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报告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探讨
![高中物理传送带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0c699257cd184254b3535f8.png)
=1kg的木块随传送带一起以
=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木块与传送带
间的动摩擦因数 =0.5.当木块运动至最左端A点时,一颗质量为 =20g的子弹以
=300m/s水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入木块并穿出,穿出速度 =50m/s,以后每隔1s就有一颗子弹射中木块,设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极 短,且每次射入点各不相同,g取10m/s2。求: (1)第一颗子弹射入木块并穿出时,木块速度多大? (2)在被第二颗子弹击中前,木块向右运动离A点的最大距离?
解析:(1)若传送带静止,则旅行包滑上水平传送带后做匀减速 运动,其加速度 旅行包到达B端的水平速度为
旅行包离开传送带后做平抛运动,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
若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要使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始 终为(1)中所示的水平距离,则旅行包须做匀减速运动,皮带轮的临 界角速度为
所以
,方向沿斜面向上。 物体随传送带向下加速运动时,设 沿传送带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所以
。 当
时,
,与所设方向相同,即沿斜面向上。 当
时,
,即货物与传送带间无摩擦力作用。 当
时,
,与所设方向相反,即沿斜面向下。 小结:当传送带上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不明确时,可先假设摩擦力 向某一方向,然后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导出表达式,再结合具体情况进行 讨论. 二、依托传送带的相对运动问题 例2 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小结:此题考查学生掌握动量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 基本规律的应用情况,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建立 清晰的物理情景,并注意到过程之间的内在联系。 六、依托传送带的曲线运动问题
传送带问题分析报告析
![传送带问题分析报告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4b96290242a8956aece432.png)
传送带问题解析传送带是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传送装置,以其为素材的物理题大都具有情景模糊、条件隐蔽、过程复杂的特点。
2003年高考最后一题的传送带问题,让很多考生痛失22分,也使传送带问题成为人民关注的热点。
但不管传送带如何运动,只要我们分析清楚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方向的变化情况,就不难分析物体的状态变化情况。
因为不同的放置,传送带上物体的受力情况不同,导致运动情况也不同,传送带问题是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它既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实际,因而,这种类型问题具有生命力,当然也就是高考要重点考察的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传送带和物体进行动态分析和终态推断,灵活巧妙地从能量的观点和力的观点来揭示其本质、特征、过程力学中的传送带问题,一般可分为三大类:(一)水平放置运行的传送带,(二)倾斜放置运行的传送带;(三)平斜交接放置运行的传送带,下面分别举例加以说明,从中领悟此类问题的精华部分和解题关键所在.(一)水平放置运行的传送带处理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首先是要对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其二是对物体进行运动状态分析,即由静态T动态T终态分析和判断,对其全过程做出合理分析、推论,进而采用有关物理规律求解•这类问题可分为①运动学型;②动力学型;③动量守恒型;④图象型. 现在,来分析一下水平传送带(1)受力和运动分析时注意:①________向)一一发生在V物与V传相同的时刻;②运动分析中的速度变化一一相对皮带运动方向和相对地面速度变化V 一物和V带③在斜面上注意比较mgsinB与摩擦力f的大小,④传送带长度一一临界之前是否滑出⑤共速以后一定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吗?(2)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①功能关系:WF£ EK+A EP+(②对WF Q的正确理解(a)传送带做的功:WF=F S带功率P=F X V带(F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b)产生的内能:Q=f • S相对(c)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K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有如下关系:EK=Q=1/2mV传送带水平放置设传送带的速度为 V 带,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卩,两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 L ,物体置于传送带一端的初速度为V 。
(完整word版)高考物理——传送带问题专题归类(含答案解析)
![(完整word版)高考物理——传送带问题专题归类(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4d657dd3c1ec5da51e27062.png)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传送带是运送货物的一种省力工具,在装卸运输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收集、整理了传送带相关问题,并从两个视角进行分类剖析:一是从传送带问题的考查目标(即:力与运动情况的分析、能量转化情况的分析)来剖析;二是从传送带的形式来剖析.(一)传送带分类:(常见的几种传送带模型)1.按放置方向分水平、倾斜和组合三种;2.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3.按运动状态分匀速、变速两种。
(二)传送带特点:传送带的运动不受滑块的影响,因为滑块的加入,带动传送带的电机要多输出的能量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与摩擦生热的和。
(三)受力分析: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发生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对于倾斜传送带模型要分析mgsinθ与f的大小与方向。
突变有下面三种:1.滑动摩擦力消失;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四)运动分析:1.注意参考系的选择,传送带模型中选择地面为参考系;2.判断共速以后是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呢?还是继续加速运动?3.判断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五)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1.功能关系:W F=△E K+△E P+Q。
传送带的能量流向系统产生的内能、被传送的物体的动能变化,被传送物体势能的增加。
因此,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就包括了工件增加的动能和势能以及摩擦产生的热量。
