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道及其端部设计

合集下载

3匝道设计

3匝道设计

一级公路 二(一)
二级公路 三(二)
三级公路 三
四级公路 三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二(一)
三(二) 三 三
三(二)
(三) (三) (三)
(三)
/ / /
(三)
/ / /
(三)
/ / /
三、匝道的设计依据
(二)匝道的设计速度 根据立交的类型、转弯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

设费用等条件选定。
变速车道: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 的需要,而不致影响正线交通所设置的附加车道。 减速车道:车辆由正线驶入匝道时减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 减速车道;
加速车道:车辆从匝道驶入正线时加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 加速车道。
1.变速车道的形式: 平行式

直接式
五 端部设计
(1)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 特点:车道明确,易于辨认,行驶轨迹呈反向曲线,对行车 不利
80,60,50 80,60,50,40 60,50,40 60,50,40
(2)按匝道的不同形式选用 右转匝道:取中~上限值; 定向式匝道:取上限, 半定向匝道:用中值左右;环圈式匝道:用下限值
三、匝道的设计依据
(3)适应出入口行驶状态需要 驶出的分流车速:≥(50~60%)V主; 驶入的合流车速: ≥ 70%V主; 接近收费站和次要道路的匝道:计算车速可适当降低。

5.局域性
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 行。

两个象限集中布置
二、匝道的特性

5.局域性
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 行。

三个象限集中布置

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路线设计的探讨

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路线设计的探讨

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路线设计的探讨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城市的规模和人口数量也在迅速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因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采用互通式立交系统,以期达到减少交通拥堵的目的。

互通式立交的出现大大减少了道路拥堵,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的概率,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为例,深入探讨了互通式立交匝道的路线设计。

关键词:互通式立交匝道路线设计随着科技的发展,互通式立交桥已成为当今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辆的数量,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改善交通状况。

通过将道路与其它道路相交,互通式立交可以有效地减少车流量,提高出行效率。

同时,它也可以帮助管理和调节车流,并为城市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一、工程概况这篇文章以一条公路的互通式立交桥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其中的问题。

这条公路宽为25.5米,其中的交叉道路宽为12米,G、H两匝道桥采用单箱双室截面,桥顶宽10.5米,底宽6.5米,梁高1.3米。

G与公路有12.18度的夹角,H与公路有42.54度的夹角。

二、互通式立交建设的条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立体交叉路线的建设与运用,不仅有助于促进城市的交通便利性,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图1为四种匝道类型。

因此,在设计这些路线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量城市总体规划、连霍高速公路的功能、标准,并充分认识到它们对于当地路网的重要性,从而确保它们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第一,技术选择因素,在构建立体交叉道路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交叉口几期道路的交通情况,以便有效减轻当地交通压力,并有效防止交通拥堵的出现。

因此,在进行互通式立交的技术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点。

当铁路干线给城市带来不便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考虑建设多层次的立体交叉道路。

但是,在规划和施工的同时,也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环境,充分考虑到它们的实用价值,使其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

道路匝道 规划设计方案

道路匝道 规划设计方案

道路匝道规划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发展,道路系统的完善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快速道路的设计中,道路匝道的规划设计直接影响交通流畅度和道路安全性。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道路匝道规划设计方案,以优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二、规划设计目标1. 提高道路匝道的通行能力,减少交通拥堵现象;2. 提升道路系统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3. 优化道路匝道的功能和流程设计,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4. 保护环境,降低交通噪音和尾气排放。

三、设计原则1. 合理设置匝道长度和坡度,确保车辆能够平稳连接主干道;2. 设定合理的匝道角度和曲线半径,减小车辆转向的难度;3. 保证匝道的可视距离和照明条件,提高驾驶员的行车安全性;4. 注重后期养护和管理,确保匝道设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四、设计步骤1. 调研和分析对待规划的道路匝道所处的地理位置、道路现状以及周边交通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

了解道路的交通流量和高峰时段拥堵情况,为匝道规划提供依据。

2. 匝道位置选择根据调研结果,确定道路匝道的位置。

考虑到道路的环境特点、交通流量和周边道路的连接性,挑选合适的位置设置匝道。

3. 匝道设计标准制定根据所在地区的规划标准和道路设计规范,确定匝道的设计参数,包括长度、宽度、坡度、角度和曲线半径等。

4. 匝道功能和布局设计根据道路功能和交通流量,确定匝道的功能类型,如加速匝道、减速匝道或直行匝道等。

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布局匝道的入口、出口和连接主干道的道路线。

5. 设计草图和方案确定根据前述步骤的分析和调研结果,绘制匝道的草图和方案。

考虑到道路的通行便利性和安全性,对草图和方案进行修正和优化,直至满足设计要求。

6. 环境影响评估和改善措施对匝道设计方案进行环境影响评估,包括噪音、空气污染和景观破坏等。

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为道路匝道的建设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7. 方案实施和后期养护根据最终确定的匝道设计方案,进行方案实施和建设。

道路交叉之匝道设计概述

道路交叉之匝道设计概述

第五章匝道设计匝道是互通式立交的基本单元,其作用就是专供跨线构造物上下相交道路的转弯车辆行驶。

5—1 匝道的组成与分类一.车流轨迹线的交错形式匝道与正线连接处车流轨迹线,由于流向变化而发生交错运行,掌握交错运行基本规律,可更好的选择匝道类型,合理布置匝道类型。

