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合集下载

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附 标识标牌系统设计 2
..........................................................41
第一章 总则
1.1 为适应和满足福建省绿道规划建设的需求,指导全省绿道工作,确保建 设管理部门和规划设计单位在开展绿道规划建设时,准确理解规划建设理念、原 则和方法,把握好规划建设要点、专项配套等有关环节的关键问题,特制定本导 则。
功能 2.1
....................................................................................1
组成 2.2
....................................................................................2
第二章 绿道的功能、组成与分类
2.1 功能 2.2.1 生态功能:绿道可以有效发挥防洪固土、清洁水源、净化空气的作用;
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栖息地以及动物迁徙的通道;提供通风廊道,缓 解热岛效应。
2.2.2 游憩功能:绿道可以提供亲近自然的空间,是居民出行的清洁通道, 是开展慢跑、散步、骑车、垂钓、泛舟等户外运动的场地。
2、郊野型绿道:主要依托城镇建成区周边的开敞绿地、水体、海岸和田野 设立,包括登山道、栈道、慢行休闲道的形式,旨在为人们提供亲近大自然、感 受大自然的绿色休闲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郊野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 一般不小于 50m。
3、都市型绿道:主要集中在城镇建成区,依托人文景区、公园广场和城镇 道路两侧的绿地设立,为人们慢跑、散步等提供场所,发挥贯通全省绿道网的作 用。都市型绿道控制范围宽度一般不小于 10m。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1 总则..................................................................................................................................................2 术语..................................................................................................................................................3 绿道功能与组成 ..................................................................................................................................3.1 绿道功能.............................................................................................................................................3.2 绿道组成.............................................................................................................................................4 绿道分级与分类 ..................................................................................................................................4.1 绿道分级.............................................................................................................................................4.2 绿道分类.............................................................................................................................................5 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5.1 规划设计原则.....................................................................................................................................5.2 规划设计成果..................................................................................................................................... 6绿道选线............................................................................................................................................6.1 基本要求.............................................................................................................................................6.2 分类选线............................................................................................................................................. 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7.1 绿道游径系统.....................................................................................................................................7.2 绿道绿化.............................................................................................................................................7.3 绿道设施............................................................................................................................................. 附录1:引用标准及说明 ......................................................................................................................... 附录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1.0.1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绿道功能与组成 (3)3.1 绿道功能 (3)3.2 绿道组成 (3)4 绿道分级与分类 (5)4.1 绿道分级 (5)4.2 绿道分类 (5)5 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6)5.1 规划设计原则 (6)5.2 规划设计成果 (6)6绿道选线 (9)6.1 基本要求 (9)6.2 分类选线 (10)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11)7.1 绿道游径系统 (11)7.2 绿道绿化 (14)7.3 绿道设施 (15)附录1:引用标准及说明 (20)附录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21)1 总则1.0.1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

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docx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docx

精品文档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 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 7 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绿道功能与组成 (3)3.1绿道功能 (3)3.2绿道组成 (3)4绿道分级与分类 (5)4.1绿道分级 (5)4.2绿道分类 (5)5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6)5.1规划设计原则 (6)5.2规划设计成果 (6)6绿道选线 (9)6.1基本要求 (9)6.2分类选线 (10)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 (11)7.1绿道游径系统 (11)7.2绿道绿化 (14)7.3绿道设施 (15)附录 1:引用标准及说明 . (20)附录 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 (21)1总则1.0.1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 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1.0.2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

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成都市健康绿道规划建设导则
成都市健康绿道 规划建设导则
成都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成都市规划管理局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前 言........................................................................................................................................... 3
1 总 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
1.1 定义................................................................................................................................ 4 1.2 功能................................................................................................................................ 4
2 规划要求.................................................................................................................................. 7
2.1 类型................................................................................................................................ 7 2.1.1 Ⅰ级健康绿道................................................................................................... 7 2.1.2 Ⅱ级健康绿道................................................................................................... 7 2.1.3 健康绿道连接线............................................................................................... 7

绿道建设导则 解读

绿道建设导则 解读

绿道建设导则解读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绿道建设导则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针对绿道的建设提出的指导性文件。

绿道是城市中一种重要的绿色空间,旨在打造一个便民亲近自然的生活环境。

绿道建设导则的出台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绿道建设导则的首要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提供人们休闲、娱乐、锻炼的场所,促进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绿道作为城市的绿肺,可以有效吸收废气、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和噪音污染。

