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n 显然,粮食产量的增加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改 进,而不是农业用地的增加。
n 在一些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饥荒仍是个严重的 问题。劳动生产率低下是原因之一。
n 虽然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着农业剩余,但由于食物从
生产率高的地区向生产率低的地区的再分配的困难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当所有生产要素都按照同一比例同时增加时, 其产量增加的情况。
1. 规模经济不变 2. 规模经济递增 3. 规模经济递减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规模收益分类
b
Q a
Oa-规模经济不变
c Ob-规模经济递增
Oc-规模经济递减
0
L、K
规模报酬递增、不变与递减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规模收益分类
n 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全世界有一亩土地就能养活全 世界所有的人,那才是不可思议的了。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TP=(L,K)
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AP=TP/L或AP=TP/Q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 MP=TP/L,MP=dTP/ dL ,MP=TP/Q
不会改变。
对于一个豆腐作坊来说,三个月就可以算做是长 期。(生产资料、机器等都可以很快改变)。 对于一个钢铁厂来说,三十年也许才能算做长期。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巩固练习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 ) A、各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B、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 产量的影响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引例:1亩土地上投入不同劳动量的TP、AP、和MP
劳动投入
0 1 2 3 4 5 6 7 8
总产量
0 8 20 36 48 55 60 60 56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0
0
8
8
10
12
12
16
12
12
11
7
10
5
8.6
0
7
-4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关系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思考?
n 下列企业或者机构的生产函数: n 一家工厂必然具有一个生产函数; n 一家饭店也是如此; n 甚至一所学校或医院。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引例: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n 早在1771年英国农学家杨格就用在若干相同的地块 上施以不同量肥料的实验,证明了肥料施用量与产 量增加之间存在着这种边际产量递减的关系。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学习目标:
n 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概念及关系; n 了解生产函数; n 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1 厂商与生产
n 厂商:生产的提供者称为厂商,它可以是一个独资个人企业, 也可以是合伙企业或者规模巨大的公司,总之是一个为谋取 利润而从事生产的经济单位。
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生产函数的定义
n 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组合与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产量之 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n 生产函数正是表明一定技术水平之下,生产要素的 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 依存关系的函Q代表总产量,L、K、N、E分别代表劳动、资本、 土地、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生产要素,劳动 labour; 土地 land;资本 capital;企业家才能 entrepreneur
案例: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n 无独有偶,1994年,一位叫莱斯特·布朗的人重复类 似悲观的预言,发表了一本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小 册子,宣称人口众多的中国将面临粮食短缺,进而引发 全球粮价猛涨的危机。
n 杞人忧天的布朗是否知道袁隆平的名字,他利用科学技 术发明了杂交水稻,是每亩单产达到了405公斤,小麦 从50公斤提高到目前的700公斤。
案例: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n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早在18世纪就由经济学家提出,有 人把这一规律应用到农业领域确描述出一幅人类前景 悲惨的画面来:
n 因为耕地等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要增产粮食最终 只能依靠劳动力的增加,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表明, 劳动力投入带来的边际粮食产量递减,于是人口不断 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人类不能养活自企业己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n 生产:生产是指提供人们购买的产品或劳务的行为,因此, 它既包括有形的物品的产出,也包括诸如提供运输、金融、 商业等各种劳务。它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1 厂商与生产
n 生产离不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 的各种资源,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
n 劳动(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土地(泥土地、山川 河流、森林矿藏等);资本(机械、工具、厂房、 仓库等资本物品)。
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来看,我国房地产业都必须实现
从数量型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数量质量并
重的节约型模式转变。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2 规模经济不意味着越大越好
n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 度低。2002年我国房地产企业总数达到32628家, 总资产达到33043.13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只有 1.0130亿元。
n 首先我们可以用运输密度来度量投入,它指的是在 一特定线路上每单位时间内铁路可以承运的货物吨 数。产出以沿着该线路在特定时间内运输的货物总 重量计。
n 我们要问,产出与投入之间的规模报酬关系如何? 起初,我们以为会有报酬递增效应,因为在运输密 度增加以后,铁路管理部门可以统筹规划,制定出 适宜的、富有效率的运输方案。
和生产率低地区收入也低的缘故,饥荒仍威胁着部
分人群。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3 规模收益与规模经济
规模是指按一定比例组合生产要素所表示的企业大 小。
企业规模的变化是指企业所有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变 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同时的,而且是同比例的。
规模收益(也称为规模报酬)描述的是,当企业 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或减少时,总产出变化 的情况。
C、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其他几种生产要素变
动对产量的影响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n 2、规模收益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 生产要素不变
B、按比例地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不按比例连续地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3、经济学中所指的长期是( ) A、1年以上 B、可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C、仅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时期
2020/11/3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n 中国有出色的农业科学家,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 术进步。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n 布朗先生实在是用错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要记住边 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有条件的。
n 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较早地发现了这一规律,他曾指 出,“知识是唯一不遵守效益递减规律的工具”。
