取约束措施时,应考虑两者之间的平衡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以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4.2.2 身体约束不能作为常规手段,只有在患者必须使用约束时才能实施。

4.2.3 进行身体约束时必须遵循对患者伤害最小、保障安全又能达到最好效果的原则。

4.2.4实施约束前,必须由医生对患者进行评估并下达医嘱后,才能使用约束具。

4.3约束流程:4.3.1知情同意:医生向患者/家属讲明使用约束具的目的和必要性,由患者或授权委托人签字,签字的知情同意书在本次住院期间均有效。

4.3.2医嘱:凡保护性约束患者,须在临时医嘱栏中下达医嘱(注明起止时间)后方可执行,医嘱时效不得超过24小时。

24小时后重新评估是否仍需要保护性约束,若仍需要保护性约束则再次下达临时医嘱。

4.3.3实施约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约束具及约束部位。

4.3.4 记录:医生在病程中记录约束的原因,责任护士在《约束具使用记录单》或《护理记录单》中记录约束部位及开始时间等。

4.3.5 解除约束:患者的保护性约束指证消失,护士通知医生,医生评估后下达解除保护性约束医嘱,护士及时解除约束具并记录。

医疗安全管理约束器具使用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约束器具使用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约束器具使用制度1. 引言医疗机构为了提供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需要制定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其中,医疗安全管理约束器具使用制度是确保医疗设备能够正确、合理地使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详细介绍医疗安全管理约束器具使用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2. 背景医疗器具是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包括手术器械、医用电子设备、药品等。

为了确保医疗器具的正确使用,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事故和医疗事故的发生,医疗机构需要制定医疗安全管理约束器具使用制度。

3. 目的医疗安全管理约束器具使用制度的目的在于: - 确保医疗器具的正确使用和操作流程的规范化,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 规范医疗人员对医疗器具的使用和维护,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4. 范围医疗安全管理约束器具使用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内的所有医疗器具和相关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范围和内容: - 手术器械的选用、清洁、消毒和贮存; - 医用电子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 药品的储存、配送和管理; - 医疗器械的采购、管理、报废等。

5. 责任医疗机构在医疗安全管理约束器具使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5.1 医疗机构管理层的责任医疗机构管理层要确保医疗安全管理约束器具使用制度的制定、实施和监督落实,包括但不限于: - 对医疗器具的采购和储存进行管理; - 指定专人负责医疗器具的消毒和贮存;- 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和遵守约束器具使用制度。

5.2 医疗技术人员的责任医疗技术人员是医疗器具的主要使用者,他们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熟悉和掌握医疗器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检查医疗器具的完好性和消毒状态,确保使用前达到规定的卫生质量要求;•使用前对医疗器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根据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医疗器具的质量和性能。

5.3 护理人员的责任护理人员是医疗器具的使用和维护者之一,他们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垃圾分类和医疗废物的处理,确保医疗器具的质量和安全;•熟悉并执行医疗器具的操作规范,维护和保养医疗器具;•做好医疗器具的清洁和消毒工作,确保患者不受交叉感染的威胁。

保护性约束具使用管理制度

保护性约束具使用管理制度

保护性约束具使用管理制度
一、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具使用的适应征,尽可能减少使用。

二、根据患者情况需要采取保护性约束时,医护之间要及时相互沟通,认真评估,由医师下达医嘱。

三、向患者或家属解释约束的目的,取得理解与配合,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四、责任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约束具使用情况,包括约束具类型、部位、开始及终止时间。

五、患者采取约束措施后,责任护士应严密观察,至少每小时巡视检查约束具松紧是否合适、约束器具是否安全、约束措施是否恰当、病情是否允许终止约束等情况。

六、约束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七、病情稳定,评估约束具可以解除时,责任护士及时报告医师检查患者,由医师决定是否解除约束。

八、严重精神疾病患者,如果采取约束用具后,仍难以保证患者自身及其他人员安全的,要及时向医务科或总值班报告,并将患者转到有完善保护措施的精神病专科医院或专科病房,以确保患者安全。

