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优秀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概况和进程;知道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及影响。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结合新旧知识分析大战的爆发与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争夺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史论结合探究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模拟报道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的概况,培养学生综合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历史的领悟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为什么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2.通过讨论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对大战性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3.以凡尔登战役为例,揭示战争的残酷性,帮助学生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和影响,使学生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培养学生关爱人类命运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萨拉热窝事件和凡尔登战役。
难点:对萨拉热窝事件的认识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探讨。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发现法、图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老师首先想问大家一个小问题,同学们读过世界文学名著《好兵帅克》吗?
(学生回答)
(多媒体展示《好兵帅克》封面图片)
教师介绍:《好兵帅克》是捷克作家哈谢克写的一部政治讽刺小说,作者以他的亲身经历,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杀戮,展现了战争空前残酷的情景。
这节课老师就与同学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1914年,去了解那场灾难空前的世界战争。
(投影课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师: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幅地图。
(投影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回顾,教师引导得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导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形成。
)
师: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后,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呢?
(学生应能答出:都疯狂扩军备战,战争危机严重,巴尔干半岛成为世界大战的“火药桶”。
)师:1914年夏天,一粒小小的火星突然降落在巴尔干半岛,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学习新课:
一、一战的导火线
(投影展示: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
师:请大家翻开课本,阅读“萨拉热窝事件”一目。
(学生阅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设想你在现场看到的情景,模拟记者进行现场报道。
然后老师会请一位同学上台给大家作汇报表演。
(学生活动:学生模拟记者作现场报道,然后老师请一位到讲台作现场报道。
教师肯定小记者的勇气并对学生的报道进行点评。
)
师:谢谢记者发来的最新消息,我这里还有最新的图片资料,我们来看看(投影展示: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夫妇遇刺身亡、普林西波被捕等图片。
)
师: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普林西波不打死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夫妇,一战就不会爆发。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
)
教师总结,同时投影展示,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1.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帝国主义之间矛盾的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殖民地,争夺霸权。
3.事件的偶然,战争的必然。
那么我想继续问问大家,对普林西波的行为,你是支持呢,还是反对呢?
(学生:可能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会发生较大的分歧。
教师顺势鼓励学生继续思考和探究,准备在后面关于萨拉热窝事件的活动课上积极发言。
)
二、一战的进程:
1.爆发
投影展示:一战爆发(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师:大战爆发后,交战的双方是哪些国家?
(学生应能根据教材回答:交战的一方是同盟国集团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是协约国集团的英国、法国和俄国。
)
那么同盟国集团的意大利呢?
(学生根据教材回答)
师:对,意大利为了自身利益,1915年参加了协约国方面作战。
除了欧洲本土,战争还波及到各国的殖民地。
在亚洲,日本为了抢占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14年8月23日对德宣战。
1917年中国北洋军阀政府也在日本怂恿下加入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随着战争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大战。
战争从1914年开始,到1918年结束,持续了四年多的时间。
整个战争分为三个阶段,1914年为第一个阶段;1915—1916年为第二阶段;1917—1918年为第三阶段。
大战的主战场在欧洲。
下面我们从图上来认识一下交战各国的地理位置。
(投影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图》)黄色的是协约国,绿色的是同盟国。
(指图,让学生说出一个个国名:参加协约国集团作战的有英国、法国、意大利、塞尔维亚、俄国;参加同盟国集团作战的有德国、奥匈)双方的这种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得出:同盟国被协约国包围。
)
师:是几面包围啊?
(学生能够得出:三面包围。
)
师:对,这样就形成几条战线呢?
(学生能够得出:三条战线。
)
师:哪三条?
(学生能够根据地图得出:西线、东线、南线。
)
2.三条战线:西线东线南线
(投影展示大战示意图)
师:下面我们在示意图上按地理位置标出三条战线及各条战线上的作战双方。
(教师问,
学生齐答,屏幕逐字显示。
同时说明,三条战线中,起决定作用的是西线。
)3.重大战役: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
第一阶段最重大的战役是马恩河战役。
德国为了避免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确定了先西后东的战略,妄图集中优势兵力,首先在西线打败法国,然后回师东进击败俄国,在几个月内结束战争。
因此,战争双方在法国北部马恩河展开了大战。
(投影展示《西线形势图》,显示马恩河战役时间、交战双方、投入兵力和结果。
)
到1916年,双方都认为这一年是最关键的一年,都想在这一年里彻底打败对方。
因此这一年里又发生了两次大规模的战役,这就是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
先看凡尔登战役(显示西线形势图)德国想集中兵力于西线,先打败法国,结束西线战争,于是向凡尔登发起进攻。
这就是凡尔登战役。
为什么选择凡尔登呢?
