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浅谈新时期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几点思考
![浅谈新时期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91ea1cca26fff705cc170ae6.png)
浅谈新时期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几点思考山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六管区:钮太平摘要:改造罪犯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但是,不论条件怎样变化,只要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入调查研究,把握改造罪犯的规律,紧紧围绕罪犯不同时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依法治监,做到严格、科学、文明管理,就能顺利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使命。
关键字:罪犯,教育,监狱工作正文:为适应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的发展,结合省未管所工作实际,几年来,笔者通过对监狱罪犯改造知识的学习和研究,对未管所的教育改造工作有了较深刻的认识,现对罪犯教育改造工作谈几点粗浅体会:一、存在的问题(一)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这一主业未能充分体现教育、监管和劳动改造被监狱法确定为改造罪犯的三大基本手段,教育改造手段这一主业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之后,由于监管场所的安全稳定和注重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原因的影响,教育改造工作被其它工作所削弱,在调查中发现,罪犯的“三课”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没有真正地起到教育、改造罪犯的作用。
现在随着监企的分离,仍然存在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二)教育观念滞后,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缺乏足够的认识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相应变化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个别领导和部分民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思想上墨守陈规,不思进取,工作上创新意识不强,仍习惯用多年的传统教育模式来开展工作,尤其是对“涉黑、涉毒、涉枪”和顽危罪犯增多的趋势认识不足,抱守多年传统的教育经验,致使教育方式、方法、手段和应对措施缺乏针对性,教育效果不佳。
比如:顽危类罪犯的教育与管理只是停留在防止其不闹事即可,至于怎样使其在思想上、行为上真正服从监狱的教育管理,并安心改造,目前还没有好的办法。
这就要求个别领导和部分民警尽快从传统经验型的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教育工作理念,以应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全面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监改思想汇报
![监改思想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b8bfa134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b7.png)
监改思想汇报一、引言监狱改造是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关系到社会秩序和人民安全。
在过去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监狱改造不仅仅是简单的惩罚和管控,更需要有一种积极的思想引领和改造方式。
本次汇报将介绍我们所推崇的监改思想,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与措施。
二、监改理念1. 人本主义观念我们坚信每个人都有改过自新的可能性,监狱罪犯也不例外。
基于人本主义观念,我们视每个罪犯为一个有待挖掘的宝藏,而非单纯的犯罪分子。
只有从根本上认可罪犯的人性,才能够找到真正的改造之路。
2. 社会再融入监狱改造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因此,在监狱中的改造过程中,我们强调对罪犯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等工作,以期其在获释后有更好的社会适应性。
三、具体实践1. 教育培训监狱中设置了丰富多样的教育培训课程,包括文化课程、职业技能培训等。
我们鼓励罪犯通过学习挖掘自己的潜能,提升自身素养,为将来的社会再融入奠定基础。
2. 心理疏导罪犯在长时间的监禁中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我们设立了心理疏导专业团队,定期对罪犯进行心理辅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重建自信。
3. 人际关系重建监狱中往往充满暴力与冲突,我们通过课程设置等方式,帮助罪犯学习沟通与合作,重建与他人的良好关系,培养社会适应能力。
四、展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实践,一定会有更多罪犯因监狱改造而改过自新,最终实现社会再融入。
我们将继续坚持“人本主义”、“社会再融入”的监改理念,不断探索更科学、更有效的监狱改造方式。
五、结语监狱改造事关社会安全与人民福祉,是一项充满责任和挑战的工作。
我们期待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更多罪犯在监狱改造中找到新生,回归社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愿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一份力量。
创新监狱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服刑人员的主动改造意识
![创新监狱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服刑人员的主动改造意识](https://img.taocdn.com/s3/m/d0eb5b3d3968011ca30091ec.png)
创新监狱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服刑人员的主动改造意识【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监狱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从当前监区工作来看,民警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中,面临的困惑越来越多。
按照常理,目前民警执法日趋依法、文明,监狱狱务公开不断深化、透明,国家刑事政策空前优越,减刑假释制度公开、公正,服刑人员应该知恩图报,遵规守纪、踏实改造。
但实际情况却不尽如人意,服刑人员却越来越难管理。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监狱思想政治工作不到位,服刑人员内心深处的主动改造意识应该是主要原因。
