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0的乘法(课堂PPT)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第三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课件

合作探究
试一试
4 0 × 5 3 = 2120 53
× 14 0 2120
5 0 × 6 0 = 3000
50 ×6 0 3000
合作探究
说一说: 因面的数相乘,因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课堂练习
第一关:用竖式计算。
40×45= 1820
45 × 24 0 1820
38×50= 1900
38 × 45 0 1900
课堂练习
第二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25×40的积的末尾有( C )个零。
1
2
3
A
B
C
课堂练习
第二关: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80×50,积的末尾有( C )个0。
1
2
3
A
B
C
课堂练习
第三关:包公断案!
( ×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 )如果两个因数的末尾没有0,则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 √ )35×60的积的末尾有2个0。 ( ×)乘数末尾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0。
算112
1260
69×34= 2346
69
× 33 4 276
2 01 7 2346
34
验
× 63 9 306
算 204
2346
新知导入
还记得
吗?
0+8=( 8 )
8 - 0=( 8 )
0×8=( 0 )
0÷8=( 0 )
0不能做( 除 )数。
新知讲解
5
买 30个这样的足球要用多 少元?
每个32元
用口算。先算32乘3 的积,再在得数后面 添上一个0。
32×3=96 32×30=960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6单元第6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授课课件)

(1)一位数与多位数中0前面的那个数对齐。用一位数乘多 位数中0前面的数。 (2)数一数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 (3)若多位数末尾有2个0,一位数要与多位数的百位对齐。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 “做一做”, 练习十四第8~10题。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科普丛书,每套280元。一共花了 多少钱?
列算式。
? 280×3= (元)
怎样列竖式算? 自己3= (元)
乘的顺序:先从个位 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 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口算乘法:因数末尾 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 上几个0。
280
280
×
2
84
3 你喜欢 ×
3
0 哪种算法?
2
84
0
探索新知
280
×3 2 84 0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 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 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 尾添上几个0。
探索新知
此内容源于“典中点”基础导学练
1.想一想,填一填 250×4= 1000
1 00 龙龙
100 (最后一空答案不唯一)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6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
复习导入
口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0×2= 60 20×6=120
真的很厉害哟!
300×2= 600 400×6=2400 3000×2=6000 500×6=3000
这些算式笔算应 该怎么计算呢?
探索新知
探究点1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当堂练习 此内容源于“典中点”应用提升练
3.某快递中心用小黄人分拣快递,一个小黄人平均 每小时可分拣快递约450件,工作8小时能分拣完 3500件快递吗? 450× 8=3600(件) 3600> 3500 答: 工作 8 小时能分拣完 3500 件快递。
课后作业 作 业 请完成教材 “做一做”, 练习十四第8~10题。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科普丛书,每套280元。一共花了 多少钱?
列算式。
? 280×3= (元)
怎样列竖式算? 自己3= (元)
乘的顺序:先从个位 乘起,哪一位上的积满几 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口算乘法:因数末尾 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 上几个0。
280
280
×
2
84
3 你喜欢 ×
3
0 哪种算法?
2
84
0
探索新知
280
×3 2 84 0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计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 用一位数去乘0前面的数,再看 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 尾添上几个0。
探索新知
此内容源于“典中点”基础导学练
1.想一想,填一填 250×4= 1000
1 00 龙龙
100 (最后一空答案不唯一)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6课时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课件
复习导入
口算: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30×2= 60 20×6=120
真的很厉害哟!
300×2= 600 400×6=2400 3000×2=6000 500×6=3000
这些算式笔算应 该怎么计算呢?
探索新知
探究点1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当堂练习 此内容源于“典中点”应用提升练
3.某快递中心用小黄人分拣快递,一个小黄人平均 每小时可分拣快递约450件,工作8小时能分拣完 3500件快递吗? 450× 8=3600(件) 3600> 3500 答: 工作 8 小时能分拣完 3500 件快递。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末尾有零的乘法》学习版.ppt

答:特快列车30小时可行4800千米。
精心整理
4
1 60 X 30
4 80 0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 简便算法
1、先把0前面的 数相乘,
2、再看两个因数末 尾一共有几个0,则 在积的末尾添写几个 0。
精心整理
5
做一做
362X20= 7240
乘数末尾有0
362 X 20 7240
580X12=6960
三位数乘两位数
因数末尾有零的笔算乘法
精心整理
1
快乐接力赛!
