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326df6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dc.png)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1.引言污水处理是一种将污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以保护环境和公共健康。
其中,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有机物质。
本文将介绍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及常用工艺。
2.污水生物处理原理污水生物处理的核心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
当污水进入生物处理系统后,微生物会吸附在生物膜或悬浮态中,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和能量。
常见的微生物有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3.污水生物处理工艺3.1 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是利用好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
常见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和浮床法等。
3.1.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通过悬浮态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的工艺。
污水通过曝气池进入活性污泥池,在氧气供应下,好氧微生物会在污水中降解有机物质。
降解后的污水经过沉淀池去除悬浮颗粒物,再进入二沉池去除生物污泥,最后出水排放。
3.1.2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一种通过微生物在生物膜上进行降解的工艺。
生物膜可以通过填料或膜的形式存在。
污水通过生物膜,微生物在膜上生长并降解有机物质。
降解后的水通过膜的过滤作用进行分离,得到清洁水。
3.1.3 浮床法浮床法是一种利用悬浮床来进行好氧处理的工艺。
污水进入浮床,微生物在床内生长并吸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
降解后的水从浮床上面流出,床内微生物可通过定期梳理进行清理。
3.2 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厌氧生物处理工艺是在无氧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降解工艺。
常见的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厌氧消化和厌氧颗粒污泥技术等。
3.2.1 厌氧消化厌氧消化是一种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甲烷气和肥料的处理工艺。
在无氧条件下,厌氧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产生甲烷气。
产生的甲烷气可用作能源,而残留的废弃物可用作肥料。
3.2.2 厌氧颗粒污泥技术厌氧颗粒污泥技术是一种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处理工艺。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feb7b6e3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f4.png)
厌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的原理和过程示意: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复 杂 有 机 物
挥 发 酸 醇
CO2+H2
乙酸
CH4
水解 酸化 产氢产乙酸 产甲烷
5%
20%
28%
72%
简 单 有 机 物
10%
13%
35%
17%
30%
其他厌氧生物处理
02
氧化还原电位:绝对厌氧条件, -0.2V以下.
03
有机负荷:过高, 产酸速率大于产甲烷, 酸积累, pH下降; 水力负荷大, 微生物流失; 过低, 反应器体积大, 运行投资费用大.
04
厌氧生物处理
01
搅拌与混合:需要搅拌措施,不能过度搅拌影响微生物的生活环境。因为产乙酸和产甲烷菌的严格共生关系。
Ks(mmol/L)
产酸发酵
0.125
0.14
39.6
未见报道
产氢产乙酸
3.5
0.03
6.6
0.4
产甲烷(用H2)
0.5
0.07
19.6
0.004
甲烷丝菌
7
0.02
5.0
0.3
甲烷八叠球菌
1.5
0.04
11.6
5.0
活性污泥
0.03
0.40
57.8
0.25
01
02
甲烷菌增殖速率慢, 世代周期长, 受环境影响大, 对pH敏感, 产甲烷菌是废水处理系统控制因素, 对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主要因素是甲烷菌的影响因素.
厌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06befaf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b.png)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1.引言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通过利用生物组织来分解、转化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的方法。
它是现代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之一,具有高效、环保、经济等特点。
本文将介绍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和相关工艺。
2.污水组成及污染物特征污水通常由有机物、无机物、悬浮物、微生物等组成,其中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主要的污染物。
有机物的主要来源是生活废水和工业废水,而无机物则包括溶解性无机物和悬浮固体。
3.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来降解和转化有机物和无机物。
微生物在适宜的温度、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作为能源进行生长和繁殖,从而实现废水的处理。
4.污水生物处理的工艺流程4.1 前处理:包括格栅、沉砂池和调节池等,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物和沉淀物,平衡水质和水量。
4.2 好氧生化池:废水进入好氧生化池后,通过通入空气供氧,使微生物进行氧化降解有机物。
此过程需要维持适宜的温度、氧气和pH值。
4.3 二沉池:经过好氧生化池处理的水流进入二沉池,在此过程中微生物和其他悬浮物通过沉淀分离出来,上清液流向下一步处理。
4.4 好氧处理:上清液进入好氧处理单元,通过供氧和搅拌作用,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4.5 二沉池:好氧处理后的水流再次进入二沉池,微生物和悬浮物再次通过沉淀分离出来,上清液流向下一步处理。
4.6 深度处理:上清液经过消毒、脱氮、脱磷等深度处理工艺,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5.本文涉及的附件本文附件包括污水生物处理工艺图、污水处理设备清单、相关数据和表格等。
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污水处理法:指导和规范了污水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6.2 排放标准:对废水排放中各项污染物浓度的要求。
6.3 有机物: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包括生活废水中的各种有机物。
6.4 无机物:指化学元素或其化合物中不含碳的化合物,如氨氮、氰化物等。
7.总结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高效、环保、经济的废水处理方法。
微生物污水处理
![微生物污水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871f1a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2c.png)
微生物污水处理微生物污水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活性和代谢能力来降解和处理污水的技术。