在工作中适时对服刑人员进行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能收到良好效果。
【关键词】创新;监狱;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服刑人员;改造意识一、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实施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服刑人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它不可能立竿见影,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持之以恒和艰辛反复的努力。
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尊重罪犯的人格尊严。
现代监狱行刑理念已从旧时对罪犯的报应刑思想转变为人道主义的矫正刑思想,罪犯并不因为犯罪而丧失人格尊严,人格尊严应得到尊重。
二是要保障罪犯的合法权益。
罪犯被剥夺的只是部分权益,而没有被剥夺的合法权益,监狱一定要予以保障。
如没有原则地对罪犯合法权益予以剥夺,势必会造成不良后果。
以上两点,是我们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另外对服刑人员要力所能及地多加关心,多一些“雪中送炭”。
不要因为他们曾是罪犯就把他们看成是毒蛇猛兽,一棒子打死,我们的工作职责是把他们教育改造成守法公民,因而首先要把他们看成“人”,人在困境中,总是希望有人会帮一把,拉一把,对罪犯我们多关心,多用心,对他们的困难多关注,多给予帮助。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才能让罪犯真正感恩,感到生活不绝望,感到挫折、磨难不过是人生的一种经历而已。
反之,如果我们对罪犯漠然置之,甚至“落井下石”,那么我们所有的心血和汗水都会付之东流。
二、适应形势,有的放矢,加强对服刑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改造生活中,不少服刑人员不良的思想意识根深蒂固,缺乏主动改造意识。
(完整word版)新中国监狱发展历史
![(完整word版)新中国监狱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b583466e009581b6bd9eba9.png)
新中国的监狱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创建阶段(一)创建阶段的概况(1949年~1954年)新中国的监狱工作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创立发展起来的。
1951年5月,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指示,公安部召开了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会议专门研究了组织罪犯劳动改造的问题。
由毛泽东同志亲自修改和审定并经中共中央批准转发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指出:“大批应判徒刑的犯人,是一个很大的劳动力,为了改造他们,为了解决监狱的困难,为了不让判处徒刑的反革命分子坐吃闲饭,必须立即着手组织劳动改造工作。
”根据第三次全国公安会议所作出的《关于组织全国犯人劳动改造问题的决议》,各地迅速建立了罪犯劳动改造机构,大规模地组织罪犯参加国家基本建设,如兴修水利、修筑铁路、公路、垦荒、开矿及从事手工业、农业、副业等项生产。
通过大规模地组织罪犯劳动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狱关押的罪犯坐吃闲饭、监管场所拥挤、监狱经费不足等一系列问题,确立了改造罪犯的基本途径。
(二)创建阶段的基本特征我国监狱工作创建阶段的基本特征是:(1)全党高度重视,迅速将一大批罪犯投入劳动改造之中;(2)确立了监狱组织管理体制;(3)基本上解决了监狱面临的困难。
昨日在普通高中招生咨询会举行中,如何填报志愿成为众考生家长最关注的问题。
二、初步发展阶段(一)初步发展阶段的概况(1954年~1966年)在总结新中国监狱工作创建阶段经验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于1954年9月7日颁布实施。
以此为标志,我国监狱工作进入了初步发展阶段。
《劳动改造条例》明确规定了我国监狱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监狱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狱的刑罚执行,改造罪犯的方法、手段以及监狱的经费等。
《劳动改造条例》把我国监狱工作创建的成功经验用法规加以总结,使监狱工作及时、准确地纳入了法制的轨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我国监狱工作无论在罪犯的改造上还是在监狱生产上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在罪犯改造上,我们成功地把日本战犯改造成为致力于促进中日友好的人士,把末代皇帝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公民,将一大批刑事犯罪分子改造成为守法公民;(2)在监狱生产上,逐步建立了一批大型工业企业、大型农场,形成了一个门类比较齐全的监狱企业体系,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对当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
![对当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a4bd25f8e9951e79b892764.png)
对当前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思考我国监狱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而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监狱的最终目标和任务,在国家文明不断进步,国家法制日趋完善的今天,如何发挥监狱的矫正功能,进一步提高罪犯的改造质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就新形势下怎样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教育手段的淡化、弱化和形式化,是监狱界普遍反映的一大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
控制、稳定、改造罪犯的关键举措是加强罪犯的教育,打破他们的犯罪心理结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会必要的谋生技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认同。
因此,作为监狱职能部门,要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着力于教育改造的改革,全方位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积极探索教育改造罪犯的新方式、新方法和新举措,以促进教育改造工作的新发展。
一、当前教育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教育改造的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
