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冷热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二氟二氯甲烷(CF2Cl2)
五氟乙烷(C2HF5)
R12 R125 字是
无机物表达方法:编号首位为7,7后面的数 该无机物的分子量。
如:R717
NH3
R744
CO2
注:600系列制定用于一些有机制冷工质。如R600指丁烷,R600a指的是异丁烷
1.制冷剂
混合物制冷工质
共沸混合制冷工质(呈现单一制冷工质的特性,起单一 制冷工质的性质的作用) 表达方法:以5开头的三位数 如R500,R502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混合制冷工质还保持组分物质的 某些特性) 表达方法:以4开头的三位数 如:R410A R407C
空调系统冷热源
什么是空调冷热源
1.家用空调系统
家用空调制冷原理
制冷循环系统:
外界空气
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
低 压 蒸 气
压缩机
(压缩)
冷凝器
蒸发器
室内空气
节流装置
低压液体
高 压 液 体
(节流降压)
2.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冷却水系统
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
实际制冷循环过程: 过冷循环、过热循环、回热循环。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将节流阀前的液态制冷剂进行再冷却,使其温度降到冷凝温度以 下称为液体过冷。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制冷循环过程分析: 过冷度越大,制冷量越大; 节流前后温差愈小,则节流损失越小, 在实际制冷循环中多采用工质液体过冷的循环 以减少节流损失,提高制冷系数。
1.制冷剂(Refrigeration)
(2)对制冷剂的要求和选用原则: 理想制冷剂应具备:价格低廉,易得,安全,可 靠。
1.制冷剂
(2)对制冷剂的具体要求和选用原则:
a.临界温度较高,在常温或普通温度下能够液化; b.蒸发压力不能低于大气压力,避免空气漏入制冷系统,冷凝压力不能太高, 避免压缩机和冷凝设备系统庞大; c.凝固温度低,以免制冷剂在蒸发温度下凝固; d.黏度和密度要小,以减小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损失; e.热导率高,以提高系统中各个换热器制冷剂侧的传热系数; f.等熵指数小,以减小压缩过程中的耗功; g.液体比热小,使节流过程损失减小; h.不燃烧,不爆炸,无毒,对金属不起腐蚀作用,与润滑油不起化学作用, 高温下不分解,对人体无害; i.价格便宜,便于获得; j.对人类生态环境无破坏作用
1. 卡诺循环
逆卡诺循环的性能分析
在已知的高温和低温热源温度下,逆卡诺循环具 有最大的制冷性能系数,即在相同的制冷量下, 消耗的功最少。 冷、热源温差越大,制冷系数越小,制冷机的经 济性越差。
2. 洛仑兹循环
变温热源的可逆循环,洛仑兹循环的性能系 数大于卡诺循环。
3.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一、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3)回热循环 回热循环系统的选择:
R22和R502采用回热循环时,制冷系数提高,并 可减轻回气管的有害过热,使吸入蒸汽中夹带的 油滴所溶解的氟利昂在回热器中汽化,以回收其 冷量等优点。 氨制冷系统不适采用回热循环,否则使,制冷系 数降低,同时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性能分析
制冷量的增加量: △q0=h5-h5’=h4-h4’ 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εr’=(h1-h5’)/(h1-h2) =[(h1-h4)+(h4-h4’)]/(h1-h2) = εr+c’ △t/(h1-h2)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1.1 正向卡诺循环
1. 卡诺循环
正卡诺循环的热力过程分析:
(1)3—4 等温过程
工质由状态3等温压缩,并向恒温热源T2放出热量Q2而到状态4;
(2)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工质由状态4通过绝热压缩达到状态1;
(3)等温膨胀
工质从状态1,在等温下由恒温热源T1吸取热量q1变化到状态2;
(4)绝热膨胀
工质由状态2进行绝热膨胀恢复到原来状态3
1. 卡若循环
从卡诺循环热效率可得出结论:
(1)卡若循环的热效率只决定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可采用 增大高、低温差来提高热效率。 (2)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总是小于1,不可能等于1。 (3)当T1=T2时,即只有一个热源,则热效率等于0。即指单一热源 的热发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必须存在温差。 (4)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循环。在实际过程中,无法实现没有温差 下的等温传热过程,也不可能实现没有摩擦损失的等熵过程。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性能分析:
有害过热:低压蒸汽在吸气管处吸收周围环境空气的热量而过热。 造成的危害:
过热度
A. 有害过热会使制冷剂蒸汽温度升高,是吸入蒸汽的比容增大, 压缩机的质量排气量减少,制冷量减少; B. 单位压缩功和单位冷凝负荷增加,导致单位容积制冷量和制冷 系数下降。 有效过热:低压蒸汽在吸气管处吸收被冷却物质的温度而过热。 效果:过热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增大了。
1.制冷剂
(3)制冷剂的种类及表示方法 单一制冷工质
氟利昂和烷烃类 无机物 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非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混合物制冷工质
1.制冷剂
•单一制冷工质的表达方法
烷烃类表达通式:CmH2m+2 氟利昂通式: CmHnFxClyBrz
两者的符号可表示为:R(m-1)(n+1)(x)B(z)
氟代烃 自然工质 氟袋醚
第二节
制冷理论循环
制冷装置:将物体温降至环境温度之下,并维 持此温度的装置,成为制冷装置。 制冷循环:制冷装置中的工质循环。
分类: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 蒸汽喷射制冷循环以及半导体制冷等。
1. 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一定律: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中储存能量的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成为功而不留下其他 任何变化的热力发动机。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一、压缩机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一、压缩机
1.活塞式压缩机 分类:
氨压缩机
不允许使用铜制零件(磷青铜除外)
氟里昂压缩机
(1)按使用的制冷剂分类
渗透性较强,对有机物有膨胀作用, 对压缩机的材料及密封机构均有较 高的要求 二氧化碳压缩机
1.制冷剂
(4)制冷剂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制冷剂(1830~1930)
乙醚 乙醚 (1805) 二乙醚 ( 1834 ) 二乙醚 ( 1834 )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橡胶馏化物
制冷剂的筛选由易获得性转向了安全性和性能参数 二氯乙烷异构体 (R1130) 第一台离心压缩机
混合物 (1885)
涡旋式
速度型:
气体压力的提高是由气体 的速度转化而来的,气体 的动能转变为气体的位能
离心式
轴流式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一、压缩机
1.活塞式压缩机 工作原理:是曲柄连杆机 构,带动活塞在汽缸内作 往复运动而进行压缩气体 的装置。
适用范围:往复运动零件 引起了震动和机构的复杂 性,限制了它的最大制冷 量,一般小于500KW。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性能分析: 单位制冷量的增加量:△q0=h1’h1 循环的理论功的增加: △W0
过热循环的制冷系数:
εh’=q0’/w=(q0+△q0)/(w0+ △w0)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过热循环系统的选择:与制冷剂的有关, 氟利昂制冷剂配用热力膨胀阀时,制冷剂会在蒸发器内 产生一定的过热度,这部分过热为有效过热。常用于 R22. 氨制冷系统中由于氨制冷装置的容量较大,回气管道较 大,与环境的热交换不可避免,总是存在有害过热。为 了防止出现湿压冲程,其过热度一般为5 ℃,同时尽量 缩短从蒸发器到压缩机的回气长度,并对回气管采取适 当的隔热措施,减少能量损失。
等熵压缩过程(压缩过程) 定压下冷却过程和定压定温下凝结过程(冷凝过程) 等焓过程(绝热节流降压过程) 定压定温吸热汽化过程(蒸发过程)
3.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