1.交错运行的基本形式交叉口车流轨迹线相互交错运行的基本形式有四种:(1)分流:同一行驶方向车流向两个不同方向分离行驶过程,通常用“D”表示。

(2)合流:两个行驶方向车流以较小角度向同一方向混合行驶过程,通常用“M”表示。

(3)交织:两个行驶方向的车流混合交换位置后又分离行驶过程,通常用“W”表示。

(4)交叉:两个不同形式方向的车流以较大角度(不小于90°)相交行驶过程,通常用“C”表示。

2.分合流组合形式正线与匝道或匝道与匝道连接处车流轨迹线分流与合流的组合,可以自己组合,也可以相互组合,即连续合流(MM),连续分流(DD),合分流(MD),分合流(DM)。

①我国现行规则为右侧行驶,从行车安全方便角度分析,各类的第Ⅰ,Ⅱ种形式使用较多,属正线的右出和右进的行驶过程;而各类后三种形式使用较少.②连续分流和连续合流的第Ⅱ种形式比第Ⅰ种形式更有利于行车,因第Ⅱ种形式是单出口或单入口,对正线干扰最小。

③合分流类都存在交织。

④分合流是常用形式,其中第Ⅱ种形式为正线分流匝道合流运行,也可采用匝道分流正线合流的分合流形式。

二.匝道的组成匝道上汽车的行驶过程划分为三部分,即分流减速行驶过程、匀速或变速行驶过程和加速合流行驶过程。

驶出道口:减速车道,出口,楔形端匝道中间匝道路段:匝道主体驶入道口:入口端,入口,加速车道三.匝道分类(一)按匝道的功能及与相交道路关系分类可将互通式立交的匝道划分为右转匝道和左转匝道量大类。

1. 右转匝道从正线驶出后直接右转约90°,到相交道路右侧驶入,一般不设跨线构造物。

右转匝道可布设成单(或复)曲线,反向曲线,平行线或斜线四种。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及连接线设计标准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及连接线设计标准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及连接线设计标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及连接线设计标准一、匝道设计速度1、采用主线分、汇流设计的匝道,一般应采用80km/h,增加规模较大或布设困难时可采用60km/h。

主线与匝道或匝道与主线的速差一般不宜大于20km/h。

2、直连式匝道一般应采用60km/h,困难或交通量相对较小时可采用50km/h。

左转直连式匝道一般适应于枢纽立交,右转弯匝道交通量较小或控制规模时,应采用50km/h。

3、半直连式匝道一般应采用50km/h。

总体设计要求或不增加较大规模时,可采用60km/h;主线速度不大于80km/h、交通量较小或制约严重时,也可采用40km/h。

4、环形匝道设计速度一般应采用40km/h。

交通量较小或条件受限时可采用35km/h;主线速度不大于80km/h、交通量很小或设置条件特殊困难时,也可采用30km/h。

5、平纵横指标选择应充分注意匝道加速、减速交通特性。

二、单向匝道路基宽度1、采用主线分汇流方式时,路基宽度应采用主线半幅标准。

2、枢纽型立交匝道宜采用标准双车道。

主流方向一般采用12.0m,若匝道交通量小于10000Pcu/d时,路基宽度可采用10.5米。

次流方向一般采用10.5m,环形匝道、交通量小于3000Pcu/d或布设受制约的匝道,可采用简易双车道9.5 m。

3、县市级及重要交通源集散型立交匝道不宜采用单车道。

主流方向一般采用10.5m,交通量大于10000pcu/d时,宜采用12.0m;次流方向一般采用9.5m,交通量大于3000pcu/d时,一般应采用双车道10.5m。

4、乡镇级集散型立交匝道可采用单车道。

主流方向一般采用9.5m,交通量大于2000pcu/d时,可采用10.5m;次流方向一般采用8.5m,交通量大于1000p cu/d或增加投资有限时,可采用9.5m。

5、匝道交通量大于20000pcu/d或两条匝道交织时,宜采用单向三车道,宽度一般采用14.0m,不宜大于14.5m。

《匝道设计标准》课件

《匝道设计标准》课件

02
常见的匝道照明设施包括路灯、隧道灯等,应根据匝道的实际
情况选择合适的照明设施。
照明设施的设计要求
03
照明设施应具备足够的亮度,照射角度和范围应满足要求,同
时也要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匝道的监控设施
监控设施的作用
匝道监控设施的主要作用是实时监测匝道的交通情况,及时发现 和处理交通问题。
监控设施的种类
匝道的绿化带设计
绿化带植物选择
选择枝繁叶茂、生长迅速 、适应性强且具有良好隔 音效果的植物。
绿化带宽度
适当增加绿化带宽度,以 提高隔音和空气净化效果 。
绿化带维护
定期修剪和维护,保持绿 化带植物的健康和生长状 态。
匝道的空气净化设施设计
空气净化设备选择
空气净化设施维护
选用高效、低能耗的空气净化设备, 如高效过滤器和紫外线消毒器等。
常见的防撞设施包括防撞栏、防撞墙、防撞墩等,应根据匝道的实 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设施。
防撞设施的设计要求
防撞设施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有效吸收车辆撞击时的 能量,同时也要考虑美观和环保的要求。
匝道的照明设施
照明设施的作用
01
匝道照明设施的主要作用是为驾驶员提供足够的照明,提高驾
驶安全性。
照明设施的种类
匝道的交通标线设计
总结词
匝道的交通标线设计是交通工程设计的另一重要环节,它能够明确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划分道路界限,提高道路的 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匝道的交通标线设计应根据匝道的特点和交通流情况,合理设置标线的位置、颜色、宽度和样式。同时,应考虑 驾驶员的视觉特点和心理反应,确保标线清晰、连续、易于辨识。
常见的匝道监控设施包括摄像头、交通监控系统等,应根据匝道 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监控设施。

