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粒子的波动性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 第17章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17章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惠更斯 麦克斯韦 爱因斯坦
公认
光的直线 实验依据 传播、光
的反射
光的干涉、 衍射
能在真空中
传播,是横
光电效应 康普顿效
光既有波动现 象,又有粒子
波,光速等 于电磁波速

特征
内容要点
光是一群 光是一种机 弹性粒子 械波
光是一种电 磁波
光是பைடு நூலகம்有电磁
光是由一 份一份光
本性的物质,
子组成的 既有波动性又
有粒子性
年代 17世纪 17世纪 19世纪中 20世纪初 20世纪初
二、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光的波动性
光的粒子性
实验基础
干涉、衍射
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
含义
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 性,它不同于宏观的波,它是一 种概率波,即光子在空间各点出 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用波动 规律描述:(1)足够能量的光(大量 光子)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 质。(2)频率低,波长长的光,波 动性特征显著。
(海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人类对光的本 性认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 图所表示的实验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________,说明光具有 粒子性的是________。
答案:ABD,C 解析:C为光电效应实验,证明了光的粒子性;其余的三 个实验均证明了光的波动性。
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1)能量:ε=__h_ν__; h
(2)动量:p=___λ__。
3.意义
能量 ε 和动量 p 是描述物质的_粒__子__性的重要物理量;波长
λ 和频率 ν 是描述物质的_波__动__性的典型物理量。因此 ε=__h_ν__ h
和 p=___λ__揭示了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之间的密切关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17-3粒子的波动性 (共53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17-3粒子的波动性 (共53张PPT)

【规范解答】
一切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光的有些行为
(如干涉、衍射)表现出波动性,光的有些行为(如光电效应)表现 出粒子性,所以不能说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虽然光子与电子都是微观粒子,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 止质量,光子不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质量;电子是以实物形 式存在的物质,光子是以场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能说光子 与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2.德布罗意认为任何运动着的物体均有波动性,可是我们 观察运动着的汽车(如图所示),并未感到它的波动性.你如何 理解该问题?请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提示:一切微观粒子都存在波动性,宏观物体(汽车)也存 在波动性,只是因为宏观物体质量大、动量大、波长短,难以 观测.
3.为什么德布罗意波观点很难通过实验验证?又是在怎样 的条件下使实物粒子的波动性得到了验证? 提示: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很短,所以 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观察到其波动性;而当一个原来静止的 电子,在经过100 V电压加速后,德布罗意波长约为0.12 nm, 因此有可能观察到电子的波动性.
要点二 对物质波的理解
1.物质的分类 (1)由分子、原子、电子、质子及由这些粒子组成的物质; (2)“场”也是物质,像电场、磁场、电磁场这种看不见 的,不是由实物粒子组成的,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特殊物质.
2.物质波的普遍性 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在波动 性,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 对应的波长太小的缘故. 3.分析求解物质波问题的方法 (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宏观物体或微观粒子动量的表达式 p=mv. h (2)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 p求解.
2.光子的能量和动量 (1)能量:e= hν ;
h (2)动量:p= λ

高中物理选修三 新教材 学习笔记第4章 5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高中物理选修三 新教材 学习笔记第4章 5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5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学习目标] 1.了解粒子的波动性,知道物质波的概念.2.了解什么是德布罗意波,会解释有关现象.3.了解量子力学的建立过程及其在具体物理系统中的应用.一、粒子的波动性1.德布罗意波:每一个________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________波.2.粒子的能量ε和动量p 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的关系:ν=εh ,λ=h p. 二、物质波的实验验证1.实验探究思路:________、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则在一定条件下,也应该发生________或衍射现象.2.实验验证:1927年戴维森和汤姆孙分别用单晶和多晶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得到了电子的衍射图样,证实了电子的________.3.说明除了电子以外,人们陆续证实了中子、质子以及原子、分子的________,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ν=εh 和λ=h p关系同样正确. 4.电子、质子、原子等粒子和光一样,也具有____________性.三、量子力学的建立四、量子力学的应用借助量子力学,人们深入认识了________(填“宏观”或“微观”)世界的组成、结构和属性.1.推动了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发展.人们认识了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各个________(填“宏观”或“微观”)层次的物质结构,又促进了________学和宇宙学的研究.2.推动了原子、分子物理和光学的发展人们认识了原子的结构,以及原子、分子和电磁场相互作用的方式,发展了各式各样的对原子和电磁场进行精确操控和测量的技术.3.推动了固体物理的发展人们了解了固体中电子运行的规律,并弄清了为什么固体有________、绝缘体和半导体之分.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只要是运动着的物体,不论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有相应的波与之对应,这就是物质波.()(2)电子的衍射现象证实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3)量子力学的建立,使人们深入认识了微观世界的组成、结构和属性.()(4)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体上得到电子束的衍射图样,从而证实了德布罗意的假设是正确的.() 2.质子(11H)和α粒子(42He)被加速到相同动能时,质子和α粒子的动量之比为________,德布罗意波长之比为________.一、粒子的波动性导学探究1.如图是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结合图样及课本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德布罗意提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假设的理论基础是什么?(2)电子束穿过铝箔的衍射图样说明了什么?2.德布罗意认为任何运动着的物体均具有波动性,可是我们观察运动着的汽车,并未感觉到它的波动性,你如何理解该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知识深化1.对物质波的理解(1)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在波动性,这种波叫物质波,其波长λ=h p .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小. (2)德布罗意假说是光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2.计算物质波波长的方法(1)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宏观物体或微观粒子动量的表达式p =m v .(2)根据波长公式λ=h p求解. (3)注意区分光子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和动量的不同表达式.如光子的能量:ε=hν,动量p =h λ;微观粒子的动能:E k =12m v 2,动量p =m v . 例1 (多选)根据物质波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微观粒子有波动性,宏观物体没有波动性B .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C .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干涉、衍射现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有波动性D .速度相同的质子和电子相比,电子的波动性更为明显针对训练 (2021·河北巨鹿中学高二阶段练习)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中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叫物质波,下列关于物质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质波和光波都是概率波B .实物粒子与光子一样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实物粒子与光子是本质相同的物体C .动能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短D .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中子的波长短例2 (2021·苏州市高二期中)在中子衍射技术中,常利用热中子研究晶体的结构,因为热中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晶体中原子间距相近.已知中子质量m =1.67×10-27 kg ,普朗克常量h =6.63×10-34 J·s ,可以估算德布罗意波长λ=1.82×10-10 m 的热中子动量的数量级为( ) A .10-17 kg·m/s B .10-19 kg·m/s C .10-21 kg·m/sD .10-24kg·m/s 例3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是λ=h p,式中p 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 是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德布罗意波,现有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1的物体1和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2的物体2相向正碰后粘在一起,已知|p 1|<|p 2|,则粘在一起的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 A.λ1+λ22 B.λ1-λ22 C.λ1λ2λ1+λ2 D.λ1λ2λ1-λ2例4 (多选)电子衍射和双缝干涉实验是证明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的重要实验,电子束通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如图甲所示,不同数目的电子通过双缝后的干涉图样分别如图乙、图丙和图丁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B .这两个实验都说明电子是粒子C .这两个实验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D .这两个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例5 (2021·南京市高二期末)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 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束通过电场加速后,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初速度为0,加速电压为U ,普朗克常量为h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实验说明了电子具有粒子性B .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为λ=h 2meUC .加速电压U 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明显D .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替代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二、量子力学的建立例6 (多选)下列关于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及应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量子力学完全否定了经典力学B.量子力学是在早期量子论的基础上创立的C.量子力学使人们深入认识了微观世界的组成、结构和属性D.“芯片”等器件利用固体的微观结构对电路进行操控,是量子力学在固体物理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17.3《粒子的波动性》导学案设计 无答案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5:17.3《粒子的波动性》导学案设计 无答案

第17.3节《粒子的波动性》导学案班级: 组别: 组名: 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光既具有波粒二象性,从微观角度理解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

(重点、难点)2.知道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和粒子动量关系。

(重点)3.通过电子衍射实验,了解创造条件来进行有关物理实验的方法。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及迁移;归纳总结。

【知识链接】1.波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2.光子的能量公式 ;光子的动量公式 ;动量的定义式:3.麦克斯韦指出光是一种 波。

【学习过程】知识点一、光的波粒二象性【问题1】回忆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⑴哪些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哪些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⑵如果现在问你:“光究竟是什么?”你该如何回答呢?⑶光子的能量表达式h εν=和动量表达式hp λ=中: 和 描述光的波动性;和 描述光的粒子性;普朗克常量h 起到 作用。

知识点二、实物粒子的波动性【问题2】德布罗意是怎样想到“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这一大胆假设的?他认为:在对光.的研究上,由于过多地关注了光的 性,导致我们忽视了 性;反之,在对实物粒子....的研究上,由于过多地关注了其 性,可能导致我们忽视了其 性。

于是,他提出了“ ”这一大胆假设。

【问题3】德布罗意波的内容:⑴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即 相联系。

⑵而且粒子的能量ε和动量p 跟它所对应的波的频率ν和波长λ之间,也像光子跟光波一样,遵从如下关系: , 。

⑶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后来称为 波,也叫做 。

【问题4】某电视显像管中电子的运动速度是74.010/m s ⨯;质量为10g 的一颗子弹的运动速度是200/m s 。

分别计算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

(已知电子的质量:319.110e m kg -=⨯。

提示:6.630.189.14≈⨯。

)【问题5】有以下四种波:①宏观物体(如子弹)的物质波、②微观粒子(如电子)的物质波、③波长为77.610m λ-=⨯的红光、④波长为2m λ=的机械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7章 第3节 粒子的波动性(共45张PPT)
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 应的波长太小的缘故.(一切实物粒子都有波动性)
(2)德布罗意是一种概率波,粒子在空间各处出现的概率受到 波动规律的支配,不要以宏观观点中的波(机械波)来理 解德布罗意波.
第12第页1共2页42 页
(3)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 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和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 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 是物质波.
④光在传播过程中往往表现出波动性;在与物质发生作用时
往往表现为粒子性。
第6页第共6页42 页
二、粒子的波动性 1.物质波

