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42例诊断与治疗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

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CT和MRI表现李振辉;张治平;王关顺;李鹍;丁莹莹【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MM)的 CT 和 MRI 表现。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5例 AMM 患者的临床、CT、MRI 和病理资料。

11例行 CT 检查,3例行 MRI 检查,1例行 CT 和 MRI 检查。

结果:15例 AMM 中,10例病变位于直肠远端与肛管交界处,2例位于直肠,3例位于肛管。

肿瘤形态呈蕈伞形肿块9例,肠壁环形增厚4例,肠壁未见明显增厚2例。

4例有肺部或者肝脏转移,5例有周围淋巴结转移。

15例患者均未见明星的肠梗阻征象。

CT 平扫示肿块呈稍低密度,最大径约2~4cm,增强后强化方式不一,以中度强化为主。

MRI 示肿瘤在 T1 WI 上以等信号为主,T2 WI 上以稍高信号为主,DWI 上呈高信号,增强后均有明显强化。

结论:AMM 的 CT 和 MRI 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但 AMM 病灶较大时,MRI 信号不具有黑色素瘤特异性的典型信号。

CT 检查有助于发现远处转移灶,MRI 检查对其鉴别诊断有提示价值。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T and MRI findings of primary 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AMM).Methods:The clinical,CT and MRI materials of 15 cases with AMM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Of them,11 patients had CT scanning,3 had MR imaging and 1 had both CT and MRI performed.Results:Of the 15 pa-tients with AMM,tumor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distal rectum and anal canal (10 cases),rectum (2 cases)and anal canal (3 cases).Tumors usually appeared as intraluminal fungiform masses (n=9),circumscribed thickening of bowel wall (n=4)and with no bowel wall thickening (n=2).Pulmonary or hepatic metastasis could be assessed in four patients.Five pa-tients had perirectallymph node metastasis.There was no evidence of bowel obstruction in any of the patients.Tumor on non-enhanced CT appeared hypo-attenuation,the maximum diameter ranged from 2cm to 4cm.The enhanced pattern of tumor varied,most of them showed moderate enhancement.On MRI,tumors mainly appeared iso-intense on T1WI,slightly hyper-intense on T2 WI,hyper-intense on DWI,and showed markedly heterogeneous enhancement on contrast enhanced T1WI.Conclusion:Some CT and MRI characteristics of AMM could be revealed.However,no typical MRI features could be assessed in large lesion.CT scanning was helpful to identify distant metastases and MRI was valuable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4页(P957-960)【关键词】黑色素瘤;肛管;直肠;磁共振成像;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作者】李振辉;张治平;王关顺;李鹍;丁莹莹【作者单位】650118 昆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650118 昆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650118 昆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650118 昆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650118 昆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814.42;R735.3原发性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MM)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恶性度极高的肿瘤,约占全部黑色素瘤的0.3%,占肛管直肠恶性肿瘤的1%~3%[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常常被误诊为痔疮或息肉,预后极差。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科普知识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科普知识
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增强免疫力,抵御多种疾 病。
如何预防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定期体检
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进行肛肠检查,及时发现潜 在问题。
早期发现往往比治疗更为重要。
如何预防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教育与宣传
加强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认识,提高公众 的警觉性,促进早期诊断。
通过科普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该疾病的风险和预 防措施。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4. 如何治疗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5. 如何预防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什么是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
什么是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定义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发生在肛管或直肠 区域的罕见恶性肿瘤,主要由黑色素细胞转变而 来。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检查
有高风险因素的人群应定期进行肛肠检查,及早 发现潜在问题。
早期筛查有助于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关注家族病史
如有家族中有黑色素瘤病史,应特别关注自身健 康状况,定期检查。
家族史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应保持警惕。
如何治疗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 瘤?
谢谢观看
早期发现症状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患者应及时 就医。
谁会受到影响?
诊断方法
通过肛门指检、肛门镜检查、组织活检等方法进 行诊断。
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也可用于评估肿瘤的扩散 情况。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出现时
如果出现肛门出血、肿块或疼痛等症状,应及时 就医进行检查。
尽早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预后。

原发性肛管直肠黑色素瘤2例影像表现与病理分析

原发性肛管直肠黑色素瘤2例影像表现与病理分析

原发性肛管直肠黑色素瘤2例影像表现与病理分析摘要: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人体不同部位。

