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建筑评价指标对比及趋势研究 宋妍

合集下载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比较研究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比较研究

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比较研究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是衡量建筑物在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室内环境质量及生活舒适度等方面的可持续性能的重要标准。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热门话题。

然而,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侧重点和标准体系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旨在研究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国内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19)进行规范。

该标准包括景观、节能、材料、室内环境、水资源、循环利用和管理等七个方面的具体指标。

其中,节能是国内绿色建筑评价的重点关注点之一,包括建筑外围保温、高效供暖与制冷系统等。

材料方面,关注的是使用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室内环境评价主要关注室内空气质量、采光与照明等方面。

水资源评价重点关注节水设备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循环利用评价侧重于建筑废弃物的回收与再利用。

管理方面则关注建筑物的维护管理与运营。

相比之下,美国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发布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标准体系为主。

LEED标准相对于国内标准更为详细,涉及的方面更加全面。

其包含了地球友好型建筑的设计、建造、维护和运营的所有方面。

评价指标主要涵盖节水、节能、室内环境质量、可持续材料、场地选择和周围环境、创新设计和区域优先等六个方面,其中节能、节水和室内环境质量被视为重要的指标。

LEED标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项目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和认证。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差异主要受到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建筑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影响。

首先,不同国家和地区面临着不同的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家之一,发展绿色建筑以节能减排是其关注的重点。

而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由于能源资源相对丰富,更加注重室内环境质量和材料的可持续性。

基于中美两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建筑设计的趋势

基于中美两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建筑设计的趋势

设计40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当前,中美两国都颁布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健康建筑已经成为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和分析,来说明中美两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不同,阐述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对于建筑设计、运用等等方面的相关影响,来说明未来建筑发展的方向。

1.研究背景中国和美国相继推出有关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方面的内容,主要是对人们的健康和建筑设计的更深层含义进行具体研究。

因为建筑是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场所,人们需要在建筑中生活、工作等等[1],所以建筑的环境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但是,因为建筑所涉及的内容较多,特别是有关健康这一方面的内容,还涉及食品、卫生等学科。

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对于这方面的建立是一种新尝试。

而我国作为一个关注民生的国家,也在不断地加大力度来研究这一内容。

我国一些研究人员将中国和美国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发现,对于当前的建筑主要还是强调节能,减少能源浪费,主要是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待环境。

而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主要内容则是注重建筑对于人的影响。

我国在2016年所颁布的相关政策中明确指出,健康建筑是推动中国健康建设的重要需求,也是我国建筑行业在未来发展中的必然方向[2]。

就能够看出,美国的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来自民间,由市场化的机构来运行。

2.1.2.对象我国的健康建筑评价是需要对整个建筑的装修来进行评价,将建筑分为居住和公共两种建筑类型,并且需要通过我国绿色建筑评价认证,这就说明如果是新建筑,那么就必须完成施工和装修,如果没有完成装修就无法参与评价。

健康建筑认证分为两个部分,分别为设计和运行,设计是完成建筑的施工图纸审查后,而运行则是在建筑完成竣工开始使用1年后。

而美国健康建筑标准最开始只适用于商业建筑,为了能够适用于更多建筑,健康建筑标准又增加试用版,当前在教育、住宅等多个建筑类型上进行研究,并且还在研究针对医疗保健、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评价标准[4]。

当前评价对象分为三种:新建和既有、新建和既有室内、核心和外观。

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近年来,随着我国绿色建筑评价工作的开展,绿色建筑理念在市场上的得到了有效的推广,LEED引入中国市场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给绿色建筑评价带来了刺激、引导和借鉴作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LEED标准都在不久前进行了版本的更新,我国绿色建筑评价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对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深入对比分析,尤其是指标和应用情况的研究,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低的不断完善具有重大的参考意义。

本论文以中美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重点从新旧版本指标变化趋势和指标敏感性进行对比分析,并结合具体的认证案例对两国指标技术应用情况和得分情况进行研究。

其中,对变化趋势的研究基于中美两国最新版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发布实施,指标敏感性的研究基于我国大量认证案例的技术应用数据和LEEDv4版本认证案例评分数据库。

论文旨在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为我国绿建评价标准的指标修订提供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和评价方法。

论文首先从评价体系构成、运营管理等角度对中美评价体系进行分类对比,并将中美与国际典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进行横向比较,指出不同评价体系的差异和共性。

