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课件 呼吸系统
合集下载
生理学呼吸系统 ppt课件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又称组织换气(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 体交换过程)。
呼吸过程:
外呼吸 (肺通气和肺换气)
气体运输 内呼吸(组织换气)
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
第一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呼吸体进出肺的通道
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 下呼吸道(气管至各级分支支气管的整个通道)
呼吸形式
按呼吸运动的深度分: 平静呼吸:人体在安静时,平稳而自然的呼吸 。12-18次 /min.特点:吸气是主动过程,呼气是被动过程。 用力呼吸或深呼吸:呼吸运动加深、加快。用力吸气时,除 膈肌和肋间外肌加强收缩外,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使胸腔 容积和肺容积进一步扩大,吸入更多气体。 特点: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过程。
正压呼吸法
负压呼吸法
胸膜腔及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是由脏层胸 膜和壁层胸膜构成; 密闭的,里面只有 少量浆液,没有气 体。
胸膜腔内浆液的作用:
①减小两层胸膜之间的摩擦力; ②能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不易 分开。
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若以大气压为零:
呼吸过程中胸廓容积的变化
X-ray of chest in full expiration (left) and full inspiration (right). The dashed white line on the right is an outline of the lungs in full expiration. Note the difference in intrathoracic volume.
呼吸道功能
气流通道 加温、加湿吸入气体 清洁、保护呼吸道、排除异物
呼吸过程:
外呼吸 (肺通气和肺换气)
气体运输 内呼吸(组织换气)
肺内及组织中气体交换示意图
第一节 呼吸器官的结构特点及其功能
呼吸体进出肺的通道
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 下呼吸道(气管至各级分支支气管的整个通道)
呼吸形式
按呼吸运动的深度分: 平静呼吸:人体在安静时,平稳而自然的呼吸 。12-18次 /min.特点:吸气是主动过程,呼气是被动过程。 用力呼吸或深呼吸:呼吸运动加深、加快。用力吸气时,除 膈肌和肋间外肌加强收缩外,辅助吸气肌也参与收缩,使胸腔 容积和肺容积进一步扩大,吸入更多气体。 特点: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过程。
正压呼吸法
负压呼吸法
胸膜腔及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是由脏层胸 膜和壁层胸膜构成; 密闭的,里面只有 少量浆液,没有气 体。
胸膜腔内浆液的作用:
①减小两层胸膜之间的摩擦力; ②能使两层胸膜贴附在一起不易 分开。
胸膜腔内压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吸气末或呼气末,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胸膜腔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若以大气压为零:
呼吸过程中胸廓容积的变化
X-ray of chest in full expiration (left) and full inspiration (right). The dashed white line on the right is an outline of the lungs in full expiration. Note the difference in intrathoracic volume.
呼吸道功能
气流通道 加温、加湿吸入气体 清洁、保护呼吸道、排除异物
《生理学》第五章呼吸
期的时程。
化学感受器的调节作用
外周化学感受器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 动脉血中O2分压降低、CO2分压 升高和H+浓度升高的刺激,反射 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外侧部浅表部位,感受 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浓 度变化,对CO2刺激更敏感,也 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作用
萎陷,维持肺泡稳定性。
02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
基本呼吸节律的产生
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脑桥 ,通过产生和调节呼吸节 律性放电来控制呼吸运动
。
呼吸调整中枢
位于大脑皮层、脑干和脊 髓等部位,对呼吸运动进 行精细的调节,如改变呼 吸频率、深度和类型等。
长吸中枢和长呼中枢