狱政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是三大改造罪犯的手段,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在现实中,其地位和作用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淡化和弱化的倾向依然存在,教育改造工作的法定原则和主体地位被其它工作所削弱。
(二)注重形式,轻视内容,存在着形式主义倾向。
从实际情况来看,教育改造工作的考核机制缺乏活力,考核方法不够科学、严谨,只注重结果的考核,忽视教育过程的量化考核,与实际工作衔接不紧,往往以生产产值作为定量考核。
这种重形式、轻内容的考核方式制约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现行罪犯教育方法和方式难以适应押犯构成新情况。
近年来,警察通过岗位再培训大练兵等教育,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面对押犯构成的新情况、新特点的变化,在施教方法和手段上还相对滞后,尤其是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全力维护监管秩序稳定工作上,加大了工防范工作力度,采取死看死守的方法,换来了暂时的稳定,但对深层次的犯情动态了解甚少,不愿意在教育改造工作中投入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工作方法简单。
新时期监狱教育改造的改革和创新
![新时期监狱教育改造的改革和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7c99f1afb0717fd5360cdc73.png)
1、教育改造作用发挥不充分。主要表现在:对“三大改造手段”之间的内在规律认识不清、研究不够,监管改造应有的教育功能与作用被边缘化,劳动改造固有的矫治功能被弱化,教育改造自身的功能被虚化,管理体制与工作机不健全,导致一些干警不愿意直接从事罪犯教育改造工作。
2、改造质量考核评估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改造质量考核评估体系不严谨,干警自由裁量权过大,有给照顾分、人情分的弊端;改造质量考核评估体系操作难,有的干警为图省事,考核评估体系成了罪犯劳动改造表现的考核标准,而其他考核项目则变成了陪衬。
(二)格局相对粗放
一是主体地位不突出。主要表现在:教育改造与监管、劳动作为改造罪犯的三个基本手段,其地位与作用不突出,“5+1+1”教育管理模式难以执行到位;“管”与“教”职责不清、岗位不明,看守型干警较多,教育矫治型干警较少;干警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实际工作中同时承担着安全管理、组织劳动、教育改造等繁重任务,“全警皆师”的现象突出。
[5]徐伟菊;论监狱分类[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2、创新工作模式,实行警察岗位分类制度。监狱必须不断认真研究新情况,分析新特点,采取新的对策,切实为基层干警减负卸压,使其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罪犯教育改造工作之中,提高监狱改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1、要像抓监管安全一样抓教育改造,紧紧抓住制度建设这个纲不放松。紧紧围绕《监狱法》、《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和《服刑人员行为规范》等有关法规制度,研究制定一系列规范教育改造工作的法规制度,为干警提供可靠的执法依据和约束性较强的管理制度。
罪犯改造的中国模式
![罪犯改造的中国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ab357646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9.png)
罪犯改造的中国模式罪犯改造是中国司法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期的实践中,中国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改造罪犯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称为中国模式。
下面将从理念、实践和成果三个方面介绍中国模式,以及三个案例。
一、理念中国罪犯改造的理念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教育改造、分类管理、社会化服务、全员参与”的五个关键点。
这些思想不仅强调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更要重视罪犯的社会化需求,帮助他们摆脱犯罪思想,接受改造教育,成为社会人。
二、实践中国罪犯改造的实践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是矫正机构改革。
中国矫正机构在改造罪犯方面非常注重大力度的教育和培训,涉及到宗教,文化,职业技能等多个方面。
此外,中国还创新了一些新的改造模式,如实行“宽严相济”、“以案促改”、“三难”问题解决等等。
三、成果中国罪犯改造的成果是显著的。
在实施改造教育的过程中,不仅使罪犯实现了理念内的转化,更重要的是对中国整个司法体系和社会的积极意义。
较好地执行改造教育的矫正机构,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应品资格的组织,而不是一个惩罚罪犯的组织。
最后,以几个案例来具体说明中国模式。
2019年,中国社会体验“盾牌行动”项目,该项目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罪犯公益服务,如在公园管理、城市环境维护、医院清洁、社区服务等方面。
另一个案例是,2020年中国又签署了监狱管理、改造和矫正的整体改革方案,核心是以罪犯为中心,按照“智慧矫正、改造为主、多元化改造、增强连接”,通过软硬兼治来改造罪犯。
我国因此已建成一门罪犯改造学,开展和研究罪犯改造的实践与理论,支撑起中国模式。
还有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是中国的“小智遇见大智”教育模式,在中国福建省福鼎市实践,不仅改变了罪犯的行为思想,还推动了社会多元文化交流。
这个模式的核心是通过社会界人士,成功人士和经典读物来调整罪犯的价值观,从而增强自我意识,减少犯罪行为,最终实现自我救赎。
综上所述,中国模式将罪犯改造视为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强调创造一个良好的改造环境,注重教育和培训,注重分类管理和社会化服务,通过全员参与实现最好的效果。
浅谈新时期罪犯的心理、行为特征及教育改造对策
![浅谈新时期罪犯的心理、行为特征及教育改造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418a249a1a37f111f0855b0c.png)
浅谈新时期罪犯的心理、行为特征及教育改造对策我国监狱是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教育,并将其改造成为新人的场所。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变化,思想认识逐步提高。
罪犯与外界虽然有一墙之隔,但是他们通过各种宣传媒体、法律教育、形势教育、书信往来、亲属会见等渠道了解到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而且对国家政策也有一定了解。
他们的思想在任何时候都是活跃的,他们在对待自己的服刑改造、监狱的规章制度以及国家的方针、政策上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发生出一系列的心理反映,在这种情况下,罪犯的心理、行为特征也会发生新的变化。
因此,我们在教育改造罪犯的时候只要分析掌握罪犯的心理、行为特征,就能够有效地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教育改造。