其次,对中美绿色建筑认证市场的发展状况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指出LEED认证对中国绿色建筑评价在实践方面的影响与借鉴作用;并对两国认证案例进行调研,总结其在同一市场下的不同特点。

接着,在建立中美新旧版本评价指标基本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对中美评价指标内容的不同变化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对比,这些发展趋势的不同能够体现两国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发展上的不同倾向,可以为我国标准的进一步修订提供参考。

然后,以我国绿标项目和LEED标识项目的认证数据为依据,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各个评价指标的得分率进行实证分析与总结,考察中美评价指标敏感性的不同表现,并分析引发各自指标敏感性表现强弱的原因,讨论相应解决策略,以期为中国绿建评价标准的指标修订提供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和评价方法。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应用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研究与应用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了现代建筑发展的趋势,而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则是绿色建筑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起一种更加健康、生态、经济和资源效益合理的建筑体系。

本文就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概述,评价指标的分类,对指标进行深度挖掘,以及绿色建筑评价的未来发展。

一、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概述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开发出来的,目的是可以对建筑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

这些指标不仅包括了建筑的环境和生态因素,还包括了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等方面。

它们可以衡量和评估建筑的各个方面,例如建筑的能源耗费、水资源使用、环境影响等因素。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可以对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建筑结构、建筑功能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价指标可以帮助建筑业界建立起一种更加健康、生态、经济和资源效益合理的建筑体系。

二、评价指标的分类评价指标的分类主要分为环境、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

1. 环境方面:环境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了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和生态系统等方面。

例如,室内空气的清新度、音响的防噪设计、室内照明、自然通风、室内温度管理、材料的可持续性、建筑垃圾处理、能源使用等。

2. 社会方面:社会方面的指标主要关注的是建筑带来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

例如,工人的安全、建筑设计和建造的有效性、易于维护和改造等。

社会方面的指标重点在于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能否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3. 经济方面:经济方面的指标是对建筑设计和建造成本的评估。

例如,建筑的成本与效益结合、建筑设备的节能性、建筑供给和消费的管理成本、建筑的物业费等。

三、对指标进行深度挖掘1. 室内环境指标:在室内空气清洁度方面,评价主要关注室内空气以下几方面,如:甲醛、二氧化碳、空气细菌等室内污染物;评价标准包括甲醛污染等级、室内空气质量等级,通过检测指标对建筑室内空气的质量进行评价。

在建筑的内部环境方面还必须注意声学问题,如建筑是否会打扰周边居民等。

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现状分析

课题研究Project Research编辑 徐航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体系现状分析文/吴相科张洋韩建军[摘要]近年来,国际社会对健康建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我国的健康建筑事业在各方共同推动下取得了良好发展。

本文从简述国内外健康建筑标准、评价体系与认证的发展现状出发,浅析当下我国在健康建筑标准与评价方面尚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助其未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 健康建筑 评价标准一、健康建筑标准与评价现状1. 国外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现状1980年以来,“节能环保、生态低碳和舒适健康”逐渐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和行业关注的重点。

很多国家和组织已制定健康建筑技术标准。

美国W E L L 标准是行业中第一部体系较为完整、专门针对人体健康提出的建筑认证与评价标准。

WELL是一个基于性能进行评级的健康建筑系统,重点关注物理建造环境如何支持人类健康、生产效率、幸福与舒适,探索建筑与居住者的健康和福祉之间的关系。

WELL v2结合医疗、心理等多领域以人为核心构建了空气、水、营养、光、运动、热舒适、声环境、材料、精神和社区十类元素,对建筑的健康性能进行全方位评价,评价对象面向新建建筑和现有建筑。

WELL标准并未对健康建筑进行明确的定义,而是解释了该标准的作用是将建筑设计、施工实践与促进人体健康的干预措施相结合,以建筑环境为工具,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尽量减少环境对人体的负面影响,以期打造一个能改善住户营养、健康、情绪、睡眠、舒适性和绩效的建成环境。

英国 BREEAM标准是世界上首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是当今国际领先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之一。

1990年以来,BREEAM体系不断发展扩大,现行适用于居住建筑的BREEAM 2016对建筑的健康性能也做出了评价,在健康舒适环境章节中旨在营造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室内外环境,增加居住者、访客和附近其他人的舒适、健康和安全。