它是一种环保、高效、经济的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一、技术原理微生物污水处理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生物降解、生物吸附和生物转化三个过程。
1. 生物降解:微生物通过吸附、吸附和降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和微生物生长所需的有机物质。
微生物降解的过程主要包括氧化、还原、水解和酸化等反应。
2. 生物吸附:微生物通过吸附作用将有机物质吸附在其细胞表面,然后通过代谢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
3. 生物转化: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如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等。
二、处理工艺微生物污水处理的常用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微生物法和生物膜法等。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污水经过预处理后,进入活性污泥池,在氧气的供给下,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
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沉淀、澄清等步骤后,达到排放标准。
2. 固定化微生物法:固定化微生物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载体上,形成微生物膜,然后将污水通过微生物膜进行处理。
固定化微生物法具有处理效果好、操作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
3. 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利用微生物膜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
污水通过生物膜时,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通过降解有机物质来净化污水。
生物膜法具有处理效果好、能耗低、运行稳定等优点。
三、应用领域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领域。
1. 城市污水处理厂:微生物污水处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的处理技术之一。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运行管理,可以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氮、磷等污染物降解到国家排放标准以内。
2. 工业废水处理:微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如化工废水、制药废水、食品加工废水等。
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微生物的选择,可以高效地降解和处理工业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31399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70.png)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它利用生物膜来降解和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应用领域和优缺点等方面的内容。
一、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附着在固体载体表面,通过降解和转化有机物质和污染物来净化污水的过程。
生物膜法主要包括固定膜法和流动膜法两种形式。
固定膜法是将固体载体固定在反应器内,通过污水流经载体表面,微生物在载体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固定载体材料有生物滤料、填料、网格等。
流动膜法是将载体材料制成膜状,形成流动膜,污水通过膜表面,微生物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常用的流动膜材料有聚酯膜、聚丙烯膜等。
二、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物降解和沉淀等步骤。
1. 预处理: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的原始污水进行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调节pH值等操作,以保证后续处理的顺利进行。
2. 生物降解:将预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生物膜反应器,污水在生物膜表面流动,微生物在生物膜上附着并进行降解和转化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的过程。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和气体等形式,从而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3. 沉淀:经过生物降解后的污水中仍可能含有悬浮物和微生物等物质,需要经过沉淀处理来分离固体和液体。
常用的沉淀方式有重力沉淀、浮选沉淀等。
三、应用领域: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1. 城市污水处理厂:生物膜法可以高效地处理城市污水,减少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的排放,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2. 工业废水处理厂:工业废水中含有各种有机物质和污染物,生物膜法可以有效地去除这些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实现工业废水的净化和回用。
3. 农村污水处理: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相对较为简单,采用生物膜法可以实现对农村污水的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优缺点: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具有以下优点:1. 处理效果好:生物膜法可以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和污染物,净化水质。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92e0e9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1.png)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工作,而生物处理是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包括工艺流程、处理机制和关键参数等。
二、工艺流程1. 初级处理:污水经过格栅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
2. 沉淀池:污水进入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使悬浮物沉淀到污泥层,形成初步的污泥。
3. 厌氧消化:沉淀池中的污泥进入厌氧消化池,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甲烷气体和稳定的污泥。
4. 好氧处理:厌氧消化后的污泥进入好氧处理池,通过好氧菌的作用进一步降解有机物质,减少污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和BOD(生化需氧量)。
5. 沉淀池:好氧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使残余的悬浮物沉淀并形成污泥。
6. 消毒:经过沉淀后的污水可能还含有一些病原微生物,需要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
三、处理机制1. 厌氧消化:在厌氧消化池中,厌氧菌通过发酵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甲烷气体和稳定的污泥。
厌氧消化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质,减少废水中的COD。
