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讲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自然辩证法1
![自然辩证法1](https://img.taocdn.com/s3/m/1226cdfa81c758f5f71f6701.png)
政治期末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揭示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
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实际上它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中间桥梁。
一方面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与各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关系则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研究内容: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旨在从哲学上对自然界(包括人工自然)作出既唯物又辩证的说明,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及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与科学方法论从哲学上对人类认识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依据科学发现的历史过程和事实,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方法作出哲学概括和总结,阐明科学的本质、价值、科学研究的主要环节和基本过程,揭示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3.辩证唯物主义的技术观与技术方法论从哲学上对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概括。
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依据技术发明和创新的历史过程和事实,阐明技术的本质、价值、技术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基本环节。
4.科学技术与社会从哲学上阐明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或者科学、技术、社会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揭示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研究和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普遍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
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学科。
实际上它是联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中间桥梁。
自然辩证法总结
![自然辩证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dc19dd350e2524de5187eed.png)
第一讲:绪论●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由恩格斯开创的一个学科方向,主要研究自然界、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等。
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的学科,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科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它的产生和发展同哲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及其社会的关系的已有成果的总结和概括。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1、了解自然观的历史演变,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共存共荣,增强生态意识,尤其是技术生态意识、建筑生态意识。
2、提高科技创新的思维和能力(自主创新、辩证方法-联系、发展)3、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9理解科技与社会的互动,技术不一定是中性的)4、增加人文素养(两种文化: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5、丰富对科学的认识6、养成亲自思考的习惯第二讲:自然观的演变和发展●了解自然观演变的基本历史。
一、自然与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
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它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伴随着科学的萌芽而产生,伴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
自然观的演化史:(1)古代朴素自然观(2)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3)近代机械论自然观(4)19世纪下半叶辩证自然观(5)当代自然观的新发展二、古代自然观(1)史前神话阶段的自然观:“图腾”信仰和自然崇拜;巫术;祭祀、祈祷;从中萌发了理论科学(2)中国古代自然观:1>《周易》中体现的自然观:普遍联系的观点;2>《老子》一书所体现的自然观:演化观;3>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特点:侧重于回答自然是怎样的(3)古希腊自然观:侧重于回答自然为什么是这样的泰勒斯:水——万物始基;柏拉图:理念论;亚里士多德:两个世界(天界和地界)三、中世纪自然观奥古斯丁:把柏拉图的“理念”变成了“上帝”;托马斯·阿奎那:对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进行了神学改造;文艺复兴时期自然观的重要进展: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哥白尼学说的宣传者:布鲁诺四、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开普勒:“天空立法者”(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牛顿:提出力的概念,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为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理论基础机械自然观的中心思想: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五、辩证自然观自然界是物质的: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彻底的唯物主义六、当代自然观的新发展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蝴蝶效应当代新自然观反映了自然界的复杂性、系统性、生成性、非决定性等特点●1、史前时期的自然观主要是(自发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重点归纳
![自然辩证法重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697de3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e.png)
自然辩证法重点归纳何谓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其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的辨证研究;二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的辨证研究;三是自然科学方法论,即对自然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的研究。
第一篇: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两门学科都是以探索自然界物质的运动规律为最终目的,其联系:自然科学是各门以具体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的总称,揭示的都是一些特殊规律,以求得具体的科学结论为目的和宗旨;自然辩证法也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它是从总体上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过程,研究各种形态物质的共性或普遍性的东西,以揭示自然界运动的一般规律,最后做出哲学结论,以丰富哲学的一般原理。
二者的关系:⑴自然辩证法必须以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为基础。
因此自然科学发展到什么程度,自然科学才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⑵自然辩证法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科学方法。
原始自然观:突出特征是“拟人化”,即认为自然界像人类一样具有某种生命力,存在喜怒哀乐。
这种自然观的出现是生产力水平不高,认识水平低下的必然结果。
一、奴隶时期的朴素自然观的特点:A具有明显的唯物倾向:即自然皆由物质构成。
B包含了大量的辩证思想:即自然是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而且促成其运动变化的原因在于自然界内部的矛盾,对立性。
C幼稚、朴素、臆测性:即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还不高,尤其是对事物构成及运动变化的细节缺乏了解,因此,他们的看法只能凭借直觉,从总体上去考察自然界。
自然辩证法_
![自然辩证法_](https://img.taocdn.com/s3/m/c11ad75d0740be1e650e9a7e.png)
二、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研究对象的三个层次:
1、作为客体的自然界; 2、作为主体的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3、作为中介的科学和技术。
研究内容的三个方面:
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3、辩证唯物主义科技观。
自然辩证法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 四因说:质料因是指事物由什么东西形成的;形
式因是指事物根据什么形成的;动力因是指事物 形成的动力斯 多德的哲学是目的论哲学。
▪ 方法论与逻辑学:《范畴篇》、《分析篇》
§ 1. 2 古代中国自然哲学
百家争鸣,主要有六家:儒、墨、道、 法、名、阴阳。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儒、 墨、道三家。后来总体上是儒道交融, 墨学中绝。儒学总体处于主导地位, 道学亦始终延绵不绝。一般认为,对 于中国古代科学影响最大的,则要数 阴阳五行学说。
4、赫拉克利特: 自发辩证法的奠基人。
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 一切皆流,无物常驻: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 行事,听自然的话。
相反者相成,一切通过斗争而产生。