一、心理、行为特征(一)心理特征罪犯的心理是罪犯在服刑改造期间的心理现象的总和。
认识和掌握罪犯的心理特点,对于提高改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掌握了罪犯心理活动的规律,改造工作就可以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
经过调查分析,新时期罪犯在心理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无畏悲观心理。
服刑改造,是对犯罪行为的惩治。
罪犯由于失去了自由,丧失了政治权利,在法律上处于被监管的地位,一般情况下,刚入监的罪犯都有疑惧心理,但是从现在入监的罪犯来看,他们都比较“沉着”,甚至有些罪犯说:“早就知道会挨的。
”真正是“有备而来”。
部分罪犯入狱后,对改造失去信心,对今后生活失去希望,性格呆板,行为机械,有严重的混刑期思想,少数罪犯产生轻生厌世思想。
2、埋怨恐惧心理。
罪犯因罪行败露被判处刑罚后,不但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犯罪行为给社会所造成的危害性,反而埋怨自己的手段不高明,埋怨自己“命不好”,特别是那些贪污、受贿的罪犯,说什么:“我才得这点,算什么?得大钱的人多得很,为什么他们又不挨?”,有的则说:“我的钱是问别人借的。
”到处喊冤叫屈。
部分罪犯对监狱存在恐惧感,特别是刑期较长的罪犯对判决深为不满,对今后的生活就业非常忧虑。
论监狱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新理念
![论监狱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新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3a2bc5e3ee06eff9aff807c4.png)
论监狱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新理念为了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监狱警察需要确立人性化、个别化、生活化和社会化的教育改造理念,指导监狱工作创新。
要树立人性化理念,实施人文关怀,为教育改造工作提供前提和保障;树立个别化理念,针对服刑人员的个体差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改造;树立生活化理念,紧密结合服刑人员的生活实际开展教育改造;树立社会化理念,有效利用社会力量完成服刑人员的再社会化。
标签:服刑人员;改造;理念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创新是监狱改革进程中面临的重大发展性课题。
创新不仅是教育改造工作自身的要求,也是由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和行刑发展趋势决定的。
社会制度的变革带来社会的结构性调整和各种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变化,引起服刑人员构成的整体性变化,并造成服刑人员思想观念的差异性加大。
刑罚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中行刑目的与行刑方式的变化使教育改造思想和实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原来的教育改造工作呈现出新的不平衡性和不适应性。
面对教育改造工作中出现的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监狱需要做出积极的回应。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新服刑人员教育改造需要由科学的理念做引导。
当前,教育改造的新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树立人性化理念,注重人文关怀是进行教育改造的前提和保障随着当代社会民主与法治的发展和进步,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人权意识不断普及和高涨,特别是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的联系和表达方式,国际社会舆论监督的影响越来越大,面对这样的时代境遇,各国的民主和人权事业迅速发展,人性化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潮流,人的权利的确立与保障成为现代文明秩序的重要标志。
人性化也是中国社会现代性的主要内涵,实现对人的尊重与关怀,保障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权利和自由,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正是当前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
〔1〕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是社會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刑罚执行的实施环节,教育改造工作的质量与效果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基础和保障。
新形势下监狱教育改造中罪犯思想及心理初探
![新形势下监狱教育改造中罪犯思想及心理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989cdfb19b6648d7c0c74624.png)
新形势下监狱教育改造中罪犯思想及心理初探教育改造罪犯是监狱的本职,通过认真研判罪犯当下思想及心理,紧紧抓住依法管理,通过逐步改变罪犯的减刑观、考核观、是非观、规范观、劳动观,进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鉴于篇幅所限和能力认识问题,结合工作实际,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对新形势下罪犯在改造中存在的不良思想和心理进行初探,便大家参考。
标签:新形势下;监狱教育改造;罪犯思想及心理一、正确认识罪犯把握罪犯改造中的一些思想和心理,结合监狱的具体情况,谈谈罪犯在改造中主要表现出的不正确思想及心理。
1、功利思想严重,认为积极改造就是为了获取减刑,一旦不能减刑或减刑目的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便不在进行所谓的改造,主要表现为出工不出力、借病不出工,甚至于针对民警从严管理中找麻烦,讲条件,散布不利于罪犯改造的言论,制造事端,极端的功利主义思想暴露无疑。
这部分人至始至终没有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自己所犯罪行给社会、受害人、家人等造成的伤害。
2、借题发挥,只强调监狱应该要保障他们需求,妄图弱化改造要求。
我所在监区有一名罪犯(入狱前有病),不仅是有事没事要到监内医院看病,而且根据其身体状况监狱还组织人员为其转到上一级医院看病。
因其病不是立竿见影就能看好,所以看病归队后常常声称监狱不给其看病,说监狱耽误了病情。
新形势下,在罪犯人权呼声日益高涨,在开前门堵后门不留暗们等新常态下,监狱也日益被置于社会监督之下,罪犯却借此大肆发挥,从而达到自己在改造中混刑度日。
该犯就是此类人员典型代表,归队后对一些监狱制度常常借口不愿执行,而且不断向上反映监区、分监区管理中存在的一些所谓问题,不要干部对其进行管理为好。
3、事不关己,得过且过。
随着国家大的刑事政策变化,罪犯减刑等作为奖励性措施越来越严格,罪犯中普遍感觉抓的紧,要求严,没有原来好改造。
