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新课程理念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更新理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多样性课堂,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理念转变;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是历史教学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场所。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面对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效果,迎接高考,并取得良好成绩,这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一、吃透新历史课程标准,将实践运用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
新的课程标准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提出了历史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新的三维教学目标与以往的教学目标不只是文字表述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创新。新的教学目标分为三大板块,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教学过程和史学方法的培养,就是说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的方法,教学评价不只是看结果,更重要的是看过程,是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格的养成;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取代过去的思想教育,历史是一门感性与理性并重的学科,只有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理性认识,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要营造浓郁的历史氛围,让学生走进历史,感知
历史,亲近历史。在价值观方面,既要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认识人类文明经历了一个由分散走向整体,由隔绝走向交融的过程,也要树立民族意识,全球化不是一体化,文化的多元才是全球化的特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弘扬民族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转变课堂教学理念,激活高中历史课堂
1.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创造性地开发历史教学资源,大胆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多给学生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概括、分析与归纳历史材料,辨认历史事实、运用历史知识,让学生成为“跳起来摘桃子的人”,而不是“盛桃子的筐”让学生记住历史知识,又具备解决、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2.师生角色的转变
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主导者”成为“组织者”“引导者”。通过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善于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燃其思维的火花,充分体现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人。
3.情感互动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时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赏识、期待和鼓励是学生成长的最好动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敢于质疑,勇于标新立异,给学生展示自我、探索创新的机会。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参与到探究中来。通过探究,可使学生集思广益、
思维互补、思路开朗、分析透彻、各抒己见,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的充分发展。
4.鼓励观念提出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一个学生。”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均是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教师只有内心如火一般炽热,热爱学生,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为全体学生服务,才能不断掌握、积累和发展自己的课堂教育艺术。课堂上的即兴评价尤其对于学困生我们要经常给予他们一些激励性的语言,有可能取到意想不到的结果。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还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很有可能从此这个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而乐于学习,并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无定法,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群体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教师认真研究了教材,研究了学生就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教法。
1.材料学习法
材料学习法是新课程教学中最重要和最能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历史学家实事求是求证历史的方法,并形成有尝试的历史认识。如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结论,说
明观点;针对不同材料的证据,就内容和可信度做比较;选取某一主题,罗列来源不同的材料,让学生整理归纳,并且解释其中的差异,进而形成自己的推演,得出自己的结论。由于材料学习法让学生经历了一个“发现——分析思考——得出结论”的过程,因此具有探究式学习的特征,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实质的要求。
2.讨论法
讨论法主要适用于原因、影响、评价类型的问题,一般采用分组讨论。学生结合课内外所接触的史实,通过分组讨论、汇总,使其对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通过分组讨论,形成一个小组综合意见,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和学习激情,还有利于对某一历史问题有一个更全面、清楚的认识,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3.辩论法
辩论法主要适用于一些思辨性较强,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会有不同结论,目前史学界仍存在一定分歧的历史问题。如上选修④第一单元第1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在小结阶段可以组织学生辩论秦始皇的功过问题。在教授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创始人孔子》一课时,可以举行一个辩论会,辩一辩孔子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到底是“好”是“坏”,还是兼而有之。通过辩论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以及使之从中感悟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历史结论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4.比较法
比较法教学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组织学生比较一些相似的或相异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历史事件的复杂因素,学会灵活分析问题。例如,在教授《开辟新航路》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异同,尤其是对中西社会产生不同影响的原因;在教授日本明治维新时,比较中国戊戌变法与其异同。通过比较法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一定的历史观点去解决纷繁的历史问题和现实问题。
5.讲授法
讲授法是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且在新课程教学中仍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尤其是学生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难以达到的问题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此外,这种教学方法也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历史知识、教学能力和水平上的优势,引导学生更好地分析、解决问题。
除了上述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外,还有讲叙法、观察学习法、实践学习法、图表法等。教师若能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将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在目前大环境下,不能空谈观念更新,而应该实事求是,把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同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相结合,踏踏实实研究历史教学法,并自觉运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课堂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阵地,是贯彻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