n 如美国微软公司为开发第一套视窗软件投入了5000 万元美元,其额外生产上千万套只需复制即可,成本 几乎可以不计,但仍能以与第一套同样的价格发行, 这样,在新经济部门,就出现了不同于传统产业部门 的“边际效益递增”的情况。
长期成本是指生产的长期内的成本,所谓长期就是厂商 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一切成本项目都是可以变动 的。长期内是不存在固定成本的。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4 短期与长期
n 长期和短期是相对而言的。 n 长期是指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包括科技水
平之类的。 n 短期则是指,一部分生产要素可以改变,另一部分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关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需要说明几点:
n 第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 n 第二,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边际产品要经历递增、
递减、最后变为零的过程。 n 第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样是
不需要理论证明的,因此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律。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 析
2020/11/3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供给的定义告诉我们,生产者的供给取决于两个 方面:“愿意”而且“能够”。这看上去是两个截然 不同的问题。
• 能够生产多少产出是一个技术和管理问题,涉及到生 产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组织状况。 • 而愿意生产多少产出则是一个经济问题,涉及到成本。 • 但选择怎样的技术和管理却与成本有关,而且成本也 是由特定技术与管理下的生产所决定的。 • 本章我们主要讨论由技术和管理决定的产量、成本及 利润问题。
n 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经验性规律。 n 假如农民在一亩土地上撒一把化肥能增加产量1公斤
,撒两把化肥增产3公斤,但一把一把化肥的增产效 果会越来越差,过量的施肥量甚至导致土壤板结粮 食减产。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引例: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n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 总结出来的,在现实生活的绝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 是适用的。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1 铁路业的规模经济
n 但是,当运输密度的增加超过一定值后,会 出现报酬递减,因为超负荷的运输已多得很 难规划,运输速度也将有所下降。
n 大量研究表明,在运输密度值较小时,存在 着递增报酬,但超过某一值后(这一点称为 有效密度),会出现报酬递减。这种现象只 有在运输密度值很大时才会出现。
n 香港前10大房地产上市公司占据的市场份额达到80 %,实现了帕雷托的80/20规律,一个成熟的行业 ,20%的企业占有80%的市场份额,才能形成有序 的竞争,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2 规模经济不意味着越大越好
n 各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走规模经济 之路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4、短期是指(
)
A、只能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分析题
n 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解释“一个和尚担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现象。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2 规模经济不意味着越大越好
n 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将进一步开放,房地产行 业作为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行业,必然会吸引大量的 国外竞争者。我国房地产公司无论从资金实力,开 发能力,管理能力,还是技术水平上都与国外房地 产企业有较大的差距。
n 因此,无论是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还是从市
案例1 铁路业的规模经济
n 20世纪以后,尽管碰到不少资金问题,铁路运输 仍不断发展。规模对铁路运输业有无影响?为什么铁 路仍很难与其他形式的运输进行竞争?我们可以从铁 路运输的经济分析中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要研究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效应,我们需要一系列的 指标。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1 铁路业的规模经济
n 资源向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集中是房地产业必然 的发展规律。
规模经济有三个层次:
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 工厂规模的经济性; 公司规模的经济性,公司规模的
经济性是规模经济的最高层次。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4 短期与长期
n 短期成本是生产的短期内的成本,所谓短期也就是说在 该时期内,厂商无法改变其固定设备所限定的规模,也 就是说他不能扩大或缩小其厂房设备规模的时期。其实 短期成本可以被大致认为是固定成本。
Q
G
MP与TP之间关系:
TP
MP>0, TP↑
MP=0, TP最大
MP<0, TP↓
A
E
如果连续增加生产
要素,在总产量达到
O
L1
L3
L MP
最大时,边际产量曲
线与横轴相交.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n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 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 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 减。
n 生产四要素说: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 生产函数
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
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
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
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即,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
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案例: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n 显然,粮食产量的增加更大程度上是由于技术的改 进,而不是农业用地的增加。
n 在一些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饥荒仍是个严重的 问题。劳动生产率低下是原因之一。
n 虽然其他一些国家存在着农业剩余,但由于食物从
生产率高的地区向生产率低的地区的再分配的困难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当所有生产要素都按照同一比例同时增加时, 其产量增加的情况。
1. 规模经济不变 2. 规模经济递增 3. 规模经济递减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规模收益分类
b
Q a
Oa-规模经济不变
c Ob-规模经济递增
Oc-规模经济递减
0
L、K
规模报酬递增、不变与递减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规模收益分类
n 如果是边际产量递增全世界有一亩土地就能养活全 世界所有的人,那才是不可思议的了。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1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TP):一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提供的全部产量。 TP=(L,K)
平均产量(AP):单位生产要素提供的产量。 AP=TP/L或AP=TP/Q
边际产量(MP):增加一个单位可变要素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 。 MP=TP/L,MP=dTP/ dL ,MP=TP/Q
不会改变。
对于一个豆腐作坊来说,三个月就可以算做是长 期。(生产资料、机器等都可以很快改变)。 对于一个钢铁厂来说,三十年也许才能算做长期。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巩固练习
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 ) A、各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B、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 产量的影响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引例:1亩土地上投入不同劳动量的TP、AP、和MP
劳动投入
0 1 2 3 4 5 6 7 8
总产量
0 8 20 36 48 55 60 60 56
平均产量
边际产量
0
0
8
8
10
12
12
16
12
12
11
7
10
5
8.6
0
7
-4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关系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思考?
