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萃取分离法(一)
310-其他资源-稀土元素的分离
第三章 萃取分离法(溶剂萃取)利用每一元素在两种不互溶的液相之间的不同分配,将混合原料中的每一元素逐一分离的方法称之为溶剂萃取分离法。
溶剂萃取分离方法具有生产的产品纯度和收率高、化学试剂消耗少,生产环境好、生产过程连续进行、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等优点,是分离工业应用十分广泛的工艺方法。
12溶剂萃取分离稀土元素示意图3逆流串级萃取示意图5萃取分离法(溶剂萃取)第一节.溶剂萃取的基本知识1.1萃取体系的组成萃取体系中包括由有机物质组成的有机相和水溶液组成的水相。
有机相主要包括萃取剂、稀释剂。
水相包括含有待萃取元素的水溶液(一般称为料液)、洗涤液、反萃取液等水溶液。
这些成分的作用分别介绍如下:1)萃取剂:能与被萃物生成一种不溶于水相而溶于有机相的萃合物,使被萃物与其它物质分离的有机试剂。
2)稀释剂:用于改善萃取剂的物理性能(减小比重、降低粘度、增加流动性)的惰性有机溶剂,其本身不参与萃取反应。
6萃取分离法(溶剂萃取)3)料液:含有多种待分离元素的水溶液。
如果溶液中含有元素A 、B ,A 与萃取剂生成萃合物的能力大与B ,则A 称之为易萃组分,B 称之为难萃组分。
4)洗涤液:用于洗涤已萃取有A 和少量B 的有机相,使其中B 洗回到水相,A 得到纯化的水溶液。
5)反萃液:使有机相中的被萃物质与萃取剂解离,返回水相的水溶液。
在萃取的生产中,有时为了控制第三相的生成,7萃取分离法(溶剂萃取)1.2 萃取体系分类萃取体系可以按照萃取剂种类分类,例如:磷型萃取体系、胺型萃取体系、鳌合型萃取体系等。
这种分类方法对萃取机理不确定的体系特别适用。
萃取体系也可以按被萃金属的外层电子构型不同来划分,如5f 区元素(锕系)萃取,4f 区元素(镧系)萃取等类型。
此外,也有按萃取液相的不同分为酸性、中性萃取体系、或硫酸、盐酸、硝酸萃取体系的方法。
8萃取分离法(溶剂萃取) 最常用的萃取体系分类方法是根据萃取机理或萃取过程中生成的萃合物的性质分类。
3__萃取分离法
也有解释不好的时候。
• 十八羧酸与乙酸的互溶性不如十八羧酸
与胺的互溶性好——有时也可从溶质、溶
剂之间电荷转移或酸碱性方面考虑
30
分子间相互作用与溶剂特性
溶剂之间的相溶性
溶剂分类:
31
32
33
34
37
第三章 萃取分离法
3.3 分配平衡和分配平衡常数
分配常数
KD
[ A]org [ A]aq
又叫诱导偶极-诱导偶记力,由于非极性 非极性分子之间。
动态作用,异级相邻
分子的瞬间偶极作用引起的,广泛存在与极性、
主要取决于分子的变形性
分子半径、分子量大、色散力大
分子对称性:直链分子>支链分子
21
分子间相互作用与溶剂特性
氢键--本质属于静电作用
-OH、-NH2、FH等电负性强的原子和氢原
第三章 萃取分离法
中性萃取剂
中性萃取剂有两种主要基团:
一种是含有碳-氧键的萃取剂,又称含氧萃取剂,
如醚、酯、醇和酮等。
另一种是氧或硫与磷键合的萃取剂,又称中性磷
型萃取剂,如磷酸三丁酯(TBP),甲基膦酸二甲
庚酯(P350)等。
第三章 萃取分离法
酸性萃取剂
酸性萃取剂可分为三类:
(1)酸性磷型萃取剂;
另一方面,增加有机溶剂体积会使有机相中溶
质浓度降低,不利于后续分离和测定。
47
公式物理意义
E
D 1 D R
100%
对于分配比D较小的物质,可通过增加相比(即增 加有机相的体积)来提高萃取率。实际工作中,通 常采用多次萃取或连续萃取来提高总萃取率。 对于分配比D较大的物质,即使采用等体积萃取一 次也可达到很高的萃取率,如D=50,等体积单次 萃取率为98%,在D>10时,E>90%, D>100, E >99% 。
第三章 溶剂萃取法分离稀土元素 稀土金属冶金 教学课件
1 中性络合萃取体系
• 特点:
➢ 萃取剂为中性萃取剂,如醇、脂、醚、中性磷萃取剂 ➢ 萃取剂与被萃组分依靠配位键组成中性络合物 ➢ 被萃组分以中性分子形态被萃取
• 举例:
(RO)3P=O:
NO3
TBP萃取硝酸稀土
NO3 RE :OP(OR)3
(RO)3P=O:
NO3
3TBP (org) + RE3+(aq) +3NO3- (aq) =RE(NO3)3 ·3TBP (org)
2020/6/16
1 错流萃取
• 定义:一份料液依次与多份有机相接触的萃取方式 • 萃取过程示意图:
S0
S0
S0
F0
1 F1
2 F2
3
S0
n
Fn(纯B)
S1
S2
S3
Sn
F0—萃取料液;S0—空白有机相
• 萃取计算:φA =[A]n/[A]F =1/(1+EA)n;
φB =[B]n/[B]F =1/(1+EB)n