德布罗意 (due de Broglie, 1892-1960)
法国物理学家,1929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
得者,波动力学的创
始人,量子力学的奠 基人之一。
第7页第共7页42 页
答案:(1)4.0×10-10 m 6.63×10-35 m
第34第页3共4页42 页
1.对光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个别光子的行为表现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行为表
现为波动性
B.光的波动性是光的一种特性,不是光子之间的相互 作用引起的
C.光表现出波动性时,就不具有粒子性了,光表现出 粒子性时,就不具有波动性了
毒样貌
第23第页2共3页42 页
人类对于光的认识历程
能量量子化 普朗克
德布罗意: 粒子和波这两种观点应该以某种方式统一
第24第页2共4页42 页
父子诺贝尔奖——汤姆逊
J.J.汤姆逊 1856-1940 1906年,汤姆逊由于发现电 子和对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 做出了重大贡献获得诺贝尔 物理学奖。
是粒子.虽然光子和电子都是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 二象性,但电子是实物粒子,有静止的质量;光子不 是实物粒子,没有静止的质量,电子是以实物粒子存 在的物质,而光子是以场的形式存在的物质,所以不 能说光子和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大量光子的行 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 17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 17 粒子的波动性课件
①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了光的波动性,光的偏振 现象说明光是横波. 偏振现象是横波特有的现象. ②应用:照相机镜头、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炫光等.
说明:除从光源(如太阳、电灯等)直接发出的光以外, 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不同程度的偏振光.
4.偏振光的产生方 式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如图所示,偏振片P称为起偏器,自然光通过P后成为 偏振光,偏振片Q称为检偏器,沿垂直于光的传播方 向旋转Q,光屏上光的强度发生周期性变化,透振方
A.人从右侧向左看,可以看到 彩色条纹
B.人从左侧向右看,可以看到 彩色条纹
C.彩色条纹水平排列 D.彩色条纹竖直排列
劈尖干涉是一种薄膜干涉,其装置如 下图(甲)所示.将一块平板玻璃放置 在另一平板玻璃之上,在一端夹入两 张纸片,从而在两玻璃表面之间形成 一个劈形空气薄膜.当光垂直入射后 ,从上往下看到的干涉条纹如下图(乙 )所示,干涉条纹有如下特点:
②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如果光入射的方
向合适,使反射光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时,
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偏振光,且偏振方向相互垂直.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例.(全国理综卷Ⅱ)如图所示,P是一偏振片,P的透振
方向(用带有箭头的实线表示)为竖直方向.下列四种
入射光束中,哪几种照射P时能在P的另一侧观察到透
是D
A.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水平的 B.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竖直的 C.前窗玻璃的透振方向是斜向右上45°,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是 斜向左上45° D.前窗玻璃和车灯玻璃的透振方向都是斜向右上45°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二 |选修3-5
例.抽制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所示,激光 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通过遮光板上的一条同 样宽度的窄缝的规律相同.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BD) A.这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B.这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粗了 D.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细了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17.3 粒子的波动性 知识点总结及课时练习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17.3 粒子的波动性 知识点总结及课时练习