本文报告2例原发性肛管直肠黑色素瘤,以及其影像表现和病理分析。

病例1患者经内镜下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黑色素瘤,肿瘤呈黑色、呈扁平状,大小为0.4 cm × 0.5 cm × 0.1 cm,深度浸润到粘膜下层。

病例2患者在直肠切除术中切除肿瘤后病理确诊为黑色素瘤。

影像学表现为肛管、直肠区肿块,大小分别为1.4 cm × 1.2 cm 和 3.3 cm × 3.2 cm,具有不均质强化、高密度等特征。

病例1术后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病例2术后随访12个月未见复发。

本文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Keywords: melanoma; anal; rectum; imaging features; pathological analysis 背景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肿瘤,起源于黑色素细胞,可以发生于人体的任何部位。

原发性肛管直肠黑色素瘤非常罕见,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治疗难度大。

因此,对该病的认识和了解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病例报告病例1一名55岁男性患者,因排便时发现少量便血入院。

直肠镜检查发现位于肛管6点钟方向的黑色肿块,大小为0.5 cm × 0.5 cm,表面有糜烂和出血灶。

经内镜下切除术取出肿块后病理诊断为黑色素瘤,肿瘤呈黑色、呈扁平状,大小为0.4 cm × 0.5 cm × 0.1 cm,深度浸润到粘膜下层。

术后随访6个月未出现复发。

一名64岁男性患者,因直肠出血入院。

经直肠镜检查发现直肠壁内有一个肿块,大小约3.0 cm,表面糜烂,并有些出血。

病理经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检查后确诊为黑色素瘤。

经行根治性直肠切除术,肿瘤位于直肠下段,肿瘤大小为3.3 cm × 3.2 cm × 2.5 cm,深度浸润到肠壁腺体并形成不规则的癌肿瘤巢。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

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
李德川;朱玉萍
【期刊名称】《肿瘤预防与治疗》
【年(卷),期】2008(21)3
【摘要】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ARMM)是一种少见的肿瘤,仅占到所有黑色素瘤的1%左右。

由于大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处于疾病的后期,所以预后极差,据报道经积极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在10%左右。

目前国内外对本病的研究多为小样本的分散报道。

【总页数】4页(P257-259,276)
【作者】李德川;朱玉萍
【作者单位】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杭州,310022;浙江省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杭州,31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7;R735.3+8
【相关文献】
1.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现状 [J], 孙卓雅;汪晓东(综述);李立(审校)
2.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诊治及预后随访1例并文献复习 [J], 温晓燕;钟雄东;
3.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告 [J], 栾立鹏; 陈俊杰; 顾闻; 张海涛; 何宋兵
4.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J], 袁广众; 王耀辉; 卢晓云; 肖君; 韩树堂
5.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诊治体会 [J], 朱玉萍;冯海洋;刘勇;钱俊;陈寅波;李德川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9例临床分析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9例临床分析

1 4・ 3l
2 Q !芏 2 箍 鲞星 1
』u l fPr cia d c l c nq e ,De e r2 1,Vo.1 oma a tc lMe ia h iu s o Te c mbe 01 1 8,No.1 2
— —
病变 以干酪坏死 为主 , 曲大 网膜肠 系膜或腹腔 内其他脏器 肠
术后生活质量 。 提倡尽可能做保肛 门括 约肌 的肿瘤切除术 , 虽 然该 术式容易导致局部复发 ,但是 Mi s l 手术和保 留括 约肌 e 的肿瘤切除术对整个生存期无 明显影响 。本组患者因样本数 较少 ,行 Mi s l 术与肿瘤局部切 除后 生存 期差异未行统计 学 e
床表现 、 门直肠检查及病理检查 。本病常见症状是便血 , 肛 肛
门疼痛 , 大便 习惯改变 , 便不尽感 等。一部分患者可 以发现肿
性肿瘤 。目 , 前 该病的治疗 以手术为主 , 但手术方式 的选择仍
有争议 ,本研究 总结我院 2 0 - 2 1 年收治 的 9例 原发肛 0 5 0 1 管直肠恶性黑 色素瘤的 临床 资料 , 回顾 性分析其 治疗 方法及
6例 ;经肛 il 瘤局部切 除术 3 。患者术后 8例行达卡 巴 'l q0 e 例 嗪、 卡莫司 汀等方案联 合化学 治疗及 干扰 素 、 白细胞介素 人 等免疫综合治 疗 , 3例化学 治疗 2 3次后 不能耐受 而 中止化  ̄ 学治疗 , 例 患者高龄 未予 以化学治疗等辅助治疗 。 1
之间相互粘连 , 形成结核 性脓肿 。因肠 腔特别是肠 管有干酪 性病变 , 以 出现 以下情况 : 成慢性 消耗 , 可 造 出现肠穿 孔 , 引 起化脓性 腹膜炎 , 引起肠 腔狭窄发 生肠梗 阻 , 成腹壁 瘘甚 造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有哪些症状?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有哪些症状?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症状,尤其是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早期症状,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有什么表现?得了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会怎样?以及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有哪些并发病症,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常见症状:便血、尿暗黑色、色素性皮损、肛门疼痛、肛门有黑色肿块脱出、肛门区红肿及痛性硬块、肛门坠胀、腹泻与便秘交替、黑痣*一、症状:1.脱垂症状:肛门部有黑色肿块脱出,早期较小,可自行还纳,以后增大,需用手还纳。