这部分罪犯从其成长经历、犯罪史来看:文化程度低,社会上行为放荡,个人习惯养成差,所犯罪行基本为盗窃、绑架,一般是一次犯罪,而且随着时间推移独生子女犯罪人数渐次增多。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监狱改造的突破性进展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监狱改造的突破性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e78405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a.png)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监狱改造的突破性进展2023年,我国监狱改造迎来了突破性进展,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监狱改造一直受到业内外的广泛关注。
尽管在历次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已成为当下监狱改造的重要议题。
值得庆幸的是,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监狱改造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性进展。
首先,我国监狱改造不再简单地把惩罚作为唯一的手段,而是更加注重惩罚与教育相结合。
从过去的单纯惩罚转向以教育为主,这一思路的改变对于塑造囚犯的良好道德和改变其犯罪行为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教育的加强和持续深化,囚犯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教育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升。
同时,在监狱的改造教育中,文化艺术课程也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囚犯的生活,不仅使他们拥有了自我完善的渠道,还加强了他们融入社区的意识和信心。
在这一方面,我国监狱改造功不可没。
其次,监狱改造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下,对于囚犯精神和心理的维护和治疗得到了更加重视。
不同于过去一味地强制执行惩罚型手段,现在的监狱改造努力呵护囚犯心理和身体健康。
监狱向囚犯们提供形式多样的心理疏导,使他们不再感到孤独、绝望和无力。
另外,监狱改造重视病犯的人道主义治疗和疾病的预防,遵循医学原则和做好医学保健工作。
通过精神治疗和身体保健,囚犯成功走向了自我恢复的道路。
这些改革的举措,为监狱改造打造了有温度、有人情味的场所。
再次,监狱改造积极探索实践,推动了体制机制改革。
我国监狱改造的体制机制一度滞后,缺乏在实践中体现尺度。
监狱制度的改革,是重塑监狱改造的根本。
2016年,我国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公布实施。
在探究中,监狱改造不再局限于原有制度程序,而是努力借鉴国际先进理念以及业内优秀的经验和做法。
在此基础上出台了狱中等职的设立等一系列制度。
同时,针对囚犯多重违法以及特殊行为进行分类处理,落实好罪犯分类管护,实现对罪犯等级化管理。
关于罪犯主体性改造的思考
![关于罪犯主体性改造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5f2fa9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9.png)
关于罪犯主体性改造的思考罪犯主体性改造,是指通过一系列教育、心理疏导、劳动、职业技能培训等手段,对罪犯进行内心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改造,使其具备重新融入社会的能力和意愿。
罪犯主体性改造的目的是帮助罪犯自觉认识错误,主动改正错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通过积极的劳动和教育提高自身素养和技能,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与动力。
对罪犯进行主体性改造,既有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也是管教机构的职责和使命所在。
对于一些沉迷于犯罪的罪犯来说,在社会机制和家庭教育等方面已经无法提供有效的改造途径时,罪犯主体性改造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
首先,罪犯主体性改造是帮助罪犯重建自我认同的过程。
犯罪行为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和背景,比如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社会资本的缺失、自我价值的认同问题等。
通过主体性改造,将有助于罪犯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认识到犯罪的错误性和危害性,并在改造的过程中重建自我认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其次,罪犯主体性改造是帮助罪犯的心理调适过程。
对于罪犯来说,进入监狱之后的生活环境、社会地位和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罪犯会面临心理压力、自卑感、焦虑感等问题。
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等方式,可以帮助罪犯调整心态,重新认识自己,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抗压能力,甚至能够重新赢得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
再次,罪犯主体性改造是通过培养职业技能和提高文化素养,帮助罪犯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
在监狱中,罪犯可以通过参与劳动和教育,学习一些社会需要的技能,如木工、焊工、美容美发等,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通过文化教育和知识学习,可以丰富罪犯的文化素质,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提高他们的责任感和民族感情。
最后,罪犯主体性改造应该注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为罪犯提供恢复自由的机会。
罪犯主体性改造不仅仅发生在监狱内部,也应该延伸到社会上。
要建立罪犯主体性改造与社会融合的机制,积极推动社会各界对罪犯的接纳、包容和帮助。
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发展与创新
![中国特色的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的发展与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27a41775a26925c52cc5bf21.png)
中的感 化策 略 ,而是将 监狱工作 的核心 价值和教 育改 造的终极 目标 同罪犯的高层 次发展 需要有机 地结合 起来 。无论是监 狱的布局 调整 、设 施建设
标 准 , 还 是 法 规 制 度 、运 行 机 制 的 构 建 ;无 论 是
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为指导思想 , 坚持 教育 、 感化 、 挽救 的政策 ,对 其进行 系统的法 制、道德 、文化
和职 业 技术教 育 ,让 违法 犯 罪分 子在 新 的体制 、 机制和社 会实践 中改造成 为新人 ,取 得 了显著 的 成效并创造了丰富的经验。
中国的传统 文化历 来注重 “ 教化 ”的 巨大作
\ .
.
教蔫璇 _ . j I - l -
。 .
《 罪 与改 造研 究》2 1年 第8 犯 01 期
中 国 特 色 的 教 育 改 造 罪 犯 工 作 的
发 展 与 创 新
高 莹
一
.