1、14X3= 42
2、16X4= 64
3、49X2= 98
4、100X70=7000
5、200X30= 6000 6、10X600= 6000
7、30X300=9000 8、25X3=75
9、12X5= 60
10、26X2=52
11、40X20= 800
被乘数末尾有0
580 X12
1160 58 6960
220X40= 8800
被乘数、乘数末尾都有0
220 X 40 8800
精心整理
6
同学们:你们都学会了吗? 让我们
精心整理
7
第一关:看谁算得快
50 ×90=4500 40 ×80=3200 32 ×30= 960 190×50= 9500
70×140= 9800 300×30= 9000 21 ×40= 840 25 ×30= 750
精心整理
2
算一算:
134 X 12 ————
268 134 ————— 1608
不进位
208 X 17
1456 208
3536
中间有0
425 X 36 2—5——5 —0 12 7 5 —————— 15300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后作业
1.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5、6题;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板书设计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160 × 13 0
4 8 00
106 × 13 0
3180
1.指出下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改正过来。
104 × 13
42 14 56
改正:
104 × 13
3 12 104 1352
因数中间的0也要乘。
思维训练
2.用0、2、3、6、7这五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和一 个三位数,要使它们的乘积最大,请你写出乘法算 式。(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
两位数 乘号 两位数 积
73
选自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4题
填空。
变式训练
(1) 320×20,先算(32)×( 2 )=(64),然后在积的末尾 添( 2 )个0,得( 6400 )。
(2) 根据算式28×17=476,可以得280×17=(4760 ), 28×170=( 4760 ),280×170=(47600 )。
思维训练
×
62
4526
72
×
63
4536
所以,乘积最大的算式是720×63或630×72。
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 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呢?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
用第二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 数每一位上的数,0也要乘。如果没有进位的数, 那么要在这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的数, 那么要加上进位的数,写在相应的数位上。
小组合作 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如何计算?
106 × 13 0
(2023秋)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PPT课件

205×4= 820 20 5
× 24 8 20
250×4= 1000 25 0
× 24 10 0 0
小狗送信 (1)小狗从邮局出发给 狐狸送信,往返至少需 要走多少米?
150×2=300(米)
答:往返至少需要走300米。
小狗送信
(2)小狗先多 少米?
×2 12 8 0
604×2= 1208
60 4
×
2
120 8
用竖式算一算。
302×5= 1510
30 2
×
5
1 510
320×5= 1600 32 0
× 15 16 0 0
用竖式算一算。
105×3= 315 10 5
× 13 3 15
150×3= 450 15 0
× 13 4 50
用竖式算一算。
请你用竖式算一算。
240 ×2
480
无进位
130×5= 650
100×5=500 30×5=150 500+150=650
130 × 15
650
有进位
口算。 203×3= 609
200×3=600 3×3=9 600+9=609
请你用竖式算一算。
203 ×3
609
无进位
208×7= 1456
200×7=1400 8×7=56 1400+56=1456
0×50= 0 0+126= 126 0+0= 0
0×0= 0 99999×0= 0 78+0= 78
0乘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结果还是任何数。
课堂练习
举例说一说为什么0乘任何数都得0。
例: 0×2=0 0+0=0 0×5=0 0+0+0+0+0=0
× 24 8 20
250×4= 1000 25 0
× 24 10 0 0
小狗送信 (1)小狗从邮局出发给 狐狸送信,往返至少需 要走多少米?
150×2=300(米)
答:往返至少需要走300米。
小狗送信
(2)小狗先多 少米?