喹啉,脂肪酸、异构酸、环烷酸等 – 胺类萃取剂:伯胺、仲胺、叔胺、季铵盐
• 常用萃取剂与稀释剂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2020/6/16
二、 萃取体系
• 萃取体系:被萃组分(含被萃物质的水溶液
)+萃取有机相(萃取剂+稀释剂+改性剂)
• 萃取体系的分类
1、中性络合萃取体系 2、酸性络合萃取体系 3、离子缔合萃取体系 4、协同萃取体系
2020/6/16
2 酸性络合萃取体系 • 特点
➢ 萃取剂为酸性萃取剂:酸性磷萃取剂、羧酸萃取剂、螯 合萃取剂等
第三章 溶剂萃取法
[I2]O KD = D = ——— [I2]W 不符合分配定律的体系:KD≠D 分配比除与一些 常数有关以外,还与酸度、溶质的浓度等因素有 关,它并不是一个常数。
分离与富集方法介绍
例如:
醋酸在苯—水萃取体系中
• 在两相间的分配: [CH3COOH] W ====[CH3COOH] O • 在水相电离: CH3COOH ====CH3COO- + H+ • 在苯相中缔合: 2CH3COOH(O)====(CH3COOH)2(O)
分离与富集方法介绍
一、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
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
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
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
提取出来。
分离与富集方法介绍
1.萃取过程的本质 就是将物质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的过程。
2、萃取物 亲水性物质:离子型化合物,易溶于水而难溶于 有机溶剂的物质。如无机离子,含亲水基团OH,-SO3H,-NH2…的物质。 疏水性或亲油性物质:共价化合物,具有难溶于 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如许多有机化合物, 酚酞,油脂等(含疏水基团-CH3,-C2H5,苯基等)
[OsO4]O + 4[(OsO4)4]O
分离与富集方法介绍
(3)分配系数与分配比关系
• 当溶质在两相中以相同的单一形式存在,且溶液较 稀,KD=D。否则KD≠D。 • 分配系数与萃取体系和温度有关,而分配比除与萃 取体系和温度有关外,还与酸度、溶质的浓度等因 素有关
分离与富集方法介绍
(4) 萃取百分率
分离与富集方法介绍
有机化合物在有机溶剂中一般比在水中溶解
度大。用有机溶剂提取溶解于水的化合物是萃
分离分析课后思考题整理(2、3章)
第二章沉淀分离法7. 进行氢氧化物沉淀分离时,为什么不能完全根据氢氧化物的K sp来控制和选择溶液的pH值?答:(1)实际获得沉淀的溶度积数值与文献上报道的溶度积有一定的差距;(2)在计算pH时,假设金属离子在溶液中只以一种阳离子的形式存在,忽略了金属离子的其它存在形式;(3)文献上记载的溶度积是指稀溶液中,没有其它离子存在时,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实际上由于其它离子影响离子活度使得离子的活度积与溶度积存在一定的差别。
8.【Mg(OH)2的K sp=5×10-12】9.举例说明均相沉淀法的各种沉淀途径。
答:均相沉淀法的原理是,在沉淀开始时,整个溶液中沉淀物质的相对过饱和度均匀地保持在刚能超过临界过饱和度,使晶核可以形成,但是聚集速率较小,形成的晶核也较少,以后继续保持均匀的适当低的相对过饱和度,晶核就逐渐慢慢地长大,这样就能获得颗粒粗大,而且形状完整的晶形沉淀。
沉淀途径:(1)改变溶液的pH值。
一般多用尿素的水解反应来达到逐渐改变pH值的目的。
(2)在溶液中直接产生出沉淀剂。
例如,硫酸二甲酯水解,可用于Ba2+、Ca2+、Pb2+等的硫酸盐的均相沉淀。
草酸、草酸二乙酯水解,可均匀生成Ca2+、Mg2+、Zr4+等的草酸盐沉淀。
(3)逐渐除去溶剂。
例如用8-羟基喹啉沉淀Al3+时,可在Al3+试液中加入NH4AC缓冲溶液、8-羟基喹啉的丙酮溶液,加热至70-80℃,使丙酮蒸发逸出,15min后即有8-羟基喹啉铝的晶形沉淀出现。
(4)破坏可溶性络合物。
例如测定合金钢中的钨时,用浓硝酸(必要时加点高氯酸)溶解试样后,加H2O2、HNO3,钨形成过氧钨酸保留在溶液中。
在60℃下加热90min,过氧钨酸逐渐被破坏析出钨酸沉淀。
10.举例说明无机共沉淀剂和有机共沉淀剂的作用机理。
答:无机共沉淀剂按其作用机理可分为以下几类:(1)吸附或吸留作用的共沉淀剂。