第五章 匝道设计

第五章 匝道设计

接式和半直接式左转匝道左出或左进时跨越对向车道的需
要、使结构更为紧凑以减少占地面积、减少路线构造物的 数量或高度等。
第五章 匝道设计
第五章 匝道设计
3.移动左转匝道交叉点位置处理 移动左转匝道交叉点位置的处理方法,可以改 变某一象限用地情况.避免左转匝道之间交叉, 改变跨线构造物的数量和建筑高度。
第五章 匝道设计
5.4 匝道设计标准(依据)
5.4.1 设计速度
(1)为了行车顺适安全速度不宜过小,一般为主线的50%~70%
(2)变速车道问题 (3)是否收费问题
(4)匝道形式问题
用于该立交建成使用后第 10年的年平均日交通量不 小于l0000辆的情况,
互通式立交的分级
第五章 匝道设计
互通式立体交叉计算行车速度(km/h)
(3)间接式——环圈形匝道。 左转弯不向左转,却反向向右连续转270度达到左转目的,形成 一个环圈,这种匝道从右侧驶出,从右侧汇入,不需要任何建筑 物就可达到左转弯的目的,是十分巧妙而经济的做法,为苜蓿叶 和喇叭形立交的标准匝道
间接式或环圈式匝道的四种形式
第五章 匝道设计
5.3 匝道的一些重要性质
第五章 匝道设计
4.左转匝道交叉点避开处理 将两条左转匝道沿着直行车道方向拉开布设,使外 侧匝道包围内侧匝道,避免二者之间相互交叉,可减少 跨线桥桥数和层数。
第五章 匝道设计
5.左转匝道交织处理 根据场地条件和交通量大小,将左转匝道与左转匝道(或 直行车道)布设成交织路段。交织处理后可有效减少跨线构 造物的数量和高度,节省造价,但通行能力会受到交织能 力的影响。
交通组织。
第五章 匝道设计
5.4.2 匝道平曲线半径 最小平曲线半径:

浅谈互通式立交的匝道端部设计_secret

浅谈互通式立交的匝道端部设计_secret

浅谈互通式立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交通运输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的普遍修建,作为高等级公路车辆出入门户的互通式立交也开始大量修建。

立体交叉中主线与被交道路处于不同高程上,需用道路将其互相联系,以供各转弯车辆行驶,这些起联接作用的道路我们通常称之为匝道,匝道两端与主线、被交道路连接区域称之为匝道端部,也称道口。

匝道端部范围,包括匝道出入口,变速车道及辅助车道等部分。

匝道的端部形式,就其出入口位置不同,有左出入口和右出入口;就其主线或交叉线几何形状不同,有直线和曲线等。

匝道端部形式多样,汽车要作变速、分流、合流等复杂运动,是汽车驶出、驶入主线争夺时间和空间场所,是互通式立交易发生交通阻塞和交通事故的部位,几何关系以及设计都较繁琐,而且都应满足各自不同的技术要求,如设计不当,将造成对车辆行驶不利,容易引发事故阻碍交通,故设计时应给予特别注意。

本文就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针对匝道端部设计做一些探讨。

一、车道平衡的要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全长或较长路段内必须保持一定的基本车道数;同时在正线与匝道分、合流处必须保持车道数的平衡,二者之间通过辅助车道来协调的。

车道平衡的原则为:(1)、两条车流合流后正线的车道数应不少于合流前交汇道路上所有车道数总和减一;(2)、正线的车道数应不少于分流后分叉道路所有车道数总和减一;(3)、正线的车道数每次减少不应多于一条;根据车道平衡的原则,分、合流处应按以下车道平衡公式进行计算: 1-+≥e f c N N N式中:N c -分流前或合流后正线的车道数;N f -分流后或合流前正线的车道数;N e -匝道的车道数。

在分、合流处,既要保持车道数平衡,又要保证基本的车道数,如果二者发生矛盾时,可通过在分流点前或合流点后的正线上增设辅助车道的办法来解决。

另外,当前一个立交加速车道末端至下一个立交减速车道起点间的距离小于500m时,必须设辅助车道将两者连接起来,增设辅助车道时应设置过渡段,其渐变率不大于1/50。

3匝道设计

3匝道设计

辅助车道

设计原则:出入顺畅、安全、线形与正线协调,出入口
应易于辨认,正线与匝道间相互通视。
五 端部设计
一、出口与入口设计
【主线出、入口】:一般情况下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 车道的右侧,出口位置应易于识别。
出口:上坡路段-便于减速,一般在构造物前,若在后,
距离>150m 入口:下坡路段-便于加速
一级公路 二(一)
二级公路 三(二)
三级公路 三
四级公路 三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 四级公路
二(一)
三(二) 三 三
三(二)
(三) (三) (三)
(三)
/ / /
(三)
/ / /
(三)
/ / /
三、匝道的设计依据
(二)匝道的设计速度 根据立交的类型、转弯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