2. 好氧处理:在好氧处理池中,好氧菌利用有机物质作为能源,同时需要氧气进行降解反应。
好氧处理能够进一步降低废水中的COD和BOD,使其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 沉淀池:沉淀池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污泥层,形成污泥。
沉淀池的设计和操作对于污水处理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合理的沉淀池可以提高悬浮物的沉淀效率。
4. 消毒:消毒是为了杀灭污水中可能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保证出水的安全性。
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是常用的消毒方法,紫外线消毒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对水质无二次污染,而氯消毒效果更稳定,但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
四、关键参数1. COD(化学需氧量):反映废水中有机物质的含量,是评价废水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2. BOD(生化需氧量):反映废水中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能力,是评价废水生物处理效果的指标。
3. 悬浮物:废水中的悬浮物包括悬浮颗粒和胶体颗粒,对水质造成直接影响。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da86f1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c.png)
污水处理生物处理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重要工作。
而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生物处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降解和去除有机物的一种处理方法,是目前最为常见和有效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
1. 生物处理原理生物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
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吞噬、胞内降解等方式,将有机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害物质。
通过这种方式,污水中的有机成分得以有效去除,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 生物处理的种类生物处理根据不同的处理方式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生物滤池、活性池、生物膜反应器等。
生物滤池是利用生物膜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的过程。
活性池则通过将水流经过生物体积,使得其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处理。
生物膜反应器则是通过在固定载体上生长的生物膜来对污水进行处理。
3. 生物处理的优点生物处理相较于其他污水处理方法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生物处理具有较低的运行成本,因为生物处理过程不需要额外添加大量化学试剂。
其次,生物处理过程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而且,生物处理过程可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例如通过厌氧消化还可以产生甲烷气,作为能源利用。
4. 生物处理的局限性尽管生物处理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生物处理需要一定的温度、PH值等条件才能正常运行,因此在极端环境下可能会受到影响。
此外,生物处理过程较为复杂,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因此也增加了管理成本。
总的来说,生物处理作为污水处理中重要的一环,具有许多优点和局限性。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生物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降低成本,以实现更加高效、环保的污水处理工作。
希望通过多方合作,我们能够共同努力,为改善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https://img.taocdn.com/s3/m/7ada4c3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48.png)
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质,将污水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生物膜法的原理、工艺流程、应用范围以及优缺点。
一、原理:污水处理生物膜法是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的过程。
在生物膜中,微生物通过吸附和吸附生长的方式,将有机物质附着在膜表面形成生物膜。
这些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成无害物质,同时生物膜还能够过滤掉悬浮颗粒和微生物,提高水质的净化效果。
二、工艺流程:1. 初级处理:将原始污水经过格栅、砂池等设备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杂质和沉淀物。
2. 厌氧处理:将初步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厌氧池,通过厌氧菌的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成有机酸温和体等。
3. 好氧处理:将厌氧池出水进入好氧池,通过好氧菌的作用,进一步分解有机酸等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无机物质。
4. 混凝沉淀:将好氧池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通过加入混凝剂使污水中的悬浮颗粒凝结成较大的颗粒,并沉淀到池底。
5. 生物膜反应器:将混凝沉淀池出水进入生物膜反应器,通过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和转化。
6. 消毒处理:将生物膜反应器出水经过消毒设备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残留的微生物,确保出水的卫生安全。
7. 出水处理:经过消毒处理后的水可以直接排放,也可以进一步进行处理,如深度过滤、紫外线消毒等。
三、应用范围:污水处理生物膜法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厂、农村污水处理等领域。
它适合于处理各种有机物质浓度较高的污水,如生活污水、食品加工废水、制药废水、印染废水等。
四、优缺点:1. 优点:(1)处理效果好:污水处理生物膜法能够有效地去除有机物质,使出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2)占地面积小:相比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的处理设备占地面积较小,适合于空间有限的场所。
(3)运行成本低:生物膜法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主要是由于生物膜的自净作用,减少了污泥处理的成本。
污水处理的原理以及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的原理以及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45be5af2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af.png)
污水处理的原理以及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的原理以及工艺流程一、引言污水处理是对人类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原理以及工艺流程。
二、污水的组成与特点污水主要由有机物、无机盐、悬浮物、微生物等组成。