医院患者使用约束具管理制度

医院患者使用约束具管理制度

医院患者使用约束具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涉及的约束具是指约束手套和约束带。

(二)对患者采用约束措施必须有书面医嘱,严格掌握指征,包括患者可能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如精神错乱或认知障碍;患者阻碍治疗的实施,如意外拔管撞伤抓伤等。

(三)使用约束具须在其他帮助性措施无效后并征得患者或亲属同意并有医嘱时方可启用。

其他帮助性措施包括:止痛、安慰以及安排患者亲属陪伴等。

(四)使用约束带时尽量避开输液部位、手术切口及皮肤破损处。

(五)正确使用所有的约束具,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易于取下。

(六)呼叫器放置于患者手可触及处,确保患者可随时呼叫护士。

(七)定期对医务人员就正确使用约束具及如何护理约束患者进行培训。

(八)患者实施约束具后责任护士至少每小时对患者评估1次,检查约束部位血液循环情况并记录。

(九)如患者使用约束具的指征消失,应及时停止约束。

使用保护性身体约束的管理制度

使用保护性身体约束的管理制度

使用保护性身体约束的管理制度
1.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医嘱,取得患者或家属理解和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方可使用,知情同意书放入病历保存。

对患者和家属不同意保护性约束的情况,则需在病历上注明,由患者或家属签字,由此发生的意外后果自负。

2.为患者实施约束时,保护患者隐私,使肢体位于功能位置。

约束带应放衬垫,松紧适宜并定时放松。

正确使用所有约束工具,并在发生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时易于取下。

3.约束带固定于病床缘、床头或座椅上(约束背心),不能系在床栏上。

4.为患者实施约束时,应观察患者末梢循环和约束部位皮肤情况。

经常与患者及家属沟通,随时询问患者感觉,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心理变化,指导患者及家属促进身体舒适的方法。

观察末梢循环情况包括:皮肤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水肿等。

若约束部位皮肤苍白、发绀、麻木、刺痛、冰冷时,立即放松约束带,必要时行局部处理。

叮嘱患者和家属不要随意解开约束带。

5.病人被约束后,要保证病人的生理需要,进食、进水、大小便、生活护理要做到位。

6.动态、规范评估和记录约束具使用情况。

7.病情稳定或治疗结束后,应及时根据医嘱解除约束具。

医院患者使用约束具管理制度

医院患者使用约束具管理制度

医院患者使用约束具管理制度医院患者约束管理制度第一章概述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维护医院的秩序,以及保护医务人员的权益,我们依据《精神卫生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结合我们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这项管理制度。

使用约束具其实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手段,目的是为了防止患者因为精神或者身体上的问题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第二章目的和适用范围2.1 目的这套制度主要是为了:1. 规范医院在使用约束具时的流程,确保这个过程是合法、合理且必要的。

2. 保护患者的基本人权,尽量减少对他们身体和心理的伤害。

3. 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医院的正常运作。

2.2 适用范围这项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和所有医务人员在使用约束具时的相关活动和流程。

第三章法律依据制定这项制度的依据包括:1. 《精神卫生法》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3. 《患者权益保护法》4.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章管理规范4.1 使用约束具的条件使用约束具应当满足以下条件:1. 患者存在明显的自伤或伤害他人的风险。

2. 医生经过评估后确认患者的精神或身体状况需要使用约束措施。

3. 在其他替代方法无效或不可行的情况下。

4.2 约束具的种类医院使用的约束具包括但不限于:1. 腕带约束2. 脚踝约束3. 床边护栏4. 其他医院批准的安全装置4.3 使用约束具的程序1. 评估与决策:医务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决定是否使用约束具,并做好记录。

2. 通知与记录:在使用约束具之前,必须告知患者及其家属,记录相关信息,包括使用原因、时间和持续时间等。

3. 使用监控:在使用约束具的过程中,医务人员要定期观察患者,确保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