常用的载体有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氢氧化锰及硫化物等。
萃取分离法的操作流程
萃取分离法的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萃取分离法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提纯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制药等领域。
第三章 溶剂萃取
杂质+少量 待萃物质
一、萃 取 体 系
萃取体系–由有机相和水相组成,在同一个体系中两相互不相溶 或基本不互溶。 有机相–由萃取剂和稀释剂组成。 萃取剂–能够与被萃金属相结合,并以萃合物形式转入有机相的 活性有机反应剂。 稀释剂–溶解萃取剂的一种低密度的有机溶剂。它是一种不与金 属发生作用的惰性溶剂,用来调节萃取剂的浓度,降低有机相的 粘度与密度,增加萃合物的溶解度。稀释剂通常是各种低芳烃的 烷烃混合物,如煤油。
四、饱和容量与操作容量
在一定萃取体系中,单位浓度的萃取剂对某种溶质 的最大萃取能力,称为这种萃取剂的饱和容量(也称 极限浓度)。以单位体积浓度(1V/O)萃取剂的有机 相含被萃溶质的浓度(g/l)表示。 在实际生产中,萃取剂的负荷能力往往低于其饱和 容量,萃取剂这种实际萃取的溶质容量称为操作容量。
萃取体系
络合剂:是指溶于水相且与金属离子生成各种络合物的配位体
可分为: ① 助萃剂(助萃络合剂) ② 抑萃络合剂 助萃剂(助萃络合剂)
水相中加入能促进被萃取物的分配比或萃取率增大的络合
剂,是萃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试剂。 例:二安替比林甲烷(DAPM)萃取钴,生成能溶于CHCl3的 (DAPM)· 2[Co(SCN)4]。 H 萃取剂:DAPM;萃取溶剂:CHCl3; 助萃剂: SCN抑萃络合剂 指溶于水且与被萃金属离子形成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相的
反
取
萃取剂 +稀释剂 萃残液 (杂质)
涤
萃 产物(待萃物质)
杂质+少量 待萃物质
萃取、洗涤和反萃取操作示意图
洗涤:使杂质(含包藏水相)由有机相反萃到水相, 而被萃物 仍留在有机相。所以洗涤水相的条件选择应有利于杂质在水 中的分配, 如常在水中加入少量能与杂质元素络合的水溶性 络合剂。 反萃取:通过加入一种新的不含被萃物的水相,[ I 2 ]o KD [ I 2 ]w
第03章 萃取分离与逆流分配
④
pH值
• 不仅影响分配系数,而且影响蛋白质和酶的稳 定。因此在溶质是蛋白质和酶的双水相萃取中, pH值的选择以考虑溶质的稳定性为主。
⑤ 离子强度
增加离子强度有利于相分离。
(3)应用
① 适合于分离提取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 ② 直接从含菌体的发酵液和培养液中提取目标产品。
优点:使活性物质不失活,操作及设备简单,无 毒、分离规模大。 不足:理论和实用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
溶剂:回流——冷凝——萃取——虹吸入 烧瓶——蒸发——回流……周而复始,被萃取的 物质浓集在烧瓶内。 优点:提取效率高(省溶剂)
(a)较轻溶剂萃取较 重溶液中物质
(b)较重溶剂萃取较轻 溶液中的物质
(c)兼具(a)和(b)
(d)脂肪提取器
图3-4 连续萃取装置
⑤ 超声波提取:
• 适宜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小量提取可利用实 验室的超声波清洗器进行,一般物料比控制在 5∶1~9∶1之间,提取温度控制在30-40℃, 提取次数为2-3次。工业提取可采用专用的超 声波提取机进行,超声功率一般为16002000W,提取时间为30min。该法提取效率极 高,对于热敏性物质尤为合适。 ⑥ 超临界提取(后面讨论)
O OH
葡萄糖 (-)夫糖
O OH
葡萄糖 (-)夫糖
O
CH2OH 柴胡皂甙 a
O
CH2OH
柴胡皂甙 d
3.4 双水相萃取
(1)原理:
0.39%葡聚糖 0.65%甲基纤维素 98.96%水 1.58%葡聚糖 0.15%甲基纤维素 98.27%水
图3-10 等体积的2.2%葡聚糖与0.72% 甲基纤维素的水溶液所形成的双水相
② 聚合物浓度的影响 在一定浓度下(如在10-25%的聚乙二醇中), 蛋白质在聚合物相的分配随聚合物浓度的增大而 增大。达到一个最大值后,聚合物浓度再增大, 蛋白质在聚合物相的分配反而减小。
食品分离技术(3)萃取技术1
35
萃取百分率
E
溶质溶 在质 有的 机总 相量 中的量
mo mo mw
