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抗挫能力的研究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抗挫能力的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主持人:许卫红
课题组成员:董爱玲
廉小亮
原婷婷
王艳利
完成单位:文昌初中
时间:二0一四年五月
焦作市教育科研课题
提高农村初中学生抗挫能力的研究
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文昌街道初级中学
组长:许卫红组员:董爱玲廉小亮原婷婷王艳利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们的孩子将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可谓“严峻的竞争”。所谓“优胜劣汰”,在他们的成长路程上必将会遇到更多的障碍,而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因此,为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能够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现在做起,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目前的教育大力提倡赏识教育和表扬艺术,这些教育方针方法教师们也愿意采纳和接受,并且大多数相关教育案例都反映出其优越性和有效性。但人总要向着自己的理想和希望而前进,前进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困难和障碍。人克服了困难,便有成功的愉快和满足;反之,就产生挫折感。心理学家称中学生虽然正在经历心里成熟期,但是还未完全成熟,社会化刚刚开始。激烈的学业竞争,沉重的学习压力,枯燥的学习生活,复杂的环境,人际关系不协调,情感受挫等都会导致他们心理上的挫败感,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心理健康指导,就难以走出挫折困境,经不起风浪吹打,往往在遭遇挫折时,便会产生极其痛苦的情绪和消极的处理方式,甚至走向极端。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校对学生抗挫能力的培养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是许多家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过分宠爱,不仅没有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还唯恐孩子受到挫折,致使孩子缺乏生活的锻炼,养成依赖心理。
良好的抗挫折能力不仅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更是中学生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项挫折、顺利地完成学业、健康生活和成长的重要保证。
由此可见,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理论意义:
挫折,是指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阻碍时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反应。挫折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年来,心理学者对挫折心理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理论。但针对农村地区的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研究还较少涉及,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进一步丰富农村中学的抗挫折能力教育,并为农村的教师更好的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2、实践意义: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经济的腾飞,许多困惑和问题已经十分明显地显现出来。根据有关的资料显示,在中学生中有各种心理问题的占87.6%,其中较严重的抗挫折心理缺陷者占 32.1%,而存在严重抗挫折心理问题的占7.8%,并且这个比例还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有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和正确的疏导,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和人格缺陷,所以对他们进行抗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提高学生抗挫能力,可以使其树立远大理想,在战胜挫折过程中积累经验教训,增长见识,以更好的方法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培养其良好的意志品质,遇到挫折时,善于趋利避害,化消极为积极。让学生自由发展,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三、课题研究方法
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开展讲座、心理辅导等方法进行研究,培养及增强农村中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四、课题预期的目的
(一)、让学生知道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生活的能力
告诉学生,无论在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中,一个人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挫折。而看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就要看这个人是如何面对种种挫折的。可以跟学生讲讲自己怎样面对挫折取得成功的故事,也可以告诉学生,很多成功者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克服种种困难,有着惊人的抗挫折能力。还可以从反面教育学生,如果一个人不具备抗挫折的能力,那他其他方面就是十分优秀,最终也不会有多大的成就。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大学的高才生去某单位应聘,面试结束以后去看录取的情况,结果发现自己面试的成绩很差。他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就去投河自尽。幸亏被好心人及时救起,这时他们家发现那高才生面试的成绩是第一名,是孩子在看成绩时看错了一行。那高才生欣喜不已,马上去单位报到。但老板却不要那高才生了,理由是那高才生抗挫折的能力这样差,以后在工作中遇到更大的挫折,那该怎么办呢?把这些正反两方面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认识到,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抗挫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二)、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就是信任自己,就是对自身的发展充满信心。自信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自信是一个生命的灵魂,是一种无敌的精神力量。而自信心是一个人重要的心理品质。剖析自信,就是指相信自己可以实现理想,从而树立远大志向;相信自己能取得成功,从而培养踏实的态度;相信自己可以克服困难,从而
保持乐观的情绪;相信自己可以改正错误,从而具有进取的精神。有了自信才能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于拚搏,才能不骄、不躁、不馁。心理学家普遍认为,自信和勤奋是人取得好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是学生长大成才的重要心理品质,国家的富强、社会的进步需要人们具有这两个重要因素。个人的成长也需要这种自信。在社会激烈竞争中,具有这种自信就更为重要。
可见充满自信的心理是做人与成才的基础,教师应当帮助学生从小就打好这一基础。教师保护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教师怎样保护学生自信,培养学生自信心呢?在教学工作中,我认为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既然自信是人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未来人才的必备条件,所以教师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在保护自信,培养自信的实践中,又要十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优势、劣势、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学生情况的教育方法。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方法。这就是尊重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人,只有当他正确认识自己,才会虚心接受别人的帮助教育,这样做学生才会把握不断进取的主动权,产生自信的内驱力。
(三)、锤炼学生的意志力,提高其性格的坚韧性
一个学生如果有百折不挠的毅力、坚韧不拔的意志、矢志不移的恒心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那么他的抗挫折的能力就强,对挫折的适应能力就强。像张海迪、桑兰,因为她们都有积极健全的心理,所以能够身残志更坚。从这个角度上讲,培养一个学生具有积极健全的心理比锻炼他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更重。
所谓坚韧性是指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能积极自主地摆脱困境并使其心理和行为免于失常的能力。积极的心理耐受力源于个体的心理韧性。所谓心理韧性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