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开发的融资风险及防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地产开发的融资风险及防范-企业管理论文
房地产开发的融资风险及防范
倪玲文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开发,人们开始对房地产项目风险与决策的理论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防范等方面。
房地产业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很大,特别是近10年来发展很快,已经成为GDP贡献最大的行业。但由于房地产开发项目规模大、周期长、房地产价值高等特点,使得房地产开发所需的资金量巨大,资金融通成了房地产开发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看似呈现多元化的特征,实际上,大部分房地产开发资金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银行,其他融资方式在房地产企业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重极低。房地产开发融资模式单一化,加之所处的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使得房地产企业融资活动面临着严重的风险。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风险研究现状
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风险研究应用到了房地产投资领域,当时,美国一些学者对房地产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风险管理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以平均值,标准差为基础的风险评价模型,用分布的方差或标准差平均值对风险进行分析,并把它应用到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企业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中。20世纪60-70年代,在风险分析与防范、风险衡量、投资组合和风险决策等领域出现了大量的成果。此后,国外的一些学者分别在商业房地产项目的融资技巧;房地产项目风险识别、评价和防范;房地产融资风险的识别、评估;房地产投资融资风险及其收益问题等作了大量的研究。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房地产业的开发,人们开始对房地产项目
风险与决策的理论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风险的识别、评价和防范等方面。李启明等人(1998)定性分析了房地产融资和投资风险,指出房地产企业直接融资、海外融资和项目融资模式下的风险因素;给出了一些房地产投资风险定量分析、基本评价方法和防范对策。周书敬等(2006),建立了房地产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政策风险、经济风险、汇率和利率风险、清偿风险四大类12个指标,将房地产融资风险划分为“高风险、较高风险、一般风险、较低风险、低风险”五个等级。张继萍(2009)分析了房地产开发项目融资风险的信号、风险预测指标的选取,建议构建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并提出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应该考虑到准确性、动态性以及非财务因素的影响。
综上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风险特征、融资风险识别、融资风险评价、融资风险的预警和控制等方面,但是定性分析居多,定量研究较少,而且还不太深入,尤其是系统性的研究较少。在此,本文谨对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企业的项目融资风险的成因进行分析、融资风险评价和防范问题予以总结。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及风险因素的分析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风险的成因
1.融资渠道过于单一。房地产企业开发资金直接或间接来源于银行信贷资金,融资方式对银行信贷完全依赖。对于房地产开发商来说,政策对贷款的影响比比较大,例如,政策风险在利率方面的表现,如果为了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变化,政府较为频繁的调整银行存贷款贷利率,房地产企业的银行贷款成本就会发生较为频繁的波动,贷款政策也可能变得更加复杂,这种融资渠道单一性无疑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风险带到了一种可控性较差的局面。
2.缺乏多呈层次房地产金融体系。目前,国内仍没有形成多层次丰富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仍以债券融资为主,股权融资比例甚小,整体融资格局单一。而在成熟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上,不仅广泛存在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基本形式,还存在发达的证券化二级市场。此外,国内专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机构、投资机构、担保机构和保障机构缺位严重,缺乏规模化、多元化的房地产金融产品体系等等。
3.企业缺乏科学合理的融资决策。融资决策是基于房地产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而制定的,并以此来确保房地产企业投资决策和目标的贯彻与实施,是房地产企业财务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企业通常十分注重项目的前期设计和后期营销,而缺乏对融资问题科学、理性的决策、普遍依据经验进行决策。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风险因素
针对我国房地产企业目前的融资现状及其特征分析,融资风险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政策风险。房地产行业关乎国民经济,是历届国家政府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对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可能影响国民经济甚至是社会稳定的担忧,使得政府对房地产方面出现的问题特别敏感,因而对于房地产问题的调控政策也一直是相关部门着重考虑的方面。而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变得极其不稳定、更加复杂,钢铁、水泥、建材等其他行业也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因此,相关的政策随时有根据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发生变动的可能性,与此相关的税收政策、产业政策、金融政策等都会直接影响房地产企业融资的难易程度以及融资成本。
2.法律风险。一些中小型的房地产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由于其规模较小、
资信较低等因素限制,只能有一小部分来自于地方的银行贷款,另外的部分则纷纷采用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甚至利用黑市等非正当手段的民间借贷方式,进行资金筹集。这种融资渠道在操作手段上并不正规,还款条款等都无法得到法律保证,如果商品房销售出现滞销或者资金周转困难时,就极易出现偿债问题。这些问题使得民间融资面临的法律风险较大,融资成本增大。
3.利用外资的风险。房地产企业如果通过相关手段吸引外资,还会引发其他方面的风险,主要是指汇率风险和政治风险。房地产企业在利用外资的时候,应该全面了解并时刻关注对方国家的相关政局、政策,才能尽量将使用资金的风险降低。国际间的汇率变化本身就容易导致融资成本变化的风险,而目前更加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使得外资的风险因素更多了,房地产企业应该密切关注汇率的变化。
4.融资后期的资金管理风险。房地产行业的资金供求特点是使用额度集中、金额较大,而资金筹集则相对分散,而且商品房的资金回收期限较长。为了使房地产企业正常运转,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部门应该加强融资后期的资金管理,尽量避免资金周转失灵的问题出现。否则,一个环节的资金周转出现问题,都会带来整个融资链条出现问题。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风险的防范措施
结合融资风险的成因分析,研究融资风险的防范策略。有的学者从融资风险的种类出发,提出各类风险的防范对策。有的学者从融资风险的等级(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出发,分析各个等级的风险防范对策。还有的学者从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来分析风险防范对策。从整体管理的思想来看,可以将房地产开发房地产企业融资风险防范策略归纳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