coVo coVo cwVw
co
co cw cw Vw
Vo
D DR
其中
R
Vw Vo
称为相比
当 R = 1 时,
E
D D 1
D
1 10 100 1000
E % 50 91 99 99.9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所关注的是被萃物分配在两 相中的实际总浓度各为多少,而不是它们的具体存 在的型体。
分配比
D CA(有机 ) C(A 水)
即,在一定条件下,当达到萃取平衡时,被萃物 质在有机相和在水相的总浓度之比。
9
分配系数和分配比的比较
●概念不同,关注的对象有差别 ●两者有一定的联系
KD表示在特定的平衡条件下,被萃物在两相中的 有效浓度(即分子形式一样)的比值;而D表示实际 平衡条件下被萃物在两相中总浓度(即不管分子以 什么形式存在)的比值。分配比随着萃取条件变化 而改变。
丁酯逆流萃取
萃取液
乳酸沉淀
分解转碱
红霉素乳酸盐 调 pH9.8, 溶于丙酮 红霉素碱
加水
红霉素碱成品
结晶
18
2. 温度T
◆ T↑,分子扩散速度↑,故萃取速度↑ ◆ T影响分配系数
例:pen ― T↑ 水中的溶解度↑ ∴ 萃取时 T↓使K↑;反萃时 T↑使K反↑ 红霉素、螺旋霉素― T↑ 水中的溶解度↓ ∴ 萃取时 T ↑使K ↑ ;反萃时 T ↓使K反↓
16
举例:
青霉素 ( pK2.75 ) 工业钾盐 :
预处理及过滤
发酵液
滤洗液
萃取分离法详解
• 相关规律:有机溶剂溶易于有机溶剂,极 性溶剂溶易于极性溶剂
2024/2/20
6
第7页/共119页
• 单级萃取对给定组分所能达到的萃取率(被萃组分 在萃取液中的量与原料液中的初始量的比值)较低
,往往不能满足工艺要求,为了提高萃取率,可以 采用多种方法:
• ①多级错流萃取。料液和各级萃余液都与新鲜的萃 取剂接触,可达较高萃取率。但萃取剂用量大,萃
2024/2/20
亲油基
亲水基
(a)
37
第38页/共119页
乳化剂使乳状液稳定与以下因素有关: (1)降低油水表面张力,提高了体系的稳
定性; (2)界面膜形成; (3)界面电荷的影响; (4)介质黏度。
(一)单级萃取
2024/2/20
24
第25页/共119页
萃取因素E为
E
萃取相中溶 质总量 萃余相中溶质总量
C1VS C 2VF
K
VS VF
K
1 m
式中 VF——料液体积;Vs——萃取剂的体 积;C1——溶质在萃取液的浓度; C2— —溶质在萃余相的浓度;K——表观分配 系数; m——浓缩倍数
2024/2/20
1 18 100% 94.7%
18 1
若改用1/3体积丁醇萃取,
理论收率: 1
6
E
100%
18
85.7%
1/ 3 1
6
6 1
注:当分配系数相同而萃取剂用量减少时,其萃取
率下降。
2024/2/20
27
第28页/共119页
(二)多级错流萃取
2024/2/20
28
第29页/共119页
2024/2/20
第三章 萃取分离法
c( HL)o n D K ( ) c( H )w
*
1、配位萃取体系
萃取条件的选择
c( HL)o n 由 D K ( ) 可知: c( H )w
*
① 分配比与被萃取组分的浓度无关,与萃取剂 和萃取溶剂性质有关; ② 若有机相中萃取剂的浓度一定时,分配比由 溶液酸度决定;
萃取条件的选择
1、配位萃取体系
配位萃取平衡
C Ao c( MLn )o D C Aw c( M n )w c( MLn )w
忽略c(Mn+)w,代入上述平衡常数:
n K D n Ka c( HL)o n D ( ) 'n KD c( H )w
对于确定的萃取体系,同KD、n、Ka、KD'为常数。
三、萃取分离方法
萃取过程
选择适当的萃取剂改变样品的溶解性使其更容 易溶于萃取溶剂,然后进行萃取;
萃取体系分类
① 配位萃取体系:将样品转化为配合物而改变其
溶解性; ② 缔合物萃取体系:将样品转化为离子缔合物而 改变其溶解性;
1、配位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体系
常用配位萃取剂
① 8-羟基喹啉:萃取绝大部分二价、三价,少量
D1 1 E E 0.84 D 5.25 1 E 1 0.84
( 2)
E
D
Vw D 1 ( )n DVo Vw
n 1.9
二、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分离因数β——表征样品分离程度
同一萃取体系中相同萃取条件下两种组分分配 比的比值,即; DA DB β =1,DA=DB,表明两种组分不能萃取分离; β >1,DA>DB,表明两种组分可用油相萃取分离; β <1,DA<DB,表明两种组分可用水相萃取分离;
萃取分离法
特点:
微滴萃取具有简单、 便宜、高效、极少 污染、快速、萃取 剂选用范围广等特 点。分类