设费用等条件选定。
3 匝道设计
一、匝道的基本形式
按匝道的功能及其与 相交道路的关系划分 右转匝道 左转匝道
1.右转匝道
特点:右出右进, 不设跨线构造物; 方向明确, 车速高。
2.左转匝道
车辆须转约90~270°越过对向车道,除环圈匝道外,至 少需要一座跨线构造物。 1)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 左转车辆直接从左侧驶出,左转弯,到相交道路的左侧驶入。

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
五 端部设计
(2)直接式:不设平行路段,由正线斜向渐变加宽,形成一条 与匝道连接的附加车道。 特点:线形平顺与行车轨迹吻合,对行车有利。但起点不易识 别

五 端部设计

采用原则: 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
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 变速车道为双车道时,加减速车道均采用直接式

匝道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规范

匝道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规范

匝道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规范一、概述匝道工程是连接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乡村公路的重要路段,其设计规范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

匝道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规范的制定,旨在规范匝道工程设计,提高匝道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公路交通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二、匝道工程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匝道工程设计应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设计中应设置足够的标志和引导设施,提高驾驶员和行人对匝道的识别和安全意识。

2、通行效率原则匝道工程设计应考虑车辆的行驶速度和道路的通行效率,保证匝道工程的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益。

3、环境保护原则匝道工程建设应尊重自然环境,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尽可能减少土地使用和资源浪费,保护生态环境。

三、匝道工程设计内容1、匝道的位置选择匝道应选在交通集散中心或者高速公路附近市区,便于车流通畅和市区内外的交通衔接。

2、匝道的布局设计匝道的布局应符合车辆的行驶特性和车流量的分布规律,匝道入口和出口的设置应尽量平滑,并避免出现急转弯或者坡度大的情况。

3、匝道的标志标线设计匝道应根据道路的等级、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车流量的大小,设置合理的标志和标线,提高驾驶员对匝道的识别和安全意识。

4、匝道的照明设计匝道的照明应保证夜间行车的安全,同时照明设施的选用和设置应考虑节能和环保。

5、匝道的排水设计匝道的排水设计应考虑降雨和积水,采用合理的排水设施和措施,保证匝道的通行安全。

6、匝道的交通管理设施设计匝道应设置交通管理设施,如交通信号灯、隔离护栏等,提高匝道通行的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7、匝道的绿化设计匝道的绿化设计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美化周边环境,增加行车的舒适感。

四、匝道工程建设方案审批程序1、匝道工程建设方案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交通运输部颁发的有关匝道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规范,同时应符合所在地的地方标准。

2、匝道工程建设方案设计的审批程序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包括匝道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审查、备案等流程。

匝道端部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分析

匝道端部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分析

工程科技匝道端部平面交叉口竖向设计分析李耀龙(西安公路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65)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端部平交口[1]起着与被交路交通量转换的重要作用,平交口的竖向设计要根据其预测交通量大小、被交路高程、周边地形高程进行灵活具体的设计,并满足行车舒适、排水畅通、工程量小、安全美观等要求。

常用的设计方法有方格网法、等分法及等高线法,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所选取的高程计算线不同。

对于匝道端部平交口来说,其平交口形式变化复杂,除了满足规范所规定的交叉角度、平纵指标、视距、加宽超高等各种要求外,还需根据匝道及被交叉路各个方向的交通量、交通岛、分隔带形式进行具体的竖向设计。

本文根据一些工程实例,分析了T 形平交口几种竖向设计模型,对设计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设计原则立交匝道端部平交口竖向设计是为了解决与被交路及周围建筑物在立面位置上的行车、排水、建筑艺术诸方面的协调统一,合理的确定平交口竖向设计的特征断面、横坡超高,可以使相交道路在平交口内获得一个过渡平顺的三维坡面,从而保证行车安全、排水畅通及和谐美观的平交口。

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下文简称《线规》)中的要求,平交口竖向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2]:(1)平面交叉口范围内,两相交公路纵断面宜平缓,主要公路可保持其纵坡、横坡不变。

(2)主要公路在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应在0.15%~3.0%的范围内,次要公路紧接交叉的引道部分应以0.5%~2.0%的上坡通过交叉口,两相交公路交通量相近时,两公路的纵坡不宜相差太大。

(3)根据相交公路的功能、等级、平纵线形、交通管理方式等调整平交口的竖向高程控制及引道横坡。

(4)分隔的右转弯车道上,各处的标高和横坡应满足相关要求,还要符合实际情况。

(5)平面交叉口范围内路面应该排水顺畅,包括隐形岛在内的任何部分路面上不得有积水。

2设计方法对于普通的柔性路面平交口,一般采用特征断面法设计竖向高程,而对于大型、复杂的柔性路面平交口,采用简单的特征断面法不能详细的反映交叉口的立面布置情况,必须加密交叉口范围内的设计高程,即高程图法,高程图法常用的方法是增加计算辅助线,采用高程计算线网,一般采用以下四种方法[3]。