×2 12 8 0
604×2= 1208
60 4
×
2
120 8
用竖式算一算。
302×5= 1510
30 2
×
5
1 510
320×5= 1600 32 0
× 15 16 0 0
用竖式算一算。
105×3= 315 10 5
× 13 3 15
150×3= 450 15 0
× 13 4 50
用竖式算一算。
请你用竖式算一算。
240 ×2
480
无进位
130×5= 650
100×5=500 30×5=150 500+150=650
130 × 15
650
有进位
口算。 203×3= 609
200×3=600 3×3=9 600+9=609
请你用竖式算一算。
203 ×3
609
无进位
208×7= 1456
200×7=1400 8×7=56 1400+56=1456
0×50= 0 0+126= 126 0+0= 0
0×0= 0 99999×0= 0 78+0= 78
0乘任何数都得0,0加任何数结果还是任何数。
课堂练习
举例说一说为什么0乘任何数都得0。
例: 0×2=0 0+0=0 0×5=0 0+0+0+0+0=0
三年级《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课件

探究新知
想一想做一做第5题 想一想做一做第6题
学以致用
1.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
(1)0 × 3=0,7 ×0=0 … … … … ( √ ) (2)3+0=0,0+7=0 … … … … ( × )
(3)3位老师带领102位学生去参观古生物展览。如果票价
都是每人8元,买票一共需要用816元。 … ( × )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复习导入
口算。
15×5 =75 45×8=360 96×7=672
123×2 =246 40×9 =360 6×300=1800
情境导入1
3只小猫来到河边钓鱼,它们一边玩一边钓鱼, 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0+0+0=0(条)
你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吗?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乘数十位上有0,积的十位上一定有0.() 积十位上有0,乘数的十位上一定有0.()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比大小:357×6×0( )0+357
探究新知
笔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 一是注意0不能漏乘, 二是和0相乘时注意有没有进位的几,有 进位时要加上进位的数。
探究新知
想一想做一做第2题 想一想做一做第4题
0 ×0 =0
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你发现了什么?
这里都是0和一个数相乘,得数都等于0。我们从这 些算式中可以发现: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
探索新知
0 ×2 =
0 ×9=
想一想做一做
6×0=
1 ×0=
情境导入2
体育馆一个看台有102个座 位,4个这样的看台一共有 多少个座位?
“4个这样的看台”就有4个102,用乘法计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数学教学PPT课件(2篇)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先把0前面 的数对齐先乘,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 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返回
三位数乘两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 对应练习
返回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3.3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引入
月星小区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 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课堂练习
6. 打字员小芳每分钟大约打75个字,她打一篇文稿刚好用了40分钟, 这篇文稿大约有多少字?
【答案】75×40=3000(字) 答:这篇文稿大约有3000字。
课后习题
1. 直接写出得数。
25×20=500
48×20=960
180×5=900
15×30=450
190×3=570
95×40=3800
480 × 70
33600
65×390=25350
65 × 390
585 195 253 5 0
42×120=5040
42 × 120
84 42 5040
课堂练习
3. 判断。
(1)250×40的积末尾只有2个0。
(× )
(2)三位数乘最大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随着扩大相同的
300×5=1500 17×40=680
课后习题
2. 185×20的积是( 四 )位数;125×80积的末尾有( 4 ) 个 0。
9900
3.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
)。
【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返回
三位数乘两位数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 对应练习
返回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3.3 乘数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两位数
课题引入
月星小区有850平方米草坪。每平方米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 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多少克?
课堂练习
6. 打字员小芳每分钟大约打75个字,她打一篇文稿刚好用了40分钟, 这篇文稿大约有多少字?
【答案】75×40=3000(字) 答:这篇文稿大约有3000字。
课后习题
1. 直接写出得数。
25×20=500
48×20=960
180×5=900
15×30=450
190×3=570
95×40=3800
480 × 70
33600
65×390=25350
65 × 390
585 195 253 5 0
42×120=5040
42 × 120
84 42 5040
课堂练习
3. 判断。
(1)250×40的积末尾只有2个0。
(× )
(2)三位数乘最大两位数,积一定是五位数。
(× )
(3)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随着扩大相同的
300×5=1500 17×40=680
课后习题
2. 185×20的积是( 四 )位数;125×80积的末尾有( 4 ) 个 0。
9900
3. 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
)。
【解析】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苏教版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 4
1 5 2
4 5 0
× 6
0
7
2
6 0 0
× 8
4 8 0
3、
310×3
×
0
3
3
1
9
3
0
9×420
×
0
9
4
2
7
8
0
1
250×4
×
0
4
2
5
0
0
0
2
5×360
×
0
5
3
6
8
0
0
3
3
1
1
3