其特点包括高浓度、复杂性、可溶性有机物含量高等。
三、污水处理的原理1.生物处理原理:通过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2.物理处理原理:利用物理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如筛分、沉淀、过滤等。
3.化学处理原理:利用化学药剂对污水中的特定成分进行处理,如调节pH值、去除重金属离子等。
四、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1.预处理:包括格栅污染物筛分和沉砂池沉淀,去除污水中的大颗粒物质和杂质。
2.厌氧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污水引入厌氧池进行厌氧处理,主要是去除有机物质和无氧态氮、磷。
3.好氧处理:将经过厌氧处理的污水引入好氧接触池或曝气池,进行好氧处理,以进一步降解有机物和氮、磷。
4.混凝沉淀:利用混凝剂对污水进行处理,使污水中的悬浮物与混凝剂结合形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或浮起来实现固液分离。
5.滤池过滤:将混凝沉淀后的污水通过滤池进行过滤,去除悬浮物和微生物,使水质得到进一步提升。
6.消毒:对过滤后的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污水中的细菌和,以确保出水的安全性。
五、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以下内容:1.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2.污水处理设备清单六、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保护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专门法律,旨在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2.污水排放标准:指国家对不同类型污水排放的浓度、流量等指标进行规定的标准,以确保污水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生态环境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部门,负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管理污水处理等环境事务。
七、结束语通过本文,我们详细介绍了污水处理的原理以及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的原理以及工艺流程
![污水处理的原理以及工艺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1999cdbf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7e.png)
污水处理的原理以及工艺流程污水处理的原理以及工艺流程第一章引言污水处理是指将废水中的污染物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去除或降低的过程。
它是保护水资源和环境的重要措施,对于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原理以及常见的工艺流程。
第二章污水处理的原理1.生物处理原理生物处理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通过生物作用转化成无机物的过程。
生物处理的原理主要依靠细菌、真菌和微生物等生物体的代谢活动,通过氧化、还原、分解等反应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实现废水的净化。
2.物化处理原理物化处理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分离、转化或降解的过程。
常见的物化处理方法包括沉淀、吸附、氧化、还原、脱色等。
3.组合处理原理组合处理是将生物处理和物化处理相结合,互补优势,提高废水处理的效果。
通过生化反应和物化反应相互作用,可以更彻底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第三章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1.前处理前处理主要是对废水进行初步的处理,去除其中的大颗粒物、泥沙以及油脂等杂质。
常见的前处理工艺包括格栅、砂池、油水分离器等。
2.生化处理生化处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作用来净化废水。
常见的生化处理工艺包括活性污泥法、好氧和厌氧工艺等。
3.二级处理二级处理是在生化处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废水的净化效果。
常见的二级处理工艺包括生物膜工艺、人工湿地、疏浚沉淀池等。
4.三级处理三级处理主要是对废水中的残留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进一步的处理,提高废水的水质。
常见的三级处理工艺包括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消毒等。
第四章附件本文档附带有以下附件作为参考:________1.水质分析表2.设备配置图3.工艺流程图第五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处理法:________指国家对污水处理相关工作进行法律规定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2.排污费:________指企业、单位为排放废水而支付的一定费用,用于促进污水处理的建设和运营。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法处理工艺
![污水处理中的生物法处理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e5b2492f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b1.png)
活性污泥法的优缺点
活性污泥法的优点包括处理效果好、适用范围广、能够处理 高浓度有机废水等。同时,活性污泥法具有较高的脱氮除磷 效果,可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此外,活性污泥法技术成熟 ,易于操作和管理。
然而,活性污泥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需要较高的能耗和曝 气量、对水质和环境条件的变化敏感、可能出现污泥膨胀和 泡沫等问题。此外,活性污泥法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对 于小型污水处理厂可能不太适用。
实现污水的净化。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利用生物膜上的微生物 降解有机物,适用于处理生活污 水和某些工业废水,具有较高的
净化效率和抗冲击负荷能力。
工业废水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通过提供充足的氧气, 利用好氧微生物降解有机物,适用于 处理含有易降解有机物的废水。
厌氧生物处理
厌氧生物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 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 碳等无害物质,适用于处理高浓度有 机废水。
缺点
处理周期较长、对水质和温度的适应 性较差、可能产生臭气等问题。
05
生物法处理工艺的应用
城市污水处理
城市污水处理
生物法处理工艺在城市污水处理 中广泛应用,通过微生物的代谢 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 无害的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
的。
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是城市污水处理中最 常用的生物法处理工艺之一,通 过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吸附和降 解有机物,再经过沉淀和脱水,
厌氧生物处理法是一种在无氧条 件下,利用厌氧菌或兼性菌对有 机物进行分解的生物处理方法。
厌氧菌通过水解、酸化、产氢产 乙酸和甲烷化等阶段,将有机物 转化为甲烷、二氧化碳和水等。
厌氧生物处理法不需要提供氧气 ,因此能耗较低,同时产生的污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7128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bb.png)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
