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形成机制分析-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签字:
Hale Waihona Puke 年月日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通过大学三年多的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经济理论分析能力,课外阅读大量经济学期刊,对该研究领域有较多的了解。论文写作中拟运用几何模型分析、博弈论、福利分析等经济学方法进行研究。在资料、文献检索方面拟通过图书馆借阅经济理论图书,阅览室查阅期刊,统计文献、阅读专业书籍和报纸,浏览网页等方式获得。
3.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研究近年铁矿石海上贸易量,预测铁矿石需求趋势,然后通过对出口国的研究,判定铁矿石市场为典型的卖方寡头市场;再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寡头垄断下社会福利的损失问题,接下来通过买卖双方纳什博弈均衡的分析得出有益的决策,通过分析买卖双方市场势力均衡过程得出如何使铁矿石从单边垄断转化为双边垄断。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我国影响铁矿石定价能力的对策,包括买方联合形成一定价格联盟;加强信息服务建设;对外投资,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宏观调控需求量。
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对本论题的研究已有不少,白明(2006)认为铁矿石的价格则依靠买卖双方议价来生成,王腊芳(2006)提出国际铁矿石贸易具有垄断性,用贸易量实际数据定性铁矿石贸易市场的卖方垄断性。关于资源定价,把需求不确定性加入seminal Hotelling(1931) model中的Weinstein和Zeckhauser(1975)和Pindyck(1980)描述了可耗竭资源的价格如何随着时间发展。如果有竞争力的风险中立供应商可以毫不花费地在零边际开采成本下进行供给调整,那么预期价格就会在无风险利率下上升。Litzenberger和Rabinowitz(1995)指出由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等待的买卖权(the option to wait)具有价值,所以资源将会被延缓开采,价格的上涨速度也会比他们在Hotelling certainty model中所应有的速度慢。他们的一个共识是目前铁矿石卖方处于明显的寡头垄断状态,对于在此情况下我国钢铁企业应如何走出去控股国外矿山掌握主动权,以及联合起来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更有序的进口机制,然而对于卖方市场力与买方市场力的博弈分析及他们的转化研究的较少,几乎没有。发展趋势就是如何完善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寻求国家资源供应安全之策。
江西财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学生姓名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1.选题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矿石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进口价格却也在飞涨,在国际铁矿石价格决策机制——谈判定价中我国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另一方面我国在世界铁矿石价格决定中缺失定价权,只能被迫接受垄断了国际铁矿石大部分货源的供给方,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公司与首谈目标日本等铁矿石需求方谈判确定的价格。中国一直希望谈判双方应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机制,以确保铁矿石价格达到双方均能接受的标准。这种机制能体现供需双方长远利益,考虑长远的供需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现货供求。本文就旨在通过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析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探讨如何从铁矿石供应商的寡头单边垄断过渡到供需双方双边垄断的均衡,寻找加强我国资源供应安全的对策。
[1]白明,2006:《纳什积与铁矿石涨价》,载《中国物价》八月刊。
[2]王腊芳,2006:《中澳铁矿石谈判对中国产业经济影响的CGE研究》,湖南大学。
[3] Pindyck, Robert S., 1999, The long-run evolution of energy prices, Energy Journal20, 1-27.
签字:
Hale Waihona Puke 年月日4.完成论文的条件、方法及措施,包括实验设计、调研计划、资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通过大学三年多的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经济理论分析能力,课外阅读大量经济学期刊,对该研究领域有较多的了解。论文写作中拟运用几何模型分析、博弈论、福利分析等经济学方法进行研究。在资料、文献检索方面拟通过图书馆借阅经济理论图书,阅览室查阅期刊,统计文献、阅读专业书籍和报纸,浏览网页等方式获得。
3.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研究近年铁矿石海上贸易量,预测铁矿石需求趋势,然后通过对出口国的研究,判定铁矿石市场为典型的卖方寡头市场;再运用微观经济学理论分析寡头垄断下社会福利的损失问题,接下来通过买卖双方纳什博弈均衡的分析得出有益的决策,通过分析买卖双方市场势力均衡过程得出如何使铁矿石从单边垄断转化为双边垄断。最后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提高我国影响铁矿石定价能力的对策,包括买方联合形成一定价格联盟;加强信息服务建设;对外投资,建立多元供应体系;宏观调控需求量。
2.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对本论题的研究已有不少,白明(2006)认为铁矿石的价格则依靠买卖双方议价来生成,王腊芳(2006)提出国际铁矿石贸易具有垄断性,用贸易量实际数据定性铁矿石贸易市场的卖方垄断性。关于资源定价,把需求不确定性加入seminal Hotelling(1931) model中的Weinstein和Zeckhauser(1975)和Pindyck(1980)描述了可耗竭资源的价格如何随着时间发展。如果有竞争力的风险中立供应商可以毫不花费地在零边际开采成本下进行供给调整,那么预期价格就会在无风险利率下上升。Litzenberger和Rabinowitz(1995)指出由于在不确定环境下等待的买卖权(the option to wait)具有价值,所以资源将会被延缓开采,价格的上涨速度也会比他们在Hotelling certainty model中所应有的速度慢。他们的一个共识是目前铁矿石卖方处于明显的寡头垄断状态,对于在此情况下我国钢铁企业应如何走出去控股国外矿山掌握主动权,以及联合起来争取更优惠的价格和更有序的进口机制,然而对于卖方市场力与买方市场力的博弈分析及他们的转化研究的较少,几乎没有。发展趋势就是如何完善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寻求国家资源供应安全之策。
江西财经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论文(设计)题目
铁矿石国际贸易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学生姓名
专业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教师
1.选题目的和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矿石的需求日益增大,然而进口价格却也在飞涨,在国际铁矿石价格决策机制——谈判定价中我国处于被动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进口国;另一方面我国在世界铁矿石价格决定中缺失定价权,只能被迫接受垄断了国际铁矿石大部分货源的供给方,必和必拓、力拓和淡水河谷三大公司与首谈目标日本等铁矿石需求方谈判确定的价格。中国一直希望谈判双方应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价格机制,以确保铁矿石价格达到双方均能接受的标准。这种机制能体现供需双方长远利益,考虑长远的供需关系,而不是简单的现货供求。本文就旨在通过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解析国际铁矿石价格形成机制,探讨如何从铁矿石供应商的寡头单边垄断过渡到供需双方双边垄断的均衡,寻找加强我国资源供应安全的对策。
[1]白明,2006:《纳什积与铁矿石涨价》,载《中国物价》八月刊。
[2]王腊芳,2006:《中澳铁矿石谈判对中国产业经济影响的CGE研究》,湖南大学。
[3] Pindyck, Robert S., 1999, The long-run evolution of energy prices, Energy Journal20,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