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北师大教材版)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活动总结交流


目的: 反思活动过程,分享彼此的感受,促使学生认识 和情感的升华,并为后继活动持续开展提供启示。
关于活动成果展示


形式多样: 绘画作品、设计方案、制作模型、简短的小论文。
返回主页
案例《零花钱的调查》







一、课题确定背景 二、设计活动的具体目标: 1、了解小学生零花钱的数目、主要用途和主 要来源,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 体验和丰富经验。 2、通过调查家长的月收入,帮助学生认识手 中零花钱来之不易,养成勤俭节约、合理花费的 良好习惯和扶危济困的品质。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及调查、采访的实践能 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形成从 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养成 自主、合作、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4、培养学生制作和统计调查表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的概念界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就是学校、指 导老师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以及各领域的《实施指南》,将《主题活动 方案》落实在操作层面的过程,同时也是课 程资源开发、课程主题设计、课程活动展开、 课程过程及其成果评价的落实过程。




例如:“水污染问题”主题活动,避免和解决水污染 的问题就是程序性知识。


(2)教育功能的综合性
活动目标设计要从态度、能力、知识多方面综合考虑。 主题活动下学生学习的行为是知识、能力、情感等多种因 素的调动。


(3)考察评价的综合性
教室要从学生参与活动时的态度、情感以及参与活动 时的能力、行为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返回主页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


1、整体性原则
(1)学生整体性参与 (2)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全面训练)

(3)课程的实施要协调影响学生发展诸种因素的 整体运作(由学校有效协调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关 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


第三章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概念
(包含实施特点)
活小 动学 的综 实合 施实 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和方法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主体及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模式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 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的概念界定

课程实施 广义的“课程实施”:认为课程实施就 是把编制好的课程具体化,并使之发生效 用的过程。


主要原则是师生共同协商(教师以指导者和合作者 主题选择的三个步骤:
(1)学生提出主题假设 (2)师生共同评估主题实施可能 (3)确定主题的实施
活动主题生成的途径



1、从学校、班级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安 排中生成主题。 2、改造外来的参考课题,删减活动主题 3、从社会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中生成主题 4、从学科教学中生成主题 5、通过其他多种渠道生成主题




三、活动准备 (一)制定活动计划 l、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小组活动、班级活动相结合; (2)与家长一起活动。 2、实践形式 (1)收集资料和信息; (2)参观、调查和访问; (3)研究、设计和劳动; (4)小组合作和交流; (5)规划、表达和反思。
第一阶段:做出课程计划的决定。
分 为 三 个 阶 段
第二阶段:实施和最初使用阶段。 第三阶段:常规化和制度化阶段。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的概念界定

课程实施 狭义的“课程实施”:课程实施即教学, 是将编制好的课程计划付诸实际的过程,是 实现预期的课程理想,达到预期课程目标的 基本途径。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的概念界定
忠实取向: 课程实施是忠实地执行课程变革计划的过程。
三 种 课 程 实 施 取 向
相互适应取向: 课程实施的过程是课程变革计划与 班级或学校 实践情节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 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创生取向: 课程计划只是经验创生的工具,“课程实施” 是一种个性的变革与发展的过程。
一个理想的档案袋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动态的、 完整的、立体的学生发展“图画”。
调查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针对某一 特定问题和现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电 话采访方式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 进行了解的方法。
一般包括四种具体的操作方法: (1)调查会 (2)访问 (3)调查表 (4)问卷 (有针对性;按逻辑次序提问;封闭与开放结合;匿名;试点)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

6、校本区域化原则(根据学校自身的客观条件和区
域特色,扬长避短,立足学生实际,灵活实施。)


(1)校本资源开发
开辟独立的学科空间;组织高水平教师团队。
(2)区域资源优势利用
借助地方的区域优势,发挥地理特色,挖掘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选择与所在城市相关的活动主题。 如《重庆小面探秘)

关于执行 过程


执行过程需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的积极指导 (2)学生自主参与 (3)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4)学生灵活调整方案
教师在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1、引导学生开展多样的活动; 2、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 3、交给学生必要的方法 4、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5、指导学生做好原始资料的积累工作。 6、及时发现生成性课题。

1、参与性 2、自主性 3、整合型 4、创新性
返回主页


1、参与性 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活动、积极实践。


2、自主性
包括教师的自主和学生的自主性 。 教师由课程实施者,转变为课程开发者 设计者和组织者。 学生由课程 受众者转变为课程的参与 创造者


3、整合性(各种资源的整合) 即课程资源的整合、学科资源的整合和 社会资源的整合性。


4、创新性 在主题选择、活动形式、师生角色和课程评 价四个方面具有创新性。



主题选择:具有吸引力和时代性; 活动形式:教室到校外的空间延伸; 师生角色:团队成员合作; 课程评价:综合性的研究成果。
返回主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特点 (说法2)

