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语言赏析专题
记叙文之词句赏析(2大陷阱:鉴赏角度不准+鉴赏步骤不清)-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
![记叙文之词句赏析(2大陷阱:鉴赏角度不准+鉴赏步骤不清)-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考试易错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6ac645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8f.png)
易错点07 记叙文之词句赏析目录01 易错陷阱(2大陷阱)02 举一反三【易错点提醒一】鉴赏句子的角度【易错点提醒二】鉴赏句子的步骤03 易错题通关(真题+模拟)易错陷阱1:鉴赏句子的角度,定位不准【分析】鉴赏句子时,有的题目指明赏析角度,有的没有指明赏析角度。
一般来说,赏析句子应从由易到难的角度进行赏析,即首先从容易辨析的角度进行入手,然后依次排除,直到句子出现了赏析的角度。
当句子出现了多种赏析角度,就选择你最擅长的角度进行赏析。
首先看修辞,其次看描写方法,然后看词性和描写角度,最后看句式。
从修辞的角度:看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表达效果。
常从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夸张等修辞手法方面赏析词语。
从炼字、词的角度:简洁生动、富有概括力。
常赏析句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叠词等。
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看属于什么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再分析作用。
从观察描写的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方面。
从正、侧面描写的角度。
从句式特点:是否是特殊句式,如设问、反问、祈使句、感叹句。
从蕴含的深层含义:是否运用双关义、引申义、比喻义。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拟人、象征手法、对比手法、衬托手法、讽刺手法、欲扬先抑、前后照应(首尾呼应)、设置悬念、卒章显志、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易错陷阱2:鉴赏句子的步骤,混乱不清【分析】类型型不同,答题方式也就不同,赏析语句是记叙文阅读必考考点。
部分同学在答题时不是混乱不清就是缺少步骤,赏析文章语句时,分析思路一定要清晰。
掌握答题步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一步:阅读句子,明确句子中哪些词语需要赏析。
第二步:明确这个(些)词语的赏析角度。
第三步:写了什么(文本的主要内容),有何特点。
第四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格式:形式(角度)+效果+内容+情感【易错点提醒一】鉴赏句子的角度【例1】(2023·江苏盐城·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专项训练之语言赏析(带答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复习专项训练之语言赏析(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5adf5d2af90242a895e5c0.png)
中考语文阅读之语言赏析语言赏析题一般答题思路:解答语言赏析题,可从以下四步入手分析,即:(1)怎样写的;例: 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2)写得怎样;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强调了)(3)写出了什么;写出了对象的……特征(4)给读者怎样的感受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例:每当清晨阳光洒满村庄,可爱的鸡、鸭、鹅、狗蜂拥而出,鸡们寻找自己的玩伴或飞上草垛引吭高歌,狗们追逐友伴或吠天叫日,鸭与鹅们纷纷迈着骄傲的步伐向河湾奔去。
”赏析:作者运用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全村鸡鸭鹅狗自由快乐的生活状态,表现了老村与老屋的活力与生机,体现了作者对老村的喜爱与怀念之情。
★体会词语的妙用或表达效果解题思路:①词语本身的含义②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③词语的感情色彩④词语适用的对象或范围⑤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⑥近义词辨析答题格式:①动词:生动地表现出XX人/事/物的特点,(或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XX的情态),表现了人物XX的心情。
②形容词、副词:生动形象地描摹出某人(某物)XX的特点、情态,反映了人物XX的心情。
一、从用词的角度赏析作品中优美、精彩、富有表现力的句子可以从词语的角度来分析,一般可从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成语等入手。
(动词能准确地抓住事物的动态;形容词能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所要描写对象的状态;副词则强调了所要描写事物的特点;叠词则增添语言的音韵美。
特别要注意词语感情色彩发生变化的词语。
)例: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的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赏析:本句用“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雪地捕鸟的全过程,也写出了儿童捕鸟时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
答题格式:。
词表现了(揭示了、突出了) ……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二、从修辞角度赏析例:朱自清《春》中:“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专题10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专题10 赏析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801be427f705cc17542709a7.png)
⑩多年后,我大学毕业,在外辗转漂泊,也做了老师。课堂上,我始终不敢忘
记潘老师对这方讲台的郑重,从不缺课,从不迟到,也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很淘气的
我问。 ⑭“擦星星呀!”潘老师停下来,回身说,“瞧,那颗星星,还有那颗,
灰扑扑的,我得去把它们擦亮!”