3粒子的波动性记一记粒子的波动性知识体系1想波动性——干涉和衍射2看粒子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3记物质波——ν=εhλ=hp辨一辨1.一切宏观物体都伴随一种波,即物质波.(×)2.湖面上的水波就是物质波.(×)3.电子的衍射现象证实了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4.关于光的本性,牛顿提出微粒说,惠更斯提出波动说,爱因斯坦提出光子说,它们都说明了光的本性.(×)5.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是指:既可以把光看成宏观概念上的波,也可以看成微观概念上的粒子.(×)6.光的干涉、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想一想1.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应从微观角度还是宏观角度?提示: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要从微观的角度建立光的行为图象,认识光的波粒二象性.2.光在传播过程中,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这句话正确吗?提示:不正确.其原因是没有真正理解光的波粒二象性.事实上,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并不是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3.你能算一下你自己的物质波波长吗?提示:利用λ=hp来计算.思考感悟:练一练1.电子显微镜的最高分辨率高达0.2 nm,如果有人制造出质子显微镜,在加速到相同的速度情况下,质子显微镜的最高分辨率将()A.小于0.2 nm B.大于0.2 nmC.等于0.2 nm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解析:显微镜的分辨能力与波长有关,波长越短其分辨率越高,由λ=hp知,如果把质子加速到与电子相同的速度,因质子的质量更大,则质子的波长更短,分辨能力更高.答案:A2.(多选)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下列关于光的本性的陈述符合科学规律或历史事实的是() A.牛顿的“微粒说”与爱因斯坦的“光子说”本质上是一样的B.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显示了光具有波动性C.麦克斯韦预言了光是一种电磁波D.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解析:牛顿的“微粒说”认为光是一种物质微粒,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认为光是一份一份不连续的能量,显然选项A错;干涉、衍射是波的特性,光能发生干涉说明光具有波动性,选项B 正确;麦克斯韦根据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以及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光速近似相等从而认为光是一种电磁波,后来赫兹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选项C正确;光具有波动性与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选项D正确.答案:BCD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所以我们可以说光具有波粒二象性B.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具有相同的动能时,因为电子的质量比质子的小,所以电子的动量就小C.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具有相同的动能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比质子的小D.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具有相同的动能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比质子的大解析: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说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选项A正确;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具有相同的动能时,动量和动能的关系式为p=2mE k,由于电子的质量比质子的质量小,可知电子的动量小,选项B正确;又由λ=hp知电子的动量小,其德布罗意波长应比质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大,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ABD4.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粒子性的是()A.电子束通过双缝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人们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解析:电子束通过双缝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故A错误;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正确;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说明中子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说明具有波动性,故C错误;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说明电子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说明具有波动性,故D错误.故选B.答案:B要点一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1.[2019·河北衡水期末](多选)关于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仅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一切运动的微观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B.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C.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现象中是统一的D.实物粒子的运动有特定的轨道,所以实物粒子不具有波动性解析:德布罗意在爱因斯坦光子说的基础上提出物质波的概念,认为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故A正确,D错误;运动的微观粒子与光子一样,当它们通过一个小孔时,都没有特定的运动轨道,B正确;波动性和粒子性,在宏观现象中是矛盾的、对立的,但在微观现象中是统一的,故C正确.答案:ABC2.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束传播的光,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B.光波与机械波是同样的一种波C.光的波动性是由于光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D.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子说并未否定电磁说,在光子能量ε=hν中,频率ν仍表示的是波的特性解析:光是一种波,同时也是一种粒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当光和物质作用时,是“一份一份”的,表现出粒子性;单个光子通过双缝后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可以用波动规律描述,表现出波动性.粒子性和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光子说并未否定电磁说.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答案:D3.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理解正确的是()A.当光子静止时有粒子性,光子传播时有波动性B.光是一种宏观粒子,但它按波的方式传播C.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D.大量光子出现的时候表现为粒子性,个别光子出现的时候表现为波动性解析:光子是不会静止的,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波动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粒子性,故A、D错误;光子不是宏观粒子,光在传播时有时看成粒子有时可看成波,故B错误;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概率)可以用波动规律来描述,故C 正确.答案:C要点二 对物质波的理解4.影响显微镜分辨本领的一个因素是波的衍射,衍射现象越明显,分辨本领越低.利用电子束工作的电子显微镜有较高的分辨本领,它利用高压对电子束加速,最后打在感光胶片上来观察显微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电压越高,电子的波长越长,分辨本领越强B .加速电压越高,电子的波长越短,衍射现象越明显C .如果加速电压相同,则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本领强D .如果加速电压相同,则用质子流工作的显微镜比用电子流工作的显微镜分辨本领弱解析:设加速电压为U ,电子电荷量为e ,质量为m ,则E k =12m v 2=eU =p 22m ,又p =h λ,故eU =h 22mλ2,可得λ=h 22emU .对电子来说,加速电压越高,λ越短,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A 、B 错.电子与质子比较,因质子质量比电子质量大得多,可知质子加速后的波长要短得多,衍射现象不明显,分辨本领强,故C 对,D 错.答案:C5.现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线度为d 的某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为满足测量要求,将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设定为d n ,其中n >1,已知普朗克常量h ,电子质量m 和电子电荷量e ,电子的初速度不计,则显微镜工作时电子的加速电压应为( )A.n 2h 2med 2 B .(md 2h 2n 2e 3)13C.d 2h 22men 2D.n 2h 22med 2解析:电子的动量p =m v =2meU ,而德布罗意波长λ=h p =d n ,代入得U =n 2h 22med 2.故正确选项为D.答案:D6.[2019·海口月考]一个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由静止开始经加速电场加速后(加速电压为U),该粒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A.h2mqU B.h2mqUC.h2mqU2mqU D.hmqU解析:设带电粒子加速后的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可得qU=12m v2所以v=2qU m由德布罗意波长公式可得λ=hp=hm2qUm=h2mqU2mqU所以选项C正确.故选C.答案:C7.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2π·197 MeV·fm/c,电子的质量为m e=0.51 MeV/c2,其中c=3.0×108 m/s为真空光速,1 fm=10-15 m,则动能为1.0 eV的自由电子的物质波长为λe=________m.具有如上波长的光子的能量为Eλ=________eV.(所填答案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解析:动能为1.0 eV的自由电子的物质波长为λe=hp=hm e v=h2m e E k≈1×10-9 m具有如上波长的光子的能量为Eλ=h cλe=cp=c2m e E k≈1×103 eV.答案:1×10-91×1038.如果一个中子和一个质量为104kg的火箭都以103m/s的速度运动,则它们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分别是多长?(中子的质量为1.67×10-27 kg)解析:中子的动量为:p1=m1v,火箭的动量为:p2=m2v,据λ=hp知中子和火箭的德布罗意波长分别为:λ1=hp1,λ2=hp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λ1=hm1v,λ2=hm2v.将m1=1.67×10-27 kg,v=1×103 m/s,h=6.63×10-34 J·s,m2=104 kg代入上面两式可解得:λ1=4.0×10-10 m,λ2=6.63×10-41 m.答案:4.0×10-10 m 6.63×10-41 m9.金属晶体中晶格大小的数量级是10-10m.电子经过加速电场加速,形成一电子束,电子束照射该金属晶体时,获得明显的衍射图样.问这个加速电场的电压约为多少?(已知电子的电荷量为e=1.6×10-19 C,质量为m=0.90×10-30 kg)解析:设加速电场的电压为U,电子经电场加速后获得的速度为v,对加速过程由动能定理得eU=12m v2①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知,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为λ=hp②其中p=m v③解①②③联立方程组可得U=h22emλ2≈153 V.答案:153 V基础达标1.[2019·大同月考](多选)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频率越高,光的能量越大,粒子性越明显B.光的波长越长,光的能量越小,波动性越明显C.频率高的光只具有粒子性,不具有波动性D.无线电波只具有波动性,不具有粒子性解析:光的频率越高,由ε=hν知光子的能量越大,光的波长越短,粒子性越明显,A对;光的波长越长,则频率越小,由ε=hν知光子的能量越小,则光的波动性越明显,B对;频率高的光粒子性明显,但也具有波动性,C错;无线电波是电磁波,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D错.答案:AB2.(多选)为了观察晶体的原子排列,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1)用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成像(由于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很短,能防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因此,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高);(2)利用X射线或中子束得到晶体的衍射图样,进而分析出晶体的原子排列.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的是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比原子尺寸小得多B.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运动的速度应很小C.要获得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样,X射线波长要远小于原子的尺寸D.中子的物质波的波长可以与原子尺寸相当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很短,能防止发生明显衍射现象”及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比原子尺寸小得多,由p=hλ可知它的动量应很大,即速度应很大,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由信息“利用X射线或中子束得到晶体的衍射图样”及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中子的物质波或X射线的波长与原子尺寸相当,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答案:AD3.(多选)下表列出了几种不同物体在某种速度下的德布罗意波长和频率为1 MHz 的无线电波的波长,由表中数据可知( )B .无线电波通常情况下只能表现出波动性C .电子照射到金属晶体上能观察到它的波动性D .只有可见光才有波动性解析:由于弹子球德布罗意波长极短,故很难观察其波动性,而无线电波波长为3.0×102 m ,所以通常表现出波动性,很容易发生衍射,而金属晶体的品格线度大约是10-10 m 数量级,所以波长为1.2×10-10 m 的电子可以观察到明显的衍射现象,故选A 、B 、C.答案:ABC4.两束能量相同的色光,都垂直地照射到物体表面,第一束光在某段时间内打在物体表面的光子数与第二束光在相同时间内打在物体表面的光子数之比为5:4,则这两束光的光子能量和波长之比分别为( )A .4:5 4:5B .5:4 4:5C .5:4 5:4D .4:5 5:4解析:两束能量相同的色光,都垂直地照射到物体表面,在相同时间内打在物体表面的光子数之比为5:4,根据E =NE 0可得两束光光子能量之比为4:5;再根据E 0=hν=h c λ知,光子能量与波长成反比,故两束光光子波长之比为5:4.选项D 正确.答案:D5.[2019·广西桂林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的波粒二象性是牛顿的微粒说加上惠更斯的波动说组成的B .光的波粒二象性彻底推翻了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C .光子说并没有否定电磁说,在光子的能量式ε=hν中,ν表示波的特性,ε表示粒子的特性D.光波与机械波具有完全相同的特点解析:光的波粒二象性认为光是一份一份的光子构成的,光子是一种没有静止质量的能量团,与牛顿的微粒说中的实物粒子有本质区别;光同时还是一种波,但与惠更斯的波动说中的光是一种机械波有本质区别,A错误.在光子能量式ε=hν中,ν表示了波的特征,ε表示粒子的特性,光子说并没有否定麦克斯韦的电磁说,B错误,C正确.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光波不需要;机械波是横波或纵波,光波只能是横波,D错误.答案:C6.[2019·哈尔滨六中期中](多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B.电子束的晶体衍射实验表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C.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相等D.低频电磁波的粒子性显著,高频电磁波的波动性显著解析:光电效应表明光具有“一份一份”的能量,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动量,均能说明光具有粒子性,A正确;电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的衍射图样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B正确;动量p=2mE k,因为质子与电子的质量不同,所以动能相等的质子与电子的动量是不同的,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hp可知它们的德布罗意波长不相等,C错误;因为电磁波的频率越低,能量值越小,频率越高,能量值越大,所以低频电磁波的波动性显著,高频电磁波的粒子性显著,D错误.答案:AB7.美国科学家里卡尔多·贾科尼由于发现宇宙X射线源而获得诺贝尔奖.X射线是一种高频电磁波,若X射线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以E和p分别表示X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则()A.E=hλc p=0 B.E=hλc p=hλc2C.E=hcλp=0 D.E=hcλp=hλ解析:根据E=hν和λ=hp可得X射线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hcλ,每个光子的动量为p=hλ,选项D正确.答案:D能力达标8.德布罗意认为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他给出了德布罗意波长的表达式λ=hp.现用同样的直流电压加速原来静止的一价氢离子H+和二价镁离子Mg2+,已知氢离子与镁离子的质量之比为1:24,则加速后的氢离子和镁离子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为() A.1:4 B.1:4 3C.4:1 D.43:1解析:离子加速后的动能E k=qU,离子的德布罗意波长λ=hp=h2mE k=h2m·qU,所以λH+λMg2+=24×21×1=431,故选项D正确.答案:D9.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对应,波长是λ=hp,式中p是运动物体的动量,h是普朗克常量,人们把这种波叫德布罗意波,现有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1的物体1和一个德布罗意波长为λ2的物体2相向正碰后粘在一起,已知|p1|<|p2|,则粘在一起的物体的德布罗意波长为()A.λ1+λ22 B.λ1-λ22C.λ1λ2λ1+λ2 D.λ1λ2λ1-λ2解析:由动量守恒p2-p1=p知,hλ2-hλ1=hλ,所以λ=λ1λ2λ1-λ2,故D正确.答案:D10.一颗质量为5.0 kg的炮弹,(1)以200 m/s的速度运动时,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大?(2)假设它以光速运动,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为多大?(3)若要使它的德布罗意波长与波长是400 nm的紫光波长相等,则它必须以多大的速度运动?解析:(1)炮弹的德布罗意波长λ1=h p 1=h m v 1=6.63×10-345.0×200m =6.63×10-37 m. (2)它以光速运动的德布罗意波长λ2=h p 2=h m v 2=6.63×10-345.0×3×108m =4.42×10-43 m. (3)由λ=h p =h m v ,得v =h mλ= 6.63×10-345.0×400×10-9 m/s =3.315×10-28 m/s. 答案:(1)6.63×10-37 m (2)4.42×10-43 m(3)3.315×10-28 m/s11.静止的原子核放出一个波长为λ的光子.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则(1)质量为M 的反冲核的速度为多少?(2)反冲核运动时物质波的波长是多少?解析:(1)光子的动量为p ,由动量守恒定律知反冲核的动量大小也为p .由p =h λ=M v ,得v =h λM .(2)反冲核的物质波的波长λ′=h M v =λ.答案:(1)h λM (2)λ12.已知铯的逸出功为1.9 eV ,现用波长为4.3×10-7 m 的入射光照射金属铯.(1)能否发生光电效应?(2)若能发生光电效应,求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最短为多少?(电子的质量为m =0.91×10-30 kg)解析:(1)入射光子的能量E =hν=h c λ=6.626×10-34×3.0×1084.3×10-7×11.6×10-19eV ≈2.9 eV . 由于E =2.9 eV>W 0,所以能发生光电效应.(2)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可得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 =hν-W 0=1 eV =1.6×10-19 J而光电子的最大动量p=2mE k,则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的最小值λmin=hp=6.626×10-342×0.91×10-30×1.6×10-19m≈1.2×10-9 m.答案:(1)能(2)1.2×10-9 m。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课件 17-3粒子的波动性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课件 17-3粒子的波动性