1
1
四、拓展练习
8×400
6×130
3、
×
0
8
4
0
2
0
0
×
0
6
1
3
7
8
0
1
3
3
600×2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从对应自主练习中选取。
540
720
900
四、拓展练习
6、松树有130棵,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
答:柳树有390棵,松树和柳树一共有520棵。
130×3=390(棵)
柳树有多少棵?松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
390+130=520(棵)
四、拓展练习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再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前面的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苏教版)
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练一练
5×201=
1005
4×601=
1 5 2
4 5 0
× 6
0
7
2
6 0 0
× 8
4 8 0
3、
310×3
×
0
3
3
1
9
3
0
9×420
×
0
9
4
2
7
8
0
1
250×4
×
0
4
2
5
0
0
0
2
5×360
×
0
5
3
6
8
0
0
3
3
1
1
3
1
1
四、拓展练习
8×400
6×130
3、
×
0
8
4
0
2
0
0
×
0
6
1
3
7
8
0
1
3
3
600×2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从对应自主练习中选取。
540
720
900
四、拓展练习
6、松树有130棵,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3倍。
答:柳树有390棵,松树和柳树一共有520棵。
130×3=390(棵)
柳树有多少棵?松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
390+130=520(棵)
四、拓展练习
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先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再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末尾前面的数。
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苏教版)
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
第一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练一练
5×201=
1005
4×601=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第3课时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新课导入
口算。 3×7 =21 30×7=210
8×9 =72 8×90 =720
5×4 =20 5×40 = 200
二、探究新知
(1)儿童电影院原来每排有 36 个座位,共有 30 排。 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36×30= 1080(个) 3个十
方法一:口算 36×10=360(个) 360×3=1080(个)
不要少写了末尾的0。
3. 10盒能装多少块巧克力?【选自教材P30 练一练 第3题】
20盒呢?30盒呢?
25×10=250(块) 25×20=500(块)
25×30=750(块)
答:10盒能装250块巧克力, 20盒能装500块巧克力,30盒 能装750块巧克力。
4. 80袋大米能用下面的小货车一次运走吗?
1080
答:原来一共有 1080个座位。
(2)现在每排增加到 40 个座位,现在一共有多少个
座位? 方法一:口算
40×30= 1200(个)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
40× 3个十 =120个十
笔算方法:列竖式时
方法二:笔算
40 × 30
1200
答:现在一共有1200个座位。
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 先用0前面的数去乘, 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 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 的末尾添上几个0 。
64×30 =1920
64 × 30
1920
10×10 =100
10 × 10
100
99×99 = 9801 99
× 99
891 891
9801
70×28 =1960
28 × 70
1960
50×70 =3500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新课导入
口算。 3×7 =21 30×7=210
8×9 =72 8×90 =720
5×4 =20 5×40 = 200
二、探究新知
(1)儿童电影院原来每排有 36 个座位,共有 30 排。 原来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36×30= 1080(个) 3个十
方法一:口算 36×10=360(个) 360×3=1080(个)
不要少写了末尾的0。
3. 10盒能装多少块巧克力?【选自教材P30 练一练 第3题】
20盒呢?30盒呢?
25×10=250(块) 25×20=500(块)
25×30=750(块)
答:10盒能装250块巧克力, 20盒能装500块巧克力,30盒 能装750块巧克力。
4. 80袋大米能用下面的小货车一次运走吗?
1080
答:原来一共有 1080个座位。
(2)现在每排增加到 40 个座位,现在一共有多少个
座位? 方法一:口算
40×30= 1200(个)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
40× 3个十 =120个十
笔算方法:列竖式时
方法二:笔算
40 × 30
1200
答:现在一共有1200个座位。
要把0前面的数对齐。 先用0前面的数去乘, 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 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 的末尾添上几个0 。
64×30 =1920
64 × 30
1920
10×10 =100
10 × 10
100
99×99 = 9801 99
× 99
891 891
9801
70×28 =1960
28 × 70
1960
50×70 =3500
数学含有0的多位数乘法人教版(共15张PPT)优秀课件

280×3= ? (套)
怎样算? 自己试一试!
探索新知
列算式: 280×3= 840 (米)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
280
《小小科学家》丛书, ×
3
每套280元。一共花 了多少钱?
84 0
280
×1
2
3
840
十位:
0×3=0, 0+4=4,
十位上填4。
探索新知
做 一 做
108
×
3
4
432
102
×
4
408
0+0+0+0+0+0+0=0
0×7=0
7×0=0
他们盘子里一个都没 剩,都被猴子吃完了。
探索新知
聪 明 小 博 士
算一算,想一想
0×3= 0
9×0=0
0×01和2=任0 何数25相×0乘= 0 0×67=0都得00×97= 0
0×751=0 124×0=0
0×127=0
0×0= 0
探索新知
你能很快说出上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吗?