2.对W F 、Q 的正确理解(a )传送带做的功:W F =F·S 带 功率P=F× v 带 (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b )产生的内能:Q=f·S 相对(c )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 K ,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有如下关系:E K =Q=2mv 21传 。
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值。
而且这个总功在求法上比一般的相互作用力的总功更有特点,一般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功为W =f 相s 相对,而在传送带中一对滑动摩擦力的功W =f 相s ,其中s 为被传送物体的实际路程,因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情形是力的大小相等,位移不等(恰好相差一倍),并且一个是正功一个是负功,其代数和是负值,这表明机械能向内能转化,转化的量即是两功差值的绝对值。
专题一传送带问题分析.docx
![专题一传送带问题分析.docx](https://img.taocdn.com/s3/m/f40ffc95998fcc22bcd10da9.png)
专题一 传送带问题分析【专题分析】传送带问题是高中阶段比较常见也是比较复杂的的题目形式。
受力方面,要分析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是存在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运动方面,要分析物体与传送带之间是相对运动,还是相对静止,是相对传送带向前运动,还是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
能量方面,要判断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热量生成。
因此传送带问题需要用到多种物理规律进行求解,如运动学公式的选用、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摩擦生热、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等。
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有可能涉及多个物理过程,比如可能在传送带上一直加速,也可能先加速后匀速;可能在传送带上一直减速,也可能先减速后匀速,甚至还可能改变运动方向。
因此认真研究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是解决传送带问题的关键。
【题型讲解】题型一 传送带“静”与“动”的区别例题1:如图3-1-1所示,水平传送带静止不动,质量为1kg 的小物体,以4m/s 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的左端,最终以2m/s 的速度从传送带的右端。
如果令传送带逆时针方向匀速开动,小物体仍然以4m/s 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的左端,则小物体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A .小于2m/sB .等于2m/sC .大于2m/sD .不能达到传送带右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物体的受力分析。
当传送带不动时,物体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在传送带上向右做减速运动,最终离开传送带。
当传送带逆时针开动时,物体仍然相对传送带向右运动,所以受到的摩擦力仍然向左,这样与传送带静止时比较,受力情况完全相同,所以运动情况也应该一致,最后离开传送带时速度仍然是2m/s ,答案为B例题2:在例题1中,如果各种情况都不变,当传送带不动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W 1,物体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为Q 1;当传送带转动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W 2,物体与传送带间产生的热量为Q 2。
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 .W 1=W 2B .W 1<W 2C .Q 1=Q 2D .Q 1<Q 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做功和生热的理解。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e0a1a91a37f111f1855b98.png)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一、传送带问题中力与运动情况分析1、水平传送带上的力与运动情况分析例1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车站、码头,工厂、车间。
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v 0=2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 的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传送带对工件的滑动摩擦力使工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AB 的之间距离为L =10m ,g 取10m/s 2 .求工件从A 处运动到B 处所用的时间.解答 设工件做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加速的时间为t 1 ,加速运动的位移为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代入数据可得:a =2 m/s 2工件加速运动的时间t 1=av 0 代入数据可得: t 1=1s 此过程工件发生的位移l =12at 12 代入数据可得:l =1m 由于l <L ,所以工件没有滑离传送带设工件随传送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 ,则t 2=vl L - 代入数据可得:t 2=4.5s 所以工件从A 处运动到B 处的总时间t =t 1+t 2=5.5 s例2: 如图甲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长L =8m ,以速度v =4m/s 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现有一个质量为m =10kg 的旅行包以速度v 0=10m/s 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 ,则旅行包从传送带的A 端到B 端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g =10m/s 2 ,且可将旅行包视为质点.)解答 设旅行包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1 ,即经过t 1时间,旅行包的速度达到v =4m/s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代入数据可得:a =6 m/s 2t 1=av v -0 代入数据可得:t =1s 此时旅行包通过的位移为s 1 ,由匀减速运动的规律,有 s 1=g v v μ2220-=7 m 代入数据可得:s 1=7 m <L可知在匀减速运动阶段,旅行包没有滑离传送带,此后旅行包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设做匀速运动的图 甲 图 乙时间为t 2 ,则t 2=vs L 1- 代入数据可得:t =0.25 s 故:旅行包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 =t 1+t 2=1.25 s例3(2006年全国理综I 第24题)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传送带问题和滑块——木板问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传送带问题和滑块——木板问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9ac95b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32.png)
专题04传送带问题和滑块—木板问题【必备知识】1.传送带问题(1)水平传送带问题当传送带水平时,应特别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摩擦力的突变,常常导致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性质的突变。