3.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的基本形式是: 饱和循环,即压缩机吸入干饱和制冷剂蒸汽,冷 凝终了的液体制冷剂为饱和液体。
利用过冷循环的范围: 当蒸发温度在-5℃以下时,对于大型的制冷装 置采用液体过冷器在经济上是有利的; 如果冷凝器采用温度较低的深井水,设计时采 用液体过冷器进行过冷循环,其综合效益较好。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汽的温度,高于吸气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 时,成为吸气过热,具有吸气过热的循环称为过热循环。
实现液体过冷采取的措施:
在冷凝器中过冷,当冷却介质温度较低,冷凝面积足够大时,制 冷剂液体可得到过冷; 专门设置一种过冷度换热器,但需要增加冷却水和深井水设置; 用回热器过冷,利用从蒸发器出来的回气,冷却节流前的制冷剂 液体。 注:过冷循环较基本循环的投资增加了。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空调冷热源工程
提纲
一、冷源设备 二、热源设备 三、冷热水机组 四、冷热源辅助设备 五、空调冷热源的选择与评价
一、冷源设备
1.制冷剂:
(1)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工质,在 制冷系统中,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在高 温下经过冷凝放出热量,将热量不断地从被 冷却物体中取出并转移到周围环境中去,制 冷剂是在一个封闭的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流 动。
1.制冷剂
(4)制冷剂的发展历程
CFC和HCFC(1930~1990)
成为20世纪制冷剂的主流
CFC(R12)与1931年开始商业化; CFC11(R12)于1932年也被商业化
HFC和天然制冷剂(1990年以后)
1.制冷剂
(5)制冷剂的替代路线
目前制冷剂存在的问题: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及温 室效应。 替代路线: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3)回热循环
在压缩机的吸气管道上设置一个换热器,使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 和来自蒸发器的低温蒸汽进行热交换,使液体过冷,蒸汽过热, 称之为回热。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3)回热循环
性能分析 不计回热器与环境空气之间的热交 换,则液体的过冷的热量等于使 蒸汽过热的热量,即: h4-h4’=h1’-h1 c’(tk-t4’)=Cp0(t1’-t0) 制冷系数 εh=(q0+△q0)/(w0+ △w0) =ε0(1+Cp0 △ tr/q0)/(1+ △ tr/T0) Cp0T0>q0 适用于回热系统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的组成: 基本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 机构四个基本部件加上制冷剂组成一个基 本的制冷循环;
辅助设备:油分离器、贮液器、能量调解机 构、控制和保护装置等辅助设备。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一、压缩机
容积型: 活塞式 螺杆式
压缩机
低压气体直接受到压缩,体 积被强制缩小,达到提高压 回转式 滚动转子式 力的目的。
高温热源T1 W0 E Q1 Q2 Q2
揭示了热机循环热效率不 能达到100%和实现低温物 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热量必 须以耗功为其补偿。
热效率最高只能达 到多少?怎样提高 热效率?
低温热源T2
1. 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是在一定温限范围内热效率最高的循环。 有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等熵(绝热)过程组成的循环系统。
可逆状态下的卡诺循环发动机是无法实现的。
1. 卡诺循环
1.2 逆卡诺循环
1. 卡诺循环
1.2 逆卡诺循环的热力过程分析: (1)4—1定温压缩过程
工质在定温压缩过程中向高温热源放出热量为q1,同时熵减少 了q1/T1;
(2)2—3等温过程
从低温热源中吸取热量为q2,循环所消耗的功为w,熵增加了 q2/T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1=q2+w,整个循环可逆,总熵不变, 则 有:q1/T1=q2/T2=(q1+W)/T2 过程功为:W=q2 (T1-T2)/T2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性能系数: 逆卡诺循环的制热系数:
低 压 蒸 气
压缩机
(压缩)
冷凝器
蒸发器
冷冻水系统
节流装置
低压液体
高 压 液 体
(节流降压)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中央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三个):
制冷剂循环系统 冷冻水循环系统 冷却水循环系统
制冷设备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及一些 辅助设备。
空调系统冷热源
冷热源指根据条件需要能够提供大量冷量、热量 的机械设备。 例如:大型建筑中 冷源指:冷水机组供冷 热源指:锅炉供热
五氟乙烷(C2HF5)
R12 R125 字是
无机物表达方法:编号首位为7,7后面的数 该无机物的分子量。
如:R717
NH3
R744
CO2
注:600系列制定用于一些有机制冷工质。如R600指丁烷,R600a指的是异丁烷
1.制冷剂
混合物制冷工质
共沸混合制冷工质(呈现单一制冷工质的特性,起单一 制冷工质的性质的作用) 表达方法:以5开头的三位数 如R500,R502 非共沸混合制冷工质(混合制冷工质还保持组分物质的 某些特性) 表达方法:以4开头的三位数 如:R410A R407C
空调系统冷热源
什么是空调冷热源
1.家用空调系统
家用空调制冷原理
制冷循环系统:
外界空气
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
低 压 蒸 气
压缩机
(压缩)
冷凝器
蒸发器
室内空气
节流装置
低压液体
高 压 液 体
(节流降压)
2.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冷却水系统
高温高压蒸气(高温高压蒸气)
实际制冷循环过程: 过冷循环、过热循环、回热循环。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将节流阀前的液态制冷剂进行再冷却,使其温度降到冷凝温度以 下称为液体过冷。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制冷循环过程分析: 过冷度越大,制冷量越大; 节流前后温差愈小,则节流损失越小, 在实际制冷循环中多采用工质液体过冷的循环 以减少节流损失,提高制冷系数。
1.制冷剂(Refrigeration)
(2)对制冷剂的要求和选用原则: 理想制冷剂应具备:价格低廉,易得,安全,可 靠。
1.制冷剂
(2)对制冷剂的具体要求和选用原则:
a.临界温度较高,在常温或普通温度下能够液化; b.蒸发压力不能低于大气压力,避免空气漏入制冷系统,冷凝压力不能太高, 避免压缩机和冷凝设备系统庞大; c.凝固温度低,以免制冷剂在蒸发温度下凝固; d.黏度和密度要小,以减小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损失; e.热导率高,以提高系统中各个换热器制冷剂侧的传热系数; f.等熵指数小,以减小压缩过程中的耗功; g.液体比热小,使节流过程损失减小; h.不燃烧,不爆炸,无毒,对金属不起腐蚀作用,与润滑油不起化学作用, 高温下不分解,对人体无害; i.价格便宜,便于获得; j.对人类生态环境无破坏作用
1. 卡诺循环
逆卡诺循环的性能分析
在已知的高温和低温热源温度下,逆卡诺循环具 有最大的制冷性能系数,即在相同的制冷量下, 消耗的功最少。 冷、热源温差越大,制冷系数越小,制冷机的经 济性越差。
2. 洛仑兹循环
变温热源的可逆循环,洛仑兹循环的性能系 数大于卡诺循环。
3.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一、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3)回热循环 回热循环系统的选择:
R22和R502采用回热循环时,制冷系数提高,并 可减轻回气管的有害过热,使吸入蒸汽中夹带的 油滴所溶解的氟利昂在回热器中汽化,以回收其 冷量等优点。 氨制冷系统不适采用回热循环,否则使,制冷系 数降低,同时使压缩机的排气温度过高。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性能分析
制冷量的增加量: △q0=h5-h5’=h4-h4’ 过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εr’=(h1-h5’)/(h1-h2) =[(h1-h4)+(h4-h4’)]/(h1-h2) = εr+c’ △t/(h1-h2)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1)过冷循环
1.1 正向卡诺循环
1. 卡诺循环
正卡诺循环的热力过程分析:
(1)3—4 等温过程
工质由状态3等温压缩,并向恒温热源T2放出热量Q2而到状态4;
(2)绝热过程
绝热过程,工质由状态4通过绝热压缩达到状态1;
