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第25卷
2003燕第5期9月JOURHALOFJINANUNIVERSlitV0l25No.5(Philos_()phy&SocialScienceEdition)Sep,2003
城市化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分析
祁金立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城市经济主导了国家的经济,城市化的进程、速度、水平是国家经济现代化发展进
程、速度、水平的标志。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是城市化的主要功能,城市化的聚集效应以一定的人口和地域为基础聚集社会、经济、政治、科技、人才、信息等各种资源和优势,形成高效低成本强扩张的产业群。聚集效应主要有规模效应、近邻效应、分工效应、结构效应、城市“场效应”。城市与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必然伴随着社会经拼辐射效应的发挥,辐射效应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产业链的延长、产业规模的扩张来实现,产业规模、产业结构的发展必然推动社会文明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社会发展;城市化;城市功能;聚集效应;辐射效应
[中围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5072(2003)05—0030—05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随着工业化而发生的经济和人口分布重心向城市转移,城市数量和人口迅速增加,城市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渐加强的历史过程。城市作为某区域的中心地,高强度聚集着大量的物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是该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的中心.具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丰富多采的物资文化生活,产业基础好,结构较为齐备,发展速度快,蕴涵大量的就业机会、表现出巨大吸引力和辐射力,拉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城市化反映社会文明发展的进程,是物质、文化生活提高的标志,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所以,城市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时发展的历程,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各方面全面综合发展的体现,其中,经济的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城市化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城市化对GDP的贡献举足轻重,根据有关专家设立的指标估计,我国城市化的增长速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将新增1400亿元,最终将带来3360亿元的GDP,城市化是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的关键。本文主要从经济的角度分析城市化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机制。
一、城市化的聚集效应
1.城市化聚集效应
城市经济是与人口和产业密集性相联系的集约经济,以地理上接近、生产专业化以及资[收稿日期]2003—03~21
[作者筒介]30祁金立(1959一),男,河南精县人,华中科技大学经许学院博士生。
万方数据
盒、技术、人才、信息高度集中为基本特征。城市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存在基础均与聚集密切相关,聚集经济效应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以提高经济效率和降低经济成本的系统力量,
聚集效应一般是指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使得经济活动更加节约成本费用,提高敦率,增加效益。根据经济学原理,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与其它经济活动存在着相互依存、相玎促进的联动关系,经济组织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可以产生三个效果:一是形成强大的集体效鹰;一是使原来分散的经济活动在空间范围上相对集中,拉近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三是促慷社会经济基础结构的建立。城市的聚集效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规模效应:规模效应是各种经济要素和资源的集中或彼此作用所带来的收益,是综台要素q-产率的提高。规模经济是城市聚集经济的一个主要源泉。它不仅仅是经济收益,也体现在生产力的集约化布局和资源的集约化使用的有机结合方面。
近邻效应:近邻效应是经济活动集中于城市地区时所带来的经济性。分为共享经济利益、劳动力市场经济利益和信息经济利益。
分工效应:分工效应是指几乎任何区位单位聚集在一起都能够享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如服务上的社会化、生产分工上的协作等。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使劳动力和其它生产要素从分工程度较低的产业向分工程度较高的产业发展或转移。
结构效应:结构效应是指聚集要素的聚集方式及要素问的聚合程度对城市聚集的作用,包括结构关联效应(是指城市产业联系方式及产业部门间相互联系状况对城市聚集质量的影响)、结构成长效应(是指资源流向生产率更高部门的再配置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是指城市时刻处于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流动之中)。
城市“场效应”:城市“场效应”是城市区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地理空间上客观存在的“洼地效应”。一是城市场自身具有高度密集的能量,由此能够形成强大的引力与聚集力;二是城市拥有发达的基础设施;三是城市具有更高的运转效率和效
益。城市对周围地区的作用力呈现距离衰减规律,即距离城市愈近,场效应愈强;反之亦然。
2城市聚集规模的内容
人口规模与地域规模。人是生产力三要素中首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社会分工的发展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产生出强大的吸引力,使得聚落以外的人口不断向聚落集中。当人们在从事生产经营和生活的特定地域空间内基本排除农业生产.而依靠从其他地域空间经济系统输入维持生存的农业产品时,这一聚落就从农业聚落演变成了城市。Fh于大城市经济效益高、就业机会多、产业和服务多元化、收入和消费升级快等优势会使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周围乡村和外区域人口产生吸引力。伴随着大量移民迁人而带来的各种资源,又促使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使城市经济更加繁荣。在这种城市化拉动机制的作用F,聚落从小城市逐渐成长为大都市,从单一功能城市逐渐成长为多功能城市,有些城市还从区域性经济中心逐渐成长为世界性经济中心。另一方面,已形成的城市可能会由于各种不利困素,如环境恶化、气候变迁、资源枯竭、战争、饥饿、经济危机和政治动乱等作用的结果,居民会外迁他乡,逐步导致城市的退化和消亡。可见城市的兴衰存亡与城市人VI的数量及其变化密切相关,没有城市人il的量变的积累,就不会有城市发展的质变的飞跃。
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是一切社会存在的物质前提。城市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需要人们扩大和深化社会分工和协作,共同获得节约成本的利益,产生聚集经济效益,促使31
万方数据
工业生产和产品交换活动大量向城市集中并促使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工业生产和商品交换规模的扩大,又形成新的分工与协作和获得新的聚集规模经济效益,城市的规模也会相应地扩大,逐渐从小城镇成长为大都市。随着生产分工的细化和产业部门的增加,逐步从单一产业型向综合产业型转化,同时,商品交换、生活服务、文教卫生、行政管理等部门就会随之出现和日益多样化,城市功能也就随之趋于多元化。反之,城市的生命力就将逐步丧失。
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社会生产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大量的人口和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都聚集在城市里,所以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广与应用也主要是在城市中得以实现。
城市也是人们文化、艺术等上层建筑领域的活动中心。由于城市居民新的思想、观念在城市中产生和传播会扳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还会逐渐辐射周围乡村,带动乡村居民的思维促进乡村居民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并由此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整个区域得到全面的发展。
因此.城市的人口聚集和工业生产与商品流通活动的聚集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它们的发展变化决定着人们社会活动的聚集和城市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