分别控制吸气和呼气时相 的长短,从而调节呼吸周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 物理溶解,即氧气分子直接溶解于血浆中; 二是化学结合,即氧气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 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其中,化学结合 是氧气运输的主要形式,约占血液总氧含量 的98.5%。
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也有两种形式,一 是物理溶解,即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溶解于血 浆中;二是化学结合,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 形成碳酸,或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形成氨 基甲酰血红蛋白。其中,化学结合是二氧化 碳运输的主要形式,约占血液总二氧化碳含
01
利用呼吸描记器记录呼吸运动曲线,分析呼吸频率、深度及节
律。
呼吸肌电图检查
02
通过肌电图仪记录呼吸肌电活动,评估呼吸肌气量、肺顺应性等多项指标,全面评估肺功
能。
气体交换与运输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1 2
血气分析
化学感受器的调节作用
外周化学感受器
位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感受 动脉血中O2分压降低、CO2分压 升高和H+浓度升高的刺激,反射 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中枢化学感受器
位于延髓外侧部浅表部位,感受 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浓 度变化,对CO2刺激更敏感,也 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相互作用
萎陷,维持肺泡稳定性。
02
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中枢的调节作用
基本呼吸节律的产生
呼吸中枢位于延髓和脑桥 ,通过产生和调节呼吸节 律性放电来控制呼吸运动
。
呼吸调整中枢
位于大脑皮层、脑干和脊 髓等部位,对呼吸运动进 行精细的调节,如改变呼 吸频率、深度和类型等。
长吸中枢和长呼中枢
分别控制吸气和呼气时相 的长短,从而调节呼吸周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 物理溶解,即氧气分子直接溶解于血浆中; 二是化学结合,即氧气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 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其中,化学结合 是氧气运输的主要形式,约占血液总氧含量 的98.5%。
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也有两种形式,一 是物理溶解,即二氧化碳分子直接溶解于血 浆中;二是化学结合,即二氧化碳与水结合 形成碳酸,或与血红蛋白的氨基结合形成氨 基甲酰血红蛋白。其中,化学结合是二氧化 碳运输的主要形式,约占血液总二氧化碳含
01
利用呼吸描记器记录呼吸运动曲线,分析呼吸频率、深度及节
律。
呼吸肌电图检查
02
通过肌电图仪记录呼吸肌电活动,评估呼吸肌气量、肺顺应性等多项指标,全面评估肺功
能。
气体交换与运输的实验方法与技术
1 2
血气分析
呼吸系统(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 气胸 空气进入胸膜腔,两层胸膜分开, 肺因弹性回缩而塌陷,肺通气功能严重障碍.
胸膜腔内压的产生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 -肺回缩压
吸气或呼气末
肺内压=大气压
若以大气压为0 胸膜腔内压= -肺回缩压
胸膜腔内压
平静呼气末-3~-5mmHg 平静吸气末-5~-10mmHg
一 侧 气 胸 时 肺 的 情 况
肺尖的体表投影 肺尖超出胸廓上口突到颈根部
最高点在锁骨内侧1/3 上方2-3cm
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 (二)肺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 肺下界 平6肋
在腋中线 8肋
在肩胛线
在脊柱旁 10肋
10胸棘
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 呼吸运动。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体新陈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鼻又是嗅觉器管,喉还有发
音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肺
呼吸系统全貌
鼻
上呼吸道 咽 喉
气管
下呼吸道
主支气管
肺内各级支气管
肺
肺的位置
肺的形态
肺
尖
一尖
一底
三缘
二面
一尖
一底 下缘
三缘 前缘 后缘
肋面 二面 内侧面
肺 尖
心
肋面
切 迹
左 肺 小 舌 下缘 前 肺底
内侧面
支气管肺A肺V N 淋巴管出入
胸膜
脏胸膜 分 (肺胸膜) 2 部
壁胸膜
胸膜顶 肺 胸 膜
纵
隔
胸
肋
膜
胸
膜
肋
胸
膜
膈胸膜
胸膜腔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浆液
胸膜腔内压的产生
胸膜腔内压=肺内压 -肺回缩压
吸气或呼气末
肺内压=大气压
若以大气压为0 胸膜腔内压= -肺回缩压
胸膜腔内压
平静呼气末-3~-5mmHg 平静吸气末-5~-10mmHg
一 侧 气 胸 时 肺 的 情 况
肺尖的体表投影 肺尖超出胸廓上口突到颈根部