影响因素:
①盐的加入 ②试样水的搅拌 ③萃取溶剂 ④萃取时间 ⑤有机液滴的体积
等。
应用:
1.水样分析及土壤中杀虫剂的检测;
2.生物样品中管制药品的筛查及药品的 残留溶剂分析;
3.食品、化妆品的香料的分析。
比较:
萃取(剂/部分) 试样状态 萃取类型 仪器
核心指导 理论
联用
液-
液
萃 取 分
不与水混溶 有机溶剂
离
法
微
滴
萃 取 分
颗粒 大小
萃取 剂流
量
其他加 入溶剂
种类
影响 因素
压力 P
萃取 时间t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温度 T
技术特点:
1、超临界萃取可以在接近室温(35~40℃)及 CO2气体笼罩下进行提取,有效地防止了 热敏性物质的氧化和逸散;
2、使用SFE是最干净的提取方法; 3、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不仅萃取的效率高
而且能耗较少,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 费用成本;
应用方面:
1.在中药分析中的应用:分离皂苷类物质、 分离连翘、分离黄酮类物质、分离生物碱。 2.在人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血浆中 12种局部麻醉药,提纯血清中抗心律失常 药奎尼丁、测定人血清中的间羟舒喘灵。 3.在毒药分析中的应用:提纯血液或尿液 中常见安眠药成分、提纯生物样品中有机磷 毒药。
仪器:固相萃取柱 固相萃取一般程序: 选适宜SPE管→润湿载体→加入样品溶液到载体→
洗涤出去共存物→洗脱得分离物质
SPE(固相萃取)特点:
• 优点: • 1可同时完成样品富集与净化,大大提高检测灵敏
第三章溶剂萃取法教程教案
水 有 - 化学势
水
水
RT
ln
a水
有
有
RT
ln
a有
水
RT
ln
a水
有
RT
ln a 有
ln
a有
水
有
a水
RT
用PA表示热力学分配常数:
PA
a有 a水
exp(
水 -
有
RT
)
[ A]有 有 [ A]水 水
K
D·
有 水
以上校正了溶液浓度 质点间作用力
例1.I2在水相和有机相中存在形式对D 的影响
MeRn
R-+H3+O
5
MeRn
萃取剂的分配平衡: 萃取剂的电离平衡: 被萃取离子与萃取剂的
K DR [ HR ] 有 [ HR ] 水
K
i
[ H ][ R [ HR ]水
]
络合平衡:
K
f
[ MeRn ]水 [ Me n ][ R ] n
内络盐在水相和溶剂相
中的分配平衡:
K DX
[ MeRn
]有 [ MeRn
]水
有机溶剂中 Me n 的总浓度 D 水溶液中 Me n 的总浓度
[ Me
[ MeRn ]有 n ] [ MeRn
]水
K DX 1
K f [R ]n [R ]n K f
乘 [ R ]n
(
除 [ MeRn ]水
)
(代入
[R ]
[ HR K i [H
]水 ]
,K
无机离子
非极性共价分子——直接萃取 水合离子——萃取剂
(3)萃取体系的分类
8-羟基喹啉
第三章溶剂萃取法
在含Hg2+,Bi3+,Pb2+,Cd2+溶液中用二苯硫腙—CCl4萃取
• 萃取Hg2+,若控制溶液的pH等于1.则Bi3+,Pb2+,Cd2+不 被萃取 • 要萃取Pb2+,可先将溶液的pH调至4—5,将Hg2+,Bi3+先除 去,再将pH调至9—10,萃取出Pb2+
分离与富集方法介绍
分离与富集方法介绍
一、萃取分离法的基本原理
1.萃取过程的本质 就是将物质由亲水性转化为疏水性的过程。 亲水性物质:离子型化合物,易溶于水而难溶于 有机溶剂的物质。如无机离子,含亲水基团OH,-SO3H,-NH2…的物质, 疏水性或亲油性物质:共价化合物,具有难溶于 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如许多有机化合物, 酚酞,油脂等(含疏水基团-CH3,-C2H5,苯基等)
分离与富集方法介绍
2.分配系数和分配比
(1)分配系数 (2)分配比 (3)分配系数与分配比 (4)萃取百分率 (5) E和D的关系:
分离与富集方法介绍
(1)分配系数
• 分配系数的含义:
[A]O KD = ——————— [A]W
称为分配定律
• 分配定律适用范围:只适用于浓度较低的稀溶液,而且溶 质在两相中以相同的单一形式存在,没有离解和缔合副反应
• 在HCl溶液中.Ti(III)与Cl-配合形成TiCl4-,加入以阳离 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的甲基紫(或正辛胺),生成不带电 荷的疏水性离子缔合物,被苯或甲苯等惰性溶剂萃取。 • GaCl4-、InCl4-、SbCl4-、AuCl4-、PtCl62-、PdCl62-、 IrCl62-、UO2(SO4)32-、Re(NO3)4-等可以采用此法萃取 • 阳离子可以是含碳6个以上的伯、仲、叔胺或含 -NH2的碱 性染料 • 有机溶剂:苯、甲苯、一氯乙烷、二氯乙烷等惰性溶剂