2.便血:肿瘤位置低,易受粪便摩擦或外伤而出血,多为鲜血。

或有黑色溢液,恶臭。

3.肛管直肠刺激症状:由于瘤体向直肠壶腹内突出,刺激直肠壁的感受器,病人常感肛门部坠胀不适,大便习惯改变,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4.肿块:一般为3~6cm,位齿线附近,呈结节状,息肉状,质硬。

大部分呈紫黑色或褐黑色。

5.肛门疼痛:是恶性黑色素瘤的常见症状。

肿瘤溃破、感染或侵及肛门周围组织时,可引起肛门疼痛。

二、诊断:1.直肠黑色素瘤肉眼所见者一般在80%以下,多见黑色素很小或无色素的黑色素瘤,故常被误诊,最终确诊往往需病理检查。

由于肛门周围皮痣常见有交界痣,当痣的体积大于0.5cm就应高度怀疑本病。

对无色素瘤(占1/3),也可借助于Massobn-Fonlana 黑色素银染色法或多巴染色、酪氨酸酶反应确诊。

*以上是对于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并发症,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常见并发症:肠梗阻*一、并发症:1.结肠梗阻:是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晚期并发症之一,可为突然发生,也可为逐渐发生。

多由肿瘤增生阻塞肠腔或肠腔缩窄所致,也可由于肿瘤处发生急性炎症、充血、水肿、出血等所致。

2.肠穿孔: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并发穿孔有2种情况:穿孔发生在癌肿局部;近侧结肠穿孔,系癌肿梗阻的并发症。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症PPT演示课件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症PPT演示课件
,为深入了解该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免疫治疗研究
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针对肛管 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研究也在积极开展,如PD-
1/PD-L1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
临床试验成果
一些新的治疗策略,如联合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已 经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潜在疗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症状与体征
肛门部肿块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常 因肛门部肿块而就诊,肿块多 呈紫黑色或暗红色,表面可有
溃疡或出血。
肛门疼痛
由于肿瘤侵犯和压迫周围组织 ,患者可出现肛门疼痛,疼痛 程度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排便异常
肿瘤可影响肠道功能,导致患 者出现排便异常,如便秘、腹 泻或便中带血等。
提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于该疾病的罕见性和高度恶性,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诊疗水平和改善患 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发病率和死亡率
发病率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具体发病率因地 区和人群差异而异,但总体来说,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死亡率
由于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具有高度恶性和侵袭性,患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 高。然而,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应用,患者的生存率 有所提高。
治疗方式选择
合理的治疗方式选择对预后有重要影响。手术切 除彻底、辅助治疗规范的患者预后较好;而治疗 方式选择不当或治疗不规范的患者预后较差。
淋巴结转移情况
淋巴结转移是影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 重要因素之一。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较好, 而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患者预后较差。
患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
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也会对预后产生影响 。身体状况良好、心态积极的患者往往能够更好 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从而获得更好的 预后。

