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学B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宪法学模拟题

一.解词:

事后审查国籍柔性宪法选区庇护权二.简答:

1.宪法发挥作用的必备条件使什么

2.公民和人民的概念有何不同

3.如何理解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三.论述:

1.我国为何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2.如何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

一、解词:

事后审查:是指法律已经生效并已开始执行、但尚未引起任何司法诉讼之前,因对它的合宪性产生怀疑而进行的审查。

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某个国家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一个人具有了某个国家的国籍,他就通常被认为是该国的公民,就享有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柔性宪法:凡是与普通法律效力相等,后法优于前法,且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相同的宪法,就叫做柔性宪法。

选区:是指以一定数量的人口为基础划分的区域单位,是选民选举产生人

民代表的基本单位,同时也是人民代表联系选民进行活动的基本单位。庇护权:庇护权也叫“政治避难权”或叫“居留权”。它是指一国公民因为政治原因请求另一国准予其进入该国居留,或已进入该国请求准予在该国居留,经该国政府批准,因而享有受庇护的权利。

三、简答:

1.宪法发挥作用的必备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1)宪法的充分实施;(2)法制的健全与完备。请展开作简要说明。

2. 公民和人民的概念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公民和人民的概念区别是:(1)范畴不同。公民是与外国人(包括无国籍人)相对应的法律概念;人民是与敌人相对应的政治概念。(2)范围不同。我国公民的范围要较人民的范围更为广泛一些。公民中除包括人民外,还包括人民的敌人。(3)后果不同。公民中的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一切公民权利并履行全部义务;公民中的敌人,则不能享有全部公民权利,也不能履行公民的某些光荣义务。此外,公民所表达的一般是个体的概念,人民所表达的是群体的概念。

3.如何理解我国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

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选举权的平等性是指每个选民在每次选举中只能在一个选区享有一个投票权,不承认也不允许任何选民因民族、种族、职业、财产状况、家庭出身、居住期限的不同而在选举中享有特权,更不允许非法限制或者歧视任何选民对选举权的行使。这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在选举制度中的具体体现。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除法律规定当选人应具有的条件外,选民平等地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在一次选举中选民平等地拥有相同的投票权;(3)每一代表所代表的选民人数相同;(4)一切代表在代表机关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5)对在选举中处于弱者地位的选民给予特殊的保护性规定,也是选举权平等性的表现。

选举权的平等性的基本含义是: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不能同时参加两个或两个以上地方的选举;每一选民所投的票的价值和效力是一样的,不允许任何选民享有特权,禁止对选民投票行为的非法的限制与歧视。

选举权平等原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选举制度中的具体体现。我国《选举法》第四条规定:“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但是,我国《宪法》规定的选举权的平等性并不是指绝对意义上的平等,它着眼于实质上的平等。

第一,《选举法》规定,除直辖市以外,县以上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应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

第二,选举法对少数民族与汉族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也规定了不同的人口比例。如在“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每一聚居的少数民族都应有代表参加当地的人民代表大会。”

三、论述:

1. 我国为何采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

要点:(1)历史原因——长期实行单一制的历史传统

我国自秦汉以来一直是实行中央集权制的统一国家,虽有兴衰分合,但统一是主要的,而分裂和战争状态是短暂的,其间无论是汉人执政或是少数民族执政,都把中华各民族纳入到封建版图之内,而且各族人民在共同劳动、共同生活中,结成了血肉关系,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统一是人民的意愿,是中国的历史现实,而且在我国从未出现过复合制形式,历史证明,只有统一才能带来各民族的团结、繁荣和发展。如唐朝和清朝的个别繁荣时期就是如此,因而我们具有单一制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心理。

(2)民族原因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分布状况和相互关系等等决定了我们采取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这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分布状况:大分散、小集中,大杂居、小聚居,分布不一,界限不明,交错杂居(汉、少杂居,少、少杂居)。例如:回族全国分布,满族也是,新疆除维吾尔族外,还有其他几个民族居住,只有西藏基本上是单一民族。人口状况:民族多,但人口极不平衡,最少的只有几千人,如赫哲族、鄂伦春族,而汉族占9/10,形成了主导民族,无法实行联邦制。

民族关系:长期以来友好合作是主流,各族人民有着共同的历史命运,有着共同的斗争历史,形成了战斗友谊,因此有友好统一基础。

外部条件: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居住在祖国的边疆地区,处于与外敌交接处,但人口不多,力量有限,不便于抵抗外敌入侵,同时个别国家也时时在挑起民族争端,企图渔翁得利,分裂国家,只有统一起来,才有能力抵御侵略,防止分裂。

目标要求:共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需要。但少数民族地区:60%资源为优势,但生产力低,技术落后,交通不便,经济发展慢,如西藏、新疆。汉族地区:面积少,人口多,生产力和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但资源少。两者形成互补状况,建立统一国家可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历史使命。事实上正是如此。

(3)单一制国家结构的优越性:有利于国家的独立和统一,防止分裂;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2、如何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

要点:

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共分为四款。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其含义是指:在我国,(1)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2)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3)在同一宗教里,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4)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5)有按宗教信仰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也有不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第二款: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第三款: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第四款: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总而言之,尽管信教群众在我国人口中占少数,但他们信仰宗教的自由是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然而,我国也对宗教活动的范围做出了法律的界定,即做到“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