绿道也是城市居民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有利于促进人们之间的交流和社会互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在制定绿道建设导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绿道的规划和设计。

绿道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发展格局和人口分布,使绿道能够贴近居民区、商业区、公共设施等重要区域,方便市民的使用。

绿道的设计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提供充足的绿色植被和休息设施,创造一个舒适宜人的环境。

其次是绿道的建设和维护。

在绿道建设过程中,需要注重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绿道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建设者还应该加强对绿道的维护管理,保持绿道的整洁和安全,及时修缮损坏设施,定期清理垃圾,确保市民可以放心地使用绿道。

最后是绿道的宣传和推广。

绿道建设导则应该强调对绿道的宣传推广,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绿色生活理念。

政府和相关部门还应该积极组织各类活动和宣传推介,吸引更多人参与绿道建设和利用。

绿道建设导则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指导文件,其出台对于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我们应该遵循绿道建设导则,共同努力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

【此篇文章共计465字】接下来将为您继续撰写该主题的文章,以达到2000字的要求。

第二篇示例:绿道建设导则是指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为了促进绿色出行和环境保护而制定的具体指导方针。

绿道建设导则的出台,意味着城市规划的迈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同时也有助于改善人们的出行环境和生活质量。

权威!住建部详解《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权威!住建部详解《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权威!住建部详解《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住房城乡建设部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导则共分7 章,主要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等内容。

编制背景◆ 绿道建设概况随着绿道实践的发展,我国绿道逐渐由省域层面向城市层面、社区层面发展,绿道建设区域逐渐由特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县、乡镇等延伸。

各地在绿道建设过程中,充分结合自身资源条件和特点,发挥优势,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

至2015年底,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开展绿道规划和建设工作。

除西藏外,其他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开始在全省(区、市)域范围内推进绿道规划建设。

◆ 绿道建设经验第一,绿道建设依托自然山水资源,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同时与山体修复、河湖水系治理等环境改善工作相结合,一举多得。

如福建龙岩莲花山绿道、福州“福道”等采用架空栈道的形式,顺应山体自然地势,尽量保护现状植被,避免对动物迁徙造成不良影响;广州东壕涌绿道将原来的地下河涌恢复为露天河涌,成为市民亲水休闲的好去处。

第二,绿道建设充分利用现有道路、林带等线性元素,改造利用存量土地,提高了土地资源利用率。

如浙江省大量利用现状山地古道建设山地型绿道;深圳依托原特区“二线关”巡逻道建设特区管理线绿道,依托原广深高速公路隔音林带建设福荣都市绿道;厦门利用废弃铁路建设铁路文化绿道等。

第三,绿道串联重要自然及文化资源节点,完善绿色空间网络,构建文化休闲“长廊”,进一步彰显了地域特色。

如北京环二环绿道串联中心城区的主要公园,北京三山五园绿道联系京西历史名园等,提升环境品质,展现古都风韵;广州荔湾绿道串联起水秀花乡景色,展现了西关老城风情,突出岭南历史文化。

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一、绿道规划设计的指导原则1.生态优先:强调保护和恢复绿道的生态功能,保护绿道上的自然生态系统,尽量减少人为的干扰和破坏。

2.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绿道资源,平衡绿道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功能,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3.功能多样:综合考虑绿道的休闲、运动、游憩、交通等多种功能需求,根据具体区域的特点,确定绿道的主要功能,并兼顾其他次要功能。

4.景观美化:注重绿道的景观效果,通过园林设计手法提高绿道的美观性和舒适度,增加景观元素,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5.人性化设计:为绿道用户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和舒适的体验环境,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需求,设计合理的照明、座椅、步道等设施。

二、绿道规划设计的基本步骤1.调查研究:对绿道的地理、气候、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研究,了解绿道的现状和潜力,为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确定规划目标:根据调查研究结果,确定绿道的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明确绿道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

3.制定规划方案:综合考虑绿道的功能需求和地理条件,制定绿道的布局方案和设计方案,确定绿道的主要路线、节点和景观元素。

4.设计细化方案:对绿道的路线、节点和景观元素进行详细的设计,包括绿道的道路结构、景观节点的布置和绿化植被的选择等。

5.编制规划报告:将规划设计方案进行整理和归纳,编制绿道的规划报告,包括绿道的总体规划、详细设计和实施计划等内容。

三、绿道规划设计的重点内容1.路线选择:根据绿道的功能需求和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绿道路线,借助地形和自然景观,以及交通和市政设施的布局,确定绿道的主线和支线。