常见肛门直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常见肛门直肠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病理
① 高分化腺癌:癌组织内大小不一 的腺管构成,癌细胞大小较一致,分化 好,核位于细胞基底部。
② 中分化腺癌:癌细胞大小不一, 分化较差,细胞核大,位置不齐,癌细 胞多数形成腺管结构,但有一小部分呈 癌巢结构。
③ 低分化腺癌:癌组织中只有少量不规 则腺管样结构。癌肿由多数大小不一, 形态不规则的癌巢组成。
II期:病灶侵及浆膜层或侵犯周围组 织和器官(尚可切除或一起整块切除)。
III期:1—病灶附近淋巴结转移(指 肠壁旁和边缘淋巴结)。
2—供应血管周围和系膜边缘附近淋 巴结转移(尚可作根治性切除)。
病理
IV:1—伴有远处脏器转移(肝、肺、 骨、脑等)。
2—伴有远处淋巴结转移(左锁骨上 淋巴结转移等)或供应血管根部淋巴结 广泛转移(无法全部切除)。
1、饮食因素:俗话说:“病从口 入”。大肠癌也不例外。
病因病理
近代流行病学发现大肠癌的发生与 高脂肪饮食有关。如美、英、加、澳、 丹、新、瑞等国,每人每天食物中消费 的脂肪量在120克以上,大肠癌高发。
病因病理
波、西、以、南、罗、匈、芬等地, 人们每天的脂肪消费量在60—120克,大 肠癌中发;而哥伦比亚、斯里兰卡、泰 国等地,每人每天的脂肪消费量在20— 60克,而大肠癌低发。这说明过多的摄 入脂肪和肉类导致致癌物的产生,使大 肠癌发病率明显增高。
症状表现
当腹痛与腹块并存时,尤其在腹块 压痛明显者,有可能是肿瘤穿透肠壁全 层致肠周继发性感染,或肿瘤穿孔而引 起局限性脓肿,如病灶位于盲肠,则症 状酷似兰尾包块,常形成误诊。
症状表现
如出现突发性腹部剧痛,常提示肿 瘤有急性穿孔,除全腹明显压痛及反跳 痛、腹、肌板样僵硬等急性弥漫性腹膜 炎症症状外,不少病员还伴有中毒性休 克。

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与治疗PPT

恶性黑色素瘤诊断与治疗PPT

恶性黑色素瘤的危害
皮肤癌:恶性黑色 素瘤是一种皮肤癌, 可导致皮肤损伤和 病变
转移:恶性黑色素 瘤可转移到其他器 官,如淋巴结、肝 脏、肺等
死亡率高:恶性黑 色素瘤的死亡率较 高,尤其是晚期患 者
治疗困难:恶性黑 色素瘤的治疗难度 较大,需要综合治 疗,如手术、化疗 、放疗等
03
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断方法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定期进行体检, 监测身体状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 并发症
复发与转移的监测与处理
定期随访: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和转移 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用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实验室检查:如肿瘤标志物检测,用于监测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情况 治疗方案:根据复发和转移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如手术、放疗、化疗等
术后护理:伤口护理、预防感 染、定期复查等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原理:利用高能射线 杀死肿瘤细胞
放射治疗方法:外照射、内照 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
放射治疗适应症:适用于局部 晚期、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放射治疗副作用:皮肤反应、 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
化学治疗
化学药物:如顺 铂、卡铂等
作用机制:通过 抑制肿瘤细胞的 DNA合成,阻 止肿瘤细胞的生 长和繁殖 Nhomakorabea 病理学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 查:通过显微 镜观察组织切 片,判断肿瘤 的性质和分期
免疫组织化学 检查:通过检 测肿瘤细胞表 面的抗原,判 断肿瘤的性质
和分期
基因检测:通 过检测肿瘤细 胞的基因突变, 判断肿瘤的性
质和分期
细胞遗传学检 查:通过检测 肿瘤细胞的染 色体异常,判 断肿瘤的性质
和分期
影像学检查
其他治疗方法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护理业务学习PPT课件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多学科协作
护理有助于多学科团队的有效协作。 为患者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优化治疗效果。
如何实施有效的护理?
如何实施有效的护理?
制定护理计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应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如何实施有效的护理?
持续评估
定期对患者的病情和护理效果进行评估。 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治疗效果最大化。
谁需要进行护理?
谁需要进行护理?
患者群体
所有诊断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均需要 护理。
包括近期接受手术、放疗或化疗理团队包括护士、医生、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 等。
多学科协作有助于提供全面的患者照护。
谁需要进行护理?
家属参与
患者家属也应参与护理过程,以提供情感支持。
教育家属有关病情和护理知识,可以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入院时
患者入院后应立即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护理计划 。
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治疗过程中
在放疗或化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 。
及时处理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及疲劳等。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护理 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2. 谁需要进行护理? 3. 何时进行护理干预? 4. 为什么护理如此重要? 5. 如何实施有效的护理?
什么是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 瘤?
什么是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定义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起源于肛管或直肠 的黑色素细胞癌症。
该疾病相对罕见,但其侵袭性和预后差使其成为 重要的临床关注点。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原和各 种诱发 因素 , 如粉尘、 花粉 、 、 螨 刺激性气体 等。缓解
期治疗 以预 防感 冒为 主, 同时戒烟 , 免接触 过敏 原 , 避 注意 增强体质。
参 考 文 献
1陆学超 .咳嗽 变异性哮喘 的误 诊 问题 .中国误诊 学 杂志,0 55 20 ,
() 13 5 . 1 :5 ~15

