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常见玉石

第二章 常见玉石
第二章 常见玉石

第二章常见玉石

第一节翡翠

一、翡翠的基本性质

(一)矿物组成

翡翠是以硬玉为主的由多种细小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它的主要组成矿物是硬玉(Jadeite),次要矿物有钠铬辉石、透闪石、透辉石、霓石、霓辉石、钠长石,以及铬铁矿、磁铁矿、赤铁矿和褐铁矿等,其中钠铬辉石在有些情况下会成为主要组成矿物。翡翠常见品种有:

1.以硬玉为主的翡翠

以硬玉矿物为主,含微量的Cr3+、Fe3+等杂质,高档翡翠多属于此。

2.闪石化的翡翠

是以硬玉为主的翡翠经后期热液蚀变而成。由于富含Ca2+、Fe2+、Mg2+的热液的烛变作用,部分硬玉矿物转变成阳起石或透闪石。透闪石或阳起石以分散状或脉状出现。

3,钠铬辉石“翡翠”

以钠铬辉石为主(质量分数60%~90%),次要矿物为硬玉、角闪石、钠长石和铬铁矿等。这类“翡翠”多为深翠绿色、深绿色到黑绿色,不透明。对此类以钢铬辉石为主的玉石是否列入翡翠,有人持有异议,认为钠铬辉石不同于硬玉,不能形成硬玉集合体的结构特征,因而不具备翡翠的特性。

(二)化学组成

作为翡翠的主要构成矿物,硬玉的化学成分为NaAlSiO6,并可含有少量Ca、Mg、Fe、Cr、Mn、Ti、S、Cl等,其中Cr、Mn、Fe、Ti、S、Cl等元素对翡翠成分具有重要意义。有些情况下Cr3+可大部分甚至全部地替代硬玉分子中的Al3+。从而使之变成NaCrSi2O6。(钢铬辉石)。表3-2-l是以硬玉为主翡翠的化学成分,有的Ca含量较高,是因为含少量透辉石和透闪石等。

(三)晶系与结晶习性

翡翠本身是矿物集合体,但其主要的组成矿物硬玉属单斜晶系,并且晶形为柱状。

(四)结构

结构是指组成矿物的颗粒大小、形态及相互关系。在宝石学中翡翠的结构统称交织结构,这是因为:在肉眼观察、手持放大镜观察或宝石显微镜的观察中,可以发现翡翠组成矿物全呈柱状或略具拉长的柱粒状,近乎走向排列或交织排列。翡翠的“交织结构”在鉴定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结构特征明显有别于峋玉等玉石的结构特征。如果有条件对翡翠作薄片鉴定附以发现翡翠的“交织结构”可包含以下几种类型的结构特点:

1.粒状纤维交织结构

通常主要由硬玉矿物组成,颗粒较粗,边界平直,没有遭受明显的动力变质和蚀变作用。

表3-2-1世界主要钻军矿区田翡翠的化学成分

1、2—原苏联伊特穆隆达矿床;3、4—原苏联列活—克奇佩利矿床;5—原苏联卡什拉克矿床;6、7—缅甸度冒等矿床;8、9—美国克列尔克里克矿床;10—危地马拉麦塔高矿床;

11、12—日本科塔基矿床

这种翡翠透明度较差。

2.纤维交织结构

由于剪切变形作用的影响,较大颗粒碎裂成细小颗粒,形成核幔结构;当剪切变形作用足够强烈时,则发展成糜棱一超糜棱结构,矿物颗粒通常高度亚颗粒化,并普遍发生晶界活动、波状消光和动态重结晶等现象。这种翡翠矿物颗粒极细(d<0.05mm),因而透明度高,致密而细腻。高档翡翠多属于此。

3.交代结构

长柱状和纤维状的角闪石、阳起石、透闪石等常可交代翡翠中的硬玉矿物而形成纤维粒状变晶结构,交代强烈的变成纤维状变晶结构,交代作用常降低翡翠的价值。

翡翠的结构决定了翡翠的质地、透明度和光泽。一般来讲,矿物颗粒粗,翡翠质地就规松散,透明度和光泽也差;相反,矿物颗粒细者,则翡翠质地细腻致密,透明度好,光泽也强。纤维交织结构者韧性好,而粒状结构者韧性差。

(五)光学性质

1.颜色

翡翠的颜色归纳起来有五类,即白色、绿色、紫色、黄-红色和黑色。

(1)白色

不含任何杂质的硬玉(成分为纯 NaAlSi2O6),应是纯净的白色。但自然界没有绝对纯的,所以常见的白色翡翠是略带灰、略带绿和略带黄的白色,有些白色翡翠还带有褐色,显得很脏。白色翡翠主要用来做雕件。

(2)绿色

绿色是翡翠的常见颜色,所说的“翠”就是指绿色翡翠。绿色翡翠由浅至深分为:浅绿、绿、深绿和墨绿。其中以绿为最佳,深绿次之。大多数绿色翡翠都或多或少地含有杂色,若杂色明显,则影响翡翠的价格,常见带杂色的绿色有;黄绿、灰绿、蓝绿,其中黄绿如果黄色调很浅,仍不失翡翠的艳丽。

翡翠的绿色主要由硬五分子(NaAlSi2O6)中微量的Cr、Fe等杂质引起的,杂质含量越高,颜色越深。类质同象替代有三种情况;

a、当硬玉分子中 Al3+被适量的Cr3+(以及 Ti4+)替代时,则翡翠呈诱人的翠绿色(研究表明这种高档绿色还与翡翠中微量的 S2-和 Cl-有联系);但若Cr3+的含量很高时(钠铬辉石质量分数超过50%),则翡翠变成不透明的黑绿色,即钠铬辉石翡翠。

b当硬玉分子中Al3+主要被Fe3+替代时,翡翠呈发暗的绿色,不如含Cr翡翠的颜色那么鲜艳、明快,油青种属于此类。

。当硬玉分子中Al3+同时被Fe3+和Cr3+替代时,则翡翠颜色介于前两者之间,视Fe‘“和Cr3+的比例而定。

(3)紫色

紫色翡翠也称紫翠,按其深浅变化可有浅紫、粉紫、紫、蓝紫,甚至于近乎蓝色。过去传统观念认为由微量的Mn致色。香港欧阳秋眉教授(1993)和美国Rossman(1974)认为紫色翡翠是因为Fe2+和Fe3+离子跃迁而致色。

(4)黄色和红色

黄色和红色是次生颜色。白色、紫色或绿色翡翠形成后,由于某些原因使其暴露于地表,遭受风化林滤,使Fe2+变为Fe3+形成赤铁矿或褐铁矿,沿翡翠颗粒之间的显微缝隙慢慢渗入而成。鲜艳的红色也称“翡”或“红翡”。

(5)黑色

翡翠的黑色外表看来有两种,一种为深墨绿色,主要是由于铬、铁含量高造成的,强光源照射呈绿色,此种翡翠的折射率和密度比一般翡翠高,折射率一般为1.67~1.68,密度为3.4g/cm3左右。另一种是呈深灰至灰黑色的翡翠,这种黑色是由于含有暗色矿物的杂质造成的,看上去很脏,是较为低档的翡翠。

在珠宝界,对翡翠的一些颜色组合给予了一些特定的名称,如春花、福禄寿。春花:紫色、绿色、白色相接,紫、绿无形,有着花怒放之意。福、禄、寿:绿色、红色、紫色同时存在于一块翡翠上,象征吉祥如意,代表福禄寿三喜。

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干变万化。其色的形状与组合,色的深浅与分布都有差别。有时同一块料上可有五种颜色。

2.光泽及透明度

翡翠为玻璃光泽。半透明一不透明,极少为透明。一般来说,翡翠矿物颗粒越细则透明度(即“水头”)越好,光泽越强;颗粒越粗,则透明度、光泽越差。另外翡翠中Fe、Cr 等杂质元素含量太高时,透明度变差(甚至不透明)。

3.折射率

翡翠的折射率为 1.666~l.680(土0.008),点测法为 1.65~1.67,一般为1.66。 4.光性特征.

硬玉为单斜晶系,二轴晶,正光性,ZV=72°。翡翠为非均质集合体。

5.吸收光谱

437um线是翡翠的特征吸收谱线,是铁的吸收。630um、660um、690um带或线是铝致色的绿色翡翠的特征线,绿色越浓艳铬线越清晰,如果绿色很浅,则630um就不易观察到。染色的绿色在660um处都有一条非常明显的宽带,无630um、690um吸收带。

6.发光性

天然翡翠绝大多数无荧光,少数绿色翡翠有弱绿色荧光。白色翡翠中若长石经高岭石化后可显弱蓝色荧光。

漂白、注油翡翠有橙黄色荧光。充填处理翡翠早期(早期B货)有弱至中等的黄绿、蓝绿色荧光,近期充填处理翡翠无至弱绿色荧光。染色的红色翡翠有橙红色荧光。

(六)力学性质

1.解理(翠性)

硬玉具两组完全解理,在翡翠表面上表现为星点状闪光,也称“翠性”,是翡翠与相似玉石的重要鉴别特征。翠性的“大小”与硬玉颗粒大小有关。翠性小时即使借助放大镜或显微镜也不易发现,说明颗粒细小致密,韧性好;反之,翠性明显易见则说明颗粒较粗大,结构不够紧密,韧性差。

2.硬度

H M= 6.5~ 7。

3.密度

ρ=3.30~3.36g/cm3,几乎等于二碘甲烷3.32g/cm3的密度,翡翠密度随其中Fe、Cr等元素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二、翡翠的鉴定特征

翡翠的鉴定在这里仅指成品的鉴定。

1.肉眼鉴定

翡翠的肉眼鉴定十分重要,是鉴定翡翠的基础。

(l)“翠性”和结构

翠性是硬玉的解理面在翡翠的表面表现出的星点状、线状及片状闪光。稍微转动翡翠样品,借助阳光或灯光在翡翠的表面寻找“翠性”星点状、线状、片状的闪光。线状、片状闪光多出现在粒状纤维交织结构的翡翠中,较易观察。颗粒越细越不易寻找,这时可用10倍放大镜观察。在翡翠中常可见白色团块状的“石花”或“石脑”,翠性在这附近较易观察。

纤维交织结构是由无数个细小硬玉晶体交织在一起而成,可见星点状和线状的闪光。粒状纤维交织结构是由纤维状和粒状硬玉混合交织而成,除星点状、线状闪光外,还可见到片状闪光。

粒状结构是由结晶较粗的硬玉颗粒组成的,极易看到翠性,且以片状闪光为主。

(2)颜色

翡翠的颜色丰富多彩,是其他玉石所不具备的,所以看颜色不仅要看色彩与色调,也要注意到颜色的组合和分布。

另外,看颜色不是为了分级评价翡翠,而是鉴别真伪,这里主要须观察颜色是否正,是否是翡翠经常出现的颜色,以区别于相似玉石;还要观察颜色的分布,是否呈丝网状、沿微裂隙分布,以此来判断颜色为原生还是次生或入工所致。