健康与舒适指标共分为9种二级指标,分别是视觉舒适性、室内空气质量、实验室安全防护、热舒适性、声学性能、便利性、危害、私人空间、水质。

健康建筑背景及室内空气品质指标

健康建筑背景及室内空气品质指标

健康建筑的背景及室内空气品质主要指标健康建筑发展背景Ø社会环境的需求Ø健康中国现实需求Ø绿色建筑产业发展方向空气污染会引发恶心(1)社会环境的需求空气污染会引发恶心、头痛、哮喘、呼吸道刺激和过敏。

室外空气质量不佳时,自然通风、活动门窗、围护结构渗透会导致室内空气品质下降。

空气污染——需要健康建筑(1)社会环境的需求•水源污染:以前河水可以淘米,现在衣服也不敢洗•生活用水污染:地区水质平均合格率北京市西城区93.4%永嘉县60.34%罗定市70.2%龙岩市城区63.72%(二次供水)酒泉市肃州区67.5%水质污染——需要健康建筑(1)社会环境的需求•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

•我国已经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长期变量。

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国家发改委、民政部等2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全国老龄办发[2016]73号),强调对老年人住宅进行适老化改造。

老龄化——需要健康建筑(2)健康中国建设需求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健康中国的5个重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

(2)健康中国建设需求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开展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的指导意见》(爱卫发〔2016〕5号)提出:•建设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镇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确定了38个全国健康城市建设首批试点城市。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建筑健康性不断提高的要求。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舒适”章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舒适”章

建设科技 ∣ 39研究探讨建设科技CONSTRU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9年10月下总第394期1 修订背景对于建筑而言,其主要是为人服务的,绿色建筑的发展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新时代特征。

绿色建筑正从关注节能环保到回归人本、关注人居环境中的健康和福祉。

因此,《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再修订2019版时,专门设置“健康舒适”章,旨在创建一个健康宜居的室内环境,增进建筑使用者对于绿色建筑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强化对使用者健康和舒适的关注,提高和新增了对室内空气质量、水质等以人为本、利于健康舒适的有关指标要求。

本文在新旧版标准对比的基础上,对“健康舒适”章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2 “健康舒适”章节框架“健康舒适”章通过“空气品质、水质、声环境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舒适”章林波荣1 余娟2(1.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 100084;2.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摘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2019修订版更加关注用户获得感,因此新增健康舒适章节,强化对使用者健康和舒适的关注,提高和新增了对室内空气质量、水质等以人为本、利于健康舒适的有关指标要求。

本文在新旧版标准对比的基础上,对“健康舒适”章的内容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健康舒适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Health and Comfort”chapterLin Borong 1,Yu Juan 2(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100084; 2. Beijing Tsinghua Tongheng Urban Planning & DesignInstituteBeijing,100085)Abstract : The 2019 revised version of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green building has paid more attention to occupants’ feelings and sense of acquisition. The new standar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user's sense of access,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attention to the user's health and comfort, improve and add the relevant index requirements for indoor air quality, water quality and oth-er people-oriented indexes. Based on the comparison of the new and old revised version of this standard,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relevant clauses of “Health and Comfort” chapter.Key words : green building, assessment standard, health and comfort光环境、室内热湿环境”五个要素,对人体健康及舒适程度进行衡量。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解读——健身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解读——健身
人 员 随 时补充 水分 。
2 . 6
( 2)健 身步 道 。健 身步 道 是供 人们 行 走 、跑步 等体 育 活 动 的 专 门道 路 .健 身走 或 慢 跑可 以控 制体 重 .锻炼 骨骼 强 度 .改善 心
肺机 能 ,还 能缓 解 压 力 .放 松 身 心 .是喜 闻 乐 见 的便 捷 的 运动 方
营 , 促 进 建 筑 使 用者 积 极 进 行 健 身活 动 ,提 高 健 康 水 平 。
●日圈
健康建筑; 评价标准;健身场地; 健身器 材
( 本 项 目受 中 国 建筑 科 学研 究 院 自筹基 金 科研 项 目资 助 )
1 概 况
健 康 建 筑 除 了提 供 有 利 于 人体 健 康 的 空 气和 水 ,具 有 良好 的 声环 境 、光 环 境 和热 湿 环 境 外 ,还 可 以通 过设 置 健 身 、锻炼 的场 地 和设 施 .促 进 人积 极 运 动 .提高 身体 健 康 水平 。健 身 活动 有利 于人 体 骨 骼 、肌 肉 的 生长 .增 强心 肺 功 能 .改善 血 液 循 环 系统 、 呼 吸 系统 、消 化 系 统 的机 能 状 况 .有利 于 人 体 的 生长 发 育 .提 高 抗病 能 力 .增 强 身体 的适 应 能力 。
如表 1 所示。
DOI :1 0 . 1 6 1 1 6 / 3 . c n k i . . i s k . j . 2 0 1 7 . 0 4 . 0 0 5