5、德谟克利特: 经验自然科学家 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学者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与发展。阐明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是历史形成的,它是 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明确 “辨证法对今天的自然科学来说是最重要的思 维形式”;现代科技革命“再一次证实了辩证 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 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马克 思主义是一个不停地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 富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开放系统。
科学史; 自然哲学; 科学技术哲学; 科学社会学; 科学学。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
![自然辩证法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0b0efbb0029bd64783e2c7e.png)
绪论0.2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1.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研究对象: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
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体系结构: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自然观1.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古代自然哲学家们以古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基本特征:整体性和直观性,思辨性和猜测性,自发性和不彻底性。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近代自然哲学家们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基本特征:机械性,不彻底性,形而上学性。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近代科学技术为基础,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所形成的总的观点。
特征:实践性(主张自然界不是思辨的、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在人类的实践基础上被人们所认识的自然界,这决定了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性(主张自然界的历史是人类生成的历史和自然界对人的生成作用的历史,时人类史和自然史相统一的历史),辩证性(统一:唯物论/辩证法,天然/人工自然界,人类/自然史,人与自然关系上的能动性和变动性),批判性(取消了牛顿的“第一推动论”,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错误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作用(意义):a.实现了自然观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b.为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方法论及科学与社会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c.为科学技术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观的理论前提。
什么叫自然辩证法
![什么叫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f7cf990779563c1ec5da7184.png)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学习的意义是?是一门从属于马克思哲学体系而又相对独立的学科,是研究自然界及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科,自然辩证法是一门开放、发展的学科,其内容和体系在对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的不断深刻总结和反思中丰富和发展。
意义(1):中介作用:自然辩证法是自然界、自然科学技术与一般哲学的桥梁,给自然科学技术提供哲学营养,也给哲学提供自然科学技术养分,通过自身建立起的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和人生观,能够让我们对自然界、科学技术、及社会关系由一个全面的认识;(2)接受好的哲学指导是科研工作的必然选择。
(3)总之自然辩证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认识和把握自然界成果基础上的一门哲学学科,这种哲学的抽象中包含了科学的具体,科学的东西被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反过来对科学的指导作用是很必然的,科学工作者要在科学实践中养成自觉运用好的哲学去指导自己实际科研的自觉性,当一个科学工作者有了自觉的哲学意识和养成良好的哲学思维习惯时,科研工作就事半功倍了。
因为哲学能帮助他沿用整个人类的经验,这些经验只能靠哲学才能汇集起来和发挥作用。
2.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特征及方法论意义?答:自然物质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各个要素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物质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涵:1由若干物质要素组成了自然界的物质系统,这些物质要素具有差异性,有的甚至是异质的;2在自然物质系统之中诸多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进而形成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3由于物质系统是由其内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要素所构成,就会显示其特殊的功能;4自然物质系统的特殊功能是在其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
自然物质系统的内涵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以系统方式存在和发展着的。
3、科学的本质和关于科学划界的标准(1)、科学的本质1).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科学的本质可以概括为:人类不断探索和系统总结关于现实世界规律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的一项伟大的创造性事业。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33f544ff9b89680203d82581.png)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理性质的学科。
它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高度相关,是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的主导学说。
一是从学科上来定位,它是一门体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带有哲理性质的学科;二是从功能上来定位,它具有方法论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
自然辩证法就其学科门类来说,更偏重于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观,又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是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桥梁,有哲学和实践的双重特性。
二、自然辩证法的体系构造四大块——自然观,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科学观,科技政策。
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界的本质及其演化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
主要有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等。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般方法。
三、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学科的关系各有侧重,双向互动,相辅相成,与时俱进,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辨析(指导和统帅关系与事实不符,缺少依据,应为普遍和特殊的关系)自然辩证法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科学技术之间的中间层次,是二者之间联系的桥梁与纽带。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辩证法和各门科学技术学科之间是普遍、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因此,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自然辩证法为我们认识自然界和进行科研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和科学技术方法的革新也通过自然辩证法充实和丰富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使之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四、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1. 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西方自然哲学发展的产物1)古希腊创立朴素辩证法,以运动变化和对立统一为核心,带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缺少科学实验和分析;2)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的直接来源,包括: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和否定之否定3)马恩共同创立唯物辩证法,马克思注重经济学和社会历史哲学;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2aca0c1ed9ad51f01df282.png)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1)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2)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3)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
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自然观;科技观;科技方法论;科技社会论;中国科技观自然辩证法与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具体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和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科技发展而改变形式;它的发展历程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
思想渊源: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主要观点:自然界是具有无限多样性的统一体,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
主要特征: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