2.景观设计:通过合理的植被选择、景观节点的设置和景观元素的布置,提高绿道的景观品质,增加绿道的美观性和艺术感。

3.设施建设:根据绿道的功能需求,合理设置休息站、饮水点、厕所、座椅、自行车停车场等设施,提供便利的服务功能。

4.绿道管理:建立健全的绿道管理机构和管理体系,制定绿道的使用规则和管理办法,定期对绿道进行巡查、维护和修复,保证绿道的良好运营。

绿道设计导则

绿道设计导则

绿道设计导则绿道是一种以自然为基础,以人为中心的城市绿色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道设计不仅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活动,还要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本文将介绍绿道设计的导则,以指导绿道的设计和建设。

一、绿道的基本原则1.自然保护原则绿道的设计应遵循自然保护原则,保护和维护绿道所在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2.人本原则绿道的设计应以人为中心,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休闲娱乐空间,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3.可持续发展原则绿道的设计应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以最小化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实现绿道的建设和运营。

二、绿道的设计要素1.绿道的功能绿道的功能应符合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市政需求,同时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和自然环境保护需要。

2.绿道的布局绿道的布局应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绿道的景观应以自然为基础,融入当地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提供一个舒适、美丽的休闲娱乐空间。

4.绿道的设施绿道的设施应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活动,同时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闲娱乐空间。

5.绿道的管理绿道的管理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绿道的正常运营和维护,同时保护和维护绿道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

三、绿道的设计流程1.规划设计绿道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到当地的城市规划和市政需求,同时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平衡。

2.方案设计绿道的方案设计应考虑到绿道的功能、布局、景观、设施和管理等要素,以提供一个满足人们需求的休闲娱乐空间。

3.施工设计绿道的施工设计应考虑到当地的施工条件和环境要求,以最小化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实现绿道的建设。

4.验收和评估绿道的验收和评估应考虑到绿道的功能、布局、景观、设施和管理等要素,以确保绿道的正常运营和维护。

1.管理机构绿道的管理机构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等。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北京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123总则3.1为充分发挥绿道的休闲、健身功能及生态作用,展现北京绿道生态化、人性化、多样化的特点,有效指导北京绿道的规划设计,提升绿道设计质量,制定本导则。

3.2本导则所指绿道是一种串联各类自然和文化景观资源,适用于步行、骑行等慢行休闲方式的线性绿色空间,具有美化环境、文化展示、健康休闲、沟通城乡等多种功能。

3.3本导则为北京绿道的规划设计提供普遍性指导和参考。

除本导则外,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北京市的其他相关法规、标准规范及技术规程等的要求。

3.4本导则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负责解释。

4基本原则4.1生态性原则绿道是一条休闲廊道,也是一条生态廊道。

规划设计应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尊重北京的生态基底、自然山水格局,依托绿色空间的同时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通过对绿道两侧绿化景观的提升,强化廊道的生态联通功能。

4.2系统性原则绿道应与城乡建设发展统筹考虑,契合城乡发展的需求,在落实相关上位规划的基础上,联通历史文化遗迹、风景名胜区、公园、民俗旅游村、大型居住区、交通站点等节点,整合区域各种自然、人文资源,系统布局绿道线路及各类服务设施,并与规划、园林、交通、水务、市政、旅游等多个部门协调,引导区域良性发展。

4.3人本性原则绿道以发挥健康休闲功能为重点,应充分考虑市民的休闲需求和绿色出行需求,注重人性化设计,在营造优美景观环境的同时,加强服务配套设施及标识系统的完善,建设便捷、安全、舒适、可参与度高的绿道。

4.4特色性原则北京的自然及人文资源丰富多样,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绿道应充分结合不同资源特色、环境特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突出滨水、山地、森林、田园、都市、乡村等多种景观风貌,充分展现北京绿道的鲜明特色。

