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使用抗生素与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使用抗生素与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3-09-25T10:20:22.0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汤军良[导读] 说明使用抗生素效力越强,发生菌群失调的比率越大。

汤军良 (浙江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 322118)

【摘要】目的了解临床使用抗生素对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提供依据,便于医生更加合理的使用抗生素。方法对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185例非肠道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5例小儿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患儿以婴幼儿为主(占69.2%);与1~3岁的幼儿组及>3岁的儿童组相比差异显著,且程度更重。所有患儿均使用过抗菌药物,以第3代头孢抗菌素和复合抗生素,累计使用种类多,且多为联合用药,结论抗生素的使用对因婴幼儿肠道菌群影响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临床医生应重视早期病原学检查,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应注重对粪便标本中条件致病菌的分离和鉴定,及时分析原因,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腹泻肠道菌群失调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371-02 个体肠道从出生时的无菌,经过3~4年的随机,动荡的不稳定过程,建立起按一定的比例组合,各菌群间相互制约,互相依存,在质和量上形成一种生态平衡。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经常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肠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则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其正常生理组合破坏,产生病理性组合而引起临床症状,称为肠道菌群失调症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08年4月-2012年7月患儿病例185了,男103例,女82例。年龄1月-5岁,其中1月到3岁145例,3-5岁40例。

1.2 根据病情选择抗生素正常使用,包括青霉素类(青霉素、阿莫西林);2代头孢类;3代头孢类;其次为复合抗生素,累计使用种类多,多为联合用药。抗生素药物药物使用情况如下表。

发生腹泻前使用抗生素的种类与使用次数、例次率(%)比较

抗生素例次数例次率

青霉素类 32 17%

2代头孢类 22 12%

3代头孢类 79 43%

复合抗生素 52 28%

1.3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腹泻,大便性状多样化。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加4-8次每天。平均(6.8+3.2)次。

1.4 研究方法分析所有菌群失调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与抗生素使用种类和疗效的关系。

2 结果

2.1 185例小儿腹泻病例大便培养结果如下:肠球菌77例(42%),酵母样真菌58例(31%)霉菌28例(15%)金黄色葡萄球菌22例(12%)

2.2 原发病: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性肠炎)107例,占本病菌群失调的大多数,肺炎78例,开始无腹泻,使用抗生素后发生腹泻,大便培养为菌群失调。

2.3 发生菌群失调与抗生素疗效强弱的关系使用2代头孢类22例占12%,3代头孢类79例占43%,使用复合抗生素52例占28% 使用青霉素类32例占17%。说明使用抗生素效力越强,发生菌群失调的比率越大。

3 讨论

近年来,儿科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对于疾病的治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出现了不少弊端,尤其是长期应用或医生不具体分析,一律使用抗生素,不但不能有效的控制感染,反而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大肠杆菌减少,而其他条件致病菌生长,极易造成二重感染等。但抗菌药物对肠道菌群的不良影响常被临床医生所忽略。

发生菌群失调与抗生素疗效强弱的关系,从本组资料可以看出,3代头孢和复合抗生素较其他类抗生素更易导致菌群失调,其中联合用药最多。原因为,这2种抗生素药效较强,尤其是他们大量杀死大肠杆菌,致使这种细菌数量急剧减少,革兰阳性肠道球菌及真菌的数量相对增多,并得以大量繁殖,致使菌群失调的发生。所以临床工作中,需严格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报告给予用药,熟悉强效抗生素的应用指征,在利大于弊的情况下慎重使用,既可达到疗效,亦可防止菌群失调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