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植物寒害及抗寒生理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胞间结冰与化冻
脱水胁迫 膜蛋白变性 机械胁迫 渗透胁迫
膜脂-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改变 K+泵和糖运输酶系统失活 K+和糖大量外渗 磷酸化解偶联
叶绿体和线粒体
功能受阻
水渗入
组织
失去
膨压
膜上的
Ca++为K+ 置换
原生质
膨润
细胞内缺氧
膜系统破坏
细胞死亡
原生质膨润是指液泡膜受伤后离子进入原 生质,在融冰后原生质由于离子浓度高而 大量吸水,造成膨润。
1、在温度降低时,必须维持植物生物膜正常的液晶 态,不会发生相变。在抗寒锻炼中,能增加膜磷脂和 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是防止膜相变的重要因素。 2、必须具备膜结构上的稳定性,可以在抗寒锻炼中 得到加强,并于植物品种的抗寒性成正相关,在抗寒 锻炼中积累起来的可溶性糖和氨基酸等物质,对膜的 稳定性起保护作用。
图4 在冰点温度的植物体会由于水分随着水势梯度流动, 穿过质体膜进入细胞壁和细胞间空隙,而造成细胞内水分 匮乏。阻止细胞质结晶冰的形成,导致细胞死亡。相反, 细胞会脱水,非原生质体发生结冰。
2.巯基假说
这是莱维特(Levitt)1962年提出的植物细胞结冰引起蛋 白质损伤的假说。 当组织结冰脱水时,巯基(-SH)减少,而二硫键(-S-S-) 增加。当解冻再度失水时,肽链松散,氢键断裂,但-SS-键还保存,肽链的空间位置发生变化,蛋白质分子的 空间构象改变,因而蛋白质结构被破坏(图11-7),进而 引起细胞的伤害和死亡。
(2)冰晶体对细胞的机械损伤。
由于冰晶体的逐渐膨大,它对细胞造成的机械压力
会使细胞变形,甚至可能将细胞壁和质膜挤碎,使
原生质暴露于胞外而受冻害,同时细胞亚微结构遭
受破坏,区域化被打破,酶活动无秩序,影响代谢
的正常进行。
(3)解冻过快对细胞的损伤。
结冰的植物遇气温缓慢回升,对细胞的影响不
会太大。
若遇温度骤然回升,冰晶迅速融化,细胞壁易 于恢复原状,而原生质尚来不及吸水膨胀,有 可能被撕裂损伤。
结冰。
胞外结冰又叫胞间结冰,是指在温度下降时,细
胞间隙和细胞壁附近的水分结成冰。
胞内结冰是指温度迅速下降,除了胞间结冰外,
细胞内的水分也冻结。
(二)植物对冻害的适应性
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在生长习性和生理生 化方面都对低温具有特殊的适应方式。 如一年生植物主要以干燥种子形式越冬; 大多数多年生草本植物越冬时地上部死亡,而 以埋藏于土壤中的延存器官(如鳞茎、块茎等) 渡过冬天; 大多数木本植物或冬季作物除了在形态上形成 或加强保护组织(如芽鳞片、木栓层等)和落叶 外,主要在生理生化上有所适应,增强抗寒力。 在一年中,植物对低温冷冻的抗性也是逐步形 成的。
及桃、杏、梨、苹果等温带植物。
5、非常抗寒植物
这类植物的膜脂相变温度更低,膜结构的低温稳定性 很高。在抗寒锻炼中,
1)积累糖、氨基酸和可溶性蛋白质,以及膜蛋白和膜
磷脂,还能增加酶的还原能力,防止膜脂的过氧化反 应,避免膜半透性的丧失。
2)还能增加脂膜的量,使膜的变成弯曲的波浪状,
具备很高的抗冰冻脱水性能。
(四)提高植物抗冻性的措施
1.抗冻锻炼
在植物遭遇低温冻害之前,逐步降低温度,使植物 提高抗冻的能力,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通过锻炼( hardening )之后,植物的含水量发生 变化,自由水减少,束缚水相对增多;膜不饱和脂 肪酸也增多,膜相变的温度降低;同化物积累明显, 特别是糖的积累; 激素比例发生改变,脱水能力显著提高。 经过低温锻炼后,植物组织的含糖量 ( 包括葡萄糖、 果糖、蔗糖等可溶性糖)增多(图11-10),还有一些 多羟醇,如山梨醇、甘露醇与乙二醇等也增多。
(一)植物冷害的症状
(二)冷害的生理变化 (三)代谢过程的生理障碍 (四)膜结构功能与抗冷性机理
五、植物抗寒性鉴定指标
(一)生态指标 (二)形态指标 (三)代谢指标
第二章
植物寒害及抗寒生理