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是物体和传送带恰好保持相对静止的临界状态;滑动摩擦力存在于发生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物体与传送带的速度达到相同时,滑动摩擦力要发生突变(滑动摩擦力为0或变为静摩擦力)。
(2)倾斜传送带问题当传送带倾斜时,除了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和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外,还要注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和传送带倾斜角度θ对受力的影响,从而正确判断物体的速度和传送带速度相等时物体的运动性质。
2.滑块—木板问题(1)滑块—木板问题至少涉及滑块和木板两个物体(有时不止一个滑块,有时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物体间经常存在相对滑动。
由于摩擦力的突变,所以一般是多过程运动,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和运动情况比较复杂。
(2)常见的两种运动关系①滑块从初始位置滑到木板一端的过程中,若它们向同一方向运动,则滑块与木板的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初始时滑块到木板这一端的距离。
②滑块从初始位置滑到木板一端的过程中,若它们向相反方向运动,则滑块与木板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初始时滑块到木板这一端的距离。
注意:如果滑块恰好没有脱离木板,则除了上述的位移关系外,滑块的末速度还与木板的相同。
【核心考点精准练】考向一: 传送带问题【例1】(多选)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x=4 m,以v0=2 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
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取10 m/s2。
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
则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A.运动时间是2 s B.运动时间是2.25 sC.划痕长度是4 m D.划痕长度是0.5 m【巩固1】如图所示,A、B间的距离l=3.25 m,传送带与水平面成θ=30°角,轮子转动方向如图所示,传送带始终以2 m/s的速度运行。
传送带问题分析报告
![传送带问题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729dc740912a21614792992.png)
传送带专题分析知识升华一、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如何运动的方法1、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如何运动和其它情况下分析物体如何运动方法完全一样,但是传送带上的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也有它自己的特点。
具体方法是:(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传送带上的物体主要是分析它是否受到摩擦力、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如何、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
在受力分析时,正确的理解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运动方向,也就是弄清楚站在传送带上看物体向哪个方向运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是否存在物体与传送带的相对运动、相对运动的方向决定着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和摩擦力的方向。
(2)明确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分析传送带上物体的初速度时,不但要分析物体对地的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要重视分析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这样才能明确物体受到摩擦力的方向和它对地的运动情况。
(3)弄清速度方向和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物体对地的初速度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时,做加速运动,相反时做减速运动;同理,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与合外力方向相同时,相对做加速运动,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
2、常见的几种初始情况和运动情况分析(1)物体对地初速度为零,传送带匀速运动,(也就是将物体由静止放在运动的传送带上)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V是传送带的速度,V10是物体相对于传送带的初速度,f是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V20是物体对地运动初速度。
(以下的说明中个字母的意义与此相同)物体必定在滑动摩擦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地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在一段时间内物体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体则相对于传送带向后做减速运动,如果传送带的长度足够长的话,最终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以传送带的速度V共同匀速运动。
(2)物体对地初速度不为零其大小是V20,且与V的方向相同,传送带以速度V匀速运动,(也就是物体冲到运动的传送带上)①若V20的方向与V 的方向相同且V20小于V,则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1所示完全相同,物体相对于地做初速度是V20的匀加速运动,直至与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匀速运动。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3433567e87101f69e319562.png)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问题特点]:传送带问题是高中动力学问题中的难点,它是以真实的物理现象为命题情景,涉及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动能定理及能量守恒定律,既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实际,是高考试题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
一、问题的分类按传送带放置分水平、倾斜两种;按转动方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
二、典例分析例题1: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以v =5 m/s 的恒定速度运动,传送带长L =7.5 m ,今在其左端A 将一m =1 kg 的工件轻轻放在上面,工件被带动,传送到右端B ,已知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试求:(g =10 m/s 2)(1)工件经多长时间由A 端传送到B 端?(2)此过程中系统产生多少热量?(3)跟不放物体相比,传送带电机多消耗的电能为多少?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拓展1:若工件以v 0=7 m/s 的速度滑上传送带,工件由A 端到B 端的时间及系统因摩擦而生的热为多少?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拓展2:如图所示,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且v =5 m/s ,试分析当工件以初速度v 0=3 m/s 和v 0=7 m/s 时,工件的运动情况,并求出该过程产生的摩擦热。