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通过利用微生物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质的技术。
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能力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在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主要涉及两种微生物: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
好氧微生物是需要氧气的微生物,它们能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能量为自身生长和维持代谢所用。
厌氧微生物是在无氧或有限氧条件下生长的微生物,它们通常被用来降解难降解的有机物质。
污水生物处理的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预处理、生物降解和二次沉淀。
在预处理阶段,污水中的固体物质会被去除,并进行一些调节工作,如调节pH值和温度等。
在生物降解阶段,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被投加到处理池中,它们会利用有机物质进行生长和代谢。
这个过程被称为活性污泥法,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通过吸附、氧化和还原等过程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生物降解过程中,好氧微生物主要针对可溶性有机物质进行降解,而厌氧微生物主要针对难降解的有机物质进行降解。
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关系,在处理污水中能够实现更全面的有机物质降解。
在二次沉淀阶段,经过生物降解的污水会进一步进行固液分离,此时,污水中的悬浮物质会被沉淀下来,从而使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降低。
最后,经过污水生物处理后的水体将会进一步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可能残留的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使水体达到排放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污水生物处理的效果受到污水水质、温度、氧气供应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行常规监测和调整,以保证处理效果的稳定和可靠性。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与工艺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与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a929e32d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d1.png)
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与工艺生物处理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生物化学反应的能力来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首先经过初级处理后,进入生物处理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有机物及其他污染物被转化为微生物的生物质、二氧化碳和水。
微生物在污水中生长繁殖的过程中,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并呼吸耗氧,从而使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去除,最终实现对污水的净化。
1. 活性污泥法(Activated Sludge Process):这是最常用的生物处理工艺之一、污水在一槽或多槽中与活性污泥接触,微生物通过降解有机物来进行自养繁殖。
处理过程中,搅拌使氧气与微生物充分混合,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降解污染物。
然后,通过沉淀槽将活性污泥与已经去除污染物的水体分离,其中一部分污泥会被回流到投料槽中以维持微生物群落的稳定。
2. 人工湿地法(Constructed Wetland):人工湿地法利用土壤和湿地植物来处理污水。
污水通过湿地中的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去除营养物。
湿地植物的根系提供了一个生物膜和附着表面,有利于微生物附着和降解有机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和植物的根系也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提高了处理效果。
人工湿地法在处理污水的同时还能起到景观、补水和生态保护等功能。
3. 曝气活性滤池法(Trickling Filter):在曝气活性滤池法中,污水通过滤床中流动,接触到滤料上的附着的微生物。
滤料提供了一个附着微生物的表面,通过滤料表面上的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微生物的生物质、二氧化碳和水。
曝气活性滤池法通过加入曝气装置来提供充足的氧气,并通过滤料上的微生物来降解污染物。
4. 厌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厌氧消化是一种利用厌氧微生物降解污泥和产生沼气的过程。
厌氧消化通常用于处理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废水和污泥。
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质分解为沼气和处理后的干固物。
沼气可以被利用为能源,而处理后的干固物可用作土壤改良剂。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4c045c6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b.png)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1.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作用处理污水的技术。
它依赖于微生物的代谢和生长来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
其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1 生物降解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这些有机物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被转化为无机物,如水、二氧化碳和氮气等。
这一过程是通过微生物生物催化作用完成的。
1.2 污水处理过程污水生物处理一般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池、好氧池、厌氧池和沉淀池等单元。
在生物接触氧化池中,污水与固定在生物膜表面的微生物接触,进行初步有机物降解。
接下来,进入好氧池,有氧微生物进一步降解有机物。
在厌氧池中,厌氧微生物通过厌氧呼吸作用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通过沉淀池使微生物和污泥沉淀下来,得到相对干净的水。
1.3 微生物种类和活性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微生物有好氧菌、厌氧菌和硝化菌等。
它们分别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降解和转化。
好氧菌主要降解有机物,厌氧菌主要完成厌氧降解过程,而硝化菌则负责氨氮转化为硝酸盐的过程。
这些微生物对于污水处理的效果至关重要。
2. 污水生物处理工艺2.1 好氧处理工艺好氧处理工艺是指在供氧条件下进行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常见的好氧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和浸润滤池法等。
这些工艺都依赖于氧气和好氧微生物的存在,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和养分。