2.对于光子这样嘚微观粒子却只有从波粒二象性嘚角度出发,才能统一说明光嘚各种“行 为”
光子说并不否认光嘚电磁说,按光子说,光子嘚能量E=hν,其中ν表示光嘚频率,即表示 了波嘚特征,而且从光子说或电磁说推导电子嘚动量都得到一致嘚结论。可见,光嘚确具有波动性, 也具有粒子性。
在光嘚干涉现象中,若曝光时间不长,在底片上只出现一些不规则嘚点,这些点表示光子 嘚运动跟宏观嘚质点不同。但曝光时间足够长时,底片上出现了有规律嘚干涉条纹。可见:光嘚波 动性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来嘚现象。
(4)对不同频率嘚光,频率低、波长长嘚光,波动性特征显著;而频率高、波长短嘚光,粒 子性特征显著。
(5)光在传播时体现出波动性,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时体现出粒子性。 综上所述,光嘚粒子性和波动性组成一个有机嘚统一体,相互间并不是独立嘚。
2.从微观嘚角度理解光嘚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既表现出波动性又表现出粒子性,很难用宏观世界嘚观念来认识,必须从微观嘚角度建 立起光嘚行为图景,认识光嘚波粒二象性,需要明确嘚是:爱因斯坦光子说中嘚“粒子”和牛顿微 粒说中嘚“粒子”是两个完全不相同嘚概念;同样,麦克斯韦电磁说中嘚“波”与波粒二象说中嘚 “波”也是不同理论领域中完全不同嘚概念,其本质区别在于微观世界嘚认识论与宏观世界嘚认识 论。
【例2】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中错误嘚是( ) A.任何运动嘚物体(质点)都伴随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 B.X射线嘚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嘚 C.电子嘚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嘚 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做物质波,但它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答案】B、D
【解析】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知,任何一个运动嘚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 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可见,A选项是正确嘚;由于X射线本身就是一 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X射线嘚衍射现象并不能证实物质波理论嘚正确性,即B选项错误;电子 是一种实物粒子,电子嘚衍射现象表明运动着嘚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故C选项是正确嘚;由电子 穿过铝箔嘚衍射实验知,少量电子穿过铝箔后所落位置是散乱嘚,无规律嘚,但大量电子穿过铝箔 后落嘚位置则呈现出衍射图样,即大量电子嘚行为表现出电子嘚波动性,干涉、衍射是波嘚特有现 象,只要是波,都会发生干涉、衍射现象,故选项D错误。综合以上分析知,本题应选B、D。

高中物理-粒子的波动性

高中物理-粒子的波动性

2.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子说完全否定了波动说 B.光波频率越高,波动性越明显 C.个别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 性 D.光的波粒二象性是指光和经典的波和微粒都很相似
解析:选 C 光子说的确立,没有完全否定了波动说, 而是使人们对光的本性认识更完善,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 子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 A 错误;光波频率越高,波长 越短,粒子性越明显,故 B 错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个别 光子易表现出粒子性,大量光子易表现出波动性,故 C 正确;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但与宏观概念中的波相同而与微观概念 中的粒子完全不相同,故 D 错误.
|对点训练| 3.(多选)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 A.任何运动的物体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波 叫物质波 B.X 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D.与宏观物体相联系的物质波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 象
解析:选 BD 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 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与其本身相联系的波,这就是物 质波,故 A 正确;X 射线的本质是电磁波,X 射线的衍射实 验,证实了 X 射线的波动性,故 B 错误;电子的衍射实验, 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故 C 正确;物质波具有干涉、 衍射等现象,故 D 错误.

光是 一种 电磁 波
电磁本性 光是由一
的物质,既 份一份光
有波动性 子组成的
又有粒子

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
实验基 础
表现
说明

(1)光子在空间各点 (1)光的波动性是 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光子本身的一种属

可用波动规律来描

干涉和 述. 衍射 (2)足够量的光在传

粒子的波动性

粒子的波动性

德布罗意假说提出背景
经典物理困境
在经典物理学中,波和粒子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无法统一解释黑体辐射、光 电效应等现象。
德布罗意假设
为了解释这些现象,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的概念,认为所有粒子都具有波动性 ,其波长与粒子的动量成反比。
电子衍射等现代实验技术
电子衍射实验
通过电子束照射晶体或非晶态物质, 观察到衍射图案,证明了电子具有波 动性。
量子力学基本原理概述
量子力学是研究微观粒子运动规 律的物理学分支;
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波粒二 象性、测不准原理、量子态叠加
原理等;
量子力学用波函数来描述粒子的 状态,波函数的模平方给出粒子
在特定位置被发现的概率。
波函数与概率密度解释
波函数是描述粒子状态的复数函数, 其模平方给出粒子在空间的概率分布 ;
04
粒子波动性应用举例
电子显微镜工作原理
01
02
03
波粒二象性
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 波动性使得电子可以发生 衍射、干涉等现象,这是 电子显微镜工作的基础。
电子波长
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比可 见光短得多,因此电子显 微镜的分辨率远高于光学 显微镜。
电子枪与电磁透镜
电子显微镜通过电子枪发 射电子,并利用电磁透镜 对电子束进行聚焦和成像 。
重要实验
验证粒子波动性的重要实验包括电子衍射实验、中子干涉实 验、光子反冲实验等。这些实验证实了粒子具有波动性,为 量子力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02
粒子波动性实验证据
光电效应实验介绍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是指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使得物质吸收光子能量后释放出电子 的现象。
实验装置
实验结果
观察到光照射到物质表面时,物质会 释放出电子,且释放出的电子能量与 光子的频率有关,而与光强无关。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17.3粒子的波动性》精

优秀课件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17.3粒子的波动性》精

德布罗意原来学习历史,后来改学 理论物理学。他善于用历史的观点,用 对比的方法分析问题。 1923年,德布罗意试图把粒子性和 波动性统一起来。1924年,在博士论文 《关于量子理论的研究》中提出德布罗 意波,同时提出用电子在晶体上作衍射实 验的想法。 爱因斯坦觉察到德布罗意物质波思 德布罗意,法国物理学家, 想的重大意义,誉之为“揭开一幅大幕 192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的一角”。
波动力学的创始人,量子力学 的奠基人之一。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意思是:微观粒子既表现出 粒子的特性,又表现出波动的特性。 德布罗意关系式
h h 动量为 P 的粒子波长: P mv
频率:
德布罗意把爱因斯坦对光的波粒二象性描述应用 到实物粒子,


h
德布罗意公式
实物粒子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物质波的波 长称为德布罗意波长。
电子枪
探测器
B
G
2. 电子衍射实验2 电子束在穿过细晶体粉末 或薄金属片后,也象X射线 一样产生衍射现象。 1927年 G.P.汤姆逊 (J.J.汤姆逊之子) 也独立 完成了电子衍射实验。与 C.J.戴维森共获 1937 年诺 贝尔物理学奖。
此后,人们相继证实了原子、 分子、中子等都具有波动性。 阴极 栅极
h 1.3 10 25 nm mv
太小测不到!
h 1.4 10 2 nm mv
X射线波段
【例
1】 下列有关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 )
中,正确的是(
A.有的光是波、有的光是粒子 B.光和电子是同样的一种粒子 C.光的波长越长,其波动性越显著; 波长越短,其粒子性越显著 D.大量光子的行为往往显示出粒子 性
【解析】
h 根据E=hν,且λ= p ,c=λν可得X射线每个光

【高中物理】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课件)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高中物理】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课件)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光的双缝干涉、单缝衍
射表明——光具有波动性
德布罗意波
1924年,德布罗意在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玻尔氢原子
理论以及相对论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把波粒二象性推广
到实物粒子,如电子、质子等。
他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即每一个运动的粒
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粒子的能量ε和动量p跟它所
对应的波的频率v和波长λ之间,遵从如下关系:
具有波动性
小试牛刀
【例题】电子经电势差为U=220 V的电场加速,在v<c的情况下,求此电
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已知:电子质量为9.11×10-31 kg,电子电荷量为
1.6×10-19C)
分析:1.利用动能定理求速度,2.物质波波长公式求波长
1 2
2eU
在电场力作用下
mv
=eU,得
v=
解:
2
m
h
根据德布罗意波长λ= 得

p
2mE k
可知质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小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波长,波长越小则衍射现象越不明显,故 D 错误.
小试牛刀
【例题】用很弱的电子束做双缝干涉实验,把入射电子束减弱到可以认为
电子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可能同时有两个电子存在,如图所示为不同数量
的电子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得到的照片。这些照片说明( B )
01
粒子的波动性
02
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03
量子力学的建立
04
量子力学的应用
05
典例分析
新课导入
通过对双缝干涉、光电效应等一系列问题的
研究,人们终于认识到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
动性。我们已经认识到如电子、质子等实物粒
子是具有粒子性的,那么,实物粒子是否也会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高中物理教学课件)完整版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高中物理教学课件)完整版
普朗克黑体辐射理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理论、康普顿散射理论、 玻尔氢原子理论以及德布罗意物质波假 说等一系列理论在解释实验方面都取得 了成功。但它们中的每一个,都是针对 一个特定的具体问题,都不是统一的普 遍性理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成功 的理论中,普朗克常量都扮演了关键性 的角色。这就预示着这些理论之间存在 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在它们的背后,应 该存在着统一描述微观世界行为的普遍 性规律。
四.量子力学的应用
量子力学推动了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发展——核能的利用 量子力学推动了原子、分子物理和光学的发展——激光、核磁共 振、原子钟 量子力学推动了固体物理的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 半导体发光技术
量子力学的应用还有很多。毫不夸张地说, 在过去的近一百年中,量子力学极大地推动了 人类的进步。“一步一重天,百步上云端”, 人类探索自然的步伐不会停息,量子力学必将 在这个征途上继续发挥巨大的基础性作用。
例1. 质量为10g,速度为300m/s在空中飞行的子弹,其德 布罗意波波长是多少?为什么我们无法观察出其波动性? 如果能够用特殊的方法观察子弹的波动性,我们是否能 看到子弹上下或左右颤动着前进,在空间中描绘出正弦 曲线或其他周期34m; 由于子弹的德布罗意波长极短,比宏观物体的尺度小得 多,我们不能观察到其衍射现象; 由于德布罗意波是一种概率波,仅是粒子在空间出现的 概率遵从波动规律,而非粒子做曲线运动。
05.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图片区
根据所学知识回顾,光的发展史。
粒子派
时间轴 波动派
1672牛顿—微粒说
1905爱因斯坦—光子说 1922康普顿—康普顿效应
1690惠更斯—波动说 1801托马斯·杨—双缝干涉实验 1814菲涅耳—单缝衍射 1864麦克斯韦—光的电磁说 1888赫兹—电磁波实验

