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刘月松:用画笔记录农村农民和醇厚乡情

乡村教师刘月松:用画笔记录农村农民和醇厚乡情
乡村教师刘月松:用画笔记录农村农民和醇厚乡情

乡村教师刘月松:用画笔记录农村农民和醇厚乡情

长城网1月19日讯(郭爱霞)

感情真的是一种说不出来的东西。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刘

月松说自己对农村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所以,笔端也常是农村的美丽景色、

农民的丰收喜悦、乡情的淋漓醇厚。“创作出美丽的农村题材作品是我最大的

梦想。”刘月松说。

刘月松,河北廊坊市文安县新镇南舍兴村人,现在文安县第六中学教书。在河北省首届农民书画展中,他创作的《丰收时节今又是》获得了美术类三等奖。

北地里大红的柿子特别扎眼,香甜的气息引来鸟雀在枝叶间狂欢。南园里

的玉米熟透了,饱涨的穗儿压弯了秸杆……对于出生在农村的刘月松来说,这

是一个极为熟谂的景象。在刘月松的老家——文安县新镇南舍兴村,一到秋收

时节,农民们忙碌又欣喜。到了晚上,偌大的原野里,月光轻洒、秋虫齐鸣,

预示着又一个丰收时节的到来。比起稍显繁重的体力劳动,美丽的农村风光在

刘月松幼小的心间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从小他就梦想着把农村美丽的景色、

丰收的喜悦、醇厚的乡情描绘出来。

刘月松说,他画画的启蒙师是他的父亲。他的父亲刘宝昌也是位乡村教师,教语文兼书法和美术。在教书和农忙之余,父亲经常在家写写画画,还帮乡亲

们写对联、画家具上的壁画等。耳濡目染下,刘月松便有了画画的冲动。刘月

松经常自己坐在院子里画狗、画猫,画房子、画大树,每当捧着自己的画给父

亲看时,父亲都会给与鼓励、赞扬和指导。待初中毕业,他便报考了天津宝坻

师范学校,到美术特长班学习。

毕业后,刘月松走上教师岗位,成为和父亲一样的乡村教师。但是,对于

农村的热爱,未曾减弱。他的笔下依然是农家的万般景象。刘月松告诉记者,

画笔下记录中国农村的可喜变化,宣纸上映出多彩中国,是他的不懈追求,

“我会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用我的心去抒写农民的心声,描绘新农村的变化,创作出更多更好的农村风情的作品,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农村广阔田野的壮美风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