4. 定期评估:每隔一段时间(比如每小时),医务人员需要重新评估患者的状况,决定是否继续使用约束具,必要时进行调整或解除。

4.4 解除约束的条件一旦患者的状况改善且能够自我控制风险,医务人员应及时解除约束,并记录解除的时间和理由。

约束床管理规定

约束床管理规定

约束床管理规定
1、严格掌握保护具应用的适应症,维护患者自尊。

使用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保护具的目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如非必须使用,则尽可能不用。

2、保护具只宜短期使用。

病情稳定或者治疗结束后,应及时解除约束。

用时需注意患者的卧位,保持肢体及关节处于功能位,并协助患者经常更换体位。

3、使用时,约束带下需垫衬垫,固定松紧要适宜,需较长时间固定者,每2h松解约束带1次,活动肢体并协助患者翻身。

4、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的皮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5、正确记录并交接班,包括约束的原因、时间,约束带的数目,约束部位,约束部位皮肤情况,解除约束时间等。

6、随时评价保护具使用情况:
(1)能满足保护具使用患者的身体基本需要,患者安全、舒适,无血液循环障碍、皮肤破损、坠床、撞伤等并发症或意外发生;
(2)患者及家属了解保护具使用的目的,能够接受并积极配合;
(3)各项检查、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顺利进行。

约束具使用 操作规程

约束具使用 操作规程

约束具使用操作规程目的 1 保证必要的治疗通路的畅通。

2 减少因意识改变造成的自我伤害,如坠床。

3 在特殊操作期间的临时制动,如深静脉穿刺。

相关知识 1 不正确使用约束具的后果:血管、神经受压,患者解下约束具后作为自缢的工具,患者发生坠床或其它外伤。

2 约束具使用注意事项:2.1约束位置应舒适(例如不能使上肢翻至头部方向)。

2.2约束的固定结要适度,以伸一指为宜,不能过紧、过松,以免局部压迫受损或滑脱。

2.3固定于床上的结头要隐蔽,以不能使患者看到、摸到为宜。

2.4肩部保护时,腋下要填棉垫或衣裤,必须打固定结,勿松动,以免损伤臂丛神经。

2.5约束具使用过程中,礼貌地对待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2.6经常巡视,注意约束局部的松紧情况,防止血管、神经受压,发生意外,防患者解下约束具做自缢的工具。

2.7随时关心患者,长时间约束者,注意肢体位置的变换。

用物患者/家属教育 1 使用约束具的目的和必要性。

2 不能未经医务人员同意擅自使用约束具。

3 不正确使用约束具的后果。

4 使用过程中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护理记录 1 约束具使用的类型、部位、开始的时间、去除的时间。

2 使用约束具时,由护理组长/责任护士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约束具使用的类型、部位、开始的时间,以后由责任护士每小时评估一次,包括检查约束部位血液循环,并在护理记录单相应的约束具使用栏中打勾,如有特殊情况及时记录。

3 使用约束具的指证消失后,及时取下患者身上的约束具并记录。

4 如患者/家属拒绝使用约束具,在护理病历的每日评估单的备注栏中注明,必要时请患者/家属签字。

风险防范约束具使用存在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肢体血液循环障碍、患者解下约束具后作为自缢工具等风险,其防范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患者使用约束具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涉及的约束具是指约束手套和约束带。

(二)对患者采用约束措施必须有书面医嘱,严格掌握指征,包括患者可能有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如精神错乱或认知障碍;患者阻碍治疗的实施,如意外拔管撞伤抓伤等。

(三)使用约束具须在其他帮助性措施无效后并征得患者或亲属同意并有医嘱时方可启用。

其他帮助性措施包括:止痛、安慰以及安排患者亲属陪伴等。

(四)使用约束带时尽量避开输液部位、手术切口及皮肤破损处。

(五)正确使用所有的约束具,并在发生紧急情况时易于取下。

(六)呼叫器放置于患者手可触及处,确保患者可随时呼叫护士。

(七)定期对医务人员就正确使用约束具及如何护理约束患者进行培训。

(八)患者实施约束具后责任护士至少每小时对患者评估1次,检查约束部位血液循环情况并记录。

(九)如患者使用约束具的指征消失,应及时停止约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