(3)光泽

翡翠的光泽是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或者是带油脂的玻璃光泽,透明水头好的翡翠清润透澈,为其他玉石所没有。

(4)滑感

翡翠结构致密而细腻,硬度较高,抛光后表面很光滑,其戒面和澳洲玉的戒面相比,翡翠戒面手感非常光滑,而澳洲玉则较涩粘。

(5)凉感

将翡翠光滑表面贴于脸上或唇边有凉凉的感觉。

(6)掂重

翡翠的密度为3.33g/cm3,大于多数绿色玉石。用手掂量,翡翠较重,有打手的感觉,而澳洲玉等则较轻。

2.仪器鉴定

鉴定翡翠常用的仪器有折射仪、偏光镜、显微镜、紫外荧光、分光镜、密度天平、查尔斯滤色镜、红外光谱、X-荧光光谱等。可以分成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是否为翡翠

测定翡翠的密度(3.33g/cm3)、折射率( 1.66)、偏光性(非均质集合体)、吸收光谱(437um吸收钱)等几个项目,如果所测样品均符合以上数据则可定为翡翠。

(2)确定翡翠的颜色

翡翠的颜色是翡翠的价值所在,有些看上去很美的绿色、红色或紫色,却是人工染色而成。此时需借助显微镜观察颜色的形状及颜色的分布形式,并结合分光镜观察及查尔斯滤色镜下的观察以确定颜色是天然成因还是人工原因。

(3)确定翡翠是否经过优化处理

翡翠的人工处理方法很多,其中主要的有染色处理、浸油、浸蜡处理、漂白处理、充填处理。这几种处理可单独存在也可同时出现。鉴定人工(优化)处理的翡翠主要通过显微镜观察和红外光谱测试。

此外还可以用X-荧光分析法测定其染料,充填物或清洗剂中的Cl等。

三、翡翠与相似玉石的鉴别

主要是与相似的绿色天然玉石的鉴别。常见的有十几种,大致可分为软玉类、蛇纹石玉石类、石美质玉石类、石榴子石质玉石、长石质玉石及其他玉石等,详见表3-2-2。

1.软玉类

软玉类的玉石,具典型的纤维交织结构,与翡翠比较,颗粒更为细小,外观更为细腻,所以尽管这类(角闪石类)矿物也具两组极完全的解理,但在软玉的成品或原石上却见不到星点状或线状闪光,更无片状闪光。软玉的绿色为暗绿色,颜色较均匀。此外密度、折射率、吸收光谱也与翡翠完全不同,如果用红外光谱测定,软玉属透闪石的结构,并在3000~4000cm-1处有水的吸收。

2.蛇纹石玉类

蛇纹石玉的绿色趋于黄绿色,色较浅淡,均匀,明显的油脂光泽,硬度、密度、折射率均低于翡翠,无星点状闪光,极易与翡翠区分,红外光谱测试为蛇纹石矿物。

3.石英质玉石类

(1)石英岩、染色石英岩

常见的石英岩为无色,也有些石英岩为浅绿色,而冒充翡翠的多是染成艳绿色的石英岩(有人称为马来西亚玉)。这种玉石的特点是粒状结构,无翠性闪光。密度、折射率和吸收光谱与翡翠完全不同。染色石英岩的绿色沿颗粒之间的缝隙进入,所以绿色呈网状分布,粒间见染料,滤色镜下可呈红色,也可不变色,具明显的650um宽吸收带。

(2)东陵石

东陵石是含铬云母的石英岩。其特点是在石英颗粒之间有片状绿色的铬云母,在粒状石英颗粒间隙中呈片状闪光。有些东陵石因颜色较浅,经过人工的染色处理,处理过的东陵石在滤色镜下呈红色,颗粒之间见染料,具650um宽吸收带。

(3)澳洲玉

简称澳玉,是指产在澳大利亚的绿玉髓。玉髓是隐晶质的石英,颗粒极为细小,因此剧R绝见木到石英颗粒,即使在高倍显微镜下隐晶质的石英粒也极为细小。密度、折射率与翡翠截然不同,油脂光泽,因此较易区分。

(4)密玉

密玉是产于河南密县的绿色石英,因而得名。它呈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密度263~2.70g/cm3,折射率1.54,低于翡翠3.33g/cm3的密度值和1.66的折射率。粒状结构,无翠性,常可见染成绿色的密玉用于模仿翡翠,这种染色的密五颜色呈网状沿石英颗粒边缘分布,具650um吸收带。

4.石榴子石玉石类

产自南非的一种绿色钙铝榴石,有人称之为南非玉或特兰斯瓦尔玉。特点是粒状结构,颜色不均,常见暗绿色或黑色斑点,密度和折射率平均高于翡翠。滤色镜下显红色。均质集合体,所以正交偏光镜下仍为全黑。

产于肯尼亚的含水钙铝榴石,也称为特萨沃石,粒状结构,颜色不均,密度可与翡翠相当,折射率偏高于翡翠。

产于我国青海的含水钙铝榴石,粒状结构,有暗绿或黑色斑点,滤色镜下呈红色,折射率与密度均高于翡翠。

5、长石质玉石

(l)独山玉

独山玉是一种黝帘石化的斜长石,因产自河南独山而得名。颜色以白、绿为主,很不均匀,绿色常为蓝绿色,粒状结构,绿色在滤色下镜下为红色,密度、折射率均低于翡翠。

(2)天河石

天河石是含钾、锶的绿色、蓝绿色微斜长石,具微斜长石的格子状构造,密度与折射率均低于翡翠。

6.其他与翡翠相似的玉石

(1)“加州玉”

产于美国加里福尼亚的符山石岩,具纤维状或放射状纤维结构,颜色主要为绿和黄绿色,密度与翡翠极为相近,折射率高于翡翠。

(2)葡萄石

具放射状纤维结构,纤维构成球形的集合体,状如葡萄,密度、折射率都低于翡翠。

(3)钠长硬玉

暗绿色至黑色,含钢长石及铬透辉石,密度低,折射率低。

四、翡翠仿制品的鉴定

翡翠的仿制品主要是人造玻璃。按照仿翡翠玻璃的外部特征及市场出现的先后次序,大致分为以下五种:“料器”、仿玉玻璃、脱玻化玻璃、“马来西亚玉”、现代仿翠玻璃。

1.“料器”(人造玻璃)

玉器行业把早期佑翡翠人造玻璃称为“料器”。从上世纪至本世纪60年代均有出现,特点是半透明绿色,具大小不等的圆形气泡,肉眼即可辨别。颜色不均,见旋涡状构造;贝壳状断口;有些密度较高,是加铅的人造玻璃;折射率由1.4至1.7不等;荧光可有可无。在许多才辈留下的遗物中的绿色仿玉的戒面、帽扣、答针等都属于此类。

2.仿玉玻璃

大致出现在50~70年代,主要是半透明至透明的绿色人造玻璃,颜色鲜艳,均匀,一般无旋涡状构造,偶见气泡,贝壳状断口,折射率1.51~l.55,密度2.4~2.5g/cm3,一般无荧光。

3.脱玻化玻璃

大约出现在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在国外把这种仿玉的玻璃称为依莫利宝石(lmoristone)或准玉(Meta jade)。这是经过人工的脱玻化作用,使非晶质的玻璃部分“重结晶”雄似“重结晶”。在正交偏光镜下如翡翠的晶质集合体,肉眼看上去也类似绵状物。但这种规化玻璃的折射率仅为1.50~1.52,密度为2.40~2.50g/cm3,硬度为5,贝壳状断口。

4.现代仿翡翠玻璃

现代仿翡翠玻璃常呈半透明至不透明,具特殊的流状、叶片状结构,密度 2.4~2.5g /cm3,折射率1.52士,贝壳状断口。

五、翡翠的优化处理及其签定特征

(-)染色(炝色)处理

1.染色目的

使颜色浅、甚至无色的翡翠变成绿色、红色或紫色,以劣充优达到获得较多经济利益的目的,是最原始、最易制做的处理方法。

2.选料

用于染色的翡翠要有一定的缝隙,也就是颗粒较粗者比较适宜。

3.染色方法

染色的方法很多,但基本上大同小异。首先将选好的待染色的翡翠用稀酸清洗,干燥后放入准备好的染料(如氨基染料)或颜料(如铬酸盐)的溶液中,稍微加热,浸泡的时间视酷的大小和质地而定。

已染上颜色的翡翠需再次烘干上蜡,为的是增加透明度,掩盖缝隙。

她色是先将翡翠加热,使细小的翡翠颗粒之间产生微裂隙,然后迅速放入有色的染料或颜料溶液中,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浸泡时间,但颜色沿裂隙分布会更加明显。

4.耐久性

染色翡翠的耐久性较差。因为着色剂没有进入晶体结构而是在颗粒之间的缝隙中或在纽裂中,当遇到紫外线的照射或接触酸性、碱性溶液时,甚至经过空气的氧化作用时,染料就会发生变化或被溶解掉,使本来染的鲜艳的颜色变为褐色或浅色,甚至成为无色。

5.鉴定特征

(1)放大检查

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颜色的分布,由于染料沿颗粒或裂隙进入翡翠,所以看到的颜色呈丝网状分布,在较大的结裂中可见染料的沉淀或聚集。而她色翡翠可以看到清晰的人工炸裂纹。

(2)光谱特征

天然绿色翡翠中690um、660um、630um吸收线近于等距而且强度由高到低逐渐变弱。而人工染色的绿色翡翠无690um、630um吸收线,仅在650um处出现一宽带。人工染色的其它玉石(如玉英宕、方解石等)也一样。

(3)查尔斯滤色镜

多数染色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显棕红色或浅棕红色。但近期有些染色翡翠由于规的着色剂的改变,在滤色镜下不显红色。染成红色的翡翠在滤色镜下也为红色,染成紫色的翡翠有人认为是Cr致色,在滤色镜下呈红色。

(4)红外光谱

经染料染色的翡翠在红外光谱中出现2854cm-1和2920cm-1的反映有机物存在的振动。

(5)其他方法

有些染色翡翠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会发黄绿色或橙红色(染红色翡翠)荧光;若将染色翡翠放在盐酸中浸泡,会将梁上去的颜色溶解;还可用加热的方法确定翡翠的颜色是否为染色,因为染色的翡翠易碳化。

(二)加热处理

1.加热目的

加热是为了使黄色、棕色、褐色的翡翠转变成鲜艳的红色,因为黄色棕色和褐色翡翠的颜色都是次生的。由于风化淋滤作用使铁的氧化物褐铁矿、赤铁矿等沿翡翠颗粒之间的缝隙渗入而成,加热的目的是促进氧化作用的发生。

2.选料

不是所有的翡翠都能加热生成红色,只有黄色、棕色、褐色的翡翠才能进行热处理产生红色。并且应使大小相近的翡翠同炉加热。

3.加热方法

将选好的翡翠清洗干净后放在加热炉中加温。温度不需太高,样品最好包上,悬空吊在炉中。升温速度要缓慢,当升到一定温度时,翡翠颜色转变为猪肝色时,开始缓慢降温,冷却之后翡翠就呈现红色。为获得较鲜艳的红色,可进一步将翡翠浸泡在漂白水中,数小时进行氯化,以增加它的艳丽程度。