4.5实效性原则绿道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不盲目求宽求大。

在用地局促、绿道无法连续的情况下可合理借道。

灵活处理绿道线路之间的衔接,因地制宜地选择铺装和绿化方式,避免大拆大建,尽量结合利用现有资源,更多关注绿道实际效能的发挥。

上海市绿道建设导则

上海市绿道建设导则

上海市绿道建设导则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绿道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绿道建设也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绿道的定义、分类、建设原则和建设步骤等方面,为大家介绍上海市绿道建设的导则。

一、绿道的定义和分类绿道是指沿城市主干道、河流、湖泊、山脉等自然景观或文化景观线性延伸的绿色带状景观,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绿道的功能和形态,可以将其分为步行绿道、自行车绿道、生态绿道、文化绿道等多种类型。

二、绿道建设的原则1.生态优先。

绿道建设应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2.文化传承。

绿道建设应注重文化传承,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弘扬地域文化特色。

3.多功能性。

绿道建设应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也可以改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可持续性。

绿道建设应具有可持续性,注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绿道建设的步骤1.规划设计。

绿道建设应根据城市规划和生态环境要求,进行规划设计,确定绿道的类型、长度、宽度、路线等。

2.土地征用。

绿道建设需要占用一定的土地资源,因此需要进行土地征用,保障绿道建设的顺利进行。

3.绿化建设。

绿道建设需要进行植被绿化,根据绿道类型和功能,选择适宜的植物进行绿化,打造绿色景观。

4.设施建设。

绿道建设需要配套设施,如休息亭、公共厕所、垃圾桶等,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

5.管理维护。

绿道建设后需要进行管理维护,保障绿道的正常使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之,上海市绿道建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多功能性和可持续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同时,绿道建设需要进行规划设计、土地征用、绿化建设、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等步骤,确保绿道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正常使用。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绿道规划设计导则前言为贯彻落实《XXX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XXX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为XXX、XXX、XXX、XXX、XXX。

本导则由XXX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XXX 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第三章绿道功能与组成第四章绿道分级与分类第五章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第六章绿道选线第七章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本导则旨在指导各地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

同时,本导则总结了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为绿道规划设计提供指导。

第二章术语本章对绿道规划设计中常用的术语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以便各地在规划和设计绿道时使用统一的术语。

第三章绿道功能与组成本章介绍了绿道的功能和组成,包括绿道的生态、文化、社交、交通等多种功能,以及绿道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四章绿道分级与分类本章对绿道进行了分级和分类,以便各地在规划和设计绿道时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功能进行分类和分级。

第五章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本章对绿道规划设计的总体要求进行了说明,包括绿道规划设计的目标、原则、内容、程序等方面。

第六章绿道选线本章对绿道选线进行了说明,包括选线原则、选线方法、选线评价等方面。

第七章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本章对绿道要素进行了规划设计要求的说明,包括绿道路线、景观、设施、管理等方面。

同时,本章还对绿道规划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1.总则绿道是指一种以绿化景观为主要特色,沿城市主要交通道路、城市景观带、河道、湖泊、海岸线等城市公共空间和自然景观廊道为基础,构建城市和自然景观空间的线性公共空间系统。

河北省城镇绿道绿廊规划设计指引

河北省城镇绿道绿廊规划设计指引

河北省城镇绿道绿廊规划设计指引(试行)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目录1 总则 (1)2 城镇绿道绿廊的意义和功能 (2)3 城镇绿道绿廊的分类和组成 (4)4 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7)5 城镇绿道绿廊系统规划设计 (9)6 慢行道规划设计 (12)7 节点系统规划设计 (15)8 标识系统规划设计 (16)9 服务系统规划设计 (17)10 基础设施规划设计 (19)1 总则1.0.1为适应和满足河北省城镇绿道绿廊规划建设的需求,确保规划设计单位和建设管理单位在开展城镇绿道绿廊规划、设计、建设时,准确理解规划理念、原则和方法,把握好设计要点、工程施工、后期养护等有关环节的关键问题,特制定本指引。

1.0.2本指引所指的绿道是以自然风景和人工风景为基底,串联成网的线形绿色游憩空间和健身休闲慢行系统;绿廊是以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为基底,为植物生长和动物繁衍提供廊道和生境的绿色空间,以及发挥安全防护作用、美化景观的绿色隔离区域。

1.0.3本指引主要适用于河北省城镇绿道绿廊的规划设计工作。

1.0.4城镇绿道绿廊的规划设计应同时符合国家、河北省有关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等,应遵循“生态优先、保护生物多样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