承继中华文化与改造工作经验的启示
道 德、法律观 念 的启 蒙教育 ,培养他 们脱离 低级 趣 味的思想 觉悟 ,充 分调动他们 反躬 内省 、 自觉 改 造的积极性 ; 将传统文化的循序 渐进 、 因人施教 、 学 而时 习、见贤思齐 的理念与潜 移默化 、注重养 成 的教育 实践结合 起来 ,注重教 育 内容 的针对性 和教育 形式的感染 力 ,充分 发挥 各种教育 手段 的 综合效 应 ;将传统 文化 的公 生明 、廉 生威 、为政 以德 、立德 修身 、以德服人 的理 念与继 承发扬劳 改工作 干部忠于 职守 、艰 苦奋斗 、克 己奉公 、廉 洁 自律 、无私奉 献的优 良传 统作风结 合起来 ,并
论中国监狱制度下的罪犯改造
![论中国监狱制度下的罪犯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d736dbc290c69ec3d4bb7557.png)
论中国监狱制度下的罪犯改造摘要】监狱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劳动改造人员(犯人)进行改造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和迫切性。
因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着犯罪现象,有犯罪就有罪犯。
如何改造罪犯、形成何种罪犯改造模式的问题,不但关系到罪犯个人的生存与生活,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
【关键词】监狱;罪犯改造一、中国的监狱制度监狱制度是指依法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实施惩罚改造的刑事执行制度,它主要有刑事诉讼法、刑法、监狱法等法律规定进行规范,是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就是说,监狱制度是关升监狱的工作原则、性质、监狱管理制度以发监狱执行刑罚所采取的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内容的总称。
而我国关于监狱制度的规定主要规定在1994年12月20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这部法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国监狱制度揭开了新的篇章①在这部监狱法中规定了国务院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监狱工作,司法部设监狱管理局,作为司法部管理全国监狱的职能部门。
各省、自治区一、直辖市的司法厅(局)主管本行政区域所辖范围内的监狱工作;省、自治仄、直辖市的监狱管理局在当地司法厅(局)的领导下具体管理辖区内的监狱工作。
我国监狱的设置主要包括两种:(1)监狱是关押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罪犯的场所。
监狱可以分设男犯监狱和女犯监狱,女犯监狱应当由女性监狱人民警察直接进行管理。
根据罪犯的犯罪性质及刑期长短,监狱还可分为重犯监狱和轻犯监狱。
(2)未成年犯管教所,是关押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未成年犯的场所。
由一于其关押的对象主要是不满18周岁的犯罪人,因此,未成年犯管教所也可以称作未成年犯监狱或少年监狱。
我国对未成年人一贯给予特殊的保护,对犯了罪的未成年人同样如此。
未成年犯管教所采用与其关押对象相适应的管教原则及方法。
二、罪犯改造理念改造理念是指用什么来指导罪犯改造工作,是罪犯改造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指南。
有关监狱教育罪犯改造方面的文章
![有关监狱教育罪犯改造方面的文章](https://img.taocdn.com/s3/m/6ebcbf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d6.png)
监狱教育是指在监狱内对罪犯进行的教育和改造工作。
这是一个严肃而又复杂的话题,需要我们以深度和广度的视角来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在本文中,我将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来探讨监狱教育对罪犯改造的重要意义,并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 监狱教育的概念监狱教育是指在监狱内对服刑人员进行的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对罪犯进行系统的教育和矫正,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能力,帮助他们走向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2. 监狱教育的重要意义监狱教育对罪犯改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帮助罪犯重新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监狱教育可以帮助罪犯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增加他们重新融入社会的可能性。
监狱教育也可以提高罪犯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他们摆脱再犯的可能性,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监狱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监狱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模式单一、教育内容滞后、教育效果难以评估等方面。
这些问题导致监狱教育的效果不理想,制约了罪犯的改造进程。
4. 监狱教育的改革与创新针对监狱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加大对监狱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创新监狱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建立科学的监狱教育评估体系,及时发现问题,推动监狱教育工作的持续改进。
5.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监狱教育对罪犯改造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和解决。
我认为,只有加大对监狱教育的投入与改革创新,才能提高监狱教育工作的效果,实现罪犯的真正改造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本篇文章中,我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介绍了监狱教育对罪犯改造的重要意义,并表达了个人观点和理解。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社会议题。
监狱教育对于罪犯改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要实现监狱教育的目标,需要系统的规划和全方位的改革。
监狱教育需要从思想政治、文化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三个方面全面展开。
监狱系统思想工作总结范文
![监狱系统思想工作总结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33ac5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9.png)
监狱系统思想工作总结范文监狱系统思想工作总结。
监狱系统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和制裁,更是对罪犯进行改造和教育的地方。
因此,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面就对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应该以改造和教育为中心。
监狱不仅仅是对罪犯进行惩罚,更重要的是要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教育和改造。
只有通过教育和改造,才能使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正自己的行为,重新融入社会。
因此,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应该注重对罪犯进行心理辅导和职业培训,帮助他们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应该注重个性化和差异化。
每个罪犯的思想和心理状态都是不同的,因此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罪犯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和教育。
只有根据罪犯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思想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再次,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应该注重与社会的联系。
监狱不是一个孤立的岛屿,它和社会是密切相关的。
因此,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应该与社会各界积极合作,共同为罪犯的改造和教育努力。
只有通过与社会的联系,监狱系统才能更好地为罪犯的改造和教育提供条件和保障。
最后,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应该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
监狱不是一个封闭的空间,它和社会是相互联系的。