(摘自《教师博览》2020
年第3期,有删改)
●(2020·新疆《擦星星的人》第 19 题)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 线句子。 他的衣服甚是单薄,又湿湿地贴在身上,手指冻得甚至难以握住 典例 细小的粉笔头。 【答案】 这一句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了淋雨后忍着寒冷为学生 上课的潘老师的外貌和动作,既表现了潘老师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从不耽误一节课,又流露出“我”对老师心疼的情感。
气息,蕴含着生活的温情。
设问形式
解题思路
●(统编教材九下第 6 课《变色龙》课后习题三)这是一篇讽刺小
说。结合课文具体内容,说说这篇小说是如何运用对比、夸张
等艺术手法表现出讽刺效果的。
【答案】 在短短的时间里,随着狗主人身份的不断变化,奥
教材链接
楚蔑洛夫的态度也发生了五次“变色”。变化之快,跨度之大, 令人瞠目。这种夸张手法的巧妙运用,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人强行背出老屋,山体滑坡泥石流就下来了,紧急关头,欧阳把背着老人的村主任
推到了安全地带,自己却被泥沙石掩埋了。 ⑯寻找欧阳市长,在淤积的沙土石里
挖了三天,依然找不到。欧阳的妻子看到大家疲惫的身子,看到大家肿胀的双脚、
满手的血泡,哭着阻止大家继续寻找,就让欧阳安息在这里吧。小马哭着,继续用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词句含义赏析题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词句含义赏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faa9ed1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9c.png)
初中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题--词句含义赏析题一、常考题型①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请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
③请从描写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④请结合加点词,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解题思路:①结合上下文理解:理解句子含义,首先要把句子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
脱离了具体语言环境,句子就如无水之鱼,当然不会表达出生动丰富的意义来。
②抓住关键词语理解:理解有些句子含义,其实只要抓住其中的关键词语就行了。
这些句子一般都不很长,关键是其中个别词语用得别致,有特色,使整个句子也显得非同一般。
③根据修辞手法理解:如运用了比喻、象征、借代等修辞,就根据语境找出“本体”,揭示出形象的含义即可。
反语修辞则反向分析含义。
④根据表达方式理解:描写句:根据语境,分析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意义。
抒情句:联系全文情感,结合语境,分析出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议论句:联系全文主旨,结合语境,分析出句子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答题模式:①句式特点+突出(强调)......内容+表达效果(好处)。
②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的效果+内容+情感(表意效果和语言效果)。
③此句运用......描写,表现了(刻画了)......准确或生动或形象或富有情趣......二、赏析角度角度一:修辞手法复加强感情的作用。
引用可使所表达的内容生动活泼,感染力增强;对说理、表情达意都很有帮助,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提供有力的依据,增强说服力。
例一: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新,美,力的三个特点,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答题格式:修辞手法+内容+情感例二: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朱自清《春》)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小草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草萌发的情态,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记叙文阅读-赏析类-句子赏析
![记叙文阅读-赏析类-句子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9f123f01eb91a37f0115c4a.png)
思考: 运用修辞手法来赏析句子时答题步骤是什么? 比喻和拟人的答题公式是什么?