1.0.5本指引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2 城镇绿道绿廊的意义和功能2.1城镇绿道绿廊建设意义城镇绿道绿廊建设是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客观要求,有助于优化河北省景观格局、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旅游业,亦有助于推进城镇建设三年上水平并推动区域绿色基础设施一体化。

主要意义: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为动植物的繁衍、迁徙提供廊道和生境,塑造良好城镇生态环境与自然景观。

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贴近自然的休憩场所和减灾、避险空间,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

传承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人文资源。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6.09.21
•【文号】建城函[2016]211号
•【施行日期】2016.09.2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乡规划
正文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的通知
建城函[2016]211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委员会、园林绿化局,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天津市规划局、市容和园林管理委员会,重庆市规划局、园林事业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我部组织编制了《绿道规划设计导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部。

附件:绿道规划设计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6年9月21日。

绿道设计导则

绿道设计导则

绿道设计导则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的空气质量、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绿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城市设计手段。

绿道不仅可以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绿道设计的导则,以期为城市绿道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

一、绿道的定义和分类绿道是城市中一种绿色的、线性的、多功能的、连续的、开放的、公共的、自然的、景观的和文化的线性公园设施。

根据其功能和形态特征,绿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交通绿道:主要用于步行、骑行和运动的绿道,通常连接城市的主要景点和公共设施。

2. 自然绿道:主要用于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是城市中重要的生态廊道。

3. 文化绿道:主要用于展示城市历史和文化遗产,是城市中有意义的文化景点。

4. 休闲绿道:主要用于提供休闲娱乐和健身锻炼的场所,是城市中重要的休闲设施。

二、绿道设计的原则1. 适应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绿道的规划和设计应符合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城市的发展需要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绿道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绿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保护和改善。

3. 体现场所特色和文化价值绿道应体现场所特色和文化价值,展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绿道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合理规划和设计绿道的景观和文化元素,打造有特色的绿道。

4. 强调多功能性绿道应具有多功能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利益。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绿道的多功能性,合理规划和设计绿道的设施和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利益。

5. 考虑社会安全绿道应考虑社会安全问题,保障游客的安全和利益。

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绿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合理规划和设计绿道的设施和服务,保障游客的安全和利益。

三、绿道设计的要素1. 绿道的路线和长度绿道的路线和长度应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要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建部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建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1.总则1.0.1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

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2.0.2 绿道游径系统指绿道中供人们步行、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是绿道的基本组成要素。

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与步行骑行综合道。

2.0.3 绿道连接线主要承担连通功能,且对人们步行或自行车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

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市道路、人行道路、人行天桥等。

2.0.4 绿道设施为满足绿道综合功能而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与标识设施。

2.0.5 驿站供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

3 绿道功能与组成4 绿道分级与分类4.1绿道分级4.1.1 根据空间跨度与连接功能区域的不同,绿道分为区域级绿道、市(县)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三个等级,绿道规划应与各级城乡规划相衔接。

昆明市绿道设计建设导则

昆明市绿道设计建设导则

昆明市绿道设计建设导则一、引言昆明市作为我国的旅游城市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风景。

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昆明市决定建设绿道,为市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亲近自然的空间。

本导则将以人类的视角,详细描述昆明市绿道设计建设的相关要求和指导。

二、绿道设计原则1. 人性化设计:绿道应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和身体状况的人群需求,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使用环境。

2. 生态环保:绿道建设应尽量保留原有植被和生态系统,合理规划植物景观,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

3. 连通性和流动性:绿道应与周边的公共交通网络相连,方便市民出行,同时应确保绿道的流动性,避免狭窄或拥堵现象。

4. 安全性:绿道设计应考虑到不同种类的使用者,包括步行者、骑行者等,合理设置交通标识和安全设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三、绿道设计要素1. 绿道宽度:绿道的宽度应根据使用人群的需求和流量进行合理规划,一般应不小于3米。

2. 绿道路面:绿道路面应采用环保材料,如透水混凝土或砾石,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

3. 绿道景观:绿道应设置丰富多样的景观元素,如花坛、湖泊、喷泉等,以增加使用者的愉悦感。

4. 绿道设施:绿道应设置休息区、亭子、卫生间等设施,以方便使用者的休息和生活需求。

5. 绿道照明:绿道应设置适当的照明设施,以便夜间使用,并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四、绿道管理与维护1. 绿道管理:昆明市应成立专门的绿道管理部门,负责绿道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包括绿化养护、设施维修等。