1 +2 +3
1×2×
探索新知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04个座 位。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604×8= 4832(个)
600×8=4800,应该
604
比4800人多一些。
×
8
4 8 32
想:十位上写几?
探索新知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 《小小科学家》丛 书,每套280元,一 共需要多少元?
列算式。
打
、
千
、
•
•
使
用
规
•
•
先
审
后
敲
怎样算? 自己试一试!
探索新知
列算式: 280×3= 840 (米)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
280
《小小科学家》丛书, ×
3
每套280元。一共花 了多少钱?
84 0
280
×1
2
3
840
十位:
0×3=0, 0+4=4,
十位上填4。
探索新知
做 一 做
108
×
3
4
432
102
×
4
408
0+0+0+0+0+0+0=0
0×7=0
7×0=0
他们盘子里一个都没 剩,都被猴子吃完了。
探索新知
聪 明 小 博 士
算一算,想一想
0×3= 0
9×0=0
0×01和2=任0 何数25相×0乘= 0 0×67=0都得00×97= 0
0×751=0 124×0=0
0×127=0
0×0= 0
探索新知
你能很快说出上面两个算式哪个得数大吗?
1 +2 +3
1×2×
探索新知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04个座 位。运动场共有多少个座位?
604×8= 4832(个)
600×8=4800,应该
604
比4800人多一些。
×
8
4 8 32
想:十位上写几?
探索新知
学校图书室买了3套 《小小科学家》丛 书,每套280元,一 共需要多少元?
列算式。
打
、
千
、
•
•
使
用
规
•
•
先
审
后
敲
小学数学3年级BS北师版上册:第6单元 乘法第5课时0×5=?--一个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课件

4.用竖式计算。
105×4= 420
竖式略
804×5= 4020
5.填一填。 计算:250×3=( 750 )
7
5
0
简便算法:
7 5
0
6.用竖式计算。
420×6= 2520
500×6= 3000
308×3= 924
竖式略
803×5= 4015
7.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600乘5,积的末尾有两个0。 ( × )
(2)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乘数中间有0,那么积的中间
一定有0。
(3)7个108相加的和等于108的7倍。 (4)150的6倍是9000。
( × )
( √ ) ( × )
归纳总结:
在计算一个乘数中间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时,乘 数中间的0和一位数相乘时,要在积的那一位上写
0占位,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
2.在
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
4 × 0 =0
0 × 3 =0 0 × 7 =0
7
7 =0
3.填一填。
309 ×
1 2 3
4
6
个位:4×9=( 36 ),向十位进( 3 ),在个位写( 6 )。 十位:4×( 0 )+( 3 )=( 3 ),在十位写( 3 )。 百位:4×( 3 )=( 12 ),向千位进( 1 ),在百位写 ( 2 )。 千位:直接写( 1 )。
(2)小狗先给狐狸送信,
再给松鼠送信,然后 回到邮局,至少需要 走多少米?
4.在
里填上“>”“<”或“=”。 105×6
> 600 105×6 < 600
105×6
< 600 105×6 = 600
2020春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课件-第3单元-第4课时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放氧气15克,吸收二氧化碳20克。这些草坪每天大约能
释放氧气多少克? 820×15=
()
5 用竖式怎样算?先试一试,再与同学交流。 850×15= 12750 (克)
850 ×15 425 85 1275 0
答: 每天大约能释放氧气 12750 克。
小试牛刀(教材P34试一试)
月星小区的草坪每天大约能吸收二氧化碳多少克?
改正:
26 5 × 30
79 5
(×)
26 5
×
30
795 0
归纳总结:
乘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第一步,把乘数末尾0前面的部分末位对齐相乘。 第二步,看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 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讲解源于《点拨》)
夯实基础(教材P35练习六)
5.用竖式计算。
46×180= 8280 180
12.
207×40= 8280 270×40= 10800
23×802=18446 60×305=18300 23×820=18860 60×350= 21000
13.一种自来水管每米重5千克,每根长6米。运送这样的自 来水管150根,用一辆载重5吨的货车一次可以运完吗?
5×6×150 =30×150 =4500(千克) 5吨=5000千克 5000千克>4500千克 答:用一辆载重5吨的货车一次可以运完。
60×200= 12000 40×210= 8400 15×40= 600
8.
48×120=5760(元) 答:一年的保洁费一共是5760元。
9.奶牛场有25头奶牛,每头奶牛每天吃草12千克。照这样 计算,这些奶牛30天吃草多少千克?
