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向世界作文中国走向世界――21世纪丝绸之路再发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走向世界作文中国走向世界――21世纪丝绸之路再

发现

在遥远的古代,当西方 __展开想象的同时,中国也一直对

西方充满了渴望。东西方相互交流的渴望,需要一个通道去实现,这个通道就是丝绸之路。漫长的时间终成历史,在商业文明极度发达的今天,丝绸之路承载的,已不是实实在在的商品,而更多是人们遥望过去的目光,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东西方文明对话与交流的渴望与梦想。

公元1877年,当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

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首次提到“丝绸之路”时,他所指的是一个由道路、绿洲和商业城邦所组成的网络。而这个网络首先指的是把汉代中国和中亚南部、西部以及印度联系起来的简单道路,这些道路上的活动以丝绸贸易为主。

1910 年,德国历史学家阿尔马特?赫尔曼(A. Herrmann)在其出版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代丝绸之路》一书中,更是把丝绸之路所包含的地理范围延伸到了地中海西岸和小亚细亚,确定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内涵,即它是中国古代经由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交往的通道,因为大量的中国生丝和丝织品经由此路西传,故此称作“丝绸之路”。

此时,距离丝绸之路的开通已经至少两千多年了。

黑暗与光明之间

欧罗巴与亚细亚最早的意义,分别是黑暗与光明。据说这是小亚细亚的海员,根据太阳东升西落的位置,赠予这两片土地的名字。当然,这是美洲被人们认识之前的事情。

英国称中国为China,瓷器;希腊则称中国为Seres,丝国。这两个名字,是欧洲人 __的第一印象,既表达了一种渴望,又无可奈何地展示着隔绝与陌生。

在西方 __展开想象的同时,中国也一直对西方充满了渴望。成书于中国战国时代的《穆天子传》,讲到了公元前10世纪时的周穆王拜访西王母的故事。穆天子西行的终点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有人说最远到达了今天波兰的华沙。这部书的内容究竟是否可资借鉴,争论颇多,但它表明,东方人对于穿越屏障去探访异域的渴望,却是一直存在的。

东西方相互交流的渴望,需要一个通道去实现,这个通道就是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是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在古代世界,中国是最早开始种桑、养蚕、生产丝织品的国家。中国的丝绸渊源,可以向上追溯到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近年来,中国各地的考古发现表明,自商、周至战国时期,丝绸的生产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丝织品迄今仍是中国奉献给世界人民的最重要产品之一,它流传广远,涵盖了中国对世界文明的种种贡献。因此,有不少研究者想给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这条路几乎是世界上最为坚硬与难走的道路,在地形图上,它所穿越的地区几乎全是灰褐色。这里是亚洲内陆地区,气候异常干燥,降雨量极其稀少。为希腊人所熟知的帕米尔高原,坐落于从小亚细亚、美索不达米亚通往中国的路途上,它连接着喜玛拉雅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天山、阿尔泰山、阿赖山、兴都库什山等山脉,这是东西世界理想的屏障,但是借助许许多多的山口仍然能够翻越。只是这些山口所在的高山地带,比美洲和欧洲最高的山峰还要高。沙漠和戈壁

是这一带的关键词;盐壳沉积成像魔鬼面孔一样的雅丹地貌,同时还有魔鬼般的危险,非常容易致人迷失;而雪山上流下来的河水,一定是穿越者心目中的仙女,它们在大漠中制造了一个个绿洲,让行走之人有一个中转站,不至于太绝望。

中国的丝绸在公元前1世纪便开始沟通中国与欧洲。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种珍贵的织物被西方人认为是一种植物产品,是一种“树上长出来的羊毛”(普林尼《博物志》)。对于中国人来说,罗马帝国也是一个既神奇又陌生的国度,“毕皆大平正,有类中国,故谓之大秦”(杜佑《通典?边防典》)。“大秦”本意为“ __”。欧亚两个世界互不熟悉,但就在这一段时间内,人们却从未停止欧亚大陆两端之间的经商互市。

从纯粹的商业往来,到思想与信仰的流通,在丝绸之路上建立起来的“对话”体制,有着极其错综复杂的形式和漫长无比的时间历程。

张骞通西域

在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一件事实,是战争而非和平拓宽了我们对地理的认识。在丝绸之路上,这句话同样有效。

亚历山大的远征(公元前334~公元前323年),被许多西方人认为是开通丝绸之路的先驱。在亚历山大之前,没有任何人从西方到东方走得那么遥远与疾速。当他渡过印度河,并取得了对印度国王的胜利时,马其顿人对其荣耀已经厌烦了。亚历山大计划到达整个大地的尽头,但士兵们却认为,他们已经战斗和征服得太多了,所有获得大捷的士兵都放弃了最后的胜利,从那里班师返回了马其顿。虽然亚历山大未能到达最终的目的地,但他为西方带回了佛教和婆罗门教教义的最早概念。

但真正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在汉代的中国。它有一个官方的出生证――张骞通西域。张骞,西汉外交家、探险家,公元前138年,汉武帝的这名使节从长安出发,去寻求可以帮助汉朝免受匈奴劫掠威胁的盟友。他们听说有一个月氏国,被匈奴打败,向西逃去,起初定居在伊犁河一带。如果能联合月氏人,那么匈奴人便处在被夹击之中――这次有着巨大历史意义的远行,起因也是战争。

根据一些陈旧的信息,要到月氏,一定要经过匈奴占领的地界。张骞被俘虏了。经过一系列讨论,匈奴单于没有像对待月氏那样,把

俘虏的头颅制成酒具,而是把他们软禁起来,甚至让其在当地娶妻生子。单于为什么对张骞如此宽容,很令人奇怪。

但张骞并没有放弃等待。10年之后,他还是与助手堂邑父伺机成功逃脱。他们向西逃出了匈奴地界,没找到月氏,却进入了另一个国家――大宛(在今中亚细亚)。在这里,他们见到了一些品种很特殊的马匹。大宛王完全欢迎中国的外交开放,派人护送他们到康居(约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再由康居到了月氏。

月氏被匈奴打败了以后,又从伊犁河一带迁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附近建立了大月氏国。他们生活安逸,似乎忘记了对宿敌的怨恨,或者不愿再惹怒强大的对手,不想再跟匈奴作战。张骞和堂邑父在大月氏住了一年多,还到大夏去了一次。在大夏,他们见到了四川出产的邛竹杖、蜀布,据说这是从身毒(印度)贩来的,这引起了张骞对身毒的兴趣,致使他回国之后又找机会南下寻找身毒。但此时,他们没能说服大月氏国共同对付匈奴,只好回来。经过匈奴地界,又被扣押了一段时间。幸好匈奴发生了内乱,张骞才逃出来回到长安。

张骞虽然没有搬来大月氏的兵,却全面了解了西域的政治和地理情况。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又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