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邻里_基于新城市主义视角谈我国人性化社区的营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年第 01 期福 建 建 筑
重塑邻里
——基于新城市主义视角谈我国人性化社区的营造
盛 嘉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江苏苏州 215011)
摘 要:新城市主义作为当时当地的一种规划思想传播至今并且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它所倡导的以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促进邻里交往和社区网络的重建等等思想深刻影响我国。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目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借鉴新城市主义理论在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为我国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人性化方法营造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 人性化 社区 邻里 多样性 公众参与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6135(2012)01-0040-03
Recreat The Neighborhood
——Reserch on the Human Community in Our Country Baced on the New Urbanism
Sheng Jia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zhou 215011)Abstract:New Urbanism as a local planning idea was spread far and have caused varying degrees of impact to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regions. It advocated to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promote neighborhood interaction and reconstruct community network. And so profoundly affect our country.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benefi cial inspirations about how to create a Human community from analyzing some problems of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referencing the experience of New Urbanism theor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combining with the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Keywords:New Urbanism Human Community Neighborhood Diversity Public Participation
引 言
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居住条件日趋得到改善。人们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对居住环境质量、社区感、家园归属感等高层次的情感需求日益增强。而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社区环境建设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被暴露。所以营造人性化的社区环境,成为一个越来越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摆在设计者和建设者的面前。新城市主义作为美国20世纪末重要的规划理论,针对郊区化蔓延发展产生的弊病,提出旨在提供更加完善和完整的生活品质,重建社区和邻里关系,重塑多样性、人性化的城镇生活氛围。其核心思想中包含了对步行环境的重视,提倡功能混合,促进邻里交往与交流,对地域传统文化的重视等一些列人性化设计内涵对我国目前的社区环境建设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1 社区的定义
社区的定义一直尚无定论,一般认为形成社区的四个要素包括:(1)人民:社区由人所组成,不论何种类型社区,因人聚集与互动,能满足彼此的需求;(2)地方或地理疆界:以地理范围来界定社区大小是一般人最能接受的社区定义,但是并非所有社区都有明确的地理划分;(3)社会互动:社区内居民由于生活所需而产生的互动,如衣、食、住、行、乐、育都要与他人互动发生;(4)社区认同:社区居民习惯于在
本社区内互动,同时社区居民产生明确“归属感”与“社区
情结”。从社会学角度看,人们往往强调社区的社会组织特
性,而对于规模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按照社会学的理论,社
区可分为区域性社区和非区域性社区。区域性社区主要指的
是具有相对明确的地理和空间范围的社区,这种社区以共同
的居住地及对周围财产的共同所有权为基础;非区域性社区
则没有前者的物质基础,强调的是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互
动,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联系,以及在交往过程中的感情
交流与连接。
作者简介:盛嘉,男,1987年出生,城市规划与设计专
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规划设计
与理论。
收稿日期:2011-11-21
2 新城市主义理论
2.1 新城市主义理论缘起
二战以后,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经历了不受节制的郊区化蔓延过程,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城市化空间的扩展就超过了历史以来的总和,出现了增长的危机:高成本低效率的发展模式,生态环境的不可持续性,内城衰败,城市社区结构瓦解等。低密度蔓延的郊区化模式打破了美国人心中的“郊区梦”,1980年代末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种发展模式提出批评与质疑,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中形成了对郊区化增长模式的一股强大反思。“新城市主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领导了这个潮流。
2.2 新城市主义思想内涵及任务
新城市主义以终结郊区化蔓延为己任,倡导“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努力重塑多样性、人性化、社区感的城镇生活氛围。新城市主义思想影响深远,不仅规划师、设计师支持并宣传之,越来越多的政府与开发商也积极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新城市主义者们借鉴奥姆斯特等人的“紧凑城市”思想,提倡采取一种有节制的、公交导向的紧凑开发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模式是TND(传统邻里开发模式)和TOD(公交主导发展模式),它们共同体现了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的最基本特点:紧凑、适宜步行、功能复合、可支付性及珍视环境。
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是:(1)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高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2)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以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3)尊重历史和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性。新城市主义者的明确任务是:(1)修复大城市区域现存的市镇中心,恢复强化其核心作用;(2)整合重构松散的郊区使之成为真正的邻里社区及多样化地区;(3)保护自然环境;(4)珍存建筑遗产。
3 我国城市社区现状及问题
3.1 居民缺乏交流,归属感不强
我国传统城市社区内部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依靠社区关系而具有的舆论以道德为基础、邻里守望相助为形式的社区亲情。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旧城拆迁与新城开发正如火如荼的展开,大批传统社区被推倒,取而代之的是大量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传统的社会网络被破坏,住在高档公寓内的新社区居民们丧失了传统邻里间的交往与感情的连接,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获得越来越多空间上的自由,甚至足不出户便可以进行工作和生活,由此产生的生活上的封闭感使人们陷入一种茫然之中。归属感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生活与感情的维系中而逐渐产生的,这种缺少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现代生活方式使得居住在其中的社区居民缺少社区认同感与归属感,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淡漠,住在同一幢楼里的住户甚至从来不打招呼。这是中国社区改造的悲剧。
3.2 社区功能单一,缺乏活力
目前,我国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价值,城市规划也成为了政府创造经济收益,表现政绩的一种工具。在城市社区建设中,不顾城市特色、人性化尺度和人的行为心理等因素,只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封闭式”的居住小区是近年来城市开发建设中最为常见的,这种封闭的开发模式使得传统街道生活的多样性被隔断,其连续性和活力遭到破坏,使城市街道丧失原本活力,这种独善其身的做法对城市社区空间整体素质有着消极影响。缺少了商业、零售业、文化娱乐业或者小杂货店的城市社区不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性的服务,造成多样性贫乏,居民缺乏交往,社区参与度低,导致整个地区死气沉沉,缺乏活力。
4 新城市主义理论对我国人性化社区建设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思想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是美国高科技发展和大规模郊区开发背景下的产物,学术界虽然对其褒贬不一,但它所表达出来的邻里社区设计理论及其原则对中国的社区环境的建设与理论发展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随着我国住宅商品化得不断深入,很多住宅项目并没有很好地将新城市主义的基本原则运用到社区建设中来,同时很多号称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方法十分肤浅,甚至仅仅将之作为市场开发策略的口号,那么在先阶段的中国我们该如何借鉴它的理论和原则来建设人性化的社区,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4.1 构建多样化、功能混合的城市社区
雅各布斯认为“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功用的多样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则。新城市主义提倡社区环境应营造多样化的、具有复合功能及使用特征的场所和空间,营造的是一种“社区”的氛围,而不仅仅是一幢幢住宅群。新城市主义创始人Peter Calthorpe在解读新城市主义时说道新城市主义是指两件事。第一,是可步行的社区;第二,是“多样化”。多样化是指“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应包含宽泛的年龄组、不同类型和收入水平的家庭。同时,多样化也意味着“新城市主义”的社区应该在工作岗位、住宅、商店和社会活动方面具有多样性。混合、多样化的社区功能将人们的出行时间分散到一天内的各个时间段,这样可以使得一天内的各个时间段都有丰富的街道生活与商业行为。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原理也有非常丰富的体现,包括:各种工作的性质保证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着多种功能的复合作用与多种交通方式的社区远比单一功能社区具有大的多的吸引力与辐射力。
4.2 重塑邻里交往
“重建邻里空间和创造更良好、有活力的社区是新城市主义的基本出发点。”新城市主义理论的邻里思想是一种动态的、有活力的邻里关系,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丰富的住宅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