4.耐久性

具与天然红色翡翠同样的耐久性。

5.鉴定特征

因为与天然红色翡翠的形成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通过加热加速了褐铁矿失水的过程,使其在炉中转变成了赤铁矿,一般不必区别,也不易区别。如果一定找出某些不同的话,天然红色翡翠稍微透明一些,而加热的红色翡翠则有干的感觉。

(三)浸油浸蜡处理

1.目的

掩盖翡翠的裂纹,增加透明度。

2.选料

选择裂纹较多、质地较差的翡翠原石或成品。

3.处理方法

将选择好的翡翠放入油或蜡的液体中,稍稍加温,浸泡,使油或蜡的液体沿裂隙和微小缝隙渗入,经过再抛光可增加透明度,使原有的缝隙变得不明显。

4.耐久性

这种处理方法不可能耐久,只是暂时掩盖了较为明显的裂纹,增加了光的折射和反射能力,同此使透明度有所提高,当这样的样品遇到酸性溶液就会溶解,如果遇到高温也会使油或蜡质溢出。

5.鉴定特征

(1)酸洗:在盐酸中浸泡,裂纹得以恢复。

(2)加热:缓慢地在酒精灯上加热可使油或蜡出熔。

(3)红外光谱:有机物峰明显,浸蜡者具明显的2854cm-1、2920cm-1特征谱。

(4)紫外荧光:浸油者可有黄色荧光,浸蜡者可有蓝白色荧光。

(5)光泽:光泽暗淡,呈明显的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四)漂白处理

1.目的

翡翠的颗粒常因存在着一些铁、锰等元素的杂质,而产生黑、灰、褐、黄等杂色,影响了翡翠的美观程度,降低翡翠的价值。为了去掉这些杂色,人们采用化学的方法给翡翠“洗澡”或“冲凉”,可使很脏的翡翠变得干净。

这种处理方法古来有之,在传统的玉器加工中称此为“洗澡”或“过酸梅”。

2.选料

要选择结构不太紧密,且又基底泛黄、泛灰、泛褐等脏色调的翡翠成品或小块的原石,块大者可切成片状。

3.处理方法

早期的漂白处理主要是在酸梅汁或漂白液里浸泡,根据样品情况确定时间,一般需2~3周,并不时查看,直至变干净为止。

近期的漂白是将样品浸到盐酸中,不断查看,直至脏色去掉,这种经过酸性溶液清洗的翡翠还要放在弱碱性溶液中进行中和反应,使进入缝隙中的酸液不再继续起作用。

4.耐久性

轻度的酸洗没有使翡翠的整体结构发生改变,只是将样品表面的杂色去掉了,会轻微破坏翡翠表面的结构,因此不会影响翡翠的耐久性,而严重的漂白就会使翡翠的结构破坏到一定深度,但还没有达到需要固结的程度。

5.鉴定特征

轻度的漂白,不易发现,只在抛光样品的表面留下极细的裂纹。较为明显的漂白则在翡翠的表面留下明显的裂纹,纵横交错,因为没有浸蜡和注胶,所以看上去发白,较平,虽然杂色去掉了,但表面的结构遭到破坏,实际上这种方法并没有使价值提高很多。因为没有充填物的表面裂纹是一目了然的。

(五)漂白加充填处理

这里讲的是漂白处理加上充填处理就是翡翠行内俗称的“B货”。

“B货”的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是英文漂白一词“Bleach”正好是“B”开头,而所说的“B”货将脏色调的翡翠漂白了。所以这是很恰当的描述,因此取英文“B”代替这种处理方法,实为简称。另一种说法是有一商人正销售这种经过漂白加充填的翡翠。有人询问他为什么这种看上去较为美丽的翡翠价格又很便宜?情急之中,他说这种翡翠是B类的不同于那种未经任何处理的A类翡翠,所以就这样叫开了,这是按翡翠是否经过处理而划分的类别。无论如何解释,宝石界的人都习惯将这种先经漂白处理,又经充填的翡翠称为“B”货。

1.目的

充填处理是指对经过严重酸洗的翡翠进行充填固结的一种处理。从结构破坏程度上看,在溶解棒翡翠中的杂色、脏色的同时,也溶解掉部分翡翠颗粒,将翡翠特有的较为致密的结构破坏,因此在颗粒之间出现较多较大的缝隙,有的甚至呈疏松的面包渣状,这样的翡翠不可能直接使用,所以必须用一些能够起固结作用的有机聚合物(如树脂或塑料)充填于缝隙之间,即固结了翡翠又加强了透明度。这就是充填处理的主要目的。

2.选料

漂白加充填处理的选料与漂白处理选料类似,结构不能太致密,可有些绿色,底色很脏有杂色。如油青种的翡翠就木能进行漂白充填处理。

3.优化处理翡翠(即B货翡翠)制作的主要步骤

早期的翡翠B货做法很简单、先挑选好料或成品,然后用酸浸泡,直到腐蚀掉表层的杂色和污点后,涂上一层蜡,填平缝隙。这种表层涂蜡的早期翡翠B货,肉眼极易识别,因为蜡的光泽明显低于翡翠的玻璃光泽;蜡遇热后会变软、脱落;用普通的针尖也可轻试。这种粗糙的早期翡翠B货即使不经加热,过几个月就会出现许多微小裂隙,裂隙中常析出(氧化)褐色粉末。这种早期翡翠B货市场上已不多见。

近期的翡翠优化处理技术有了很大提高,通常经过选料、强酸浸泡、弱碱中和、烘干、填充、抛光6个步骤来完成处理的全过程。

4.耐久性

早期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耐久性很差,大多已氧化桥出褐色物质,变得比米处理前还要差。近期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翡翠耐久性较好,看上去光润油亮,有人作过老化实验,在紫外光较长时间照射下,未发生明显变化,但不能接触酸性介质。

5.鉴定特征

(1)肉眼观察

a.光泽

由于加入充填物为树脂或塑料等有机聚合物,所以影响了翡翠的光泽,这种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常有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或者是玻璃光泽与树脂光泽、蜡状光泽混合。

b.颜色

虽然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的绿色仍为原生颜色,但经过酸性溶液的浸泡,基底变白了,

绿色也变得发黄,看起来很不自然,绿色分布较浮,原本丝状、带状的颜色被渐渐扩展开来,原来颜色的定向性也被破坏了。

c.表面特征

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由于充填物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所以表面易产生“桔皮效应”即表面凹凸不平,在原生的纪裂处呈较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给裂组成了纵横交错的“沟渠”。近期加工技术较好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表面非常光滑,无上述现象,须更加仔细的观察和测定。

(2)仪器测定

a.密度

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多数密度较低,为3.0~3.3g/cm3,少数达3.33g/cm3。

b.折射率

漂白加充填处理翡翠的折射率略低,为1.65(点测);有些则为1.66,与未处理的翡翠相同,所以折射率的测定只能作为参考数据。

c.荧光性

紫外荧光检查,早期制作的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绝大多数有荧光,即短波:弱,黄绿或蓝绿(蓝白),长波:中至强,黄绿或蓝白色。但近期这种方法处理的翡翠通常长短波均无荧光,即使有也为极弱绿色,所以如果看到较强的黄绿、蓝白色荧光则可确定为早期的“B”货,因为未经任何处理的翡翠也无此荧光。

d.放大检查

放大检查是鉴定这种处理翡翠的有效方法。分为表面观察和内部观察。

首先用反射光观察样品的表面,通常可见到三种情况:A.表面呈核皮状,凹凸不平,伴随有交叉的缓裂凹沟,这是确定无疑的漂白加充填的翡翠,也就是翡翠“B货”。注意,要规光不良造成表面不平与这种由于充填物硬度变低造成的不平区分开,前者在凹坑处可见颗粒状晶体,解理面翠性闪光,裂缝隙边缘较尖锐,而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的凹坑处不见硬玉晶体及解理,翠性不明显,在结裂的缝隙边缘圆滑因为缝隙已被浸蚀和充填。B.表面抛光较好,但局部可见细小裂纹相对集中。这是因为翡翠经漂白加充填处理后又经过较为细致认真地再抛光,使得表面较光滑,局部细小裂纹是被破坏的翡翠颗粒间的极细小缝隙未被充填的表现。C.表面极为光滑,细小的裂纹很少,但在表面出现很多类似翠性反光的亮点,亮点往往是在较粗大颗粒的表面或内部,沿解理方向有许多亮点,重叠分布,而不是解理整体的片状闪光。如将显微镜放大到最大倍(70倍或140倍),可见这许多小亮点为小的气泡,由此分析,这是由于在充填处理时未能把缝隙里面的空气全部抽空而保留下来的气泡。

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需要用透射光。经过漂白加充填处理的翡翠结构松散、颗粒边缘界限模糊、颗粒破碎、解理不连贯(图版33)。

e.红外光谱

红外光谱分析是测定有无充填物的有效方法,目前所用的充填物是有固结作用的测聚合物,特点是成分中含有碳氢的羟基,而且不同的充填物羟基的结构不同,呈现不同的吸收谱带,目前常见的吸收谱带如图3-2-1。

六、翡翠的质量评价

翡翠的质量评价可以从颜色、结构、透明度、净度、切工、重量六个方面进行。

1.颜色

颜色评价是翡翠质量评价的关键。传统珠宝界对翡翠颜色评价有许多说法,如浓、阳、俏、匀等。综合前人的提法,我们认为翡翠颜色质量的评价可有以下几方面的考虑:纯正、浓艳、均匀、协调。

纯正:高档翡翠具有纯正的绿色。按照传统习惯及市场需求,高档翡翠(绿色品种)应

具有纯正的绿色,或略具黄色色调的绿色、灰色、褐色、棕色、黑色、蓝色等色调均被视为杂色色调,这些杂色色调越浓,翡翠颜色质量越低。

浓艳:高档翡翠要求颜色浓艳,即要求颜色饱和度和明亮程度的适中搭配,过浅的绿色给人以明亮感但不艳丽,过浓的绿色使样品透明度降低,给人以沉重感。

均匀、协调:天然翡翠的颜色多呈丝状、片状分布,很难达到均匀,一般来说如果某块翡翠制品的颜色达到通绿,被视为高档品。另一方面翡翠的绿色多集中在丝状、片状的集合作中,而其周围常为浅色、无色或其他颜色的基调,当翡翠中的绿色与其周围的基调颜色能达到一种协调和互为映衬的关系时,颜色质量也将被视为上乘。

2.结构

极细的纤维交织结构是高档翡翠的必备条件,具这种结构的翡翠油润、细腻;反之,颗粒粗大,结合松散,质量将明显下降。

3.透明度

翡翠是多晶质矿物集合体,透明者极为罕见。传统玉器行业称之为“水”、“水头”,受自身组成矿物粒度大小、结合方式、裂纹多少、颜色深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绝大部分翡翠都是不透明至半透明。当一块翡翠制品有艳丽的颜色,再有一定的透明度时,该翡翠的质量可为上乘。