互通式立交的分合流点及端部设计

互通式立交的分合流点及端部设计

互通式立交的分合流点及端部设计作者:肖华来源:《卷宗》2015年第12期摘要:论文结合笔者的互通式立交设计经验,就匝道分合流点及端部设计做了研究。

关键词:互通式立交;分合流点;匝道端部;设计互通式立体交叉是城市交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高等级公路和城市立交的普遍修建,作为城市立交和高等级公路车辆出入门户的互通式立交也开始大量修建。

立体交叉中主线与被交道路处于不同高程上,需用道路将其互相联系,以供各转弯车辆行驶,这些起联接作用的道路我们通常称之为匝道,匝道两端与主线、被交道路连接区域称之为匝道端部,也称道口。

匝道端部范围,包括匝道出入口,变速车道及辅助车道等部分。

匝道的端部形式,就其出入口位置不同,有左出入口和右出入口;就其主线或交叉线几何形状不同,有直线和曲线等。

本文就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针对匝道分合流点及端部设计做一些研究。

1 匝道端部出、入口三角区设计三角区范围通常指主线与匝道分岔处两侧路面、路基边缘线相交形成的三角地带,它包括增加的路面偏置值和土路肩部分。

1、分流处三角区设计为给误行车辆提供返回余地,分流点三角区行车道边缘应增加偏置值,其作用是便于误入匝道口车辆有回转余地,它的取值与端部半径有关。

当主线硬路肩宽度能满足停车宽度要求时,偏置值宽度可直接采用该硬路肩宽度,不需要增加偏置值,三角区范围内的路面结构应与行车道路面结构相同。

2、合流处三角区设计合流处三角区不需要增加路面偏置值,三角区为主线的硬路肩与匝道硬路肩边缘相交形成,为便于画路面标线三角区应铺设路面,为了防止匝道车辆过早进入主线,三角区内应画出明显路面标线。

三角区附近的匝道路面宽度,应逐渐过渡到变速车道宽,其渐变率一般为1/15或更缓些。

3、三角区要求出口三角区分岔端部要显明易辨,便于司机在变速车道之前就能识别出口分岔而及时减速。

三角区必须画出显明的路面标线,设置交通标志。

分岔端部应用斜式缘石围成半圆形,其半径可采用0.6~1.0米。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的匝道设计要点研究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的匝道设计要点研究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的匝道设计要点研究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高速公路网规模扩大,交通安全恶化现象日益严重。

为解决交通瓶颈问题,互通立交应运而生,不仅有助于提高通行能力,而且能够解决交叉冲突混乱的现状,提高交通安全性。

本文就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的匝道设计要点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匝道;设计要点引言高速公路的线性交叉射击工作中。

匝道是互通式立交必不可少的重要设计组成部分,其线形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立交枢纽的使用功能、营运能力及交通安全问题。

1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构建标准化可以从根本规范驻地、场站、施工便道便桥标准化与试验室的布置,进而达到文明施工的基本理念,提高安全防护有效性,改善参建工作者的工程环境与生产生活环境,真正匹配与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

整合施工技术,深化质量。

在以往的高速公路施工环节,施工技术具有多元化特性,且施工技术交错使用,工程企业通常仅侧重于施工效果,而施工的过程则被忽略。

对工程技术标准化,可以从根本整合桥梁、涵洞、路面以及路基等工程技术,进而加强对建设环节工艺控制的有效性,达到指标化、精细化、标准化施工,有利于从根本控制施工质量。

2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匝道概述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匝道是指,为避免高速公路中不同行驶方向的交通流互相干扰,连通不同方向上转弯车流的车道。

高速公路车流的基本形式包括交叉、交织、分流及合流,通过匝道起终点的相互搭接,上述四种形式可以互相组合,形成分合流、合分流、连续合流和连续分流,有力保障了高速公路的畅通。

匝道的交通功能主要有三种,包括右转弯功能、左转弯功能和直行功能。

根据匝道布置位置,其基本形式以可分为外环匝道和内环匝道。

在左转匝道处,车流一般通过内环;在右转匝道处,车流一般通过外环;在直行匝道处,车流一般通过交叉线或主线。

3高速公路互通立交桥匝道设计内容3.1匝道的平面设计在考虑选用A型或B型单喇叭互通时;应从安全与经济性两方面综合考虑,并注意以下几点要素;(a)对于交通量小的一侧匝道应采用环形匝道,(b)环形匝道与半定向匝道的交通量相差甚小时;进口匝道采用环形匝道A型。

