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论当前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问题
摘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随着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形
势的日益变换,国家间的利益斗争、意识形态斗争依然存在。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
家综合安全的主要内容,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安全因素,研究当前形势下意识形态
的安全问题以及意识形态的长期性建设,对国家建设与国家安全的维护具有重大
的意义。

本文将从当前我们所面对的意识形态的问题,对这些意识形态问题我们
所采取的对策与建议这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旨在为意识形态的安全保障方面提供
一些有用的措施。

关键词: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安全对策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和世
界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意识形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通过
辩证的看待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速发展等对我国意识形态方面的影响,尤其是
对意识形态安全方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国意识形态
的建设,推进我国意识形态的大发展。

一、意识形态的理论含义
意识形态是近代随着西方哲学发展而形成的重要理论范畴,指的是在一定的
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并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系统的思想观念,集中反映了一定
的社会阶层、集团的意志和愿望。

它代表了某一阶级和社会集团(包括国家与国
家集团)的利益,同时又以这样一种意识形态反过来指导阶级和社会集团的活动。

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所面临的挑战
(一)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马克思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
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资料的生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入了全面加速阶段,席卷了整个世界。

全球化不
仅深刻的改变了世界的生产方式、利益格局和经济秩序,而且还深刻的影响并冲
击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等,甚至是影响了整个价值
体系。

(二)国内经济转型带来的挑战
国内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国际形势也发生了变化,国内的环境也发生了一定
的变化,同时带来了一定的矛盾和挑战。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产
生了一定的社会失范问题。

同时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期和社会转型期发生在同一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多元的社会价值观,直接冲击我国的
意识形态。

(三)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挑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攻击从未停止过,他们凭借强
大的经济实力极力的推行意识形态上的霸权主义,在全球化的幌子下向我国渗透
和输出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其“西化”和“分化”的图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
国的社会稳定并威胁了我国的主权安全。

三、维护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对策
(一)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经济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命脉,经济实力是维护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的根本力量。

要维护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曾鲜明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
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当前国际上意识形态的斗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斗争,归根到底是经济实力的斗争。

要想在意识形态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我们必须牢牢
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一个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
的认同感,增强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与能力。

2、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一定的体制性障碍,不
断发展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新要求、带来
了新挑战。

只有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配套政策,才能进一步扫
除经济发展的障碍,经济才能取得长久的发展。

(二)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政治保障
政治文明建设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


当今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在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政治体制的
合理与完善成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因素。

1、加强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

毛泽东曾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

当前我国的各个
领域都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思想领域中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和激荡,封
建主义残留腐朽思想和资本主义利己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产生了极大的
冲击,抵制这些腐朽思想的任务非常艰巨。

要用主流新闻媒体主导社会舆论导向,牢牢把握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和宣传理论上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只有坚持党对意识
形态的绝对领导,才能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巩固全国人民共同的
思想基础。

2、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现存的各种政治制度。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当前我国的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民能够真正的当家做主,使人民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落实到实处。

严厉惩处
基层选举中的贿选、贪官腐败现象,保证人民的权利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三)为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文化保障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纽带和家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源泉。

为维
护意识形态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用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结合中国特色灵活使用马克思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巩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
基础。

2、利用网络阵地,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发挥当代传媒的舆论强势,用马克思主义占领网络阵地。

在主流媒体和网络上要加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力度,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极有力对西方腐朽思想进行回击。

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形成有利于人民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掌握宣传主动权,坚决抵制反马克思、反
党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

同时要大胆利用网上论坛、新闻跟帖、短信等各
种互联网阵地,通过专兼结合、官民结合等形式,使用网民易于接受的表达方式,为网民解惑,有效的开展舆论引导工作。

3、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提高意识形态的吸引力。

要持续发挥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加强对当代学生特别是当代大学生
的教育,提高他们对意识形态的认识。

如今,学校不再是封闭的象牙塔,而是日
益开放的体系,这要求我们既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一主阵地,又要积极开
拓宣传新阵地,优化传播路径,实施多种方式,是意识形态工作更接地气。

同时
还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容。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同时创新丰富对外宣传方式,才能有力的抵制西方国家对我们的侵蚀,
更好的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2]毛泽东文集(第二卷)[M].北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04年版.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作者简介:段玉洁(1992年2月—),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研究生,西南大学,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社会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