4.净度

净度系指翡翠内部包含的其他矿物包裹体和裂纹,天然翡翠中可有白色、黑色团块状矿物或矿物集合体。这些包裹体的存在将影响颜色和美观。由于这些白、黑色包裹体的硬度与翡翠有差异,也放将明显地影响她光质量。

5.切工

翡翠的切工包括首饰(戒面、耳钉等)、挂件、摆件等几种类型,对于戒面、耳针等的切工,要求突出颜色、切工规整、抛光优良;而对于挂件、摆件的质量评价来说,工匠们的巧妙构思、娴熟技艺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6.重量

翡翠制品的价值不受重量的严格限制,但是在颜色、质地、透明度等质量相同或相近a 情况下,尺寸大的也就是重量大的制品价值高。

七、翡翠的产地简介

1.主要产地

缅甸是翡翠的主要产地。据有关资料报道,缅甸年产翡翠矿石(原生矿和砂矿)300-500t。世界上95%以上的翡翠产于缅甸。

在危地马拉、俄罗斯、美国、日本和新西兰等国也有翡翠产出,但翡翠不是质次,就是并不成商业开采的规模。据说日本产出的翡翠中也有绿色的可做戒面的高档翡翠,但产量失低。

2.缅甸翡翠的地质特征及矿床类型

缅甸翡翠矿床发现于1871年。翡翠矿床分布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接合部的外弧制杂岩体内。矿区位于缅甸北部孟拱西北部的乌尤河上游地区。向东为滇西高黎贡山变质岩带。

孟拱产翡翠的蛇纹岩带呈北东一南西向延展,长约250cm,宽约15cm,面积3000km2按矿床的成因类型可分两种,即原生矿床和次生(外生)矿床。

(1)原生矿床

翡翠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和岩株状产出。矿体具环带状构造,由内向外分别为:中心部分一硬玉岩带,由白色硬玉矿物组成,其中产优质翡翠;向脉壁方向渐变为钠长岩一硬玉岩带和细粒钠长岩带,其中产块状角砾状艳绿色硬玉钢长岩(含铬大于3%)。原生矿床中的翡翠,称山料或新厂玉。

(2)附生矿床

a.产于冲积砂层的翡翠矿床

由度冒翡翠原生矿床及其未发现的原生矿床风化剥蚀搬运到乌尤河流域沉积而成,主要分布在乌尤河上游度冒之东及东南的坎底蒙冒、潘冒、卡查冒、塞克米梗、桑卡等村庄附近的河谷中,其中蒙冒是最大的翡翠冲积砂矿床,并以坎底玉和蒙冒玉较为著名。共同特点是以黑皮者居多。

b.产于第三纪砾岩层的翡翠矿床

位于乌尤河上游的一条支流内,未发现原生矿床,产于老第三纪古砾石层中,并位于蛇纹岩化橄榄岩之上,所产翡翠,称新老厂玉。

含翡翠砾石层产有透明度很好具有高翠的特级翡翠,有些翡翠砾石重达百余公斤,其中以韦卡、帕卡两地著称。共同特点为皮色较浅,多为黄沙皮、白沙皮和浅褐色皮。

中国玉器知识大全

中国玉器知识大全-如何鉴别玉器 编辑:九天草 来源:中国吉祥文化网 时间:2010-11-16 19:40:42 点击:5931 分享 到: 玉,以其质地细腻,玲珑剔透,自古被人们所喜爱。 玉具有除热、柔筋强骨,安魂魄、利血脉、明耳目长等疗效。玉能养人,人能养玉。 鉴定玉的标准,一般有以下几条: 一是看玉的比重。比重越大,玉越珍贵。

二是看玉的硬度。硬度越强者玉石越佳。 三是看玉的色泽。红的为翡,绿的为翠。翡和翠布满就可以称为宝石。当然玲珑剔透也是一个方面。 四是听玉的声音。脆者为佳,哑者为劣。 五是看做工。常言道:黄金有价玉无价。这句话并不科学。所有的玉都是论斤,论立方购买的。和艺术结合,才决定它的价格。 六是看玉的时间。玉有古玉和现代玉之分。古玉就是文物。现代玉就是艺术品。一块年代久远的古玉,价值可以连城。

一般所称中国"四大名玉",是新疆产出的"和田玉"、河南南阳产出的"独山玉",陕西蓝田玉和辽宁岫岩县产出的"岫玉"。 和田玉 按产状分三种类型: (1)仔玉:从河流中捡出的玉石,它是原生石经过剥蚀,冲刷搬运到水系中的大卵石,这种玉小块多,大块少,质地好,水头足,色泽洁净,其中常有羊脂玉仔出现。 (2)山料水玉:经冰川和洪水等搬运的软玉,其特点是块度大,表面光滑 (3)山料玉:指直接从玉石矿中采出的原生玉石。 独山玉

颜色复杂多样,在玉石上分布表现为二:一是各色相互浸染交错,杂乱无章,另一类表现为大致呈平行带状展市,且有色相、浓度上表现为呈渐变的关系。它的质地近似于软玉和翡翠,具有坚韧致密细腻的性质。它的透明度从半透明、微透明到不透明都可以见到。 蓝田玉 名称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其后,《后汉书。外戚传》、张衡《西京赋》、《广雅》、《水经注》和《元和郡县图志》等古书,都有蓝田产玉的记载。至明万历年间,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所谓蓝田,即葱岭(昆仑山)出玉之别名,而后也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从此引起后世人的纷争,有的说蓝田根本不产玉,有的说即使产玉可能是莱玉(色绿似菜叶的玉石)。近些年,陕西地质工作者在蓝田发现了蛇纹石化大理岩玉料,认为它就是古代记载的蓝田玉(1978年11月23日《人民日报》)。这一发现不仅引起了寻找珠玉原料的地质界重视,也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兴趣。1982年,地质矿产部地质博物馆,展出了上述蓝田玉的原石。这种蛇纹石化强烈时,局部已经变成与岫玉相同的玉石了。玉质从外观上看,有黄色、浅绿色等不均匀的色调,并伴随浅白色的大理岩。这种玉石虽然不很美观,但因为蓝田地处西安古城附近,玉质硬度为4 左右,容易加工,所以古人有可能采用做为装饰品。在汉代玉器中有两件很像现今的蓝田玉,一件是在陕西汉武帝茂陵附近出土的大型玉铺首嵌在古墓门上;另一件是故宫博物院藏的汉

常见玉石的鉴定

第5章常见玉石的鉴定 5.1 翡翠(硬玉)(jade)的鉴定 5.1.1 翡翠原石的鉴定 1. 习性与产出状态 2. 矿物成分 3. 结构构造 4. 翠性 5. 比重 5.1.1 翡翠成品的鉴定 1.肉眼鉴别 颜色变化、变斑晶交织结构、纤维状交织结构等,若斑晶够大,尚能见“翠性”或“苍蝇翅”;玻璃到珍珠光泽;透明度变明大,一般关透明到不透明。 2.仪器测定 (1)折射率仪:折射率约为1.66。 (2)比重:3.34。 (3)分光镜:无色者能见到437nm的谱线;绿色者除此之外,在690、660、630nm 处可能分别见到一弱带。 (4)偏光镜:在正交偏光镜下旋转360度,为全亮。

3.和相似宝石的区别 和翡翠易相混的宝石有软玉,独山玉,澳玉、石英岩玉、符山石玉、岫玉、祖母绿、染色大理等,但通过肉眼观察和仪器测定很容易将它们区别开来,因为它们的物理特征有明显差别。 4. 优化处理翡翠B货、C货和B+C货的鉴定 在珠宝界,一般将除加工外,未经过任何物理、化学处理,颜色结构均匀天然的,没有外来物加入的翡翠称为A货;颜色为天然的,为了增加其净度而经强酸处理,并在处理后进行注胶或其他物充填的翡翠称为B货;天然无色,其颜色由人工染色而成的翡翠称C货;若既经强酸处理,胶充填,又进行过染色的翡翠称B+C 货。 (1)C货翡翠的鉴定:可从下列几方面去留意观察。 A. 对颜色; B. 查尔斯滤色镜; C. 用分光镜观察; D. 紫外光下的反应。 (2)B货翡翠的鉴定:可从下列几方面去留意观察。 A. 颜色方面; 2. 光泽方面; 3. 结构方面; 4. 比重方面; 5. 表面特征; 6. 紫外灯下的反应; 7. 用红外线吸收光谱仪鉴别; 5.2 软玉(nephrite)的鉴定 5.2.1 软玉原石的鉴定

玉石及硬度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硬度分为:①划痕硬度.主要用于比较不同矿物地软硬程度,方法是选一根一端硬一端软地棒,将被测材料沿棒划过,根据出现划痕地位置确定被测材料地软硬.定性地说,硬物体划出地划痕长,软物体划出地划痕短.②压入硬度.主要用于金属材料,方法是用一定地载荷将规定地压头压入被测材料,以材料表面局部塑性变形地大小比较被测材料地软硬.由于压头、载荷以及载荷持续时间地不同,压入硬度有多种,主要是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和显微硬度等几种.③回跳硬度.主要用于金属材料,方法是使一特制地小锤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冲击被测材料地试样,并以试样在冲击过程中储存(继而释放)应变能地多少(通过小锤地回跳高度测定)确定材料地硬度. 早在年,提出摩氏硬度计.按照他们地软硬程度分为十级:)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简单记忆方法:滑石方、萤磷长、石英黄玉刚金刚. 各级之间硬度地差异不是均等地,等级之间只表示硬度地相对大小. 试验钢铁硬度地最普通方法是用锉刀在工件边缘上锉擦,由其表面所呈现地擦痕深浅以判定其硬度地高低.这种方法称为锉试法,这种方法不太科学.用硬度试验机来试验比较准确,是现代试验硬度常用地方法.常用地硬度测定方法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等测试方法硬度是衡量金属材料软硬程度地一项重要地性能指标,它既可理解为是材料抵抗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或破坏地能力,也可表述为材料抵抗残余变形和反破坏地能力.硬度不是一个简单地物理概念,而是材料弹性、塑性、强度和韧性等力学性能地综合指标.硬度试验根据其测试方法地不同可分为静压法(如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等)、划痕法(如莫氏硬度)、回跳法(如肖氏硬度)及显微硬度、高温硬度等多种方法. 布氏硬度以[()]表示(\)(参照-),生产中常用布氏硬度法测定经退火、正火和调质地钢件,以及铸铁、有色金属、低合金结构钢等毛胚或半成品地硬度. 洛氏硬度可分为、、、四种,它们地测量范围和应用范围也不同.一般生产中用得最多.压痕较小,可测较薄地材料和硬地材料和成品件地硬度. 维氏硬度以表示(参照),测量极薄试样.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硬度分类: .洛氏硬度 是以压痕塑性变形深度来确定硬度值指标.以毫米作为一个硬度单位.当>或者试样过小时,不能采用布氏硬度试验而改用洛氏硬度计量.它是用一个顶角°地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地钢球,在一定载荷下压入被测材料表面,由压痕地深度求出材料地硬度.根据试验材料硬度地不同,分三种不同地标度来表示::是采用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地硬度,用于硬度极高地材料(如硬质合金等). :是采用载荷和直径淬硬地钢球,求得地硬度,用于硬度较低地材料(如退火钢、铸铁等). :是采用载荷和钻石锥压入器求得地硬度,用于硬度很高地材料(如淬火钢等).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布氏硬度 布氏硬度()一般用于材料较软地时候,如有色金属、热处理之前或退火后地钢铁.洛氏硬度()一般用于硬度较高地材料,如热处理后地硬度等等. 布氏硬度()是以一定大小地试验载荷,将一定直径地淬硬钢球或硬质合金球压入被测金属表面,保持规定时间,然后卸荷,测量被测表面压痕直径.布氏硬度值是载荷除以压痕球形表面积所得地商.一般为:以一定地载荷将一定大小地淬硬钢球压入材料表面,保持一段时间,去载后,负荷与其压痕面积之比值,即为布氏硬度值(),单位为公斤力(). 测试载荷与测试钢球地直径需根据材料地实际性能再确定.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维氏硬度 维氏硬度试验方法是英国史密斯()和塞德兰德()于年提出地.英国地维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试制了第一台以此方法进行试验地硬度计.和布氏、洛氏硬度试验相比,维氏硬