第五章 匝道设计

第五章 匝道设计

• (2) V1到V2为匀速或减速行驶过程
• 这是最常见的行驶过程,表示匝道平面线形是由反向曲线(或同向 曲线)之间用直线或曲线连接起来的。
• 比如右出右进、右出左进和左出右进的左转匝道以及反向曲线的 右转匝道等都能设计成满足此类行驶过程的平面线形。
• 当匝道纵坡为陡坡且为上坡(减速行驶)时,曲线间也可采用较长 的直线来衔接。
• 缺点是跨线构造物较多,需要单向跨线桥二层式二座或三层式一 座; • 相交道路的双向行车之间须有足够间距,以便上升(或下降)一定 高度跨越(或穿越)对向车行道;
• 对行车道右例行驶的重型车和慢速车必须加速横移到左例高速驶 出是困难的,到相交道赂由行车道左侧高速驶入困难且不安全。
• 除左转弯交通量很大外,一般不采用。
• (3)匀速或变速行驶过程
• 这一过程是指汽车从驶出道口的出口开始,行驶到驶入道口入口 的行驶过程。 • 从理论上讲,该过程中汽车应是以V1匀速行驶过程。但受多种因 素影响,该过程常常为变速行驶状态,即由V1减速或加速到驶入 道口的人口处行驶速度V2 。
• 由于加速能力的限制,特别是载重汽车。一般来说,载重汽车的
• 4.可达性:任何一个行车方向需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
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5.局域性:
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部分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三、匝道的组合设计
•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不同形式,就是各种左转匝道和右 转匝道的不同组合。 • 互通式立交形式的设计就是根据自然条件、交通条件、 环境条件以及道路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左转匝道 进行组合设计。 • 各种左转匝道的不同组合,就形成了众多不同形式的 立体交叉。
交错形式
2、分、合流的组合形 式
出现于哪些情 况下?

浅谈互通立交匝道设计要点

浅谈互通立交匝道设计要点

浅谈互通立交匝道设计要点摘要:该文简述了匝道的布置形式与设计依据及立交匝道设计的三项考虑,最后介绍了互通式立交匝道设计内容。

关键词:互通立交,匝道,设计,要点互通立交匝道是指专供正线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道,有时也包括匝道与正线或匝道与匝道之间的跨线桥(或路堑),是立体交叉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其作用可分为右转匝道和左转匝道两类,供右转弯车辆行驶的为右转匝道,供左转弯车辆行驶的为左转匝道。

匝道设计合理与否,对保障道路安全,工程造价都有实际意义。

一、匝道的布置形式种类简述匝道的基本交通功能主要包括直行功能、向左转弯功能和向右转弯功能,因此匝道的基本形式包括内环和外环,一般情况下左转匝道的乍流通过内环,右转匝道的车流通过外环,直行车流通过主线或交叉线。

二、立交匝道设计依据(一)匝道设计依实际的的交通量考虑公路的设计交通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其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应包括正常增长的交通量、建成后增加的交通量以及由于经济发展新增加的交通量三部分。

设计交通量应根据交通工程学原理,进行切实的调查、统计,通过科学的分析、预测,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求得设计年限内年平均日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

设计时一股采用设计小时交通量。

其交通组成以及每条匝道各方向的交通量数量,都应该用交通量分布图反映出来。

(二)匝道设计应满足通行能力公路通行能力与公路技术条件、交通条件、管制条件、服务水平有关。

匝道通行能力.受其自身车道、交织路段、出入口与主线或交叉线连接点处的通行能力等的限制,应分别进行验算、检查。

匝道和线连接点通行能力与主线的单向设计交通量、设计通行能力、车道数量等因素有关。

通行能力应当满足设计交通量需要,否则应改进方案,直到满足为止。

(三)匝道设计车速要求匝道设计车速决定于匝道所采用的技术标准,通行能力等重要因素,其选用原则为:(1)匝道设计车速应与环境条件相协调,当地形、地质、场地条件较好时,可适当提高;当环境条件困难时,可适当降低,以减少工程造价。

匝道及其端部设计

匝道及其端部设计

9.4.4 匝道的设计依据 3. 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 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 (1)匝道的平面 ) 1)匝道平曲线半径: )匝道平曲线半径:
2)匝道回旋线参数: )匝道回旋线参数:
9.4.4 匝道的设计依据 3. 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 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 (2)匝道的纵断面 ) 1)匝道最大纵坡 )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半直接式:
1)左出右入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 )左出右入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 侧驶入。
左出右入式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半直接式:
1)左出右入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 )左出右入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 侧驶入。 2)右出左入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转,到相交道路 )右出左入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转, 后直接由左侧驶入。 后直接由左侧驶入。
9.4 匝道设计
9.4.1 匝道组成 (1)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 )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 (2)匝道经行的路段; )匝道经行的路段; (3)汇入另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汇入另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9.4 匝道设计
9.4.2 匝道的基本形式 按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划分: 按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划分:右转匝道 左转匝道 1.右转匝道 .
1.对称性: .对称性:
9.4.3 匝道的特性
1.对称性: .对称性: 2.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2 1
3
4
9.4.3 匝道的特性
1.对称性: .对称性: 2.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3.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任何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任何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匝道设计

