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和需求量展望介绍
2002-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和需求量展望
![2002-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和需求量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14ab99c308a1284ac8504385.png)
• 若2020年汽车保有量为7700-8000万辆, 2020年汽车保有量为 年汽车保有量为7700-8000万辆 万辆,
中国石油消费量在4.3亿吨上下 中国石油消费量在4.3亿吨上下。如果汽车保有 亿吨上下。 量达到1亿辆,石油消费量将超过4.5亿吨 量达到1亿辆,石油消费量将超过4.5亿吨
2、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的展望
3268万吨,2002年减少到 3268万吨,2002年减少到 万吨 1848万吨 年均下降4.6%。 1848万吨,年均下降4.6%。 万吨, 90年代以来,燃料油消费量 90年代以来, 年代以来 稳定在3200-3600万吨 万吨, 稳定在3200-3600万吨,年 均仅增长0.4%左右 左右。 均仅增长0.4%左右。2002 年燃料油进口量1650万吨 万吨, 年燃料油进口量1650万吨, 约占消费量的50%。 约占消费量的50%。
2020年 2020年 22002200-2400 600
油需求增长,乙烯的自给率按50油需求增长,乙烯的自给率按5060%计算 60%计算。 计算。
• 化肥原料在2005年以后全部改用 化肥原料在2005年以后全部改用
其他燃料—煤或天然气。 其他燃料—煤或天然气。
中国化工轻油需求预测(万吨) 中国化工轻油需求预测(万吨)
8000
6000
• 2002年国内汽煤柴油表观 2002年国内汽煤柴油表观
4000
2000
0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消费量约1.25亿吨 1990消费量约1.25亿吨,1990亿吨, 2002年年均增长 2002年年均增长7.9%,消 年年均增长7.9%, 费柴汽比从1990年的 费柴汽比从1990年的 1.33:1上升到 1.33:1上升到2002年的 上升到2002年的 2.03:1。 2.03:1。
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38b7c39172ded630a1cb61a.png)
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1、中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占全球比重低石油天然气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石油天然气的储量对于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明显。
我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在国际竞争中不占优势。
根据BP数据,2015-2019年,中国石油探明储量不断增长。
2019年我国石油查明储量为261.9亿桶,但是占全球比重非常低,仅为1.51%。
中国天然气探明储量也不断增长,增速波动变化,根据BP数据,2019年我国天然气查明储量为8.4万亿立方米,较2018年增长明显,但是在全球范围比较,仅占全球的4.23%。
石油天然气产量方面,随着我国开采设备与开采技术的发展,产量不断创新高。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原油产量 1.91亿吨,同比增长0.89%,其中,产量大于1000万吨的盆地有渤海湾(含海域)、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和珠江口盆地,合计1.67亿吨,占全国总量的87.6%。
2020年原油生产加快,加工有所放缓。
2020年1-11月,国内原油累计产量达1.8亿吨,同比增长1.6%。
预计2020年全年,中国大陆的石油总开采量为2亿吨左右。
在天然气开发方面,2015-2019年,中国天然气产量逐年递增,增速整体上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9年,天然气产量1761.7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其中,产量大于5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珠江口、柴达木和松辽盆地,合计产量达1352.68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89.7%。
2020年1-11月份,生产天然气170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3%。
注:2017年产量增速为-4.1%。
2、中国石油天然气需求旺盛石油天然气需求方面,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石油消费量逐年递增,增速波动变化。
根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数据,2019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达6.96亿吨,同比增长7.4%。