作用: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
2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缺陷:1受原始宗教和神话影响,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
2受当时自然哲学限制,不能在细节上科学具体地说明自然界,缺乏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db9d2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4.png)
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现象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和自然科学的哲学基础的一门科学。
一、引言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哲学性质的学科,旨在探讨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以及自然科学发展的方法论。
在我国,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已有较长历史,但在研究生课程中,如何将这一理论讲深、讲透,使其内容丰富,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然辩证法研究生课程进行详细阐述。
二、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1.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发展变化和矛盾统一规律的哲学理论。
它以自然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自然界内在的、普遍的规律,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发展性: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发展是自然界的基本特征。
(3)矛盾性:自然辩证法强调自然界内部存在着矛盾,矛盾是自然界发展的动力。
三、自然辩证法的基本规律1. 联系与发展的规律联系与发展规律揭示了自然界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自然界的发展趋势。
这一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联系的普遍性: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的多样性:自然界的联系具有多样性,包括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等。
(3)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发展变化。
2. 矛盾的规律矛盾规律是自然辩证法的核心内容,它揭示了自然界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矛盾规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矛盾普遍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矛盾。
(2)矛盾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3)矛盾发展的规律:矛盾是自然界发展的动力,矛盾的发展推动自然界的发展。
3. 量变与质变的规律量变与质变的规律揭示了自然界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或程度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性质的根本改变。
自然辩证法第一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
![自然辩证法第一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e8fb7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0.png)
自然辩证法第一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自然辩证法第一讲: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极其密切。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自然产生着深远影响。
因此,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代社会中最重要的议题之一。
首先,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可以通过自然辩证法的视角来理解。
自然辩证法是一种研究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哲学方法,它看待自然和人类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强调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按照自然辩证法的观点,人类必须与自然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然而,过去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对自然的掠夺性开发使得环境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生态系统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正在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持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以供未来世代继续使用和发展的发展模式。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包括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推行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建设等。
同时,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大力加强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
人类应该意识到,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妥善管理和利用这些资源,同时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严格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每个人从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中节约用水、减少塑料浪费等。
此外,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人们关注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
社会公正确保人类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享有平等的机会和福利。
而经济发展则需要在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的增长,促进就业和减少贫困。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增强对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认识,培养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因此,教育机构应当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活动。
总之,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中的热门议题。
自然辩证法第1讲绪论
![自然辩证法第1讲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20c7150e14791711cc7917e8.png)
《自然辩证法概论》教案第1讲绪论内容提要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人——科学技术——自然界二、基本内容: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三、学科性质:哲学门类,交叉科学性质第二节自然辩证法的创立和发展一、自然辩证法的创立背景二、自然辩证法的发展第三节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第一节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基本内容和学科性质一、研究对象“自然辩证法”这个名称来自恩格斯的一本著作(手稿)——《自然辩证法》(Dialectik der Natur),其本意为“自然界的辩证法”,即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辩证发展的一般规律。
研究对象:人—科学技术—自然界二、基本内容:“两观一论”与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相对应,自然辩证法所研究的基本内容也分为三个主要方面: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以一定的经验、知识为依据,经哲学抽象而形成的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自然科学为基础,对自然界的物质存在方式、演化发展规律以及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等方面作出既唯物又辩证的说明。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唯物辩证法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辩证法的规律是自然界的实在的发展规律”,必须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中加以阐发。
自然观的发展,既受到一定时期的文化背景特别是哲学思想的影响,同时也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现代自然观的丰富和深化提供了大量的科学材料,为自然观的新范畴、新观点的提出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就是对科学技术研究方法的哲学概括。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技方法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为指导,对各门科学技术的一般研究方法作出理论上的概括而形成的。
它主要研究科学认识的来源和发展规律,科学思维的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科学理论建立的过程和方法,技术发明和技术创新的方法论以及系统科学的方法论等问题。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7a653a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35.png)
自然辩证法复习资料一、基本概念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综合性的哲学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辩证关系,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等。
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整体看法和观点,包括自然界的存在、演化、结构、规律等方面的认识。
