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的重要性
漫漫三尺讲台路,白笔黑板写春秋。教师的生命因学生而精彩,教师的生活因教学而充实。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课堂精彩无限呢?有经验的教师都懂得:?你备好了课,不一定能上好课,但是你要想上好课,就必须要备好课。课堂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是否收到应有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充分。
备课,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也是教师的职责和应遵守的规则。因而,作为一名教师不能不知道如何备课,不能不研究备课艺术。也就是说,如果要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如果要让我们的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能力,就不能不重视备课这个环节。
上课好比作战,备课就好比战略部署、写作战方案。“不打无准备的仗”,准备得越充分,越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上课的效果就会越好。教师在备课上所花工夫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另外,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如果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如果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得心应手。因此,作为教师,不管上什么课,都应该认真备课。
教无止境,备课也无止境。因此,我们必须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我们在备课中学习,在学习中备课,在备课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让自己变得“博大”起来,变得“丰厚”起来。
备课不仅是讲好课的重要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也是教师不断丰富自己教学经验和提高文化水平、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发挥自己的特长,体现自我价值,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艺术创造和再创造的备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经武装的战士上战场,只能束手就擒;没有充分准备的课堂,教师的语言干瘪苍白,教师的思维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充其量也不过是“信口开河”,谈不上驾驭课堂的能力。所以,为了有精彩课堂的呈现,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学生及自己的专业成长,我们不妨多花点时间认真备好课,而且要坚持不懈。
首先,备课须多次“备学生”。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应该只是单纯的对着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按部就班的“背课”写教案,有效备课的过程更应是一个“备学生”的过程。新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备课之前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课,这才是孩子们最需要也是最适合他们的备课。此外,二次备课也是必不可少的。没有发生的事情很难预料,初备课时即使考虑的再怎么周到,也难免实施时有新的课堂生成,所以二次备课也是提高备课实效的重要手段。
? 其次,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后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其目的性和计划性主要体现教学目标上,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是通过学习以后预期产生的行动变化是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身心发展变化的期望。它表现为对学生学习成果及其行为的具体描述,它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具有导向性和调控性,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拟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理念将教学目标分为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即我们熟知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在不同类型的课程中,其结构、主次、实现方式是不同的。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在知识性较强的学科中,它常常以一种隐性的状态出现、渗透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再次,教学内容综合化。传统的备课考虑的多的是学科本身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向学生传授并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技能。教师备的是本学科内的知识链、训练点,对于本学科外的课程资源却很少顾及或根本就不考虑,这样的备课不仅不利于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淡化学科界限,注重学科的整合,整合是新的知识构成新的知识网有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弹性训练,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师在备课在强调学科学习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强调学科整合性、兼容性和丰富性,可以充分考虑和利用更多的课外资源为课堂教学所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最后,教学形式多样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就是完成教案,片面强调一堂课要完整,要不折不扣的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程序和形式就是照抄名家的授课录或现成教案,课堂模式千篇一律,完全置学生的个体差异于不顾,灌输性太强,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提高。所以,我们在备课时,不妨改一改教案编写和实施的方式,让教师尽量放开自己,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只要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教案就是好教案。
总之,备课的价值是一定要肯定的,教师上课必须先备课,无备课上课是肯定不行的。备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不是流于形式,加强学习,提高对备课的认识也是不容忽视的。认识的提高不能靠说大道理,也不能仅仅靠学习几篇文章,要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证明,只有在不断的的备课及课堂实施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时调整并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才能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意识到有效备课的重要性
一、备课的基本含义
所谓备课,实际上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
二、与备课相关的概念
预设表现在课前,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从这个角度说,它是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可以体现在教案中,也可以不体现在教案中;预设表现在课堂上,指的是师生教学活动按照教师课前的设计和安排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预设表现在结果上,指的是学生获得了预设性的发展,或者说教师完成了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
三、备课的新含义
(一)备课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包含着教师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解水平,也包含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二)备课是知识的内化、具体化与课堂物化的预案内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主体自身与客观内容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教师对知识的活化却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三)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可说是教学资源。
(四)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