第三章 溶剂萃取分离法-xin
V水 V有 D
5
V水 V有
)
n
4 . 07 10
0 . 018 (
V水 /V有 40 + V 水 / V 有
〕
2
V水/V有=2
第二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
例6. 某物质的水溶液100 mL,用5份10 mL萃取剂溶液
连续萃取5次,总萃取率为87 % ,则该物质在此萃取体系
中的分配比是多少?
解:
解:
0 . 84 D
D VW VO
D = 5.25
第二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
0 . 97 1 (
VW DV O V W
)
n
0 . 03 (
1 D 1
)
n
(
1 6 . 25
)
n
1.523=0.795n 即n=2(次)
n=1.9
第二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
例4.弱酸HA在CH3Cl和水中的分配比为8.20,取
一、溶剂萃取的发展史
1842年,Peligot首先用二乙醚萃取硝酸铀酰。 1863年,Brawn将二乙醚用于硫氰酸盐的萃取。 1892年,Rothe等用乙醚从浓盐酸中萃取HFeCl4 1872年,Berthelot提出了萃取平衡的关系式。
1891年,Nernst提出Nernst分配定律。
20世纪40年代,自采用TBP(磷酸三丁酯)作为核燃 料的萃取剂以来,萃取技术得到了更广泛的发展。
E mo mn mo
0 . 87 1 (
mo mo
mn mo
)
5
设 m o 1g ,
0 . 87 1 (
则: E 1 m n
100
第三章溶剂萃取分离法(1)
第三章溶剂萃取分离法萃取通常是指原先溶于水相的某种或几种物质,与有机相接触后,通过物理或化学过程,部分地或几乎全部地转入有机相的过程。
就广义而言,萃取可分为液相到液相、固相到液相、气相到液相等三种过程。
通常所说的“萃取”指的是液液萃取过程,即溶剂萃取过程。
溶剂萃取(solvent extraction)在有机化学中很早就用作为一种基本的分离手段,无机物质的萃取开始于十九世纪初,1842年Peligot首先报道了用乙醚从沥青铀矿中提取和纯化硝酸铀酰。
1892年Rothe和Hanroit又成功地使用乙醚从浓盐酸中萃取出了三氯化铁。
1891年Nernst提出了著名的Nernst分配定律。
20世纪20年代以后,有机螯合剂开始应用于金属离子的溶剂萃取中,使各种金属离子的溶剂萃取有较为迅速地发展。
50年代初,随着原子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溶剂萃取的蓬勃发展,寻找各种选择性高的新萃取剂更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
目前萃取剂的种类十分繁多,而且已对周期表中94个元素的萃取性能进行过研究。
本章所讨论的溶剂萃取分离法即是利用溶剂萃取的原理,在被分离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与水互不混溶的有机溶剂,借助于萃取剂的作用,使一种或几种组分进入有机相,而另一些组分仍留在水相,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该分离方法已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放射化学、湿法冶金以及化工制备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主要是由于,溶剂萃取分离法既可以用于大量元素分离,也适合于微量元素的分离和富集,而且还具有所用的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快速、回收率高、选择性好等优点,如果被萃取物质是有色化合物,还可以将溶剂萃取与分光光度法结合起来,在有机相中直接进行光度测定,这样可大大地提高方法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当然,该分离法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使用的萃取剂价格大多较昂贵,作为稀释剂用的有机试剂易挥发并有一定的毒性,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缺点会逐步得到改善的。