答题步骤:
析效果
品情感
当确定是比喻或拟人时答题公式:
比喻:把什么比作什么 拟人:把什么拟人化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 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注意: 找事物特点方法:1.句子中的关键词
⑨父亲让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长成的,也教会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 是他给予我的欢乐太多,让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给我的幸福时光。可他又是多么的残酷, 二十年前就丢下我独自远去。让我经常在这一刻谈笑风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⑩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仿佛流星在心中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用 尽一生去寻找、捡拾。我常常会突然忘却自己身在何处,满心满眼都是父亲的影子,伸出 手却总也触摸不到他。那倏然间的惊悚,似一个无底的深渊,无论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 角已无可挽回地沦陷……直到今天,每当看到百合花,我都会伤感和怅惘,我知道它们中 永远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长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爱无限地放大,最爱我的父亲也不会再 回来。可我仍固执地相信,还有许多野百合在某个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开。它是我 孤寂 中的念想,迷茫时的希望,是当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时,亮着的最后一束光芒……
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细节描写、正面与侧面描写
学习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了解修辞与人物描写 掌握两种角度的答题技巧 善用修辞与人物描写来写作
目录
Catalog
1. 从修辞角度来赏析句子 2.从人物描写角度来赏析句子 3 .“对话”作文 4.作业
PART 01
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句子
赏析第八自然段中划线句子。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 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
专题43 记叙文阅读之句子赏析-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43 记叙文阅读之句子赏析-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33072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8.png)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专题43记叙文阅读之句子赏析★[考点概述]句子赏析历来是中考的热门考点。
课标明确考查的重点是“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主要是针对文中的某句话,分析其表达效果或者妙处或者作用。
考查内容主要有对语句修辞手法、关键词汇、语句丰厚蕴意、表达作用、描写方法等。
★[设问方式]1、请从请从xx角度,分析文章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2、自选角度,赏析x段中画线句子。
3、xx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请联系文章赏析。
……★[解题方略]①抓关键词语。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两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②抓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③抓句式特点。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④抓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⑤抓结构作用。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
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⑥抓思想内容。
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
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技巧点拨]一、从修辞的角度入手。
1、答题模式:修辞手法+内容+感情。
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2、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1)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
生疏的事物。
作用:将A比作B,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某某事物的……特征,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
四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模板+练习题
![四记叙文阅读之赏析句子模板+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6f4e77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d.png)