翻 1原 发性肛 管直晒 怒性 黑色 素瘸
H. E× 4 0 0
鞠 2原 发性 肛管赢 赫三色 索蹲性 蒜 色豢蝮 i 三
H . E×2 0 0
角 躅为 H B 5 M 4 阳性 表选
女 3例 ; 发病年龄 5 ~7 岁 , 0 2 平均 5 9岁。主诉 3例便血 ; 其
中 1例兼 有排便 习惯 性改 变 , 例 肛管肿 物脱 出。全身 检 1 查: 1 除 例合并胸部皮肤色素痣 外 , 均未见异 常。术 前肛 余
咳嗽最重要 , 最基本 的方法 。激素 治疗首选 吸人 疗法 , 其副 作 用小 , 起效快 , 是一种较好的给药途径。 C V患者一旦诊 断 明确 , 尽可 能避 免接触 各种 过敏 A 应
素治疗无效 , 而应用 吸入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有效 者 , 密切 应
注意观察症状和 体征 , 拓宽诊 断思 路。在排 除其 他疾病 外 应高度警惕本病可能 。( ) 3 做好疑诊 患者 P F变异率测定 , E 支气管舒张试验及激发试 验 , 以明确诊 断。总之 , 对反 复 因 咳嗽就 医的患者 , 应详细 了解 咳嗽的性质及 时间 , 询问过 并
维普资讯

52 - 0
浙江临床医学 20 08年 4月第 1 O卷第 4 期
对哮喘发病 机制 和诊断标 准 的认识。 ( ) 细询 问病史 和 2详 过敏史 , 了解发病起 因 、 病特点 。对 于无 明显诱 因咳嗽 2 发 个月 以上 , 肺部无 阳性体 征 , 各项 实验室 检查 正常 , 经抗 生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课件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课件

03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 治疗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
对于早期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包括局部切除和根治性 切除,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
方式。
淋巴结清扫
如果肿瘤已经发生淋巴结转移, 需要进行淋巴结清扫,以清除转
移的淋巴结,防止肿瘤扩散。
造口术
对于低位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可能需要进行造口术,以重建肠
体征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在肛门部可触及质地较硬、边界不清的肿块,有时可伴 有溃疡形成。
02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 诊断
诊断方法
肛门指诊
医生通过手指进行肛门检查, 触摸肛管和直肠部位,寻找异
常肿块或结节。
肠镜检查
使用内窥镜深入肛门和直肠, 观察肿瘤的形态、大小、颜色 和质地,并取组织进行病理学 诊断。
THANKS
道功能。
药物治疗
化疗
化疗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法,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或阻止其生长。常用的化疗 药物包括顺铂、达卡巴嗪等。
靶向治疗
针对特定基因突变或蛋白质的药物称为靶向治疗。一些靶向治疗药物已经用于肛管直肠恶 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如BRAF抑制剂和MEK抑制剂。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一些免疫治疗药物已经 用于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如PD-1抑制剂和CTLA-4抑制剂。
基因检测
检测与黑色素瘤发生、发 展相关的基因突变,为个 性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 依据。
影像学诊断
CT扫描
可以显示肿瘤的浸润范围、 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 的情况。
MRI检查
具有高分辨率和高软组织 对比度,能够更清晰地显 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 关系。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_课件模板
病因: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原因_由什么原因 引起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一)发病原因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二)发病机制 本病来源于黑色素细胞的恶性变。黑 色素细胞或其母细胞来源于外胚层的神经 嵴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迁移到皮肤、 眼、黏膜表面和神经系统等部位。在某些 因素
内科学疾病部分: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内科学疾病部分: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治疗:
碱1~2mg,静注,第4、11天,3周重复, 连用3~4周期。
3.放疗 放射治疗对黑色素瘤不敏感, 但有人报告放疗加热疗可提高疗效。
4.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对黑色素瘤有 一定治疗效果,常用BCG(冻干卡介苗) 皮肤划痕法或瘤结节内局部注射。认为 BCG(冻干卡介苗)能导致黑色素瘤
预防:
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为肿瘤侵犯深度, 若肿瘤深度超过1.7mm以上,5年生存率为 0.85%,85%在2年内死亡。尤其是腹腔内 脏转移者,即使转移灶能被切除,平均生 存期也仅8个月。早期诊断和早期手术为 主的综合治疗是改善生存率的主要措施。
内科学疾病部分: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有关症状:
肛门有黑色肿块脱出、肛门疼痛、色素沉 着与色素减退、肛门有黑色肿块脱出、肛 门疼痛、色素沉着与色素减退、色素性皮 损、肛裂三联征、耻骨直肠肌痉挛性肥大、 肛周软瘊、肛门区红肿及痛性硬块、肠蠕 动减慢、外阴痛。
1.脱垂症状 肛门部有黑色肿块脱出, 早期较小,可自行还纳,以后增大,需用 手还纳。
2.便血 肿瘤位置低,易受粪便摩擦 或外伤而出血,多为鲜血。或有黑色溢液, 恶臭。
3.肛管直肠刺激症状 由于瘤体向直 肠壶腹内突出
内科学疾病部分: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治及预后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治及预后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治及预后时立瞳;王文佳;秦艳茹【期刊名称】《河南医学研究》【年(卷),期】2022(31)6【摘要】目的分析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ARMM)患者的生物学特性、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与预后的关系,以提高ARMM的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检查确诊为ARMM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