因此,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应该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才能更好地进行思想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罪犯的改造和教育,关系到社会的安定和和谐。
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更好地进行监狱系统的思想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于如何推进罪犯政治改造的一点思考
![关于如何推进罪犯政治改造的一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3eb409b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62.png)
关于如何推进罪犯政治改造的一点思考推进罪犯政治改造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任务,但它也是至关重要的。
罪犯政治改造不仅有助于降低犯罪率,提高社会安宁,还能为犯罪分子提供走出错误道路的机会。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推进罪犯政治改造的思考:1. 提供教育机会:教育是推动罪犯政治改造的关键。
罪犯应该有机会接受教育,包括基础教育和职业培训。
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获得一种合法的生计方式。
同时,教育也有助于塑造罪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意识到犯罪的后果。
2. 心理辅导与康复:很多罪犯犯罪行为背后都隐藏着心理问题和创伤经历。
提供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是推动罪犯改造的重要步骤。
这可以帮助罪犯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学会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心理辅导还可以帮助罪犯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自控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造良好的监狱环境:监狱环境是罪犯政治改造的基础。
监狱应该提供安全、卫生和秩序的环境。
同时,监狱也应该为罪犯提供良好的教育、康复和工作机会,以及适当的休闲活动。
这样可以帮助罪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促进他们的改造和重返社会。
4.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罪犯在刑满释放之后,需要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支持系统来帮助他们重返正常生活。
社区和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住房、就业和社交支持,以帮助罪犯重新融入社会。
政府部门还可以与企业合作,提供就业机会给罪犯,这对于他们以新的身份重新开始生活至关重要。
5. 公众参与和认识:推进罪犯政治改造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公众需要真正理解罪犯的处境和需求,并给予他们机会证明自己的改变。
同时,社会也需要鼓励并支持改造成功的罪犯,以树立榜样和鼓舞其他罪犯改变的信心。
总而言之,推进罪犯政治改造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过程。
它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心理健康专家、监狱管理人员和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提供教育机会、心理辅导和康复服务,创造良好的监狱环境,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并加强公众参与与认识,我们可以推动罪犯从错误道路上回归,为他们重新塑造美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内容提要:本文从监狱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阐释,揭示出人本思想的本质和内涵,以及它在促进罪犯改造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以期推进监狱的依法、严格、科学、文明管理。
关键词:中国监狱史改造罪犯人本思想发展随着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向前发展,民主与法制进程的加速前进,国家对监狱罪犯权利保障问题越来越重视,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对推进依法治监和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等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中,人本思想的确立和发展是非常关键的,对罪犯权利保障的广度、深度和质量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笔者将从历史视角,探讨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希望以此能为今后罪犯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一、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形成人本思想起源于古希腊,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也较早对人本思想进行了广泛和深刻的阐释。
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正是在扬弃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和吸收西方先进人本思想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监狱工作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体系。
(一)对中国传统人本思想的扬弃。
我国古代传统人本思想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思想。
儒家学说认为社会发展的立足点应当是人,一切努力要以人为中心。
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用“仁政”来取代“礼治”,是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进步表现。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儒家人本思想也随即成为管理国家的主导思想。
在中国封建社会维持社会秩序、惩治犯罪方面,儒家主张德主刑辅,对监狱的管理,实行皇权直接干预狱政,为了表示“圣王仁及囹圄”,实行了悯囚制度,来说明对囚犯所谓的“人道”,而这种制度的实质还是为了呼应儒家思想。
如:儒家主张“孝”,孟子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据史料记载,汉朝以后,凡死囚娶妻无子,上有尊亲无人侍养,则允许其妻入狱同居,待其妻怀孕有子后再予以行刑。
笔者认为,悯囚制度尽管反映了儒家人本思想的积极一面,但这种对罪犯的“仁慈”是出于政治需要,并没有从“法”的角度体现对罪犯权利的保护,中国封建社会监狱严刑峻罚的残酷黑暗本质也不能被其掩盖。
另外,儒家主张“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用“礼”代替“法”来维护封建法律、维护封建等级特权,所以无法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可以说,儒家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法治进程,这种阻碍使得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带有明显的“人治”色彩。
但是,我们不能因而完全否定儒家人本思想。
其实,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受儒家人本思想的影响还是较深的,由于儒家思想易被中国人普遍接受,符合民族心理特质,中国监狱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理念在实践中很多吸收了其精髓,效果是明显的。
如:儒家提倡的“德治”、“仁政”、“民本”思想闪烁着中国传统人本思想的光辉,对于新中国监狱的文明管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对西方先进人本思想的吸收。
西方的人本思想起源较早而且发展较快,对现代中国人本思想架构的影响较大。
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将人从神的手中解放出来,人以及人的问题成为了思想和哲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关心点。
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彼特拉克提出了“人文主义”的概念,但这种“人文主义”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
18世纪,法国思想启蒙运动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伏尔泰提出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这是觉醒了的人对个人地位、个人利益与“自由平等”的追求。
1789年法国大革命中产生的《人权宣言》,则把启蒙思想家们的思想、自由平等的民主原则用法律的形式肯定了下来。
人权运动的兴起,使西方各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人道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开始对夺人生命、毁人身体的非人道残忍刑罚表现出极大不满,由此使得君主和官吏再不能随便夺取人的生命,不能任意行使酷刑,对于违法犯罪的人,只能依法处罚,并且罪刑均衡。