(3)等温膨胀
工质从状态1,在等温下由恒温热源T1吸取热量q1变化到状态2;
(4)绝热膨胀
工质由状态2进行绝热膨胀恢复到原来状态3
1. 卡若循环
从卡诺循环热效率可得出结论:
(1)卡若循环的热效率只决定于高温热源和低温热源的温度,可采用 增大高、低温差来提高热效率。 (2)卡诺循环的热效率总是小于1,不可能等于1。 (3)当T1=T2时,即只有一个热源,则热效率等于0。即指单一热源 的热发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必须存在温差。 (4)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与工质的性质无关。 卡诺循环是一种理想的可逆循环。在实际过程中,无法实现没有温差 下的等温传热过程,也不可能实现没有摩擦损失的等熵过程。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性能分析:
有害过热:低压蒸汽在吸气管处吸收周围环境空气的热量而过热。 造成的危害:
过热度
A. 有害过热会使制冷剂蒸汽温度升高,是吸入蒸汽的比容增大, 压缩机的质量排气量减少,制冷量减少; B. 单位压缩功和单位冷凝负荷增加,导致单位容积制冷量和制冷 系数下降。 有效过热:低压蒸汽在吸气管处吸收被冷却物质的温度而过热。 效果:过热循环的单位制冷量增大了。
1.制冷剂
(3)制冷剂的种类及表示方法 单一制冷工质
氟利昂和烷烃类 无机物 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非共沸混合物制冷工质
混合物制冷工质
1.制冷剂
•单一制冷工质的表达方法
烷烃类表达通式:CmH2m+2 氟利昂通式: CmHnFxClyBrz
两者的符号可表示为:R(m-1)(n+1)(x)B(z)
氟代烃 自然工质 氟袋醚
第二节
制冷理论循环
制冷装置:将物体温降至环境温度之下,并维 持此温度的装置,成为制冷装置。 制冷循环:制冷装置中的工质循环。
分类:压缩制冷循环、吸收式制冷循环、 蒸汽喷射制冷循环以及半导体制冷等。
1. 卡诺循环
热力学第一定律: 进入系统的能量-离开系统的能量=系统中储存能量的增加 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制造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全部转化成为功而不留下其他 任何变化的热力发动机。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一、压缩机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一、压缩机
1.活塞式压缩机 分类:
氨压缩机
不允许使用铜制零件(磷青铜除外)
氟里昂压缩机
(1)按使用的制冷剂分类
渗透性较强,对有机物有膨胀作用, 对压缩机的材料及密封机构均有较 高的要求 二氧化碳压缩机
1.制冷剂
(4)制冷剂的发展历程
最早的制冷剂(1830~1930)
乙醚 乙醚 (1805) 二乙醚 ( 1834 ) 二乙醚 ( 1834 )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 橡胶馏化物
制冷剂的筛选由易获得性转向了安全性和性能参数 二氯乙烷异构体 (R1130) 第一台离心压缩机
混合物 (1885)
涡旋式
速度型:
气体压力的提高是由气体 的速度转化而来的,气体 的动能转变为气体的位能
离心式
轴流式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一、压缩机
1.活塞式压缩机 工作原理:是曲柄连杆机 构,带动活塞在汽缸内作 往复运动而进行压缩气体 的装置。
适用范围:往复运动零件 引起了震动和机构的复杂 性,限制了它的最大制冷 量,一般小于500KW。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性能分析: 单位制冷量的增加量:△q0=h1’h1 循环的理论功的增加: △W0
过热循环的制冷系数:
εh’=q0’/w=(q0+△q0)/(w0+ △w0)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过热循环系统的选择:与制冷剂的有关, 氟利昂制冷剂配用热力膨胀阀时,制冷剂会在蒸发器内 产生一定的过热度,这部分过热为有效过热。常用于 R22. 氨制冷系统中由于氨制冷装置的容量较大,回气管道较 大,与环境的热交换不可避免,总是存在有害过热。为 了防止出现湿压冲程,其过热度一般为5 ℃,同时尽量 缩短从蒸发器到压缩机的回气长度,并对回气管采取适 当的隔热措施,减少能量损失。
等熵压缩过程(压缩过程) 定压下冷却过程和定压定温下凝结过程(冷凝过程) 等焓过程(绝热节流降压过程) 定压定温吸热汽化过程(蒸发过程)
3.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
