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内在化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成本内在化分析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分析
摘要
当今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众多企业部门为了眼前一时的经济利益,不顾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使资源环境遭受了重大破坏。

因此资源与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也日趋明显。

人们为治理环境破坏带来的不良后果花费的代价也越来越高。

使环境成本的负的外部性影响日益严重,环境成本的大小成为制约企业获利多少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制约国家社会发展的因素。

因此国家政府和企业部门应加大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研究和利用,要正确理解环境成本的内涵及其分类,熟知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实现手段,正确认识内在化存在的问题。

加强内部改革提高研究应用能力,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经济,环境成本,内在化,政策手段,
1.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各样不同规模的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而某些行业的蓬勃发展与有限的自然资源产生了很大矛盾。

企业在获取资源,满足利益需求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就必须对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修复补偿,那么就要把这部分用于环境破坏预防和治理的资金纳入到环境成本的范畴内。

过去我们较少关注环境成本,或者是因为环境成本还不足以影响我们的经济发展,或者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环境成本的危害性,或者是因为我们的生态环境偏好还不够大。

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也逐渐增强,要求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成本最小化。

2.什么是环境成本
一般来讲,经济活动必然伴随着一定程度的污染问题,我们称之为环境成本。

关于环境成本的定义很多,把很多的理论结合起来大致可以把它定义为: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及经营运作时,对环境产生了可以估算或难以计量的破坏,被要求执行以资金方式或其他行动付出的成本。

环境成本可以被分为以下几类:
环境预防成本: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之前,必须要考虑即将进行的操作会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什么破坏以及这种破坏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因此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减小这一危害的影响,甚至避免破坏生态环境。

这主要表现在投入资金改善生产设备,引进净化污染的科学技术,这部分主要在于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环境治理成本:不是每一项的预防成果都有效,也不是每一位管理者都有预防意识,生态环境还是会被有意无意的破坏。

污染已经形成,企业就必须拿出资金来恢复生态。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的项目比较多,包括治理的材料费、务工费、交通费、水电费等等。

而在这其中还要对直接或间接受到环境污染的影
响的人或物补偿。

例如:污染当地的土地资源,造成粮食减产;破坏绿地,引起沙尘暴,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污染饮用水,导致人们用水障碍。

环境损坏成本:环境损害成本不同于保护成本,它不能计算出实际的花费金额。

它存在于无形之中,也并不需要企业来支付,但对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这种影响基本上不会使自然资源恢复原貌。

工业产业对此的破坏最大,例如“三废”的排放,土地、水资源、空气都被污染了。

有毒气体的过度排放造成酸雨形成对植物、建筑物、古文化遗迹等都会造成损害。

再有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3.降低环境成本的必由之路
而解决这一问题就必然要用到环境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来指导实践。

众所周知环境经济学有四大原理:双赢原理、状态转换原理、内在化原理、环境生产力原理。

本文便着重介绍内在化原理在经济生活企业运营等方面的应用。

“内在化原理”提出尽可能使市场产生的的环境外部性要最大可能地内在化,从而使企业、组织和个人或消费更少的对环境有负外部性的产品,提供更多的对环境有正外部性的产品。

只有将环境成本内在化,使得企业的实际成本真正反映包含环境成本在内的社会成本,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环境成本内在化在经济学上有其特定的含义,是指对环境外部成本进行估价并将它们内化到生产和消费商品与服务的成本中,从而体现资源的稀缺性,消除其外部性,并形成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良性循环。

环境资源是有价的,但是如何确定环境资源的价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有的环境资源价格比较容易确定,如煤、石油等矿产资源;而有的环境资源,如空气、水、森林等的价格就很难确定。

而且由于技术和产业自然性质的原因以及政策原因,环境成本占所有产品的投资的比例也大小不一。

再者,环境质量认定的标准随经济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逐渐上升。

因此我们很难用一种标准来衡量环境成本。

4.内在化的主要政策手段
环境成本内在化的手段环境成本内在化政策手段很多,但总的来说可分为政府直接管理干预和经济手段两大类。

政府直接管理干预手段
政府直接管理干预即“命令与控制”方式,是指政府通过制定规则和法规,限定生产过程、限制产品的消费或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限制直接污染者的行为,同时设立专业的机构监督环境标准的落实情况。

环境污染由于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不能依靠私人市场进行解决,必须由政府进行干预,环境管制手段由此产生。