天然气表观消费量达3047.9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7%。
2002-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和需求量展望解析
![2002-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和需求量展望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2effb9028ea81c758f578b5.png)
3500
90年代以来,燃料油消费量
3000
稳定在3200-3600万吨,年
2500 2000 1500
均仅增长0.4%左右。2002 年燃料油进口量1650万吨,
1000
约占消费量的50%。
500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占50%左右
2、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的展望
• 汽车工业的发展成为拉动汽柴油消费的主要动
力,消费柴汽比有下降的可能
• 乙烯工业发展推动化工轻油需求强劲增长,将
来石脑油缺口会增加
• 将来实施节代油的政策和措施会导致燃料油消
费下降,但短期内由于电力供应紧缺,压烧油 难度大
• 若2020年汽车保有量为7700-8000万辆,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0
• 我国燃料油消费以直接燃烧为
主,集中在电力、石油化工、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产 进口 出口 表观消费
建材、钢铁等工业部门,占消 费总量的78%,交通运输部 门的消费只占22%。
1、中国石油消费及消费结构现状
现阶段石油消费特点:
• 2002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2.39亿
吨,石油消费强度约0.20吨/千美 元。
• 消费柴汽比高于生产柴汽比,汽
• 201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3.8亿人,2020年增加到14.8亿人
• 按汇率1:8.28折合成美元,2010、2020年我国人均GDP分别为
2002-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和需求量展望解析
![2002-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和需求量展望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d16daf69dc5022aaea004f.png)
2000
3、石油消费强度和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
• 节油型产业、节油技术和替代燃料的
发展,使得国内石油消费强度逐步下 降。
Ö /Ç ¶ §Ã À Ô ª 0.60
• 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将从2000年16%
0.50 0.40 0.30 0.20 0.10 0.00
ê 1975Ä ê 1980Ä ê 1985Ä ê 1990Ä ê 1995Ä ê 2000Ä ê 2005Ä ê 2010Ä ê 2015Ä
1、中国石油消费及消费结构现状
ÆÆÆ 17%
Æ Æ ü 8%
汽油
汽油
¤Ò µ Ã ñ Ó Ã µ ç Á ¦ ¸ 4% 4%
ÆÆÆ 75%
Ó æ Ò µ 8%
Ë ® Ô Ë Ì ú Â · 6% 7%
² ñ Ó Í ³ µ 24%
柴油
其他 26%
煤油
Å © Ò µ 33%
Å © Ó Ã ³ µ 14%
0.10吨/千美元。
• 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强度落后于
经济发展阶段相当时的日本,主要 原因是为满足我国乙烯能力将消费 大量的化工轻油,同时我国农业用 油量及航煤消费量都比日本较高。
• 日本在1986-1987年GDP总值与
我国2020年水平相当,其石油消 费强度约为0.05吨/千美元;
• 但是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阶段,
8000
6000
• 2002年国内汽煤柴油表观
4000
2000
0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消费量约1.25亿吨,19902002年年均增长7.9%,消 费柴汽比从1990年的 1.33:1上升到2002年的 2.03:1。
我国石油消费市场回顾及发展趋势预测
![我国石油消费市场回顾及发展趋势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67291201f78a6529647d53d9.png)
关键词 : 石油消费 市场 回顾
发展趋势 预测
中图分类号 :E T0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 0 7—67 (0 7 0 0 3 o 4 6 20 ) 3— 0 0一 3
1 近年 来我 国原 油 、 品油 消费市 场 回顾 成
近几年来 ,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 , 使