植物体细胞受到寒害影响最大
一、植物抗寒特性与类型 (一)抗寒植物的特性
的就是它的生物膜体系:
1、生物膜发生相变,从液晶态变成凝胶态; 2、膜系统的结构也受到破坏,从而使膜上的酶活性,特 别是起离子泵作用的ATP酶活性受到损害。 结果:引起细胞生理生化过程的异常,造成植物的伤害 和死亡。因此,抗寒的植物,必须具备以下的特性。
经过逐渐的降温, 植物在形态结构 上也有较大变化, 如秋末温度逐渐 降低,抗寒性强 的小麦质膜可能 发生内陷弯曲现 象。 这样,质膜与液 泡相接近,可缩 短水分从液泡排 向胞外的距离, 排除水分在细胞 内结冰的危险 (图3)。
图 3冬小麦低温锻炼前后质膜的变化 A. 锻炼前的细胞,水在途经细胞质时可能 发生结冰; B.锻炼后的细胞, 膜内陷形成的排水渠,直接排出到细胞外
第二章 植物寒害及抗寒生理
一、植物抗寒特性与类型
(一)抗寒植物的特性
(二)抗寒植物的类型
三、低温冷害
二、冻害霜害 (一)结冰冻害的生理原因 (二)抗寒性的生理基础 (三)抗冻性与生长发育 (四)抗寒性与环境条件 (五)抗寒锻炼提高抗寒性
四、抗寒性中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植物抗寒性的差异 (二)植物抗寒的方式
根据这个模式图指出:
1、在胞间结冰时同时会产生脱水、机械和渗
透三种胁迫。 2、这三种伤害能改变膜脂——蛋白质间的相
互作用和使膜蛋白质变性。
3、膜功能的变化使得膜上与K+和 糖类物 质运输有关的膜系统失活;胞内的K+和糖 类物质就会大量向胞外渗漏。 4、同时结冰使叶绿体和线粒体的磷酸化解 偶联,减少了ATP能量的供应,结果也能使 K+ 大量外渗,导致原生质膨润及叶绿体和 线粒体功能受阻。
3、能阻止细胞内结冰 ,防止冰晶对膜的直接 破坏。在抗寒锻炼中,细胞液中的溶质含量增 加而降低冰点,甚至形成过冷或超冷状态。另 一方面是增加膜对水的透性,以便在温度降低
时,细胞内的水分,能迅速的流到细胞外去结
冰 ,避免在细胞内结冰所发生的严重冻害。
4、具备抗冰冻脱水的性能,细胞内的水分流到细胞
外结冰有时也会造成伤害:
图 7 低温锻炼时光合、生长与 贮藏物的变化
人们还发现,人工 向植物渗入可溶性 糖,也可提高植物 的抗冻能力。 但是,植物进行抗 冻锻炼的本领,是 受其原有习性所决 定的,不能无限地 提高。 水稻无论如何锻炼 也不可能象冬小麦 那样抗冻。
2.化学调控
一些植物生长物质可以用来提高植物的抗冻性。 比如用生长延缓剂 Amo1618 与 B9 处理,可提高槭树 的抗冻力。 用矮壮素与其它生长延缓剂来提高小麦抗冻性已开 始应用于实际。 脱落酸可提高植物的抗冻性已得到比较肯定的证明, 如20μg·L-1脱落酸即可保护苹果苗不受冻害; 细胞分裂素对许多作物,如玉米、梨树、甘蓝、菠 菜等都有增强其抗冻性的作用。 用化学药物控制生长和抵抗逆境(包括冻害)已成为 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手段。
图 5冰冻时由于分子间-S-S-的形成而蛋白质分子伸展假说示意图
3.膜的伤害 膜对结冰最敏感,如 柑橘的细胞在-4.4~
-6.7℃ 时 所 有 的 膜
(质膜、液泡膜、 体
和线粒体 ) 都被破坏,
小麦根分生细胞结冰 后线粒体膜也发生显 著的损伤。
图 6细胞结冰伤害的模式图
结冰冻害的研究进展 用下面的图说明
例如油菜中的许多品种,菠菜、枇杷、茶树、油
桐等南温带的植物。
4、高度抗寒的植物
膜脂相变温度很低。在抗寒锻炼中除了增加膜脂的不
饱和脂肪酸和积累糖类保护物质外,还能积累膜磷脂 和膜蛋白质,增加可溶性蛋白质的亲水性,能防止和 避免质膜ATP酶的失活。不仅避免细胞内结冰,而且 具有相当强的抗冰冻脱水的能力,能在零下10C到零 下 20C低温下生存。例如我国北方的冬小麦品种,以
这一方面是因为冰冻脱水引起细胞失水干燥,产生
蛋白质变性凝固。另一方面,会使细胞发生收缩凹
陷,使细胞质膜受到破坏。 总之, 抗寒植物的适应
办法是,在抗寒锻炼中,大量积累亲水性物质, 另
外还增加质膜量,使质膜成为 弯曲的波浪状,能避
免冰冻脱水导致细胞收缩时的损伤。
(二)抗寒植物的类型
各种植物的抗寒性不同,我们把植物的抗寒性划分为
4.生长停止,进入休眠
冬季来临之前,植株生长变得很缓慢,甚至 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 5.保护物质增多