3.蒸汽压缩制冷理论循环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制冷循环的基本形式是: 饱和循环,即压缩机吸入干饱和制冷剂蒸汽,冷 凝终了的液体制冷剂为饱和液体。
利用过冷循环的范围: 当蒸发温度在-5℃以下时,对于大型的制冷装 置采用液体过冷器在经济上是有利的; 如果冷凝器采用温度较低的深井水,设计时采 用液体过冷器进行过冷循环,其综合效益较好。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2)过热循环
压缩机吸入前的制冷剂蒸汽的温度,高于吸气压力下制冷剂的饱和温度 时,成为吸气过热,具有吸气过热的循环称为过热循环。
实现液体过冷采取的措施:
在冷凝器中过冷,当冷却介质温度较低,冷凝面积足够大时,制 冷剂液体可得到过冷; 专门设置一种过冷度换热器,但需要增加冷却水和深井水设置; 用回热器过冷,利用从蒸发器出来的回气,冷却节流前的制冷剂 液体。 注:过冷循环较基本循环的投资增加了。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空调冷热源工程
提纲
一、冷源设备 二、热源设备 三、冷热水机组 四、冷热源辅助设备 五、空调冷热源的选择与评价
一、冷源设备
1.制冷剂:
(1)制冷剂:是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工质,在 制冷系统中,在低温下蒸发吸收热量,在高 温下经过冷凝放出热量,将热量不断地从被 冷却物体中取出并转移到周围环境中去,制 冷剂是在一个封闭的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流 动。
1.制冷剂
(4)制冷剂的发展历程
CFC和HCFC(1930~1990)
成为20世纪制冷剂的主流
CFC(R12)与1931年开始商业化; CFC11(R12)于1932年也被商业化
HFC和天然制冷剂(1990年以后)
1.制冷剂
(5)制冷剂的替代路线
目前制冷剂存在的问题:对臭氧层的破坏作用及温 室效应。 替代路线: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3)回热循环
在压缩机的吸气管道上设置一个换热器,使节流前的制冷剂液体 和来自蒸发器的低温蒸汽进行热交换,使液体过冷,蒸汽过热, 称之为回热。
3. 单级蒸汽压缩制冷循环
(3)回热循环
性能分析 不计回热器与环境空气之间的热交 换,则液体的过冷的热量等于使 蒸汽过热的热量,即: h4-h4’=h1’-h1 c’(tk-t4’)=Cp0(t1’-t0) 制冷系数 εh=(q0+△q0)/(w0+ △w0) =ε0(1+Cp0 △ tr/q0)/(1+ △ tr/T0) Cp0T0>q0 适用于回热系统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的组成: 基本部件: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 机构四个基本部件加上制冷剂组成一个基 本的制冷循环;
辅助设备:油分离器、贮液器、能量调解机 构、控制和保护装置等辅助设备。
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机组
一、压缩机
容积型: 活塞式 螺杆式
压缩机
低压气体直接受到压缩,体 积被强制缩小,达到提高压 回转式 滚动转子式 力的目的。
高温热源T1 W0 E Q1 Q2 Q2
揭示了热机循环热效率不 能达到100%和实现低温物 体向高温物体转移热量必 须以耗功为其补偿。
热效率最高只能达 到多少?怎样提高 热效率?
低温热源T2
1. 卡诺循环
卡诺循环是在一定温限范围内热效率最高的循环。 有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等熵(绝热)过程组成的循环系统。
可逆状态下的卡诺循环发动机是无法实现的。
1. 卡诺循环
1.2 逆卡诺循环
1. 卡诺循环
1.2 逆卡诺循环的热力过程分析: (1)4—1定温压缩过程
工质在定温压缩过程中向高温热源放出热量为q1,同时熵减少 了q1/T1;
(2)2—3等温过程
从低温热源中吸取热量为q2,循环所消耗的功为w,熵增加了 q2/T2;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1=q2+w,整个循环可逆,总熵不变, 则 有:q1/T1=q2/T2=(q1+W)/T2 过程功为:W=q2 (T1-T2)/T2 逆卡诺循环的制冷性能系数: 逆卡诺循环的制热系数:
低 压 蒸 气
压缩机
(压缩)
冷凝器
蒸发器
冷冻水系统
节流装置
低压液体
高 压 液 体
(节流降压)
中央空调制冷系统
中央空调器制冷循环系统(三个):
制冷剂循环系统 冷冻水循环系统 冷却水循环系统
制冷设备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及一些 辅助设备。
空调系统冷热源
冷热源指根据条件需要能够提供大量冷量、热量 的机械设备。 例如:大型建筑中 冷源指:冷水机组供冷 热源指:锅炉供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