T h e S p eci al Fo cu s
表1 健身
指标 内容及 其分值设 定 技术指标 关键 词 健 身场地 健 身器材 室 外健 身场地 健身步道 健康 出行 方式 室 内健身 空问 便 于 日常 使用 的楼梯

国内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对比研究

国内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对比研究

国内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对比研究绿色建筑是指在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创造优质室内环境,提高能源效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建筑。

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是为了评价和监测绿色建筑在使用阶段的真实性能,并不断推动其性能的持续改善。

在国内外,存在着不同的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下面对二者进行对比研究。

一、国内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在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中,标志评定主要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包括材料与资源利用、能源与资源利用、环境与室内环境质量等方面。

这些标志评定的指标中,一部分与能耗监测相通,具有较高的定量性,如能源消耗和室内舒适性的监测和评价。

然而,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在国内还比较简单,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二、国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国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相对较为成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存在完善的标志评定体系,如美国的LEED(Leadership in Energyand Environmental Design)、英国的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等;二是能耗监测体系相对更为完善,包括使用能源监测系统、室内环境感知系统等。

国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注重环境和能源的可持续性,同时强调人的舒适性和健康性。

标志评定方面,分为不同的级别和类别,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能耗监测方面,通过监测系统对能源使用情况、室内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实时和定期的监测,以保障绿色建筑在运营期间的真实性能和舒适性。

三、国内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的比较国内外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在标志评定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国外的标志评定体系更加成熟和细化。

而在能耗监测方面,国外的绿色建筑运行评估体系更注重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的应用,使得绿色建筑在实际使用中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调整。

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绿色建筑作为一个综合性的领域涉及很多的方面,其中评价体系的研究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的体系研究,包括其现状、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的现状当前,国内外绿色建筑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已经进入普及化、标准化的阶段。

以国内为例,目前已经发布的绿色建筑相关标准和认证体系已经超过七十个,其中不乏著名的新版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建筑以及国家节能建筑标准等。

这些标准和认证体系结合国家政策要求、环保关注、科技进步等方面的要求和发展动态,满足了人们对绿色建筑的需求。

伴随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的体系也逐步完善,已经形成了如下的分类:1. 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是指评价建筑内部的空气、水、噪音和光的质量和舒适度,评价指标包括室内空气质量、水质、消音、照明、热舒适等。

2. 能耗水平。

能耗水平是指评价建筑在建筑设计与使用中与环境能耗和节能标准的关系评价指标包括能源使用量、运营管理水平等。

3. 材料和资源。

材料和资源是指评价建筑中各种材料和资源的使用效率、环保性及其使用寿命等评价指标包括材料选择、资源回收等。

4. 建筑效用。

建筑效用是指评价建筑设备的效用和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评价指标包括建筑提供的舒适度、可靠性等。

5. 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指评价建筑的社会责任性,包括对于社会环境、社会公义以及地域特色等的评价指标包括建筑的社会影响、环境保护等。

二、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于环保和可持续性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绿色建筑作为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也不断被强调。

在这种前提下,绿色建筑的评价指标也必然会不断演进。

人们对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下一步探索主要涉及两个方面:1. 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从现有的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来看,除了商业和住宅建筑,其他领域的建筑如医疗、学校等也需要新增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推广和普及绿色建筑标准。

2. 更全面的考虑因素。

tasc 02-2021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tasc 02-2021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

TASC 02-2021《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联合制定的标准。

该标准于2021年9月1日发布,自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

标准主要关注建筑与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评估和提升建筑的健康性能。

它旨在提供一个全面、客观、可操作的评估体系,以便对建筑的健康性能进行评估和提升。

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
1.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声环境、光环境、热
环境等多个方面,以及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筑与人的关系等方面。