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归纳总结:传送带以速度v=10 m/s,沿顺时针方向运动,物体m=1 kg,无初速度地放置于A端,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试求:(1)物体由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2)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1、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2、功能关系分析:拓展1:若传送带沿逆时针方向以v=10 m/s的速度匀速转动,结果又如何?受力分析与运动分析:归纳总结:(2)功能关系分析①对系统:W带=Q=②对物体:=ΔE k例题3.如图所示的皮带运输机,现假设皮带上只有一袋水泥。
现将一袋水泥无初速的放在皮带的底端,水泥袋在运行过程中与皮带达到共速,以后上升到最高点。
已知一袋水泥的质量为m,皮带的运动速度为v,皮带斜面的倾斜角为θ,水泥袋的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的最高点距地面的高度为H,水泥袋从底端运动到顶端的总时间为t,带动运输机的电动机的功率恒为P。
2020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
![2020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e837e7f87c24028915fc349.png)
2020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考点分析:传送带问题是以真实物理现象为依据的问题,它既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又能联系科学、生产和生活实际,因而,这种类型问题具有生命力,当然也就是高考命题专家所关注的问题.知识概要与方法 (1)受力和运动分析:受力分析中的摩擦力突变(大小、方向)——发生在V 物与V 带相同的时刻;运动分析中的速度变化——相对运动方向和对地速度变化。
分析关键是:一是 V 物、V带的大小与方向;二是mgsin θ与f 的大小与方向。
(2)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 ①功能关系:W F =△E K +△E P +Q ②对WF 、Q 的正确理解(a )传送带做的功:W F =F ·S 带 功率P=F ×V 带 (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b )产生的内能:Q=f ·S 相对(c )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K ,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有如下关系:2mv 21带==Q E 典例分析:一、水平运行的传送带处理水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首先是要对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分清物体所受摩擦力是阻力还是动力;其二是对物体进行运动状态分析,即对静态→动态→终态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其全过程作出合理分析、推论,进而采用有关物理规律求解.例题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 m / s 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B端相距4 m,则物体由A到B的时间和物体到B端时的速度是:()A.2.5 s,2 m / sB.1 s,2 m / sC.2.5 s,4 m / sD.1 s,4 / s解析:小物体放在A端时初速度为零,且相对于传送带向后运动,所以小物体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小物体在该力作用下向前加速,a=μg,当小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对静止,不存在摩擦力,小物体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3d6079a700abb68a882fb3e.png)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传送带是运送货物的一种省力工具,在装卸运输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只要稍加留心, 在工厂、车站、机场、装卸码头随处可见繁忙运转的传送带•近年来“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 高考,均频繁地以传送带为题材命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把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当中•本文收集、整理了传送带相关问题,并从两个视角进行分类剖析:一 是从传送带问题的考查目标(即:力与运动情况的分析、能量转化情况的分析)来剖析;二 是从传送带的形式来剖析.首先,概括下与传送带有关的知识:(一)传送带分类:(常见的几种传送带模型)1•按放置方向分水平、倾斜和组合三种; 2•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 3•按运动状态分匀速、变速两种。
(二)传送带特点:传送带的运动不受滑块的影响,因为滑块的加入,带动传送带的电 机要多输出的能量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与摩擦生热的和。
(三)受力分析: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发生在 v 物与v 带相同的时刻)于倾斜传送带模型要分析 mgsin B 与f 的大小与方向。
突变有下面三种:1•滑动摩擦力消失;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3•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四)运动分析:1. 注意参考系的选择,传送带模型中选择地面为参考系;2•判断共速以后是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呢?还是继续加速运动?,对vc=O3•判断传送带长度一一临界之前是否滑出?(五)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1. 功能关系:W F=^E K+A E P+Q。
传送带的能量流向系统产生的内能、被传送的物体的动能变化,被传送物体势能的增加。
因此,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就包括了工件增加的动能和势能以及摩擦产生的热量。
2. 对W F、Q的正确理解(a)传送带做的功:W F=FS带功率P=F X带(F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b)产生的内能:Q=fS相对(C)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 K,1 2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有如下关系:E K=Q=—mv传。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9ef5c9240c844768eaee13.png)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摘要:本文从实际例题的角度分析了传送带问题,传送带问题从运动的角度来讲属于多过程,从受力的角度看是摩擦力突变类的复杂问题。
通过分类导析有利于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在教学中分类导析有利于突破这一难点问题。