最高点在锁骨内侧1/3 上方2-3cm
肺下界的体表投影在锁骨中线 (二)肺和胸膜下界体表投影 肺下界 平6肋
在腋中线 8肋
在肩胛线
在脊柱旁 10肋
10胸棘
肺通气的原动力: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节律性 呼吸运动。
肺通气的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
体新陈代谢活动的正常进行。鼻又是嗅觉器管,喉还有发
音的功能。
呼吸系统的组成
呼吸道 肺
呼吸系统全貌
鼻
上呼吸道 咽 喉
气管
下呼吸道
主支气管
肺内各级支气管
肺
肺的位置
肺的形态
肺
尖
一尖
一底
三缘
二面
一尖
一底 下缘
三缘 前缘 后缘
肋面 二面 内侧面
肺 尖
心
肋面
切 迹
左 肺 小 舌 下缘 前 肺底
内侧面
支气管肺A肺V N 淋巴管出入
胸膜
脏胸膜 分 (肺胸膜) 2 部
壁胸膜
胸膜顶 肺 胸 膜
纵
隔
胸
肋
膜
胸
膜
肋
胸
膜
膈胸膜
胸膜腔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浆液
生理学呼吸系统
起源于肺部细胞的恶性肿瘤,症状包括咳嗽、咯血、胸痛 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等。
27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有助于减少呼吸道疾病
的发生。
02
加强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 系统的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
03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
吸烟是导致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避免吸烟
喉腔
连接咽和气管的通道,内有声带,是发音器官。
喉肌
控制声带的开闭和音调的高低。
2024/1/27
10
气管与支气管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气管
连接喉和肺的管道,内有 环状软骨支撑,保持气道 通畅。
2024/1/27
支气管
气管分支进入肺的部分, 将空气输送到肺泡进行气 体交换。
气管支气管黏膜
分泌黏液,捕获并排出吸 入的尘埃和病原体。
2024/1/27
25
常见呼吸道疾病及其防治
1 2
感冒
由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症状包括鼻塞、 咳嗽、发热等。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对症治疗和 抗病毒药物。
鼻炎
鼻腔黏膜的炎症,分为过敏性和非过敏性。治疗 方法包括避免过敏原、鼻腔清洗、药物治疗等。
3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为喉痛、声音嘶哑。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喉部保湿、药物治疗等。
气体交换的生理意义
2024/1/27
维持生命活动
01
通过气体交换,机体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维持细胞代谢
和生命活动。
维持酸碱平衡
02
通过调节呼吸深度和频率,可以排出体内过多的酸性或碱性物
27
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措施
0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 新鲜,有助于减少呼吸道疾病
的发生。
02
加强锻炼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呼吸 系统的抵抗力,降低感染风险
。
03
避免吸烟和二手烟
吸烟是导致多种呼吸系统疾病 的主要危险因素,应避免吸烟
喉腔
连接咽和气管的通道,内有声带,是发音器官。
喉肌
控制声带的开闭和音调的高低。
2024/1/27
10
气管与支气管的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气管
连接喉和肺的管道,内有 环状软骨支撑,保持气道 通畅。
2024/1/27
支气管
气管分支进入肺的部分, 将空气输送到肺泡进行气 体交换。
气管支气管黏膜
分泌黏液,捕获并排出吸 入的尘埃和病原体。
2024/1/27
25
常见呼吸道疾病及其防治
1 2
感冒
由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疾病,症状包括鼻塞、 咳嗽、发热等。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对症治疗和 抗病毒药物。
鼻炎
鼻腔黏膜的炎症,分为过敏性和非过敏性。治疗 方法包括避免过敏原、鼻腔清洗、药物治疗等。
3
喉炎
喉部黏膜的炎症,常见症状为喉痛、声音嘶哑。 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喉部保湿、药物治疗等。
气体交换的生理意义
2024/1/27
维持生命活动
01
通过气体交换,机体获得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维持细胞代谢
和生命活动。
维持酸碱平衡
02
通过调节呼吸深度和频率,可以排出体内过多的酸性或碱性物
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 ppt课件
(2)中枢化学感受器
生理刺激:脑脊液和局部细胞 外液中的[H+];
PPT课件
22
表: PCO2、PH、PO2 对呼吸的调节
调节因素
调节作用
作用途径
PCO2
是呼吸的生理性刺激因素
P超C过O2一适定度限升度高,,抑加制强呼呼吸吸, 起麻醉效应.