2.引入了风险评估的概念,通过对建筑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发现建筑中可能存
在的健康隐患,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要求建筑在满足人类健康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与
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以及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4.注重实践和应用,标准中提供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分析报告,以便读者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标准。

总的来说,TASC 02-2021《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是一个全面、客观、可操作的评估体系,它旨在推动建筑的健康性能评估和提升,促进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健康建筑发展现状研究

健康建筑发展现状研究

健康建筑发展现状研究发表时间:2019-08-20T08:49:20.28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0期作者:宋妍[导读] 也是建筑功能的完善与创新,为日后健康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摘要:当前生态污染、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仅关注建筑本身的性能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因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建筑的生态关系,同时也是为了减轻环境负担、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家全面推进绿色健康建筑的发展,健康建筑作为绿色建筑深层次发展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社会感知度和民众参与度。

本文以绿色建筑为基础,分别从政策、标准及产业应用三个方面阐述健康建筑的发展现状,健康建筑不仅是绿色建筑的升华和发展,也是建筑功能的完善与创新,为日后健康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健康建筑;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标准1引言“十二五”计划以来,为减轻环境负担、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家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1],但在当前生态污染、人口老龄化、食品安全等问题突出的背景下,仅关注建筑本身的性能已远远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与建筑的生态关系。

从生活品质层面来看,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和一种健康有序的生活环境,健康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因素,而健康建筑则成为提高民生生活的重要途径之一;从建筑行业层面来看,健康已成为绿色建筑更高层次的发展[2],绿色建筑更加关注人类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

尤其是在新时代,人类超过80%的时间是在建筑中度过,“绿色”、“生态”“低碳”等理念已逐渐向建筑中人的存在方式和健康体验转变,关注建筑本身所带来的健康性、体验感以及幸福感,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2发展概况2.1总体发展现状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2004-2008年,绿色建筑主要以试点为主;2008-2012年,绿色理念开始深入设计过程、因地制宜原则得到广泛运用、开始注重运行时效;2012-2017年,绿色建筑向绿色城市发展、以全寿命周期评价绿色、绿色理念被社会普遍接受;2017年开始至今,开始以人为本、强调性能、提高质量的发展新模式[3]。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舒适章节解读——声舒适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舒适章节解读——声舒适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舒适章节解读——声舒适
闫国军;吴伟斌;赵启元;江涛
【期刊名称】《建筑技术》
【年(卷),期】2018(049)005
【摘要】为保证和提升民用建筑健康性能水平,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会同相关单位制定了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该标准在声舒适方面,与其他标准规范相比,提出了更全面、更高的要求,从标准类型、设置目的、评价要求等方面对声舒适部分进行分析和解读.
【总页数】3页(P493-495)
【作者】闫国军;吴伟斌;赵启元;江涛
【作者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100013,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100013,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100013,北京;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100013,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解读——舒适 [J], 赵建平;闫国军;高雅春;李百战;喻伟;何莉莎;盖轶静
2.《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水章节解读 [J], 曾捷;吕石磊
3.《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空气章节解读 [J], 魏静雅;张寅平
4.《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舒适章节解读——热舒适 [J], 喻伟;赵栩远;李百战
5.《健康建筑评价标准》解读之人文章节 [J], 金虹;金雨蒙;梁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康建筑评价指标对比及趋势研究 宋妍

健康建筑评价指标对比及趋势研究 宋妍

健康建筑评价指标对比及趋势研究宋妍摘要:为减轻环境负担、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家全面推进绿色健康建筑的发展,健康建筑作为绿色建筑深层次发展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社会感知度和民众参与度。

本文以绿色建筑为基础,从政策、标准及产业应用三个方面阐述健康建筑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健康建筑评价指标,通过对比我国与WELL、DGNB、BREEAM 3大国外健康建筑健康性能异同,从而得出市场灵活度不高、评估建筑类型较少、缺少精细化划分和评价指标对人类精神研究较少等问题,进而提出我国绿色建筑应从政策、发展对象、人类心智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向健康建筑转型建议,为日后健康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建筑;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标准1、引言“十二五”计划以来,为减轻环境负担、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家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1]。

随着“绿色”、“生态”“低碳”等理念已逐渐向建筑中人的存在方式和健康体验转变,关注建筑本身所带来的健康性、体验感以及幸福感,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健康建筑理念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已被国外学者提出[2]。