2.2 厌氧处理工艺厌氧处理工艺是指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常见的厌氧处理工艺有:厌氧消化法和厌氧滤池法等。
这些工艺依赖于厌氧微生物的存在,能够有效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
2.3 组合工艺为了更好地处理污水,提高处理效果,常常采用组合工艺。
常见的组合工艺有:A^2/O工艺、A/O工艺和SBR工艺等。
这些工艺通过不同单元的有机组合,综合利用好氧和厌氧过程,实现了更高效的污水处理。
3. 污水生物处理的应用和前景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农村污水处理和工业废水处理中也有一定的推广。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ca9f4138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9.png)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一、污水生物处理的原理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的方法。
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微生物代谢转化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将其转化为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二、污水生物处理的工艺目前常用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相生物膜法和植物净化法。
1.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最常见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之一。
其原理是将污水与含有大量活性微生物的污泥混合,在一定的温度、pH等条件下,微生物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代谢和生长,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达到净化的目的。
活性污泥法分为接触氧化法、二沉池法等。
2. 固定相生物膜法固定相生物膜法是利用特定材料(如塑料填料、纤维棉等)在水中形成生物膜,使微生物附着在生物膜上进行降解有机物和去除污染物。
固定相生物膜法具有生物膜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适用于高浓度污水处理。
3. 植物净化法植物净化法利用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将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吸收和生物降解,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植物净化法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和水生植物污水处理系统。
三、污水生物处理的优势和应用1. 高效净化:污水生物处理具有高效净化作用,能够有效去除水体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提高水质。
2. 运行成本低:与传统的化学法相比,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运行成本更低,可持续且经济。
3. 环保可持续:污水生物处理过程无需添加化学药剂,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应用广泛: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工业、农田等领域,能够处理各类废水,如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工业废水等。
,污水生物处理是一种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去除废水污染物的有效方法,具有高效净化、低运行成本、环保可持续等优势。
在各领域广泛应用,是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生物处理与曝气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生物处理与曝气](https://img.taocdn.com/s3/m/d2a95c32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c.png)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生物处理与曝气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生物处理与曝气污水处理是一项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
其中,生物处理与曝气是常用的工艺流程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并重点讨论生物处理和曝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一、工艺流程概述污水处理一般分为预处理、生物处理和后处理三个主要阶段。
预处理包括除砂、除油和除污泥等步骤,旨在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杂质和沉积物。
生物处理是处理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通过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来净化水体。
后处理主要是对处理后的水进行消毒和氨氮去除等处理,以达到排放标准。
二、生物处理原理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转化为微生物体和无机产物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生物池中的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降解和氧化。
生物处理的主要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有机物降解:在生物池中,污水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微生物会利用有机物作为营养源,并进行代谢活动产生能量。
2. 氮和磷的去除:生物池中的微生物还能将污水中的氨氮和磷酸盐转化为氮气和磷酸盐沉积物,从而实现对氮和磷的去除。
3. 混合液分离:经过生物池处理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体和悬浮物。
为了将其与水分离,可以采用沉淀、过滤或离心等方法。
三、曝气过程曝气是生物处理的关键步骤之一,通过曝气可以为生物池中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气。
在曝气池中,通过通入空气或氧气来增加生物池中的溶解氧浓度。
溶解氧是微生物进行氧化降解有机物的重要需求,可以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降解效率。
常用的曝气设备有曝气机、曝气管和喷淋器等。
曝气机通过旋转叶片将空气压缩并喷入曝气池中,形成气泡并扩散氧气。
曝气管和喷淋器通过将气体或液体注入水中,产生气泡和气液混合物,实现氧气传递。
四、曝气方式选择根据处理污水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曝气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和形式。
1. 湍流曝气:湍流曝气是利用搅拌等方式在曝气池中形成湍流,将气泡混合均匀分布,增加气-液界面接触,提高氧气传递效率。
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处理工艺及原理
![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处理工艺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696670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c.png)
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处理工艺及原理污水处理是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而生化系统是其中的核心处理工艺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的处理工艺及原理。