中枢化学感受器(+) (为主)
外周化学感受器(+)
PH
呼吸
(RespiraBiblioteka ion)PPT课件1
概述
1.概念: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意义: 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
3.呼吸过程:
肺
血液循环
组织细胞
O2 CO2
细胞内 氧化代谢
肺通气
肺换气 ②气体运输 组织换气 (组织呼吸)
①外呼吸
③内呼吸
呼吸过程的PPT课三件 个环节
[H+]增加时,呼吸加强。 外周化学感受器(为主)
(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PO2
轻度低O2时,呼吸加强。
外周化学感受器(+)
严重低O2时,呼吸抑制 甚至停止。
外周化学感受器(+)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为主)
PPT课件
23
吸气开始 吸气停止
呼气开始 呼气停止
PPT课件
11
3.胸膜腔内压
(intralpueral pressure)
(1)形成
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大气压-肺回缩力 = -肺回缩力
•呼气末:-3— -5 mmHg •吸气末:-5— -10 mmHg
PPT课件
12
(2)胸内负压生理意义
《生理学课件:呼吸系统》
生理学课件:呼吸系统 (完整版)
探索人体呼吸系统的奥秘,了解其组成和生理功能。了解鼻腔、喉咙、气管、 支气管和肺等关键结构的解剖和功能。
呼吸系统的组成
1 上气道
包括鼻腔和喉咙,为空气进入呼吸道 提供通道。
2 下气道
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负责气 体交换和呼吸功能。
3肺
承担氧气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的关键任务。
诊断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
1
临床表现
通过病人描述和体格检查发现症状和体
影像学检查
2
征。
如X光、CT和MRI等,可用于观察肺部结
构和病变。
3
肺功能测试
评估呼吸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
循环系统
肺部与心脏紧密合作,实现氧气 和养分的输送。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控制呼吸运动和呼吸节律的调节。
呼吸肌肉的作用
1 膈肌
控制呼吸的主要肌肉,通 过收缩和舒张使肺部扩张 和收缩。
2 肋间肌肉
参与呼吸运动,帮助胸腔 的扩张和收缩。
3 其他辅助呼吸肌肉
如腹肌和颈部肌肉,协助 呼吸运动的顺利进行。
呼吸节律的调节与控制
1
化学感受器
2
检测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反
馈给大脑,调节呼吸。
3
中枢神经系统
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气道结构与功能
鼻腔
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以保护下呼吸道。
喉咙
连接鼻腔和气管,同时起到生理和发声的 作用。
气管与支气管
将空气输送到肺部,并分布到支气管树。 Nhomakorabea的结构与功能
肺叶
由左右两个肺叶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关键 部位。
探索人体呼吸系统的奥秘,了解其组成和生理功能。了解鼻腔、喉咙、气管、 支气管和肺等关键结构的解剖和功能。
呼吸系统的组成
1 上气道
包括鼻腔和喉咙,为空气进入呼吸道 提供通道。
2 下气道
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负责气 体交换和呼吸功能。
3肺
承担氧气摄取和二氧化碳排出的关键任务。
诊断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
1
临床表现
通过病人描述和体格检查发现症状和体
影像学检查
2
征。
如X光、CT和MRI等,可用于观察肺部结
构和病变。
3
肺功能测试
评估呼吸功能和疾病严重程度。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联
循环系统
肺部与心脏紧密合作,实现氧气 和养分的输送。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控制呼吸运动和呼吸节律的调节。
呼吸肌肉的作用
1 膈肌
控制呼吸的主要肌肉,通 过收缩和舒张使肺部扩张 和收缩。
2 肋间肌肉
参与呼吸运动,帮助胸腔 的扩张和收缩。
3 其他辅助呼吸肌肉
如腹肌和颈部肌肉,协助 呼吸运动的顺利进行。
呼吸节律的调节与控制
1
化学感受器
2
检测血液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反
馈给大脑,调节呼吸。
3
中枢神经系统
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呼吸频率和深度。
气道结构与功能
鼻腔
过滤、加湿和加热空气,以保护下呼吸道。
喉咙
连接鼻腔和气管,同时起到生理和发声的 作用。
气管与支气管
将空气输送到肺部,并分布到支气管树。 Nhomakorabea的结构与功能
肺叶
由左右两个肺叶组成,是气体交换的关键 部位。
呼吸系统生理学ppt完整版
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病理生理改变
严重气体交换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神经症状等。
诊断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的金标准。
治疗
氧疗、机械通气、病因治疗等。
THANKS
感谢观看
呼吸膜的通透性
呼吸膜是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屏障。其 通透性受膜的厚度、面积和气体扩散系数等因素影 响。
二氧化碳的运输方式