n 下列企业或者机构的生产函数: n 一家工厂必然具有一个生产函数; n 一家饭店也是如此; n 甚至一所学校或医院。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引例: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n 早在1771年英国农学家杨格就用在若干相同的地块 上施以不同量肥料的实验,证明了肥料施用量与产 量增加之间存在着这种边际产量递减的关系。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学习目标:
n 了解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概念及关系; n 了解生产函数; n 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1 厂商与生产
n 厂商:生产的提供者称为厂商,它可以是一个独资个人企业, 也可以是合伙企业或者规模巨大的公司,总之是一个为谋取 利润而从事生产的经济单位。
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生产函数的定义
n 生产要素的数量与组合与它所能生产出来的产量之 间存在着一定的依存关系。
n 生产函数正是表明一定技术水平之下,生产要素的 数量与某种组合和它所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 依存关系的函Q代表总产量,L、K、N、E分别代表劳动、资本、 土地、企业家才能这四种生产要素,劳动 labour; 土地 land;资本 capital;企业家才能 entrepreneur
案例: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n 无独有偶,1994年,一位叫莱斯特·布朗的人重复类 似悲观的预言,发表了一本题为《谁来养活中国》的小 册子,宣称人口众多的中国将面临粮食短缺,进而引发 全球粮价猛涨的危机。
n 杞人忧天的布朗是否知道袁隆平的名字,他利用科学技 术发明了杂交水稻,是每亩单产达到了405公斤,小麦 从50公斤提高到目前的700公斤。
案例: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n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早在18世纪就由经济学家提出,有 人把这一规律应用到农业领域确描述出一幅人类前景 悲惨的画面来:
n 因为耕地等自然资源毕竟是有限的,要增产粮食最终 只能依靠劳动力的增加,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表明, 劳动力投入带来的边际粮食产量递减,于是人口不断 增长的必然结果是,人类不能养活自企业己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n 生产:生产是指提供人们购买的产品或劳务的行为,因此, 它既包括有形的物品的产出,也包括诸如提供运输、金融、 商业等各种劳务。它是把投入变为产出的过程。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1 厂商与生产
n 生产离不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 的各种资源,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
n 劳动(脑力劳动&体力劳动);土地(泥土地、山川 河流、森林矿藏等);资本(机械、工具、厂房、 仓库等资本物品)。
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来看,我国房地产业都必须实现
从数量型扩张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向数量质量并
重的节约型模式转变。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2 规模经济不意味着越大越好
n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市场集中 度低。2002年我国房地产企业总数达到32628家, 总资产达到33043.13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只有 1.0130亿元。
n 首先我们可以用运输密度来度量投入,它指的是在 一特定线路上每单位时间内铁路可以承运的货物吨 数。产出以沿着该线路在特定时间内运输的货物总 重量计。
n 我们要问,产出与投入之间的规模报酬关系如何? 起初,我们以为会有报酬递增效应,因为在运输密 度增加以后,铁路管理部门可以统筹规划,制定出 适宜的、富有效率的运输方案。
和生产率低地区收入也低的缘故,饥荒仍威胁着部
分人群。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3 规模收益与规模经济
规模是指按一定比例组合生产要素所表示的企业大 小。
企业规模的变化是指企业所有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变 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同时的,而且是同比例的。
规模收益(也称为规模报酬)描述的是,当企业 所有生产要素同比例增加或减少时,总产出变化 的情况。
C、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其他几种生产要素变
动对产量的影响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n 2、规模收益递减是在下述情况下发生的: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 生产要素不变
B、按比例地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C、不按比例连续地增加各种生产要素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3、经济学中所指的长期是( ) A、1年以上 B、可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 C、仅调整部分生产要素的时期
2020/11/3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n 中国有出色的农业科学家,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 术进步。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中国人养活自己靠的农业技术进步
n 布朗先生实在是用错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要记住边 际产量递减规律是有条件的。
n 著名经济学家克拉克较早地发现了这一规律,他曾指 出,“知识是唯一不遵守效益递减规律的工具”。
n 如美国微软公司为开发第一套视窗软件投入了5000 万元美元,其额外生产上千万套只需复制即可,成本 几乎可以不计,但仍能以与第一套同样的价格发行, 这样,在新经济部门,就出现了不同于传统产业部门 的“边际效益递增”的情况。