§3-1溶剂萃取分离法的一些特征参数在萃取过程中,通常是利用以下几个特征参数来衡量某一溶剂萃取体系的优劣以及组分分离富集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位键O→M越强,则G3P=O的萃取能力越强。由于烷氧基RO 吸引电子的能力比烷基R强,其配位能力就较弱,所以中性磷类萃 取剂的萃取能力按下列次序递增
R
OR
(RO)3P O < (RO)2P O < R2P O < R3P O
中性磷类萃取剂萃取金属离子的特点是:被萃取物在萃取 过程中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与萃取剂结合,生成中性络合物而 进入有机相 。
中性磷类萃取剂是指磷酸
HO
OH PO OH
分子中三个羟基全部为烷基酯化或取代的化合物,按其酯 化或取代的不同可分为四个类别
类别 磷酸三烷基酯(磷 酸酯)
烷基膦酸二烷基酯 (膦酸酯)
二烷基膦酸烷基酯 (次膦酸酯)
通式
(RO) 3P O
R (RO)2P O
OR R2P O
三烷基氧化膦 (膦氧化物)
R3P O
[ A]O,总 [[ A]O,总 VW ]100% [ A]W ,总 [ A]W ,总 VO
D 100 % D VW VO
设R=VO / VW(相比)
E
D D
1
100%
R
萃取率E与分配比D及相比R有关
R一定,D越大,E越大; D一定,R越大,E越大,萃取越完全
当R=1,即用等体积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时, E D D 1
2.特点
(1)历史悠久,1842年…; (2)应用广泛,常量、微量、痕量分离均可; (3)回收率高、选择性好; (4)仪器设备简单; (5)操作较为烦琐费时; (6)萃取剂价格较昂贵,有机溶剂易挥发易燃,有毒。
第一节 溶剂萃取分离法的一些 定义及特征参数
一、萃取剂和萃取溶剂
萃取剂:指与被萃物有化学反应,而能使被萃物被
VW DV0 VW
2
连续n次萃取,留在水相中的被萃取物为Wn克
n
Wn
W0
VW DV0 VW
n Wn 0
En
[ A]O,总.VO [ A]W ,总.VO [ A]O,总.VO
100%
[ A]O,总.VO 100% 100% [ A]O,总.VO
TOPO: HNO3 >HClO4 >HCl >H3PO4 >H2SO4(<2M) HCl >HNO3 >HClO4 >H2SO4 >H3PO4(> 6M)
3、萃取金属硝酸盐的反应
中性磷类萃取剂萃取金属硝酸盐的反应主要属于中性络合萃 取机理(当水相中酸度大于10mol.L-1有 盐萃取),即通过磷 氧键的氧原子与金属原子配位,形成中性萃合物 。
G3P O + H O H
G3P O H O H
1升TBP中在常温下大约可溶解3.6mol的水
2、萃取酸的反应
中性磷类萃取剂与酸通常形成1:1的络合物,当水相的酸 度较高时,还能生成1:2、1:3的络合物
(RO)3P O + HNO3
(RO)3P O
O HN
O
TBP萃取酸的次序为,草酸≈乙酸>高氯酸>硝酸>磷酸>盐酸>硫酸
CuCl2 .2TBP
中性络合萃取的机理
(三)影响中性磷类萃取剂萃取的各种因素
1.盐析效应
D Kex[NO3 ]n[TBP]q(有)
若在溶液中加入相应的金属离子硝酸盐作为盐析剂,分配 比就不再呈现极大值,而是随着NO3-浓度的增加而迅速提高。
DA
DB
DA相当大,DB又很小,β值很大→分离效果好
DA极大,DB较大,β值也很大→分离效果不好
通常以一种组分的萃取率E1 > 99%(D1≥100),另 一种组分的萃取率E2 < 1%(D2≤0.01)的情况视为可以 相互定量分离,即分离系数β≥104
第二节 几类重要的溶剂萃取体系
萃取过程
3、挥发性小、闪点高、毒数
被萃取物在水相与有机相之间的转移是一可逆过程,进 行到一定程度时,分配达到平衡,则该被萃取物在两相中的 浓度之比为一常数。(Nernst分配定律1891年)
该常数称为被萃取物A的分配系数K
K [ A]O [ A]W
分配系数K为常数的条件:
(1)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很低; (2)溶质在两相中的存在的形式相同,不能有离解、缔 合等反应等发生。
K与所选用的溶剂,溶质本身性质及温度等有关。
当溶质的浓度较高时,K往往会偏离常数值,这是由 于溶液中离子强度所致,因此引入活度分配常数K0 :
K 0 A(O) [ A]O O K. O
第三章 萃取分离法
萃取通常是指原先溶于水相的某种或几种物质, 与有机相接触后,通过物理或化学过程,部分地 或几乎全部地转入有机相的过程。
萃取的分类(广义上讲)