年增长 了 3. % , 十五 ” 间的年均增长率为 49 “ 期 6 2 。成 品油 的消费 比原油增 长更 为迅 速 ,0 5 .% 20 年 我 国汽 、 油 的表观 消费量 与 20 柴 0 0年相 比分 别
增 长 了 3 . % 和 5 . % , 十五 ” 间 的年 均增 长 16 56 “ 期
20 0 6年 , 国原油 净进 口 18 8 , 我 3 .4Mt比上 年
率 为 56 和 92 。20 .% .% 06年 我 国原 油 表 观 消 费
量达 到 3 2 5 , 2 . 2 Mt 比上 年度 增 长 7 6 。汽 、 .% 柴
度增长 1. %, 口依存度也由上年度 的 3 .% 67 进 97
备、 鼓励 国内企业 和资 源 国有 企业 合 作 引 进 石 油 资源 、 强 与石油 生产 和消 费大 国对话 等 , 加 以确 保 石 油供 应 。另外 还 扩 大 了石 油 消 费 税 的征 收 范 围 , 征 了石 油 特别 收益 金 , 低进 口关税 , 高 开 降 提 出 口关税 , 消 了出 口退 税 。出 台 了一 系 列 成 品 取 油价格 配套措 施 以 及 原油 、 品油 市 场 管 理 办 法 成 等, 这些 政策 法规 的 出 台对石 油市 场 将 产 生 重 大
获齐鲁石化公司科技 进步二 等奖及 中国石化集 团公 司科技 进步四等奖等 , 发表论 文多篇 。
2020年石油占我国能源消费将超14
![2020年石油占我国能源消费将超14](https://img.taocdn.com/s3/m/a297ed4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7.png)
2020年石油占我国能源消费将超1/4我国石油资源量114.9亿吨,天然气38.14×1012立方米,目前石油在总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为20%。
据国际能源机构预测,未来20年,我国石油及石油产品需求仍将呈快速增长态势,到2020年石油将占我国整个能源消费的26%。
刺激石油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交通运输。
我国未来将继续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到2010年将增产汽车80%,据此预测,2010年我国石油需求将达4.02亿吨,2020年需求将达5.28亿吨。
而国际能源机构预计,我国2010年石油需求至少为3.55亿吨。
由于国内石油生产无法满足需求,因而只能依赖国际石油市场。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预测2010年中国的石油产量可达1.8亿吨,最乐观预测可达1.95亿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原油消费也在迅速上升,而且上升速度远远超过国内原油生产的增长速度。
近几年来,我国原油产量大体徘徊在1.6亿~1.8亿吨之间。
但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和油品消费增长的速度远大于成品油产量增速,因此,每年都需进口相当一部分石油,2000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在7000万吨左右,原油进口并由2004年12281.55万吨增加到2005年12708.32万吨和2006年14518.03万吨,使我国原油对国际市场的依赖度上升到40%以上,今后几年内还有可能继续上升到45%,乃至50%左右。
且由于受原油加工能力和加工量的限制,成品油进口量占石油进口量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
据国内外有关机构对我国石油需求的预测,我国石油需求年均增长速度在3.8%左右。
据预测,未来10年我国原油产量的增长将呈现缓慢低速的趋势,年均增长率为0.61%左右。
我国石油的缺口量越来越大,2005年为1.27亿吨,2010年将达到1.6亿吨。
未来10年石油缺口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0.6%。
国产原油自给率的逐年下降,对国际市场依赖度逐年增加的大趋势已定。
我们必须面对这一现实,寻求一条确保我国石油稳定供应的有效途径。
我国石油石化市场回顾及2002年展望
![我国石油石化市场回顾及2002年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a0d9e0cd6137ee06eff918e4.png)
2 O2 年 第 6 期 O
我国 石 油 石 化 市 场回 顾 及 2 0 0 2年 展 望
舒 朝 霞
( 中国石 化 集 团公 司经 济技术研 究院 )
2 0 年 的 中 国 石 油 石 化 市 场 与 世 界 经 济 同 步 处 于 发 展 周 期 低 谷 .特 别 是 01 “ 1 ”事 件 的影 响 .使 得 我 国 原 油 加工 量 首 次 出现 负增 长 .成 品 油 消 费增 长 速 度 9.1 下 降 。石 化产 品 市场 价格 一 路 下 滑 ,但 消 费继 续增 长 。
左右 。
20 0 1年 全 国 原 油 产 量 16 .4亿 吨 , 加 工 量 19 .8亿 吨 , 表 观 消 费 量 21 .6亿 吨 。
20 0 1年进 口量 变 化 较大 ,较 上 年 同期 减 少 1 .% ,为 5 2 57 9 9万 吨 。 原 油加 工 量 也 有所 下 降 , 同 比减 少 2-%。 2
112 国 内成 品 油消 费增 幅减 缓 ,炼 油毛 利 不 断下 降 ..