12×25×30 =300×30 =9000(千克) 答:这些奶牛30天吃草9000千克。
有关0的乘法 课件(共17张PPT)

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乘
积是一位数
积是两位数
再写一个新的两位数
如 58:5×8=40 4×0=0
结果是0
课堂小结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课堂延伸
......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下课! 同学们再见!
授课老师: 时间:2024年9月15日
2023 课件
5×0=0
5-0=5
5+0=5
任何数加上0或减去 0都等于原来的数。
3.密码游戏。 根据提示信息找出结果是0的两位数。
写一个两位数
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相乘
积是一位数
积是两位数
再写一个新的两位数
如 58:5×8=40 4×0=0
结果是0
3.密码游戏。 根据提示信息找出结果是0的两位数。
写一个两位数
有关0的乘法
原来7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2×7=14(个) 7×2=14(个)
现在7个盘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0×7=0(个) 7×0=0(个)
任务一:0×7=0 你是怎么想的?想办法说明你的理由。
0 0 0 0 0 00
所以 0×7=0
0×7表示7个0相加
0+0+0+0+0+0+0=0 所以 0×7=0
100个0
任务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吗?想办法验证一下。 0×19109890=0?
0×18=0 表示18个0相加
0×999=0 表示999个0相加
任务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吗?想办法验证一下。
0×100 =?00
0×0=0
□可以填1、2、3…100…
无论填几都表示几个0相加的和
2024版《认识0》PPT课件大班数学活动

实践操作(20分钟)
组织幼儿进行与0相关的数学游戏或 操作活动,如“0的加减法”、“寻 找0的秘密”等。
课程总结(5分钟)
回顾课程内容,总结学习成果,鼓励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
PART 02
数字0的基本概念
REPORTING
0的定义与表示方法
01
02
03
04
0是一个自然数,自然数 集合是由所有非负整数 组成的集合。
《认识0》PPT课件大 班数学活动
REPORTING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数字0的基本概念 • 0在加减法中的运算规则 • 0在乘法与除法中的特性 • 认识0的拓展知识 • 课程总结与回顾
目录
PART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REPORTING
认识0的重要性
0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
0是自然数集合的起始数,是自然数、 整数、有理数、实数等集合的重要元 素。
0在数学运算中的意义
在加减乘除等运算中,0有着特殊的 运算规则,掌握这些规则有助于理解 更复杂的数学概念。
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在温度计量、时间计量、计数等方面 都有广泛应用,如0度表示冰点,0点 表示一天的开始等。
教学目标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目标
01
了解0的基本含义和特性,掌握0在加减法中的运算规则。
0减去一个数时,结果等于该数的相反数。例如,0-5=-5。
0在加减法中的实际应用
用于占位和计数
在实际问题中,0常常用来占位和计数,例如在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场合中,0用来表示 空位或计数起点。
简化计算过程
在进行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与0相关的计算,可以直接利用0的运算规则进行简化,从而提 高计算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明确图中的信息和问题 • 列出算式:508×3=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一)情境引入,自主尝试
2. 尝试计算,发现问题
预设 ①:加法508+508+508=1524(米) ②:口算500×3=1500(米) 8×3=24(米)
1500+24=1524(米)
③:竖式可能情况
教学过程
能正确计算一个因数中有0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简
便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有关0的乘法
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0和任何数 相乘都得0
因数有0的 笔算乘法
在数学问题中引出新问题
中间有0
末末尾尾有有00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一)情境引入,自主尝试
1. 故事情境,引出计算 。
我的思考:
第一层:学习“0和任何数相乘 都得0”,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笔算乘法。
第二层: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 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背景分析
我的思考:
1
2
创设问题情境,
在解决问题中产生 学习需求,在产生 学习需求的基础上 学习新知
在巩固中间有0 的计算中遇到新 的数学问题末尾 有0的的计算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思维走向 深刻。
3. 通过反数学化的形式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 过程。
有关0的乘法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 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 数学的重要方式。”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提高能力 发展思维 掌握方法 获得新知 发现问题 学习需求
(二)深化思维,学习规律
1. 指明问题,深化理解
3×0=3 3×0=0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三)深化思维,学习规律
2. 还原现实模型,在反数学化的过程中实现数 学化
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3×0 =0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三)深化思维,学习规律
3. 感知结论,提炼概括
(1)4×0呢?说理由 (2)还能举出这样的算式吗? (3)补充0×0 (4)归纳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例1——例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例5
例6—例7
多位数乘一位
“0和任何数
一个因数中
数笔算的基本题 相乘都得0” 。 间或末尾含0的
型。
特殊情况 。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对“0乘任何数都 得
0”这一规律的认识。
学生计算的知识基础
教学背景分析
3×0=0 4×0=0 7×0=0 …… 0×0=0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三)深化思维,学习规律