一、传送带模型分析情景传送带类别图示滑块可能的运动情况滑块受(摩擦)力分析情景1 水平一直加速受力f=μmg先加速后匀速先受力f=μmg,后f=0情景2 水平v0>v,一直减速受力f=μmgv0>v,先减速再匀速先受力f=μmg,后f=0v0<v,一直加速受力f=μmgv0<v,先加速再匀速先受力f=μmg,后f=0情景3 水平传送带长度l<,滑块一直减速到达左端受力f=μmg(方向一直向右)传送带长度l≥,v0<v,滑块先减速再向右加速,到达右端速度为v0受力f=μmg(方向一直向右)传送带长度l≥,v0>v,滑块先减速再向右加速,最后匀速,到达右端速度为v减速和反向加速时受力f=μmg(方向一直向右),匀速运动f=0情景4 倾斜一直加速受摩擦力f=μmg cosθ先加速后匀速先受摩擦力f=μmg cosθ,后f=mg sinθ情景5 倾斜一直加速受摩擦力f=μmg cosθ先加速后匀速先受摩擦力f=μmg cosθ,后f=mg sinθ先以加速度a1加速,后以加速度a2加速先受摩擦力f=μmg cosθ,后受反向的摩擦力f=μmg cosθ情景6 倾斜一直男女宝宝吧加速受摩擦力f=μmg cosθ先加速后匀速先受摩擦力f=μmg cosθ,后f=mg sinθ一直匀速(v0>v)受摩擦力f=mg sinθ一直匀速(v0=v )受摩擦力f=0先以加速度a1加速,后以加速度a2加速先受摩擦力f=μmg cosθ,后受反向的摩擦力f=μmg cosθ情景7 倾斜一直加速受摩擦力f=μmg cosθ一直匀速受摩擦力f=mg sinθ先减速后反向加速受摩擦力f=μmg cosθ,二、应用举例【例1】如图1所示,一水平传送装置由轮半径均为R= m的主动轮O1和从动轮O2及传送带等构成。
传送带问题分析与讨论
![传送带问题分析与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21d3f884680203d8ce2f2444.png)
传送带问题专题知识特点传送带上随行物受力复杂,运动情况复杂,功能转换关系复杂。
基本方法解决传送带问题要特别注重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理解,关键是分析传送带上随行物时一般以地面为参照系。
1、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分清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突变。
当传送带和随行物相对静止时,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为恒定的静摩擦力或零;当两者由相对运动变为速度相等时,摩擦力往往会发生突变,即由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或变为零,或者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发生改变。
2、对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分清物体的运动过程,明确传送带的运转方向。
3、对功能转换关系进行分析,弄清能量的转换关系,明白摩擦力的做功情况,特别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
一、 基础练习【示例1】一水平传送带长度为20m ,以2m /s 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已知某物体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1,则从把该物体由静止放到传送带的一端开始,到达另一端所需时间为多少?【讨论】1、在物体和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时物体的位移,传送带的位移,物体和传送带的相对位移分别是多少?2、若物体质量m=2Kg ,在物体和传送带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传送带对物体所做的功,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分别是多少?情景变换一、当传送带不做匀速运动时【示例2】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情景变换二、当传送带倾斜时【示例3】如图所示倾斜的传送带以一定的速度逆时针运转,现将一物体轻放在传送带的顶端,此后物体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
( ) A 物体可能一直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不变 B.物体可能一直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可能一直向下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改变 D.物体可能先向下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V情景变换三、与功和能知识的联系 【示例4】、如图所示,电动机带着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v 0=2m/s 的速度运行,传送带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30︒,现把一个质量为m=10kg 的工件轻放在传送带上,传送到h=2m 的平台上,已知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3/2,除此之外,不计其它损耗。
最新-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精品
![最新-2018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5551169f5727a5e9856a61b8.png)
解析:(1)小物块刚放到传送带上时其速度为零, 将相对于传送带向左滑动,受到一个
向右的滑动摩擦力,使物块加速,最终与传送带达到相同速度
v。
物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为 Ff =μ mg
物块加速度
加速至 v 的时间
物块对地面位移
这段时间传送带向右的位移
解析: 水平传送带问题研究时, 注意物体先在皮带的带动下做匀加速运动, 当物体的速
度增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 与皮带一起做匀速运动, 要想传送时间最短, 需使物体一直从
A 处匀加速到 B 处。
( 1)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F= μ mg
以题给数据代入,得 F=4 N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代入数值,得 a=1 m / s 2
经历时间 P 点位移 x 1=v0t 1=0.4 m ,
物块位移
划出痕迹的长度 Δ L1=x1- x1' =0.2 m 物块的速度达到 v0 之后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 - μmgcosθ =ma2, 代入数据解得 a2=2 m / s 2 到脱离皮带这一过程,经历时间 t 2
解得 t 2=1 s
进行分析和判断,对其全过程作出合理分析、推论,进而采用有关物理规律求解
.
例题 1、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 v=2 m / s 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
地放在传送带 A 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 μ =0.2 ,若 A 端与 B 端相距 4 m,则物体
由 A 到 B 的时间和物体到 B 端时的速度是: ( )
带以 v0=10m/s 的速度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在传送带上端
A 处无初
速地放置一个质量为 0.5kg 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
物理高一必修一传送带问题和解析
![物理高一必修一传送带问题和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b88c9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5.png)
物理高一必修一传送带问题和解析好的,以下是为你生成的关于“物理高一必修一传送带问题和解析”的 Word 文档内容:一、传送带问题的引入嘿,同学们!咱们今天来聊聊高一必修一物理中的传送带问题。
这可是个挺有意思的知识点呢!想象一下,一个传送带在不停地运转,物体在上面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呢?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啦!二、传送带问题的常见类型1. 水平传送带物体初速度为零放在传送带上这种情况下,物体受到传送带的摩擦力作用,开始加速运动。
摩擦力的方向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直到物体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等时,摩擦力消失,物体将以传送带的速度匀速运动。