20 0 1年 煤 油 消 费 首 次 出现 负 增 长 ,柴 油 消 费依 然 强劲 ,汽 油 小幅 增 长 。按照 国家 经 贸委 全 行 业 统 计 数 据 ,截 止 2 01年 底 ,全 国成 品油 产 量 为 1 0 7 万 吨 , 0 23
维普资讯
20 2 年 第 6 期 0
同 ,但 同 品质 原 油 价 格 略 高 于 国际 市 场 价 格 。 以大庆 原 油 为例 ,2 01午 全年 平 均 0
价为 2 . 55美 元 /甬 ( 合 人 民 币 1 4 } 折 5 1元 / ) 比 同 期 米 纳 斯 现 货 价 高 15美 元 / 吨 , . 桶
202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供需分析及展望报告
![202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供需分析及展望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470c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42.png)
根据2024年全球能源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中国成品油市场供需情况将维持总体平衡的状态。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成品油市场将会呈现出一系列的挑战和机会。
首先,从供给方面来看,中国成品油产能的提升将会持续推动成品油市场的供给增长。
近年来,中国石油公司等大型石油公司加大了对成品油生产线的投资,以应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
此外,中国的炼油厂也在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提质增效,提高炼油产能。
这些措施将对成品油市场供给状况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次,需求方面,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将推动成品油市场需求的变化。
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将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例如工业结构的调整将减少对于成品油的需求,但是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将推动成品油市场的需求增长。
此外,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一步推进,居民的能源消费习惯也在发生变化,农村居民的农机配套能源需求增长也将推动成品油市场需求的增加。
再次,国际油价变化也将对中国成品油市场产生影响。
油价的波动将直接影响成品油市场的价格水平,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购买意愿。
如果国际油价上涨,将会压缩中国成品油市场的需求,如果国际油价下跌,将会刺激中国成品油市场的消费。
最后,政府政策的引导也对中国成品油市场的供需产生影响。
中国政府一直在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后期成品油的依赖。
政府的政策引导将推动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这也将对成品油市场的供需格局产生一定的变化。
综上所述,2024年中国成品油市场供需将呈现总体平衡的状态。
供给方面,中国成品油产能的提升将提供稳定的供给基础;需求方面,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国际油价的变化将推动成品油市场需求的变化;政府政策的引导也将对成品油市场的供需产生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品油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自身的发展策略,提高产能和质量,同时关注政策的变化,积极参与能源转型,以及加大对新能源研发和应用的投入。
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目标:2020年石油供应翻一番-市场研究报告(精)
![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目标:2020年石油供应翻一番-市场研究报告(精)](https://img.taocdn.com/s3/m/545eb240804d2b160b4ec090.png)
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目标:2020年石油供应翻一番∙关键词:∙信息来源:新华网∙发表时间:2005年05月25日“我国石油发展战略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保障石油安全的前提下,力争以石油供应翻一番来满足国民经济翻两番的要求。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潘德润24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八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
潘德润表示,实现战略目标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充分利用国内国外资源,在继续保持国内原油产量稳定的同时,大力开发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统筹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国家安全,建立稳定的石油储备和供应体系;坚持开源节流并重,把节约用油放在优先地位;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提高石油利用效率,并积极开发石油替代产品,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石油的需求。