科学技术观:是对科学技术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包括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作用、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科学技术方法论:是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思路的概括和总结,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创新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科学技术社会论: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研究,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社会控制等方面的认识。
二、基本观点1、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其结构和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尊重科学规律,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3、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同时,必须加强科技教育,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促进科技创新和普及。
4、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与道德伦理相结合,遵守科学道德和社会伦理,防止科技滥用和伦理冲突。
三、主要内容1、自然观:包括自然界的本质、演化、结构、规律等方面的认识。
其中,对自然界的分类、演化、运动等的研究,以及自然界的可分性、系统性、整体性等方面的理论,是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2、科学技术观:包括科学技术的性质、特点、作用、发展等方面的认识。
其中,对科学技术的本质、方法、价值等方面的理论,是科学技术观的重要内容。
3、科学技术方法论:包括观察、实验、推理、创新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
其中,科学实验和科学方法的研究,以及科学思维和科学认识的理论,是科学技术方法论的重要内容。
4、科学技术社会论:包括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社会影响、社会控制等方面的认识。
其中,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理论,是科学技术社会论的重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课程介绍
![自然辩证法课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e924e146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72.png)
02
CHAPTER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
自然界的辩证法
总结词
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详细描述
自然辩证法从自然界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探讨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方式,揭示自然界中的辩 证关系和矛盾运动。
科学技术的辩证法
总结词
揭示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
详细描述
自然辩证法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出发,研究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探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方式, 揭示科学技术中的辩证关系和矛盾运动。
02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探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本质、规
律和演化过程。
自然辩证法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技术
03
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
01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起源于古代哲学,如亚里士多德 的自然哲学。
02
17世纪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对自然辩证法的发展产 生了重要影响。
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自然辩证法
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自然辩证法是指运用自然辩证法的理论 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探讨人类社会 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自然辩证法研究内容包括社会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旨 在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综合评价与量化评分
本课程的考核注重综合评价和量化评分,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 、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参与度、期末考试成绩等综合评定
学生的成绩。
严格遵守评分标准与公平公正
在评分过程中,教师应严格遵守评分标准,确保评分公平 公正,同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表现进行合理调整。
THANKS
谢谢
本课程注重课堂讨论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思想碰撞和学术交流。
《自然辩证法》课件
![《自然辩证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8181f9f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0.png)
人与自然关系
自然辩证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生,引导我们重新审视和调整 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行为。
对未来的展望与建议
持续研究与发展
自然辩证法需要持续的研究与发展,以应对 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问题。
跨学科合作
鼓励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融合不同领域的观点和 方法,推动自然辩证法的创新发展。
公众参与与教育
详细描述
自然辩证法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它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提供了 科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通过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人们可以深入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 规律,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自然辩
证法也是培养创新思维和提高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与发展
《自然辩证法》ppt课件
目录
• 自然辩证法概述 • 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 • 自然辩证法的应用 • 自然辩证法的未来发展 • 结论
01
自然辩证法概述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特点在于综合运用哲学、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方 法,探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详细描述
和。
科学技术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03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同时人类文明也为科学
技术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04
自然辩证法的未来发展
人工智能与自然辩证法
人工智能与自然辩证法
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
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对自然辩证法 的影响,以及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指 导人工智能的伦理和规范发展。
探讨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未来的影 响,以及如何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 指导人类应对未来的挑战。
自然辩证法课件新
![自然辩证法课件新](https://img.taocdn.com/s3/m/e3193250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8.png)
自然辩证法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1
自然辩证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的运用使我们更加关注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2
自然辩证法的实践应用
自然辩证法的观念可以被应用于决策、创新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总结
1 自然辩证法的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推动 科学发展和人类的进步。
2 自然辩证法与人类未来的发展趋势
2 解决问题
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复杂问题,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3 推动科学进步
自然辩证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学习它可以推动科学的不断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统一性原理
事物内部的矛盾统一运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产生发展与变化。
矛盾性原理
事物内部包含着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运动性原理
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学习和运用自然辩证 法将成为人类持续发展的关键。
自然辩证法课件新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事物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科,通过探索自然 辩证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的复杂性和变化。
自然辩证法的定义
自然辩证法是指研究自然界事物内部的矛盾关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事物的发展过程和相 互联系。
为什么需要学习自然辩证法?