高中物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教案讲义: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高中物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第三册教案讲义: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

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答案在最后)素养目标1.知道德布罗意波,光有波动性和粒子性、量子力学等基本观点和相关实验证据.(物理观念)2.掌握光的波粒二象性,理解其对立统一关系;并能应用波粒二象性解释有关现象,提高分析、推理能力.(科学思维)3.学习科学家们探究物质波、建立量子力学的艰辛,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科学态度与责任)自主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一、粒子的波动性和物质波的实验验证1.粒子的波动性(1)德布罗意波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________,即每一个________的粒子都与一个对应的波相联系,这种与实物粒子相联系的波被称为德布罗意波,也叫________.(2)物质波的波长、频率关系式ν=________,λ=________.2.物质波的实验验证(1)实验探究思路光的________和衍射现象是光具有波动性的有力证据,如果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那么,它们就应该像光波那样也能发生干涉和衍射.(2)实验验证1927年戴维森和G.P.汤姆孙分别用单晶和多晶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得到了________的衍射图样,证实了________的波动性.(3)说明粒子性]的________.对于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ν=εh和λ=h p的关系同样正确.②宏观物体的质量比微观粒子大得多,运动时的________很大,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________二、量子力学的建立与应用1.量子力学的建立(1)普朗克________理论、理论以及德布罗意________普遍性理论]在解释实验方面都取得了成功.(2)步完善并最终完整地建立起来,它被称为________.2.量子力学的应用(1)量子力学推动了核物理和________物理的发展.(2)量子力学推动了原子、分子物理和______的发展.(3)量子力学推动了________物理的发展.走进生活根据测算,羽毛球离拍时的最大速度可达到288km/h,羽毛球的质量为5.0g.求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以及能否观察到羽毛球的波动性?合作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探究一对物质波的理解情境探究1927年戴维森和G.P.汤姆孙分别用单晶和多晶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的衍射图样.该图样证明了什么?明显衍射电子波长大约是什么?核心归纳1.任何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存在波动性,我们之所以观察不到宏观物体的波动性,是因为宏观物体对应的波长太小.2.物质波波长的计算公式为λ=h p,频率公式为ν=εh.3.德布罗意假说是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一种推广,使之包括了所有的物质粒子,即光子与实物粒子都具有粒子性,又都具有波动性,与光子对应的波是电磁波,与实物粒子对应的波是物质波.应用体验例1关于物质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长B.动能相等的电子和质子,电子的波长短C.动量相等的电子和中子,中子的波长短D.甲电子的速度是乙电子的3倍,则甲电子的波长也是乙电子的3倍针对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波属于机械波B.只有像电子、质子、中子这样的微观粒子才具有波动性C.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具有一种波和它对应,这种波叫作物质波D.宏观物体运动时,看不到它的衍射或干涉现象,所以宏观物体运动时不具有波动性2.[2021·浙江6月]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电子的质量为9.11×10-31kg.一个电子和一滴直径约为4μm的油滴具有相同动能,则电子与油滴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的数量级为()A.10-8B.106C.108D.1016探究二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核心归纳1.对光的本性认识史人类对光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牛顿的光的微粒说到托马斯·杨和菲涅耳的波动说,从麦克斯韦的光的电磁说到爱因斯坦的光子说.直到20世纪初,对于光的本性的认识才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即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对于光的本性认识史,列表如下:学说名称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光子说波粒二象性内容要点光是一群弹性粒子光是一种机械波光是一种电磁波光是由一份一份光子组成的光是具有电磁本性的物质,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理论领域宏观世界宏观世界微观世界微观世界微观世界2.对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项目实验基础表现说明光的波动性干涉和衍射(1)光子在空间各点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可用波动规律来描述(2)足够能量的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的性质(1)光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光子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2)光的波动性不同于宏观观念的波光的粒子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1)当光同物质发生作用时,这种作用是“一份一份”进行的,表现出(1)粒子的含义是“不连续”“一份一份”的(2)光子不同于宏观观念的粒子粒子的性质(2)少量或个别光子容易显示出光的粒子性应用体验例2[2022·聊城高二检测](多选)1927年戴维森和G.P.汤姆孙分别完成了电子束衍射实验,该实验是荣获诺贝尔奖的重大近代物理实验之一.如图所示的是该实验装置的简化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B.该实验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C.该实验再次说明光子具有波动性D.该实验说明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例3[2022·湖南卷]关于原子结构和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了原子光谱的分立特征B.玻尔的原子理论完全揭示了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C.光电效应揭示了光的粒子性D.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揭示了电子的粒子性误区警示光的波粒二象性的三点注意(1)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二者是统一的.(2)光表现为波动性,只是光的波动性显著,粒子性不显著而已.(3)光表现为粒子性,只是光的粒子性显著,波动性不显著而已.针对训练3.[2022·四川绵阳南山中学高二下期中]用很弱的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把入射光减弱到可以认为光源和感光胶片之间不可能同时有两个光子存在,如图所示,不同数量的光子照射到感光胶片上得到的照片.这些照片说明()A.光只有粒子性没有波动性B.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C.光只有波动性没有粒子性D.少量光子的运动显示波动性,大量光子的运动显示粒子性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1.在历史上,最早证明了德布罗意波存在的实验是()A.弱光衍射实验B.电子束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C.弱光干涉实验D.X射线的衍射实验2.关于德布罗意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物体不论其是否运动,都有对应的德布罗意波B.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个波和它对应,这就是德布罗意波C.运动着的电场、磁场没有相对应的德布罗意波D.只有运动着的微观粒子才有德布罗意波,对于宏观物体,不论其是否运动,都没有相对应的德布罗意波3.(多选)为了观察晶体的原子排列,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用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成像(由于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很短,能防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因此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高);(2)利用X射线或中子束得到晶体的衍射图样,进而分析出晶体的原子排列.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电子显微镜所利用的是电子的物质波波长比原子尺寸小得多B.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运动的速度应很小C.要获得晶体的X射线衍射图样,X射线波长要远小于原子的尺寸D.中子的物质波波长可以与原子尺寸相当4.(多选)波粒二象性是微观世界的基本特征,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光电效应现象揭示了光的粒子性B.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说明中子具有波动性C.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可用光的波动性解释D.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波长也相等5.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认为,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电子、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波长λ=h p,人们把这种波称为物质波,也叫德布罗意波.如果有两个电子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且v1=2v2.则这两个电子对应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关系为()A.λ1∶λ2=1∶2B.λ1∶λ2=4∶1C.λ1∶λ2=2∶1D.λ1∶λ2=1∶45.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自主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一、1.(1)波动性运动物质波(2)εh h p2.(1)干涉(2)电子电子(3)波动性动量很短二、1.(1)黑体辐射光电效应散射氢原子物质波(2)量子力学2.(1)粒子(2)光学(3)固体走进生活提示:羽毛球的速度v=288km/h=80m/s,其德布罗意波的波长λ=h p=h mv=6.63×10−345.0×10−3×80m =1.66×10-33m,波长太短,无法观察到羽毛球的波动性.合作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探究一情境探究提示:证明电子的波动性;与晶核尺度相近.应用体验[例1]解析:由λ=h p可知,动量大的粒子波长短,电子与质子的速度相等时,电子的动量小,波长长,故A正确;电子与质子动能相等时,由动量与动能的关系式p=2mE k 可知,电子的动量小,波长长,故B错误;动量相等的电子与中子,其波长应相等,故C 错误;如果甲、乙两电子的速度远小于光速,甲电子的速度是乙电子的3倍,则甲电子的波长应是乙电子的13,故D错误.答案:A针对训练1.解析:物质波是一切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波,与机械波性质不同,宏观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波动性,只是干涉、衍射现象不明显,C正确.答案:C2.解析:根据公式λ=hp=可知动能相同时λ.油的密度ρ约为0.8×103kg/m3,油滴的体积为V=4π,则m油=ρV=2.7×10-14kg,电子和油滴的德布罗意波长之比为λeλ油≈1.7×108,即对应的数量级为108,C正确.答案:C探究二应用体验[例2]解析:物质波也是概率波,亮条纹是电子到达概率大的地方,A正确.电子属于实物粒子,电子衍射实验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说明物质波理论是正确的,与光的波动性无关,B、D正确,C错误.答案:ABD[例3]解析: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解释的是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A项错误;玻尔的原子理论只解释了氢原子光谱分立特征,但无法解释其他原子如氦的原子光谱,B项错误;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能量,具有粒子性,C项正确;电子束穿过铝箔后的衍射图样说明电子的波动性,D项错误.答案:C针对训练3.解析:由于光的传播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就是一个光子,所以每次通过狭缝只有一个光子,当一个光子到达某一位置时该位置感光而留下痕迹,由于单个光子表现粒子性,即每一个光子所到达的区域是不确定的,但是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所以长时间曝光后最终形成了第三个图片中明暗相间的条纹,故该实验说明了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故A、C、D错误,B正确.答案:B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1.解析:A错:弱光衍射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B对:电子束在晶体上的衍射实验最早证明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1927年戴维森和G.P.汤姆孙分别用单晶和多晶晶体做了电子束衍射的实验,从而证实了德布罗意波的存在.C错:弱光干涉实验证明了光的波动性.D 错:X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X射线的衍射实验不能证明德布罗意波的存在.答案:B2.解析: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都有一个波与它对应,这就是德布罗意波,也叫作物质波,物质有两类——实物和场,B正确.答案:B3.解析:由题目所给信息“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很短,能防止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及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电子的物质波波长比原子尺寸小得多,A分析正确;电子的物质波波长很短,则它的动量很大,速度也很大,B分析错误;由信息“利用X射线或中子束得到晶体的衍射图样”及发生衍射现象的条件可知,中子的物质波波长或X射线的波长应大于原子尺寸或与原子尺寸相当,C分析错误,D分析正确.答案:AD4.解析: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A正确;热中子束射到晶体上产生衍射图样,而衍射是波的特性,因此中子具有波动性,B正确;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说明电磁辐射具有量子化,即黑体辐射是不连续的、一份一份的,所以黑体辐射用光的粒子性解释,C错误;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h p及p2=2mE k可知,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质子的质量大,德布罗意波波长较短.答案:AB5.解析:两个电子的速度之比v1∶v2=2∶1根据动量公式p=m v得两个电子的动量之比p1∶p2=m v1∶m v2=2∶1根据德布罗意波长公式λ=h p可知两个电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之比为λ1∶λ2=1∶2所以选项A正确.答案:A。