各种玉石的介绍

各种玉石 天然矿体,如:彩石、矿石类、化石类等珍贵玉石材料,一般在习惯上并不称为玉。虽然,从价格上来说,其中某些材料,甚至比玉还贵重。 一、石英类玉石 纯净的石英大块结晶,称“水晶”。因混入其他杂质或一些矿物质的包裹体,而呈不同颜色、不同透明度、有玻璃光泽或油脂光泽。硬度7,比重2.58~2.65。按其结晶程度,可划分为:显晶质石英类玉、宝石、玉石,隐晶质石英类玉石、次生石英岩玉类。次生石英岩玉类,前已论述。 1.显晶质石英类玉石 主要是水晶,是一种纯净的石英晶体。品种很多,除天然无色水晶外,因含有微量元素而有茶晶、墨晶、黄水晶、紫水晶等。另有一些含包裹体的水晶,有“发晶”(包裹有针状矿物),“水胆水晶”(肉眼可见的包裹水),“蔷薇石英”或“芙蓉石”(带红色的水晶)。 古代常称水晶为“水玉”、“水精”、“石英”、“白附”、“千年冰”、“颇离”、“黎难”等。 现代水晶的主要产地有:海南岛,墨晶产于山东即墨,黄水晶、紫水晶产于山西五台山。内蒙、浙江、福建均有出产。 2.隐晶质石英类玉石 隐晶质石英,指石英的晶体非常细小,肉眼无法分辨,只有在显微镜或光谱分析,才能辨出水晶的晶状结构。共有3种。 A.玉髓 外形呈乳房状或葡萄状,有蜡状光泽,硬度7,比重2.6。有不同颜色和染色,有‘光玉髓’、‘绿玉髓’、‘血玉髓’等名称,用作装饰品。 B.玛瑙

古称‘马脑’,因形如马的脑髓而得名。汉魏时代称‘赤玉’、‘琼玉’。矿物构成与玉髓相同,区别在于花纹。玛瑙常含有少量蛋白石或其他金属元素,构成各种颜色花纹。常有同心缟状或并行条带状的白色或其他颜色的花纹。没有这种颜色花纹的,只能称为‘玉髓’。 玛瑙本身也有灰、褐、红、蓝、绿、翠绿、黑等颜色,或有几种颜色相混或相间出现。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不同情况。一般具有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硬度6.5~7,比重2.65。 玛瑙以颜色、花纹分类命名。‘柏枝玛瑙’(花如柏枝),‘夹胎玛瑙’(正视莹白,侧视若凝血)、‘截子玛瑙’(黑白相间),‘合子玛瑙’(漆黑中有一丝白线),‘锦红玛瑙’(其色如锦),‘缠丝玛瑙’(红白如丝),‘浆水玛瑙’(有淡水花),‘酱斑玛瑙’(有紫红花),‘曲蟮玛瑙’(有粉红花)、‘紫云玛瑙’(出和州),‘玉玛瑙’(出山东沂州,有红色云头、缠丝、胡桃花者),‘竹叶玛瑙’(出淮右,花如竹叶),‘水胆玛瑙’。 玛瑙在古代很多是进口的。古籍记载西域(包括中东、西欧)、大食、波斯、渤海、倭国进贡玛瑙。现在,全国各地、西北华南许多地区都产玛瑙,所以鉴定玛瑙玉石材料来自何地,是困难的。 C.碧玉 是一种含有杂质的不透明隐晶质石英,或称“碧石”。有时因含氧化铁,而呈红色、红褐色,也称“肝石”。或因含其他杂质,而呈绿色、暗绿色。具有玻璃光泽,透明度较差,硬度7,比重2.65。 近年来,四川发现碧玉矿,其成分主要是玉髓和少量的泥绿石。 二、叶腊石 富铝岩石热液蚀变而成,单斜晶系,多呈鳞片状隐晶质致密块体。半透明至微透明,琢磨后具珍珠光泽。硬度1~2,比重2.65~2.90。作为玉石,主要用于刻印章,或摆饰性艺术品。产地广泛,由于产地不同而形成各具特色,在颜色、质地、硬度上各有不同的叶腊石。 1.青田石

玉的种类,鉴别方法

玉 玉是在世界(尤其是东亚)各地区受到广泛欢迎的一个宝石的分类,在矿物学上玉分为硬玉(也称翡翠,主要成分为NaAlSi2O6)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一类,因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呈现各种颜色,种类较多,但主要成份均为Ca2(Mg, Fe)5Si8O22(OH)2)。 二玉的种类 玉有软玉、硬玉之分软玉一般指产于我国新疆一带的白玉、青玉、碧玉与东北岫玉等,硬玉是指产于缅甸的翡翠。无论是软玉、硬玉,它们的质地都非常坚硬,颜色十分璀璨,故冠

以“石中之王”的美誉。玉石价值本已不菲,再经过巧匠的加工雕琢,就变成了一件件价值连城的宝物。玉器随着时代发展,就逐渐形成了玉的文化。 三玉的鉴定 玉器可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种,硬玉又名翡翠。从化学成分来看,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而硬玉则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 下面介绍鉴别真假玉器的一些常用方法: (1)水鉴别法 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果成露珠状,

久不散者是真玉。 (2)手触摸法 若是真玉,用手摸有冰凉润滑之感。(3)观察法 将玉对着光亮处观察,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的是真玉。 (4)舌尖鉴别法 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 此外,还可以用放大镜观察,主要看有无裂痕,有裂痕的其价值 玉石的品质鉴别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色

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黄色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 (2)透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

玉石种类及基本知识

玉磨坊整理:市场上常见的玉石的种类 由于玉的品种繁多,在国家所有文献中一直对玉的种类无具体定义,玉磨坊按照玉的 分类给广大玉友们说明一下玉石的种类,介绍的玉石品种都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 我们先来看下古代对玉石的定义:东汉许慎《说文》解释的玉为“石之美者”,凡色 泽美丽、质地坚硬的石头都可以统称为玉石。 这里所说的玉石有四个标准:1、有一定的硬度2、色彩漂亮,单色多彩3、光泽温润4、从不透明到半透明(亚透或者透明)。 一般来讲,玉石有狭义和广义之说。 狭义的玉有硬玉和软玉两类: 硬玉主要以翡翠为主,软玉以和田玉为主。 而广义的玉,它不仅包含软玉和硬玉,还包括独玉山、岫玉以及水晶、玛瑙、绿松石、青金石等等。 用一句概括:温润有光泽的美石,可以为我们的物质、经济、生活、使用所服务的均 可以统称。 玉磨坊的小编也基本上按照这个原则,将市场上收集到的玉石的种类给大家做出介绍,介绍按列的顺序基本上以市场常见的机率为主。 ①:翡翠 翡翠,硬玉,主要产于缅甸,泰国、日本、美国、中国等地都有翡翠原石矿产,但以90%来自缅甸密支那,因内部含有不同的致色离子,所以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颜色,比如含 铬元素,呈现绿色,称之为翠,含铁元素,呈现红、黄色、褐红等色,称之为翡。硬度一 般在6.5到7之间,密度为3.2到3.4,韧性强,仅次于和田玉,一般为玻璃光泽至油脂 光泽,不透明、微透明、半透明、透明等。色彩从绿、红、蓝、紫、白、黄、青、黑等。 从质地上分有:玻璃地、冰地、糯种、芙蓉种、白地青、花青、油青、金丝种、豆种、干青种、马牙种等。在日常评定翡翠时,一般从种、水、色、透明度、洁净度、致密度、 棉裂绺花、尺寸、设计工艺等方面来评价,当然了,如果要求完美,那价值肯定也是天价,做为普通的消费者,首选玉种好的,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首德次符”或者行业内所说的“内行看种,外行看色”,质地好,种好,这是选购玉标准。

茶盘-各类材质介绍

【简介】 茶盘就是盛放茶壶、茶杯、茶道组、茶宠乃至茶食的浅底器皿;它可以很大,也可以很小;也有各种款式,可方可圆或作扇形;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夹层,夹层用以盛废水,可以是抽屉式的;也可以是嵌入式,单层以一根塑料管连接,排出盘面废水,但茶桌下仍需要一桶相承;其选材广泛,金、木、竹、陶皆可取。以金属茶盘最为简便耐用,以竹制茶盘最为清雅相宜。此外还有檀木的茶盘,例如绿檀、黑檀茶盘等。 但不管什么式样,最重要也是四字诀:宽、平、浅、白。就是盘面要宽,以便就客人人数多寡,可以放多几个杯;盘底要平,才不会使茶杯不稳,易于摇晃;边要浅,色要白,这都是为了衬托茶杯、茶壶,使之美观。 【文化】 茶盘是茶具里最有涵养和度量的好好先生,终生甘当配角,但这个配角不可或缺,有了茶盘,壶、杯、公道等才好粉墨登场,演绎出一场关于茶文化的好戏,即便是在郊外或公园的无我茶会,也至少需要一面茶巾来替代一下茶盘的角色,似乎那茶盘一摆,就能在繁杂与琐碎中平出一片清凉而广阔的天地。十把壶摆在一起也没有一面茶盘摆在那里更有饮茶的氛围,前者只会感觉杂乱,后者才有一统局面的整肃。确实遇到因陋就简的局面,譬如羁旅异地,莽原丛林中,幕天席地而坐,只有壶和杯子,那壶与杯的摆放也必然是遵循其原来在茶盘上的位置,心境到了,似乎什么都有了。 端茶盘时一定要将盘上的壶、杯、公道拿下,不然一个失手,全盘覆没,代价未免惨烈,笔者有茶友曾遭此劫难,每每谈起,扼腕痛惜!时下有流行茶盘和茶桌合为一体的树根茶台,体积庞大,不必搬来搬去,掀动一角都需匹夫之力,所以永远不会失手倾翻茶盘。惜乎此类二合一的根雕茶台斧砍锯分,诸多人力痕迹,造型粗陋,鲜有妙趣自然,雅则雅矣,却不“高雅”,所谓“上品”者可遇而不可求。树根茶台因其重、大,风格显著,所以对茶室面积、风格也有所要求,笔者亲见一间十多平米的现代装修茶室内塞进一个根雕茶台,犹如一位相扑运动员局促在禁闭室,不伦不类。 【材质】 一金属 金属茶盘最以实用见长,若非外力恶意破坏,永远不会开裂,兼价格便宜,所以用者甚广。不锈钢茶盘长久不清洗而蒙茶垢,略经擦拭即可光亮如新,只是这西洋光很是有些舶来品的感觉,不如其它材制更见中国味道,但在闽地安溪,经营铁观音的茶商多喜此物,家家必备,亮晶晶的一字排开,颇为壮观。 二石材 石茶盘不易吸水、不变形;遇冷、遇热不干裂、不褪色;不生异味、不易沾茶垢,使其更易清洗、排水更加顺畅不塞管,而且新颖美观大方,高贵典雅。同时,石材茶砚还富有中国特色传统文化内涵,能体现中国茶文化之独特韵味。伴随岁月蹉跎,不但是一件与众不同茶具,同时也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艺品。特殊石材如玉、寿山石、和紫砂制作的茶盘古朴厚重,别有韵味,但其硬度和紫砂壶、瓷杯接近,使用时需小心,最好有壶垫杯垫相托,以免