记叙文阅读之句子(三)赏析句子(一)【出题模式】①赏析文中画线句。
②请说一下句子的表达效果(二)【答题模板】技巧+内容+作用(情感/人物/主题)具体来说:【技巧】:①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设问、反问等。
②表现手法:悬念、照应、衬托、对比、动静结合、象征等。
③描写的角度: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
④词语运用: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⑤句式特点:长句、短句、倒装句等⑥语言特点:口语话、朴实等【内容】:句子含义【作用】:对人物、对情感、对主题等的作用【注】赏析句子题侧重技巧,同时也包含句子含义和句子作用等。
(三)【例题】(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是一盏灯崔立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
”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
”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儿子害怕了。
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骇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抬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着见了点光,儿子心头的恐惧瞬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摔倒。
儿子说:“爸,你怎么了?”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第06讲赏析文章语言(讲解)-202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
![第06讲赏析文章语言(讲解)-2021年中考记叙文阅读黄金技巧十讲](https://img.taocdn.com/s3/m/25835f07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a.png)
第06讲:赏析文章语言【技法说明】记叙文语言赏析是逢考必考的一道典型题型,这种题型有多种提问方式,一是分析某句的表达效果;二是赏析某句话;三是分析句子的语言特色。
题型多变,但答题步骤都是一样的。
【常考题型】1.结合文章内容,赏析一下划线句子;2.赏析某段某句;3.划线句子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4.某句有什么样的语言特色?【技巧点拨】(一)修辞手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常考的修辞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这三种,但是对偶、反问、反复、对比、夸张等偶尔也会考查到。
(二)刻画人物的方法+句子内容+(作者情感)通过“外语动心神”描写手法刻画人物,表达人物情感。
(三)词+句子内容+(作者情感)这种情况是句子既没有修辞手法,又没有刻画人物的方法,或者是文章指定要分析加点的词语。
例文分析:枯萎的蒲公英叶子冬日的午后,阳光虽也明亮,但触一触还是有着沁骨的凉。
冬以它的冷漠,裹挟尽百花的艳影,留一地斑驳的枯黄。
我不由得竖起大衣的领子。
蓦地,一棵蒲公英,出现在我的视野里。
那是一株怎样的蒲公英!叶子的边缘已露出萎黄的老态,但还是透着铁一般的绿。
叶们努力地贴向地面,那是一种力量爆发前,手脚触地的姿势。
也是呢,霜一次又一次的从天而降,树叶渐渐飞去,草茎慢慢垂下头来。
生命的“红灯”,已经在不远处,正一点点逼近自己,那就用尽全部的力,贴向地面,贴向地面……这就是蒲公英最聪明、最刚强也最负责任的举动。
他们明白,要想延续久远,就不能把头昂得太高这样才能把最沉实的爱,尽可能多地传递给儿女。
我的心不由得疼了一下,这像极了我的母亲。
去年的这个时节,冬阳阻不住东奔西跑的北风,正如我阻不住我八十岁老母的脚。
她在楼下,为我寻挖着蒲公英。
“经霜的婆婆丁(蒲公英的俗号)能消炎败火,你这嗓子,应该吃点。
”她半弓着腰,在衰草连片的枯黄里,神情专注地寻找那一小簇一小簇的绿。
她时不时地弓腰,用那曾经丰腴饱满而至今肉皮松弛的手,极其小心地翻检着枯黄的草,似乎蒲公英长着脚,一不小心,受了惊吓,就会跑掉了似的。
中考记叙文句子赏析专题
![中考记叙文句子赏析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69dee5856a561252d36f5f.png)
18.阅读第①段,从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对画 线句子进行赏析。(不超过150个字)(6 分)
作者通过杏花、柳树、长豆角等一系列与自己生活 密切关联且留下烙印的形象,写出家乡的美好、亲 切与温暖,表达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作者用 “招来喜鹊”、“披满夕晖”等词语形象地写出家 乡的美景,并将自己对母亲的深情“幻化”其中, 用排比的句式使眷恋故乡、思念母亲的情感得到强 化。
③爹说,这棵蜂糖梨树是娶妈那年栽下的。我没想到,目不识丁的爹还 有这样的浪漫情怀,只可惜命运总喜欢捉弄人,在我五岁那年,妈就因病撒 手离开了我们。在凄苦的童年记忆里,只有当秋天来临,院里那棵梨树挂满 了光润甘甜的蜂糖梨时,才能让我欢快雀跃。我至今还记得,年幼的我蹦蹦 跳跳地在梨树下,手指在挂满枝头的蜂糖梨上指来点去,嘴里不停地嚷嚷: “要吃这个,要吃那个……”爹就顺着我手指的方向,把一条高板凳端过来, 端过去,人也不停地站上去,跳下来,摘了一个又一个,折腾得满头大汗也 顾不上擦,直到我满意后才罢休…… ④在爹的呵护下,我很快长到了会摸鱼捉虾,爬树掏鸟的年纪。那年秋 天,一次趁家里无人,我带领几个小伙伴进了院子,然后便很麻利地爬上树 去摘蜂糖梨给大伙儿吃。为了讨好大伙儿,我一心想去摘那几个长得特大的 梨。不料,我刚爬过去,那枝丫便“嘎吱”一声断了,我几乎是半摔半跳地 落在了地上,惊出了一身冷汗,好在并没有受伤。 …….. ⑦第二年我就被爹送进村里的小学。因为怕晒那毒辣的太阳,怕淋那肆 虐的风雨,怕像爹一样整日在黄土地上不停地劳作,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教 室,喜欢上了这个可以逃避农活与家务的场所。至于那年家里那棵蜂糖梨树 究竟结了多少梨,我反倒没有什么印象了。后来我一路读书,爹也就一路跌 跌撞撞地支撑着我,却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即使在家中光景最艰难的那几年, 也没有说过半句让我放弃学业的话。他总是这样苦着自己,把他所能给我的 一切都不加疑虑地给了我。为了减轻爹的负担,读大学时,我总是利用假期 勤工俭学,很少有时间回家。等我工作后,刚想好好回报爹时,他却因长年 劳疾,猝然离我而去。