物体初速度与传送带速度方向相同如果物体的初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体将继续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匀速运动。
如果物体的初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物体将受到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减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匀速运动。
物体初速度与传送带速度方向相反这种情况就比较复杂啦!物体先受到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做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又会受到与传送带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开始反向加速。
如果传送带足够长,物体可能会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后匀速运动,也可能一直加速下去。
2. 倾斜传送带物体向上运动当物体放在倾斜传送带上且传送带向上运动时,物体可能会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作用。
摩擦力的方向需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
如果物体的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小于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物体将向上加速运动;如果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大于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物体将向上减速运动;如果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等于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物体将匀速向上运动。
物体向下运动当物体放在倾斜传送带上且传送带向下运动时,情况也类似。
如果物体的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大于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物体将向下加速运动;如果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小于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物体将向下减速运动;如果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等于传送带对物体的摩擦力,物体将匀速向下运动。
(完整版)高考物理——传送带问题专题归类(含答案解析)
![(完整版)高考物理——传送带问题专题归类(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b8a8a8580216fc700afdc9.png)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传送带是运送货物的一种省力工具,在装卸运输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收集、整理了传送带相关问题,并从两个视角进行分类剖析:一是从传送带问题的考查目标(即:力与运动情况的分析、能量转化情况的分析)来剖析;二是从传送带的形式来剖析.(一)传送带分类:(常见的几种传送带模型)1.按放置方向分水平、倾斜和组合三种;2.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3.按运动状态分匀速、变速两种。
(二)传送带特点:传送带的运动不受滑块的影响,因为滑块的加入,带动传送带的电机要多输出的能量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与摩擦生热的和。
(三)受力分析: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发生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对于倾斜传送带模型要分析mgsinθ与f的大小与方向。
突变有下面三种:1.滑动摩擦力消失;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四)运动分析:1.注意参考系的选择,传送带模型中选择地面为参考系;2.判断共速以后是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呢?还是继续加速运动?3.判断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五)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1.功能关系:W F=△E K+△E P+Q。
传送带的能量流向系统产生的内能、被传送的物体的动能变化,被传送物体势能的增加。
因此,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就包括了工件增加的动能和势能以及摩擦产生的热量。
2.对W F 、Q 的正确理解(a )传送带做的功:W F =F·S 带 功率P=F× v 带 (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 (b )产生的内能:Q=f·S 相对(c )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 K ,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有如下关系:E K =Q=2mv 21传 。
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值。
而且这个总功在求法上比一般的相互作用力的总功更有特点,一般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功为W =f 相s 相对,而在传送带中一对滑动摩擦力的功W =f 相s ,其中s 为被传送物体的实际路程,因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情形是力的大小相等,位移不等(恰好相差一倍),并且一个是正功一个是负功,其代数和是负值,这表明机械能向内能转化,转化的量即是两功差值的绝对值。
高考力学中的传送带问题归类赏析
![高考力学中的传送带问题归类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78fcd27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e4.png)
⾼考⼒学中的传送带问题归类赏析⾼考⼒学中的传送带问题(⼀)⽔平放置运⾏的传送带处理⽔平放置的传送带问题,⾸先是要对放在传送带上的物体进⾏受⼒分析,分清物体所受摩擦⼒是阻⼒还是动⼒;其⼆是对物体进⾏运动状态分析,即对静态→动态→终态进⾏分析和判断,对其全过程作出合理分析、推论,进⽽采⽤有关物理规律求解.这类问题可分①运动学型;②动⼒学型;③动量守恒型;④图象型.例1. 如图1-1所⽰,⼀平直的传送带以速度v =2m/s 匀速运动,传送带把A处的⼯件运送到B处,A、B相距L=10m.从A处把⼯件⽆初速地放到传送带上,经时间t=6s 能传送到B处,欲⽤最短时间把⼯件从A处传到B处,求传送带的运⾏速度⾄少多⼤.例2. 如图2-1所⽰,⽔平传送带AB长L=8.3m ,质量为M=1kg 的⽊块随传送带⼀起以v1=2m/s 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传送带的传送速度恒定),⽊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µ=0.5.当⽊块运动⾄最左端A点时,⼀颗质量为m=20g 的⼦弹以v0=300m/s ⽔平向右的速度正对射⼊⽊块并穿出,穿出速度v=50m/s ,以后每隔1s 就有⼀颗⼦弹射中⽊块,设⼦弹射穿⽊块的时间极短,且每次射⼊点各不相同,g 取 10m/s 2. (1)第⼀颗⼦弹射⼊⽊块并穿出时,⽊块速度多⼤? (2)求在被第⼆颗⼦弹击中前,⽊块向右运动离A点的最⼤距离. (3)⽊块在传送带上最多能被多少颗⼦弹击中?(⼆)倾斜放置运⾏的传送带这种传送带是指两⽪带轮等⼤,轴⼼共⾯但不在同⼀⽔平线上(不等⾼),传送带将物体在斜⾯上传送的装置.处理这类问题,同样是先对物体进⾏受⼒分析,⽽判断摩擦⼒的⽅向是关键,正确理解题意和挖掘题中隐含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切⼊点和突破⼝.