1、 影响因素多 人:指导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合作协调能力、资源开

1、调查法 2、观察法 3、实验法 4、档案袋法
返回主页
调查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针对某一 特定问题和现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电 话采访方式等,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 进行了解的方法。
一般包括四种具体的操作方法: (1)调查会 (2)访问 (3)调查表 (4)问卷 (有针对性;按逻辑次序提问;封闭与开放结合;匿名;试点)
观察法

是指学生对周围存在的事物的现象和过 程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研究的方法。
试验法

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在人为控 制或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通过仪器和其 他手段进行观察的方法。
档案袋法

是指教师和学生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学 生表现的材料收集起来,并进行合理分析与 解释,以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努 力、进步状况或成就的方法。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

3、开放性原则



(1)活动内容开放
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活动内容的选择自由。
(2)活动过程开放
活动过程时动态的、变化的。


(3)活动空间开放(“教室”不再固定不变)。 (4)活动结果开放
活动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活动得出的结论的多样性。


(5)师生关系开放
人格上平等和谐;角色上多种角色同一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

4、实践性原则
(1)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学生个体的学习生活、家 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活动主题。 (2)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调查、 考察、参观、访问、实验等实际的活动,避免纸 上谈兵。 (3)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个体的家庭生活、社会 现实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并反思获得的实 际体验,深化对自然、社会、自我的认识。
活动实施
教学评价
师生层面: 学生层面:
活动准备
主题生成
活动实施
活动 反思
活动实施
成果展示与交流
活动总结
返回主页
五、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模式



六个部分: 1、情景创设 2、主题生成 3、方案设计 4、执行过源自文库 5、总结交流 6、成果展示
试以“重庆小面”为活动 主题,设计其实施过程中 的重要步骤。
返回主页
四、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主体就是参与课程实施 的人,它主要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教 师、学生、社会相关部门的人员、学生家长等。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各主体的任务
学校层面:
培训教师 课程资源开发 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评价与督导
教师层面: 课程规划
课程资源的开 发与使用



4、 方式多样化; 5、 凸显自主性;
学校、教师依据课程总目标,自己选择课题 并进行课题的设计、实施、评价等 ;


6、安全要求高
操作实践(与各种各样的工具、设施、人员打交 道)和社会学习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7、管理难度大
教学内容不统一;指导教师、活动场所及活 动模式不固定;评价问题和管理问题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

5、个性化原则(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灵活 的学习内容、伸缩性的学习时间和无限的探究空 间。 具体操作:
(1)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指导学生选择活动内容,确定具体活动计划。 (2)立足学生的个别差异,制定相应的指导计划,针对 学生不同的发展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要求。 (3)善于发现学生的中心兴趣,并有意识地引导和培养, 使之逐渐稳定和发展。
发与使用能力)、家长和学生(知识经验、能力、兴趣等)

物:学校内部的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
教学与实习研究基地;学校外部的科技馆、文化宫、农村、 工厂、科研机构和自然中的各种资源

财、信息、时间、空间等。


2、 时间跨度长;
3、活动场所多(学校、家庭、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
社会生活场所、科研单位等)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

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则(课程内容和活
动实施的手段)

(1)信息技术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意在培养学 生的个性素养)
与信息技术有关的主题活动,如“网络的利弊”、 “微博的影响”。


(2)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实施的手段,可以拓展综 合实践活动的时空范围。
跨地区、跨学科、跨班级的合作探究;丰富学习手段。
(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切入点;研究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联系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对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学生自 身的不良习惯和存在的问题)
关于方案设计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的主题 (2)适宜的研究方法(观察、访谈、调查、制作、劳动、 宣传、研究性学习等) (3)合理的任务分工 (4)配套的活动条件 (5)预期的研究成果

是既定活动课程计划、活动方案的落实过程; 是学生亲历、实践、体验和发展的过程; 是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基于活动而不断生成的过程。 是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情境中不断创生 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

是一个探索、发现、创生的过程。
返回主页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的特点 (说法1)

1、整体性原则
(1)学生整体性参与 (2)教育目标的整体优化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知情意行全面训练)

(3)课程的实施要协调影响学生发展诸种因素的 整体运作(由学校有效协调学校、社区和家庭之间的关 系)。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原则

2、综合性原则


(1)知识的综合性(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返回主页
关于情景创设



情景是由一定的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构成的活 动所必需的准备,包括学生的知识准备、情感准备 和价值准备。 创设情景的作用: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暗示 作用。 创设情景的方法:画面再现、实物演示、音乐 渲染、语言描绘、活动开展等 。
关于主题生成

的身份,帮助学生分许主题的研究意义和价值,根据学生的 水平考虑可操作性,同时评价主题对学生的适宜度)。


(3)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实施的手段,可以创造出 反思性的、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和问题情境。
返回主页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国家(整体)层面上的实施

1、重点实验法 2、个别指导法 3、区域协作法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方法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学校(个体)层面上的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