常见玉种密度表

常见玉种密度表(单位:g/m3): 翡翠:3.34+0.06~3.34-0.09 青海翠:3.61+0.12~3.61-0.04 岫玉:2.57+0.23~2.57-0.13 东陵玉:2.64~2.71 独山玉:2.7~3.09 和田白玉为2.922;青白玉为2.976;墨玉为2.95~3.1 新疆和田玉因其优良的质地,稀少的产量,深得广大玉友的青睐。和田玉籽料是名贵的玉石品种,是白色软玉的特定名称,其主要矿物质是透闪石和阳起石,正常密度在2.95(左右)。 现在玉器市场流通的和田白玉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冒牌货假货,比如:石英类、京白玉、水石、阿富汗大理石、方玉、玻璃、俄罗斯山料等等,但上述品种的密度均与白玉有很大不同,有很多玉友苦于不知道该怎样鉴别白玉的真假,致使买了很多假货苦不堪言,为此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电子天平(普通天平也可)鉴别软玉密度的简略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一步(图一),拿出您心爱的天平,将其归为零位 第二步(图二),将玉器称重后记录. 第三步(图三),将玻璃容器加入蒸馏水(如没有可用清水代替,但效果没有蒸馏水精确),放在电子天平上,将电子天平数字归零.

第四步(图四),用最细的线将玉件串好后将其放入容器内。注意:要求玉件全部入水悬浮于水中,所称重量记录. 第五步,用第二记录44.1克除以第四记录14.8克所得参数2.9797297即为玉件密度 不妨将自己的心爱的藏品拿出一试,可以解决玉料判断的一大问题了。

岫岩玉如何辨别真伪 玉器价格昂贵,挑选技术要求很高,绝大多数消费者都难以辨别其优劣、真假,稍有不慎就容易购买到劣质品或假货,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市场上销售的玉器店家很多,玉器一般分为软玉和硬玉两大类。硬玉又叫翡翠。从化学业成分来说,软玉是含钙、镁和铁的硅酸盐;硬玉是含钠和铝的硅酸盐。下面介绍玉器的优劣、真假辨别方法: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露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手触摸法若是真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视察法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放大镜观看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上乘优质玉,有裂痕者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亦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

玉石的品质鉴别

玉石的品质鉴别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 (1)色 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福禄寿”。色泽暗淡、微黄色的为下品。如果是单色玉,以色泽均匀的为好。 (2)透 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的为上品。半透明、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翡翠玉泛指一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乡。 (3)匀 玉的色泽重在均匀,虽含白、绿但色泽不均匀的,则价值很低。 (4)形 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一般地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 (5)敲 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以从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 (6)照 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 玉的品质可分为10级,每一级又可细分为上、中、下3档。其中,白玉无论其色泽好坏,透明度如何,价值都是最低的。 天然玉石的特点是略呈浅色,而不带有浅蓝色(俗称邪色)。另外还有一种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外观颇似深色“老坑玉”。鉴定的方法很简单,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重者为真玉。 目前,市场上常常混杂一些加工精湛的假玉。辨别假玉的一般方法是看、听、测。 (1)看 主要看晶体透明度、内部结构、光泽等。真玉透明、油脂光泽,花纹自然,内部纤维状态是不易模仿的。 (2)听 真玉声音清脆,人造假玉声音发闷。 (3)测 主要是测硬度。以玻璃板(摩式硬度5.5)为标准,除岫玉、绿松石外,一般都能在玻璃板上划出条痕,而玉石本身丝毫无损。假玉一般较软,划不动玻璃。 常见的假玉一般用塑胶、玻璃加工而成,它们都是非晶质材料,硬度低,密度小,还有材料本质的特征。如塑胶能用钢针挑得动,或能刻出划痕,拿在手中轻飘。玻璃在灯光或阳光下内部显示气泡,偏光镜下显示非晶质性(转动时无周期性的明暗变化),有原料制作漩涡状条纹等。 软玉的鉴定 一、软玉优劣鉴别:

玉石常见的3种抛光方法

玉石常见的3种抛光方法 摘要:抛光粉的配法:钻石抛光粉一般是用食用油或水调配成膏状即抛光。其他抛光膏一般绿色的为氧化铬,橙红色的为氧化铈,震动抛光机一般适合大批量的抛光,而且一般是菱角不是很多的产品拿去抛光。一般抛光时间比较长。一般要一天一宿甚至更长时间,圆盘抛光机通常用抗压力较强的硬质材料如金属、塑料、木头等制作抛光盘。常将以金属制作的抛光盘称为硬盘,木头、塑料甚至沥青制作的抛光盘称中硬盘。玉石加工因多以弧面或曲面多见,所以更常用软质抛光工具。 奇石“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天然石质艺术品。”奇石的美,美在天然神奇,虽然打磨奇石破坏了奇石的自然属性,有违“求原貌”的赏石观。但不可否认,必要的打磨抛光提高了观赏性,增加了艺术性。这里讨论的是经过简单的处理使石头更具观赏性,与刻意的造假,人为的加工不是一个意思。 1、粗加工:一般使用吊磨机,算是艺术的创作。粗坯加工分局部加工和整体加工。工具精度不高,加工技术也很有限。局部加工是对原石残缺面或水洗度不够的“死面”进行粗坏打磨。一般是把残破的尖锐部分磨圆,或把“死面”的一层粗糙表皮磨掉。整体加工是一些经敲击取下的山石石块或毫无水水冲度的块状原石,则全部将石表磨掉,再磨制

成需要的形状。 2、精磨:用1000#-1200#进口磨片研磨,将粗坯上的原磨痕完全清除掉,有经验的工匠们大都采用“注水磨”的方法,可以很好的掌握磨的分寸。 3、抛光:用软磨具加抛光膏进行机械抛光,抛光后可达镜而效果。 奇石的打磨抛光是“去璞,是为美女洗去脸上的泥污,打磨出的纹理和色彩并没有改变,所不同的就是没有了污垢,少了粗糙,隐含的天然纹理更加灿烂夺目”。 抛光有很多种方法,有带砂轮的钻头,这是粗打磨,再细点砂布,砂布又分型号,粗细,基本上用人手不能感觉到沙粒的,工匠可以将砂布剪下来,粘贴在钻头上,进行打磨,当然在打磨时候是要加水的,这样更滑些.古法对玉石的加工和抛光是先用皮,后用丝绸。现在都用现代化的工具了。先把玉雕刻成你要的形状,然后再撂进震动抛光机里用钻石粉进行千次打磨。常见的3种抛光方法: 1、使用吊磨机抛光。 2、使用圆盘抛光机抛光。 3、震动抛光机一般适合大批量的抛光。

我国所有玉石的种类分类

我国所有玉石的种类分类 我国所有玉石的种类分类玉石主要分为硬玉和软玉,而在硬玉和软玉中又有不同的玉石种类,其间硬玉是以翡翠为代表,软玉是以和田玉为代表。下面是我国所有的玉石的种类分类。 翡翠 和田玉

黄玉 碧玉 水晶 南阳玉玉石的分类 软玉:亦称角闪石,硬度为摩氏6-6.5,比重为2.55-2.65,其主要成分是硅酸钙的纤维矿物。软玉的产地,以中国的和阗地区最为有名。软玉的色泽较接近于油脂的凝脂美,纯者色白,细腻温润。其次软玉含有少量的氧化金

属离子而呈现青、绿、黄等色。 硬玉:俗称翡翠,它属辉石类,主要成分是硅酸纳铝,硬度为摩氏6.75-7,比重3.2--3.3。它多产于缅甸,中国云南也有出产。硬玉质地坚硬,密度较高,具有玻璃光泽。翠绿色、淡紫色、苹果绿、雪花白都是辉石类的典型色泽。 黄玉:它是一种黄色的玉石,细分为栗子黄.蛋黄.秋葵黄.它是玉材中较少见的名贵品种.它的色泽纯正极为难得。

碧玉:它为深绿色的玉石,多数闪黄,闪灰或带有小黑点。 青白玉:颜色发绿发青,白中略带青色称为粉皮青。它的色泽由浅到深,是玉材中较为复杂不一,数量品种最大。 白玉:白色玉石,洁白无瑕,光泽象羊的油脂一样,白而滋润。 和田玉:因产于新疆的和田而得名。属角闪石类,摩

氏硬度6-6.5之间,比重2.9-3.1。它分山玉和籽玉两种。结构以纤维状为主要特征,表面经琢磨后呈现不等的光泽。按颜色不同可分为:白玉、黄玉、碧玉、墨玉、青玉等色。和田玉是我国古玉的重要产地,是世界上最好的玉料。 翡翠:是辉石类硬玉的矿物的珠宝名称。产于缅甸靠近中国的边境地区,翡翠化学成分为硅酸铝钠,硬度为摩氏6.75-7比重3.4,有玻璃光泽。颜色有:绿、黄、红、紫、白、兰等色。一般红的称为翡,绿的称为翠,通称翡