这类问题通常分为:运动学型;动⼒学型;能量守恒型.例3. 如图3-1所⽰,传送带与地⾯倾⾓θ=37°,从A到B长度为16m ,传送带以v=10m/s 的速率逆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上端A⽆初速地放⼀个质量为m=0.5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之间图1-1m Av Bθ图3-1Nfmg图3-3BLLA CD图5-1的动摩擦因数为µ=0.5.求物体从A运动到B所需时间是多少.(sin37°=0.6)例4.(上海⾼考题)某商场安装了⼀台倾⾓为θ=30°的⾃动扶梯,该扶梯在电压为u=380V的电动机带动下以v=0.4m/s的恒定速率向斜上⽅移动,电动机的最⼤输出功率P=4.9kW.不载⼈时测得电动机中的电流为I=5A,若载⼈时扶梯的移动速率和不载⼈时相同,则这台⾃动扶梯可同时乘载的最多⼈数为多少?(设⼈的平均质量m=60kg,g=10m/s2)(三)平斜交接放置运⾏的传送带这种类型⼀般可分为两种,⼀是传送带上仅有⼀个物体运动,⼆是传送带上有多个物体运动,解题思路与前⾯两种相仿,都是从⼒的观点和能量转化守恒⾓度去思考,挖掘题中隐含的条件和关键语句,从⽽找到解题突破⼝和切⼊点.例5.(全国理综试题)⼀传送带装置⽰意如图5-1所⽰,其中传送带经过AB区域时是⽔平的,经过BC区域时变为圆弧形(圆弧由光滑模板形成,未画出),经过CD区域时是倾斜的,AB和CD都与BC相切. 现将⼤量的质量均为m的⼩货箱⼀个⼀个在A处放到传送带上,放置时初速度为零,经传送带运送到D处,D和A的⾼度差为h. 稳定⼯作时传送带速度不变,CD段上各箱等距排列,相邻两箱的距离为L . 每个箱⼦在A处投放后,在到达B之前已经相对于传送带静⽌,且以后也不再滑动(忽略经BC段时的微⼩滑动). 已知在⼀段相当长的时间T内,共运送⼩货箱的数⽬为N . 这种装置由电动机带动,传送带与轮⼦间⽆相对滑动,不计轮轴处的摩擦,求电动机的平均输出功率P.练习:1.重物A放在倾斜的⽪带传送机上,它和⽪带⼀直相对静⽌没有打滑,如图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送带问题归类分析传送带是运送货物的一种省力工具,在装卸运输行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只要稍加留心,在工厂、车站、机场、装卸码头随处可见繁忙运转的传送带.近年来“无论是平时训练还是高考,均频繁地以传送带为题材命题”,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体现了把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当中.本文收集、整理了传送带相关问题,并从两个视角进行分类剖析:一是从传送带问题的考查目标(即:力与运动情况的分析、能量转化情况的分析)来剖析;二是从传送带的形式来剖析.首先,概括下与传送带有关的知识:(一)传送带分类:(常见的几种传送带模型)1.按放置方向分水平、倾斜和组合三种;2.按转向分顺时针、逆时针转两种;3.按运动状态分匀速、变速两种。
(二)传送带特点:传送带的运动不受滑块的影响,因为滑块的加入,带动传送带的电机要多输出的能量等于滑块机械能的增加量与摩擦生热的和。
(三)受力分析:传送带模型中要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发生在v物与v带相同的时刻),对于倾斜传送带模型要分析mgsinθ与f的大小与方向。
突变有下面三种:1.滑动摩擦力消失;2.滑动摩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3.滑动摩擦力改变方向;(四)运动分析:1.注意参考系的选择,传送带模型中选择地面为参考系;2.判断共速以后是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作匀速运动呢?还是继续加速运动?3.判断传送带长度——临界之前是否滑出?(五)传送带问题中的功能分析1.功能关系:W F =△E K +△E P +Q 。
传送带的能量流向系统产生的能、被传送的物体的动能变化,被传送物体势能的增加。
因此,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就包括了工件增加的动能和势能以及摩擦产生的热量。
2.对W F 、Q 的正确理解(a )传送带做的功:W F =F·S 带 功率P=F× v 带 (F 由传送带受力平衡求得)(b )产生的能:Q=f·S 相对(c )如物体无初速,放在水平传送带上,则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物体获得的动能E K ,因为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 有如下关系:E K =Q=2mv 21传 。
一对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等于机械能转化成热能的值。
而且这个总功在求法上比一般的相互作用力的总功更有特点,一般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功为W =f 相s 相对,而在传送带中一对滑动摩擦力的功W =f 相s ,其中s 为被传送物体的实际路程,因为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情形是力的大小相等,位移不等(恰好相差一倍),并且一个是正功一个是负功,其代数和是负值,这表明机械能向能转化,转化的量即是两功差值的绝对值。
(六)水平传送带问题的变化类型设传送带的速度为v 带,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两定滑轮之间的距离为L ,物体置于传送带一端的初速度为v 0。
1、v 0=0, v 0物体刚置于传送带上时由于受摩擦力作用,将做a =μg 的加速运动。
假定物体从开始置于传送带上一直加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 =gL μ2,显然有:v 带<gL μ2 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后匀速。
v 带 ≥gL μ2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加速。
2、 V 0≠ 0,且V 0与V 带同向(1)V 0< v 带时,同上理可知,物体刚运动到带上时,将做a =μg 的加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加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 =gL V μ220+,显然有: V 0< v 带<gL V μ220+ 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加速后匀速。
v 带 ≥gL V μ220+ 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加速。
(2)V 0> v 带时,因V 0> v 带,物体刚运动到传送带时,将做加速度大小为a = μg 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减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 =gL V μ220- ,显然v 带 ≤gL V μ220-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一直减速。
V 0> v 带>gL V μ220- 时,物体在传送带上将先减速后匀速。
3、V 0≠ 0,且V 0与V 带反向此种情形下,物体刚运动到传送带上时将做加速度大小为 的减速运动,假定物体一直减速到离开传送带,则其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为V =gL V μ220- ,显然:V ≥ 0,即V 0≥gL μ2时,物体将一直做减速运动直到从传送带的另一端离开传送带。
V <0,即V 0< gL μ2时,物体将不会从传送带的另一端离开而从进入端离开,其可能的运动情形有:a 、先沿V 0方向减速,再反向加速直至从放入端离开传送带b 、先沿V 0方向减速,再沿v0反向加速,最后匀速直至从放入端离开传送带。
(七)倾斜传送带问题的变化类型1、V 0=02、V 0≠ 0,且V 0与 v 带同向 ① V 0< v 带时 ②V 0> v 带时3、V 0≠ 0,且V 0与 v 带反向 ①V 0< v 带时 ②V 0> v 带时当μ≥tan θ时,物块在加速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后,物块将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并同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μ<tan θ时,物块在获得与传送带相同的速度后仍继续加速.(八)传送带模型的一般解法1.确定研究对象;2.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画出受力分析图和运动情景图),注意摩擦力突变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分清楚研究过程,利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规律求解未知量。