2. 绿道宣传:昆明市应加强对绿道建设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市民对绿道的认知和使用率,增加市民对绿道的保护意识。

3. 绿道监测:昆明市应建立绿道监测系统,定期对绿道进行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五、结语昆明市绿道设计建设导则的制定,旨在为昆明市的绿道建设提供指导和规范。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昆明市将打造出一条条优美宜人的绿道,为市民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休闲空间,同时保护和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编制说明为适应我省绿道规划设计需求,有效指导、规范和协调全省绿道的规划设计⼯作,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编制,是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我省新型城市化战略、实施《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规范我省绿道规划设计⼯作的指导性⽂件。

各地政府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深化或具体化。

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应同时符合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

本导则主编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本导则编制⼈员:顾浩陈桂秋赵栋胡智清⾼⿊孙鹏周俊马敏马浩杨永康周伊峰黄勤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2 年12⽉12⽇1⽬次1 总则 (3)2 绿道定义 (4)2.1 绿道的定义 (4)2.2 绿道的构成 (4)3 绿道的分级与分类 (8)3.1 绿道分级 (8)3.2 绿道分类 (9)4绿道规划总体要求 (10)4.1绿道规划类型 (10)4.2省级绿道⽹规划要求 (10)4.3 设区市绿道⽹规划要求 (11)4.4 县(市、区)绿道⽹规划要求 (11)5绿道规划设计要求 (12)5.1 绿道选线原则 (12)5.2 绿廊 (13)5.3 慢⾏道 (15)5.4 驿站 (18)5.5 标识 (22)5.6 节点 (23)21 总则1.0.1 本导则适⽤于我省绿道的规划设计⼯作。

1.0.2 本导则为我省绿道规划设计提供基本技术指导,各地可根据实际需要予以深化。

1.0.3 本导则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解释,⾃发布之⽇起⽣效。

32 绿道定义2.1 绿道的定义2.1.1绿道是以⾃然要素为基础,以⾃然⼈⽂景观和休闲设施为串联节点,由慢⾏系统、服务设施等组成的绿⾊开敞空间廊道系统。

2.1.2绿道主要功能是我省⽣态空间的保护系统、历史⽂化的展⽰系统、健康⽣活的活动系统、旅游⽹络的⽀撑系统和城乡统筹的连接系统。

2.2 绿道的构成2.2.1绿道由绿廊系统和⼈⼯系统两⼤系统构成,主要包括绿廊、慢⾏道、驿站、标识和节点五个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道规划设计导则住房城乡建设部2016年9月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导各地科学规划、设计绿道,提高绿道建设水平,发挥绿道综合功能,在总结国内外绿道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本导则。

本导则共分7章,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绿道功能与组成、绿道分级与分类、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绿道选线、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编制。

主要起草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导则由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和城乡规划司负责管理,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技术解释。

请各单位在使用过程中,总结实践经验,提出意见和建议。

目录1 总则 (1)2 术语 (2)3 绿道功能与组成 (3)3.1 绿道功能 (3)3.2 绿道组成 (3)4 绿道分级与分类 (5)4.1 绿道分级 (5)4.2 绿道分类 (5)5 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 (6)5.1 规划设计原则 (6)5.2 规划设计成果 (6)6绿道选线 (9)6.1 基本要求 (9)6.2 分类选线 (10)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 (11)7.1 绿道游径系统 (11)7.2 绿道绿化 (14)7.3 绿道设施 (15)附录1:引用标准及说明 (20)附录2:绿道分类设计指引 (21)1 总则1.0.1 为指导各地绿道规划设计,保障绿道建设水平,充分发挥绿道的复合功能,特制订本导则。

1.0.2 本导则适用于指导全国各地绿道的规划设计。

各地应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统筹城乡、绿色低碳”的原则,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予以深化细化,保障切实可行。

1.0.3绿道的规划设计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游憩、休闲等绿色开敞空间, 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的廊道。