对于轻罪的罪犯,实行自由刑,因而作为执行自由刑场所的监狱也随之产生。
而后的西方监狱管理制度中注入了人本思想,这种人本思想体现在罪犯的权利以“法”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受到法律的保障和尊重,监狱管理进入了文明的法治时代,可以说是世界监狱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西方监狱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其先进的刑罚理念和对罪犯权利的保护意识,对于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形成和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如:西方的教育刑和不定期刑管理理念,都是从挖掘罪犯人性的积极因素入手,发挥刑罚的威慑作用,提高罪犯弃恶从善的自觉性,对我国现代监狱罪犯改造工作理论体系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三)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确立。
通过对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和西方近现代人本思想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其实就是子民哲学思想,它不否定君主统治,民众在君主关系上始终处于被怜悯的地位。
虽然对维护社会安定、减轻人民负担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人的服从性、顺从性,使得中国文化表现出了伦理型特征,即:追求群体和谐,注重情感投资,对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看得较重,强调社会人格,强调个体对群体的义务和贡献,忽视或轻视个人个性的张扬和满足,这也造成对个人权益保护意识的欠缺。
建国后,由于我国社会主义法制还不十分健全,我国监狱罪犯的权利定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表现得较为模糊,法律保障力度不够,而且管理者和罪犯自身的维权意识不强,全凭管理者从道义层面自觉给予维护,对罪犯权利侵害的案例时有发生。
但是,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完善,依法治监进程不断加快,《监狱法》的颁布实施以及行刑的透明化,这种局面正得以扭转。
进入近现代,西方人本思想对中国传统人本思想带来了较大冲击,西方人本思想是以个人为中心,更趋向于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但是我们也不能否定中国传统人本思想中的集体主义精神。
事实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人本思想由于过度注重个人主义,其在现实中也受到了一些挫折,并且在同中国注重集体和谐的人本思想的相互交流中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向。
笔者认为,这就是一种思想文化的优势互补,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也正是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的背景下,通过吸收各自的文化优势,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丰富了内涵,体现出了法治精神和传统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兼顾了集体利益和个人权益,形成了符合国情、民族特征和文化要求的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体系,实践证明,在这一思想体系指导下的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取得了骄人成就。
二、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发展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发展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建国到1966年是确立和初步发展阶段,文化大革命的10年间是倒退阶段,1976年后是恢复和科学发展阶段。
(一)初步发展阶段。
建国后,人民政权全面接管和改造旧监狱,在对待囚犯问题上,与旧监狱的严酷黑暗相比,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一贯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对于罪犯改造问题,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相信人是可以改造过来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一般说是可以把人改造过来的。
”“许多犯罪分子是可以改造好的,是能够教育好的。
”这些著名论断可以说为以后形成新中国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奠定了基础。
笔者认为,纵观这一时期我国监狱工作,由于受当时的政治氛围影响和历史条件局限,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来由主要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罪犯改造工作的指示和他个人的一些看法,是从政治视角提出的命题,没有完全从法律的角度切入。
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了毛泽东同志关于“改造罪犯”的指导思想,相反,这些都是毛泽东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对人的本质、罪犯的本质所作的科学分析。
从新中国监狱的相关史料来分析,这一时期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核心应当是“把罪犯当人看,给予人道主义待遇”,这也是毛泽东同志一贯强调坚持的“对待罪犯”的原则。
早在1940年,他就提出“对任何犯人,应坚决废止肉刑”。
1956年他又明确指出,改造罪犯要阶级斗争和人道主义相结合。
这一指导思想消除了当时一些同志对“专政”、“惩罚”的片面理解,以及粗暴对待罪犯的做法,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罪犯实行人道主义待遇,在“八劳”会议上作为基本经验肯定下来,后来成为了我国监狱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也正因为如此,新中国监狱成功改造了日本战犯、国民党战犯和伪满战犯,书写了新中国监狱史上的辉煌一页。
除此之外,毛泽东同志非常重视对罪犯的教育工作,并始终把教育改造看作是改造罪犯的最基本的手段之一,使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融入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观改造的科学内涵。
1964年,毛泽东同志针对当时劳改工作出现的只重视生产、不重视改造的倾向,反复强调教育改造的重要性,这一思想对于今天的监狱工作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笔者认为,毛泽东同志对于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贡献在于,他将新中国监狱与旧中国监狱的本质在“人道”的基础上划出了分水岭,主张和实践坚决摒弃一切酷刑,推动了刑罚的文明与进步,他站在人性复归的高度,强调对人性的再造和解放,使罪犯的人格得到了尊重和提升、对人生价值取向有了新的追求,给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倒退发展阶段。
1966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提出“彻底砸烂公检法”,全盘否定了建国以来17年监狱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改造罪犯的许多成功经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受到批判。
这一时期,可以说使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初步形成的体系全部被颠覆,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不但没有发展,反而出现了混乱和倒退。
如:1966年10月,监狱暂停释放刑满释放人员,这是一个重大的政策变化,表明我们一贯坚持的改造罪犯成为新人的方针政策以及成功经验被否定,严重混淆了罪犯和刑满释放人员的界限。
这可以说是“无法无天”的表现,对罪犯权利的侵害已到了极限。
“阶级斗争”这根弦绷得越紧越好,成为当时监狱工作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
文革期间,对新中国监狱罪犯改造工作人本思想的破坏还表现在:全盘否定了“实行革命人道主义”、“区别对待和给出路”政策,实行教育和劳动改造,使罪犯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等政策方法,这些都被当成“修正主义”的东西加以批判,对罪犯的改造是越“左”越好。
这些错误思想,对文革后监狱罪犯改造工作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难以消除。
(三)恢复和科学发展阶段。
历经十年浩劫,国家逐渐重视法制建设,监狱工作开始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
经过拨乱反正和恢复整顿,监狱基本清除了“左”的思想,改变了对罪犯只重惩罚、忽视教育的错误做法,增强了法制观念、政策观念,教育工作以转化思想为主,纠正了简单化、公式化的教育方式,强调以理服人,对罪犯实行个别教育和分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