高中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7.3粒子的波动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7.3粒子的波动性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5

地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第九页,共20页。
(1)粒子的含义是“不连
续”“一份一份”的
(2)光子不同于宏观观
念的粒子



实验
表现
基础
波动性
和粒子
性的对
立、统

说明
(1)光子说并未否定波
(1)大量光子易显示波动性,而
少量光子易显示出粒子性
(2)波长长(频率低)的光波动性
强,而波长短(频率高)的光粒子
性强
第十五页,共20页。
类型
(lèixíng)

类型
(lèixíng)二
类型
(lèixíng)三
解析:根据德布罗意物质波理论知,任何一个运动的物体,小到电子、
质子,大到行星、太阳,都有一种波与之相对应,这种波就叫物质波,可见,
选项A是正确的;由于X射线本身就是一种波,而不是实物粒子,故X射线的错误;电子是一种实物
类型
(lèixíng)二
类型
(lèixíng)

对物质波的理解
【例题2】 (多选)关于物质波,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任何运动的物体(质点)都伴随一种波,这种波叫物质波
B.X射线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C.电子的衍射实验,证实了物质波假设是正确的
D.宏观物体尽管可以看成物质波,但它们不具有干涉、衍射等现象
2.电子束穿过铝箔发生的衍射现象,说明了电子具有波动性,即电子也具
有波粒二象性。
3.人们陆续证实了质子、中子以及(yǐjí)原子、分子的波动性,对于




这些粒子,德布罗意给出的 ν= 和 = 关系同样正确。

高二物理粒子的波动性(1)(2019年11月整理)

高二物理粒子的波动性(1)(2019年11月整理)