3. 感知结论,提炼概括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引导学生反思竖式 2. 组织交流 3. 巩固强化,引出新问题研讨
207×8 603×4 102×3 280×3
教学过程
二、在数学问题中引出新问题
(一)呈现两种算法,组织研讨。
280×3
口算 计数单位转化
教学过程
二、在数学问题中引出新问题
(二)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604×8 450×6 3700×5
教学过程
三、回顾历程,总结提升
1.竖式计算题目有什么特点? 2. 计算中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教学特色
1.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创造性使 用教材。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0和任何数相
乘都 得0”这一规律,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 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2.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推 理能力。
3. 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探究的乐趣, 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3. 反馈交流,明晰问题
(1)引导学生交流应用转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508+508+508=1524(米) 500×3=1500(米) 8×3=24(米)1500+24=1524(米)
(2)在竖式结果的对比中,明确问题结症 3×0 得多少?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一)情境引入,自主尝试
2. 尝试计算,发现问题
预设 ①:加法508+508+508=1524(米) ②:口算500×3=1500(米) 8×3=24(米)
1500+24=1524(米)
③:竖式可能情况
教学过程
能正确计算一个因数中有0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的简
便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有关0的乘法
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0和任何数 相乘都得0
因数有0的 笔算乘法
在数学问题中引出新问题
中间有0
末末尾尾有有00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一)情境引入,自主尝试
1. 故事情境,引出计算 。
我的思考:
第一层:学习“0和任何数相乘 都得0”,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有0 的笔算乘法。
第二层: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 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背景分析
我的思考:
1
2
创设问题情境,
在解决问题中产生 学习需求,在产生 学习需求的基础上 学习新知
在巩固中间有0 的计算中遇到新 的数学问题末尾 有0的的计算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思维走向 深刻。
3. 通过反数学化的形式使学生经历数学化的 过程。
有关0的乘法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数学课程标准》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 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 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 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 数学的重要方式。”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提高能力 发展思维 掌握方法 获得新知 发现问题 学习需求
(二)深化思维,学习规律
1. 指明问题,深化理解
3×0=3 3×0=0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三)深化思维,学习规律
2. 还原现实模型,在反数学化的过程中实现数 学化
谁能举个例子来说明3×0 =0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三)深化思维,学习规律
3. 感知结论,提炼概括
(1)4×0呢?说理由 (2)还能举出这样的算式吗? (3)补充0×0 (4)归纳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例1——例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例5
例6—例7
多位数乘一位
“0和任何数
一个因数中
数笔算的基本题 相乘都得0” 。 间或末尾含0的
型。
特殊情况 。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教材分析
教学背景分析——学情分析
学生对“0乘任何数都 得
0”这一规律的认识。
学生计算的知识基础
教学背景分析
3×0=0 4×0=0 7×0=0 …… 0×0=0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三)深化思维,学习规律
3. 感知结论,提炼概括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引导学生反思竖式 2. 组织交流 3. 巩固强化,引出新问题研讨
207×8 603×4 102×3 280×3
教学过程
二、在数学问题中引出新问题
(一)呈现两种算法,组织研讨。
280×3
口算 计数单位转化
教学过程
二、在数学问题中引出新问题
(二)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604×8 450×6 3700×5
教学过程
三、回顾历程,总结提升
1.竖式计算题目有什么特点? 2. 计算中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教学特色
1. 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需求,创造性使 用教材。
教学目标: 1.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0和任何数相
乘都 得0”这一规律,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 末尾有0的笔算方法。
2. 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分析推 理能力。
3. 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探究的乐趣, 激发学生喜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一规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
3. 反馈交流,明晰问题
(1)引导学生交流应用转化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508+508+508=1524(米) 500×3=1500(米) 8×3=24(米)1500+24=1524(米)
(2)在竖式结果的对比中,明确问题结症 3×0 得多少?
教学过程
一、在现实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