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方式较氧气复杂,涉及物 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种方式。因此,影响二氧化碳 运输的因素也较多,如血浆pH值、红细胞内碳酸酐 酶活性等。
血红蛋白的含量与质量
血红蛋白是氧气在血液中运输的载体,其含量和质 量直接影响氧气的运输效率。
血液pH值
血液pH值的变化会影响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能力。 当血液pH值降低时,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降低, 有利于氧气从血红蛋白中释放出来供给组织细胞利 用。
05
呼吸运动的调节与控制
呼吸中枢及其作用机制
呼吸中枢的定位
位于延髓和脑桥,是控制呼吸运 动的基本中枢。
呼吸中枢的作用
通过接收、整合和处理来自外周和 中枢的化学、神经信号,产生和调 节呼吸运动。
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呼吸肌和呼吸道平滑肌的支配作用不同,可影响呼吸运动的强度和速度。例如,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则可引起呼吸减慢变浅。
06
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其生理 改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病理生理改变
持续气流受限,肺通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 和二氧化碳潴留。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可以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生理学》呼吸系统 ppt课件
肺气肿、肺不张、肺实变、肺Cap闭塞、肺 叶切除→呼吸膜面积↓→气体交换↓。
肺不张
肺气肿
2.呼吸膜厚度
反比
肺纤维化、尘肺、 肺水肿→呼吸膜 厚度↑→通透性 ↓→气体交换↓
3.通气/血流比值( VA/Q)
Ventilation/perfusion ratio
定义:指每分肺泡通气量(VA)与每分肺血
2.胸廓的弹性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
•产生: •①弹性纤维及 胶原纤维
1/3
•②表面张力 2/3 (液—气界面)
2.胸廓的弹性阻力
•作用:肺容量 = 67%肺总容量时 无回缩力
• 肺容量 < 67%肺总容量时 弹性阻力向外 弹性阻力向外
• 肺容量 > 67%肺总容量时 弹性阻力向内
吸气动力 呼气阻力
作用: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意义: (1)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恒定。
(2)防止肺水肿。
(3)降低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表面张力的作用:
拉普拉斯公式P=2T/r
肺回缩力
•产生: •①弹性纤维及 胶原纤维
1/3
•②表面张力 2/3 (液—气界面)
假定表面张力不变:
•拉普拉斯公式P=2T/r
肺不张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通过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意义: (1)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恒定;
深呼气:呼气辅助肌 (肋间内肌及腹肌)收缩。
人工呼吸:
基本原理:使肺内与外界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
方法:负压吸气式(压胸法) 正压吸气式( 口对口呼吸法,呼吸机)
(二)呼吸运动方式
胸式呼吸(thoracic breathing) :以肋间 外肌舒缩,胸部起伏为主的呼吸运动。 腹式呼吸(abdominal breathing) :以膈肌
生理学课件呼吸pptPPT完美版
14
04
呼吸运动的异常与疾病
2024/1/27
15
呼吸困难的原因与分类
气道阻塞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肺部疾病
如肺炎、肺栓塞、肺水肿等。
2024/1/27
16
呼吸困难的原因与分类
胸廓疾病
如胸廓畸形、胸腔积液等。
神经肌肉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等。
循环系统疾病
如心力衰竭、心包炎等。
2024/1/27
气体交换障碍的原因
气体交换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肺部疾病(如肺炎、 肺纤维化等)、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包炎等)、贫 血、休克等。
气体交换障碍的疾病表现
气体交换障碍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表现,如呼吸困难、呼吸 急促、发绀、咳嗽、咳痰等。长期的气体交换障碍还可能导 致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等严重并发症。
8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2024/1/27
血液中的O2和CO2浓度
01
当血液中O2浓度降低或CO2浓度升高时,会刺激外周化学感受
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脑脊液中的H+浓度
02
脑脊液中H+浓度的升高会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
加快。
其他化学物质
03
如麻醉药物、一氧化氮等也可以通过影响化学感受器或呼吸中
气体交换的过程
气体交换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过程。外呼吸是指氧气进入肺泡和二氧化碳 从肺泡排出的过程,内呼吸是指氧气从血液进入组织和二氧化碳从组织进入血 液的过程。
202输方式