一、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简介生化系统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和去除的方法。
它通过培养和利用微生物,使其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有机物的降解和处理,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二、生化系统处理工艺生化系统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曝气池、沉淀池、调节池以及二沉池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每个工艺的作用及原理。
1. 曝气池曝气池是污水处理中的主要环节,主要用于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的降解活动。
曝气池内通过通入气泡或喷射气流的方式,将氧气与污水充分接触,使微生物能够进行有效的降解。
氧气的供应方式可以是机械曝气或天然曝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2. 沉淀池沉淀池是生化系统中的重要工艺环节,它用于沉淀污水中的悬浮物和过剩的微生物。
在沉淀池中,由于重力作用,悬浮物会逐渐沉淀到池底,而上层清水则向下流动。
沉淀池的设计要求合理,以确保悬浮物和过剩微生物能够有效沉淀,并达到污水的初步净化。
3. 调节池调节池是用于调节污水水质和流量的工艺环节。
在进入生化系统之前,污水中的水质和流量可能存在较大的波动,因此通过调节池,可以将水质和流量进行平稳的调节,使进入下一阶段的处理工艺能够更好地适应处理要求。
4. 二沉池二沉池是生化系统中的最后一道工艺环节,主要用于沉淀可能残留在污水中的微生物和悬浮物。
在二沉池中,通过减慢污水流速,以及继续利用重力作用,将残留微生物和悬浮物沉淀到池底,从而使污水达到更高的净化效果。
三、生化系统处理原理生化系统处理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有机物进行降解和氧化。
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硝化物等被微生物降解成较小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
这些微生物可分为好氧微生物和厌氧微生物两类,它们在不同的处理阶段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完成有机物的降解和去除。
好氧微生物主要生活在曝气池中,它们通过吸收氧气,将有机物分解为较小的无机物。
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处理工艺及原理
![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处理工艺及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104d7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9.png)
污水处理站生化系统处理工艺及原理一、引言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
生化系统是污水处理站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工艺,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实现废水的净化。
本文将介绍生化系统的处理工艺及原理,以期能更好地了解污水处理的技术。
二、生化系统的处理工艺生化系统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主要分为传统的活性污泥法和新型的生物膜法。
(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将厌氧和好氧两个阶段的处理结合起来。
在厌氧条件下,厌氧菌将有机物转化为可生物降解物质。
而在好氧条件下,好氧菌则将其生物降解物质进一步分解为无害物质。
该方法处理效果好,但存在流程复杂、需用大量能源等问题。
(2)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附着于填料或膜上,以形成微生物膜进行废水处理。
它相比于活性污泥法,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和更小的占地面积。
同时,生物膜法对波动负荷的适应能力较强,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强。
因此,生物膜法在现代污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生化系统的处理原理生化系统的处理原理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
微生物主要包括厌氧菌和好氧菌两种类型。
(1)厌氧菌作用厌氧菌作用是将废水中的碳源转化为有机酸、气体或有机溶解物等可生物降解物质。
厌氧菌在厌氧条件下生长繁殖,通过吸取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释放沼气和有机酸,实现废水的初步净化。
(2)好氧菌作用好氧菌作用是将厌氧菌转化后的有机溶解物进一步降解为无害物质。
好氧细菌能耗氧降解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并产生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
通过好氧菌的作用,废水能实现进一步净化。
四、生化系统的优缺点生化系统作为废水处理的常用工艺,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生化系统处理工艺具有高效、经济、操作灵活等优点。
相较于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生化系统能更彻底地降解有机物,达到更高的处理效果。
而且,生化系统可根据废水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整,对波动负荷能够适应性较强。
(2)缺点生化系统的主要缺点在于工艺复杂,操作难度较大。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a238b81d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dc.png)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一、引言污水是由生活、农业和工业活动产生的含有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废水。
由于污水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的潜在危害,污水处理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生物处理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作用来降解和转化污染物。
二、污水生物处理原理1-微生物的作用微生物在污水处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通过吸附、降解、氧化还原等多种方式,微生物能够将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为较为稳定和安全的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基本原理污水生物处理基于微生物呼吸代谢的基本原理,分为好氧处理和厌氧处理两种方式。
好氧处理依赖于氧气的供给,微生物通过氧化有机物实现废水的净化。
而厌氧处理则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微生物通过发酵和甲烷发酵等过程,完成废水处理。
三、常见污水生物处理工艺1-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最常用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之一。
它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通过持续搅拌将废水与污泥接触,使污泥中的微生物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质。
2-植物人工湿地法植物人工湿地法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污水生物处理工艺。
通过在湿地中种植特定的水生植物,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一起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