液相到液相(溶剂萃取) 固相到液相 气相到液相
溶剂萃取分离法
1.定义
在被分离物质的水溶液中,加入与水互不混溶的有 机溶剂,借助于萃取剂的作用,使一种或几种组分进 入有机相,而另一些组分仍留在水相,从而达到分离 的目的。
一、 简单分子萃取体系
1、特点
(1)被萃取物在水相和有机相中都以中性分子形式存在; (2)溶剂与被萃取物之间一般没有化学结合; (3)不加萃取剂,溶剂本身就是萃取剂
2、种类
单质萃取 难电离的无机化合物的萃取(卤化物、硫氰化物和氧化物) 有机化合物的萃取
二、 中性络合萃取体系
以中性磷类萃取剂萃取为代表
1.有机物的萃取
“相似相溶”的原则,即极性有机化合物,包括形成氢键的 有机化合物及其盐类,通常溶于水而不溶于非极性或弱极性的 有机试剂;非极性或弱极性的有机化合物不溶于水,但可溶于 非极性或弱极性的有机试剂
2.无机物的萃取
(1)少数水相中不离解、非极性的共价化合物分子,如HgX2、 AsX3,有机溶剂直接萃取,他们的萃取过程本质上和有机物的 萃取相同
根据所需要达到的萃取率En,可以根据下列经验式求 出所要萃取的次数n:
n log(100 En ) 2 log(100 E1 ) 2
(四)分离系数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达到分离的目的,不仅要求被 萃取物的分配比大,萃取率高,更重要的是还要求共 存组分间的彼此分离的效果好
分离系数β定量说明两种组分的分离效果,分离 系数又被称为分离因子或分离因数
当D=10,R=1时,
n=1, W1 W0 VW DV0 VW W0 11 n=2,W1 W0 VW DV0 VW 2 W0 121
E=91% E=99%
n=3,W1 W0 VW DV0 VW 3 W0 1331 E=99.9%
实际应用中, 微量组分的分离,要求E达到95%或90%, 常量组分的分离,则常要求E要达到99.9%以上
(2)大多数无机物质,易溶于水溶液形成水合离子,加 入萃取剂,生成难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从而 完成水相到有机相的萃取
3.萃取过程实质
(1)正萃取,被萃物的亲水性向疏水性的转化,完成水相到有机 相的萃取
(2)反萃取,被萃物的疏水性向亲水性的转化,完成有机相到水 相的萃取
萃取体系分类
以被萃物的性质分类 简单分子萃取 中性络合萃取 螯合萃取 离子缔合萃取 三元络合物萃取 酸性磷类萃取 共萃取 高温萃取
[H3O.TBP . (H 2O)2]+ (2)
(1)+(2)
[CuCl 4]2- + 2[H3O.TBP . (H 2O)2]+
[H3O.TBP . (H 2O)2]22+ [CuCl4]2-
盐萃取的机理
如TBP从10 mol.L-1LiCl溶液中萃取Cu2+时
Cu2+ + 2Cl- + 2TBP
此时,萃取率仅与分配比有关,D=1时,萃取一次的 E=50%,若要求萃取一次的E>90%,D应大于9。D=1000时, 一次萃取率则可达99.9%,可认为一次萃取完全。对于分配比 D较小的萃取体系,为了提高萃取率可以采用多次萃取的办法。
例:分配比为D的萃取体系,设在VW毫升水溶液中含W0克的 被萃取物,用VO毫升有机溶剂萃取
举例
磷酸三丁酯(TBP)
丁基膦酸二丁酯 (DBBP)
二丁基膦酸丁酯 (BDBP)
三丁基氧化膦 (TBPO) 三辛基氧化膦 TOPO
(一)中性磷类萃取剂的萃取机理
中性磷类萃取剂的萃取官能团是
PO
它通过氧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与金属原子生成配位键:
G mG P
G
= O + MXn
G
GP O
MXn
G
m
G:烷基R,烷氧基RO或芳香基
萃取一次后, 留在水相中的被萃取物为W1克,进入有机 相中量为W0- W1克,此时
D [ A]0 W0 W1 W1
[ A]W
V0
VW
W1 W0 VW DV0 VW
类推 ,萃取二次后, 留在水相中的被萃取物为W2克,
W2
W1
VW DV0 VW
W0
(二)分配比
在实际应用的萃取体系中,被萃取物往往在一相或两 相中发生电离、聚合以及和其他组分发生化学反应等等, 因此被萃取物常以多种化学形式存在,通过实验测得的 往往是每一相中被萃取物各种形式的总浓度。
萃取达到平衡时,被萃取物在两相中总浓度的比值 D被称为分配比
D [ A]0,总 [ A1]0 [ A2 ]0 [ Ai ]0 [ A]W ,总 [ A1]W [ A2 ]W [ Ai ]W
A(W ) [ A]W W
W
K0与K、溶液的离子强度有关,只有当溶液极稀,即两相 活度系数皆接近于1,K=K0,K才是常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