记叙文阅读之语言品析模板
![记叙文阅读之语言品析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6140cf86f1aff00bed51e2c.png)
对比——指把两个截然不同的事或物或人拿来比较,
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
答题格式:这个句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通过
对比,突出了……(事物)的……(特征) 对偶——使句子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 答题格式:这个句子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 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富有音乐美,表现了…… 反问——无疑而问,加强语气。 答题格式: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语 气强烈,强调了……
学习目标
• 1、了解记叙文语言品析的 角度。 • 2、掌握记叙文语言品析题 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1、具有浓郁的抒情韵味和深刻的哲 理蕴涵。
2、记叙文语言优美流畅、清新自然、 富有诗意。 3、记叙文(尤其是散文)语言常用 多种修辞,增强感染力和文学性。
真题再现
2009年《绝唱》(共17分)20题:按照要求品读、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 (1)从修辞的角度: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 在阳光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2)从含义的角度:有的叶子早被秋风撕破,有的卷作黑色的一团, 却依然在空中高擎。 2010年《塞外的春天》(共16分)20题:品味、赏析下面的句子。(5 分) (1)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扬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 地成堆成垛。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2)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 比犄角。 从修辞运用的角度 2011年《江南柳》(共14分)21题: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4分) (1)说说加点词的表达效果:狂颠的柳絮,点点白嫩的轻柔,让人 无处逃避。 (2)品析下面句子:一株株柳,长成一首首妖娆的诗。
专题42记叙文阅读之词语赏析-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42记叙文阅读之词语赏析-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62f8463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a.png)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专题42记叙文阅读之词语赏析★[考点概述]考纲对理解词语的要求是“体会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语境领悟词句含义的能力。
“在语言环境中”是指对语言的赏析应从整体上感知全文,并根据具体语境来把握词义。
★[设问方式]1、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或作用。
2、加点的词语在文中具体指什么?3、把句子中的“xx”改成“xx”好不好? 或:加点词语能否互换?为什么?4、联系上下文,体会加点词语的含义。
5、结合全文的主题,本文中的“xx”词象征什么?6、段中写“xx”词语的用意是什么?7、对句子中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进行赏析。
8、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一次的理解。
9、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技巧点拨]一、文中xx词语指的是什么。
①指示代词:在上下文中找,一般先往前找,再往后找,由近及远地找。
“这”“这个”“这些”是近指,“那”“那个”“那些”是远指,“某”“某类”是不定指。
②非指示代词:从理解词义入手,找到关键词句,把指代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代入原句,看与原文的思路、意思是否一致。
二、说说加点词语的含义。
【答题策略】明确词语本义→揣摩词语语境义→把握引申义(指代义、临时义、修辞义、象征义)→分析表达效果→联系主旨。
【答题模板】XX词原指....本义),这里指....(语境义),写出了...的特点(状态、情态),表现了....的心情(品格)。
三、XX词语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答题策略】①词义角度。
理解词语本义→分析词语语境义→表达的情感。
②修辞角度。
运用的修辞手法→修辞的作用→表达的情感。
③词性角度。
判断词性→表现出的作用(人物形象、品质等)。
A.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B.副词:修饰(限制)了XX一词,贴切形象地体现了...的特征,表达了...的情感。
赏析题:语言的赏析
![赏析题:语言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112a9a2a08a1284ac95043ef.png)