匝道设计

CA左转弯行驶方向匝道 因在C端右转匝道左侧分流, 常用左转匝道形式有左出左进 直接式Ⅰ、左出右进半直接式 Ⅱ和左出右进间接式Ⅲ三种;
13
§4-2 匝道的布设 三路互通式立交匝道的组合
基本组合形式
两个左转 弯方向各有三 种左转匝道形 式,三路互通 式立交共有9种 常用基本形式;
14
§4-2 匝道的布设 三路互通式立交匝道的组合
§4-2 匝道的布设
匝道平面线形的构成 不收费立交的匝道
根据汽车在匝道上的行驶特性,其分流以后和合流之前为变速行驶状态。
V V
Vmin
VⅠ V1
分流段 减速段
c b a
加减速行驶过程
V2
VⅡ
V
匀速或减速行驶过程 减加速行驶过程 加速段 合流段
匀速或变速段
O
V1→ V2为减加速行驶过程:是一种比较好的行驶过程,表示汽车在匝道上行⑦来自⑩⑧⑨
10
§4-2 匝道的布设
● 左转匝道的布置特点
组合性:各种基本形式的左转匝道,可以相互组合成许多斜 轴或半轴对称的立交,或组合成完全不对称的立交; 可达性:任何一个行车方向需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 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若A方向来车拟左转到B 方向时,可在四个象限 内布置左转匝道
第二类 相邻二个相同,另二个不相同
22
§4-2 匝道的布设
二个左转匝道都相同的组合形式
第三类是对角二个相同,另二个也相同(两两不同)共10×1×9×1种 组合形式;
第三类 对角二个相同,另二个也相同
23
§4-2 匝道的布设
二个左转匝道都相同的组合形式
第四类是对角二个相同,另二个不相同共10×1×9×8种组合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5.2 变速车道设计
1.变速车道的形式: .变速车道的形式: (1)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 )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
( 2)直接式 :不设平行路段 ,由正线斜向渐变加宽 ,形成一条与匝道 )直接式:不设平行路段,由正线斜向渐变加宽, 连接的附加车道。 连接的附加车道。 原则上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 原则上减速车道采用直接式 加速车道较短或双车道的变速车道应采用直接式
9.4 匝道设计
9.4.1 匝道组成 定义:匝道是连接立体交叉上下线的专供转弯车辆行驶的坡道。 定义:匝道是连接立体交叉上下线的专供转弯车辆行驶的坡道。 (1)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 )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 (2)匝道经行的路段; )匝道经行的路段; (3)汇入另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汇入另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左出右入式
右出左入式
右出右入式
(3)间接式:又称环圈式 间接式: 左转车辆先驶过正线跨线构造物,然后向右回转约 左转车辆先驶过正线跨线构造物,然后向右回转约270°达到左转的目的 ° 特点:是右出右进;不需设构造物;匝道线形指标差。 特点:是右出右进;不需设构造物;匝道线形指标差。
9.4.3 匝道的特性
1.对称性: .对称性:
9.4.3 匝道的特性
1.对称性: .对称性: 2.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2 1
3
4
9.4.3 匝道的特性
1.对称性: .对称性: 2.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任何一个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所有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3.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任何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所有行驶方向左转的车辆,均可在任何象限内完成左转弯运行。
一个象限集中布置
两个象限集中布置 两个象限集中布置
三个象限集中布置
9.4.4 匝道的设计依据 1. 立交的等级 公路互通式立交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划分为三级。 公路互通式立交根据相交道路的等级划分为三级。
9.4.4 匝道的设计依据 2. 匝道的设计速度 匝道的设计速度主要是根据立交的等级、 匝道的设计速度主要是根据立交的等级、转弯交通量的大小以及用地和建 设费用等条件选定。 设费用等条件选定。
3. 为什么要设置变速车道?有几种形式?适用于什么场合? 为什么要设置变速车道?有几种形式?适用于什么场合?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半直接式:
1)左出右入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 )左出右入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 侧驶入。
左出右入式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半直接式:
1)左出右入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 )左出右入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 侧驶入。 2)右出左入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转,到相交道路 )右出左入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转, 后直接由左侧驶入。 后直接由左侧驶入。
9.5
端部设计
定义:端部是指匝道两端分别与正线相连接的道口,它包括出入口、 定义:端部是指匝道两端分别与正线相连接的道口,它包括出入口、变速 车道及辅助车道等。 车道及辅助车道等。 9.5.1 主线出口与入口设计 主线出、入口:一般情况下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 主线出、入口:一般情况下主线出、入口应设在主线行车道的右侧,出口 位置应易于识别。 位置应易于识别。 通视区域:匝道汇入主线之前保持主线100m和匝道 和匝道60m的三角形区域内通 通视区域:匝道汇入主线之前保持主线 和匝道 的三角形区域内通 视。