(引导学生得出:凡尔登是法国著名要塞,是通往巴黎的门户和法军阵地的中枢。
如果凡尔登失守,法国将受到沉重打击。
)
由于凡尔登重要的地理位置,1916年2月,德军向凡尔登发起了猛烈进攻。
关于凡尔登战役,课本作了精彩的描述,请大家阅读后,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次战役。
(学生阅读后可能会回答:激烈,灾难空前,残酷,绞肉机,地狱,屠场……教师可继续追问学生这样概括的理由,学生言之有理即可。
)
师:法国大作家巴比斯在《战火》中也描述过凡尔登战役,大家看教材的辅栏,请同学们读一读。
(学生齐读)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凡尔登战役的图片,大家看一看。
(投影展示凡尔登战役的相关图片,教师简单解说。
)
师:凡尔登战役后,德国在西线无力再发起主动进攻,战争的主动权转到协约国一边。
凡尔登战役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当凡尔登战役正在激烈进行时,英法联军为了减轻凡尔登的压力,1916年7月1日,向德军在索姆河的阵地发起了大举进攻。
(显示西线形势图)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首次亮出了他们的秘密武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的小字和课后的“史海拾贝”。
(学生阅读,并能据此回答出:坦克。
)
(投影展示英军坦克图)
师:现在,坦克只是一般的军事武器,然而在一战时,它却使德军惊慌失措,不知怎么对付它。
在索姆河战役中,坦克充分发挥了它的威力。
在1916年的战斗中,双方除了坦克,还使用了不少新式武器:如日德兰海战中德国首次
使用飞艇。
一战的战场,几乎成了新式武器的试验场。
飞机、坦克、毒气、远程大炮给战争双方带来了巨大的伤亡。
4.战争结束
师:时间进入到1917年,发生了两件对战争有着重要影响的大事,一是美国的参战,二是俄国的革命。
美国放弃“中立”政策,加入协约国,使协约国实力大大增强。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坚决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8年,精疲力竭的奥匈、德国先后宣布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战争结束的消息传来,人们兴高采烈,纷纷走出家门,庆祝和平的重新来临。
(展示图片“英国人民走上街头庆祝战争结束”)这是英国人民走上街头庆祝战争结束的情况,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欢呼和平的心情。
三、一战的性质和后果
师:大战结束了,它产生了哪些后果呢?
(学生自由发言)
第一,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大战进行了四年多,牵涉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亿人口,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老师收集的资料可以说明这一点(投影展示法军因毒气伤害等待治疗的士兵、战争中的难民、战场上死亡的士兵、战后的凡尔登城市、一战备忘录等)。
第二,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势力。
战争摧垮了德国、奥匈、俄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也沉重打击了英国、法国等国的力量。
第三,大战激化了交战国国内的矛盾。
战争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四,促进了东欧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战后,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同学们学到这里,能不能指出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呢?(学生可能会答出:是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掠夺战争)为什么说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呢?大家可以从战争爆发的原因、目的、过程、结果等方面来分析。
(学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说出:大战的爆发是由于帝国主义的两大军事集团争夺世界霸权;发动和参加战争的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大战中死了很多人;战争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等……)
师:好,从刚才大家的分析可以得出: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参战的目的是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尽管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具有民族解放性质,但无法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大战中伤亡惨重,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所以我们说这场战争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课堂延伸】
一战虽然结束几十年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是警钟仍在长鸣,留给我们的启示太多了,通过本课和上一节课的学习,能说说这段历史对你有什么启示吗?
(学生可能会得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珍惜现在的和平;珍惜生命,关爱人类的命运,反对恐怖主义等。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对学生的发言及时给予点评。
)
知识回顾:
投影展示本课知识结构示意图,师生共同回顾。
知识拓展:
(屏幕展示)查阅有关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文字、图片资料,写出你对萨拉热窝事件的看法,并陈述你的理由。
(提示:1.萨拉热窝事件是反侵略的、正义的英雄壮举,应该肯定;2.萨拉热窝事件是个人恐怖活动,给世界带来灾难,应该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