氧气的运输方式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物理溶解,即氧气以分子形式溶解于血浆中;二是化学结合,即氧气 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04
呼吸运动的异常与疾病
2024/1/27
15
呼吸困难的原因与分类
气道阻塞
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肺部疾病
如肺炎、肺栓塞、肺水肿等。
2024/1/27
16
呼吸困难的原因与分类
胸廓疾病
如胸廓畸形、胸腔积液等。
神经肌肉疾病
如重症肌无力、脊髓灰质炎等。
循环系统疾病
如心力衰竭、心包炎等。
2024/1/27
气体交换障碍的原因
气体交换障碍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肺部疾病(如肺炎、 肺纤维化等)、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心包炎等)、贫 血、休克等。
气体交换障碍的疾病表现
气体交换障碍可能导致一系列疾病表现,如呼吸困难、呼吸 急促、发绀、咳嗽、咳痰等。长期的气体交换障碍还可能导 致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发肺动脉高压、肺心病 等严重并发症。
8
化学因素对呼吸的影响
2024/1/27
血液中的O2和CO2浓度
01
当血液中O2浓度降低或CO2浓度升高时,会刺激外周化学感受
器,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脑脊液中的H+浓度
02
脑脊液中H+浓度的升高会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加深
加快。
其他化学物质
03
如麻醉药物、一氧化氮等也可以通过影响化学感受器或呼吸中
气体交换的过程
气体交换包括外呼吸和内呼吸两个过程。外呼吸是指氧气进入肺泡和二氧化碳 从肺泡排出的过程,内呼吸是指氧气从血液进入组织和二氧化碳从组织进入血 液的过程。
202输方式
氧气的运输方式
氧气在血液中的运输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物理溶解,即氧气以分子形式溶解于血浆中;二是化学结合,即氧气 与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顺应性大= 易扩张 =弹性阻力小 顺应性小=不易扩张=弹性阻力大
肺容积变化(△V)
肺顺应性(CL)= ─────── 跨肺压变化(△P)
=
0.2L/cmH2O
‖
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因肺顺应性还受肺总量的影响,所以应测单位肺容量下的 顺应性,即比顺应性。
比顺应性=测—得—的—肺—顺—应—性— (L—/c—m—H— 2O—)———— ————
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出肺
吸气
呼气
②用力呼吸:
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加,胸廓容积进一 步扩大。
用力呼气时,除吸气肌舒张外,呼气肌也参加 (肋间内肌+腹壁肌收缩),胸廓容积进一步缩小。
③人工呼吸:
基本原理:使肺内与外界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 方法:负压吸气式(压胸法) 正压吸气式( 口对口呼吸法,呼吸机)
(呼气)
●成人肺炎、肺血栓 等→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积↑
(↓)
肺不张。
DPL分散
(密集)
●6~7个月胎儿才开 始 分 泌 表 面 活 性 物 质 ,降表面张力的作用↓ (↑)
故早产儿可因缺乏表 面活性物质而发生肺
肺泡表面张力↑ (↓)
不张和新生儿肺透明 膜病→呼吸窘迫综合
肺泡回缩
(扩张)
征。
防肺泡破裂 (萎陷)
(4)特点:
①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②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③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膈肌。
2.肺内压:
肺内压是指肺内气道和肺泡内气体的压力。 平静吸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0.3~0.4kPa→气入肺 平静吸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气流停 平静呼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0.3~0.4kPa→气出肺 平静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气流停 用力呼吸时:肺内压的升降变化有所增加。
结论: 胸膜腔内负压是脏层胸膜受到两个相反作用力相互
抵消的代数和,经脏层胸膜间接反映在胸膜腔的压力。
(5)生理意义:
纽带作用; 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 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呼吸运动产生的动力,在克服肺通气所遇到的阻 力后,方能实现肺通气。阻力增高是临床肺通气障碍 的常见原因。
平滑肌 (故哮喘病人夜间发作较多)
交感N→NE+β2受体→舒张→气道阻力↓
(拟交感药物治疗哮喘)
呼吸肌:与肺通气的动力有关 胸膜腔:其负压与肺扩张有关 肺 泡:肺换气的主要场所
三、肺通气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肌
收缩
舒张
胸廓
扩张
缩小
肺脏
扩张
缩小
原动力:呼吸运动是 肺内压<大气压 肺内压>大气压 肺通气的原动力。
肺总量(L)
②来源: 肺的弹性阻力
肺弹性组织回缩力:1/3 肺泡表面张力:2/3
Ⅰ.肺泡表面张力
离体肺在充气和充水时(扩 张肺至相同容积),可见充气所 需的压力>充水。
说明肺泡内液-气界面(表 面张力)是否存在,与肺的弹性
阻力有着密切关系。
肺泡内的液-气界面,因界面层的液体分子受 力不均匀,表现的内聚力(表面张力)方向是 向中心的→使肺泡缩小。
(3)过程:
①平静呼吸:
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 增大胸廓的上下径
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 扩大胸廓前后、左右径
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 缩小胸廓上下、前后、 左右径
胸廓容积扩大, 肺在胸膜腔负压作用下被动扩张
(因肺无主动扩缩的组织结构)
胸廓容积缩小, 肺被动缩小
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入肺
根据Laplace定律: —P—(N—/cm)=—2T— r((Nc—m/c—)m—)
肺泡内压力(P): 与表面张力(T)成正比,
与肺泡半径(r)成反比。
∴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a.肺泡回缩→肺通气(吸气)阻力 b.肺泡内压不稳定→肺泡破裂或萎缩 c.促肺泡内液生成→产生肺水肿
Ⅱ.表面活性物质:
(2)胸廓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所
弹 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
性
阻 肺力 通
肺弹性阻力
肺泡表面张力:2/3 肺弹性回缩力: 1/3
气
阻 非 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气道半径有关
力弹
性 粘滞阻力
阻
常态下可忽略不计
力 惯性阻力
1.弹性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
①度量法:=顺应性 =(1/弹性阻力) 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如:故意闭住声门而作剧烈呼吸运动。
3.胸内压
(1)概念: 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2)测定方法:
间接法:气囊测定食管内压以间接反映胸内压 直接法:
(3)压力:
平静吸气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压 < 大气压=0.7~1.3kPa 呼气时:胸内压 < 大气压=0.4~0.7kPa
特点:
①平静呼吸时胸 内压始终为负压;
②用力呼吸时负 压变动更大;
③有时可为正压 (如紧闭声门用力呼 吸)。
(4)成因: 前提条件:
①有少量浆液的密闭腔; ②肺和胸廓是弹性组织; ③胸廓自然容积>肺容积; ④壁层胸膜紧贴于胸廓内壁, 大气压对其影响极小。
形成因素:
肺内压
肺回缩力
(大 气 压) (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
迫使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张 迫使脏层胸膜回位 两种方向相反作用力的代数和 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胸内压=0-肺回缩力
第五章 呼 吸
概
述
第一节 肺 通 气
第二节 气 体 交 换
第三节 气 体 运 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概述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全过程:
第一节 肺 通 气
一、肺通气概念
二、肺通气结构
血管网
呼 粘液腺 加湿、加温、过滤、清洁
吸 纤毛
道
迷走N→ACh+M受体→收缩→气道阻力↑
来源: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单分子层分布于肺泡液-气 界面上,其密度随肺泡的 张缩而改变。
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 ( DPL或DPPC )。
作用: 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 降低吸气阻力;
b. 减 少 肺 泡 内 液 的 生 成 →防肺水肿的发生;
c.维持肺泡内压的稳定性→防肺泡破裂或萎缩;
临床:
吸气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 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力
吸气
呼气
差。
1.呼吸运动 (1)型式:
按呼吸深度分: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按动作部位分: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
混合呼吸:正常成人。 腹式呼吸: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 胸式呼吸:严重腹水、腹腔有巨大肿块、
妊娠、肥胖。
(2)频率:
成人:12~18次/分 婴儿:60~70次/分
肺容积变化(△V)
肺顺应性(CL)= ─────── 跨肺压变化(△P)
=
0.2L/cmH2O
‖
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之差
因肺顺应性还受肺总量的影响,所以应测单位肺容量下的 顺应性,即比顺应性。
比顺应性=测—得—的—肺—顺—应—性— (L—/c—m—H— 2O—)———— ————
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出肺
吸气
呼气
②用力呼吸:
用力吸气时,辅助吸气肌也参加,胸廓容积进一 步扩大。
用力呼气时,除吸气肌舒张外,呼气肌也参加 (肋间内肌+腹壁肌收缩),胸廓容积进一步缩小。
③人工呼吸:
基本原理:使肺内与外界大气压间产生压力差 方法:负压吸气式(压胸法) 正压吸气式( 口对口呼吸法,呼吸机)
(呼气)
●成人肺炎、肺血栓 等→表面活性物质↓→
肺泡表面积↑
(↓)
肺不张。
DPL分散
(密集)
●6~7个月胎儿才开 始 分 泌 表 面 活 性 物 质 ,降表面张力的作用↓ (↑)
故早产儿可因缺乏表 面活性物质而发生肺
肺泡表面张力↑ (↓)
不张和新生儿肺透明 膜病→呼吸窘迫综合
肺泡回缩
(扩张)
征。
防肺泡破裂 (萎陷)
(4)特点:
①平静呼吸时,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②用力呼吸时,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③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所起的作用<膈肌。
2.肺内压:
肺内压是指肺内气道和肺泡内气体的压力。 平静吸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0.3~0.4kPa→气入肺 平静吸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气流停 平静呼气初:肺内压 > 大气压=0.3~0.4kPa→气出肺 平静呼气末:肺内压 = 大气压──────→气流停 用力呼吸时:肺内压的升降变化有所增加。
结论: 胸膜腔内负压是脏层胸膜受到两个相反作用力相互
抵消的代数和,经脏层胸膜间接反映在胸膜腔的压力。
(5)生理意义:
纽带作用; 维持肺处于扩张状态; 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二)肺通气的阻力
呼吸运动产生的动力,在克服肺通气所遇到的阻 力后,方能实现肺通气。阻力增高是临床肺通气障碍 的常见原因。
平滑肌 (故哮喘病人夜间发作较多)
交感N→NE+β2受体→舒张→气道阻力↓
(拟交感药物治疗哮喘)
呼吸肌:与肺通气的动力有关 胸膜腔:其负压与肺扩张有关 肺 泡:肺换气的主要场所
三、肺通气原理 (一)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肌
收缩
舒张
胸廓
扩张
缩小
肺脏
扩张
缩小
原动力:呼吸运动是 肺内压<大气压 肺内压>大气压 肺通气的原动力。
肺总量(L)
②来源: 肺的弹性阻力
肺弹性组织回缩力:1/3 肺泡表面张力:2/3
Ⅰ.肺泡表面张力
离体肺在充气和充水时(扩 张肺至相同容积),可见充气所 需的压力>充水。
说明肺泡内液-气界面(表 面张力)是否存在,与肺的弹性
阻力有着密切关系。
肺泡内的液-气界面,因界面层的液体分子受 力不均匀,表现的内聚力(表面张力)方向是 向中心的→使肺泡缩小。
(3)过程:
①平静呼吸:
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 增大胸廓的上下径
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 扩大胸廓前后、左右径
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肋骨和膈肌弹性回位 缩小胸廓上下、前后、 左右径
胸廓容积扩大, 肺在胸膜腔负压作用下被动扩张
(因肺无主动扩缩的组织结构)
胸廓容积缩小, 肺被动缩小
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入肺
根据Laplace定律: —P—(N—/cm)=—2T— r((Nc—m/c—)m—)
肺泡内压力(P): 与表面张力(T)成正比,
与肺泡半径(r)成反比。
∴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 a.肺泡回缩→肺通气(吸气)阻力 b.肺泡内压不稳定→肺泡破裂或萎缩 c.促肺泡内液生成→产生肺水肿
Ⅱ.表面活性物质:
(2)胸廓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则是由胸廓的弹性组织所
弹 胸廓弹性阻力:与胸廓所处的位置有关
性
阻 肺力 通
肺弹性阻力
肺泡表面张力:2/3 肺弹性回缩力: 1/3
气
阻 非 气道阻力:与气体流动形式+气道半径有关
力弹
性 粘滞阻力
阻
常态下可忽略不计
力 惯性阻力
1.弹性阻力:
(1)肺的弹性阻力
①度量法:=顺应性 =(1/弹性阻力) 顺应性: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如:故意闭住声门而作剧烈呼吸运动。
3.胸内压
(1)概念: 胸内压是指胸膜腔内的压力。 (2)测定方法:
间接法:气囊测定食管内压以间接反映胸内压 直接法:
(3)压力:
平静吸气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压 < 大气压=0.7~1.3kPa 呼气时:胸内压 < 大气压=0.4~0.7kPa
特点:
①平静呼吸时胸 内压始终为负压;
②用力呼吸时负 压变动更大;
③有时可为正压 (如紧闭声门用力呼 吸)。
(4)成因: 前提条件:
①有少量浆液的密闭腔; ②肺和胸廓是弹性组织; ③胸廓自然容积>肺容积; ④壁层胸膜紧贴于胸廓内壁, 大气压对其影响极小。
形成因素:
肺内压
肺回缩力
(大 气 压) (肺弹性组织回缩力和肺泡表面张力)
迫使脏层胸膜外移使肺扩张 迫使脏层胸膜回位 两种方向相反作用力的代数和 胸内压=大气压-肺回缩力 胸内压=0-肺回缩力
第五章 呼 吸
概
述
第一节 肺 通 气
第二节 气 体 交 换
第三节 气 体 运 输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概述
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呼吸全过程:
第一节 肺 通 气
一、肺通气概念
二、肺通气结构
血管网
呼 粘液腺 加湿、加温、过滤、清洁
吸 纤毛
道
迷走N→ACh+M受体→收缩→气道阻力↑
来源:肺泡Ⅱ型细胞分泌, 单分子层分布于肺泡液-气 界面上,其密度随肺泡的 张缩而改变。
成分:二棕榈酰卵磷脂 ( DPL或DPPC )。
作用: 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 降低吸气阻力;
b. 减 少 肺 泡 内 液 的 生 成 →防肺水肿的发生;
c.维持肺泡内压的稳定性→防肺泡破裂或萎缩;
临床:
吸气
直接动力:肺内压与 外界大气压间的压力
吸气
呼气
差。
1.呼吸运动 (1)型式:
按呼吸深度分: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按动作部位分: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
混合呼吸:正常成人。 腹式呼吸: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 胸式呼吸:严重腹水、腹腔有巨大肿块、
妊娠、肥胖。
(2)频率:
成人:12~18次/分 婴儿:60~70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