2016年,中国建科院等有关机构开始启动《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工作,健康建筑才在我国受到较高关注[3]。

目前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大多关注建筑本身的能耗性能,而对于健康建筑研究较少。

国内王清勤[4]基于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提出需向健康化发展,在室内外环境、健身、人文等方面基于更多精细化关注。

本文通过对比国外三大健康建筑评价指标,分析其差异,从而提出适合我国健康建筑及其评价指标的改良建议和发展趋势。

2、评价标准对比分析2.1国外标准中的健康性能国外标准对健康的关注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健康和舒适。

对健康的通用评价指标主要分为室内环境部分(声、光、热、空气)、水质安全、材料安全以及用户控制四个大类别。

针对欧洲14个国家的14000个家庭的调查(2015年是12个国家,12000个家庭),得出了5项提高健康的关键领域:良好的睡眠条件、舒适的室内温度、新鲜的室内空气、充足的日光和适宜的室内湿度。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宋媛媛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宋媛媛

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宋媛媛发表时间:2018-04-19T10:56:45.09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2期作者:宋媛媛[导读]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是在对现场不造成任何破坏、位置不发生变动的情况下。

永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摘要:目前针对传统的结构检测技术,主要对材料的坚韧度、变形情况以及构件大小等方面进行检测。

当前,材料、构件的力学特点、物理化学特性也包含在了检测工作里面,诸如混凝土材料的氯离子含量、含水率、抗渗性、水泥含量、PH值以及混凝土里面钢筋的直径、具体位置、锈蚀情况、构件的外部温度、内部裂缝、动态静态应变情况以及动力反应等方面。

针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工程结构监测涉及以上内容,另外,还包括建筑的持久性能和舒适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检测;技术发展1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概述1.1定义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是在对现场不造成任何破坏、位置不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对建筑结构或构建在承载能力、材料性质、结构劣势、形态变化以及损害状况方面进行检测,以评估建筑的质量安全是否达到使用标准。

1.2检测方法建筑结构检测技术的方法是依据委托方提出的需求,收集检测过程相关资料,结合场地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检测手段达到规范合理要求,对建筑结构实体进行检测与运算,通过一系列的分析过程,对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性作出合理判断的方式,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方法具有全面化与复杂性特点,需要相关检测人员熟悉掌握,利于开展检测工作。

1.3检测程序建筑结构检测技术的落实需要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一般依据以下顺序:首先检测人员接到检测任务,对检测场地进行勘察,双方协定检测范围,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计算与检测工作,确定建筑质量安全情况,最终以报告形式递交检测成果。

2国内外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应用2.1无损检测无损检测也就是非破损性检测,可以通过检测出的物理量间接的将需要的参数进行推断,进而确定混凝土的强度,而且还不会对样本原结构造成伤害,无损检测的实施非常的便捷,在样本的选择上没有严格的要求,并且检测的精准度非常高。

综合医院绿色标准和健康标准对比研究

综合医院绿色标准和健康标准对比研究

综合医院绿色标准和健康标准对比研究
栾紫颖
【期刊名称】《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年(卷),期】2024()3
【摘要】文章通过对绿色医院评价标准和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对比研究,分析关于综合医院绿色标准和健康标准之间的相同之处以及矛盾点,总结我国在两者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思考我国未来医院建筑在绿色、健康标准双重标准之下的发展方向。

【总页数】5页(P27-31)
【作者】栾紫颖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02
【相关文献】
1.《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对比研究
2.《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的对比研究
3.中国综合医院设计规范标准与美国医院设计标准FGI编制思路对比
4.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健康有序发展——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评价标准》审查会召开
5.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山东省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附加条款及分等标准(暂行)》和《山东
省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附加条款及分等标准(暂行)》的通知(鲁卫中西医指导字[2022]3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演化和趋势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演化和趋势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演化和趋势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演化和趋势。

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增强,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关注领域。

评价指标的发展在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回顾历史,分析现有评价指标,以及展望未来趋势,旨在为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有关如何更好地评估和实施绿色建筑的有用信息。

关键词:绿色建筑、评价指标、演化、趋势1.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加剧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行业已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的重要领域之一。

传统建筑的高能耗、高排放以及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显著,迫使人们迫切寻求一种更可持续和环保的建筑方式。