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

结果38例ARMM患者中男10例,女28例,中位发病年龄为60岁。

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21例(55.26%)首发症状为便血。

内镜表现多为发生在肛管直肠的无蒂、质硬脆、有色素沉着、表面溃烂充血、伴有肠腔狭窄的隆起型肿块。

磁共振成像(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异常检出率为100%和82.61%。

免疫组织化学S-100、HMB-45、Melan-A、Vimentin和Ki-67阳性率分别为93.94%、93.94%、96.88%、100%和10%~90%。

中位总生存期为25.97个月,1、3、5a生存率分别为75.64%、39.97%和27.41%。

治疗无特效手段,33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术后远处转移19例,复发5例。

患者总生存期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

结论ARMM临床罕见、预后差、误诊率高,需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明确诊断。

肿瘤直径、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是ARMM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早期首选手术治疗,晚期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是ARMM未来治疗的突破口。

【总页数】6页(P978-983)【作者】时立瞳;王文佳;秦艳茹【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8【相关文献】1.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36例诊治及预后分析2.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诊治及预后随访1例并文献复习3.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临床诊治分析4.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26例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5.手术方式和全身治疗对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
差 的恶性肿瘤 。A R MM 发 病率 低 , 缺 乏特 异 性 临床 表 现 , 容 易 误诊 。单 纯 常规病 理 学 检查 不 易诊 断
A R MM, 免疫组 化联合 S - 1 0 0蛋 白 、 HM t M5 、 V i m e n t i n的检测 有助 于诊断 。 目前 , 胃肠道 肿瘤 的治疗 多采
0. 9 0 E

原 发性 恶性 黑 色素瘤 发病 部位 广 泛 , 约 占所
到 目前 为止 , 已经发 现 肛管直 肠恶 性黑 色素 瘤
” + “— ・ ”+ . . + ・ ・ + ”— ■一・
O s t e n f e l d MS , H4  ̄ y e r . H a n s e n M, B a s t h o l m L, e t a 1 . An t i — c a n c e r
【 关键词 】 恶性 黑色素瘤 ; 肛管直肠肿瘤 ; 诊 断 ; 治疗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4—4 1 3 6 . 2 0 1 3 . 0 5 . 0 1 4
文章编号 : 1 6 7 4— 4 1 3 6 ( 2 0 1 3 ) 0 5— 0 3 1 5— 0 4
a g e n t s i r a me s i ne i s a l y s o s o mo t r o p i c d e t e r g e n t t h a t i n du c e s c y t o -
2 0 0 5 , 2 8 0 ( 2 1 ) : 2 0 7 2 2 - 2 0 7 2 9 .
[ 1 7 ]
T r i n c h e r i NF,F o l l o C,Ni c o t r a G,e t a 1 .Re s v e r a t r o l — i n d u c e d a p - o p t o s i s d e p e n d s o n t h e l i pi d k i na s e a c t i v i t y o f Vp s 3 4 a n d o n t h e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9例临床分析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9例临床分析