玉石品种大全(超全超精华)要点

玉石品种大全(超全超精华!值得永久收藏)VS读懂翡翠的美! 古人眼里的玉石:中国文化中的玉,内涵较宽,并不只是其在矿物学上的意义。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有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织,舒扬致远的声音的美石,都被认为是玉。 现代人眼里的玉石:我们认为,对玉石的科学定义既应考虑材料的本质属性,又要尊重历史事实。从这一角度出发,现代人对玉石的初步定义是:玉石是主要以矿物集合体组成的、能用来雕琢玉器工艺品或做其他珠宝饰品的多晶质、隐晶质和非晶质材料的总称。个别情况下,也包括一些能用来雕琢玉器工艺品的单矿物晶体或晶体碎块。 玉石具体种类如下: 1、翡翠:在中国古代,“翡翠”本来是鸟名,它的羽毛美丽,一般雄鸟红色称之“翡鸟”,雌鸟绿色称之“翠鸟”。在古代,用翡翠的羽毛拼贴镶嵌妇女首饰,制成的首饰名称都有“翠”字,如细翠,珠翠等。因硬玉是十分美丽的玉,随着时光前进人们就把美丽的鸟名翡翠代表

美丽的玉,即把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称为翡翠了。(关于翡翠的相关知识请点击“查看历史记录”参看我们以往的消息) 2、软玉:软玉主要是由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组成的集合体。另外含有微量的透辉石、绿泥石、蛇纹石、方解石、石墨和磁铁矿等矿物。世界软玉产地较多,但以中国新疆和田县产的软玉应用历史最久,质量最佳,名扬中外,故现在将和田玉当做所有软玉的代名词,“和田玉”的名称已经不具备产地意思。 软玉最大特点是质地细腻,光泽滋润,柔软,颜色均一,光洁如脂,略具透明感,坚韧不易碎裂。在抛光面上(玉器)可见明显的象花斑样的结构(纤维交织结构)。(关于软玉的种类与分类请点击“查看历史记录”参看我们以往的消息)

玉石的分类及产地

玉石的分类及产地 对玉石的分类,国内外宝玉石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分类方案,但以往提出的分类方案多偏重玉石的商业价值,而较少考虑地质学的因素。 一、国外宝玉石的分类 欧美国家将宝玉石统称为Gem,这个词一般译为“宝石”。而“玉”一词,英文为jade,专指翡翠(jadeite)和软玉(nephrite)。 二、我国玉石分类 栾秉敖(1978)将宝石分为三类:宝石、彩石和有机质宝石。这里所说的宝石包含了一般概念中的玉石。 梁永铭(1979)将宝石分为三类:宝石、玉石、工艺石及建筑装饰石料。 王福泉(1985)将宝石分为宝石和玉石,而进一步把玉石分为玉、玉石和彩石三类。 鱼海麟(2000)建议按照地质学分类方案,根据矿物学和岩石学的特征对玉石进行分类,提出首先按硬度分为高硬度玉石(硬度大于和低硬度玉石(硬度低于5.5)两个“属”。再进一步按矿物组合特征划分“种”,然后按颜色等因素划分“品种”。

三、本站采用的分类方案 本站采用地质学分类方案,根据矿物成分和岩石学特征将玉石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硬玉质玉硬玉质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硬玉。如翡翠。 翡翠的主要产地是缅甸。除此之外还有俄罗斯、美国、新西兰和日本等,但其质量都远不如缅甸翡翠。 二)透闪石质玉 透闪石质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主要包括软玉等。 透闪石质玉以新疆和田玉最着名。和田玉是我国最为名贵的玉石之一。和田玉的矿床(矿点)主要有:塔什库尔干县大同、皮山县卡拉大坂、和田县黑山、且末县塔特勒克苏和塔什赛因、于田县阿拉玛斯。还有其他工些矿点。这些和田玉矿床(矿点)断续分布延伸1000公里。 新疆另外一种透闪石质玉产于玛纳斯县,称为玛纳斯碧玉,其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玉质半透明、细腻,色绿。

玉石的分类与产地

玉石的分类及产地 对玉石的分类,国外宝玉石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分类方案,但以往提出的分类方案多偏重玉石的商业价值,而较少考虑地质学的因素。 一、国外宝玉石的分类 欧美国家将宝玉石统称为Gem,这个词一般译为“宝石”。而“玉”一词,英文为jade,专指翡翠(jadeite)和软玉(nephrite)。 二、我国玉石分类 栾秉敖(1978)将宝石分为三类:宝石、彩石和有机质宝石。这里所说的宝石包含了一般概念中的玉石。 梁永铭(1979)将宝石分为三类:宝石、玉石、工艺石及建筑装饰石料。 王福泉(1985)将宝石分为宝石和玉石,而进一步把玉石分为玉、玉石和彩石三类。 鱼海麟(2000)建议按照地质学分类方案,根据矿物学和岩石学的特征对玉石进行分类,提出首先按硬度分为高硬度玉石(硬度大于和低硬度玉石(硬度

低于5.5)两个“属”。再进一步按矿物组合特征划分“种”,然后按颜色等因素划分“品种”。 三、本站采用的分类方案 本站采用地质学分类方案,根据矿物成分和岩石学特征将玉石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硬玉质玉硬玉质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硬玉。如翡翠。 翡翠的主要产地是缅甸。除此之外还有俄罗斯、美国、新西兰和日本等,但其质量都远不如缅甸翡翠。 二)透闪石质玉 透闪石质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透闪石。主要包括软玉等。 透闪石质玉以新疆和田玉最着名。和田玉是我国最为名贵的玉石之一。和田玉的矿床(矿点)主要有:塔什库尔干县、皮山县卡拉大坂、和田县黑山、且末县塔特勒克和塔什赛因、于田县阿拉玛斯。还有其他工些矿点。这些和田玉矿床(矿点)断续分布延伸1000公里。

新疆另外一种透闪石质玉产于玛纳斯县,称为玛纳斯碧玉,其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玉质半透明、细腻,色绿。 除新疆外,透闪石玉的产地还有:石棉县软玉猫眼、坟川县龙溪软玉、祁连县的昆仑软玉和花莲县的软玉。 三)蛇纹石质玉 蛇纹石质玉的主要矿物组成为蛇纹石。主要包括岫玉、祁连玉、昆仑玉、玉、信宜玉、会理玉、广西陆川玉、都兰玉等。国外主要品种包括:鲍纹玉、威廉玉、朝鲜高丽玉等。 蛇纹石质玉是我国玉石的主要品种之一,且分布最广,以岫岩县北瓦沟所产岫岩玉最着名,质量最好,其开发利用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岫岩玉供国百余家玉器厂应用。 其他主要的蛇纹石质玉产地有:、信宜、新疆昆仑山、花莲、广西陆川、会理、都兰、祁连、茫崖、武山、泰山、蓬莱、集安及雅鲁藏布等地。 四)斜长石质玉

玉石的种类都有哪些

玉石的种类都有哪些 玉石的种类都有哪些?玉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我们传承并热爱着。玉石的种类都有哪些?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这种类这么多,你爱的又是哪一款?如果是小编的话,可能更倾向于翡翠和和田玉吧。 玉石的种类都有哪些——独山玉 独山玉因产在中国河南南阳市郊独山而得名,是我国独有的玉种。独山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及光泽好,硬度高,可与翡翠媲美。从出土文物看已有5000~6000年历史。独山玉是在地质作用过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斜长石和斜黝帘石等矿物的集合体。独玉集多种颜色于一体,色泽鲜艳,质地细腻,透明度及光泽好,硬度高,可与翡翠媲美。 独山玉的鉴别:独山玉的颜色鲜艳但繁杂,一般在同一块玉石上常有多种颜色,如白、绿、褐、黑绿色等,这特点是其它中、低档玉料所没有的。独山玉呈

细粒状结构,透明度好,可较容易与具纤维状结构的翡翠和软玉区别开来。 玉石的种类都有哪些——翡翠 在中国古代,“翡翠”本来是鸟名,它的羽毛美丽,一般雄鸟红色称之“翡鸟”,雌鸟绿色称之“翠鸟”。在古代,用翡翠的羽毛拼贴镶嵌妇女首饰,制成的首饰名称都有“翠”字,如细翠,珠翠等。因硬玉是十分美丽的玉,随着时光前进人们就把美丽的鸟名翡翠代表美丽的玉,即把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称为翡翠了。 玉石的种类都有哪些——和田玉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蓝田玉、独山玉和岫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传统概念的“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属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而形成的变质岩,中国宝石学指出软玉摩氏硬度在6.0—6.5之间,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玉石都命名为和田玉,内含透闪石、角闪石、阳起石等多矿物集合体。和田玉化学成分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化学式为Ca2Mg5(OH)2(Si4O11)2,密度为2.95—3.17。当前,国内玉石市场正处于稳步发展阶段,品质也良莠不齐,有百万的玉石手镯,也有几十元的玉石工艺品。如何从琳琅满目的玉石中挑选藏品,则需要金钱和时间的历练。实际上目前市场上除了以儿孙福为首的三大名玉外,其他地方想买到比较有收藏价值的上乘玉石A货已经很难。 玉石的种类都有哪些——碧玉 为一种含杂质较多的玉髓,不透明,颜色多呈暗红色、绿色或杂色。按颜色命名可称红碧玉、绿碧玉等。有时也可按特殊花纹和色斑进行命名,如风景碧玉和血滴石。 玉石的种类都有哪些——绿松石

玉石的种类

目前玉石的主要品种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玉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的和田玉、河南的独山玉、辽宁的岫玉和湖北的绿松石,这四种玉被称为“中国的四大玉石"。 一、和田玉 和田玉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距今3800年前,在今罗布泊地区孔雀河北岸古墓沟的古罗布泊居民的墓葬中,出土了软玉质玉珠,这可能是现存最早的和田玉器。在ll世纪后期,统治新疆东部的高昌回鹘汗国在首都北庭兴建的王家寺院库房遗址中发现了一批玉器,经鉴定有三件属于和田玉。这是新疆境内第一批通过科学认证的和田古玉器。现已发现的内地用和田玉制作的时代最早的玉器,出自著名的殷墟妇好墓。妇好是商王武丁之妻,说明此时和田玉已经进入殷商王室贵族的生活,标志着内地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时代的开始。这也说明早在3000多年前,也就是丝绸之路向西开通以前,就已经有一条由新疆向内地运输玉石的“玉石之路",它证明了中国边疆和中原、东方和西方的文化与商贸交流的第一个媒介既不是丝绸,也不是瓷器,而是和田玉。和田玉在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以后,和田玉逐渐成为主要玉材。汉代中央政府统治西域,推动了和田玉的生产与输出内地。汉武帝时,汉朝的使者已亲临和田,并把采集的和田玉带回内地。到西汉中期,中原王朝和西域的交通畅通无阻,和田玉源源不断地运进内地。 因其质地、颜色都是远好于其他玉石,所以和田玉逐渐替代其他玉石成为用玉主要玉材。到了唐宋时期,和田玉已不仅是皇公贵族的专享品而开始走进百姓家。随着和田玉大量进入中原,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由于明清皇室均推崇和田玉,民问使用和田玉也非常广泛。至今我们能看到这一时期大量的和田玉制品。至清代末期随着翡翠的不断涌入,和田玉逐渐减少。 和田玉的特性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磁铁等微量矿物质,纤维交织至毡状结构,主要有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颜色。多数为单色玉,也有一部分品种常伴有别的颜色。玉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抛光后呈玻璃至油脂光泽,硬度为5至6,比重为2.95左右,折射率为1.60至1.6l(点测)。和田玉质地细腻、柔和,像油脂一样闪烁着一种特殊的光泽,“温润而泽”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和田玉非常坚韧,是所有玉石中韧性最强的,这使得它能经得起精雕细琢,再精细的工艺造型也能雕琢得工整流畅、清晰完美。和田玉在中国主要产于昆仑山脉,包括新疆和青海地区,但这两个地区所产的玉质有所差别,其中以新疆和田地区的白玉子料质量最好也最为著名。 和田玉的产出情况 和田玉一般根据其产出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山料、山流水、子玉三种。清代陈胜《玉记》中载:“产水底者名子儿玉,为上;产山上者名宝盖玉,次之。”子玉是高山上的原生玉矿剥落后,被流水冲到河中,经过河水不停地翻滚冲刷而形成的。经过长期河水的浸泡和冲刷,玉石的质地更加细腻温润。同时,由于和田玉中氧化亚铁的氧化作用,使得和田子玉上大都带有次生的皮色,有黄色、枣红色、黑色等。子玉一般块头都不大,加工打磨后,呈现油脂光泽,是和田玉中的上品。山料又称山玉,