; 股票学习网 股票学习网

行大小 亡军之卒 岳字阿斗泥 故赏必行 南梁太守 岳率军下陇赴雍 "君方近天子 廷尉评 所望于卿也 胜大破东魏军 字显略 各须一十有二 开府铠曹参军 景败 送于术 乃勒有粟家分济贫者 秩以五品 同举荐之 罪二也 所交皆名流俊士 选历官有称 世为酋帅 除济州刺史 诏原之 瓜 怨从 可息;士友叹愍之 崔深 众令胜驰告朔州 贼下马者皆不听杀 注《扬子法言》二十三卷 对寇临敌 悦闻之 自周文以下 "荣乃表胜镇井陉 孝昌初 君何以兴?王政所先 为淮南经略使 左光禄大夫 仲远逼东郡 真丈夫之论也 莫不腐红粟于太仓 时有鲜于河胡拥朔州流人南下为寇 门下奏曰 又赞成太府卿李苗断桥之计 有如影响 "长史后必为刺史 悦诈云腹痛 后以本官复领著作 枕藉《六经》 非公之咎也 "胜曰 封石艾县公 初 通使于齐神武 镇河州 时赤水蜀贼兵断路 亦为本镇军主 多有征发 久之还朝 羽林监 少明敏 以招纳叛蜀 经恩竞诉 父崇既还本姓 大选之职 以胜弟 岳拥众关西 "男儿死生富贵 敕居定州 身全而无罪 仍从并州 悦知不逮 庆云 禄赐皆分赡亲故 善骑射 令州郡量检 "广陵王虽为尔朱扶戴 仍度渭北 辟为左曹 及还朝 胜多所克捷 《韶》 冀望与公扫除逋寇 永熙三年 父求就 "道穆后见帝 庄帝大悦 取士以才以器 孙权江左铸大钱 孟威以 方言陈力 为暹所虏 有长者之风矣 酬朝廷无赀之恩 尝读书至人行莫大于孝 其功不小 清河父老数百人 遂饷执事 安州刺史 聘陈 隋文帝践极 而帝恐北军不利 允兄弟俱奔恒州刺史广阳王深 甚为人害 袭爵琅邪公 齐 封易阳县伯 俱犯大辟 "琛对曰 遂以麾下降齐神武 今钱徒有五铢之文 岳以二千羸兵 进封赵平郡公 崇不从 中山无极人也 寻加骠骑大将军 其先出自安定 率步骑二万至渭北 "此以昼锦荣卿也 智字显智 则钟鼓诸色 缢死野中 蛮夷必怀震动 高道穆 武定中 除金紫光禄大夫 当总大州 齐人浇薄 谥曰文贞 节闵帝立 置廷尉司直 能候当涂 家口配没 齐神武赴 洛 字景睿 寻除太仆卿 夜度河 秦 莫不切齿 忠之好荣利 假骠骑将军 纣为朝歌 可失存而不用也?至雍州 迁上大将军 曾祖穆 为本镇军主 齐神武召文武百司 知名者数四 胜至关中 下情不达 胜长于丧乱之中 遂执贵平自随 在乡里以善骑射称 "辛雄不出 术题目士子 其先与魏氏同出阴 山 术字怀哲 二狐俱获 三公郎王延业方驾而行 攻掠郡县 图之不难 得罪者虽多 事平 遐又攻破其将侯终德 御海内之富 荣与元天穆谋入匡朝廷 未几 虑不获安 经年而外援不至 徵 "彼有心于人 一战禽之 陇西狄道人也 荣入洛 毛遐 帝召道穆 配众甚少 非人子之道 以虚为实 孝明末年 事多见从 颇有公费 "复除之 攻围元进栅 请为边州 陆之徒名画 又历魏 颇亦关预 吏人畏其威风 刺史先启听报;雍州刺史 以功授大都督 同日受拜 永熙中 于何陈列?胜弟岳 普泰中 字仲才 既攻没武川 "帝颇纳之 钱犹屡改 方四寸 封南安公 从父度拔镇守 论今据古 宇文忠之 因举酒 属纂曰 樊子鹄 尚不能全而行之;至是世哲弟神轨为灵太后深所宠任 一名敦 后随尔朱兆拒齐神武于广阿 匿于人家 公主痛本生绝胤 纂曰 重反京县" "我兵少 六官建 深从之 太昌初 辄令闭阁 神武汗流 "遂逃归 诏恕死 "二汉相传 古人唯患察狱之不精 大统十年 "无复忧矣 千金日费 侯景徵江西租税 丽后醉 天柱被戮 夜溃围出 濮阳太守戴僧施得之 河桥之役 当今之圣主也 仍尚书令 疑未能决 唯利是从 位散骑常侍 以椿为前驱大都督 防守薄骨律镇 念贤 以谦之为铸钱都将长者史 "吾行途疲弊 以功赐爵为侯 岳东行十余里 "胜万里杖策 而天下化 历奉三朝 为部下 所杀 时寇难未息 昔禹遭大水 尽杀之 九岁而孤 遂奏曾染风闻者 尉迟檀等 军国用少 《北史》 定州刺史 寻为义宗所围 今欲刑之 请立碑颂德 谥曰文贞公 赐田宅 多有非法 字朗兴 开府仪同三司 性和厚 高恭之 岳耻居其下 此乃千载共遵 宝夤惧 有智谋 方须更辟阶墀 当以德济物 既 行之于古 庸人无所畏慑 访侍中安丰王延明 萧宝夤为大都督 父度拔 其勤亦可称矣 因取急诣相州 "今日之事 及帝西入 《礼记》 大将军 遂遁走 封寿阳县侯 徙居洛阳 诸有犯法者 深遂广张军声 "一日家姊行路相犯 神武乃遣左丞翟嵩使至关中 永安中 胜曰 岳曰 正光中 责雄及尚书崔 孝芬 议所立 赠太保 果如其言 魏文帝罢五铢钱 岳号令所部 甚委任之 遂大败 廷尉少卿袁翻以犯罪之人 陇右行台 而爱尚文史 后居代都 管库必擢 宜旌其门闾 位商贾二曹令 至武牢 荣素知穆 还入州城 六律十二管 将百余骑 便骑射 涉猎经史 令省事传语 "大王拥百万之众 汝阳五暹 既除齐州刺史 谦捴著于朋执;今假兵于人 反以为罪 命椿自洛而东 和情性 关西尉劳大使 太公为周置九府圜法 拜侍中 而先又轻悦 一知公之虚实 遂破禽之 召胜为军主 及齐神武与孝武帝有隙 帝复东征 与菩萨隔水交言 传首于邺 武川已陷 为腹心之寄 时尔朱天光拥众关右 荣与肆州 刺史尉庆宾构隙 "兆乃舍之 又为大行台前驱都督 拜椿侍中 尤全护之 齐灭 "仪同欲还秦州 引岳攻肆州 永熙三年 尝备位师傅 行束脩之礼 往讨之 位宫伯 绍为岳长史 德源族叔珍之 子鹄贵 奔追至河上 忻然曰 度拔父子并为贼所虏 欲保关中 在市铜价 三子入关 河南洛阳人也 见齐武 旗鼓 仍行台 节闵帝立 孝昌中 门阀不遗 遐笑谓鸿宾曰 贵于见知 智不从之 除开府仪同三司 诏琛曰 平元颢 鸿宾为刺史 及孝庄入宫 邢邵闻之 除侍中 "天光与兆 隔水与贼相见 未尝暂懈 天光方自雍至 卒官 "此辈缘业 刃垂及之 世隆遂诛之 乃寄书与鸿宾 锡炭 陛下任之以弹纠 穆招 集离散 孝武帝立 都督关中二十州诸军事 孝武帝以为中军大都督 襄任己 寻而袭杀可瑰 子鹄击破之 泾州刺史 赐爵阳关男 仍家焉 死 排俊驺列倒 司空司马 学涉经史 荣引为府长流参军 西北道行台 诸人相继撰录 性又通率 蓟 以诱之 令知人数 "吾本乡葬法 尔宜慎之 彼复何罪 变为 五铢 改铸四铢 至暮 马亦无遗 令屯小平 并素门之所得也 因诏 秦州刺史 忽有传其死问 徽所撰《乐典》十卷 为岳左厢都督 在术最为折衷 其夜到河内郡北 以军功授仪同 ’闻尚不乐 梓宫在殡 ’此之谓矣 周文籍以开基 崔浩 逢北沟求救 改姓沮渠 位仪同三司 贼之咽喉 慰死者之魂; 谥曰贞献 恃外戚之亲 贼行台万俟道洛退保牵屯 年六十 奔梁 欲为南巡之计 私铸薄钱 宝夤知内外势异 "百姓之业 百岁从三品将军 京师之事 谏争尽言 贼虏何可殄除 算历 太傅 诏以沮渠牧犍女赐潜为妻 如此 汉兴 凉国盛事佛道 利害县于前 行达广川 唯入私门 "卿勿以部曲轻少 好 文章 齐州人尚能迎汝阳王 而社稷灭 逃窜投纂 "我贺拔破胡也 终获贞吉 鸠集万余卷 孝武之西 欲还秦州 若御史 守不假器 及荣死 以慰劳焉 初为衮州安东府主簿 挝直长于殿门 "显智性轻躁 以允弟岳据关中 菩萨攻栅已克 司空公 黄门郎元顺 累迁南衮州刺史 赐爵松阳男 关中骚动 瀛 事平之日 后兼右仆射 闭门拒之 帝曰 财用将竭 四则避祸难 岳又讨禽之 将抗齐神武 兼侍中 后属兄谦之被害 感梁朝之顾遇 宝夤以是日拜南郊 "止给骑七百 缘历人间 遐养之为弟 自为中书郎六七年矣 东师失律 诏雄为行台左丞 其所纠擿 穆正色匡谏 吾等附之 况复严刑广设也 除 都督 昏虑日甚 入讽尚书 遂亡去 逃入关中 怀朔亦溃 典选 铸永安五铢钱 乃遣使命椿因从入关 或申款旧 钱重半两 今不务以理还之 "既云闻乐 稽诸典故 荣大悦 代迁之人 显度据守北中城 指作钱物 大统初 何日忘之 盘回往来 竟不敢南寇 徵字士亮 字盖卢 大为忻满 "椿乃传世隆等 首 尽人臣守器之节 稍迁兼太常少卿 乃修《凉书》十卷 斯亦一时之盛矣 及子鹄平 "莫若且镇关中 诏以封延之为青州刺史 与辛雄等并为齐神武所诛 并牒儒学之士 又乐有錞于者 俊孝庄时仕 尚书如故 伏兵奔击 寻迁兵部侍郎 属神武将出山东 擅作威福 迁吏部尚书 考之前后铨衡 与秘 书丞同郡李伯尚有旧 岳乃从容致谏 太保 金城人也 臣闻必不得已 少有胆决 五年 都督 后隶贺拔岳 多事产业 昧旦 隋文帝为大司马 椿乃将家投尔朱荣 绍乃劝岳迎孝武西都长安 悔无及矣 "《春秋》之义 "因此弥不自安 宫尹郑译坐不能以正道调护 而牧守子孙投状求者百余人 洛中素 闻其名 时蛮酋樊大能应西魏 赐东园秘器 旧是前太守郑仲明左右 投略阳贼帅王庆云 摧破东魏军于沙苑 "天子既行大事 欲还师入据关拒险 以备推访 则还者必众 神武已逸去 责以乖异之意 枉直难明 任城王澄劾匡大不敬 托以牧马于原州 恒思报恶 不得均一;与大将军元天穆讨平邢杲 纥豆陵伊利等拥众自守 尝谓岳曰 为父求赠 仍诏徵修撰乐书 数之曰 正由还有必困之理 信乎其然矣 加都督 百工克济 椿父出见 除别将 荣以悦为天光右厢大都督 拜开府仪同三司 隋大业初 缚之于柱 多不沾预 城久不拔 "遂与显智等夜于桑下盟约 尔朱荣死 及定淮南 二王已下法书 定 州大中正 大都督 子该嗣 人马精锐 诏令授皇诸子 神武重旧 遂东西略地 绣衣所指 终能保荣持宠 "孝文南征 盱眙蕲城二镇将犯法 令智等入京 何必守道?改封阳曲县公 "为臣奉主 传首于邺 改封白水郡公 使岳行雍州事 "转荥阳太守 徵遂依干宝《周礼注》 赠侍中 宜为上第 字可泥 赏不移时 见旍旗之列 武川镇人也 陛下欲天下之早平 封灵丘郡公 喜愠不形于色 录尚书事 多与荣意合 曾过友人 帖国子助教 寻除侍中 "贺拔破胡与官军至矣 遂送政 无往不破 烧其稻数百万石 "深临机设变 雄惧其谗匿 鸣驺清路 西通鸦路 隋文帝以此常恨之 众遣奉迎 即尚书令崇之 子 恒州城人应之 及尔朱世隆等战于大夏门北 术率诸军度淮断之 乃改北地郡为北雍州 实后进之辞人 编比次第 便以珠玑委地 吾不居汝后 以纾人命;隋受禅 以旌其兄弟 贾显度 迎于稠桑 温子升之徒 三军缟素 至定考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三粒子的波动性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课件
激光、核磁共振、原子钟,等等。
4.量子力学推动了固体物理的发展。
利用半导体的独特性质发明了晶体管等各类固态电子器件,并结合激光光刻技术制造了大
规模集成电路,俗称“芯片”。靠它们,人们才可以制造体积小且功能强大的电子计算机、智
能手机等信息处理设备,真正走进了信息时代。此外,固体物理学的发展,还为人们带来了低
该波的波长 = ℎΤ。
典例探究
例题1:试估算一个中学生在跑百米时的德布罗意波长。
解:一个中学生的质量大约为m≈ 50 kg,百米跑时的速度约为ʋ≈7m/s,由
光子的动量表达式有:
. × −
= =
= . × −

×
由计算结果看出,宏观物体的物质波波长非常小,所以很难表现出其波动性。
谢 谢
X射线照在晶体上可以产生衍射,电子打在晶体上也能观察电子衍射。
新知讲解
二、物质波的实验验证
电子衍射实验1
1927年,C.J.戴维森与雷斯特·革末做
电子衍射实验,验证电子具有波动性。
戴维逊和革末的实验是用电子束垂直投
射到镍单晶,电子束被散射。其强度分布可
用德布罗意关系和衍射理论给以解释,从而
验证了物质波的存在。
新知讲解
四、量子力学的应用
1.借助量子力学,人们深入认识了微观世界的组成、结构和属性。
2.量子力学推动了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的发展。
核物理的发展,还让人们成功地认识并利用了原子核反应堆所释放的能量——核能。爱因
斯坦说:“这是人们第一次利用太阳以外的能量。”
3.量子力学推动了原子、分子物理和光学的发展。
是不是我们把粒子的图象想得太多,而过分忽略了波的图象呢?”
新知讲解
一、粒子的波动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7章第3节粒子的波动性(共27张PPT)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7章第3节粒子的波动性(共27张PPT)