疫鸡 瘟 病毒修 饰 自体 肿瘤 细 胞疫 苗 ( ATV— R) ND 主
动特 异性 免疫 疗法 , 延 长 术 后 生 存 期有 一定 积 极 对
15 8 7年 由 Mo r de首次 报道 , 占全身 恶性 黑色 素瘤 的
0. ~ 3. C . 2 0 z3  ̄

本 病起 源 于神经 嵴 的 AP UD 系
例 肉眼 下无 色素 沉 着 的肿 瘤 在 光 镜 下 可 见 明显 的 黑色素。 1 3 治疗方 法 . 肛 门局 部 切除 1例 , 门局 部 切除 肛
1 1 一 般 资 料 9例 中男 5例 , 4例 ; 病 年 龄 . 女 发 3 ~7 1 8岁 , 女性 患者 年龄 高 于 男性 。就 诊 前 有症 状
r s t , mon he 9 pa i nt r l 4 we e f ma e Th g fo e r m o 7 l — e r t v r e uls a g t te s 5 we e ma e, r e l . e a e o ns tf o 31 t 8 o d y a ( hea e —
笔 者认 为 , 病 的腹股 沟 淋 巴结 转 移率 较 高 , 本 故淋 巴 结 的清扫 似乎 具有 更 重要 的意 义 。 恶性 黑 色 素瘤 对 放 疗 不 敏感 , 术后 化 疗 及 生物 免疫 治疗是 一种 有希 望 的辅 助疗 法[ 。常用 的 化疗 8 ] 药物有 氮烯 咪胺 、 己亚 硝脲 、 光霉 素 、 春新 碱 、 环 争 长
s o ombi d wih i gui ll mphn de s e to 4 c s s o M ie pe a i n; c s o M ie pe a i n in c ne t n na y o s dis c i n; a e t ls o r to 1 a e t ls o r to c mbi e t n o n d wih i gui a l n l ymph de s e ton; c s s t a i he a us c m o he a .Th s e uls no s dis c i 2 a e o r d ot r py pl he t r py e er s t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1例经验分享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误诊1例经验分享
* 通讯作者:尹国平 作者简介:朱智敏,男,硕士,住院医师。
1020
双氯酚酸钠缓释胶囊止痛,流质饮食,葡萄糖氯化钠 500 mL+维生 素 B6 0.2+ 维生素 C 2.0+ 氯化钾 1.0 ivgtt qd、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500 mL ivgtt qd 营养支持。术后病理:未见肿瘤细胞。现转肿瘤 科进一步治疗,随访中。
2 讨论 ARMM 占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的 0.4%~0.6%,而恶性黑色 素瘤的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 1%~2%[1],足以证明其临床发病的 罕 见 ,但 其 恶 性 程 度 却 名 列 前 茅 ,Ⅰ 期 、Ⅱ 期 、Ⅲ 期 和 Ⅳ 期 的 5 年生存率分别为 94%、44%、38%和 4.6%[2];又因其缺乏特异 性临床表现,导致其在临床中极易误诊而错失最佳治疗时间。 诊 断 其 金 标 准 为 病 理 学 检 查 ,S-100、HMB-45 和 波 形 蛋 白 (Vimentin)是诊断黑色素瘤的较特异指标。另外 HMB-45 在诊 断恶性黑色素肿瘤方面比 S-100 更具特异性。有条件者,可检 测相关的分子标志物。CT 有助于发现病灶的远处转移;MRI 有 助于本病与其他肛管直肠肿瘤的鉴别[3]。 2.1 病因 黑色素瘤目前有循证医学证据的病因唯有紫 外线。其他可能的病因有种族、反复摩擦、放射刺激、冷冻、激光 等。而 ARMM 暂无明确的病因,但 65%~84%有良性黑痣史[4]。 此外,另有证据表明此病的发生可能与 HIV 感染相关。 2.2 分型与分期 ARMM 常见有息肉型、结节型和溃疡 型三种。息肉型有蒂,且蒂宽短。结节型可见管壁隆起的小结节 或菜花状向肠腔黏膜下浸润,无蒂[5]。溃疡型是在结节型表面出 现坏死脱落。绝大多数黑色素瘤肉眼可见明显黑色素颗粒,但 仍有约 1/3 的 ARMM 很少或无色素。也正是因为 ARMM 常常 因缺少黑色素,而常被临床医师误诊为肛乳头瘤、痔等肛管良 性疾病[6]。 而临床分期我们最常用的是根据是否有远处转移而定[7], Ⅰ期无区域淋巴结转移且无远处转移;Ⅱ期已有局部淋巴结转 移;Ⅲ期已发生远处转移。另外还有根据淋巴转移和浸润深度 而定的分期[8],ⅠA 期:浸润深度 <0.75 mm,无淋巴结转移;ⅠB 期: 浸润深度为 0.76 mm~1.5 mm,无淋巴结转移;ⅡA 期:浸润深度 为 1.5 mm~4.0 mm,无淋巴结转移;ⅡB 期:浸润深度 >4.0 mm,无 淋巴结转移;Ⅲ期:有区域淋巴结转移;Ⅳ期:肿瘤已发生远处 转移。ARMM 转移方式有:种植转移:肿瘤细胞直接沿蒂部侵犯 近端直肠黏膜;淋巴转移:最常转移至肠系膜淋巴结和腹股沟 淋巴结,髂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也时常可见;血行转移: 肝、肺、骨为主要远处转移器官,最终转移至脑[9]。 2.3 治疗 对 ARMM 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主要术式有腹会阴联合切除和局部扩大切除术。有研究证实, 手术方式的选择对其预后影响不大[10]。故局部扩大切除术赢得 了广大临床医者的青睐。其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患