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它强调通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改善室内环境质量等手段,实现对环境友好的建筑设计和运营。

为了评估和认证建筑项目的绿色性能,许多国际和地区性评价系统和标准被制定出来。

其中,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BREEAM(Building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Method)、Green Star等评价系统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行业标准。

这些评价指标不仅有助于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还为投资者、开发者和租户提供了可信赖的绿色建筑认证,从而促进了可持续建筑市场的发展。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不断发展和演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技术趋势。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新的可持续建筑技术和方法不断涌现,这些变化需要不断更新的评价标准来反映最新的最佳实践。

此外,社会对于生态系统和社会可持续性的关注也在不断上升,这为评估绿色建筑的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会。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的演化和趋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评价指标的历史演变、现状和未来趋势,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建筑行业的实践,确保建筑项目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都能实现可持续性。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启编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启编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启编
佚名
【期刊名称】《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年(卷),期】2016(0)4
【摘要】日前,《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编制工作启动会在北京召开。

《标准》定位于绿色建筑多维发展的深化方向,以使用者的“健康”属性为核心。

标准力求满足人们当前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从与建筑使用者切身相关的室内外环境、空气品质、水、设施、
【总页数】2页(P69-70)
【关键词】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室内外环境;编制工作;绿色建筑;空气品质;使用者【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023
【相关文献】
1.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和国际WELL建筑标准v2的比较分析 [J], 刘悦婷;叶青;王建飞;穆艳娟;闵康
2.美国WELL建筑标准与中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比较分析 [J], 杨娇;张群;成辉;梁锐
3.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比较 [J], 石红
4.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比较 [J], 程妍琳[1];王建廷[1];王浩[1]
5.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助力健康养老建筑普及推广——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健康养老建筑评价标准》审查会召开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康建筑评价指标对比及趋势研究宋妍
发表时间:2019-08-05T16:41:30.6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作者:宋妍
[导读] 摘要:为减轻环境负担、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家全面推进绿色健康建筑的发展,健康建筑作为绿色建筑深层次发展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社会感知度和民众参与度。

广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摘要:为减轻环境负担、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家全面推进绿色健康建筑的发展,健康建筑作为绿色建筑深层次发展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社会感知度和民众参与度。

本文以绿色建筑为基础,从政策、标准及产业应用三个方面阐述健康建筑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健康建筑评价指标,通过对比我国与WELL、DGNB、BREEAM 3大国外健康建筑健康性能异同,从而得出市场灵活度不高、评估建筑类型较少、缺少精细化划分和评价指标对人类精神研究较少等问题,进而提出我国绿色建筑应从政策、发展对象、人类心智和发展目标四个方面向健康建筑转型建议,为日后健康建筑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健康建筑;绿色建筑;发展趋势;标准
1、引言
“十二五”计划以来,为减轻环境负担、促进可持续发展,国家全面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1]。

随着 “绿色”、“生态”“低碳”等理念已逐渐向建筑中人的存在方式和健康体验转变,关注建筑本身所带来的健康性、体验感以及幸福感,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健康建筑理念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就已被国外学者提出[2]。

2016年,中国建科院等有关机构开始启动《健康建筑评价标准》的编制工作,健康建筑才在我国受到较高关注[3]。

目前我国对于绿色建筑的研究大多关注建筑本身的能耗性能,而对于健康建筑研究较少。

国内王清勤[4]基于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提出需向健康化发展,在室内外环境、健身、人文等方面基于更多精细化关注。

本文通过对比国外三大健康建筑评价指标,分析其差异,从而提出适合我国健康建筑及其评价指标的改良建议和发展趋势。

2、评价标准对比分析
2.1国外标准中的健康性能
国外标准对健康的关注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健康和舒适。

对健康的通用评价指标主要分为室内环境部分(声、光、热、空气)、水质安全、材料安全以及用户控制四个大类别。

针对欧洲14个国家的14000个家庭的调查(2015年是12个国家,12000个家庭),得出了5项提高健康的关键领域:良好的睡眠条件、舒适的室内温度、新鲜的室内空气、充足的日光和适宜的室内湿度。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有关健康建筑由理念到实践,在发达国家逐步完善,形成了比较完善和较为系统的评价体系[5],英国BREEAM建筑研究院环境评估方法是世界上首个绿色建筑评估方法,应用最为广泛。