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 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不致影 响正线交通应设置加、减速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 响正线交通应设置加、减速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车辆由正线驶 入匝道时应设减速车道;车辆从匝道驶入正线时应设加速车道。 入匝道时应设减速车道;车辆从匝道驶入正线时应设加速车道。 变速车道有平行式和直接式两种。 变速车道有平行式和直接式两种。 平行式变速车道原则上适用于加速车道; 平行式变速车道原则上适用于加速车道; 直接式变速车道原则上适用于减速车道。 直接式变速车道原则上适用于减速车道。
左出右入式
右出左入式
(2)半直接式:又称半定向式匝道 )半直接式:
1)左出右入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到相交道路时由右 )左出右入式:左转车辆从左侧直接驶出后左转弯, 侧驶入。 2)右出左入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转,到相交道路 )右出左入式:左转车辆从右侧右转驶出,在匝道上左转, 后直接由左侧驶入。 后直接由左侧驶入。 3)右出右入式:左转车辆都是右转弯驶出和驶入,在匝道上左转改变方 )右出右入式:左转车辆都是右转弯驶出和驶入, 向。
9.5.2 变速车道设计
1.变速车道的形式: .变速车道的形式: (1)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 )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 原则上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 原则上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 加速车道采用平行式 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 平行式变速车道端部应设渐变段与正线连接。
第9章
道路立体交叉设计
匝道及其端部设计
(第 30 讲)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立体交叉匝道设计 立体交叉匝道的端部设计 立体交叉匝道的端部设计 立体交叉的其他设计 重点解决的问题: 重点解决的问题: 1. 什么是匝道?有何特点? 什么是匝道?有何特点? 2. 匝道有几种布置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匝道有几种布置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3. 为什么要设置变速车道?有几种形式?适用于什么场合? 为什么要设置变速车道?有几种形式?适用于什么场合?
2)匝道竖曲线半径及长度 )
(3)匝道横断面及加宽 ) 1)匝道横断面
单向 单车道
单向 双车道 双向 双车道
对向分离 双车道
(3)匝道横断面及加宽 ) 1)匝道横断面 匝道横断面 2)匝道圆曲线加宽 )
(4)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 ) 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 )
2)超高值确定 )
(4)匝道的超高及其过渡 ) 1)不设超高的圆曲线半径 2)超高值确定 3)超高过渡方式: )超高过渡方式: 绕行车道中心旋转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5)匝道的视距 ) 停车视距 识别距离: 识别距离:1.25倍正线停车视距 倍正线停车视距
9.5.2 变速车道设计
1.变速车道的形式 . 2. 变速车道的横断面 变速车道横断面的组成与单车道匝道基本相同,是由行车道、 变速车道横断面的组成与单车道匝道基本相同,是由行车道、路肩和路缘 带组成 。
9.5.2 变速车道设计
1.变速车道的形式 . 2. 变速车道的横断面 3. 变速车道的长度 变速车道长度为加速或减速车道长度与渐变段长度之和。 变速车道长度为加速或减速车道长度与渐变段长度之和。
9.4 匝道设计
9.4.1 匝道组成 (1)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 )离开原线的驶出道口; (2)匝道经行的路段; )匝道经行的路段; (3)汇入另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汇入另一路线的驶入道口。
9.4 匝道设计
9.4.2 匝道的基本形式 按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划分: 按功能及其与相交道路的关系划分:右转匝道 左转匝道 1.右转匝道 .
主线与匝道分流处的布置: 主线与匝道分流处的布置:分流处楔形端布置
9.5.2 变速车道设计
定义: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 定义:在匝道与正线连接的路段,为适应车辆变速行驶的需要,而不致 影响正线交通所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 影响正线交通所设置的附加车道称为变速车道。 减速车道:车辆由正线驶入匝道时减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减速车道; 减速车道:车辆由正线驶入匝道时减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减速车道; 加速车道:车辆从匝道驶入正线时加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加速车道。 加速车道:车辆从匝道驶入正线时加速所需的附加车道称为加速车道。 1.变速车道的形式: .变速车道的形式: 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 平行式:在正线外侧平行增设的一条附加车道。 直接式:不设平行路段,由正线斜向渐变加宽, 直接式:不设平行路段 ,由正线斜向渐变加宽 ,形成一条与匝道连 接的附加车道。 接的附加车道。
1. 什么是匝道?有何特点? 什么是匝道?有何特点?
2. 匝道有几种布置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匝道有几种布置形式?各适用于什么场合?
右转匝道有斜线(对角线)式、平行式、反向曲线时、单(复)曲线式等。 右转匝道有斜线(对角线) 平行式、反向曲线时、 曲线式式(环圈形) )、半直接式 )、间接式 左转匝道有直接式(定向式)、半直接式(半定向式)、间接式(环圈形) 等。 右转匝道的布置形式应视地形、地物及线形等条件确定采用形式。 右转匝道的布置形式应视地形、地物及线形等条件确定采用形式。 左转匝道直接式除适用于左转车辆很大的情况外,一般不采用。 左转匝道直接式除适用于左转车辆很大的情况外,一般不采用。 半直接式分为左出右进、右出左进及右出右进式,应视地形、 半直接式分为左出右进、右出左进及右出右进式,应视地形、地物及线形等 条件确定采用形式。 条件确定采用形式。 间接式(环圈形)适用于苜蓿叶形和喇叭形等立交的左转匝道。 间接式(环圈形)适用于苜蓿叶形和喇叭形等立交的左转匝道。
9.4.4 匝道的设计依据 3. 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 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 (1)匝道的平面 ) 1)匝道平曲线半径: )匝道平曲线半径:
2)匝道回旋线参数: )匝道回旋线参数:
9.4.4 匝道的设计依据 3. 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 匝道的线形设计标准: (2)匝道的纵断面 ) 1)匝道最大纵坡 )
2.左转匝道 . 车辆须转约90~ °越过对向车道,至少需要一座跨线构造物。 车辆须转约 ~270°越过对向车道,至少需要一座跨线构造物。 (1)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 直接式:又称定向式或左出左进式。 左转车辆直接从左侧驶出,左转弯,到相交道路的左侧驶入。 左转车辆直接从左侧驶出,左转弯,到相交道路的左侧驶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