2.0.2 绿道游径系统指绿道中供人们步行、自行车骑行的道路系统,是绿道的基本组成要素。

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与步行骑行综合道。

2.0.3 绿道连接线主要承担连通功能,且对人们步行或自行车骑行有交通安全保障的绿道短途借道线路。

包括借用的非干线公路、非主干路的城市道路、人行道路、人行天桥等。

2.0.4 绿道设施为满足绿道综合功能而设置的配套设施,包括服务设施、市政设施与标识设施。

2.0.5 驿站供绿道使用者途中休憩、交通换乘的场所,是绿道服务设施的主要载体。

3 绿道功能与组成3.1 绿道功能3.1.1 休闲健身功能:绿道串联城乡绿色资源,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的场所和途径,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

3.1.2 绿色出行功能: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服务,丰富城市绿色出行方式。

3.1.3 生态环保功能:绿道有助于固土保水、净化空气、缓解热岛等,并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及迁徙廊道。

3.1.4社会与文化功能:绿道连接城乡居民点、公共空间及历史文化节点,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促进人际交往、社会和谐与文化传承。

3.1.5 旅游与经济功能:绿道有利于整合旅游资源,加强城乡互动,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提升沿线土地价值。

3.2 绿道组成3.2.1 绿道包括游径系统、绿化和设施。

(详见表3-1)表3-1 绿道组成4 绿道分级与分类4.1 绿道分级4.1.1 根据空间跨度与连接功能区域的不同,绿道分为区域级绿道、市(县)级绿道和社区级绿道三个等级,绿道规划应与各级城乡规划相衔接。

4.1.2 区域级绿道:指连接两个及以上城市,串联区域重要自然、人文及休闲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风景旅游网络构建具有重要影响的绿道。

4.1.3 市(县)级绿道:指在市(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连接重要功能组团、串联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自然与人文节点的绿道。

4.1.4 社区级绿道:指城镇社区范围内,连接城乡居民点与其周边绿色开敞空间,方便社区居民就近使用的绿道。

4.2 绿道分类4.2.1 根据所处区位及环境景观风貌,绿道分为城镇型绿道和郊野型绿道两类。

4.2.2 城镇型绿道: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主要依托和串联城镇功能组团、公园绿地、广场、防护绿地等,供市民休闲、游憩、健身、出行的绿道。

4.2.3 郊野型绿道: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连接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农业观光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乡村等,供市民休闲、游憩、健身和生物迁徙等的绿道。

5 绿道规划设计总体要求5.1 规划设计原则5.1.1 系统性原则绿道规划设计应统筹考虑城乡发展,衔接相关规划,整合区域各种自然、人文资源,加强城乡联系,引导形成绿色网络,发挥综合功能。

5.1.2 人性化原则绿道规划设计应以满足市民休闲健身为重点,注重人性化设计,完善绿道服务设施,保证城乡居民安全、便捷、舒适的使用。

5.1.3 生态性原则绿道规划设计应尊重生态基底,顺应自然机理,对原生环境和自然、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历史人文资源最小干扰和影响,避免大拆大建。

通过绿道有机连接分散的生态斑块,强化生态连通和“海绵”功能,构建连通城乡的生态网络体系。

5.1.4 协调性原则绿道规划设计应紧密结合各地实际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周边环境相融合,与道路建设、园林绿化、排水防涝、水系保护与生态修复,以及环境治理等相关工程相协调。

5.1.5 特色性原则绿道规划设计应充分结合不同的现状资源与环境特征,突出地域风貌,展现多样化的景观特色。

5.1.6 经济性原则绿道规划设计应集约利用土地,合理利用现有设施,严格控制新建规模,降低建设与维护成本。

鼓励应用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技术、材料、设备等。

5.2 规划设计成果5.2.1 绿道规划设计分为绿道网规划及绿道设计两个层次。

绿道网规划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绿道系统布局,绿道设计是单条绿道的实施性设计。

5.2.2 绿道网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三个部分。

规划主要内容和成果要求详见表5-1。

表5-1 绿道网规划成果及主要内容5.2.3 绿道设计应符合绿道网规划。

绿道设计可分为方案设计与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各阶段均应包括设计说明与设计图纸两部分。

1.方案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要求见表5-2;2. 施工图设计阶段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要求见表5-3。

表5-2 方案设计成果及主要内容表5-3 施工图设计成果及主要内容6绿道选线6.1 基本要求6.1.1 应充分利用现状自然肌理的开放空间边缘(水系边缘、农田边缘、林地边缘等),以及现有步行及自行车交通道路等作为绿道选线的依托,应避开易发生滑坡、塌方、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危险区域。