在BREEAM2014版本中,健康与舒适性是权重最大的指标之一。

德国DGNB 可持续建筑评估技术体系[6]是目前世界上最为科学、专业的计算建筑碳排放量的方法。

以DGNB为代表的世界上第二代可持续建筑评估体系,在关注生态等技术因素的基础上,强调可持续性,着眼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及可能出现的功能变化。

美国WELL (Well Building Standard)建筑标准[7]是一部考虑建筑与其使用者健康之间关系的标准,评价指标不仅包括了空气、水、光、舒适,又增加了营养、运动和心智,把建筑和人的健康评价指标整合在一个标准中。

2.2国内评价标准
中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主要包含人生理、心理、社会三方面的健康需求,并建立了以“空气、水、舒适(声、光、热湿)、健身、人文、服务”六大类指标为核心的评价体系。

2.3差异性分析
由于我国绿色建筑市场,尤其是健康建筑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标准的制定主要针对目前能耗量较大的几类建筑:住宅建筑和公共类建筑(公共类建筑包含商场、旅馆和办公建筑),相比较来说,评估的建筑类型较少,且划分得不够清晰,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和完善。

英国BREEAM、德国DGNB涉及健康性能的指标类别相似,但均是建筑或场地本身性能的指标,对于人的健康行为和精神等方面并不涉及。

美国well和我国《健康建筑评价标准》均对影响人体健康的物理环境提出相应要求,但WELL标准把人体心理健康因素列为第二大关注重点。

据《2017中国城镇居民心理健康白皮书》显示:73.6%的人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的人仅为10.3%,并且慢病人群心理问题伴发率极高,心理健康的仅为5.1%。

针对我国心理疾病增多的严重现象,精神指标应考虑纳入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3、发展趋势及建议
3.1因地制宜开发
无论是绿色建筑,抑或是健康建筑,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始终是建筑建设中不可忽略的方针。

以南北方建筑中的供暖为例,在健康建筑中,冷暖舒适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在南方,虽然我国目前对供暖系统的需求也在逐年上升,但室外温度与北方还是有较大差别,因此在对冷暖处理上要注重地理位置的差别。

其次特定类项目更易开展健康建筑的工作。

总体来说,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或既有项目改造上,应多角度、宽维度调查考虑建筑的地理位置、所处环境、社会人文等各种要素,使建筑内外的人都能感受到建筑所带来的舒适感,从点滴中提升建筑的健康度和幸福感。

3.2标准体系精细发展
随着健康建筑的快速发展,当前对健康建筑需求的标准依然要快于群众感受到的建筑行业的夯实基础的节奏。

在发展健康建筑时,对于供水、空气、采光、色温、食品流动、是否设置健身设施等因素的考量逐渐成为日常大众对于建筑的考察重点。

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完善法律标准及评价标准体系,配合国际编制,结合项目实践,进行双向指标创新。

横向上,根据不同建筑类型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健康标准体系;纵向上,从单一的评价指标逐步拓宽到涉及前期设计到后期运营的全过程实施细则,实时进行动态优化,为健康建筑的发展提供一个全面且有保障的法律平台。

4 结论
健康建筑不仅是绿色建筑的升华和发展,也是建筑功能的完善与创新。

绿色建筑向健康建筑的转型,不仅需要国家标准化政策的支持,同时也需要相关健康行业的合作、从业工作者强烈的的责任感和民众参与感。

作为较早发布的健康建筑性能标准,BREEAM、DGNB、WELL的健康性能标准具有一定先进性,对我国健康建筑标准制定提供了思路和参考,同时结合我国国情,致力绿色科技建筑,提升建筑品质,从杜绝病态,到人性化导向,最终促进群众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由于健康建筑在我国的历程才刚开始,如何使健康评价体
系、类型、方法、流程和评价具体化,关键性问题和技术先进化,建筑、健康与各相关学科融合发展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 2016[M].北京:中国[2]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 Department,Tarbiat,Modares. Contribution of city prosperity to decisions on healthy building design:A case study of Tehran[J].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2016,5(3):319-331
[3] 《健康建筑评价标准》T/ASC02-2016[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4] 王清勤,孟冲,李国柱.健康建筑的发展需求与展望[J].暖通空调,2017,47(7):32-35
[5] 甘云,顾睿.英国BREEAM评价标准、美国LEED评价标准以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L)比较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6(05):120-1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