传送带的具体类型抛析:一、传送带问题中力与运动情况分析传送带的试题以力和运动的关系为多见,有水平方向的,有倾斜方向的,也有水平和倾斜两个方向相结合的,还有变形的传送带.在处理传送带上的力和运动的关系时,要依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也有依据物体的运动性质,去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1、水平传送带上的力与运动情况分析例1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车站、码头,工厂、车间。
如图所示为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v 0=2 m/s 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 的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在A 处,传送带对工件的滑动摩擦力使工件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 ,AB的之间距离为L =10m ,g 取10m/s 2.求工件从A 处运动到B 处所用的时间.分析 工件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上,由于传送带以2 m/s 的恒定速度匀速运动,工件在传送带上受到传送带给予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加速运动,当工件加速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如果工件没有滑离传送带,工件在传送带上再不相对滑动,两者一起做匀速运动.解答 设工件做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 ,加速的时间为t 1 ,加速运动的位移为l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代入数据可得:a =2 m/s 2 工件加速运动的时间t 1=av 0 代入数据可得: t 1=1s 此过程工件发生的位移l =12at 12 代入数据可得:l =1m 由于l <L ,所以工件没有滑离传送带设工件随传送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 ,则t 2=vl L 代入数据可得:t 2=4.5s 所以工件从A 处运动到B 处的总时间t =t 1+t 2=5.5 s点评 这是一道传送带以恒定速度运转,而被运送的工件初速度为0的实际问题,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对被运送的工件进行受力分析,由工件的受力情况判断出工件的运动性质,然后根据运动性质求解待求物理量。
一般情况下,工件在传送带上有两种运动形式,一是匀加速运动,二是匀速运动。
从匀加速运动到匀速运动过程中,往往要对工件在传送带上做加速运动结束时是否滑离传送带作出判断,如果已经滑离传送带,则工件不存在匀速运动阶段,如果没有滑离,则工件将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可见工件是否滑离传送带的判断是不能忽视的.例2: 如图甲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长L =8m ,以速度v =4m/s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现有一个质量为m =10kg 的旅行包以速度v 0=10m/s 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 ,则旅行包从传送带的A 端到B 端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g =10m/s 2,且可将旅行包视为质点.)分析 旅行包受力情况如图乙所示,旅行包受到自身重力mg 、方向竖直向下,传送带给予的支持力F N 、方向竖直向上,传送带对旅行包的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由受力图可知,旅行包水平滑上传送带后将做初速度为v 0=10m/s 的匀减速运动;由于传送带以速度v =4m/s 匀速运动,所以只要旅行包不滑离传送带,总有旅行包和传送带的速度达到相等时刻,此时,旅行包便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图 甲解答 设旅行包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 1 ,即经过t 1时间,旅行包的速度达到v =4m/s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mg=ma 代入数据可得:a =6 m/s 2t 1=av v -0 代入数据可得:t =1s 此时旅行包通过的位移为s 1 ,由匀减速运动的规律,有 s 1=g v v μ2220-=7 m 代入数据可得:s 1=7 m <L 可知在匀减速运动阶段,旅行包没有滑离传送带,此后旅行包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设做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 2 ,则t 2=vs L 1- 代入数据可得:t =0.25 s 故:旅行包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 =t 1+t 2=1.25 s点评 例2与例1最大的区别是被运送的物体的初速度比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要大得多,这一题设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工件在传送带上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此时摩擦力所起到的作用不是例1中使物体加速,而是使物体减速.显而易见初始运动情况会影响受力情况,进而影响后来的运动情况.例3(2006年全国理综I 第24题)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
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 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 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
求此黑色痕迹的长度.解法1 力和运动的观点根据“传送带上有黑色痕迹”可知,煤块与传送带之间发生了相对滑动,煤块的加速度a 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a 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g a μ= ①设经历时间t ,传送带由静止开始加速到速度等于v 0,煤块则由静止加速到v ,有t a v 00= ②at v = ③由于0a a <,故0v v <,煤块继续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
再经过时间t ',煤块的速度由v 增加到v 0,有图 乙t a v v '+=0 ④此后,煤块与传送带运动速度相同,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不再产生新的痕迹.设在煤块的速度从0增加到v 0的整个过程中,传送带和煤块移动的距离分别为s 0和s ,有t v t a s '+=020021 ⑤ av s 220= ⑥ 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s s l -=0 ⑦由以上各式得ga g a v l 00202)(μμ-= ⑧ 解法2 v t -图象法作出煤块、传送带的v t -图线如图所示,图中标斜线的三角形的面积,即为煤块相对于传送带的位移,也即传送带上留下的黑色痕迹的长度.012l v t =⋅∆ ① 000v v t g a μ∆=- ② 由①②解得2000()2v a g l a gμμ-= ③ 点评 本题中的传送带不是以恒定的速度运转,而是以恒定的加速度开始运动,由于传送带的和煤块的速度不等,所以煤块在传送带上也做加速运动,但题目隐含了起始段煤块的加速度小于传送带的加速度,由于两个加速度大小不一样,所以煤块在传送带上的运动要比以上两例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