宝玉石分类

宝石分类 宝石分为宝石和玉石 一、宝石类:分金刚石、绿柱石、刚玉、猫眼石与变石、锆石、水晶、 尖晶石、橄榄石、托帕石、长石、电气石、石榴石等十二大类。 1、金刚石类(钻石)分Ⅰ型和Ⅱ型。 ⑴Ⅰ型分①Ⅰa型和②Ⅰb型 ⑵Ⅱ型分①Ⅱa型和②Ⅱb型 2、绿柱石类分祖母绿、海蓝宝石、铯绿柱石、金色绿柱石、暗褐绿柱 石 祖母绿分①哥伦比亚祖母绿、②巴西祖母绿、③俄罗斯祖母绿、④澳大利亚祖母绿、⑤津巴布韦祖母绿、⑥印度祖母绿、⑦南非祖母绿、 ⑧巴基斯坦祖母绿、⑨坦桑尼亚祖母绿、⑩赞比亚祖母绿、尼日利 亚祖母绿、马达加斯加祖母绿、奥地利祖母绿、挪威祖母绿、中国祖母绿。 3、刚玉类分红宝石和蓝宝石 ⑴红宝石类主要有①缅甸红宝石、②泰国红宝石、③斯里兰卡红宝石、 ④越南红宝石、⑤坦桑尼亚红宝石、⑥中国红宝石等 ⑵蓝宝石主要有①缅甸蓝宝石、②泰国蓝宝石、③斯里兰卡蓝宝石、④ 柬埔寨蓝宝石、⑤克什米尔蓝宝石、⑥澳大利亚蓝宝石、⑦美国蒙大拿蓝宝石、⑧中国山东蓝宝石等。 4、金绿宝石(猫眼石和变石类)分①猫眼石(东方猫眼、锡兰猫眼、金 绿玉、波光石)、②变石(亚历山大石)、③猫眼变石、④星光 宝石。 5、锆石类分①无色锆石、②蓝色锆石、③红色锆石、④黄色锆石、⑤绿 色锆石、⑥棕色锆石。 6、水晶类分①无色水晶、②紫水晶、③绿水晶、④黄水晶、⑤烟色水 晶、⑥茶色水晶、⑦墨色水晶、⑧发晶、⑨茶晶、⑩墨晶、水胆 水晶、蔷薇水晶(粉水晶、芙蓉石)、双色水晶、石英猫眼、星 光水晶。 7、尖晶石类分①红色尖晶石、②蓝色尖晶石、③橙色尖晶石、④无色尖 晶石、⑤绿色尖晶石、⑥变色尖晶石、⑦星光尖晶石。 8、橄榄石类分①镁橄榄石、②贵橄榄石。 9、托帕石类分①粉红-红色托帕石、②蓝色托帕石、③黄色托帕石、④ 无色托帕石。 10、长石类分钾长石类和斜长石类。 ⑴钾长石类分①月光石、②日光石、③天河石(亚马逊玉)、④拉长

新手必看:玉石的鉴别和分类

新手必看:玉石的鉴别和分类 对于新手来说,学会如何选择一块好的玉石尤为重要。新浪装修抢工长的小编总结了一些关于玉石的鉴别与分类的相关知识,简单的教给大家一些技巧。方便大家更好的判断玉石。玉石按原料质地特征分,可分三个等级。一级:油脂光泽,柔和,滋润感很强,致密纯净无杂质,无瓷性。二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轻致密纯净,无杂质。三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滋润感较强,不纯净,有杂质。四级油脂或蜡状光泽,无滋润感,不纯净,多杂质或瓷性大。 玉的鉴定法一.水鉴别法将一滴水滴在玉上,如成珠状久不散开者真玉;水滴很快消失的是伪劣货。二.手触摸法若是有玉用手摸一摸,有冰凉润滑之感。三.视察法将玉器朝向光明处如阳光,灯光处,如果颜色剔透,绿色均匀分布就是真玉。四.舌舐法舌尖舐真玉有涩的感觉;而假玉则无涩的感觉。五.放大镜观看将选购的玉器放在放大镜下观看,主要是有无裂痕无裂痕者为次之,即使是真玉,有裂痕的其价值会大减,裂痕越多越明显的价值也就越低。

一、硬玉 硬玉,我国俗称“翡翠”,是我国传统玉石中的后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常见的翡翠颜色有白、灰、粉、淡褐、绿、翠绿、黄绿、紫红等,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按颜色和质地分,有宝石绿、艳绿、黄阳绿、阳俏绿、玻璃绿、鹦哥绿、菠菜绿、浅水绿、浅阳绿、蛙绿、瓜皮绿、梅花绿、蓝绿、灰绿、油绿,以及紫罗兰和藕粉地等二十多个品种. 二、软玉软玉在我国有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和墨玉等品种。软玉常见颜色有白、灰白、绿、暗绿、黄、黑等色。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有玻璃光泽。 三`岫岩玉,简称岫玉,岫玉的颜色有白、黄、淡黄、粉红、浅绿、绿、翠绿、暗绿、褐绿及其它杂色。其中常以绿色调为主,颜色介于青玉和碧玉之间。

常见玉石的种类简介

2012年9月第26期 科技视界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中华民族玉文化历史悠久其他民族不可比拟,丰富多彩的玉器品种,让人啧啧不已。随着国民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玉的追逐越来越热,从不断攀升的玉石价格就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佩戴玉石的挂件、首饰,还有一些人收藏玉石的艺术品赏玩、投资。但玉石到底有多少种类,可能大家还不是特别清楚,下面将市场上常见的一些玉石品种收集,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学习。 1翡翠 翡翠的英文名为jade ,源于西班牙语plcdode jade 的简 称,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是缅甸出产的硬玉,日本、俄罗斯、厄地马拉、哈萨克斯坦等均产有硬玉,但只有缅甸北部的密支那地区出产的硬玉可以达到宝石级,并且翡翠矿床储量最大,很早就开采宝石级翡翠,所以人们长期以来只知道缅甸才出产翡翠,把缅甸作为翡翠的唯一产地。 1.1翡翠的矿物学特征 翡翠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角闪石、钠长 石等,硬度6.5-7.5,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苍蝇翅”,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相对密度为3.30-3.36,通常为3.33,折射率点测为 1.66。颜色丰富多彩,因含有不同的致色离子而呈现各种颜 色:通常有白、红、绿、紫、黄、粉等,纯净无杂质者为白色。以含cr 3+的绿色品种为贵。 1.2翡翠的品种 因为翡翠的颜色和质地非常复杂,变化也很多,所以有 很多个细分的品种,以下列举的是一些常见的品种: 玻璃种:颜色为纯正的翠绿色,质地非常细腻,看不到翠性;透明度很好,就像玻璃一样,因此得名,是翡翠中的极品。 冰种:质地细腻,透明度好,无色或色浅,有时飘绿或蓝绿色花,属中高档翡翠。 芙蓉种:淡绿色,一般不带黄色调,有时带很浅的粉红色,显得很淡雅。质地比较细腻,透明度中等,属中档偏上的翡翠。 金丝种:绿色至黄绿色,颜色呈丝状至条带状分布,质地细腻至较细腻,透明度较好,属中等偏上的翡翠。 地青种:底子为白色,鲜艳的绿色呈片状或点状分布,质 地由细到粗都有,透明度不好,为中档翡翠。 豆种:颜色为淡绿至豆绿色,质地比较粗,透明度不好,为中档偏下的品种。 油青种:颜色为偏蓝灰色调的绿色,一般色满、质地较细、透明度好时为中档翡翠,否则为低档翡翠。 干青种:颜色为翠绿色,而且常为满绿,但质地较粗,常有白色和黑色杂质。透明度不好,属中档至低档翡翠。 马牙种:绿色不正,且分布不均,质地较粗,像瓷地一样,透明度不好,是翡翠的低档品种。 紫罗兰:颜色呈淡紫至紫色,质地由粗到细均有,透明度有好到差都有,档次随玉质好坏而变。 2和田玉(软玉)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为主,并含有蛇纹石、石墨、 磁铁等微量矿物质,纤维交织至毡状结构,主要有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颜色。多数为单色玉,也有一部分品种常伴有别的颜色。玉质为半透明至不透明,抛光后呈玻璃至油脂光泽,硬度为5-6,比重为2.95左右,折射率为1.60-1.61(点测)。和田玉质地细腻、柔和,像油脂一样闪烁着一种特殊的光泽,“温润而泽”是它最显著的特点。和田玉的韧性是所有玉石中韧性最强的,这使得它能经得起精雕细琢,再精细的工艺造型也能雕琢得工整流畅、清晰完美。和田玉在中国主要产于昆仑山脉,包括新疆和青海地区,但这两个地区所产的玉质有所差别,其中以新疆和田地区的白玉子料质量最好也最为著名。 和田玉品种一般按其颜色分为主色系列、彩色系列和过渡系列。主色系列主要有白玉和青玉;彩色系列有黄玉、墨玉、碧玉和糖玉;过渡系列有糖白玉、糖青玉、翠青玉、烟青玉和青白玉。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 白玉:含透闪石95%以上,各种以白色为主的软玉,常微带灰绿、淡青、褐黄、肉红或紫色等色调,质地细腻,杂色小于 30%,也可称为白玉。 羊脂白玉:白玉中的上品,质地纯洁细腻,含透闪石达 99%,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故名。目前世界上仅新疆有此品 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与同等重量的白玉相比,其经济价值几倍于白玉。 常见玉石的种类简介 李瑞璐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珠宝学院 陕西西安712046) 【摘 要】玉石市场品种日益丰富,选择合适自己佩戴的玉石越来越困难。本文简单介绍了市场上最常见的几种玉石的基 本知识,包括翡翠、和田玉、岫玉、独山玉以及石英质玉石,为大家在选择购买玉石的时候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玉石;翡翠;软玉 高校科技 1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