政府直接管制的主要形式是制定排污标准和法规政策。

直接管制手段作为政府干预环境问题的一种手段,在处理环境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市场体系不发达的环境下,在处理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和突发性重大环境问题时,政府直接管制手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好的效果。

但从经济成本的角度看,直接管制手段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第一,政府制定的排污标准是否是最优的。

第二,执行成本较高。

环境措施出台后需要政府进行监督执行,因为市场本身没有机制来执行这种措施,而政府在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执行成本。

第三,地方政府或部门之间的博弈行为。

因为管制手段是利益的再分配,它直接涉及到一些企业和部门的实际利益,因此容易遭到地方政府或企业的反对。

第四,没有发挥企业的积极作用。

企业在污染治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而管制手段忽视了企业间的差异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结果容易使环境治理成本增大。

经济手段或市场手段
从实施方式上看,消除环境外部性的经济手段可分为庇古方式与科斯方式两类。

前者的理论来源于庇古,庇古认为,想要消除负外部性,就必须对产生负外部效应的单位收费和征税,反之对产生正外部效应的单位补贴。

借鉴庇古的理论,在环境保护方面主要采用环境收费、环境税收、补贴和收取押金的经济和市场手段。

后者的理论来自于科斯定理,科斯认为,在交易成本不高的前提条件下,只要能把外部性影响作为一种产权明确下来,外部性问题就可通过当事人间的自愿交易方式内部化。

具体到环境保护方面,主要采取排污交易制
度,政府负责构建一个排放或使用自然资源权力的交易市场,把环境容量纳入其中。

在具体实施中,污染者既可从政府手中购买这种权利,也可向其他拥有排放权的污染者购买。

初始的排污权数量往往由政府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分配,一旦发放则按规章自由交换。

这种制度最早产生于德国,后为广大发达国家所用。

从根本上说,环境问题实质上就是经济问题,同时,与政府直接管理干预相比,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由于具有经济激励性、企业自主性及政策灵活性等多方面优点成为大多数发达国家环境成本内在化的主要工具,而前者往往作为辅助手段搭配使用。

经济手段也存在一些不足。

第一,经济手段要求市场体系比较健全,而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环境资源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排污许可证交易还无法得到广泛运用。

第二,一些经济手段同样需要政府的配合,经济手段并不意味着排斥政府。

在存在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情况下,政府干预始终是必要的,甚至即使为了环境公平的原因政府也可以进行干预,只是政府干预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直接管制,而是通过经济手段的不断创新,引导企业向环境友好型方面不断发展。

5.总结
尽管现在对环境成本内在化原理有了较多的研究,可是我国环境成本内在化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例如排污收费制度不完善,缺乏独立创新的环境税种,企业对政府政策的执行力不够以及政府的监管机制不甚完善等等。

导致了诸多企业的环境成本居高不下,对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分不利。

所以,对于推进环境成本内在化提出了一点个人的建议。

改革和完善环境经济手段,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尽快扭转当前政府直接管理较多的局面,引入和深化经济激励模式,调整和减少排污收费方式的使用频率,积极扩充、升级其他的经济手段,加快开发实施更为灵活的环境税和排污权交易制度。

逐步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降低初级产品在出口商品中的比重。

限制或减少高耗能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鼓励和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及新能源产品的出口。

开发绿色产品,引导绿色产品发展成
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导向型产品。

加快培育环保产业,加大对环保产业发展的政策倾斜力度。

政府可对环保产业提供专项的补贴、低息贷款以及减免课税,还可仿照美国的做法,把环保产业设定为重点发展产业,给予环保产品优惠的出口税甚至免税。

加大环保贸易基地的建设,积极探索打造绿色产业集群的新方法
众多企业对于环境成本内在化的研究目前还在初级阶段,资源节约意识薄弱,环境保护力度不够。

大部分企业只看到了眼前的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忽视了潜在环境成本的计算。

一方面国家应出台一些帮扶计划,另一方面还是需要企业自身意识到完善体制的重要性,培养高技能人才,正确估量成本,充分利用内在化原理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6.参考文献
[1]左玉辉.环境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卢栎仁.科斯与科斯理论[J].产权导刊,2009(10):74—76
[3]严旭阳,等.环境经济理论与政策设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4]世界银行. 绿色工业社区、市场和政府的新职能[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
[5]侯伟丽.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207—208.
[5]白泉旺等.环境成本内在化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J].国际贸易,200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