赏析题:语言的赏析记叙文语言赏析的角度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二、从语言风格的角度赏析一、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例.(2011·安顺·《梨一样的苹果》)结合语境,品味下面加点文字的表达效果。
(2分)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折磨——他不敢看缩在墙角的尤里卡,更害怕同学们对尤里卡的嘲笑,那些尖锐的笑声像锥子似的扎在心上。
这样回答可以吗?比喻,表现了米哈多夫老师的品质。
赏析句子的格式运用了()手法+ 写出了本体的()特点一会儿欣赏健美躯体的影子,一会儿欣赏修长的四肢,还摆出一些造型欣赏着自己,一双毛茸茸的漂亮的眼睛在注视露水中的自己时也含情脉脉。
赏析: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鹿欣赏自己躯体、四肢和造型的美,具体表现鹿是爱美的动物。
修辞方法的效果及作用比喻、拟人、夸张生动形象反复、排比、反问强调、强气势、抒情对偶、顶针、互文整齐美、回环美、音乐美反语、设问嘲讽、思考、悬念比喻句赏析格式:本句把“______ ”(本体)比喻成“______ ”(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______的特点,富有情趣。
表现了作者______感情。
例1:请赏析“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这句话。
拟人句赏析格式:本句将“______ ”(本体)赋予人的情态(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______的特点,富有情趣。
表现了作者______感情。
例2:请说说“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句话有什么好处。
例3:“春天,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此句好在哪儿?排比句赏析格式:●本句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强调了本体______的特点,增强了语言气势。
●表现了作者______的感情,更加有力地抒发了感情。
例:如何赏析“当时我不觉得幸运,以为这音乐、这波涛的诉说、这不尽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当然的。
记叙文专项练习——赏析语言表现力
![记叙文专项练习——赏析语言表现力](https://img.taocdn.com/s3/m/63f3f9ce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5f.png)
记叙文专项练习——赏析语言表现力训练(一)向西瓜磕头……②盛夏,西瓜上市。
每天早晚上下班的路上,在每个必经的路口,小区的门口,我总会遇见好几拨卖西瓜的瓜农,他们将农用三轮车停在路口,敞开车厢,在车厢旁边用一块简易的纸板上,用粉笔歪歪斜斜地写着:农场西瓜,每斤五角,保熟保甜,不甜不要钱。
为了证明西瓜的品质,有的瓜农还把西瓜切成两半,鲜红的瓜瓤,似乎咧嘴在笑,(),把瓜农的期待兑换成对幸福生活的召唤。
碧绿的西瓜似苍穹,黝黑的瓜子如同漫天的繁星,从春到夏,吸纳雨水阳光,将它们酝酿成解渴后人们嘴边的一个感叹,这是诗意的,也是沉重的。
……第②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
请做简要分析。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理发记……①有一回我陪老伴散步,她走累了,就在路边树荫下歇脚。
恰好旁边一个妇女在给人理发,理发的和被理发的彼此还聊天。
理发的妇女说她是到了年龄不得不退下来,她理了一辈子发,如今闲着没事,舍不得放下刀剪,挣钱倒是其次。
她于是津津有味地谈理发的技巧,谈发型如何适应脸型。
被理发的谈儿子、媳妇、孙子、柴米油盐……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他们的对话吸引我一直听下去,仿佛读一本引人入胜的书,因一页页都呈现了生活的真实与真情。
理完发,理发的妇人和被理发的老头注意到了我们,都友好地向我们打招呼。
老头缓步远去了,老伴对我说,你的头发早该理了,就在这儿理吧。
我点头同意。
理发的妇人发现我的头发理得极难看,她说已理得这么糟,一次还纠正不过来,要再过一个月第二次理时才能完全表达她的操作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 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 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 要绽开似的。 《紫藤萝瀑布》
角度
内容+特点
“张满了的帆”“船舱鼓鼓的”“忍俊 不禁的笑容”富有动态,将静态的花写 活了,化静为动,形象逼真的写出了花 朵绽放的形态,充满了活力和情趣,表 达了作者的赞美、喜爱之情
《父亲的歌》
任选一个角度,对景物描写进行赏析
牛刀小试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绿白相间的窗 帘划过了漆黑的天空,接着长长的、低沉的 雷声滚滚而来,挤进窗缝的风像魔鬼一样嘶 吼着。然后整个房间被闪电照亮了,随即好 像有千万只鞭炮在耳边震响。《父亲的歌》
词语运用:
1、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感情色彩变化或用法变化的词语,如贬词褒用,大 词小用等。
格化,生动地写出老城暖和安适的特点。(2
分)表现了作者对冬天的济南的喜爱之情。
(1分)
情感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 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
着我们上前去。
内容/特点
角度
(写出… … )
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
角度
(朱自清《春》)
“偷偷”和“钻”互相照应,生动
形象地描绘出小草不知不觉破土而出,
春天悄然而至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春
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情感
用词之美: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 阳光,暖和安适地 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 们 唤醒。