潘德润认为,为确保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我国将采取七方面的措施。
首先,加快石油天然气的立法进程,建立健全政府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管理体制。
二是完善节能法及与其配套的节能政策,建立节油查核制度,通过法制实现石油资源的节约目标,杜绝和抑制低效的石油消费。
三是加大国内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的政策扶持力度,将增值税改型试点扩大到石油石化企业,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并适当降低增值税税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四是开发利用海外油气资源。
把“走出去”利用海外石油资源,纳入到国家能源战略中。
制定积极的鼓励政策,调动石油企业开发海外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是积极实施灵活有效的油气进口贸易多元化战略,控制好长期合同和现货采购比例,最大限度减少现货贸易量,增加长约供应量,确保我国进口原油的经济、稳定与安全供应。
六是鼓励发展和利用石油替代燃料,以减轻对原油的依赖。
七是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和能源预警机制,保证国内政治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
我国石油消费与替代趋势
![我国石油消费与替代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a0044d32580216fc700afd8b.png)
料 的替代
“ 十一 五 ”期 间 ,针 对 中 国 富煤 、贫 油 、少 气 的资 源 特 点 ,为 缓解 对 石 油 资 源 的 过度 依 赖 , 尤 其 是 在 高 油 价 的 推 动下 ,我 国新 型煤 化 _产 业 丁 得 到 了 较 快 发 展 ,突 出 表 现 在 煤 液 化 、煤 制 甲 醇 、煤 基 甲醇N - 甲醚 、煤 基 甲醇 制烯 烃 、煤 制 乙二 醇 、煤 制 天然 气 等 方 面 取 得 突破 性 进 展 。 目 前 ,煤 炭 的 直接 和 间接 液 化 制 油都 已建 成 大 型 工 业 示 范 装 置 ,煤 制 烯 烃 、煤 制 二 甲醚 、煤 制 乙二 醇 的 大 型工 业 示 范 装 置 也 已成 功建 成 ,煤 制 天 然
下 ,中 国汽 车保 有 量 将 进 一 步 提高 ,汽 车 工业 发
展仍将是推动石油产品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但 是 ,需 要 注 意 的是 ,未来 我 国汽 车 工业 的
发 展将 更 加 注重 结 构 调 整 与节 能 环 保 ,将有 助 于 减缓 汽车 保 有 量 的较快 提 升带 来 的车 用燃 油 需 求
原 料 约45 0 60 0 吨/ 。 0 ~ 0 万 年
3 我 国的节 油与 燃料 清洁 化
降4 %,降至1 6 9 . 吨。从长远看 ,汽车的行车里程 0
将 趋 于减 少 ,单 车 耗 油也 将 趋 于 下 降 ,从 而 减 缓
发 展 。20 年 ,我 国生 物 燃 料 乙醇 国家 标 准 ( B 01 G
13 0 2 0 ) 8 5 — 0 1 正式颁 布实施 。据不完全统计 ,当
前 ,我 国燃 料 乙醇 的使 用 量 约 为 10 吨/ ,替 7万 年 代 车 用 汽 油 消费 总 量 的25 .%左 右 。 当前 ,多 个 以 甜 高 粱 、木 薯 、甘 薯 等非 粮 为 原 料 的燃 料 乙醇 项 目正 在 稳 步 推进 ,纤 维 素 制 乙醇 技术 也 取 得 了新 进 展 。生 物 柴 油生 产 工 艺 正 不 断 取得 新 突破 , 中 试 试 验 已成 功完 成 。根 据 国家 《 可再 生 能 源 中长 期 发 展 规划 》 , ̄ 2 2 年 , 国内 生物 燃 料 乙醇 年 00 利用 量 将 达 到 10 0 吨 ,生 物 柴 油年 利用 量 将 达 0 万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
![中国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fdfc3b6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d.png)
石油安全问题分析及相应对策石油工业的进展历经了四个阶段,在油气资源开发、管道建立、炼油化工及油气田对外合作、国际化经营等方面取得了肯定成果。
但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难度大;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石油供需缺口加大,进口依存度进一步提高;石油平安形势不容乐观。
油气进展的战略应连续贯彻“立足国内、开拓国际、油气并举、厉行节省、建立储备”的方针,依据资源分布特点,东部挖潜,延长稳产期;西部加大投入,实现增储上产。
在战略部署上做到“四个结合”。
一、石油的进展现状(一)简要回顾与进展现状石油工业的进展历经了四个阶段,一是探究成长阶段(20世纪50年月):以1959年发觉大庆油田为标志;二是快速进展阶段(20世纪60~70年月):主要是1965年结束对进口石油的依靠,实现自给,还相继发觉并建成了成功、大港、长庆等一批油气田,原油产量迅猛增长,1978年突破1亿吨大关,从今进入世界主要产油大国行列;三是稳步进展阶段(20世纪80年月):这一阶段石油工业的主要任务是稳定1亿吨原油产量。
这十年间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建成的原油生产力量相当于前30年的总和,油气总产量相当于前30年的1.6倍;四是战略转移阶段(20世纪90年月至今):90年月学校国提出了稳定东部、进展西部、开发海洋、开拓国际的战略方针,东部油田胜利实现高产稳产,特殊是大庆油田连续27年原油产量超过5000万吨,制造了世界奇迹;西部和海上油田、海外石油项目正在成为符合现实的油气资源战略接替区。
(二)存在问题1.资源相对不足,石油储量增长的难度大的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即使按160亿吨计,只占的3.9%;人均拥有石油最终可采资源量和产量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5左右。