6.1.2 应就近联系各级城乡居民点及公共空间,方便市民使用;同时尽可能连接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节点,体现地域特色。

绿道串联节点的衔接要求详见表6-1。

6.1.3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绿道线路宜网状环通或局部环通,可依托绿道连接线加强绿道的连通性,并满足绿道连接线长度控制要求。

6.1.4 应综合考虑环境现状,包括可依托区域的长度、可达性、建设条件等因素,对绿道选线进行多方案比选,最终确定绿道的适宜线路。

表6-1 绿道串联节点的衔接要求6.2 分类选线6.2.1 城镇型绿道选线宜结合城镇空间结构及功能拓展方向,尽量串联城镇各功能组团,邻近使用主体,结合人流活动密集的重点地区进行布局。

6.2.2 郊野型绿道选线应避开生态保护核心区、生态敏感区,并考虑野生动物生活习性及迁徙路线,避免对动植物生境造成干扰。

6.2.3 绿道分类选线建议详见表6-2。

表6-2 绿道分类选线建议表7绿道要素规划设计要求7.1 绿道游径系统7.1.1 基本要求1.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安全连通、经济合理”原则,结合所经过地区的现状资源特点,根据不同的绿道类型来进行绿道游径系统规划设计。

加强绿道与城乡交通体系的有效衔接,提高绿道的可达性,方便居民出行。

2.绿道游径系统应保证市民使用安全,应结合现状地形,避免大填大挖。

3.绿道游径系统应保证线路连通,当跨越河流、山体、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等障碍物时,可采用绿道连接线的方式保证绿道游径的连通,但应满足绿道连接线选线、长度控制、安全隔离等要求。

4.绿道游径应根据现状情况灵活设置步行道、自行车道和步行骑行综合道。

郊野型绿道以自行车道为主,宜设置步行骑行综合道。

5.除借道段之外,原则上应避免机动车进入绿道,只允许对绿道进行维护管理和消防、医疗、应急救助用车临时通行。

6.城镇型绿道的绿道游径在满足坡度、宽度、净空等条件下,宜采用无障碍设计。

7.1.2 绿道游径宽度不同类型绿道游径宽度应根据绿道使用频率,因地制宜、灵活控制,绿道游径最小宽度应符合表7-1规定。

表7-1 绿道游径宽度一览表1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表5.3.4规定的各级道路最小人行道宽度,城镇特殊地段应满足其他相应要求。

7.1.3 绿道游径坡度绿道游径纵坡宜尽量与现状自然地形相结合,横坡宜坡向绿化带。

针对不同类型的绿道游径,其坡度的设计范围可按照表7-2的相关要求。

自行车道坡度大于等于2.5%时,应按表7-3规定限制坡长。

表7-2 绿道游径坡度规划设计要求一览表表7-3 绿道游径坡长规划设计要求一览表27.1.4 绿道游径铺装绿道游径铺装在满足使用强度的基础上,宜采用生态、经济的本地材料。

现状路面条件较好的区域,不宜重新铺装。

铺装材料宜透水防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7.1.5 绿道连接线1.绿道连接线一般不应直接借道国道、省道等干线公路及快速路、主干路等道路,宜借道县道、乡道、村道等非干线公路或城市次干路、支路等道路。

2.绿道连接线兼具绿道游径连接和城市交通功能,应有效进行交通组织和功能衔接,采取适当的交通管理措施,包括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绿道标识设施、安全隔离设施等;应符合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要求,保证使用安全。

2引自《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表5.2.5非机动车车行道纵坡限制坡长。

3.绿道连接线不宜过长,城镇型绿道单段绿道连接线长度不宜超过1km,郊野型绿道单段绿道连接线长度不宜超过3km。

累计长度不超过当地绿道总长度的10%。

4.绿道连接线应保证衔接顺畅,步行道宽度不宜小于1.5m;自行车道宽度单向不宜小于1.5m,双向不宜小于3m;净空不低于2.5m。

7.1.6 绿道游径的安全隔离设施1.绿道游径应设置与机动车道实现有效隔离的设施或标识,包括隔离绿带、隔离墩、护栏和交通标线。

2.隔离绿带宽度不宜小于1m。

当绿道游径与机动车道隔离宽度小于1m时,应设隔离墩或护栏作安全隔离,其形式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