不典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并文献复习

不典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并文献复习

不典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诊断并文献复习李鹏;钟进;刘筠【摘要】目的探讨不典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MRI表现、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的MRI 表现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MRI显示肛管直肠交界区一T1等信号、T2稍高信号影,较为均质,呈椭圆形,大小约3.3 cm×4.2 cm×4.3 cm,直肠系膜及系膜筋膜外亦可见多发结节及肿物,大者3.2 cm×2.5 cm×3.8 cm.术中观察显示肿物呈实性,边界清,表面光滑.病理诊断:恶性黑色素瘤.免疫组化显示HMB45(+)、Melan-A(+),提示恶性黑色素瘤.结论不典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罕见,临床及影像表现通常无特异性,确切诊断需依靠病理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检查.%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R findings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typical 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Methods A case of 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proved by histology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 and related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 Results MRI scan revealed a round-like solid mass in the anorectal junction area which showed slightly long T1 and long T2 signal intensity, well-defined and relatively homogenous. The size of the mass was about 3.3 cm×4.2 cm×4.3 cm. Some nodules and masses were found in the mesorectal area and outside fascia, and the largest one was about 3.2 cm ×2.5 cm ×3.8 cm. Intraoperat ive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tumor was solid, the boundary was clear, and the surface was smooth. Pathological diagnosis:malignant melanoma tumor. 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HMB45 and Melan-A were positive, suggesting melanoma tumor. Conclusion 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is rare and usually does not have specific clinical and imaging manifestation. Accurate diagnosis depends on the 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期刊名称】《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年(卷),期】2016(039)002【总页数】4页(P175-178)【关键词】黑色素瘤;肛直区;磁共振成像【作者】李鹏;钟进;刘筠【作者单位】天津市人民医院影像学部,天津 300121;天津市人民医院影像学部,天津 300121;天津市人民医院影像学部,天津 300121【正文语种】中文DOI:10.19300/j.2016.L4232【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MR findings and pathological features,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typical 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MethodsA case of 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proved by histology was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and related literatures were reviewed.ResultsMRI scan revealed a round-like solid mass in the anorectal junction area which showed slightly long T1and long T2signal intensity,well-defined and relatively homogenous.The size of the mass was about 3.3 cm×4.2 cm×4.3 cm.Some nodules and masses were found in the mesorectal area and outside fascia,and the largest one was about 3.2cm×2.5 cm×3.8 cm.Intraoperative observation showed that the tumor was solid,the boundary was clear,and the surface was smooth.Pathological diagnosis:malignant melanoma tumor.Immunohistochemistry showed HMB45 and Melan-A were positive,suggesting melanomatumor.ConclusionAnorectal malignant melanoma is rare and usually does not have specific clinical and imaging manifestation.Accurate diagnosis depends on the patholog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examination. 【Key words】Melanoma;Anorectal junction;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恶性黑色素瘤最常见于皮肤,其次为黏膜组织,如直肠、肛管、外阴和鼻咽部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