2.主力油田进入稳产后期,新区上产任务重的原油生产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占产量的2/3.但其主力油田已进入高含水(88%)、高采出程度(75%)和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
特殊是大庆油田原油产量连续27年超过5000多万吨,2002年在5013.1万吨的产量水平上划了句号,方案今后将逐年递减。
2020年中国石化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
![2020年中国石化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90de2b0242a8956aece495.png)
2020年中国石化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1、石油化工行业产业链分析:生产线长、涉及面广,产品多石油化工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加工工业。
石油产品又称油品,主要包括各种燃料油(汽油、煤油、柴油等)和润滑油以及液化石油气、石油焦碳、石蜡、沥青等。
石油化工产品以炼油过程提供的原料油进一步化学加工获得。
石油化工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
石化产业生产线长、涉及面广,产品多,影响大,从最初的原油到化工原料再到化工产品,经过了众多生产和加工流程。
从产业链来看,石油化工产业上游主要为勘探、开发、生产三个环节,中游的任务主要进行石油的储运,下游的任务是石油的加工和销售,具体包括炼油、化工、销售三个环节。
具体细分可包括石油开采行业、石油炼制行业、基本有机行业、高分子行业和高分子合成材料成型行业等。
石油天然气通过开采、裂解、合成、聚合等可形成塑料、合成树脂、合成橡胶等产品。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通过油气开采、炼油阶段后,为了促进炼油和分解过程,会添加化工催化剂以提高加工效率,生产出液化石油气(LPG)、成品油、化工轻油、重油、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
2、政策情况:国家政策引导石化产业健康发展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产品覆盖面广,资金技术密集,产业关联度高,对稳定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保障国防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但仍存在产能结构性过剩、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布局不合理、安全环保压力加大等问题。
石油化工产业作为高污染性产业,面临结构性改革的矛盾,国家政策引导对于促进石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6年4月,《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三五”发展指南》指出到2020年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7%左右,达到18.4万亿元;化工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明显提高,新经济增长点带动成效显著,产品精细化率有较大提升,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明显增强。
3、中国石油化工产业市场规模:产量上升,收入、利润下降——石化产品产量不断上升在国家政策的持续引导下,我国石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主要产品产量不断上升。
我国成品油消费回顾及需求预测
![我国成品油消费回顾及需求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aa5f5af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5.png)
我国成品油消费回顾及需求预测
刘燕;柯晓明
【期刊名称】《当代石油石化》
【年(卷),期】2003(011)005
【摘要】在汽车销量迅速增长的拉动下,2002年国内三大类成品油(汽油、煤油及柴油)表观消费量达到12 204万吨,同比增长6.5%,其中汽油消费增长加快,柴油消费增长放缓.依据用油行业消费调查以及成品油消费与GDP增长关系,考虑可能的影响因素,预测2003年中国成品油消费将达到12 700~12 800万吨,同比增长4.2%~4.9%.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刘燕;柯晓明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29;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02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626.2
【相关文献】
1.近年我国成品油消费特点及2007年需求预测 [J], 汤湘华
2.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对成品油消费的影响及2006年国内成品油需求预测 [J], 柯晓明;刘燕;侯晖
3.中国成品油市场2002年回顾及2003年消费预测 [J], 田宝林
4.我国成品油市场回顾及需求预测 [J], 孙璨;刘燕;柯晓明;杨浔英
5.中国成品油消费现状及"十四五"需求预测 [J], 邢治河;罗艳托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油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增长
![石油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增长](https://img.taocdn.com/s3/m/22ff993d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7a.png)