在温度下降的时候,淀粉水解加剧,可溶性 糖含量增加,细胞液的浓度增高,使冰点降 低,减轻细胞的过度脱水,也可保护原生质 胶体不致遇冷凝固。
(三) 冻害的机理
1.结冰伤害
胞间结冰引起植物受害的主要原因是: (1) 原生质过度脱水,使蛋白质变性或原 生质发生不可逆的凝胶化。 由于胞外出现冰晶,于是随冰核的形成, 细胞间隙内水蒸汽压降低,但胞内含水量较 大,蒸汽压仍然较高,这个压力差的梯度使 胞内水分外溢,而到胞间后水分又结冰,使 冰晶愈结愈大,细胞内水分不断被冰块夺取, 终于使原生质发生严重脱水。
膜脂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在不很低的温度下,能
避免细胞内结冰,但缺少其它抗寒特性,如缺少糖的
积累,所以避免和抵抗冰冻脱水的能力低,只能在不
低于零下5C 的温度中生存。例如柑橘、马铃薯等也热
带植物。
3、中度抗寒植物
具有较低的膜脂相变温度,并能在抗寒锻炼中积
累糖或者其它保护物质。因此细胞液具有较高的 浓度,能够避免细胞内结冰。但是抗冰冻脱水的 能力很低,能在零下5C到零下10C 条件下生存。
低温到来前,植物对低温的适应变化主要如下:
1.植株含水量下降 随着温度下降,植株含水量逐渐减少,特别是 自由水与束缚水的相对比值减小。 2.呼吸减弱 植株的呼吸随着温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很多 植物在冬季的呼吸速率仅为生长期中正常呼吸 的二百分之一。 3.激素变化 随着秋季日照变短、气温降低,许多树木的叶 片逐渐形成较多的脱落酸,并将其运到生长点 (芽),抑制茎的伸长,而生长素与赤霉素的含 量则减少。
injury)。植物对冰点以下低温的适应能力叫抗 冻性(freezing resistance)。 冻害发生的温度限度,可因植物种类、生育时 期、生理状态、组织器官及其经受低温的时间
长短而有很大差异。
植物受冻害时,叶片就像烫伤一样,细胞失去
膨压,组织柔软、叶色变褐,最终干枯死亡。
冻害主要是冰晶的伤害。 植物组织结冰可分为两种方式:胞外结冰与胞内
以下五种类型:
1、不抗寒的植物 特点:膜脂相变温度在植株细胞液的冰点温度之上, 因此不可避免地要产生细胞内结冰。在遭受寒害时, 总是因为细胞内结冰而死亡。例如番茄、黄瓜、水稻、 香蕉、菠萝等起源于热带的各种喜温植物,在10 C以 下就会发生冷害。
2、低度抗寒的植物
特点:膜脂相变温度,稍低于植物细胞液的结冰温度,
在冬季来临之前,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体内发 生一系列适应低温的形态和生理生化变化,其抗寒
力才能得到提高,这是所谓的抗寒锻炼。
如冬小麦在夏天 20℃时,抗寒能力很弱,只能抗-
3℃的低温;秋天 15℃时开始增强到能抗 -10℃低温;
冬天 0℃以下时可增强到抗 -20℃的低温,春天温 度上升变暖,抗寒能力又下降。
适应。或者人工创造引进植物所需要的温度条件,不
然就会使引种遭到失败,南方观赏花木移到北方就容
易冻死。另外可以通过育种将一种植物的高抗寒性基
因,转移到另一种不抗寒或抗寒性不强的植物中去, 就能提高植物的抗寒性,培育出又强又能高产的的新 品种。
二、抗冻性
(一) 冻害
冰点以下低温对植物的源自文库害叫做冻害 (freezing
3.农业措施
作物抗冻性的形成是对各种环境条件的综合 反应。因此,环境条件如日照多少、雨水丰 欠、温度变幅等都可决定抗冻性强弱。 秋季日照不足,秋雨连绵,干物质积累少, 体质纤弱;或者土壤过湿,根系发育不良; 或者温度忽高忽低,变幅过剧;或者氮素过 多,幼苗徒长等,都会影响植物的锻炼过程, 使抗冻能力低下。因此要采取有效农业措施, 加强田间管理,防止冻害发生。 比如:见下页
3)产生阻止冰晶形成的物质,使细胞液处在过冷 或超冷状态,几乎完全能够避免质膜ATP酶的失 活。这类植物能够在零下20C以下的低温下生存。 例如北方的杨树、柳树、刺槐、松柏、云杉等北
温带、寒带及高寒地区的植物。
抗寒性植物类型划分的实践意义
在引进外来植物品种时,必须详细了解原产地的
温度条件,它们的抗寒性能必须同引进地区的温度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