3-厌氧产甲烷发酵法厌氧产甲烷发酵法是一种通过微生物的甲烷发酵作用来处理污水的工艺。
该工艺可将有机物质转化为甲烷气体,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和能源的回收利用。
4-磷除去工艺磷是污水中的一种重要的无机污染物。
磷除去工艺利用额外添加的化学药剂将污水中的磷与药剂结合成一种无机物沉淀物,从而将有机污染物与磷一同去除。
四、附件本文档附带以下附件:1-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图2-植物人工湿地法示意图3-厌氧产甲烷发酵工艺流程图4-磷除去工艺示意图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污水处理法●指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关于污水处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2-环境保护法●指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关于保护环境、预防和控制污染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六、全文结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膜中的物质迁移:
由于生物膜的吸附作用,在其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水层,称之为附着水层。 附着水层内的有机物大多已被氧化,其浓度比滤池进水的有机物浓度低得 多。由于浓度差的作用,有机物会从污水中转移到附着水层中去,进而被 生物膜所吸附。空气中的氧也会进入生物膜。在此条件下,微生物对有机 物进行氧化分解和同化合成,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产物一部分溶入 附着水层,一部分到空气中去,污水从而得到净化。
• 细菌
以好氧和兼氧的异养型原核细菌为主。
• 真菌
专性的好氧异养型的多细胞微生物。丝状菌为菌胶团的骨架。
• 原核生物
肉足虫、鞭毛虫、纤毛类是活性污泥中常见的三类原生动物。
钟虫(纤毛)是出水较好的标志。
• 后生动物
轮虫、线虫、寡毛类是活性污泥中常见的后生动物。
轮虫是出水水质好且稳定的标志。
•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
定义: 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除去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方法叫做污水生物 处理方法,分好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两种。
特点:1、用生物方法去除水中有机物最经济; 2、90%废水处理工艺属于生物处理工艺; 3、水中氨氮用生物处理方法去除最有效; 4、绝大多数工业废水也是以生物处理方法为主。
处理对象:1、有机物;2、氮;3、磷。
• 组成:
①具有代谢功能的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 ②微生物内源呼吸、自身氧化的残留物(Me) 占75% ~ 85% ③被污泥絮体吸附的难降解的有机物(Mi) ④被污泥絮体吸附的难降解的无机物(Mii) 占15% ~ 25%
• 活性污泥中具有代谢功能的活性微生物群体:细菌、真菌、原生动物、
后生动物。其中,细菌发挥讲解有机物的主要作用。
随着微生物的不断繁殖增长,使生物膜的厚 度不断增加,膜的表面吸取营养和溶解氧比较 容易,微生物生长繁殖迅速,形成了好氧微生 物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好氧层(1~2mm)。 在其内部由于营养料和溶解氧的供应条件差, 微生物生长繁殖受到限制,好氧微生物难以生 活,厌氧微生物恢复了活性,形成了厌氧微生 物和兼性微生物组成的厌氧层。厌氧层只有生 物膜达到一定厚度后才能出现,而且随着生物 膜的增厚和外伸变厚,但是有机物主要是在好 氧层内进行。
F/M值高2.2kgBOD5/(kgVSS·d),有机物丰富,营养物质不是微生物增殖 的控制因素。 物增殖速率与基质浓度无关,呈零级反应,仅由微生物本身特有的最小时 代时间所控制,即只受微生物自身的生理机能的限制。 微生物以最高速率对有机物进行摄取,以最高速率增殖,合成新细胞。 活性污泥的代谢速率极高,需氧量大。 活性污泥具有高的能量水平,微生物的活动能力很强,污泥质地疏松。 不易形成好的絮凝体,沉淀性能不佳。 一般不采用此阶段作为运行工况,个别的,如高负荷活性污泥法。
•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 • 内源呼吸期
内源呼吸的速率在本期之初首次超过了合成速率,因此从整体上来说,活 性污泥的量在减少,最终所有的活细胞将消亡,而仅残留下内源呼吸的残 留物,而这些物质多是难于降解的细胞壁等。
污泥的无机化程度较高,沉降性能良好,但絮凝性较差。有机物基本消耗 殆尽,处理水质良好。
只有个别活性污泥工艺的工况设置在这一阶段,如延时曝气法。
由于生物膜厚度增大,致使其深层因氧 不足而发生厌氧分解,积蓄了硫化氢、氨 气、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会减弱生物膜在 惰性载体上的固着力,处于这种状态的生 物膜为老化生物膜,它不仅容易脱落净化 功能也不好。但供氧充足时,可以加快好 氧膜的更新,使生物膜不集中脱落。
活性污泥法的典型工艺
• AO工艺 • AAO工艺 • SBR工艺 • 氧化沟工艺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与活性污泥法平行发展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方法;
• 实质是使细菌类微生物和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类的膜状生物污泥-----生物膜
生物膜法的基本概念
生物膜法是通过生物膜来处理水的,所以生物膜污水处理的关键就是 生物膜的质量,生物膜的形成及其生长是实现污水有效处理的前提。
生物膜的形成及其净化过程
生物膜的构造
挂膜:污水流经滤料,污水和细菌进 行附着,有机物被分解,形成生物膜 并逐渐成熟。
结构:从外面到里面的顺序为污 水、流动水层、附着水层、 生物膜(分为好氧层和厌氧 层)、滤料。
生物膜的形成
当污水均匀地淋洒在介质表面上,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介质表面的 微生物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迅速进行降解有机物,逐渐在介质表面形 成黏液状的生长有极多微生物的膜,即称之为生物膜。
污水生物处理原理及工艺简介
技术研发中心
一、好氧生物处理及工艺简介 1、好氧处理工艺简介 (1)活性污泥法 (2)生物膜法 二、厌氧生物处理及工艺简介 (1)三阶段理论 (2)典型工艺
污水生物处理
原理:废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物质对人类来说是污染物,但对微生物来说 是营养物质,生物处理就是借助于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使有机污染物转化成为 稳定的无害物质,氮、磷得到释放或富集,从而从废水中去除的过程。
• 可生化判断:BOD/COD≤0.3难生化,0.3和0.5可生化,大于0.5易生化。
一、好氧生物处理及工艺简介
• 活性污泥:生物反应池中繁殖的含有各种微生物群体的絮凝体。 • 污泥形态:
(1)外观形态 黄褐色,絮体颗粒(生物絮体)。絮体大小0.02~0.2mm。 (2)特点 曝气池中混合液含水率99.2% ~99.8%。比重1.002 ~1.004,回流污泥和剩 余污泥比重1.004 ~1.006。比表面积2000 ~10000m2/m3污泥。
增殖曲线分为四个时期:停滞期(适应期)、对数增殖期、减数增殖期 (稳定期)、内源呼吸期(衰亡期)
•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 • 停滞期(适应期)
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变化: 数量基本没有变化 菌体体积增大 酶系统相应调节 新的变异等 本质指标基本无变化。实际应用中活性污泥法的启动阶段。
•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 • 微生对数增殖期
• 活性污泥增长曲线: • 减数增殖期(稳定期)
F/M值下降到一定水平后,有机物的浓度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 微生物的增殖速率与残存的有机物呈正比,为一级反应。
有机底物的降解速率也开始下降
微生物的增殖速率在逐渐下降,直至最终下降为零,但活性污泥的量仍然 持续增长并最终达到最高。
大多数污水厂曝气池的运行工况控制在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