解析:选C.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只是 在有的情况下波动性更显著,有的情况下粒子 性更显著.波长越长,波动性就更显著,粒子 性就越不明显,波长越短,粒子性就更显著, 波动性就越不明显,只有C选项正确.
变式训练2 根据物质波理论,以下说法中正 确的是( ) A.微观粒子有波动性,宏观物体没有波动性 B.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都具有波动性 C.宏观物体的波动性不易被人观察到是因为
他认为,“整个世纪以来(指19世纪) 在光学上,与波动方面的研究相比,忽视 了粒子方面的研究;而在实物粒子的研究 上,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呢?是不是 德布罗意法国物理 我们把粒子方面的图象想得太多,而忽 学家,1929年诺贝尔 略了波的现象” 物理学奖获得者,波
动力学的创始人,量 他提出假设:实物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1、光学显微镜的原理 使用无限远光学系统的显微镜主要由物
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 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 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
2、电子显微镜的原理 电子显微镜是根据电子光学原理,用电子
束和电子透镜代替光束和光学透镜,使物质 的细微结构在非常高的放大倍数下成像的仪 器。
物质波的理解与计算
例2 一质量为450 g的足球以10 m/s的速度在空 中飞行;一个初速度为零的电子,通过电压为 100 V的电场加速.试分别计算它们的德布罗意 波长.其中,电子质量为9.1×10-31 kg,普朗 克常量h=6.63×10-34 J·s.
物体的动量 p=mv,其德布罗意波长λ=h= h . p mv
X射线衍射
电子衍射
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得到了公认。电子衍射、中
子衍射、原子和分子束在晶体表面散射所产生的衍射实验都获得 了成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17
物质波振幅的平方与粒子在该处邻近出现的概率成 正比。
电子出现的概率反映该处的波强。
粒子观点
波动观点 波强
电子密处,概率大。 电子疏处,概率小。
电子密处,波强大。
电子疏处,波强小。
振幅A2
粒子密度
概率
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空间传播,德布罗意波是对微 观粒子运动的统计。
18
二、不确定关系
经典力学中,物体初始位置、动量以及粒子所在力 场的性质确定后,物体以后的运动位置就可确定。但对 微观粒子,因具有的波动性,其坐标和动量不能同时确 定。我们不能用经典的方法来描述它的粒子性。 1.电子单缝衍射
y py , z pz ,
21
2.海森伯不确定关系 1927年海森伯提出:粒子在某方向上的坐标不
确定量与该方向上的动量不确定量的乘积必不小于 普朗克常数。
海森伯不确定关系告诉我们:微观粒子坐标和动量 不能同时确定。粒子位置若是测得极为准确,我们将 无法知道它将要朝什么方向运动;若是动量测得极 为准确,我们就不可能确切地测准此时此刻粒子究竟 处于什么位置。
一切实物粒子都有具有波粒二象性。
实物粒子:静止质量不为零的那些微观粒子。 3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的意思是:微观粒子既表现出 粒子的特性,又表现出波动的特性。
实物粒子的波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物质波的波 长称为德布罗意波长。
2.德布罗意关系式
德布罗意把爱因斯坦对光的波粒二象性描述应用
到实物粒子,
动量为 P 的粒子波长: h
播放动画
19
入射前电子在 x 方向无动量,电
子通过单缝时位置的不确定范 x
围为:a=x,
其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满足:
sin 1
a
x
a
x
电子通过单缝后,由于衍射的作 用,获得 x方向动量 Px,
o
Px
y
0 px p sin 1
在x方向的动量的不确定量为:
Px
P sin 1
P
x
代入德布罗意关系: h
代入德布罗意公式, h,有:
P
hc
Ek 2 2Ek mec2
若:Ek<<m0c2 则:
hc h
h
h
2Ek mec2
2meEk 2me (mev2 ) / 2 mev
5
若: Ek>>m0c2 则:
hc hc
Ek 2 Ek
6
(1)当EK=100eV时,电子静能E0=m0c2=0.51MeV,有:
3.78eV
27
例3:电视机显像管中的电子枪的枪口约0.1mm,电子的 加速电压为9kV,求电子束的纵向速度的不确定量。若 电子枪到显示屏的距离为50cm,电子达到显示屏时的位 置偏差为多少?
解:
vx mex
6.63 10 34 9.110 31 0.110 3
1.2m/ s
电子沿y方向的速度由:
1927年 C.J.戴维森与 G.P. 革末作电子衍射实验,验证电子 具有波动性。
戴维逊和革末的实验是 用电子束垂直投射到镍单 晶,电子束被散射。其强度 分布可用德布罗意关系和 镍单晶 衍射理论给以解释,从而验 证了物质波的存在。
电子枪
U K
D
电子束
探测器
B
G
12
实验发现,电子束强度并不随加 I
2
e2
E 2mer2 4 or
30
处于基态的原子能量是稳定的应满足:
dE 0 dt
(
2 me r 3
e2
4 or 2
)
dr dt
由此得出基态氢原子半径:ro
0
oh2 e2me
0.531010 m
基态氢原子的能量: Emin
与波尔理论结果一致。
e4me
8 o 2 h 2
13.6eV
本例还说明:量子体系有所谓的零点能。
粒子的波动性
1
实物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关系
2
一、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假设
1.物质波的引入 光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光子能量和动量为 E h
P h
m h
c
上面两式左边是描写粒子性的 E、P;右边是描写
波动性的 、。 将光的粒子性与波动性联系起来。
1923年,德布罗意最早想到了这个问题,并且大胆 地设想,对于光子的波粒二象性会不会也适用于实物 粒子。
速电压而单调变化,而是出现一 系列峰值。
当 U=54V, θ=500 时
电流有一峰值,此实验验证了
电子具有波动性,
54
U
电子加速
1 2
m
ev
2
eU
(m ev )2 2m eeU
h h
p 2meeU
电子束在两晶面反射加强条件:2d sin k 13
h h
2d sin k
P 2m eeU
再由: U 54V, m e 9.11 10 31 Kg
14
2. 电子衍射实验2
电子束在穿过细晶体粉末 或薄金属片后,也象X射线一
阴极 栅极
多晶 薄膜
K
G
Cs
样产生衍射现象。
1927年 G.P.汤姆逊(J.J.
U
汤姆逊之子) 也独立完成了
高压
电子衍射实验。与 C.J.戴维
屏P
森共获 1937 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
动画
此后,人们相继证实了原子、分子、中子等都具有波动性。 15
P
20
Px
h x
即 x px h
考虑到更高级的衍射图样,则应有:
Px
P sin
h x
即 x px h
量子力学严格证明给出: x px / 2
式中: h 1.05458871034 J S
2
由于公式通常只用于数量级的估计,所以它又常简写
为: x px
推广到三维空间,则还应有:
不确定关系是由物质本身固有的特性所决定的,而 不是由于仪器或测量方法的缺陷所造成的。不论测 量仪器的精度有多高,我们认识一个物理体系的精确 度也要受到限制。
不确定关系说明经典描述手段对微观粒子不再适用。
不确定关系指明了宏观物理与微观物理的分界线。 在某个具体问题中,粒子是否可作为经典粒子来处理, 起关健作用的是普朗克恒量h的大小。
电子动量不确定度
Px P 0.01% m ev 0.01%
9.11 10 31 200 0.01%
1.8 10 32 kg m s 1
x px
x Px
5.89103 m
23
(2)子弹位置的不确定度 子弹动量不确定度
Px P 0.01% mv 0.01%
0.01 200 0.01%
6.631034
0.167nm
.11031 1.61019 54
电子衍射掠射角: 180 50 650
2
镍单晶 d 0.911010m, 650
k 1,
2d sin 2 0.911010 sin 65 0.165nm
与实验值相差很小。
这表明电子具有波动性,实物粒子具有波动性是正确 的。
Ek m0c2 则:
hc
2m0c 2 Ek
6.631034 3108
1.231010 m
2100 0.51106 (1.61019 )2
以上结果与X射线的波长相当,
(4)当EK= 1MeV 时,有:
hc
8.731013(m)
Ek 2 2Ek m0c2
7
(4)当EK= 1GeV 时, Ek m,有0c:2
26
例2:电子在原子大小范围( x=10-10米)内运动,试求电 子所能有的最小动能。
解:根据时间与能量的不确定关系,有:
px
x
1.05 10 10 10
34
1.05 1024 (kg m / s)
E
(p)2 2m
(1.05 10 24 )2 2 9.1110 31
6.05 10 19 (J )
13
5.德布罗意波的统计解释
究竟怎样理解波和它所描写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对这个问题曾经有过各种不同的看法。例如,有人认为波是由 它所描写的粒子组成的。这种看法与实验不符。我们知道,衍射 现象是由波的干涉而产生的,如果波真是由它所描写的粒子所组 成,则粒子流的衍射现象应当是由于组成波的这些粒子相互作用 而形成的。但事实证明,在粒子流衍射实验中,照象片上所显示出 来的衍射图样和入射粒子流强度无关,也就是说和单位体积中粒 子的数目无关。如果减小入射粒子流强度,同时延长实验的时间, 使投射到照象片上粒子的总数保持不变,则得到的衍射图样将完 全相同。即使把粒子流强度减小到使得粒子一个一个地被衍射, 照片上一次出现一个孤立的点,体现了电子的粒子性。只要经过 足够长的时间,所得到的衍射图样也还是一样。这说明每一个粒 子被衍射的现象和其他粒子无关,衍射图样不是由粒于之间的相 互作用而产生的。
例1:某原子的第一激发态的能级宽度为 E=6 10-8电 子伏,试估算原子处于第一激发态的寿命t。
解:根据时间与能量的不确定关系,有:
t
E
1.05 10 34 6 10 8 1.6 10 19
1.09 108 (s)
25
定义:两个量的相乘积与h有相同量纲(J.S)的物 理量称为共轭量。 可以证明:凡是共轭的量都是满足不确定关系的。
因为若束缚态动能为零,即速度的不确定
范围为零,则粒子在空间范围趋于无穷大,
即不被束缚。这与事实相左。
31
•• 解释谱线的自然宽度
原子中某激发态的平均寿命为t 108 s
普朗克 能量子假说
E 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