1 全面认知世界
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认知世界,理解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它们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性。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生态学
自然辩证法为生态学提供了思考 和研究的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 了解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
物理学
自然辩证法在物理学中的应用, 例如研究物质的结构和能量转化 过程。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d24df1856a561253d36f0b.png)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和研究对象?性质: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想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他站在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哲理性的特点。
内容: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构成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基石。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关于自然、科学技术及其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等的一般规律和原理的概括总结,是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发展的最近形态和理论实践。
A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
系统自然观、人工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当代形态。
B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在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科学技术思想的历史形成和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科学技术的本质特征和体系结构,揭示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和动力,进而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
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体论和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C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总结出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形式,并吸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数学与系统思维等基本方法,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具有普遍知道意义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体现和贯彻在科学家、工程师的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D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出发,探讨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等的普遍规律。
自然辩证法第一讲:自然辩证法导论
![自然辩证法第一讲:自然辩证法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dc278a86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8.png)
环境保护与修复
科技可以用于环境保护和修复,如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
预测与应对自然灾害
科技可以帮助人类预测自然灾害并采取应对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科学技术与自然界的互动关系
相互依存
科学技术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的,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 给,同时科技也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它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旨在探索自 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规律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 学科之一。
历史发展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可以追溯 到古代哲学家对自然的思考
和探索。
17世纪科学革命以来,随着 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自 然辩证法的思想逐渐形成和
演化模式
自然界中的物种和生态系统遵循 一定的演化模式,如物种的适应、 进化和生态系统的演替等,这些 模式反映了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和 机制。
自然界的规律与矛盾
01
自然规律
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规律,如天体运动规律、化学反应规律、生物种群
增长规律等,这些规律描述了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的运动和变化。
02
矛盾关系
科技伦理建设
自然辩证法强调科技伦理的重要性,引导科技工作者在创新过程中 遵循伦理规范,确保科技成果的正当使用。
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自然辩证法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各个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社会生 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进步。
提高人类社会的生态文明水平
生态文明理念
自然辩证法倡导生态文 明理念,引导人们树立 绿色发展观,推动形成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 生产生活方式。
自然辩证法总结
![自然辩证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3e0c7f852458fb760b5619.png)
一、绪论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主要内容答: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研究对象:自然界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学科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技观(科技技术的性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方法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科技社会论(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
二、自然观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答: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实现了自然观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革。
19世纪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三大特征是:唯物论与辩证论的统一;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它克服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由于缺乏科学认识基础所造成的直观、思辨、猜测的局限性。
吸取了古代自然哲学关于自然界运动、发展和整体联系的思想,坚持了唯物论,告别了用神话来解释世界。
以近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为依据,把自然观建立在科学基础上,批判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机械论和形而上学的不彻底性,为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观、科学方法论、和科学与社会的研究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为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的理论前提;为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结合提供了理论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标志着人类思维从古代朴素辨证思维到近代的形而上学思维再复归到辨证思维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3、什么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有哪些,如何理解系统的整体性特征?答: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
自然辩证法概述
![自然辩证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29cf20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b4.png)
自然辩证法概述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现象和规律的哲学学科,在理解和解释自然界的发展变化中起到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概述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和应用,以及它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进生产实践的重要影响。
一、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概念自然辩证法是辩证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对自然界运动和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认为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过程,包含着矛盾的斗争和统一的发展。
这一学科关注的问题包括自然规律、物质运动、矛盾与统一、质量转化等。
二、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和发展自然辩证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提出了“万物都在运动之中”的观点。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自然辩证法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在20世纪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俄国科学家列宁和伊康诺莫夫斯基是自然辩证法的杰出代表,他们对自然科学和辩证法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
三、自然辩证法的应用领域自然辩证法在许多科学领域和生产实践中都有广泛应用。
它为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理论支持。
在物理学领域,自然辩证法对物质结构和运动规律的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生物学领域,自然辩证法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起源和进化。
在工程技术领域,自然辩证法则促进了人们对自然能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四、自然辩证法的重要影响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进生产实践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客观存在,并为科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同时,自然辩证法的应用也带来了许多重大的科学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作为研究自然界的发展变化和规律的学科,在哲学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和应用都为我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支持。
同时,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进生产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辩证法将继续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