长期成本是指生产的长期内的成本,所谓长期就是厂商 可以调整所有的生产要素,一切成本项目都是可以变动 的。长期内是不存在固定成本的。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4 短期与长期
n 长期和短期是相对而言的。 n 长期是指所有的生产要素都可以改变,包括科技水
平之类的。 n 短期则是指,一部分生产要素可以改变,另一部分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关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需要说明几点:
n 第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是技术水平不变。 n 第二,随着可变要素的增加,边际产品要经历递增、
递减、最后变为零的过程。 n 第三,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像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一样是
不需要理论证明的,因此是一个最基本的规律。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 析
2020/11/3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供给的定义告诉我们,生产者的供给取决于两个 方面:“愿意”而且“能够”。这看上去是两个截然 不同的问题。
• 能够生产多少产出是一个技术和管理问题,涉及到生 产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组织状况。 • 而愿意生产多少产出则是一个经济问题,涉及到成本。 • 但选择怎样的技术和管理却与成本有关,而且成本也 是由特定技术与管理下的生产所决定的。 • 本章我们主要讨论由技术和管理决定的产量、成本及 利润问题。
n 这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经验性规律。 n 假如农民在一亩土地上撒一把化肥能增加产量1公斤
,撒两把化肥增产3公斤,但一把一把化肥的增产效 果会越来越差,过量的施肥量甚至导致土壤板结粮 食减产。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引例:在土地上施肥量越多越好吗
n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是从社会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 总结出来的,在现实生活的绝大多数生产过程中都 是适用的。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1 铁路业的规模经济
n 但是,当运输密度的增加超过一定值后,会 出现报酬递减,因为超负荷的运输已多得很 难规划,运输速度也将有所下降。
n 大量研究表明,在运输密度值较小时,存在 着递增报酬,但超过某一值后(这一点称为 有效密度),会出现报酬递减。这种现象只 有在运输密度值很大时才会出现。
n 香港前10大房地产上市公司占据的市场份额达到80 %,实现了帕雷托的80/20规律,一个成熟的行业 ,20%的企业占有80%的市场份额,才能形成有序 的竞争,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2 规模经济不意味着越大越好
n 各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走规模经济 之路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4、短期是指(
)
A、只能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分析题
n 试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解释“一个和尚担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现象。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2 规模经济不意味着越大越好
n 加入WTO以后,我国市场将进一步开放,房地产行 业作为投资回报率较高的行业,必然会吸引大量的 国外竞争者。我国房地产公司无论从资金实力,开 发能力,管理能力,还是技术水平上都与国外房地 产企业有较大的差距。
n 因此,无论是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还是从市
案例1 铁路业的规模经济
n 20世纪以后,尽管碰到不少资金问题,铁路运输 仍不断发展。规模对铁路运输业有无影响?为什么铁 路仍很难与其他形式的运输进行竞争?我们可以从铁 路运输的经济分析中来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要研究是否存在规模经济效应,我们需要一系列的 指标。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案例1 铁路业的规模经济
n 资源向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集中是房地产业必然 的发展规律。
规模经济有三个层次:
产品生产规模的经济性; 工厂规模的经济性; 公司规模的经济性,公司规模的
经济性是规模经济的最高层次。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4 短期与长期
n 短期成本是生产的短期内的成本,所谓短期也就是说在 该时期内,厂商无法改变其固定设备所限定的规模,也 就是说他不能扩大或缩小其厂房设备规模的时期。其实 短期成本可以被大致认为是固定成本。
Q
G
MP与TP之间关系:
TP
MP>0, TP↑
MP=0, TP最大
MP<0, TP↓
A
E
如果连续增加生产
要素,在总产量达到
O
L1
L3
L MP
最大时,边际产量曲
线与横轴相交.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2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n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 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 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 减。
n 生产四要素说: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企业生产成本和收益分析
5.2 生产函数
木桶效应是指一只水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
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
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
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即,一只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
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