石油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蓬勃发展,石油作为能源的重要来源,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重要角色。
石油行业具有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持续增长的势头,本文将就石油行业的市场规模及其增长进行探讨。
一、石油行业的市场规模石油行业是全球最大、最重要的商品市场之一。
石油行业的市场规模主要通过对石油的产量和消费量进行衡量。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石油产量约为9700万桶/日,而全球石油消费量则约为10100万桶/日。
石油作为主要的能源来源,广泛应用于石化、交通、工业和家庭生活等各个领域。
在石化领域,石油被用于生产塑料、橡胶、化肥等化工产品;在交通领域,石油被用于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动力源;在工业领域,石油被用于发电、加热等能源供给方面;在家庭生活领域,石油被用于燃气炉、取暖等方面。
以上各个领域对石油的依赖性,使得石油市场规模庞大。
另外,由于石油的稀缺性和地域分布不均等原因,石油的供需关系也使得市场规模更加庞大。
此外,随着新兴市场的兴起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石油的需求也在逐年增长。
二、石油行业的增长趋势1. 产量增长趋势石油行业的产量不断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新油田的发掘、技术的提升和勘探成本的下降等原因。
随着技术的进步,石油储量的发现和开发变得更加容易,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石油产量逐渐增加。
然而,石油资源的有限性也给产量增长带来了一些限制。
一些传统的油田逐渐枯竭,新发现的油田通常是非常复杂和深水的,开采成本较高。
在此背景下,通过技术创新和勘探投入的增加,石油产量的增长趋势依然存在,但增速可能有所下降。
2. 消费量增长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石油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对石油的需求不断上升。
同时,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也是石油消费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全球汽车普及率的提高,对石油燃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虽然电动汽车的崛起使得可替代能源逐渐发展,但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石油仍然是主要的交通能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3.8亿人,2020年增加到14.8亿人
• 按汇率1:8.28折合成美元,2010、2020年我国人均GDP分别为
1546-1610美元、2700-2951美元。如果按购买力平价(PPP) 折算,2020年我国实际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
• 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8000万辆-1亿辆,其中轿车
•
农用车发展趋势
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
• •
发电用油的替代性
2、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的展望
煤油需求:
• 2001-2020年中国航空客运周转
量年均增长8.3%-8.6%,其中 前10年年均增长10%,未来我国 民航用油消费量仍将快速增长。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0
• 化工轻油中,78%用于生产乙烯,
17%用于生产PX,其余3%和 2%分别是烷基苯料和合成氨原 料。
0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生产
进口
出口
表观消费
1、中国石油消费及消费结构现状
• 我国燃料油消费以直接燃烧为
主,集中在电力、石油化工、 建材、钢铁等工业部门,占消 费总量的78%,交通运输部 门的消费只占22%。
生产
进口
出口
表观消费
1、中国石油消费及消费结构现状
• 消费柴汽比高于生产柴汽比,汽
油需要出口。
现阶段石油消费特点:
• 2002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2.39亿
吨,石油消费强度约0.20吨/千美 元。
我国石油消费强1975-1980年GDP总值
与我国2020年水平相当,其石油 消费强度约为0.11-0.13吨/千美 元。
• 为利用好有限的石油资源,降低国
内石油消费强度,需要各行各业一 起不断努力,进一步实施各项节代 油措施。
2002-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结构 变化和需求量展望
2003年10月
大连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1、中国石油消费及消费结构现状
14000 万吨
• 2002年国内汽煤柴油产量
产量 消费量
12000
10000
约1.29亿吨,1990-2002 年年均增长7.9%,生产柴 汽比从1990年的1.20:1上 升到2002年的1.78:1。
2、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的展望
柴油需求:
影响柴油消费结构变化的不确定因素 轿车柴油化速度
• 仍然上升:
汽车保有量增加,商务车柴油化趋 势明显,但轿车柴油化低于欧洲水 平 增速减缓: 农用车需求下降,保有量在2010年 前后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 农业逐步实现现代化,部分作业项 目将会拓展;同时部分排灌作业将 被电力取代,机械化水平提高 基本维持: 渔业、水运、铁路的用油 有所下降: 发电用油短期内难以下降,但长期 来看将要减少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美国
英国
印度
日本