——老舍《济南的冬天》
角度
内容+特点
运用拟人的修辞,(1分)将“老城”人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 答题格式:
这句话运用____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 写出了事物____特点,表现了人物____情感。
记叙文阅读重难点突破
之
语言品析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阅读部分
•能用精读的方法综合理解阅读材料, 推敲重要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 含义和作用 •阅读文学作品能品味作品中富有表 现力的语言……
考点聚焦
•从词语运用、修辞方法中任选一方面,赏析 文中画线的语句。2019.河南8题
•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2段中画横线的 句子(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出了春天是新的,有旺盛的生命力;是美
的、活泼生动的;是健壮有力的三个特点,
增强语势,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命力,表
达了作者对春天的赞美。
情感
修辞之美:
比喻: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特点, 抒发……感情 拟人:把……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特点, 抒发……感情 排比:生动形象的写出……特点,抒发……感情, 增强语言气势 夸张:突出强调……的特点 对偶:句式整齐、形式优美、音韵和谐 反复:强调……特点,抒发……感情 设问:强调……内容,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反问:强调……内容,加强语气,引人思考
角度
用词精当,有表现力。用“划破”、 “滚 滚而来”、 “挤”、 “吼叫”、 “震响” 等词语,生动形象的描写了暴风雨之夜狂风 吼叫电闪雷鸣的景象,渲染了恐怖的气氛, 烘托了“我”当时恐惧的心理。 情感
牛刀小试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绿白相间的窗 帘划过了漆黑的天空,接着长长的、低沉的 雷声滚滚而来,挤进窗缝的风像魔鬼一样嘶 吼着。然后整个房间被闪电照亮了,随即好 像有千万只鞭炮在耳边震响。 《父亲的歌》 修辞手法:
情感(性格)
描写之美:
描写对象:人物描写、景物描写 描写角度:正面 、侧面、 细节 人物描写方法:动作、语言、外貌、神态、心理 景物描写方法:
1、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2、修辞 3、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点面结合
(小石潭记、观沧海、夜雨寄北) 4、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三峡) 5、按照一定顺序(高低远近) 6、抓住景物特点
情感
手法之美:
表现手法:对比、衬托、欲 扬先抑、动静结合、托物言 志等
授之以渔
赏析语言三步曲
• 1、抓角度:词语、描写、修辞、表现手法
• 2、扣内容:内容+特点 (析关键词、看上下文)
• 3、析作用:情感、性格、主旨
品味记叙文语言的角度
1.词语:动词、形容词、叠词、感情色 彩变化的词等
2.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 复、对偶、反问、设问等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017.河南9题
•品读第3段和第6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 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2014.河南8题
•从划线句中找出几个体现细节的词语,结合 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012.河南10题
•下面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 2018.河南10题
学习目标
1、品味记叙文中语言的美,明确赏 析语言的角度 2、梳理赏析语言的解题思路,掌握 记叙文品析语言的答题方法,学以 致用,培养语言品析能力
3.描写:人物描写(外貌、动作、语言、 神态、心理)、景物言志
牛刀小试
这时,一道微弱的电光透过绿白相间的 窗帘划过了漆黑的天空,接着长长的、低 沉的雷声滚滚而来,挤进窗缝的风像魔鬼 一样嘶吼着。然后整个房间被闪电照亮了, 随即好像有千万只鞭炮在耳边震响。
美文品析
他用两手攀 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 胖的身子向左 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朱自清《背影》
角度
内容+特点
通过“攀”“缩”“微倾”这些动词(1分)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
行动不便,步履艰难,(2分)表现了父亲爱子
的深情。(1分)
情感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内容+特点
我赶回家帮母亲插秧,到田边时,一块田, 母亲已插完大半。她太累了,体力不支, 已不是弯腰在田里移动,而是双膝跪在泥 水里,艰难地爬行。母亲的衣裤没一处干
的地方,浑身是汗水泥水。 内容+特点 角度 ——《田野上的白发》
• 通过动作描写“跪”、“爬行”两个 动词准确描绘母亲插秧时的姿态,表 现了母亲插秧时极为劳累,体力不支 的状况,突出了母亲的坚忍与顽强。
答题格式:
____等词语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具体细致地写出了 ____,表现了人物____的情感。
词语运用:
1、动词、形容词等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2、感情色彩变化或用法变化的词语,如贬词褒用,大 词小用等。
答题格式:
____等词语生动形象/准确传神/具体细致地写出了 ____,表现了人物____的情感。 内容+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