韩国
• 石油消费强度反映的是单位GDP的石油消费量,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
区的石油消费水平的参数之一。 • 西欧、北美和亚洲的发达国家(如日本)在全球石油消费强度最小, 发展中国家的石油消费强度则高的多。 • 世界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石油消费强度呈逐年下降态势,而韩国 由于高速工业化导致其石油消费强度略有上升
煤柴油的需求增长率。
2002年(实际)
2005年(预测) 2010年(预测) 2020年(预测)
2066
3450 5300 8400-9000 18.6% 9.0% 4.2-5.4%
2、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的展望
• 为解决资源短缺,我国将逐步用煤、
中国燃料油需求预测(万吨)
年 份 全国需求 年均增长
• 1990年国内燃油料产量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3268万吨,2002年减少到 1848万吨,年均下降4.6%。 90年代以来,燃料油消费量 稳定在3200-3600万吨,年 均仅增长0.4%左右。2002 年燃料油进口量1650万吨, 约占消费量的50%。
中国石油消费量在4.3亿吨上下。如果汽车保有 量达到1亿辆,石油消费量将超过4.5亿吨
2、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的展望
汽油需求: • 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加,特别是轿 车保有量的增长,促使汽油消费较 快增长。
9000 8000 7000 6000
汽车保有总量 轿车保有量 汽车柴油化率
35% 30%
25% 20%
下降为2020年的8%,第二产业将从 2000年51%下降为2020年的45%, 第三产业将从2000年33%上升为 2020年的47%。
• 利用模型推算,2010年和2020年国
内石油消费强度为0.146吨/千美元和 0.098吨/千美元,对应国内石油需求 3.1亿吨和4.1亿吨。
ê 2020Ä
3、石油消费强度和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
1、中国石油消费及消费结构现状
ÆÆÆ 17%
Æ Æ ü 8%
汽油
汽油
¤Ò µ Ã ñ Ó Ã µ ç Á ¦ ¹ 4% 4%
ÆÆÆ 75%
Ó æ Ò µ 8%
Ë ® Ô Ë Ì ú Â · 6% 7%
² ñ Ó Í ³ µ 24%
柴油
其他 26%
煤油
Å © Ò µ 33%
Å © Ó Ã ³ µ 14%
占50%左右
2、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的展望
• 汽车工业的发展成为拉动汽柴油消费的主要动
力,消费柴汽比有下降的可能
• 乙烯工业发展推动化工轻油需求强劲增长,将
来石脑油缺口会增加
• 将来实施节代油的政策和措施会导致燃料油消
费下降,但短期内由于电力供应紧缺,压烧油 难度大
• 若2020年汽车保有量为7700-8000万辆,
柴油
工业 11% 民航用油 63%
煤油
1、中国石油消费及消费结构现状
• 2002年全国乙烯产量541万吨。 • 化工轻油产量2105万吨,1990
- 2002年年均增长8.6%;表观 消费量2038万吨,年均增长 8.9%。化工轻油需求基本上是 通过国内炼油厂生产来满足。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 其它工业和民用等煤油基本维持目
前的消费量。
GDP ¸ Ö ý Ê ¨ £ 78 ê Ä ª Î 100 © £
ñ Ã Ã Ó ½ º º Ã û Ï · Ñ ¿ Á ¨ £ ò Í Ö ¶ © £
2、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的展望
• 综合终端用户调查结果预测:
今后18年汽煤柴油需求年均增长3-4%
• 化工轻油基本由国内炼厂生产满
足。
• 国内原油产量1.675亿吨,进口原
油6941万吨。
• 燃料油进口量占消费量的一半左
右。
• 成品油进口2035万吨,成品油出
口1071万吨。
2、中国石油消费结构变化的展望
社会经济发展推动石油消费增长:
• 2020年全国GDP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年均增长7.2%
• 目前我国摩托车保有量接近40辆/
千人,将来我国广大农村、城乡结 合部将成为巨大的潜在市场, 2020年将达到80辆/千人左右。
5000 4000 3000
15% 10%
• 预计,2020年前代用燃料在我国
交通运输燃料中所占比例不会超过 5%,常规燃料仍然占主导地位。
2000 1000 0 2001年 2005年 2010年 2020年 5% 0%
• 综合国内外的预测结果,
估计2020年国内石油消 费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 例在23.6%左右。由此 推算,2010年、2020年 国内石油需求分别为 3.11亿吨、4.25亿吨。
水能与核能
其它
2%
0%
4%
0%
5%
0%
6.9%
0.1%
9%
1%
10%
5.5%
3、石油消费强度和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
• 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强度约为
• IEA和中国发改委能源所
对中国一次能源需求总量 和需求结构有不同预测
IEA和发改委能源所对我国能源需求的预测(百万吨油当量) IEA预测 2000 年 一次能源消 费总量 煤炭 石油 天然气 950 69% 25% 3% 2010 年 1302 66% 26% 4% 2020 年 1707 62% 27% 6% 发改委能源所预测 2000 年 925 66.9% 23.6% 2.5% 2010 年 1321 61% 22% 7% 2020 年 1807 53% 21.5% 10%
2000
3、石油消费强度和中国能源结构的变化趋势
• 节油型产业、节油技术和替代燃料的
发展,使得国内石油消费强度逐步下 降。
Ö /Ç ¶ §Ã À Ô ª 0.60
• 我国第一产业比重将从2000年16%
0.50 0.40 0.30 0.20 0.10 0.00
ê 1975Ä ê 1980Ä ê 1985Ä ê 1990Ä ê 1995Ä ê 2000Ä ê 2005Ä ê 2010Ä ê 2015Ä